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al-time Prediction System for Molecular-level Information of Heavy Oil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1
作者 Yuan Zhuang Wang Yuan +8 位作者 Zhang Zhibo Yuan Yibo Yang Zhe Xu Wei Lin Yang Yan Hao Zhou Xin Zhao Hui Yang Chaohe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1-134,共14页
Acquiring accurate molecular-level information about petroleum is crucial for refining and chemical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selection of the optimal processing route”strateg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ata predic... Acquiring accurate molecular-level information about petroleum is crucial for refining and chemical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selection of the optimal processing route”strateg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ata prediction systems represented by machine learning,it has become possible for real-time prediction systems of petroleum fraction molecular information to replace analyses such as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However,the biggest difficulty lies in acquiring the data required for training the neural network.To address these issues,this work proposes an innovative method that utilizes the Aspen HYSYS and full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database.Subsequently,a deep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model is developed for heavy distillate oil to predict its composition in terms of molecular structure.After training,the model accurately predicts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catalytically cracked raw oil in a refinery.The validation and test sets exhibit R2 values of 0.99769 and 0.99807,respectively,and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of molecular composition prediction for raw materials of the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is less than 7%.Finally,the 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interpretation method is used to disclos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variables by performing global and local weight comparisons and correlation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distillate oil molecular composition deep learning SHAP interpretation method
下载PDF
进口俄罗斯原油综合性质评价
2
作者 吕君君 高伟 +2 位作者 王鹏伟 兰伟伟 杜若宇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351-356,共6页
使用实沸点蒸馏仪对进口俄罗斯原油进行切割,分析所得馏分,并与已知性质的陕西榆林地区原油作对比,得出进口俄罗斯原油综合评价数据。结果表明:与榆林原油相比,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轻油馏分收率较高,按关键馏分分类属于中间基原油;15~175... 使用实沸点蒸馏仪对进口俄罗斯原油进行切割,分析所得馏分,并与已知性质的陕西榆林地区原油作对比,得出进口俄罗斯原油综合评价数据。结果表明:与榆林原油相比,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轻油馏分收率较高,按关键馏分分类属于中间基原油;15~175℃馏分精制后是高品质的乙烯裂解原料,65~175℃馏分可作催化重整原料,140~240℃馏分可生产3号喷气燃料;175~370℃馏分可生产-20号车用柴油,240~360℃馏分可生产-10号车用柴油,360~500℃馏分经脱蜡、精制后,可生产对黏度指数要求不高的润滑油基础油原料,360~540℃馏分是一般的催化裂化原料;>360℃重油馏分属于二类渣油,可部分掺入蜡油中用作催化裂化原料,>540℃渣油馏分属于三类渣油,可用作延迟焦化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原油 综合性质 原油评价 实沸点蒸馏 石油馏分 相对密度指数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用于原油快速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褚小立 田松柏 +1 位作者 许育鹏 王京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7,共6页
基于345种原油建立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快速测定原油主要性质的分析模型。利用原油近红外光谱指纹特征提出原油种类精确识别方法——移动相关系数法,结合原油评价数据库可快速得到单种类原油的详细评价数据。... 基于345种原油建立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快速测定原油主要性质的分析模型。利用原油近红外光谱指纹特征提出原油种类精确识别方法——移动相关系数法,结合原油评价数据库可快速得到单种类原油的详细评价数据。对于混兑原油,采用库光谱拟合方法,可从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中解析出一组参与混兑的"伪原油种类"及其混兑比例,结合原油评价数据库可得到该混兑原油的详细评价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原油快速评价 模式识别 移动相关系数法 库光谱拟合法
下载PDF
热历史对乍得原油析蜡特性及黏温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李鑫源 姬鹏举 王翊婷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在测试乍得原油物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热处理温度和降温速率对析蜡特性及黏温性质影响。以乍得A、C两种原油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蜡含量、倾点、族组分和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发现乍得原油属于高含蜡原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其... 在测试乍得原油物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热处理温度和降温速率对析蜡特性及黏温性质影响。以乍得A、C两种原油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蜡含量、倾点、族组分和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发现乍得原油属于高含蜡原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其析蜡特性,结果表明:较高的处理温度、较大的降温速率会导致析蜡点后移,更高的处理温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油在降温过程中的累积析蜡量;通过测定两种原油在不同温度热处理以及不同降温速率条件下的黏度—温度关系发现,较高的处理温度、较大的降温速率能够使原油黏温特性改善;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在降温过程中蜡晶结构逐渐致密。热历史对原油的影响为乍得原油加热输送及降凝改性输送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析蜡点 黏温曲线 碳数分布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稠油乳化HLB值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尉小明 辛达 +1 位作者 杭国敏 才潜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33,共3页
介绍了用荧光法测定稠油乳化HLB值的原理及操作方法。该方法共分 2步 ,第 1步测定待测油的乳化HLB值范围 ,第 2步测定待测油的乳化HLB准确值。在此基础上 ,用荧光法测定了辽河油田高 3 5 5 3井、高3 4 0 4 2井普通稠油及 5 6 30井超... 介绍了用荧光法测定稠油乳化HLB值的原理及操作方法。该方法共分 2步 ,第 1步测定待测油的乳化HLB值范围 ,第 2步测定待测油的乳化HLB准确值。在此基础上 ,用荧光法测定了辽河油田高 3 5 5 3井、高3 4 0 4 2井普通稠油及 5 6 30井超稠油的乳化HLB值 ,得到了相应的准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 测定 稠油 乳化 HLB值 研究 辽河油田 化学降粘
下载PDF
基于原油中金刚烷指纹半定量分析进行原油鉴别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魁英 杨佰娟 +4 位作者 郑立 臧家业 詹天荣 王小如 黎先春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6-500,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内标法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基于谱图特征和计算保留指数的组分定性方法,对26种单金刚烷、双金刚烷化合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不同地理位置海上油井平台6个原油金...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内标法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基于谱图特征和计算保留指数的组分定性方法,对26种单金刚烷、双金刚烷化合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不同地理位置海上油井平台6个原油金刚烷指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原油中单金刚烷总含量在200~1200 mg/g之间,双金刚烷总含量在30~150 mg/g之间;各原油中单金刚烷的含量较双金刚烷的含量较高,占金刚烷总量的70%以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原油中单金刚烷含量的分布规律:渤海海区〈涠洲岛海区〈进口原油;进口原油双金刚烷含量高于国内原油,渤海与涠洲岛原油中双金刚烷含量无一定规律。同一区块不同采油平台原油中金刚烷指纹比较相似,不同来源的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含量有很大的差异。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原油的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金刚烷指纹 半定量法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大港减压渣油的多层次分离与组成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珺 许志明 +1 位作者 李凤娟 赵锁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2-418,共7页
采用超临界戊烷萃取分馏技术,分离了大港减压渣油,得到16个窄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超临界萃取分离窄馏分进行了四组分分离,研究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等亚组分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平均分... 采用超临界戊烷萃取分馏技术,分离了大港减压渣油,得到16个窄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超临界萃取分离窄馏分进行了四组分分离,研究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等亚组分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平均分子结构.结果表明,由窄馏分得到的四组分(SARA)性质结构差别很大,饱和分的平均分子结构最简单,芳香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胶质中的硫、氮含量最多,从萃余残渣中得到的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最宽(200~40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 族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下载PDF
近红外原油快速评价技术预测常减压蒸馏装置侧线收率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艳斌 胡于中 +3 位作者 李文乐 张巍松 周锋 罗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12-2616,共5页
常减压蒸馏装置侧线收率对于装置操作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缺乏可靠的预测方法。在近红外原油快速评价技术基础上,结合H/CAMS软件,建立了常减压侧线收率的有效预测方法。首先建立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原油实沸点蒸馏收率的方法,在市... 常减压蒸馏装置侧线收率对于装置操作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缺乏可靠的预测方法。在近红外原油快速评价技术基础上,结合H/CAMS软件,建立了常减压侧线收率的有效预测方法。首先建立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原油实沸点蒸馏收率的方法,在市售原油光谱数据库的基础上,添加广西石化常炼原油品种,采用拓扑法建立分析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分析方法预测的实沸点蒸馏收率与实际测定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通过H/CAMS软件将近红外原油快速评价技术得到的实沸点蒸馏收率转换为常减压蒸馏装置的侧线收率。将该方法得到的常减压装置石脑油、柴油、蜡油和渣油收率与炼厂生产报表中各个侧线的收率数据进行对比,7个月的对比数据表明,近红外原油快速评价技术预测的各个侧线生产收率能够反应实际生产收率的变化趋势。基于近红外分析方法预测常减压蒸馏装置侧线收率分析速度快,结果可靠,容易实现在线操作,可以为炼厂计划优化、原油调合等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实沸点 近红外光谱 侧线收率
下载PDF
克拉玛依原油中各组分的乳化性质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梅钦 杨红生 +2 位作者 纪淑玲 李明远 吴肇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69,共5页
用沉淀法和色谱分离法将克拉玛依原油分离成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三组分。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沥青质和极性物中存在一些含氧官能团的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 ,而抽余油则主要为烃类物质 ,因而沥青质和极性物的界面活性大于抽余油... 用沉淀法和色谱分离法将克拉玛依原油分离成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三组分。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沥青质和极性物中存在一些含氧官能团的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 ,而抽余油则主要为烃类物质 ,因而沥青质和极性物的界面活性大于抽余油。沥青质具有较强的油包水 (W /O)乳化能力 ,是造成克拉玛依原油W /O乳化的主要组分 ;极性物具有较强的水包油 (O/W )乳化能力 ,是造成克拉玛依原油O/W乳化的主要组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原油 组分 沥青质 极性物 抽余油 乳化性质
下载PDF
稠油组分油水界面zeta电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维玉 宫传廷 +3 位作者 南国枝 陈树坤 肖建洪 李水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6-119,共4页
测定了辽河油田杜 84稠油化学官能团四组分 (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中性分 )与极性四组分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的zeta(ζ)电势 ,考察了水相pH值、盐度等因素对 ζ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 ,官能团各组分间 ζ电势绝对值的... 测定了辽河油田杜 84稠油化学官能团四组分 (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中性分 )与极性四组分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的zeta(ζ)电势 ,考察了水相pH值、盐度等因素对 ζ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 ,官能团各组分间 ζ电势绝对值的差别较明显 ,其中酸性分最高 ,两性分最低、碱性分和中性分居中。酸性分在 pH =11时 ζ电势绝对值达到最高 ,其他组分的 ζ电势在 pH =12时达到最高。极性四组分 ζ电势绝对值差别不大 ,各组分 ζ电势绝对值都随着pH值升高而升高。在盐度为 1g/L左右时 ,各组分的 ζ电势绝对值都有一个极大值 ,总趋势是 ,各组分 ζ电势绝对值基本上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碱性条件下 (pH =11~ 12 )水包稠油乳状液中起稳定作用的官能团组分主要是酸性分和极性四组分中的沥青质。水相的碱性条件有利于水包稠油乳状液的稳定 ,盐在特定浓度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水包稠油乳状液的作用。但从总体趋势看 ,盐含量的增加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得到的官能团组分更能揭示稠油中界面活性组分的内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组分 油水界面 zeta电势 影响因素 盐浓度
下载PDF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兵 岳湘安 +2 位作者 蒋华义 何光渝 张立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2,共4页
通过室内模拟长输管线热站的热历史作用、泵站的剪切和管流的剪切作用,定性分析了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效果,得知热处理温度是影响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高温热处理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含蜡原油的凝点,中温... 通过室内模拟长输管线热站的热历史作用、泵站的剪切和管流的剪切作用,定性分析了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效果,得知热处理温度是影响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高温热处理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含蜡原油的凝点,中温温度段的热历史作用会对含蜡原油凝点产生恶化效果;剪切历史作用是影响含蜡原油凝点的另一重要因素,低于200s-1的剪切作用会增大含蜡原油的凝点,高于400s-1的剪切历史作用对含蜡原油的凝点具有优化效果.热历史和剪切历史综合作用时,时间较短的中低剪速剪切历史作用对含蜡原油的凝点影响较小,高温和低温热处理作用有明显的降凝效果;长时间的高速剪切作用对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明显,高温热处理和高速剪切综合作用对含蜡原油有较好的降凝效果.确定长庆含蜡原油的长距离输送热处理温度宜高于60℃,过泵剪切速率应高于200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热历史 剪切历史 原油凝点 长庆油田
下载PDF
俄罗斯进口原油中硫含量检验标准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名扬 杨铎 +1 位作者 郭慧慧 车如心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92-96,共5页
通过比对原油检验的俄罗斯GOST标准、ISO标准和ASTM标准,并结合我国原油GB标准,对原油中硫含量检验标准进行了深入的比对研究.根据标准规定的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GОSТ和GB标准的结果明显存在偏差,为国际原油贸易谈判和争端的解... 通过比对原油检验的俄罗斯GOST标准、ISO标准和ASTM标准,并结合我国原油GB标准,对原油中硫含量检验标准进行了深入的比对研究.根据标准规定的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GОSТ和GB标准的结果明显存在偏差,为国际原油贸易谈判和争端的解决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检验标准 硫含量 比对
下载PDF
重油特征分子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艳秋 王枫 +4 位作者 宗志敏 韩丽 魏贤勇 赵锁奇 鲍晓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78,共5页
介绍了重油化学组成、分离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叙述了在重油元素组成分析、特征分子群模型的建立、所含化合物分析方面取得的成就。简述了有关重油分离方法(特别是色谱法)及重油分子化学结构分析方法的概况。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特征分子群 元素分析 分离检测
下载PDF
中分子量烃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世加 付晓文 +1 位作者 廖前进 王绪龙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1-3,共3页
原油全烃色谱分析可将原油中正构烷烃间的绝大部分异构体分离开 ,进而将原油的细微差异区分开。分析对比相同和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及源岩中分子量烃 (主要是C8~C14 )特征 ,指出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指纹差异大 ,而相同成因的原油指纹相... 原油全烃色谱分析可将原油中正构烷烃间的绝大部分异构体分离开 ,进而将原油的细微差异区分开。分析对比相同和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及源岩中分子量烃 (主要是C8~C14 )特征 ,指出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指纹差异大 ,而相同成因的原油指纹相似。分析了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原油指纹特征 ,初步建立一些可反映生物降解程度的中分子量烃化合物。以大港油田港东地区为例 ,研究中分子量烃在油 /油及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子量烃 油源 对比 应用 全烃色谱 中分子量烃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悬浮床加氢尾油的分离与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延 徐伟池 +2 位作者 许志明 赵锁奇 徐春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SFEF)装置将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KMHR)分离为8个窄馏分和萃余残渣。测定并计算了馏出油的残炭及杂质脱除率,考察了窄馏分SARA族组成、残炭、密度、硫、氮、金属及平均结构参数等的递变规律,预测了窄馏分...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SFEF)装置将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KMHR)分离为8个窄馏分和萃余残渣。测定并计算了馏出油的残炭及杂质脱除率,考察了窄馏分SARA族组成、残炭、密度、硫、氮、金属及平均结构参数等的递变规律,预测了窄馏分的裂化性能,并用XRD表征了甲苯不溶物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脱除尾油中全部沥青质及甲苯不溶物,质量分数99.5%以上的金属和70.4%以上的残炭富集到萃余残渣中。馏出油符合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进料要求并具有优良的裂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 甲苯不溶物 脱除率
下载PDF
沙轻和沙中减压渣油的分离、组成与性质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志明 赵锁奇 王仁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5-19,33,共6页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对沙轻和沙中减压渣油进行了分离;分析测定了窄馏分的密度、折光率、残炭、平均分子质量、元素(C、H、N、S)、含镍、钒质量分数、族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计算了窄馏分的平均结构参数;对窄...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对沙轻和沙中减压渣油进行了分离;分析测定了窄馏分的密度、折光率、残炭、平均分子质量、元素(C、H、N、S)、含镍、钒质量分数、族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计算了窄馏分的平均结构参数;对窄馏分的平均沸点进行了预测,其最后一个馏分的平均沸点可达1050K,残渣的平均沸点接近1500K。研究表明,沙轻和沙中减渣窄馏分的性质、组成和平均结构随收率的增加基本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所得重馏分和残渣性质低劣,氢碳原子比小,N、S和金属元素质量分数高,含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高;分析了两种渣油萃取分馏窄馏分、残渣的性质组成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分离 组成 性质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
下载PDF
减压渣油族组成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菲菲 王少军 +3 位作者 凌凤香 姚秀清 张洁 马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31-34,共4页
阐述了近10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法(SFEF)、色谱法、波谱法、光谱法在减压渣油(VR)族组成分析中的应用。色谱法包括经典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波谱法包括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光谱法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同步荧光... 阐述了近10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法(SFEF)、色谱法、波谱法、光谱法在减压渣油(VR)族组成分析中的应用。色谱法包括经典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波谱法包括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光谱法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等。对这些方法的分析原理、特长与不足、以及它们在减压渣油分析中的应用领域作综述。得出只有几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才能完成对渣油的分析。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法、色谱法、波谱法、光谱法提供的数据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能对减压渣油的组成、结构进行科学的测定。同时还指出在渣油族组成分析领域,新研究方法的开发,以及现有方法的有机组合和进一步完善是其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法 色谱法 波谱法
下载PDF
原油屈服值的测量特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传宪 史秀敏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原油屈服值测量系统条件和测量方法影响原油屈服值的测量结果,这种原油屈服值的依赖性质称之为原油屈服值的测量特性。除测量系统的几何尺寸、壁面性质等因素影响屈服值外,原油屈服值的一个重要测量特性就是对时间的依赖性,这种时间依... 原油屈服值测量系统条件和测量方法影响原油屈服值的测量结果,这种原油屈服值的依赖性质称之为原油屈服值的测量特性。除测量系统的几何尺寸、壁面性质等因素影响屈服值外,原油屈服值的一个重要测量特性就是对时间的依赖性,这种时间依赖性是由胶凝原油的屈服本质所决定的,如果排除测量系统的几何尺寸、壁面性质等影响因素,且能保证测量过程中屈服时间的一致性,则有可能使不同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原油屈服值得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原油 屈服值 屈服时间 测量特性
下载PDF
重油含水率测量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桂娥 杨欣荣 +2 位作者 凌玉华 刘连浩 孙克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2-324,共3页
在重油含水率测量系统中 ,根据水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重油的介电常数 ,因而两者所呈现的射频阻抗特性不同的原理 ,可使用射频电容传感器 .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传感器的输出除受水分这 1个参量的影响外 ,还受温度的影响 ,从而影响系统性能... 在重油含水率测量系统中 ,根据水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重油的介电常数 ,因而两者所呈现的射频阻抗特性不同的原理 ,可使用射频电容传感器 .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传感器的输出除受水分这 1个参量的影响外 ,还受温度的影响 ,从而影响系统性能和测量精度 .为此 ,探讨了对传感器输入、输出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方法 ,以提高目标参量的测量精度和测量系统的温度稳定性 .2个传感器所输出的信息融合方法有多种 ,作者采用了曲面拟合法 .实验结果表明 :未进行信息融合前 ,传感器的零位温度系数αs0 =4.0 1× 10 -3/℃ ,在水分标定值为 3% ,8%和 10 %时 ,传感器的灵敏温度系数αs3 ,αs8,αs10 分别为 3.5 6× 10 -3 ,3.5 3× 10 -3 和 3.30× 10 -3/℃ ;进行信息融合后 ,传感器的等效温度系数αs0 ,αs3 ,αs8和αs10 分别为 1.0 6× 10 -3,2 .43× 10 -3 ,8.6 6× 10 -4 和 8.5 0× 10 -4 /℃ ,与未融合处理前相比 ,温度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 ,同时测量精度也明显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射频传感器 信息融合 重油 介电常数 测量原理
下载PDF
劣质重油加工技术的挑战与对策——轻型乘用车电动化对重质油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田原宇 乔英云 刘锋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63-467,共5页
针对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以及未来页岩油、油砂油、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沥青、煤焦油等非常规劣质重油的大量生产,从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车用燃料体系结构、质量标准和需求以及轻型乘用车电动化等多方面探讨,提出重油轻质化的... 针对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以及未来页岩油、油砂油、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沥青、煤焦油等非常规劣质重油的大量生产,从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车用燃料体系结构、质量标准和需求以及轻型乘用车电动化等多方面探讨,提出重油轻质化的目标产品将从以车用汽油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煤油和柴油的运输燃料为主、煤油和柴油低硫低芳烃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劣质重油加工技术开发方向,着重指出流态化热解工艺、流态化热解气化耦合工艺、高温短接触催化裂化工艺、重油悬浮床加氢裂解工艺和煤柴油饱和裂解工艺等将是今后劣质重油轻质化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质重油 轻质化 电动化 高效转化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