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纯碘化铊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桂林 何华强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5,共5页
以金属铊为原料 ,用硝酸溶解 碘化钾沉淀 真空升华的方法制备了高纯碘化铊 ,并且制备出多种球形碘化铊复合卤化物。碘化铊既可以单独用作绿光材料 ,也可以作为添加剂与其它金属卤化物复合得到复合金属卤化物发光材料 ,满足不同的使用... 以金属铊为原料 ,用硝酸溶解 碘化钾沉淀 真空升华的方法制备了高纯碘化铊 ,并且制备出多种球形碘化铊复合卤化物。碘化铊既可以单独用作绿光材料 ,也可以作为添加剂与其它金属卤化物复合得到复合金属卤化物发光材料 ,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文章用图表介绍了碘化铊用作金属卤化物灯发光材料时的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铊 金属卤化物灯 发光性能 制备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铟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灵芝 吴秀玲 奉冬文 《贵州化工》 2005年第3期23-24,共2页
以金属硝酸盐作为氧化剂,有机物尿素为燃料的混合物经点火燃烧,制得疏松状的纳米粉末产品,并对产品进行形貌及粒度分析。
关键词 纳米 氧化铟 燃烧
下载PDF
负载罗丹明B的微晶萘固相萃取分离铊(Ⅲ) 被引量:2
3
作者 耿新华 邓湘舟 +1 位作者 伍永丽 吴启航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6,共4页
研究了利用微晶萘萃取分离痕量Tl(Ⅲ)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磷酸介质中,3.0g柠檬酸三钠存在下,当50μg/mL KBr溶液用量为1.0mL,1.0×10-3 mol/L罗丹明B溶液用量为1.4mL,1.0×10-2 mol/L萘丙酮溶液用量为3.0mL时,Tl(Ⅲ)与Br-形成... 研究了利用微晶萘萃取分离痕量Tl(Ⅲ)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磷酸介质中,3.0g柠檬酸三钠存在下,当50μg/mL KBr溶液用量为1.0mL,1.0×10-3 mol/L罗丹明B溶液用量为1.4mL,1.0×10-2 mol/L萘丙酮溶液用量为3.0mL时,Tl(Ⅲ)与Br-形成的TlBr-4可与罗丹明B发生反应,从而被微晶萘定量吸附。在此条件下Al(Ⅲ)、Cu(Ⅱ)、Zn(Ⅱ)、Ni(Ⅱ)、Mn(Ⅱ)、Mg(Ⅱ)、Hg(Ⅱ)、Cr(Ⅲ)、Bi(Ⅲ)等不被吸附,据此建立了分离富集Tl(Ⅲ)的新方法。对合成水样中铊进行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Ⅲ) 微晶萘 罗丹明B 分离富集
下载PDF
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和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瞿佐伊 《辽宁化工》 CAS 2018年第12期1256-1259,共4页
铊盐为高毒物质,近年来发生不少利用铊盐投毒谋杀的事件。利用铊盐投毒不易发现,隐匿性强,给公安机关的侦破带来很大难度。本文从中毒机制、毒性、中毒症状、代谢排泄、法医学分析、中毒检验鉴定等方面,对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和检验方法进... 铊盐为高毒物质,近年来发生不少利用铊盐投毒谋杀的事件。利用铊盐投毒不易发现,隐匿性强,给公安机关的侦破带来很大难度。本文从中毒机制、毒性、中毒症状、代谢排泄、法医学分析、中毒检验鉴定等方面,对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和检验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中毒 毒理 检验 综述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硫酸镍中痕量铊
5
作者 廖双双 谢堂锋 +1 位作者 巩勤学 袁郭斌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125,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工业生产领域中痕量铊元素的分析准确性,使用iCAPRQ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建立了一种测试硫酸镍中铊含量的方法。对该方法引入的质谱仪干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干扰离子动能歧视消除模式(KED)”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工业生产领域中痕量铊元素的分析准确性,使用iCAPRQ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建立了一种测试硫酸镍中铊含量的方法。对该方法引入的质谱仪干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干扰离子动能歧视消除模式(KED)”分析模式、控制可溶解固体总量(TDS)和引入铑、铼内标等降低干扰的方法。确定了前处理条件中可溶解固体总量和溶解温度分别为0.2%与210℃。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6 ng/mL,精密度测试中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2.5%,加标回收率为98.4%-100.8%。在实验室间比对中,RSD为0-5.7%,再现性良好。该测试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可广泛适用于硫酸镍产业链的铊含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从水溶液中回收铊
6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 1991年第8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水溶液 回收 分离
下载PDF
Synergy of porous structure and cation doping in Ta3N5 photoanode towards improved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oxida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Yubin Chen Hongyu Xia +4 位作者 Xiaoyang Feng Ya Liu Wenyu Zheng Lijing Ma Rui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43-350,I0011,共9页
Herein,a cross-linked porous Ta3N5 film was prepared via a simple solution combustion route followed by a high-temperature nitridation proces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PEC) water oxidation.Meanwhile,the metal cations(... Herein,a cross-linked porous Ta3N5 film was prepared via a simple solution combustion route followed by a high-temperature nitridation proces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PEC) water oxidation.Meanwhile,the metal cations(Mg2+ and Zr4+)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porous Ta3N5 to enhance the PEC performance.The porous Mg/Zr co-doped Ta3N5 photoanode yielded a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1.40 mA cm^(-2) at 1.23 V vs RHE,which is 5.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ense Ta3N5 photoanode.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should be ascrib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orous structure and cation doping,which can enlarge the electrochemical active surface area and accelerate the charge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ON substitution defects.Subsequently,Co(OH)2 cocatalyst was loaded on the Mg/Zr-Ta3N5 photoanode to negatively shift the onset potential to 0.45 V vs RH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photocurrent density to 3.5 mA cm^(-2)at 1.23 V vs.RHE,with a maximum half-cell solar to hydrogen efficiency of 0.45%.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to design efficient Ta3N5 photoelectrodes via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th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oxidation Ta3N5 Porous structure DOPING Solution combus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