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壁精馏塔分离氯丙烯工艺模拟优化
1
作者 叶启亮 徐超洋 +3 位作者 王丽涛 孙浩 李玉安 袁佩青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57,共6页
针对氯丙烯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提出使用隔壁精馏塔代替常规双塔脱轻脱重分离的新工艺。以某厂3万t/a氯丙烯生产装置为对象,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原工艺和改进工艺进行模拟优化,考察塔板数、隔板长度、隔板位置、汽相分配比、液相... 针对氯丙烯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提出使用隔壁精馏塔代替常规双塔脱轻脱重分离的新工艺。以某厂3万t/a氯丙烯生产装置为对象,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原工艺和改进工艺进行模拟优化,考察塔板数、隔板长度、隔板位置、汽相分配比、液相分配比、进料位置及侧线采出位置对热负荷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板数为52块,垂直隔板位于塔内14块板到43块板之间,质量回流比为59,汽相分配比与液相分配比(质量流量比)分别为1.20和0.32,进料位置为22块理论板,侧线采出位置为33块理论板时,隔壁塔的节能效果最佳,对比传统双塔工艺塔顶冷凝器可节能47.9%、塔底再沸器可节能45.2%、年度总费用降低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壁塔 3-氯丙烯 ASPEN 过程优化
下载PDF
1,1,1,2,2-五氟丙烷高值化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白彦波 贾兆华 +3 位作者 秦越 王博 毛伟 吕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3-2245,2252,共4页
综述了1,1,1,2,2-五氟丙烷(HFC-245cb)用作制冷工质和合成高值化学品原料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两种高值化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自身的轻微可燃性和潜在的法规风险,HFC-245cb用作制冷工质的使用场景和用量有限。作为合成高值化学品... 综述了1,1,1,2,2-五氟丙烷(HFC-245cb)用作制冷工质和合成高值化学品原料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两种高值化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自身的轻微可燃性和潜在的法规风险,HFC-245cb用作制冷工质的使用场景和用量有限。作为合成高值化学品的原料,研究主要集中于HFC-245cb脱氟化氢制备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开发高效环保脱氟化氢催化剂及拓展HFC-245cb转化路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 2 2-五氟丙烷 制冷工质 高值化学品 高值化应用
下载PDF
基于[bmim][BF_(4)]相转移催化的氟代碳酸乙烯酯高效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方涛 钱刚 +2 位作者 周兴贵 段学志 张晶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3-1551,共9页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其工业制备方法主要为卤素交换法,即氯代碳酸乙烯酯(CEC)与氟化钾(KF)通过取代反应制备FEC。该工艺中,取代反应速率受限于KF相际传质速率,且CEC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酸亚乙烯酯...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其工业制备方法主要为卤素交换法,即氯代碳酸乙烯酯(CEC)与氟化钾(KF)通过取代反应制备FEC。该工艺中,取代反应速率受限于KF相际传质速率,且CEC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酸亚乙烯酯副产物。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PTC)结构对KF相际传质速率和CEC制FEC主副反应能垒的影响规律和调控机制。优化条件下,PTC为[bmim][BF_(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溶剂为乙腈,反应温度为乙腈回流温度(81.6℃),n(KF)∶n(CEC)=2.5∶1,此时FEC收率高达91.94%(摩尔分数)。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在乙腈中[bmim][BF_(4)]能与KF形成配合物,增加K+和F-的核间距并降低KF的溶解自由能,从而强化相际传质并降低取代反应能垒,实现CEC经KF取代高效制备F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相转移催化 配合物 传质 氟代碳酸乙烯酯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3-氯丙烯直接合成环氧氯丙烷催化剂研究进展
4
作者 胡兴 刘易 杜泽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5-334,共10页
3-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合成环氧氯丙烷是一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制备工艺,其关键在于高效的环氧化催化剂。当前已开发的环氧化催化剂主要包括磷钨杂多酸盐和金属配合物等均相催化剂,以及钛硅分子筛为代表的非均相催化剂。在均相催化剂中,... 3-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合成环氧氯丙烷是一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制备工艺,其关键在于高效的环氧化催化剂。当前已开发的环氧化催化剂主要包括磷钨杂多酸盐和金属配合物等均相催化剂,以及钛硅分子筛为代表的非均相催化剂。在均相催化剂中,具有相转移特性的磷钨杂多酸盐催化剂反应性能优越,本文介绍了磷钨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环氧化工艺上的研究现状。在非均相催化剂方面,总结了钛硅分子筛催化3-氯丙烯环氧化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改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催化剂在环氧化工艺上的应用现状,对其在工业化应用背景下的催化剂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本文还讨论了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的3-氯丙烯直接环氧化方案,开发适用于此反应的双功能催化剂,以期降低3-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工艺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丙烯 催化剂 部分氧化 环氧氯丙烷 反应工程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三苯基膦羰基铑催化剂中的砷含量
5
作者 张岩 荣丽丽 陈斯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三苯基膦羰基铑催化剂中的砷含量,考察了消解酸的种类和用量、共存元素铑的干扰及消除方法,验证了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在5.0 mL硝酸+2.0 mL高氯酸的混合酸体系中,催化剂可消解完全,采用共沉...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三苯基膦羰基铑催化剂中的砷含量,考察了消解酸的种类和用量、共存元素铑的干扰及消除方法,验证了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在5.0 mL硝酸+2.0 mL高氯酸的混合酸体系中,催化剂可消解完全,采用共沉淀的方法,pH在9~10时,可完全消除铑对砷含量测定的影响。当砷含量在1.0~10.0μg/L范围内时,砷含量与荧光强度的关系曲线呈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2%~106%之间,满足分析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 三苯基膦羰基铑催化剂 消除 干扰
下载PDF
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合成
6
作者 张照坡 张梦蕾 李亚楠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8-20,共3页
在二氯甲烷作溶剂的情况下,采用双氟磺酰亚胺酸和偏硼酸锂反应生成双氟磺酰亚胺锂。探讨了反应温度、偏硼酸锂和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0℃,n(HFSI)∶n(LiBO 2)=1.0∶0.98,m(DCM)∶m(HFSI)=10∶1,每次打浆DCM的用量为H... 在二氯甲烷作溶剂的情况下,采用双氟磺酰亚胺酸和偏硼酸锂反应生成双氟磺酰亚胺锂。探讨了反应温度、偏硼酸锂和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0℃,n(HFSI)∶n(LiBO 2)=1.0∶0.98,m(DCM)∶m(HFSI)=10∶1,每次打浆DCM的用量为HFSI质量的3倍,干燥为负压干燥,干燥的温度为-10℃条件下,双氟磺酰亚胺锂的转化率达到9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甲烷 偏硼酸锂 双氟磺酰亚胺酸 双氟磺酰亚胺锂
下载PDF
电解煤浆制取氢气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印仁和 张磊 +3 位作者 姬学彬 吕士银 张新胜 范钦柏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7-30,32,共5页
首次对我国煤炭进行了电解制氢的工艺条件探讨,用自制Pt/Ti催化电极和Pt—lr/Ti催化电极为工作电极,分别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煤浆浓度、电解温度、电解质硫酸的浓度、不同煤种、不同溶液催化剂Cd^4+、Fe(CN)6^3-、Fe^3+及Fe^3+/F... 首次对我国煤炭进行了电解制氢的工艺条件探讨,用自制Pt/Ti催化电极和Pt—lr/Ti催化电极为工作电极,分别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煤浆浓度、电解温度、电解质硫酸的浓度、不同煤种、不同溶液催化剂Cd^4+、Fe(CN)6^3-、Fe^3+及Fe^3+/Fe^3+对电解制氢的影响。使用不同电极时电流密度相差较大,Pt—Ir/Ti电极比传统的Pt片电极对电解煤炭制氢的催化效果要好。以Pt—In/Ti(摩尔比1:2)为工作电极所得最大电解制氢效率为99.7%,氢气流速为19.7mL/(cm^2·h)。Fe^2+/Fe^3+的联用大大提高了电解制氢的效率。阳极气体分析主要组分是CO2及少量CO,还有痕量的低沸点有机物气体,且CO2与氢气体积比为1:(10~20),大大降低了对该方法引起温室效应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水煤浆 氢气 催化 电流效率
下载PDF
乙炔氢氯化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雷 沈本贤 +3 位作者 程晓光 任若凡 肖卫国 赵基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3-576,582,共5页
对乙炔氢氯化反应体系主反应与副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采用Aspen Plus11.1中的Gibbs反应器模块并结合 Sensitivity 工具对单一产物、不考虑聚合反应与考虑聚合反应3种情况下各产物在90~420℃下的平衡收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 对乙炔氢氯化反应体系主反应与副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采用Aspen Plus11.1中的Gibbs反应器模块并结合 Sensitivity 工具对单一产物、不考虑聚合反应与考虑聚合反应3种情况下各产物在90~420℃下的平衡收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从热力学角度讲,各反应均为强放热反应,标准状态下能自发进行;210℃以下各反应单独进行时均能达到接近100%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各反应乙炔平衡转化率逐渐降低且非聚合副反应降低的最快;当考虑非聚合副反应时,氯乙烯收率仍能达到97%以上;但当考虑聚合反应时,氯乙烯收率最高仅为0.6%,主要生成氯丁二烯。表明生成的氯乙烯容易与乙炔发生串联聚合,实际反应过程中应及时将氯乙烯移除,并避免乙炔过量。反应过程中应考虑催化剂的积炭失活因素,降低积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氢氯化 热力学 反应器 聚合 模拟
下载PDF
三氯新降解产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明哲 徐青 +3 位作者 肖红斌 梁鑫淼 夏传海 徐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三氯新 降解产物 液相色谱-质谱 分析 抗微生物剂
下载PDF
氯丙烯环氧化反应器气相安全控制条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杰 谢传欣 +1 位作者 王振刚 张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0-335,共6页
在相转移法氯丙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由于少量双氧水发生无效分解生成氧气,导致反应器气相存在燃爆危险性。测试了工况条件下氯丙烯-氧-氮三元体系的燃爆特性,得出该体系的极限氧浓度值(LOC)为10.9%;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气相氧浓度的影响。... 在相转移法氯丙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由于少量双氧水发生无效分解生成氧气,导致反应器气相存在燃爆危险性。测试了工况条件下氯丙烯-氧-氮三元体系的燃爆特性,得出该体系的极限氧浓度值(LOC)为10.9%;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气相氧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要降低气相氧浓度,应尽可能降低催化剂用量,适当提高搅拌速度,严格控制H_2O_2用量;应在液相沸腾后开始H_2O_2进料,并控制反应初始阶段的H_2O_2进料量,以避免瞬间H_2O_2进料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烯 环氧化 相转移催化剂 气相 氧气 燃爆危险性
下载PDF
氯丙烯环氧化反应器热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杰 徐伟 +2 位作者 苏晨 石宁 谢传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针对氯丙烯环氧化反应器存在的危险性,采用理论计算与热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工艺反应器的热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工艺属极危险的工艺过程;随水相H_2O_2浓度的增加,试样达到最大反应速... 针对氯丙烯环氧化反应器存在的危险性,采用理论计算与热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工艺反应器的热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工艺属极危险的工艺过程;随水相H_2O_2浓度的增加,试样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所需的时间逐渐缩短,H_2O_2浓度过高极易造成失控反应的发生;在温度接近60℃时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开始分解;H_2O_2与催化剂混合后,H_2O_2的起始分解温度降至50℃左右;仅需150℃左右的温升,即可引发反应器内油相物料的二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烯 过氧化氢 环氧化 反应器 热危险性
下载PDF
有机氯化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日生 尤亚华 +1 位作者 邓胜松 张洪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4-637,共4页
介绍了有机氯化的反应 -反应分离和反应 -蒸馏 (精馏 )分离过程耦合技术原理 ,分析了有机氯化反应分离过程耦合技术特点以及适用的反应体系 。
关键词 有机氯化反应 分离耦合 应用 蒸馏分离 反应体系
下载PDF
我国溴系阻燃剂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4
13
作者 田凤麟 杨金水 《盐业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介绍了溴系阻燃剂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我国溴系阻燃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阻燃剂 溴系阻燃剂
下载PDF
提升二氯乙烷产品质量的技术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楠 宋宏宇 +1 位作者 袁向前 赵玲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2007,对聚氯乙烯装置二氯乙烷(EDC)精制单元(1300单元)的实际工况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实际生产中EDC纯度不达标的现状,提出可行的有效提升产品纯度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自氯乙烯精制单元返回的粗EDC中含... 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2007,对聚氯乙烯装置二氯乙烷(EDC)精制单元(1300单元)的实际工况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实际生产中EDC纯度不达标的现状,提出可行的有效提升产品纯度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自氯乙烯精制单元返回的粗EDC中含有的大量杂质对产品纯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三氯甲烷、苯和三氯乙烯为关键组分,控制这三种组分的含量可大大提升产品的纯度。此外,控制脱轻塔的进料量和在脱轻塔顶加入氮气进行吹扫也能解决产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对工艺设备进行调控和改进,产品纯度高达99.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C ASPEN 模拟 产品纯度 关键组分
下载PDF
氯化亚铜-三乙醇胺催化合成1,1,1,3,3-五氯丙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明 汪水旺 李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3-536,共4页
以四氯化碳和氯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亚铜和助催化剂三乙醇胺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出1,1,1,3,3-五氯丙烷。考察了溶剂、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后发现,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的使用使... 以四氯化碳和氯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亚铜和助催化剂三乙醇胺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出1,1,1,3,3-五氯丙烷。考察了溶剂、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后发现,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的使用使反应得率提高了14%以上。用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加入三乙醇胺的Cu2C l2乙腈溶液,发现波长向紫外方向移动,且随着三乙醇胺加入量的增加,吸光度(ABS值)也随着增加,且吸收最大波长稳定在204 nm;三乙醇胺的加入量与吸光度(ABS)成正比,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研究证实了Cu2C l2和三乙醇胺络合物的形成。络合物的形成,使溶液中Cu2C l2的浓度提高,催化活性中心增加,有效的提高了产物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 3 3一五氯丙烷 自由基加成 催化剂 氯化亚铜 三乙醇胺
下载PDF
芯片制造用含氟电子特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呈平 权恒道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40,390,共12页
含氟电子特气主要用于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刻蚀和清洁工段,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化工材料。该文比较了传统含氟电子特气和新型含氟电子特气,重点总结了新型含氟电子特气的主要合成路线,并指出最佳的产业化路线;介绍了芯片制造用含氟电子特气... 含氟电子特气主要用于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刻蚀和清洁工段,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化工材料。该文比较了传统含氟电子特气和新型含氟电子特气,重点总结了新型含氟电子特气的主要合成路线,并指出最佳的产业化路线;介绍了芯片制造用含氟电子特气的发展现状;最后,针对当前含氟电子特气的主要知识产权被国外发达国家所垄断,且刻蚀和清洁工序的分步操作导致工序繁复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高端芯片集成度和良品率等更高的精度需求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应开发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一代含氟电子特气,具备刻蚀/清洁协同双功能,具有简化工序、提高效率、提升芯片制造良品率的优点,实现对当前刻蚀和清洁仅能分步操作的含氟电子特气的理想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特气 刻蚀 清洁 芯片制造 高端芯片 先进制程 刻蚀/清洁协同
下载PDF
有机氟化物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付梦月 梁真镇 +1 位作者 黄晓磊 张景利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2年第5期53-57,共5页
介绍了有机氟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着重讨论了电化学氟化反应法以及有机氟化物在表面活性剂、医药及涂料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有机氟化物 电化学氟化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氯代环己烷绿色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济民 李建修 +1 位作者 唐皓玮 任保增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1-483,512,共4页
报道了以苯为原料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然后环己烯氯化氢加成反应制备氯代环己烷的绿色合成新工艺。无催化剂情况下,环己烯加成反应合成氯代环己烷的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h,搅拌转速为60r/min时,转化率为26%,收率仅为16... 报道了以苯为原料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然后环己烯氯化氢加成反应制备氯代环己烷的绿色合成新工艺。无催化剂情况下,环己烯加成反应合成氯代环己烷的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h,搅拌转速为60r/min时,转化率为26%,收率仅为16%。有催化剂时,以苯部分加氢反应产物与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较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搅拌转速为50r/min时,氯代环己烷收率为81.1%,有用产品收率达98%以上,经济,安全,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加氢 氯代环己烷 绿色合成
下载PDF
一种含氟杂多环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巧云 秦海芳 +2 位作者 杨小林 杨怡 祁秀秀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42,共4页
以2-氯间苯二甲醛、2,6-二氨基苯并二噻唑为起始原料,均三甲苯为溶剂,乙酸为催化剂合成了杂多环化合物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进一步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与1,2-双(4-氟苯基)-2-羟基乙酮取代醚化,制得一种具有高活性的含氟杂多环... 以2-氯间苯二甲醛、2,6-二氨基苯并二噻唑为起始原料,均三甲苯为溶剂,乙酸为催化剂合成了杂多环化合物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进一步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与1,2-双(4-氟苯基)-2-羟基乙酮取代醚化,制得一种具有高活性的含氟杂多环大分子光引发剂A。研究结果表明:光引发剂A具有较高的光引发活性,提高了双键的转化率;氟化物的表面迁移特性有效地减少了氧阻聚。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环境友好无污染,适合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 光引发剂 杂多环聚合物
下载PDF
有机氟最新技术进展评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立群 朱文君 《化学工业》 CAS 2010年第6期37-42,共6页
对有机氟代表性产品的反应原理、原料路线的选择以及最新合成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同时对有机氟技术研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氟烷烃 氟橡胶 氟树脂 合成 技术水平 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