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3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结温度对Fe-2Ni合金材质转轴的性能影响
1
作者 周萌萌 《技术与市场》 2024年第4期97-100,共4页
转轴是连接笔记本电脑屏幕和机身的核心枢纽,通常采用金属注射成型工艺制得。Fe-2Ni合金具有高密度、高强度等特点,是制造笔记本电脑转轴的主要材质。采用金属注射成形(MIM)技术制备Fe-2Ni合金,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其致密化和微观组织... 转轴是连接笔记本电脑屏幕和机身的核心枢纽,通常采用金属注射成型工艺制得。Fe-2Ni合金具有高密度、高强度等特点,是制造笔记本电脑转轴的主要材质。采用金属注射成形(MIM)技术制备Fe-2Ni合金,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其致密化和微观组织的影响,以及由此表现的转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Fe-2Ni合金力学性能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1 240℃时,密度达7.63 g/cm^(3),抗拉强度最高达732.46 MPa;当升温至1 250℃时,由于异常长大的晶粒及孔隙增多,合金的力学性能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轴 金属注射成形(MIM) Fe-2Ni合金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近球形TC4钛合金粉末注射成形
2
作者 田汉清 陈刚 +4 位作者 刘畅 魏敬浩 韩龙晓 秦明礼 曲选辉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5,共6页
以低成本的氢化脱氢(HDH)TC4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气流磨(Jet-milled,JMed)技术对粉末进行整形改性,并进行了注射成形工艺研究。其中,分别以HDH、JMed HDH和气雾化球形(GA)3种粉末为原料,研究并对比了不同粉末原料注射成形的喂料极限... 以低成本的氢化脱氢(HDH)TC4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气流磨(Jet-milled,JMed)技术对粉末进行整形改性,并进行了注射成形工艺研究。其中,分别以HDH、JMed HDH和气雾化球形(GA)3种粉末为原料,研究并对比了不同粉末原料注射成形的喂料极限装载量、烧结致密度、杂质含量、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经气流磨处理后的JMed粉末形貌呈近球形,其球形度较未处理原始HDH粉末得到了显著提高,其喂料极限装载量(体积分数)较未处理原始HDH粉末提高了6%,在1300℃烧结2 h后,JMed粉末烧结件的致密度为98.3%,高于原始HDH粉末烧结件的致密度(95.3%),且与GA粉末烧结件的致密度(98.4%)相当;JMed粉末烧结件的室温抗拉强度为904.2 MPa,屈服强度为809.1 MPa,与GA粉末烧结件强度相当,断裂延伸率8.14%,显著优于原始HDH粉末烧结件。本研究制备的近球形HDH TC4粉末在注射成形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注射成形 钛合金 烧结 粉体改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温压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元元 肖志瑜 +2 位作者 倪东惠 周照耀 邵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20,共6页
主要介绍了温压技术研究概况 ,对其关键技术 (包括粉末、润滑剂、温压温度和温压系统 )、致密化机理、温压材料、数值模拟及其工业化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目前 ,国外粉末冶金温压技术绝大部分受到专利保护 ,国内研究... 主要介绍了温压技术研究概况 ,对其关键技术 (包括粉末、润滑剂、温压温度和温压系统 )、致密化机理、温压材料、数值模拟及其工业化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目前 ,国外粉末冶金温压技术绝大部分受到专利保护 ,国内研究时间较短 .因而 ,研究开发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压技术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不久的将来 ,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件在汽车、机械工业中的应用将不断扩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温压成形技术 研究进展 温压温度 温压材料 致密化机理
下载PDF
温压技术中的致密化机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元元 项品峰 +2 位作者 徐铮 倪东惠 吴苑标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根据聚合物的流动特性和粉末成形特点 ,试验研究了温压条件下金属粉末的塑性变形 ,理论分析了温压技术中的聚合物膜的成形和致密化机制。结果表明 :在压制初期 ,聚合物良好的流动性和较低的摩擦因数改善了金属粉末的充填行为。在压制末... 根据聚合物的流动特性和粉末成形特点 ,试验研究了温压条件下金属粉末的塑性变形 ,理论分析了温压技术中的聚合物膜的成形和致密化机制。结果表明 :在压制初期 ,聚合物良好的流动性和较低的摩擦因数改善了金属粉末的充填行为。在压制末期 ,聚合物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微米或亚微米级薄膜。这层薄膜与基体结合牢固 ,将金属粉末与粉末隔离开来 ,促进粉末的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技术 致密化机制 润滑剂 粉末冶金 聚合物膜 金属粉末 塑性变形 成型工艺
下载PDF
FGH97合金的显微组织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建涛 张义文 +3 位作者 陶宇 张莹 张国星 迟悦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1,共5页
结合FGH97合金的制备工艺,采用显微组织观察等手段,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讨论,结果表明,直接热等静压成形的FGH97合金的晶粒组织均匀,晶粒度为6~7级;合金中的Hf元素对减少合金中的原始颗粒边界(PPB)有着显著作用,同时,Hf... 结合FGH97合金的制备工艺,采用显微组织观察等手段,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讨论,结果表明,直接热等静压成形的FGH97合金的晶粒组织均匀,晶粒度为6~7级;合金中的Hf元素对减少合金中的原始颗粒边界(PPB)有着显著作用,同时,Hf元素会进入γ′相和碳化物,提高γ′相的强度和碳化物的稳定性;合金的显微组织具有弯晶特点,这对合金的塑性和韧性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H97合金 显微组织 原始颗粒边界(PPB) Hf元素
下载PDF
激光快速成形粉末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静 赵晓明 +3 位作者 杨海欧 冯莉萍 林鑫 黄卫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64-1668,共5页
对激光快速成形粉末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快速成形沉积态组织中γ′沉淀相的析出受到抑制,γ′沉淀相在γ基体中的体积分数小,γ′相的平均尺寸显著细化。在热处理制度为1165℃固溶2h空冷+760℃时效16h空冷的... 对激光快速成形粉末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快速成形沉积态组织中γ′沉淀相的析出受到抑制,γ′沉淀相在γ基体中的体积分数小,γ′相的平均尺寸显著细化。在热处理制度为1165℃固溶2h空冷+760℃时效16h空冷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时效时间将有助于细小γ′沉淀相的长大,使固溶时效态组织的抗拉强度提高到P/M+HIP标准的89%,屈服强度已经接近粉末冶金水平,显示出较好的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激光快速成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γ’沉淀相 固溶时效
下载PDF
润滑剂含量对模壁润滑温压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元元 李金花 +2 位作者 倪东惠 夏伟 陈维平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粉末冶金温压工艺中润滑剂的使用量通常为 0 6 % (质量分数 )。为了合理减少润滑剂使用量 ,提高压坯密度 ,本文采用聚四氟乙烯乳化液作模壁润滑剂 ,利用一种聚合物作内润滑剂 ,在不同压制压力和润滑剂含量的情况下对铁粉混合料进行温... 粉末冶金温压工艺中润滑剂的使用量通常为 0 6 % (质量分数 )。为了合理减少润滑剂使用量 ,提高压坯密度 ,本文采用聚四氟乙烯乳化液作模壁润滑剂 ,利用一种聚合物作内润滑剂 ,在不同压制压力和润滑剂含量的情况下对铁粉混合料进行温压和冷压压制成形 ,分析压坯密度的变化趋势 ,讨论润滑剂加入量对温压工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模壁润滑的条件下 ,润滑剂的使用量减少到 0 0 2 %~ 0 0 6 %的范围时 ,压坯密度达到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工艺 润滑剂 压制压力 压坯密度 乳化液 脱模 铁粉 加入量 压制成形 聚四氟乙烯
下载PDF
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永忠 章萍芝 +3 位作者 石力开 徐骏 席明哲 程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0-13,共4页
详细介绍了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型的原理、技术特点、系统组成及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建成了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型的专用系统,研究了663锡青铜及316L 不锈钢的激光快速成型工艺及零件的组织性能,成功制备出具有一定复杂外形的零件,所... 详细介绍了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型的原理、技术特点、系统组成及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建成了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型的专用系统,研究了663锡青铜及316L 不锈钢的激光快速成型工艺及零件的组织性能,成功制备出具有一定复杂外形的零件,所制零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与铸造及锻造退火态相当,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 激光熔覆 快速成型 663锡青铜 316L不锈钢 力学性能 金属零件
下载PDF
316L不锈钢粗粉注射成形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乔斌 尚峰 +3 位作者 丁梅 李化强 贺毅强 杨建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5,共6页
对平均粒度为30μm的316L不锈钢粗粉进行了注射成形。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生坯三点抗弯强度和生坯密度作为依据,研究了注射参数对生坯质量的影响;优选出适宜316L不锈钢粗粉的脱脂工艺及烧结工艺;烧结试件得到了理想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630... 对平均粒度为30μm的316L不锈钢粗粉进行了注射成形。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生坯三点抗弯强度和生坯密度作为依据,研究了注射参数对生坯质量的影响;优选出适宜316L不锈钢粗粉的脱脂工艺及烧结工艺;烧结试件得到了理想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630MPa,屈服强度280MPa,延伸率52%,硬度69.5HRB,并评价了其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注射成形 316L不锈钢 粗粉 脱脂工艺 烧结工艺
下载PDF
硬质合金的挤压成形和注射成形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伯云 周继承 +3 位作者 吴恩熙 曲选辉 于利根 李益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4-57,共4页
较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粉末挤压成形与注射成形工艺及其发展过程;剖析了硬质合金挤压与注射成形工艺技术的特色;简介了国内的研究发展状况。
关键词 硬质合金 挤压成形 注射成形 粉末冶金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聚苯乙烯粉末成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保军 施法中 +1 位作者 冯涛 孙建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69,共4页
本文以聚苯乙烯材料为例 ,对SLS成形三维瞬态温度场的分布变化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模型中 ,考虑了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和激光光强分布不均匀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 :烧结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光照期的热量... 本文以聚苯乙烯材料为例 ,对SLS成形三维瞬态温度场的分布变化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模型中 ,考虑了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和激光光强分布不均匀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 :烧结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光照期的热量输入加热阶段 ,在该阶段内 ,光照表面的温度迅速升高 ,使材料处于过热状态 ,甚至超过材料的分解点 ,这一阶段完成粉床表面的致密化 ,但粉床内部的致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第二阶段是光照结束之后的热量传输阶段 ,在该阶段内 ,表面材料吸收的热量向四周扩散 ,一部分通过对流和辐射换热方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 ,另一部分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向粉床内部传输 ,促进粉床内部的烧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快速成型 选择性激光烧结 聚苯乙烯 温度场 粉末冶金
下载PDF
粉末挤压成型的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继承 黄伯云 +1 位作者 吴恩熙 曲选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3-15,共3页
阐述了粉末挤压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评述了近年来这一领域国内技术引进开发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发展挤压成型技术的对策。
关键词 粉末冶金 近净成形 粉末挤压成型
下载PDF
WC-Ni_3Al-B composites prepared through Ni+Al elemental powder route 被引量:6
13
作者 龙坚战 张忠健 +4 位作者 徐涛 彭文 魏修宇 陆必志 李仁琼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847-852,共6页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liquid phase sintering process of WC-Ni3Al-B composites,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WC+Ni3Al prealloyed powder by reaction synthesis of carbonyl Ni,analytical purity Al and coarse WC powders wa...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liquid phase sintering process of WC-Ni3Al-B composites,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WC+Ni3Al prealloyed powder by reaction synthesis of carbonyl Ni,analytical purity Al and coarse WC powders was investigated.DSC and XRD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procedure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for the 3Ni+Al and 70%WC+(3Ni+Al) mixed powders in temperature ranges of 550-1200 °C and 25-1400 °C,respectively.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Ni3Al depends o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Besides WC phase,there exist Ni2Al3,NiAl and Ni3Al intermetallics in the powder mixture after heat treatment at 200-660 °C,while only NiAl and Ni3Al exist at 660-1100 °C.Homogeneous WC+Ni3Al powder mixture can be obtain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100-1200 °C.The WC-30%(Ni3Al-B) composites prepared from the mixed powders by conventional powder metallurgy technology show nearly full density and the shape of WC is round.WC-30%(Ni3Al-B) composites exhibit higher hardness of 9.7 GPa,inferior bending strength of 1800 MPa and similar fracture toughness of 18 MPa-m1/2 compared with commercial cemented carbides YGR45(WC-30%(Co-Ni-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Ni3Al-B composites Ni3Al intermetallic liquid phase sinte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on property of Ti-6Al-4V alloy prepared by high-velocity compaction 被引量:7
14
作者 闫志巧 陈峰 +1 位作者 蔡一湘 尹健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61-365,共5页
Three Ti-6Al-4V alloy powders with median diameters of 103, 66 and 44 pm, respectively, were pressed by high-velocity compaction (HVC) technology and then sintered in vacuum.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sizes on forming... Three Ti-6Al-4V alloy powders with median diameters of 103, 66 and 44 pm, respectively, were pressed by high-velocity compaction (HVC) technology and then sintered in vacuum.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sizes on forming as well as properties of sinter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ne powders are more difficult to press than coarse powders and its compact density is lower too. But the sintered density of fine powders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arse powders. Compared with the powders with 103 and 66 ~un in diameter, the green density with 44 ~rn diameter powders is lower, which is 85.1% of theoretical density (TD) at an impact energy of 913 J. After sintering at 1300 ~C for 2,5 h, the sintered density of the compacts with 44 pm diameter powders is the highest, and reaches 98.2% of TD. Moreover, the sintered sample with 44 pan in diameter has the highest hardnes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which are HV 354 and 1265 MPa,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high-velocity compaction (HVC) green density SINTERING
下载PDF
激光烧结快速成形设备的开发和工艺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亚新 黄因慧 +1 位作者 赵国光 余承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93-794,797,共3页
介绍了激光烧结快速成形设备的组成和原理,阐述了激光器和激光电源、光学扫描系统、分层切片软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几项关键技术,对金属粉末的激光烧结成形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快速成形 选择性 激光烧结 设备 工艺试验 粉末
下载PDF
温压致密化机理及其在温压粉末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曹顺华 曲选辉 黄伯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1,22,共4页
温压是以较低的成本制造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的新型成形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颗粒重排是温压过程的主导致密化机理 ,而为颗粒重排提供协调性的塑性变形是另一重要的致密化机理 ,同时还分析了影响这两个致密化机理的主要因素。在此... 温压是以较低的成本制造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的新型成形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颗粒重排是温压过程的主导致密化机理 ,而为颗粒重排提供协调性的塑性变形是另一重要的致密化机理 ,同时还分析了影响这两个致密化机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温压粉末原料的设计原则 ,并成功地开发了高性能、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化机理 颗粒重排列 塑性变形 温压粉末
下载PDF
高密度粉末冶金零件制备技术现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建忠 汤慧萍 +1 位作者 曲选辉 李文华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0,共5页
近年来,随着零件成形技术的不断改进,粉末冶金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温压技术、动力磁性压制技术、爆炸压制技术、粉末锻造技术、快速全向压制技术、轧制成形和高速压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指出高速压制技术... 近年来,随着零件成形技术的不断改进,粉末冶金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温压技术、动力磁性压制技术、爆炸压制技术、粉末锻造技术、快速全向压制技术、轧制成形和高速压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指出高速压制技术是粉末冶金工业寻求低成本高密度材料加工技术的又一次新突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高密度 现状 高速压制
下载PDF
电子封装用注射成形Mo/Cu合金烧结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南海 曲选辉 +1 位作者 方玉诚 何新波 《粉末冶金工业》 CAS 2004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制备电子封装用Mo/Cu合金 ,重点研究了烧结工艺 ,分析了烧结过程中的烧结温度、时间对烧结密度、微观组织和热导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材料密度不断增加 ,但当温度大于 14 5 0℃时 ,密... 本文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制备电子封装用Mo/Cu合金 ,重点研究了烧结工艺 ,分析了烧结过程中的烧结温度、时间对烧结密度、微观组织和热导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材料密度不断增加 ,但当温度大于 14 5 0℃时 ,密度反而下降。材料经 14 5 0℃ 3h烧结达到了 98%的相对密度 ,热导率为 15 8W /(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u 电子封装 粉末注射成形
下载PDF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曲选辉 李益民 黄伯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54-57,53,共5页
概括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各关键工艺环节对原材料和工艺控制的基本要求以及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简要介绍了MIM典型产品和应用市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MIM技术今后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属粉末 注射成形 粉末冶金
下载PDF
粉末冶金近型成形技术——陶瓷模工艺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咏 周科朝 +3 位作者 黄伯云 贺跃辉 曲选辉 雷长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9-23,共5页
详细介绍了一种粉末冶金近型成形新技术——陶瓷模工艺。分析了影响该工艺的主要因素,如陶瓷模的制备、传压介质的选择、原料粉末的特性等。并展望了该技术在制造复杂形状零件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粉末冶金 近型成形 陶瓷模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