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目交会条件下爆炸驱动结构体的展开过程研究
1
作者 宁建国 汪齐 栗建桥 《高压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复杂结构在爆炸驱动作用下的展开是展开型定向战斗部定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展开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战斗部的起爆延时控制和破片利用率提高。针对复杂结构体的展开问题,基于JWL状态方程和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从能量守恒出发推导... 复杂结构在爆炸驱动作用下的展开是展开型定向战斗部定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展开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战斗部的起爆延时控制和破片利用率提高。针对复杂结构体的展开问题,基于JWL状态方程和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从能量守恒出发推导了考虑爆轰产物膨胀过程和对目标命中状态的爆炸驱动展开模型。将驱动展开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爆炸驱动展开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能较为精确地预测不同装药量下结构的展开时间;将辅助装药1与辅助装药2的质量比控制在1.5~1.7,结构体展开可达最佳命中姿态,更有利于命中目标。研究成果可充实定向战斗部设计理论,为展开型定向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驱动 展开姿态 展开时间 辅助装药 定向战斗部
下载PDF
高原环境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及计算模型研究
2
作者 赵伟成 翟红波 +1 位作者 李尚青 毛伯永 《火工品》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研究高原地区的低温低压环境对冲击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在海拔1500,3000,4500 m环境下开展了TNT爆炸试验,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高原环境TNT的爆炸冲击波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海拔对冲击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对比了Sadovskyi,Kinn... 为研究高原地区的低温低压环境对冲击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在海拔1500,3000,4500 m环境下开展了TNT爆炸试验,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高原环境TNT的爆炸冲击波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海拔对冲击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对比了Sadovskyi,Kinney-Graham和Sachs修正公式的超压峰值和比冲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并采用Sachs修正中的温度修正项对Sadovskyi高原超压峰值公式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冲击波的波阵面速度加快,到达时间提前,每升高1 km,冲击波超压峰值下降约2%~4%,比冲量下降约4%;对超压峰值进行修正时,3种修正公式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比冲量进行修正时,Kinney-Graham修正的比冲量值随比例距离增加呈线性降低,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差,庞春桥与Sachs的修正结果随比例距离增加呈指数降低;基于温度项修正的Sadovskyi高原冲击波超压峰值经验公式的平均误差减小了3.1%。该研究结果对于高海拔地区的弹药毁伤效能评估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试验 高原环境 冲击波 传播特性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双螺杆捏合方式制备的三基发射药的流变性研究
3
作者 王景澄 谢中元 刘晶 《爆破器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掌握三基发射药连续化捏合工艺中药料的流变特性,提高工艺模型的准确性,按照三基发射药代料配方制备了预混药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预混药料进行捏合,并通过专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测试捏合后药料的流变特性。分别改变双螺杆挤出机的... 为掌握三基发射药连续化捏合工艺中药料的流变特性,提高工艺模型的准确性,按照三基发射药代料配方制备了预混药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预混药料进行捏合,并通过专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测试捏合后药料的流变特性。分别改变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和捏合温度、药料的固含量和溶剂比,分析以上变量对三基发射药流变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螺杆捏合后,药料的本构方程与Carreau-Yasuda本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一定范围内,螺杆转速或捏合温度的提高会使捏合后的药料的剪切黏度降低;同时,螺杆转速的提高会使药料的停留时间减少,而过短的停留时间会导致捏合后的药料的黏度上升;固含量的增加或溶剂比的减小会使捏合后的药料的剪切黏度增大,而黏度增大会使药料的停留时间增长,一定程度上使药料受到更充分的捏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基发射药 双螺杆挤出机 毛细管流变仪 流变性
下载PDF
爆容弹体内部爆炸气体产物p-V-T关系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鸿宾 金朋刚 +1 位作者 杨建 任松涛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
为了解爆炸气体状态方程对高能非理想炸药爆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20 L密封弹体开展典型含铝炸药起爆试验。采用阵列式铂热电阻测试了炸药爆炸产物的温度分布。选择范德华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做对比分析,精确测量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弹... 为了解爆炸气体状态方程对高能非理想炸药爆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20 L密封弹体开展典型含铝炸药起爆试验。采用阵列式铂热电阻测试了炸药爆炸产物的温度分布。选择范德华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做对比分析,精确测量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弹体内部的气压,定量分析了爆炸气体产物的组成,计算得到范德华压力修正系数和体积修正系数分别为1.5×10^(-5)和2.1×10^(-4)。试验验证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爆轰产物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相对于实际测量的压力和容积,压力修正项和体积修正项属于可以忽略的量;典型含铝炸药爆炸的气体产物可以使用p=kT的简单线性关系进行描述;试验条件下,典型非理想炸药爆炸产物的状态基本符合理想状态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爆容 内爆炸 状态方程
下载PDF
药型罩形状对活性聚能侵彻体成型的影响
5
作者 孙韬 袁盈 +3 位作者 郑元枫 余庆波 陈鹏万 王海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7-335,共9页
结合理论与数值模拟,对3种不同形状药型罩活性聚能侵彻体的成型行为开展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聚能效应下,球缺罩和大锥角圆锥罩形成尾部带有碎片云的类杆状活性聚能侵彻体,而小锥角圆锥罩则形成活性射流.相比于活性射流,类杆状活... 结合理论与数值模拟,对3种不同形状药型罩活性聚能侵彻体的成型行为开展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聚能效应下,球缺罩和大锥角圆锥罩形成尾部带有碎片云的类杆状活性聚能侵彻体,而小锥角圆锥罩则形成活性射流.相比于活性射流,类杆状活性聚能侵彻体速度较低,但凝聚性较好.进一步结合活性材料反应动力学方程,对活性聚能侵彻体成型激活反应行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活性射流激活区位于杵体外壁、射流头部和轴线附近;随炸高增加,激活区内活性材料反应不断加剧,特别是射流头部和轴线附近材料的反应,将导致活性射流膨胀发散,不利于侵彻;而类杆状活性聚能侵彻体激活区域主要集中在尾部碎片区和杆尾中心部位,化学反应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材料 聚能装药 射流 药型罩 成型行为
下载PDF
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仿真及结构设计
6
作者 周秉文 杜恩轩 +5 位作者 赵进北 鞠鹏程 朱梦奇 孟令刚 亚斌 张兴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采用Ls-dyna软件中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成形进行数值仿真,侵彻仿真用软件中的多物质ALE算法和流固耦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72°锥角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形态、性能更好,射流为连续性非凝聚... 采用Ls-dyna软件中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成形进行数值仿真,侵彻仿真用软件中的多物质ALE算法和流固耦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72°锥角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形态、性能更好,射流为连续性非凝聚态,锥角为72°,壁厚为2.5 mm的非晶合金药型罩穿深约为铜药型罩的86%,孔径约为铜药型罩的1.46倍,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小于10%。药型罩中部对非晶合金射流成形和性能影响最大。根据非晶合金射流特征设计了一种新型药型罩结构,其侵彻45#钢穿深比锥形非晶合金药型罩提高约12%,达到相同锥角的锥形铜药型罩的穿深,孔径比铜药型罩高约44%,为非晶合金药型罩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药型罩 有效射流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含能射流侵彻混凝土径向扩孔理论模型研究
7
作者 杜烨 姜春兰 +1 位作者 李强 周炜智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
针对聚能装药侵彻混凝土目标开孔孔径不足导致后级弹丸无法顺利随进的问题,在对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损伤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动态球形空腔膨胀理论,分析了含能射流对混凝土目标径向扩孔的物理过程。通过引入含能射流释能参量,构建出根... 针对聚能装药侵彻混凝土目标开孔孔径不足导致后级弹丸无法顺利随进的问题,在对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损伤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动态球形空腔膨胀理论,分析了含能射流对混凝土目标径向扩孔的物理过程。通过引入含能射流释能参量,构建出根据不同侵彻速度下含能射流侵彻混凝土各阶段的径向扩孔工程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工程计算模型所得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在10%以内,模型可推广到射流对各种强度的素混凝土结构的扩孔计算,对串联侵彻战斗部前级聚能装药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含能射流 混凝土靶 径向扩孔 工程计算
下载PDF
某枪弹在三种典型大气环境长期贮存后的性能变化研究
8
作者 黄波 吴茜 +2 位作者 刘静 张凯 陈源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0期34-38,共5页
目的摸清某枪弹长期贮存后的性能底数,支撑新研枪弹及发射药设计与改进、长贮寿命指标考核与验证。方法采集湿热海洋气候、暖湿酸雨气候、寒冷气候3种典型大气环境下贮存13 a某枪弹的外观、膛压、射击密集度等性能数据,分析研究该型枪... 目的摸清某枪弹长期贮存后的性能底数,支撑新研枪弹及发射药设计与改进、长贮寿命指标考核与验证。方法采集湿热海洋气候、暖湿酸雨气候、寒冷气候3种典型大气环境下贮存13 a某枪弹的外观、膛压、射击密集度等性能数据,分析研究该型枪弹在不同贮存环境下的性能变化,以及环境影响的差异。结果该枪弹在完好的包装状态下,在3种典型大气环境库房贮存13 a后,枪弹长度、全形、质量、底火、密封性均满足验收规范的规定,无明显变化,而在热带海洋气候贮存的枪弹,最大膛压略超出设计指标要求。结论影响枪弹长贮性能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拔弹力、最大膛压、射击密集度等指标,与贮存环境温度强相关,温度越高,拔弹力越大,最大膛压值越大,射击密集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弹 典型大气环境 长期贮存 温度 钝感剂迁移 膛压 射击密集度
下载PDF
两点串联装药爆炸区域增效效果分析
9
作者 吕中杰 赵开元 +4 位作者 王乐阳 刘彦 黄风雷 黄宁 杨剑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针对串联装药爆炸区域内出现区域增效现象,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两点装药爆炸的计算模型,针对不同装药间距、不同装药质量条件下两点装药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和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超压、冲量衰减规律进... 针对串联装药爆炸区域内出现区域增效现象,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两点装药爆炸的计算模型,针对不同装药间距、不同装药质量条件下两点装药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和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超压、冲量衰减规律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两点装药入射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超压值的相对大小,将冲击波有效作用区内的增效效果区划分成增效明显区、增效过渡区和增效不显区。分析了不同毁伤阈值条件下装药质量、装药间距对冲击波有效作用区区域面积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毁伤阈值下的最佳装药间距,得到了装药质量、最佳装药间距与毁伤阈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增效明显区内两点装药爆炸产生的入射波相互作用形成强反射波,强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超压显著提高,表现为两点装药反射波超压峰值整体高于单点装药入射波的超压峰值;在不同毁伤阈值条件下,随装药间距增加,有效作用区域面积会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明确装药质量、毁伤阈值的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装药间距对应着最大有效作用区域面积;获得了不同毁伤阈值的最佳装药间距工程计算模型,毁伤阈值和最佳装药间距与装药质量立方根的比值呈现多项式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装药 区域增效 冲击波叠加 毁伤区域面积
下载PDF
关于废弃火炸药处理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何卫东 刘大斌 陈令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1废弃火炸药的概念和内涵火炸药在达到其贮存或使用寿命后,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会发生变化,不宜继续贮存或使用。此外,火炸药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废品和不良品。军方报废弹药、国库退役弹药以及相关生产厂家的不良或报废品构成... 1废弃火炸药的概念和内涵火炸药在达到其贮存或使用寿命后,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会发生变化,不宜继续贮存或使用。此外,火炸药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废品和不良品。军方报废弹药、国库退役弹药以及相关生产厂家的不良或报废品构成了废弃火炸药的主要来源。广义来说,被火炸药严重污染的水、溶剂、土壤及包装物等也可归结为废弃火炸药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炸药 包装物 不良品 使用寿命 报废弹药 概念和内涵 废品 可靠性
下载PDF
多破片冲击引爆屏蔽装药增强效应机理研究
11
作者 张勇 闫月光 +2 位作者 胡蝶 王海福 葛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5-1115,共11页
为揭示多破片耦合冲击作用下屏蔽装药的引爆增强效应及机理,基于非均质炸药冲击引爆机理,建立了单破片、双破片同时、双破片时序冲击引爆屏蔽装药的理论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获得了破片数量、破片间距、破片作用时序对屏蔽装药冲击引爆... 为揭示多破片耦合冲击作用下屏蔽装药的引爆增强效应及机理,基于非均质炸药冲击引爆机理,建立了单破片、双破片同时、双破片时序冲击引爆屏蔽装药的理论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获得了破片数量、破片间距、破片作用时序对屏蔽装药冲击引爆效应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多破片耦合引爆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随破片数量增加,破片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叠加效应使引爆阈值速度指数式降低;破片横向间距增加,冲击波衰减导致叠加程度降低,引爆阈值速度上升并趋近于单破片引爆阈值速度;双破片作用屏蔽装药时序不同,炸药初始爆轰波由于固体波前/波后介质状态不同偏离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起爆 多破片 阈值速度 增强效应
下载PDF
高速子弹侵彻Ti6Al4V合金的热力耦合分析
12
作者 刘元朋 刘文广 +2 位作者 曾光 王正鹤 刘顺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134,共6页
基于动力学、温度-位移关系和几何非线性原理,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构建起高速子弹撞击Ti6Al4V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速度下子弹着靶时剩余速度的变化及靶板的温升特性及靶板的瞬态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距离撞击点不同... 基于动力学、温度-位移关系和几何非线性原理,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构建起高速子弹撞击Ti6Al4V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速度下子弹着靶时剩余速度的变化及靶板的温升特性及靶板的瞬态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距离撞击点不同位置的应力变化规律及碰撞时上下表面的应力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子弹撞击Ti6Al4V合金板过程中的冲击能量突变过程。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不同速度子弹侵彻Ti6Al4V的数值分析模型,得出子弹初速度大小是影响侵彻过程中各参数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初速度的增大,其碰撞时间减小且剩余速度随初速度的变化规律近似线性递增;碰撞过程中子弹动能转化为整体内能使温度上升,碰撞区域温度随速度增大而增大;瞬态应力的大小及传递速度随子弹速度变化而改变,速度越大,碰撞中心弹性和塑性变形越剧烈,应力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4V合金 子弹 速度 温升特性 瞬态应力
下载PDF
偏心药型罩在D型装药中的设计及成型性能研究
13
作者 高鹏 王芳 +1 位作者 汪聪 牛文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0-730,共11页
为改进整体式多爆炸成型弹丸(Multiple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MEFP)战斗部中位于边缘位置处的药型罩口部闭合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沿周向壁厚不同的偏心药型罩。将该药型罩应用于D型装药结构战斗部中,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数值仿真... 为改进整体式多爆炸成型弹丸(Multiple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MEFP)战斗部中位于边缘位置处的药型罩口部闭合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沿周向壁厚不同的偏心药型罩。将该药型罩应用于D型装药结构战斗部中,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数值仿真方法,针对药型罩较厚一侧朝向和偏心距大小对药型罩成型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开展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软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偏心药型罩较厚侧朝向及偏心距大小对EFP各方向速度基本无影响,对EFP成型效果影响较大;药型罩较厚侧朝向战斗部中心时成型效果最佳;偏心距的大小能够调整药型罩周围微元向中心压合的速度差,改善药型罩口部包合情况;试验中回收到的EFP成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偏心药型罩通过调整药型罩壁厚与爆轰波强度的匹配关系能够改善非对称爆轰下EFP的成型,有效解决D型装药结构MEFP战斗部位于边缘位置处药型罩成型较差的问题,为整体式MEFP战斗部边缘位置处药型罩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爆炸成型弹丸 偏心药型罩 偏心距 爆炸成型弹丸软回收
下载PDF
熔铸炸药凝固工艺与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彭超 樊超 +3 位作者 朱士富 谢中元 马宁 魏宗亮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2-1256,共15页
熔铸炸药的凝固过程是其开发与生产的重要环节,凝固与装药质量对产品的爆轰性与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基于国内外研究工作,从有限元仿真、凝固成型工艺以及在线检测方法3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熔铸炸药凝固成型技术的发展。总结了有限元仿真... 熔铸炸药的凝固过程是其开发与生产的重要环节,凝固与装药质量对产品的爆轰性与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基于国内外研究工作,从有限元仿真、凝固成型工艺以及在线检测方法3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熔铸炸药凝固成型技术的发展。总结了有限元仿真在熔铸炸药浇铸和凝固过程中流场、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方面的发展,阐述了凝固缺陷的形成以及不同工艺对凝固的作用行为,探讨了温度、应力应变、粘度以及内部结构等在线监测技术在熔铸炸药高质量精密成型技术中的应用。熔铸炸药装药仿真方法、凝固工艺优化以及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凝固装备设计研发、凝固产品质量提升等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指导。未来,熔铸炸药装药凝固技术的发展需要在设备-物料模型构建、工艺设备安全、工艺条件精准控制、实时信息监控以及在线监测与自适应调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铸炸药 凝固工艺 有限元仿真 缺陷控制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形成串联爆炸成型弹丸的组合药型罩结构参数研究
15
作者 杨贵涛 郭锐 +2 位作者 宋浦 高光发 俞旸晖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56-3070,共15页
为了提高聚能战斗部对水中目标的毁伤威力,提出形成串联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的组合药型罩战斗部结构。利用平板抛掷和圆筒压垮公式建立组合药型罩EFP速度分析模型,并使用AUTODYN-2D软件对EFP成型和入水毁... 为了提高聚能战斗部对水中目标的毁伤威力,提出形成串联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的组合药型罩战斗部结构。利用平板抛掷和圆筒压垮公式建立组合药型罩EFP速度分析模型,并使用AUTODYN-2D软件对EFP成型和入水毁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组合药型罩结构参数对串联EFP成型的影响,证明其在水中高效的侵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与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EFP速度基本吻合,最大误差不超过10%;组合药型罩分离形成串联EFP是由于内外罩不同的材料和结构组合使罩微元从接触面处开始形成较大的速度差所引起的;随着内罩直径的增大,内外罩形成的EFP速度同时减小,长径比分别增大与减小;单独增大内外罩外曲率半径与罩顶壁厚,对应罩成型的EFP性能变化规律和单一药型罩相同,但另一罩成型EFP的长径比均减小或分别减小与增大,速度变化幅度较小;组合药型罩串联EFP侵彻4倍装药直径的水后,动能衰减率较双层药型罩降低21.55%,剩余速度提高5.77%,且随着侵彻距离的增加该差距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药型罩 串联爆炸成型弹丸 成型规律 水中毁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非饱和打击场景下考虑附带毁伤的火力分配方法
16
作者 吴巍 任成坤 +3 位作者 张成 李超 熊芬芬 姜浩舸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6,共6页
针对弹药资源不足的非饱和攻击存在或无法确保重要目标达到毁伤预期,或效率过低不适合工程应用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附带毁伤和毁伤约束的火力分配方法。建立集群目标分组策略从而考虑目标的附带毁伤,提高毁伤概率计算的合理性;为提高火... 针对弹药资源不足的非饱和攻击存在或无法确保重要目标达到毁伤预期,或效率过低不适合工程应用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附带毁伤和毁伤约束的火力分配方法。建立集群目标分组策略从而考虑目标的附带毁伤,提高毁伤概率计算的合理性;为提高火力分配的求解效率,将火力分配问题等价转换为1维整数规划。通过2个仿真算例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有效性,且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加火力分配耗时增加缓慢,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目标 火力分配 多目标进化算法
下载PDF
Al掺杂对SiO_(2)气凝胶耐高温特性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李伟伟 张继承 +4 位作者 方璐 姚路 魏佳悦 段梦如 苑紫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156,共4页
SiO_(2)气凝胶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超高比表面积等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高温保温隔热材料。以Si28和Si40为Si源,仲丁醇铝为Al源,乙醇为溶剂,采用酸碱催化、CO_(2)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Al掺杂SiO_(2)气凝胶。... SiO_(2)气凝胶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超高比表面积等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高温保温隔热材料。以Si28和Si40为Si源,仲丁醇铝为Al源,乙醇为溶剂,采用酸碱催化、CO_(2)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Al掺杂SiO_(2)气凝胶。结果表明:所得产品高温热处理后均为非晶态无定型结构,无掺杂SiO_(2)气凝胶线收缩率为24.34%,Al掺杂SiO_(2)气凝胶线收缩为14.05%,且在高温热处理后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说明Al掺杂SiO_(2)气凝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高温下的绝热性能,这是因为Al元素的掺入使气凝胶在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细小的纳米空洞,热处理过程中Al-Si-O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双金属氧化物,使气凝胶的氧化物骨架支撑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SiO_(2) 气凝胶 耐高温
下载PDF
低过载安执机构解保试验方法
18
作者 郑松 展学磊 马含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35,共3页
针对安执机构在低过载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低过载安执机构解保的试验方法。基于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的弹丸飞行试验以及相关理论计算与分析,发现弹丸飞行过载和弹丸飞行时间是安执机构解保相关参数中最主要的2个参数。结... 针对安执机构在低过载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低过载安执机构解保的试验方法。基于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的弹丸飞行试验以及相关理论计算与分析,发现弹丸飞行过载和弹丸飞行时间是安执机构解保相关参数中最主要的2个参数。结果表明:低过载安执机构解保试验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后期试验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过载 安执机构 解保
下载PDF
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飞散特性数值模拟
19
作者 沈慧铭 熊星 +3 位作者 李本胜 余文力 王涛 李伟兵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2,299,共6页
为分析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的飞散特性,利用LS-DYNA软件模拟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中心单点起爆方式和多点起爆方式下破片速度及飞散角特征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了中心单点起爆和多点起爆方式对破片速度及飞散角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 为分析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的飞散特性,利用LS-DYNA软件模拟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中心单点起爆方式和多点起爆方式下破片速度及飞散角特征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了中心单点起爆和多点起爆方式对破片速度及飞散角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相较于中心单点起爆方式,多点起爆方式可以提升轴向预制破片速度,且随着起爆点数增加,破片速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起爆点数从2点增加到6点,破片初速提升了21.1%,当起爆点数继续增加,则破片速度不再增益,而起爆点数对飞散角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 破片速度 飞散角 多点起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战斗部破片光电测速系统设计
20
作者 刘璞 陈果 郑晨皓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5期163-171,共9页
战斗部破片的飞行速度是体现其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针对目前在战斗部破片速度参数测试中存在对测试环境要求高,测试面积小,设备结构易被破片误击而损坏,成本昂贵等问题,设计了非接触式战斗部破片光电测速系统,包含原向反射膜、反射式光... 战斗部破片的飞行速度是体现其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针对目前在战斗部破片速度参数测试中存在对测试环境要求高,测试面积小,设备结构易被破片误击而损坏,成本昂贵等问题,设计了非接触式战斗部破片光电测速系统,包含原向反射膜、反射式光电探测装置、光电转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及测速装置;阐述了系统结构组成和测速原理,通过反射式光电探测装置与光电转换电路,将得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集成信号处理电路对电信号滤波放大,比较整形处理,由FPGA,STM32及其他外设组成的测速装置自动处理数据输出并显示战斗部破片的飞行速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地完成战斗部破片速度的测量任务;与传统测速系统相比,具有不受限于环境,测试区域大,易维护,低成本,操作简单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破片 光电测速 信号处理 FPGA STM3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