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4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散固体碱高效催化制备无甘油生物柴油
1
作者 郑婧迪 陶爽 +2 位作者 周瑞 王春辉 汤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4,共7页
为实现无甘油生物柴油的高效制备,以共沉淀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为载体,K_(2)CO_(3)溶液为浸渍液,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高分散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考察水滑石制备过程中金属盐种类以及物质的量比对其催化三组分(菜籽油、乙酸甲酯和甲醇)... 为实现无甘油生物柴油的高效制备,以共沉淀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为载体,K_(2)CO_(3)溶液为浸渍液,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高分散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考察水滑石制备过程中金属盐种类以及物质的量比对其催化三组分(菜籽油、乙酸甲酯和甲醇)制备无甘油生物柴油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XRD、TG、CO_(2)-TPD、BET、S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MgCl_(2)和AlCl3为金属盐、镁铝物质的量比3∶1、K_(2)CO_(3)浓度2.0mol/L、焙烧温度500℃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固体碱为催化剂,在油酯醇物质的量比1∶1∶10、催化剂用量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min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8%,产品性能指标均符合欧盟标准。催化剂表征发现以氯盐为金属盐制备的水滑石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丰富,暴露的碱性中心位点数目多。综上,金属盐种类对水滑石结构会造成影响,以MgCl_(2)和AlCl_(3)为金属盐制备的高分散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可高效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制备无甘油生物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水滑石 共沉淀法 固体碱 无甘油 酯交换反应
下载PDF
废塑料与废油共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甘志端 陈宪科 +4 位作者 张辰 徐士猛 韩奎华 牛胜利 王永征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20-125,共6页
催化热解技术在处理废塑料垃圾、促进能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废油-塑料共热解技术作为废塑料催化热解的前沿工艺,利用废弃油品的独特性质解决了塑料热解过程中升温不均匀、易结焦等问题。但共热解情况较为复杂,热解机理及原料... 催化热解技术在处理废塑料垃圾、促进能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废油-塑料共热解技术作为废塑料催化热解的前沿工艺,利用废弃油品的独特性质解决了塑料热解过程中升温不均匀、易结焦等问题。但共热解情况较为复杂,热解机理及原料选择尚未明确。对国内外现有塑料-油共热解技术进行综述归纳,系统总结了废塑料单独催化裂解与废塑料共热解技术差异,并讨论了各类典型废弃油品对于共热解过程的影响机制,阐述了如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停留时间、反应压力等因素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发现油类物质在热解过程中作为溶剂为反应提供稳定温度,并促进塑料原料初步溶解降低反应条件,塑料作为供氢物质同样促进油类物质裂解,两者存在协同作用。最后针对目前共热解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应重点关注废塑料及共热解物质组分之间的关系和催化剂循环利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共催化热解 重油 热解油
下载PDF
化学链重整过程中LaFeO_(3)载氧体的CH_(4)部分氧化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娜娜 冯于川 +1 位作者 郭欣 马素霞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4,共9页
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化学链重整过程中LaFeO_(3)载氧体的CH_(4)部分氧化反应机理,通过系统研究CH_(4)吸附活化、H_(2)和CO形成以及氧扩散等基元反应步骤,构建了CH_(4)部分氧化反应网络。研究发现,CH_(4)发生逐步脱氢... 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化学链重整过程中LaFeO_(3)载氧体的CH_(4)部分氧化反应机理,通过系统研究CH_(4)吸附活化、H_(2)和CO形成以及氧扩散等基元反应步骤,构建了CH_(4)部分氧化反应网络。研究发现,CH_(4)发生逐步脱氢反应形成H原子,其中,CH3脱氢反应所需要克服的能垒(1.50 eV)最高,是CH_(4)逐步脱氢反应的限速步骤。载氧体表面H_(2)形成有两种路径,其中,H原子从O顶位迁移到Fe顶位,然后与另外O顶位的H原子成键形成H_(2)分子是主要途径。由于其相对较低的能垒(1.27 eV),CO的形成过程较易发生。氧扩散需要克服1.35 eV的能垒,表明氧扩散过程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且扩散速率较低。通过比较各基元反应能垒,发现H_(2)形成是LaFeO_(3)载氧体CH_(4)部分氧化反应动力学的限速步骤,而H迁移是限制H_(2)形成的关键,加快H迁移是增强LaFeO_(3)载氧体性能的主要途径。基于DFT计算研究系列A/B位点掺杂LaFeO_(3)载氧体的H迁移过程,有望实现潜在A/B位点有效掺杂剂的快速筛选,指导高性能LaFeO_(3)载氧体的设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重整 LaFeO_(3)载氧体 CH_(4)部分氧化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斯潘-吐温复配制备微乳水柴油
4
作者 马丑维 王雅弘 +3 位作者 苏霄霖 王艺默 陈大超 于永鹏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微乳燃料油排放温度极低,烟度显著降低,不仅可以实现节能,还具有极高的环境友好性。对其进行研究,并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其最适合的工艺和使用试剂的最佳比例,以达到清洁效能的效果。综上,微乳化柴油是一种有潜力的清洁燃料,斯潘-吐温... 微乳燃料油排放温度极低,烟度显著降低,不仅可以实现节能,还具有极高的环境友好性。对其进行研究,并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其最适合的工艺和使用试剂的最佳比例,以达到清洁效能的效果。综上,微乳化柴油是一种有潜力的清洁燃料,斯潘-吐温复配制备微乳水柴油可以为柴油车的环保性能提供技术支持。但是,目前微乳化柴油的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应用还存在许多挑战,如成本问题、稳定性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柴油 超声 优化 时间 燃烧热
下载PDF
煤化工合成气低温分离工艺优化与分析
5
作者 杨佳原 盛伟 +2 位作者 郑海坤 朱鉴宇 李志永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以新疆哈密某公司煤化工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解决煤化工合成气低温分离液化系统高能耗问题。方法通过Aspen HYSYS软件模拟了单级混合制冷剂合成天然气分离液化流程,采用BOX算法,以系统最低能耗为目标函数,冷箱最小换热温差3℃为约... 目的以新疆哈密某公司煤化工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解决煤化工合成气低温分离液化系统高能耗问题。方法通过Aspen HYSYS软件模拟了单级混合制冷剂合成天然气分离液化流程,采用BOX算法,以系统最低能耗为目标函数,冷箱最小换热温差3℃为约束条件,优化了混合制冷剂组分配比及混合制冷剂循环一、二级压缩压力。结果在保证LNG和制甲醇原料气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后冷箱冷热复合曲线更接近且平滑,换热效果更优,系统总能耗降低了16.59%,火用效率由37.96%提升至43.04%,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结论BOX算法优化混合冷剂配比及压缩压力对降低合成气液化工艺能耗、提高系统火用效率有显著效果,对煤化工合成气低温分离液化工艺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低温分离 HYSYS模拟 BOX算法 火用效率
下载PDF
Ce改性Ni/MnO_(x)催化剂用于甲烷干重整的研究
6
作者 施冰梅 储伟 蔡国兵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9-204,共6页
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系列xCe(100-x)MnO_(x)(简记为xC(100-x)M,x分别为0、10%、30%、50%、80%、100%)复合氧化物,通过浸渍法负载Ni制备Ni/xC(100-x)M系列催化剂。以CH_(4)干重整反应制合成气为模型反应,研究Ce与Mn质量比对Ni/CeMnO... 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系列xCe(100-x)MnO_(x)(简记为xC(100-x)M,x分别为0、10%、30%、50%、80%、100%)复合氧化物,通过浸渍法负载Ni制备Ni/xC(100-x)M系列催化剂。以CH_(4)干重整反应制合成气为模型反应,研究Ce与Mn质量比对Ni/CeMnO_(x)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i/MnO_(x)催化剂中引入Ce助剂,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碱性位点数量,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在系列Ni/CeMnO_(x)催化剂中,Ce与Mn质量比对反应活性有着显著的影响,Ce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CH_(4)和CO_(2)转化率,在反应温度为700℃和V(CH_(4))/V(CO_(2))=1∶1的条件下,Ni80C20M催化剂的CH_(4)和CO_(2)转化率相对较高,CH_(4)转化率为73.90%,CO_(2)转化率为7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干重整 合成气 NI基催化剂 Ce助剂 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RuCu/Al_(2)O_(3)对CO_(2)选择性催化加氢
7
作者 鲍世东 孙敬雅 郑寿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4-1210,共7页
将温室气体CO_(2)通过催化加氢的方式生产合成气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分别采用微乳液法和浸渍法制备了Ru-Cu双金属催化剂.通过不同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CO_(2)催化加氢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 将温室气体CO_(2)通过催化加氢的方式生产合成气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分别采用微乳液法和浸渍法制备了Ru-Cu双金属催化剂.通过不同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CO_(2)催化加氢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微乳液法合成的催化剂(ME-0.2Ru1Cu/Al_(2)O_(3))中Ru和Cu紧密接触,且钌铜纳米粒子尺寸均匀,而浸渍法合成的催化剂(im-0.2Ru1Cu/Al_(2)O_(3))存在单独的Ru和Cu纳米粒子.催化实验结果说明,Ru对Cu的掺杂可提高其催化活性但会降低CO选择性.采用微乳液法合成的双金属催化剂表现出比浸渍法更高的CO选择性.此外,固定钌铜比不变,提高负载量可以有效提高活性,而CO选择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催化加氢 双金属 微乳液法
下载PDF
破解绿色甲醇/航油合成技术链中生物质气化焦油难题 被引量:2
8
作者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24年第5期73-75,共3页
全球低碳发展正迫使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期望在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生物质作为自然界最大的有机群体,是唯一具有类化石燃料特性的固体资源。生物质热转化技术可以将低阶生物质转化为高能量... 全球低碳发展正迫使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期望在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生物质作为自然界最大的有机群体,是唯一具有类化石燃料特性的固体资源。生物质热转化技术可以将低阶生物质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燃油和燃气,其替代化石燃油及燃气,本质加快了二氧化碳在植物生长周期中的循环速度,不额外产生二氧化碳,是具有碳中和属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链 可再生能源 低碳发展 循环速度 二氧化碳 高能量密度 碳中和 能源结构
下载PDF
光催化甲烷重整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9
作者 靳爱民(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27,共1页
最近的研究表明,以太阳能为动力突破性的合成气技术,具备向后碳能源时代转型的潜力。这一创新过程与甲烷蒸汽重整有关,甲烷蒸汽重整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用蒸汽加热甲烷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通常称作合成气。合成气是一种高价值的资源,可制... 最近的研究表明,以太阳能为动力突破性的合成气技术,具备向后碳能源时代转型的潜力。这一创新过程与甲烷蒸汽重整有关,甲烷蒸汽重整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用蒸汽加热甲烷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通常称作合成气。合成气是一种高价值的资源,可制备多种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蒸汽重整 催化剂作用 合成气 多种产品 蒸汽加热 甲烷重整 一氧化碳 时代转型
下载PDF
美国新的可再生燃料标准和用量目标促进可再生天然气的生产
10
作者 刘迪(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1,共1页
2023年6月21日,美国环保署(EPA)宣布了一项最终条例,规定了2023—2025年纤维素生物燃料的产量要求和标准,这是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计划的一部分。纤维素生物燃料类别主要适用于可再生天然气(RNG),一种由沼气制成的天然气。与之前的目标... 2023年6月21日,美国环保署(EPA)宣布了一项最终条例,规定了2023—2025年纤维素生物燃料的产量要求和标准,这是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计划的一部分。纤维素生物燃料类别主要适用于可再生天然气(RNG),一种由沼气制成的天然气。与之前的目标产量相比,该条例将纤维素生物燃料的目标产量提高:2023年提高25%,达到8.4×10^(8) gal(1 gal≈3.785 L);2024年提高29%,达到10.9×10^(8) gal;2025年提高33%,达到13.8×10^(8) gal。RFS是一项联邦计划,要求汽油和柴油生产商将可再生燃料纳入国家运输燃料供应。美国环保署发布RFS规则,对某些可再生燃料类别的用量提出要求,并通过年度可再生用量义务(RVO)设定这些用量。当生产出经认证的燃料时,美国环保署会生成可再生识别码(RIN),生产商可以与其他市场参与者进行RIN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环保署 生物燃料 市场参与者 目标产量 可再生燃料 燃料供应 识别码 天然气
下载PDF
Machine learning-driven optimization of plasma-catalytic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11
作者 Yuxiang Cai Danhua Mei +2 位作者 Yanzhen Chen Annemie Bogaerts Xin T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53-163,共11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ry reformation of methane(DRM)over Ni/Al_(2)O_(3)catalysts in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non-thermal plasma reactor.A novel hybrid machine learning(ML)model is developed to optimiz...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ry reformation of methane(DRM)over Ni/Al_(2)O_(3)catalysts in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non-thermal plasma reactor.A novel hybrid machine learning(ML)model is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plasma-catalytic DRM reaction with limited experimental data.To address the non-linear and complex nature of the plasma-catalytic DRM process,the hybrid ML model integrates three well-established algorithms:regression trees,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 genetic algorithm(GA)is then used to optimize the hyperparameters of each algorithm within the hybrid ML model.The ML model achieved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demonstrating its efficacy in accurately predicting and optimizing the DRM process.The model was subsequently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various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the plasma-catalytic DRM performance.We found that the optimal discharge power(20 W),CO_(2)/CH_(4)molar ratio(1.5),and Ni loading(7.8 wt%)resulted in the maximum energy yield at a total flow rate of∼51 mL/min.Furthermore,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ve significance of each operating paramet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lasma-catalytic DRM proces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flow rate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conversion,with a significance exceeding 35%for each output,while the Ni loading had the least impact on the overall reaction performance.This hybrid model demonstrates a remarkable ability to extract valuable insights from limited datasets,enabling the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more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plasma-catalytic chemical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catalysis Machine learn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Syngas production
下载PDF
Optimizing the sulfur-resistance and activity of perovskite oxygen carrier for chemical looping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12
作者 Yuelun Li Dong Tian +6 位作者 Lei jiang Huicong Zuo LiNan Huang Mingyi Chen Jianchun Zuo Hua Wang Kongzhai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59-271,共13页
Perovskite oxides has been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high-performance oxygen carriers for chemical looping reforming of methane,but they are easily inactivated by the presence of trace H_(2)S.Here,we propose to modu... Perovskite oxides has been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high-performance oxygen carriers for chemical looping reforming of methane,but they are easily inactivated by the presence of trace H_(2)S.Here,we propose to modulate both the activity and resistance to sulfur poisoning by dual substitution of Mo and Ni ions with the Fe-sites of LaFeO_(3)perovskite.It is found that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Ni for Fe substantially improves the activity of LaFeO_(3)perovskite,while Ni particles prefer to grow and react with H_(2)S during the long-term successive redox process,resulting in the deactivation of oxygen carriers.With the presence of Mo in LaNi_(0.05)Fe_(0.95)O_(3−σ)perovskite,H_(2)S preferentially reacts with Mo to generate MoS_(2),and then the CO_(2)oxidation can regenerate Mo via removing sulfur.In addition,Mo can inhibit the accumulation and growth of Ni,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redox stability of oxygen carriers.The LaNi_(0.05)Mo_(0.07)Fe_(0.88)O_(3−σ)oxygen carrier exhibits stable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with the CH_(4)conversion higher than 90%during the 50 redox cycles in the presence of 50 ppm H_(2)S at 800℃.This work highlights a synergistic effect in the perovskite oxides induced by dual substitution of different 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oxygen carriers with excellent sulfur tole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 oxygen carriers Chemical looping reforming Sulfur-resistance Dual substitution SYNGAS
下载PDF
化学链重整反应中含氧空位α-Fe_(2)O_(3)(001)表面CO反应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3
作者 张慧欣 黄正清 +3 位作者 班涛 苏雪 杨伯伦 常春然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6-124,I0112-I0116,I0119,共15页
化学链甲烷重整是利用甲烷制备合成气(CO和H_(2))具有广阔前景的方法之一,其中CO在氧载体表面上的进一步反应对CO选择性起主要决定作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α-Fe_(2)O_(3)(001)氧空位对CO脱附、CO氧化和CO解离的影响.计... 化学链甲烷重整是利用甲烷制备合成气(CO和H_(2))具有广阔前景的方法之一,其中CO在氧载体表面上的进一步反应对CO选择性起主要决定作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α-Fe_(2)O_(3)(001)氧空位对CO脱附、CO氧化和CO解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加氧空位浓度会导致Fe原子中的电子局域化增强,从而削弱Fe位点上CO的脱附能力.此外,氧空位浓度从1/12 ML增加到1/6 ML会导致CO氧化能垒从0.64 eV增加到1.10 eV.增加氧空位浓度虽有利于CO解离,但由于解离反应的高能垒(大于3.00 eV),CO的解离仍然很难发生.综合考虑三条反应途径,CO脱附可以在高于900K的反应温度下自发进行.增加氧空位浓度可以提高合成气选择性,因为在高氧空位浓度(1/6 ML)下,相比于CO脱附,CO氧化的竞争性减弱.这项研究揭示了在Fe_(2)O_(3)的还原程度增加时,化学链甲烷重整中CO选择性增强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重整 甲烷 Fe_(2)O_(3) 氧空位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国际技术报告ISO/TR 17910:2024《天然气-煤制合成天然气质量指标及ISO/TC 193标准的适应性》正式发布
14
作者 张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36,共1页
ISO/TC 193/SC 1/WG 26“煤层气与煤制天然气”工作组于2019年正式成立,该工作组已于2022年1月顺利发布了国际技术报告ISO/TR 7262:2022《天然气-煤层气质量指标及ISO/TC 193现行标准的适应性》,ISO/TR 17910:2024《天然气-煤制合成天... ISO/TC 193/SC 1/WG 26“煤层气与煤制天然气”工作组于2019年正式成立,该工作组已于2022年1月顺利发布了国际技术报告ISO/TR 7262:2022《天然气-煤层气质量指标及ISO/TC 193现行标准的适应性》,ISO/TR 17910:2024《天然气-煤制合成天然气质量指标及ISO/TC 193标准的适应性》是该工作组继ISO/TR 7262:2022后又一项技术报告,该报告主要围绕以煤为生产原料的天然气质量指标,特别是氢气含量、氨含量、颗粒物以及互换性等,系统开展了煤制气与ISO/TC 193标准的适应性分析,旨在保障煤制气质量监控,促进其进入管道输送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C ISO/TR 煤制气 氢气含量 氨含量 质量监控 管道输送 适应性分析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yngas components and ash particles on the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in a radiant syngas cooler
15
作者 Chen Han Youmin Situ +4 位作者 Huaxing Zhu Jianliang Xu Zhenghua Dai Guangsuo Yu Haifeng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03-215,共13页
Radiant syngas cooler(RSC)is widely used as a waste heat recovery equipment in industrial gasification.In this work,an RSC with radiation screen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mpact of gaseous radiative property models,gas ... Radiant syngas cooler(RSC)is widely used as a waste heat recovery equipment in industrial gasification.In this work,an RSC with radiation screen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mpact of gaseous radiative property models,gas components,and ash particles on heat transfer is investigat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Considering the syngas components and the pressure environment of the RSC,a modified weighted-sum-of-gray-gases model was developed.The modified model shows high accuracy in validation.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the calculated steam production is only 0.63%in error with the industrial data.Compared with Smith's model,the temperature decay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calculated by the modified model is faster.Syngas componen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heat recovery capacity,especially when the absorbing gas fraction is less than 10%.After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particles,the outlet temperature and the proportion of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are less affected,but the difference in steam output reaches 2.7 t·h^(-1).The particle deposition on the wall greatly reduces the heat recovery performance of an R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nt syngas cooler Weighted-sum-of-gray-gases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Particle radiation
下载PDF
航空煤油加氢装置加热炉CO含量超标问题分析及对策
16
作者 马超 崔国华 +3 位作者 陈利维 王彦飞 孙晨 吴赛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381-384,共4页
分析了某石化公司航空煤油加氢装置加热炉运行过程中CO超标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在不改变燃烧器本体基础上,通过在线改造燃料气枪,设计出燃料分级低氮低CO燃烧器。结果表明:引起加热炉运行期间产生大量CO的原因主要有加热炉炉膛温度... 分析了某石化公司航空煤油加氢装置加热炉运行过程中CO超标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在不改变燃烧器本体基础上,通过在线改造燃料气枪,设计出燃料分级低氮低CO燃烧器。结果表明:引起加热炉运行期间产生大量CO的原因主要有加热炉炉膛温度低、燃烧器实际热负荷变动大、燃烧器结构局限性等;经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改造后燃烧器火焰中心的最高燃烧温度为1364.18℃,低于NO_(x)大量生成的温度(1450℃以上),NO_(x),CO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35.00,26.45 mg/m^(3);改造后的燃烧器通过燃料预混耦合燃料分级燃烧的方式,调整2套燃料气枪燃烧负荷,使得火焰燃烧更完全,加热炉总烟气中CO质量浓度由改造前最高(1262 mg/m^(3))降至最低(18.00 mg/m^(3)),同时,烟气中NO_(x),SO_(2)等污染物远低于排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煤油加氢 加热炉 燃烧器 CO含量 氮氧化物 排放指标
下载PDF
中国首次实现控温甲烷化技术中试应用
17
作者 张大洲 牛璟珲 陈瑜 《中国氯碱》 CAS 2024年第7期64-64,共1页
近日,中国化学五环公司250 m^(3)/h控温甲烷化中试装置圆满完成1000 h性能考核测试,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组现场考核,各项工艺指标运行稳定。这是控温甲烷化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中试应用,实现了废气高效生产... 近日,中国化学五环公司250 m^(3)/h控温甲烷化中试装置圆满完成1000 h性能考核测试,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组现场考核,各项工艺指标运行稳定。这是控温甲烷化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中试应用,实现了废气高效生产天然气的关键一步,为下一步工业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和化学工业 现场考核 联合会组织 中试装置 工艺指标 甲烷化 中试应用 工业化应用
下载PDF
合成气压缩机组振动值高的原因
18
作者 李重阳 刘云龙 梁志弈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8期84-87,共4页
某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用合成气压缩机组,运行后出现了振动值不规律性变大的问题。本文案例的合成气压缩机振动值大造成的停机故障与以往的轴承区附近的故障有不同,主要是因为,机组出现轴振动前后,机组的轴承运行正常,轴承温度以及回油... 某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用合成气压缩机组,运行后出现了振动值不规律性变大的问题。本文案例的合成气压缩机振动值大造成的停机故障与以往的轴承区附近的故障有不同,主要是因为,机组出现轴振动前后,机组的轴承运行正常,轴承温度以及回油温度等参数全部正常。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问题原因,验证解决效果,得出了一些经验结论,为后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新思路新方法,最终为用户现场机组平稳运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温度 振动值 合成气压缩机 轴振动 停机故障 用户现场 回油温度 后续处理
下载PDF
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下不同比例油煤共炼的研究
19
作者 魏江涛 李晓宏 +3 位作者 高伟 毛吉会 方玉虎 郭彦新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为了探索劣质重油作为原料与煤共炼的反应效果和可行性,将FCC油浆和DCC重油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组成原料油,再与煤粉混合成浆,利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发的0.15 t/d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中再逐步加入不同比... 为了探索劣质重油作为原料与煤共炼的反应效果和可行性,将FCC油浆和DCC重油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组成原料油,再与煤粉混合成浆,利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发的0.15 t/d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中再逐步加入不同比例DCC重油,煤的转化率保持在89%~91%,虽然比纯FCC油浆和煤共炼转化效果稍低,但是总的液体收率相近。DCC重油中芳烃含量较高供氢性能较强,大于525℃渣油组分转化率与纯FCC油浆和煤共炼结果相差不大,保持在89%~91%,而沥青质转化率有所提高,保持在79%~82%,表明DCC重油作为煤油共炼的原料油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重油 FCC油浆 油煤共炼 加氢裂化
下载PDF
煤热解直接制甲烷流程模拟与优化
20
作者 杨志远 张琪 +3 位作者 宋晓宇 汪广恒 何明辉 汪静雯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7,94,共5页
为实现低变质煤高效分级利用、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我国天然气短缺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将煤热解与半焦气化甲烷化集成直接制富甲烷气体的技术。利用Aspen Plus构建了该系统的流程模型,通过引入Ca(OH)_(2)作为CO_(2)捕收剂来... 为实现低变质煤高效分级利用、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我国天然气短缺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将煤热解与半焦气化甲烷化集成直接制富甲烷气体的技术。利用Aspen Plus构建了该系统的流程模型,通过引入Ca(OH)_(2)作为CO_(2)捕收剂来调节产气组分,将高温产气回流用于煤的预热、降低能耗的同时也提高了甲烷产率。通过分析热力学平衡状态下主要操作参数对于产物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操作范围,并对耦合系统进行能量分析。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大于3 MPa,出口温度控制在350—550℃,水煤比(质量比)为0.3,钙煤比(质量比)为1.1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CH4产量,抑制CO_(2)产出。耦合系统相较于传统单一工艺,在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上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甲烷 Aspen Plus 流程耦合 工艺优化 能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