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5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站仪定位的辐射场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原 刘立业 +6 位作者 李华 刘学刚 程锦锋 王晓龙 龙泽宇 李会 陈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2,共7页
在核设施检修或退役中,往往需要对现场的辐射剂量场进行测量。传统的剂量率仪不支持空间坐标测量,需要额外的坐标测量工具,且剂量测量和坐标测量不同步,使得测量效率受到限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定位的测量方法,可同时测... 在核设施检修或退役中,往往需要对现场的辐射剂量场进行测量。传统的剂量率仪不支持空间坐标测量,需要额外的坐标测量工具,且剂量测量和坐标测量不同步,使得测量效率受到限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定位的测量方法,可同时测量剂量率和对应的空间坐标,定位精度为mm级,研制了测量系统样机。使用样机对某个水泥固化放射性废物桶进行了测试实验,与蒙特卡罗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测量值与模拟值的相对偏差遵循正态分布,平均偏差为12.8%,标准偏差为9.37%,数量大约占96%的测量点位的相对偏差在[-30%,5%]的范围内,体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对某核设施厂房的另外两个较为复杂的场景进行辐射场测量,使用对数变换普通克里金方法对离散的测量点进行辐射场插值计算,三维辐射场重构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可控制在50%左右。结果表明通过基于全站仪的辐射场测量系统可对现场的三维辐射场进行重构,精度可以满足三维辐射场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场测量 三维辐射场重构 全站仪定位 辐射防护最优化
下载PDF
UNSCEAR全球职业照射水平(2003-2014年)调查与评估工作简介
2
作者 刘立业 卫晓峰 +5 位作者 王川 曹勤剑 赵原 李华 徐园 刘森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1-587,共7页
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由联合国在1955年设立,主要职能是从科学的角度,评估和报告全球电离辐射照射的水平、影响及风险。作为核心工作之一,UNSCEAR迄今共组织完成了7次职业照射调查评估,统计分析了1975—2014年共40年... 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由联合国在1955年设立,主要职能是从科学的角度,评估和报告全球电离辐射照射的水平、影响及风险。作为核心工作之一,UNSCEAR迄今共组织完成了7次职业照射调查评估,统计分析了1975—2014年共40年间全球职业照射水平与趋势。本文详细介绍了最新一次的全球职业照射水平调查评估工作,包括工作过程、内容、数据与评估方法、人工辐射源所致职业照射水平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职业照射 个人剂量 UNSCEAR
下载PDF
国外核设施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剂量监测现状及启示
3
作者 薛向明 武晓燕 +2 位作者 杨雪 古晓娜 战景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3,共7页
国际社会对眼晶体职业剂量限值修订已有10余年,其间已有多个国家将新的眼晶体职业剂量限值纳入法律规定。国外资料显示核设施部分岗位眼晶体剂量可能较高,一些国家提出了眼晶体剂量监测的具体方案,但国内相关信息缺乏。本文在对国外核... 国际社会对眼晶体职业剂量限值修订已有10余年,其间已有多个国家将新的眼晶体职业剂量限值纳入法律规定。国外资料显示核设施部分岗位眼晶体剂量可能较高,一些国家提出了眼晶体剂量监测的具体方案,但国内相关信息缺乏。本文在对国外核设施职业人群眼晶体剂量水平梳理基础上,对国外机构提出的眼晶体剂量监测对象、监测剂量水平要求及采用的监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核设施单位眼晶体剂量限值修订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设施 放射工作人员 眼晶体 剂量监测
下载PDF
大气氚释放剂量评价参数灵敏度分析
4
作者 杨洁 岳琪 +2 位作者 顾志杰 廉冰 王彦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国内外目前对于大气氚释放剂量的评价多采用比活度模型,模型选取参数的不确定性会造成剂量评价结果的差异。考虑不同场址环境参数的差异性,对大气氚剂量评价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与剂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场址环... 国内外目前对于大气氚释放剂量的评价多采用比活度模型,模型选取参数的不确定性会造成剂量评价结果的差异。考虑不同场址环境参数的差异性,对大气氚剂量评价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与剂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场址环境空气湿度对大气氚的剂量评价结果影响最大,随着场址湿度的升高,大气氚排放所致食入内照射剂量逐渐降低,剂量计算结果不确定性逐渐降低。同时,研究表明在低湿度场址环境下,应重点关注土壤中HTO留存比例经验常数的测量与选取,在高湿度场址环境下,应重点关注作物水当量因子以及摄入HTO活度浓度在吸收水分氚中所占比例的测量与选取,以尽可能降低剂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参数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条件110mAg胶体形成机理与制备研究
5
作者 孙云 肖艳 +3 位作者 李富海 林根仙 刘灿帅 宋利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6,共9页
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条件下,以硼锂溶液为介质、联氨还原硝酸银来制备胶体纳米银,并探究了还原剂、硼酸、Ag+浓度、温度与辐照条件对胶体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硼酸与还原剂联氨可有效稳定胶体颗粒,联氨与银的摩尔比为1.0~2.... 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条件下,以硼锂溶液为介质、联氨还原硝酸银来制备胶体纳米银,并探究了还原剂、硼酸、Ag+浓度、温度与辐照条件对胶体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硼酸与还原剂联氨可有效稳定胶体颗粒,联氨与银的摩尔比为1.0~2.0时Ag^(+)的还原率最高,胶体最稳定。随着银离子浓度升高,胶体颗粒表面负电荷增多,颗粒不易团聚,胶体稳定性增强。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下,更易形成更大粒径的胶粒。辐照剂量在0.9 kGy~7.2 kGy范围内,在有无联氨的条件下均可形成胶体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m)Ag胶体 联氨 辐照
下载PDF
放射性气溶胶自适应分离设计与特性研究
6
作者 何泽银 黄思成 +1 位作者 孙世政 郑天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2,共6页
研究针对不同颗粒物密度环境下人工放射性气溶胶氡的分离与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冲击原理的环境自适应分离技术。基于虚拟冲击原理,建立亚微米虚拟冲击器二维模型。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虚拟冲击器在不同颗粒物密度、结构和流量... 研究针对不同颗粒物密度环境下人工放射性气溶胶氡的分离与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冲击原理的环境自适应分离技术。基于虚拟冲击原理,建立亚微米虚拟冲击器二维模型。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虚拟冲击器在不同颗粒物密度、结构和流量条件下内流道分离效率与壁面损失,阐明多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揭示亚微米虚拟冲击器在不同颗粒物密度下对氡气溶胶的自适应分离规律。结果表明,亚微米虚拟冲击器对氡气溶胶的分离曲线陡度较好,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与较低的壁面损失;颗粒物密度与流量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大于结构因素;亚微米虚拟冲击器自适应流量调节可实现不同颗粒物密度下氡气溶胶的高效分离,颗粒物密度为2200 kg/m 3时亚微米虚拟冲击器较自适应前分离效率提升18.35%且具有较低的壁面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冲击器 环境自适应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下载PDF
核电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及方法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武翡翡 康晶 +3 位作者 王彦 廉冰 杨洁 岳琪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核能是低碳电力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核算边界及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关键问题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核电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方... 核能是低碳电力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核算边界及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关键问题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核电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比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与指南要求,提出了核电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研究思路。从核算体系建立、影响因素研究、退役个案研究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我国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电行业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生命周期 温室气体 核算边界 核算方法
下载PDF
无铅/少铅核辐射防护材料X射线铅当量测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瑞 吴金杰 +4 位作者 刘博 汤显强 郭彬 吕雅竹 韩露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新型无铅/少铅核辐射防护材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保障军队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基于目前军用核辐射防护服屏蔽性能无法准确测量以及溯源问题,为满足国际上主流军用核辐射防护服辐射性能评价需求,建立了用于防护服铅当量... 新型无铅/少铅核辐射防护材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保障军队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基于目前军用核辐射防护服屏蔽性能无法准确测量以及溯源问题,为满足国际上主流军用核辐射防护服辐射性能评价需求,建立了用于防护服铅当量测量装置,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和实验测量相结合方式建立了有效能量在130 keV条件下铅当量测量参考辐射质。采用窄束测量条件完成标准铅片的屏蔽性能测量,并对部分厂家生产的军用核辐射防护服材料进行了屏蔽效率与铅当量测试,铅当量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4.2%(k=2),为后续更多的军用核辐射防护材料的出厂前性能测试提供测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辐射防护材料 130 keV X射线 衰减率 铅当量
下载PDF
椭圆型碘吸附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9
作者 邱继林 李毅 +7 位作者 俞杰 田林涛 张渊 王佳 韩明 张治权 沈大鹏 王瑞云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4-529,共6页
为满足受限空间或小风量核设施通风系统对碘吸附器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椭圆结构的碘吸附器。针对该碘吸附器进行了内部流场模拟分析和整机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碘吸附器内部气流分布均匀,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与系统连接方便... 为满足受限空间或小风量核设施通风系统对碘吸附器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椭圆结构的碘吸附器。针对该碘吸附器进行了内部流场模拟分析和整机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碘吸附器内部气流分布均匀,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与系统连接方便快捷,在300 m^(3)/h流量下阻力小于300 Pa,机械泄漏率小于0.01%,放射性甲基碘吸附效率大于99.99%,总体满足核设施通风系统中碘吸附器放射性碘的净化处理需求,并实现了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小风量 碘吸附器 工程应用 吸附效率
下载PDF
铀矿井降氡优势通风方式研究
10
作者 李先杰 张哲 +3 位作者 胡鹏华 陈刚 任建军 刘啸晨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以矿井通风网络入风段和用风段氡析出规律为出发点,由铀矿通风降氡基本方程导出不同通风方式下铀矿降氡需风量的计算公式,并由入风段有效供风能力导出优势通风方式评价指标,给出铀矿通风降氡方式的判别方法。
关键词 铀矿 通风方式 降氡 判别
下载PDF
功能化多孔吸附材料去除气态放射性甲基碘应用研究现状
11
作者 梁飞 李健 +6 位作者 陈建利 张昭辰 张雪平 张志凯 郭哲斌 田林涛 张群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5-652,共8页
相对于单质碘来说,以甲基碘为代表的有机化合物是最难处理的放射性碘化合物。去除放射性甲基碘应用中,应用环境是决定吸附材料的关键因素:如高温、高湿、氮氧化物及运行时间等。通过文献调研,对不同应用环境下吸附材料去除气态放射性甲... 相对于单质碘来说,以甲基碘为代表的有机化合物是最难处理的放射性碘化合物。去除放射性甲基碘应用中,应用环境是决定吸附材料的关键因素:如高温、高湿、氮氧化物及运行时间等。通过文献调研,对不同应用环境下吸附材料去除气态放射性甲基碘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去除气态放射性甲基碘的功能化多孔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除 放射性甲基碘 多孔吸附材料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源项离散的点核积分方法计算效率优化研究
12
作者 赵原 龙泽宇 +4 位作者 李华 宋佩涛 韦加富 刘立业 陈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0-498,共9页
点核积分方法面对多源项的复杂场景或是需要对辐射场进行动态更新的情形存在计算耗时较长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点核积分程序CIRPDose对圆柱体源、长方体源等5类源项离散引起的误差随计算点与源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计算,并提出了... 点核积分方法面对多源项的复杂场景或是需要对辐射场进行动态更新的情形存在计算耗时较长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点核积分程序CIRPDose对圆柱体源、长方体源等5类源项离散引起的误差随计算点与源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计算,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源项离散的点核积分计算效率优化方法。在将该方法集成到CIRPDose程序后,通过自定义算例对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固定离散数目,各类型源项在自适应离散方法下的辐射场计算用时最大缩短96.77%,且计算结果平均偏差最大值仅为3.19%,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工作可为核设施内的三维γ辐射场快速计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场计算 点核积分方法 计算效率优化 源项离散
下载PDF
含纤维素辐照食品的ESR法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万小娟 王佳 +5 位作者 郑建飞 窦大营 徐刚 焦正 吴明红 丁国际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9-632,共4页
60Co发出的γ射线于0,0.5,1.0,3.0,5.0,10.0kGy剂量范围对干燥的红辣椒粉、花生和提取出的草莓籽进行了辐照处理,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来分析研究信号强度与辐照剂量的关系以及相关性R2。结果表明,三种样品的ES... 60Co发出的γ射线于0,0.5,1.0,3.0,5.0,10.0kGy剂量范围对干燥的红辣椒粉、花生和提取出的草莓籽进行了辐照处理,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来分析研究信号强度与辐照剂量的关系以及相关性R2。结果表明,三种样品的ESR信号与剂量正相关,其中草莓的ESR信号随剂量增长最慢,红辣椒粉的计算最为精确,花生的次之。含纤维素辐照食品的剂量与ESR信号关系清晰,可作为建立ESR方法检测辐照食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 辐照剂量 自由基 剂量效应曲线
下载PDF
核电厂C-14液态流出物排放所致公众剂量筛选评价研究
14
作者 岳琪 廉冰 +4 位作者 王彦 杨洁 陈佳辰 蒙滨驰 武翡翡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1-611,共11页
为实现在评价参数有限条件下对涉核设施液态流出物排放所致公众剂量进行快速评估,基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报告丛书第113号报告开发了多途径液态流出物排放所致公众剂量分级筛选评价模型,可实现放射性流出物在河流、湖泊、海洋及... 为实现在评价参数有限条件下对涉核设施液态流出物排放所致公众剂量进行快速评估,基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报告丛书第113号报告开发了多途径液态流出物排放所致公众剂量分级筛选评价模型,可实现放射性流出物在河流、湖泊、海洋及污水处理系统排放所致公众剂量由保守到现实的分级筛选评价。设定了“华龙一号”机组液态C-14流出物排放情景进行案例研究,并对不同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了所开发筛选评价模型的可靠性。本研究提供了涉核设施液态流出物在多种排放途径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思路与方法,可应用于核设施选址阶段的厂址筛选评价、核技术利用设施与中小型核设施环境影响的快速评价以及监管部门对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独立审查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剂量 分级筛选 C-14 液态流出物
下载PDF
铀矿尾矿氡射气系数测量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邓豪 张庆贤 +1 位作者 金益帆 谷懿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1,共7页
放射性矿物以及放射性伴生矿物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岩石破碎处理,改变了矿石原有的物理结构,引起氡气射气系数和迁移特性的改变,造成尾矿氡气排放超标等环境问题。测定尾矿射气系数以及研究射气系数主要影响因素,对尾矿氡气防护与治理具... 放射性矿物以及放射性伴生矿物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岩石破碎处理,改变了矿石原有的物理结构,引起氡气射气系数和迁移特性的改变,造成尾矿氡气排放超标等环境问题。测定尾矿射气系数以及研究射气系数主要影响因素,对尾矿氡气防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铀矿尾矿射气系数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射气系数测量装置,并利用装置测量了不同粒径和温度条件下样品的射气系数。依据实验数据建立了射气系数与温度和粒径的关系和经验公式。实验结果表明,在5目~30目的粒径范围内,射气系数与样品成幂指数关系,随着样品粒径减小而增大;射气系数与温度存在正相关性,在20~40℃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得到的经验公式可用于铀矿尾矿氡气浓度模拟计算,为尾矿氡气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尾矿 温度 粒径 射气系数
下载PDF
某酸法地浸铀矿山氡释放特征研究
16
作者 王亚兰 徐乐昌 +1 位作者 张辉 周磊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93-99,共7页
以某酸法地浸铀矿山为对象,开展了酸法地浸采铀源项氡浓度、氡释放量,以及环境氡迁移扩散趋势等释放特征研究。采用E-Perm驻极体探测器法、固体径迹探测器法、RAD7静电收集测氡法,对地浸铀矿山抽液孔、集液罐、水冶厂通风口、蒸发池源... 以某酸法地浸铀矿山为对象,开展了酸法地浸采铀源项氡浓度、氡释放量,以及环境氡迁移扩散趋势等释放特征研究。采用E-Perm驻极体探测器法、固体径迹探测器法、RAD7静电收集测氡法,对地浸铀矿山抽液孔、集液罐、水冶厂通风口、蒸发池源项及周边环境的氡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地浸铀矿山氡释放量约为1.75 TBq/a,水冶厂通风口和集液罐是重要的氡释放源项,其年氡释放量分别占地浸铀矿山年氡释放量的58%和39%;抽液孔和蒸发池的年氡释放量约占地浸铀矿山年氡释放量的3%;集液罐开口处氡浓度水平最高,其对环境影响范围不超过500 m;抽液孔氡浓度水平最低。该酸法地浸矿山归一化氡释放量远小于地下矿山排风井的归一化氡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氡释放 氡浓度 酸法 驻极体探测器 固体径迹探测器 RAD7静电收集探测器
下载PDF
中国南方铀矿环境修复问题研究进展
17
作者 欧阳霞 施苏锋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这是一篇矿山环境领域的文章。我国已发现和开采的铀矿大多位于湘赣粤,随着生态红线的划定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铀矿山环境修复越发显得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南方铀矿山开采形式,系统分析了铀矿山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 这是一篇矿山环境领域的文章。我国已发现和开采的铀矿大多位于湘赣粤,随着生态红线的划定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铀矿山环境修复越发显得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南方铀矿山开采形式,系统分析了铀矿山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物理修复措施、化学修复措施、生物修复措施原理和应用,总结归纳了相应的优缺点,对未来矿山修复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下一步应该关注的重点是,铀矿及其相关设施退役前的环境检测,全面做好矿山生产全过程相关环境数据采集和记录。切实关注铀矿山废水处理处置,增加研究投入,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方法,运用综合修复技术更加高效、安全、快速修复受污染环境。将铀矿山的修复和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发展旅游业,增加当地居民发展动力和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环境 放射性废物 土壤修复 水环境修复 铀矿
下载PDF
新疆典型地浸铀矿山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18
作者 格丽玛 王亚兰 牛洁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049-1056,共8页
新疆地浸铀矿山不仅为国家核能事业提供重要的原料支持,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浸采铀技术与传统开采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可以大大减少地表破坏,降低废水、废气的产生量。但同时地浸采铀技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的... 新疆地浸铀矿山不仅为国家核能事业提供重要的原料支持,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浸采铀技术与传统开采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可以大大减少地表破坏,降低废水、废气的产生量。但同时地浸采铀技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的开采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其中潜在影响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地下水影响。因此,全面深入地评估新疆铀矿山环境保护现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新疆某两个典型的酸法地浸铀矿山为研究对象,在矿山现场调研、取样分析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周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对辐射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新疆典型地浸铀矿山的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未发现明显的辐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 辐射环境 现状 调查
下载PDF
高温矿井深部热源分析与降温措施模拟研究——以南方某硬岩铀矿井为例
19
作者 刘啸尘 康昊宸 +1 位作者 干雨杭 张谦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各类型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正在加快。然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高温热害问题逐渐凸显。高温热害问题不仅影响各类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笔者以南方某硬岩铀矿井为例,分析... 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各类型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正在加快。然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高温热害问题逐渐凸显。高温热害问题不仅影响各类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笔者以南方某硬岩铀矿井为例,分析了矿井热害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深入研究了该矿井的围岩热物性参数、矿井地温场及深部热环境等,分析了该矿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降温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铀矿山 高温矿井 热源分析 降温技术 数值模拟 COMSOL
下载PDF
基于4G-RTU的水体γ放射性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胜 王永军 +3 位作者 王瑞军 黄清波 张春雷 武明洋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针对当前海洋、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放射性在线监测和应急监测的实际需要,研制了一套水体γ放射性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基于Na I探测器的γ射线监测装置、4G远程终端(4G Remote Terminal Unit,4G-RTU)通信单元、供电一体化防水... 针对当前海洋、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放射性在线监测和应急监测的实际需要,研制了一套水体γ放射性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基于Na I探测器的γ射线监测装置、4G远程终端(4G Remote Terminal Unit,4G-RTU)通信单元、供电一体化防水抗压浮体装置以及配套软件组成。利用监测系统开展了γ射线监测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系统的适应性和准确性以及软件功能等测试,采集了足量的原始能谱数据,进行了设计指标与实测指标的对比分析,并开展了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4G网络覆盖的范围内,该系统能够实现全天时远程操控设备,完成实时在线监测并上传数据,满足应用需求,达到预期功能。系统的可探测能量范围为30~3 000 keV,对^(137)Cs的662 keV γ射线的能量分辨率为7.3%;对^(208)Tl的2 614 keV γ射线的能谱漂移为0.33%,能谱能量线性度为0.999 970;系统在连续工作7 h条件下,能谱稳定性最大值为2.28%,最小值为-2.36%,对^(137)Cs的最小可探测活度(Minimum Detectable Activity,MDA)为0.75 Bq·L^(-1);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为-5~+50℃。该系统可用于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放射性在线监测和应急监测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G-RTU 水体 γ放射性 在线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