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per slag assisted coke reduction of phosphogypsum for sulphur dioxide preparation
1
作者 Dong Ma Qinhui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3-53,共11页
The reduction of phosphogypsum(PG)to lime slag and SO_(2)using cok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PG.However,the PG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remains high and the product yield remains... The reduction of phosphogypsum(PG)to lime slag and SO_(2)using cok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PG.However,the PG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remains high and the product yield remains poor.By adding additives,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can be further reduced and PG decomposition rate and product yield can be improved.However,the use of current additives such as Fe_(2)O_(3)and SiO_(2)brings the problem of increasing economic cost.Therefore,it is proposed to use solid waste copper slag(CS)as a new additive to reduce PG to prepare SO2,which can reduce the cost and meet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The effects of proportion,temperature and thermostatic time on PG decomposition are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al and kinet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FactSag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to optimize the roasting conditions.Finally,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It is found that adding CS to the coke and PG system can increase the rate of PG decomposition and SO_(2)yield while lowering the PG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For example,when the CS/PG mass ratio increases from 0 to 1,PG decomposition rate increases from 83.38%to 99.35%,SO_(2)yield increases from 78.62%to 96.81%,and PG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s from 992.4℃to 949.6℃.The optimal reaction parameters are CS/PG mass ratio of 1,Coke/PG mass ratio of 0.06 at 1100℃for 20 min with 99.35%PG decomposition rate and 96.81%SO_(2) yield.The process proceed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reactions:2CaSO_(4)+ 0.7C + 0.8Fe_(2)SiO_(4)→0.8Ca_(2)SiO_(4)+ 0.2Ca_(2)Fe_(2)O_(5)+ 0.4Fe_(3)O_(4)+2SO_(2)+ 0.7CO_(2)Finally,a process for decomposing PG with coke and CS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GYPSUM Sulfur dioxide Copper slag FLUIDIZED-BED REDUCTION Waste treatment
下载PDF
复合还原剂还原分解磷石膏制取高浓度二氧化硫 被引量:6
2
作者 方祖国 宁平 +3 位作者 杨月红 张伟 张慧娜 马丽萍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0,共3页
采用高硫煤与煤矸石制备成复合还原剂还原分解磷石膏,研究了还原剂配方及粒度、n(C)/n(S)(生料中碳与三氧化硫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对炉气二氧化硫体积分数、磷石膏硫酸钙分解率和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还原剂配方、反... 采用高硫煤与煤矸石制备成复合还原剂还原分解磷石膏,研究了还原剂配方及粒度、n(C)/n(S)(生料中碳与三氧化硫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对炉气二氧化硫体积分数、磷石膏硫酸钙分解率和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还原剂配方、反应温度、还原剂粒度对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都有影响。采用高硫煤与煤矸石的质量比为2:1的复合还原剂,在n(C)/n(S)为0.7、还原剂粒径为111~122μm、温度大于1000℃时,二氧化硫体积分数可达16.02%,与采用单一高硫煤作为还原剂相比,二氧化硫体积分数能提高1.46%。采用复合还原剂工艺有利于降低反应温度,提高二氧化硫体积分数和磷石膏分解率及脱硫率,可为煤矸石、磷石膏综合利用开发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还原剂 磷石膏 煤矸石 二氧化硫 高硫煤
下载PDF
二氧化硫冶炼烟气制硫粉的研究——二氧化硫的吸收 被引量:7
3
作者 舒余德 李红剑 尹玉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8,5,共4页
根据芬兰奥托昆普公司提出的脱除二氧化硫的新方法——还原硫法〔1〕,本研究提出了新的改进。试验精明,对二氧化硫含量为1%~50%的冶炼烟气,吸收率可达99.8%以上,考查了各种因素对吸收率的影响。
关键词 冶炼烟气 烟气 二氧化硫 硫粉 吸收
下载PDF
脱除二硫化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丽丽 胡典明 孔渝华 《辽宁化工》 CAS 2008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简述了二硫化碳的性质及其危害,介绍了二硫化碳的脱除方法,主要针对干法脱除二硫化碳几种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 二硫化碳 干法脱硫 进展
下载PDF
湿法冶金浸出用强氧化剂过一硫酸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毅 洪涛 +2 位作者 雒俊 李林波 薛娟琴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氧化还原是湿法冶金中的重要过程,高氧化电位的氧化剂可以有效强化这一过程。过一硫酸(H2SO5)具有较高的氧化电位,研究了以电化学方法制备过一硫酸,考察了电解电压、电解温度、隔膜材料以及添加剂等因素对制备的影响。电解制备过程中,... 氧化还原是湿法冶金中的重要过程,高氧化电位的氧化剂可以有效强化这一过程。过一硫酸(H2SO5)具有较高的氧化电位,研究了以电化学方法制备过一硫酸,考察了电解电压、电解温度、隔膜材料以及添加剂等因素对制备的影响。电解制备过程中,过一硫酸的生成与氧气的生成相互竞争,适当提高电解电压并加入添加剂,可有效抑制析氧副反应的发生。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为后续研究和工业应用奠定了相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一硫酸 电解 制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制粒氧化锰矿吸收低浓度SO_2气体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覃事彪 贺万宁 《中国锰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32,共4页
提出一种用制粒氧化锰矿吸收低浓度SO_2气体的新工艺构想,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该工艺可达到SO_2吸收率高、MnO_2矿利用率高的目标.
关键词 氧化锰矿 二氧化硫 废气治理 二氧化硫气体
下载PDF
基于RT--Thread的便携式学生健康监测仪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樊永强 冯宏伟 《粘接》 CAS 2020年第1期52-55,60,共5页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的重要国策,而传统人体健康检测仪器存在检测功能单一、可携带性差以及缺少健康管理系统的问题。针对此,文章设计了基于RT--Thread的便携式学生健康监测仪,采用stm32微处理芯片作...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的重要国策,而传统人体健康检测仪器存在检测功能单一、可携带性差以及缺少健康管理系统的问题。针对此,文章设计了基于RT--Thread的便携式学生健康监测仪,采用stm32微处理芯片作为该监测仪的控制中心,并在该芯片中嵌入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作为测量仪的健康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学生体温、心率和血压的实时监测与管理。经过实验仿真,验证学生健康监测仪能够完成对学生生理参数的是实时检测、显示控制和异常报警的功能,在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监测 RT-THREAD 异常报警 实时检测
下载PDF
非定态二氧化硫转化过程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肖文德 袁渭康 +3 位作者 马继丰 还学义 郑琪健 肖任坚 《硫酸工业》 CAS 1995年第1期3-13,共11页
对1500t/a规模的非定态二氧化硫转化技术中间试验进行总结。这次中间试验发现了冷激式非定态转化器;并验证了理论研究提出的出口气体温度稳定器;对已有的三种结构形式:绝热式、一点散热式、二点散热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对1500t/a规模的非定态二氧化硫转化技术中间试验进行总结。这次中间试验发现了冷激式非定态转化器;并验证了理论研究提出的出口气体温度稳定器;对已有的三种结构形式:绝热式、一点散热式、二点散热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SO_2浓度小于1.2%时,应采用绝热式结构,催化剂为一层;当SO_2浓度为1.2%~2.5%时,可采用一点散热式结构,催化剂分为二层;当SO_2浓度为2.5%~4%时,可采用二点散热式结构,催化剂分为三层;当SO_2浓度为4%~8%时,应采用冷激式结构,催化剂分为三层。非定态SO_2转化器自热操作SO_2浓度下限由理论计算确定为0.5%。所提出的出口气体温度稳定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既保护了阀门,又保证了吸收塔的正常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非定态 转化 硫酸
下载PDF
非定态二氧化硫转化过程的中试研究(续前) 被引量:5
9
作者 肖文德 袁渭康 +3 位作者 马继丰 还学义 郑琪健 肖任坚 《硫酸工业》 CAS 1995年第2期3-18,共16页
对1500t/a规模的非定态二氧化硫转化技术中间试验进行总结。这次中间试验发现了冷激式非定态转化器;并验证了理论研究提出的出口气体温度稳定器;对已有的三种结构形式:绝热式、一点散热式、二点散热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对1500t/a规模的非定态二氧化硫转化技术中间试验进行总结。这次中间试验发现了冷激式非定态转化器;并验证了理论研究提出的出口气体温度稳定器;对已有的三种结构形式:绝热式、一点散热式、二点散热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SO2浓度小于1.5%时,应采用绝热式结构,催化剂为一层;当SO2浓度为1.5%~2.5%时,可采用一点散热式结构,催化剂分为二层;当SO2浓度为2.5%~4%时,可采用二点散热式结构,催化剂分为三层;当SO2浓度为4%~8%时,应采用冷激式结构,催化剂分为三层。非定态SO2转化器自热操作SO2浓度下限由理论计算确定为0.5%。所提出的出口气体温度稳定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既保护了阀门,又保证了吸收塔的正常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非定态 转化 中间试验
下载PDF
用锰矿浆吸收烟道气中SO_2气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荣宝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用软锰矿矿浆吸收钼精矿氧化焙烧的烟道气中的SO_2气体生产硫酸锰的工艺方法和设备装置进行了探讨,探索出较为合理的工艺方法和可行的设备装置,为综合回收烟道气中的SO_2,消除污染,变废为宝,提供了一条好方法。
关键词 二氧化硫 锰矿浆 烟道气
下载PDF
二硫化碳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丽君 《化学工业》 CAS 2018年第1期26-30,47,共6页
分析了国内外二硫化碳行业的生产技术情况、消费情况、技术进步情况,并对全行业未来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二硫化碳 技术 消费领域 技术进步 发展建议
下载PDF
气相SO_3磺化反应实验装置设计及其工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水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9年第4期72-75,共4页
本文按磺化反应原理设计了一套以十二烷基苯作为原料,以65%的发烟硫酸蒸发得到的SO3气体作为磺化剂的磺化反应实验装置,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该实验装置操作安全。
关键词 磺化反应 磺化剂 发烟硫酸 十二烷基苯 实验装置
下载PDF
以最小催化剂用量为目标的二氧化硫转化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角仕云 万鼎麟 《硫酸工业》 CAS 1992年第5期51-54,共4页
以通用最佳设计条件式为基础,在计算机上进行了SO_2转化器的优化设计。计算实例包括一转一吸、(3+1)两转两吸、(2+2)两转两吸三种流程的转化器。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氧化 催化 反应器 设计
下载PDF
碘化三甲基氧化锍的制备
14
作者 吴义杰 周明德 +1 位作者 刘超美 周廷森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9-130,共2页
碘化三甲基氧化锍的制备PREPARATIONOFTRIMETHYLSULPHOXONIUMIODIDE吴义杰*周明德刘超美周廷森(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WUYi-Jie,ZHOUMing-De,LOU... 碘化三甲基氧化锍的制备PREPARATIONOFTRIMETHYLSULPHOXONIUMIODIDE吴义杰*周明德刘超美周廷森(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WUYi-Jie,ZHOUMing-De,LOUChao-Mei,ZHOU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氧化Liu 碘化 制备
下载PDF
二氧化硫减排治理对重污染企业综合指数影响分析
15
作者 李飞飞 《粘接》 CAS 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针对二氧化硫污染减排治理技术对企业生产效益的影响,利用2013年至2022年期间所选企业的面板数据,尝试性地对影响状况实施深入研究和剖析。构建企业的生产函数,实施二氧化硫污染减排治理技术对企业生产影响因素的分类,完善企业生产函数... 针对二氧化硫污染减排治理技术对企业生产效益的影响,利用2013年至2022年期间所选企业的面板数据,尝试性地对影响状况实施深入研究和剖析。构建企业的生产函数,实施二氧化硫污染减排治理技术对企业生产影响因素的分类,完善企业生产函数。结果表明,技术投资成本、运行与维护成本、技术创新在10%的水平上显著;生产效率、资源利用、企业成长率环保合规性、生产成本在5%的水平上显著;产品质量、劳动力投入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比混合OLS回归结果,技术投资成本等几项的作用系数均有所降低,环保合规性的作用系数则有一定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污染减排治理 企业生产效率 企业生产函数
下载PDF
ZSM-5型分子筛对二氧化硫的动态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旺 丁静 +2 位作者 杨建平 高学农 陆建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23,共3页
采用ZSM-5型分子筛吸附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分析了其动态吸附过程的基本特性,以及硅铝物质的量比、温度、空速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ZSM-5型分子筛对二氧化硫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类型,属于单分子层物理吸附。用硅铝物质的量... 采用ZSM-5型分子筛吸附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分析了其动态吸附过程的基本特性,以及硅铝物质的量比、温度、空速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ZSM-5型分子筛对二氧化硫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类型,属于单分子层物理吸附。用硅铝物质的量比为38的ZSM-5型分子筛,在温度为25℃、空速为700 h-1、入口二氧化硫体积分数为0.3%条件下,测量吸附饱和时间为180 min,饱和二氧化硫吸附容量为0.018 g/g。温度较低、硅铝物质的量比较小、空速较低的条件下,ZSM-5型分子筛对二氧化硫的吸附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型分子筛 二氧化硫 吸附 LANGMUIR方程
下载PDF
负载型吸附剂用于柴油吸附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小军 张晓昕 宗保宁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2-55,共4页
考察了改变吸附压力、温度、空速、剂油比、氢气流量等条件对吸附脱硫效果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负载型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性能和载体种类、负载活性组分的种类、含量及分散均匀度相关,载体对硫化物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
关键词 柴油 硫化物 吸附脱硫 负载型吸附剂
下载PDF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器流向变换周期操作模型解的存在性和有界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晋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利用不变区域方法 ,证明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管式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操作模型整体解的存在性和一致有界性。
关键词 整体解 二氧化硫 氧化反应 流向变换 反应器
下载PDF
二氧化硫贮罐不锈钢密封螺栓断裂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宇晓 《腐蚀与防护》 CAS 2001年第7期318-320,共3页
运用X荧光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金相分析、应力分析等手段 ,对二氧化硫贮罐不锈钢密封螺栓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更换防治对策。
关键词 X荧光光谱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金相 应力分析 断裂原因 防治对策 二氧化硫 贮罐 不锈钢螺栓
下载PDF
SO_2液相催化氧化的数学模型和催化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华涛 彭昌军 +2 位作者 何晋秋 朱联锡 李国良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71-75,共5页
研究25℃时,S(Ⅳ)在模拟雨水中的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常数随pH值变化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催化机理作了探讨。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催化氧化 数学模型 催化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