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检测椰油酰丙氨酸钠中的月桂酰丙氨酸含量
1
作者 徐佩佩 唐玉祥 刘述春 《轻工科技》 202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椰油酰丙氨酸钠中月桂酰丙氨酸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AORBAX Eclipse XDB-C18(4.6★150 mm 5 micron)反向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用DAD检测器在2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椰油酰丙氨酸钠中月桂酰丙氨酸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公司型号为AORBAX Eclipse XDB-C18(4.6★150 mm 5 micron)反向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用DAD检测器在210 nm处检测,柱温35℃。该方法在0.050~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S/N≥3)为0.010 mg/mL,平均回收率为101.21±1.21%。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适用于椰油酰丙氨酸钠中月桂酰丙氨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椰油酰丙氨酸钠 月桂酰丙氨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的流变学研究
2
作者 张笑天 杨锦岳 +3 位作者 张鹏飞 杨玉池 潘越 李钦堂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协同作用下可自组装形成蠕虫状胶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疏水作用较强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3-磺丙基二甲甜菜碱(SB3-16)可在无盐条件下形成蠕虫状胶束。通过流变学表征,研究了蠕虫状胶束... 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协同作用下可自组装形成蠕虫状胶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疏水作用较强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3-磺丙基二甲甜菜碱(SB3-16)可在无盐条件下形成蠕虫状胶束。通过流变学表征,研究了蠕虫状胶束的黏弹性,分别探索了表面活性剂比例、总浓度以及温度对于蠕虫状胶束黏弹性的影响。所得研究结果可为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构建蠕虫状胶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 蠕虫状胶束 流变学
下载PDF
Gemini型酯基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
3
作者 艾浩康 姜亚洁 +3 位作者 王亚魁 李俊 台秀梅 耿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5-141,共7页
以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N,N-二甲基乙醇胺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通过酯化和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了4种Gemini型酯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分子(EG-n,n为碳链长度)。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所得中间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 以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N,N-二甲基乙醇胺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通过酯化和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了4种Gemini型酯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分子(EG-n,n为碳链长度)。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所得中间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张力、润湿性能、抗静电性能、柔软性能、织物白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4种EG-n均表现出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中EG-12的表面活性最高,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43×10^(-4)mol/L,平衡表面张力(γ_(CMC))为23.34 mN/m;4种EG-n均能将石蜡膜表面润湿,且EG-12的润湿性能最好;4种EG-n均能达到织物柔顺剂的抗静电性要求,且EG-12的抗静电性能最好;长碳链的EG-18柔软性能最好,且对棉布白度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季铵盐 酯基 合成与表征 柔软性能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月桂酰胺丙基-2-羟基-3-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柳月 阳小成 蒋文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52-255,共4页
以月桂酸为原料,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在氢氧化钾为催化剂的碱性条件下缩合反应生成月桂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PKO12),再与3-氯-2-羟基丙磺酸钠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月桂酰胺丙基-2-羟基-3-磺基甜菜碱(LHSB)。通过讨论反应方式及反应条件... 以月桂酸为原料,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在氢氧化钾为催化剂的碱性条件下缩合反应生成月桂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PKO12),再与3-氯-2-羟基丙磺酸钠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月桂酰胺丙基-2-羟基-3-磺基甜菜碱(LHSB)。通过讨论反应方式及反应条件(时间、温度、用量)等对转化率的影响,得出了缩合反应和季铵化反应的优化合成工艺条件。最终产物LHSB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 mmol/L、CMC下的表面张力为18.16 mN/m、起泡高度为10.5 cm、稳泡性能达到0.90,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磺基甜菜碱 月桂酸 表面性能
下载PDF
SMA两性衍生物复鞣剂的制备与复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明芮 强西怀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8-721,725,共5页
在DMF溶剂体系中,以N,N-二甲基乙醇胺(DEM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了一系列两性SMA衍生物(SMA-DEMA)。将系列产物的钠盐应用于铬鞣坯革复鞣工序中,并与SMA钠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两性SMA衍生物钠盐复鞣的坯... 在DMF溶剂体系中,以N,N-二甲基乙醇胺(DEM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了一系列两性SMA衍生物(SMA-DEMA)。将系列产物的钠盐应用于铬鞣坯革复鞣工序中,并与SMA钠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两性SMA衍生物钠盐复鞣的坯革纤维表面正电性提高,对阴离子染料吸收结合性增强,坯革败色作用明显减弱;坯革的抗张强度、抗撕裂强度、热稳定性和粒面观感等复鞣效应与SMA钠盐复鞣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N N-二甲基乙醇胺 两性复鞣剂 复鞣 皮革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表面性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0
6
作者 张群 裴梅山 +2 位作者 张瑾 李文薇 李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2,共4页
通过测定表面张力、黏度、pH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SB)、月桂酰胺基甘氨酸(NL)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B与SDS在摩尔比为3∶7时,体系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cmc最小,即出现最大协同效应;在整个pH范围内,表面... 通过测定表面张力、黏度、pH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SB)、月桂酰胺基甘氨酸(NL)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B与SDS在摩尔比为3∶7时,体系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cmc最小,即出现最大协同效应;在整个pH范围内,表面活性并不随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而变化。而NL与SDS的复配体系在摩尔比为3∶7到7∶3时,协同效应显著;并且在强酸条件下,体系的表面活性降低,有沉淀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协同效应 表面张力 黏度
下载PDF
大豆磷脂的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墨林 安红 +7 位作者 陈志强 邢玉尚 佟白 吴晓辉 吴平 田志茗 宋伟明 Song Wei-ming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3,20,共7页
介绍了磷脂研究的进展 ,提出了磷脂研究系统化 ,产品系列化的构建。阐述了应用精细分离与精细有机合成以及化工系统工程的综合技术建设磷脂学科群 ,产品树的研究工作。讨论了建立磷脂应用研究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品开发体系。论述了... 介绍了磷脂研究的进展 ,提出了磷脂研究系统化 ,产品系列化的构建。阐述了应用精细分离与精细有机合成以及化工系统工程的综合技术建设磷脂学科群 ,产品树的研究工作。讨论了建立磷脂应用研究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品开发体系。论述了精制系列磷脂连续新工艺和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表面活性剂 系统研究 系列开发 大豆磷脂
下载PDF
磺酸钠两性型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形态的研究
8
作者 陈雅雯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33-35,38,共4页
为研究疏水碳链长度和浓度对两性型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以具有不同疏水碳链长度的磺酸盐两性型表面活性剂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动态光散射技术(DLS)测定了疏水碳链长度(m)分别为12,14,16,18的产品在浓度分别为2CMC、10CMC、50CMC的... 为研究疏水碳链长度和浓度对两性型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以具有不同疏水碳链长度的磺酸盐两性型表面活性剂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动态光散射技术(DLS)测定了疏水碳链长度(m)分别为12,14,16,18的产品在浓度分别为2CMC、10CMC、50CMC的聚集体形态。以光强与流体力学半径的关系分析可知,聚集体的形态随着浓度升高更趋向于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随着疏水碳链长度的增加,聚集体的形态也基本趋向于小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散射技术 磺酸钠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疏水碳链长度 浓度 聚集体形态
下载PDF
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傅明连 郑炳云 +1 位作者 陈彰旭 刘淑琴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采用环氧氯丙烷与磷酸二氢钠反应制备中间体,再与十二叔胺反应,制备甜菜碱型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行复配。测定复配前后产品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泡沫稳定性和乳化能力等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 采用环氧氯丙烷与磷酸二氢钠反应制备中间体,再与十二叔胺反应,制备甜菜碱型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行复配。测定复配前后产品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泡沫稳定性和乳化能力等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下,甜菜碱型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为30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7.98 g/L。对于复配体系,当甜菜碱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与SDBS以质量比6∶4进行复配时增效作用最好,其表面张力为23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4.84 g/L,对松节油的乳化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型磷酸酯 表面活性剂 合成 复配体系 性能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永春 易昌风 +2 位作者 程时远 徐祖顺 封麟先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5-28,共4页
综述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两性聚合物 分类 高聚物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淀粉对重金属吸附选择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相波 李倩倩 +1 位作者 李义久 倪亚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8-41,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剂-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淀粉(DTCS),并研究了在单一重金属溶液和混合溶液中DTCS对金属的去除情况,及影响其螯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重金属种类、pH值、硬度、DTCS投加量等。结果表明:DTCS对重...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剂-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淀粉(DTCS),并研究了在单一重金属溶液和混合溶液中DTCS对金属的去除情况,及影响其螯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重金属种类、pH值、硬度、DTCS投加量等。结果表明:DTCS对重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u2+>Pb2+>Cd2+>Zn2+>Ni2+;在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DTCS对重金属螯合速度的顺序为Cu2+>Cd2+>Pb2+>Zn2+>Ni2+,当DTCS过量投加时,对几种重金属都可以螯合完全并从水中去除。DTCS与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红外谱图说明DTCS中与金属离子键合的是S原子,从而进一步解释了所得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基 淀粉 重金属 吸附 选择性
下载PDF
1,4-丁二醇双子琥珀酸聚醚(3)异辛基混合双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3
12
作者 喻红梅 李建华 +3 位作者 华平 方略韬 戴宝江 张海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7-1222,共6页
采用自制的碳基固体酸为双酯化反应催化剂,反应过程无需溶剂、中间产物无需分离等对环境友好的工艺,在常压下合成了1,4-丁二醇双子琥珀酸聚醚(3)异辛基混合双酯磺酸钠(GSS4AE03—62)。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工艺... 采用自制的碳基固体酸为双酯化反应催化剂,反应过程无需溶剂、中间产物无需分离等对环境友好的工艺,在常压下合成了1,4-丁二醇双子琥珀酸聚醚(3)异辛基混合双酯磺酸钠(GSS4AE03—62)。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顺酐):n(1,4-丁二醇)=2.15:1.00,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0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9.23%的单酯化产物;双酯化反应I:n(顺酐):n[聚醚(3)]=1.00:0.55,纠(碳基固体酸)=1%(以顺酐质量计),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2.0h,双酯化反应Ⅱ:n(顺酐):n(异辛醇)=1.00:0.60,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4.5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4.36%的双酯化产物;磺化反应:n(顺酐):n(亚硫酸氢钠)=1.00:1.05,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5.5h。产物经IR、GC/MS进行结构表征,测定了其表面性能、应用性能和毒理性,并与磺基琥珀酸聚醚(3)异辛基混合双酯钠(AEOSS3)、1,4.丁二醇双子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GSS46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SS4AE03—62的临界胶束浓度比AEOSS3、GSS462低1—2个数量级,而且毒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Gemini表面活性剂 碳基固体酸 1 4-丁二醇双子琥珀酸聚醚(3)异辛基混合双酯磺酸钠
下载PDF
一种新席夫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被引量:17
13
作者 袁淑军 吕春绪 蔡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26-627,660,共3页
以月桂酸、对甲苯酚等为原料 ,经酯化、Fries重排、磺化和亚胺化缩合等一系列反应 ,首次合成了含席夫碱型结构的表面活性剂———N ,N′ 双 [(2 羟基 3 磺酸钠基 5 甲基 )苯十二酮 ]乙二亚胺 ,各步产率分别为 81 7% ,71 6 % ,87 3% ,7... 以月桂酸、对甲苯酚等为原料 ,经酯化、Fries重排、磺化和亚胺化缩合等一系列反应 ,首次合成了含席夫碱型结构的表面活性剂———N ,N′ 双 [(2 羟基 3 磺酸钠基 5 甲基 )苯十二酮 ]乙二亚胺 ,各步产率分别为 81 7% ,71 6 % ,87 3% ,76 7% ,总产率达 39 2 %。经测定 ,其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为 30 0mN/m、临界胶束浓度为 2 5× 10 -4mol/L、起泡高度最高为 4 8cm。结果表明 ,该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方便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型 表面活性剂 合成 表面活性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发泡力
下载PDF
水杨醛型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磁性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万家义 郑振华 +1 位作者 王鹏 彭新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3,87,共4页
以乙醇为溶剂、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L)与过渡金属(M)硝酸盐或醋酸盐作用,制得了6个LM及6个L2M配合物(合成过程中须将反应混合液蒸馏至干才能得到Cr、Fe、Ni的配合物)。对所制备的配合物进行了摩尔电导、磁化率、DTA、SEM、UV、IR等表征... 以乙醇为溶剂、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L)与过渡金属(M)硝酸盐或醋酸盐作用,制得了6个LM及6个L2M配合物(合成过程中须将反应混合液蒸馏至干才能得到Cr、Fe、Ni的配合物)。对所制备的配合物进行了摩尔电导、磁化率、DTA、SEM、UV、IR等表征。结果表明:LM(M=Cr3+、Mn2+、Fe3+、Co2+)为平面正方形场低自旋型;LNi、LCu及L2M(M=Mn2+,Co2+,Cu2+)为四面体场高自旋型;其余经蒸馏得到的L2M(M=Cr3+,Fe3+,Ni2+)则为八面体场配合物。配合物均为顺磁性,除LCr、LFe、LCu及L2Cu也有电子轨道运动的贡献外,磁性主要是电子自旋运动的贡献,LM分子中有水参与配位,并有分子内氢键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配合物 过渡金属 顺磁性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松香酰基甘氨酸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韩世岩 高福刚 +5 位作者 方桂珍 宋湛谦 杨少丽 李钰莹 马妙莲 李淑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1,43,共4页
以酸值为170.54 mg(KOH)/g的松香酸为原料,经酰化、成盐等化学反应制备了以乙二胺为联结基的松香酰基甘氨酸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确证目标产物的基本结构,通过表面张力仪等方法对产物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以酸值为170.54 mg(KOH)/g的松香酸为原料,经酰化、成盐等化学反应制备了以乙二胺为联结基的松香酰基甘氨酸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确证目标产物的基本结构,通过表面张力仪等方法对产物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10-4mol/L,γCMC为34.208 mN/m;乳化时间为2.5 h,乳化力很强,可作为较优的乳化剂;由泡沫力分析可知产物的泡沫性能稳定,泡沫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酸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去氢枞酸基新型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25
16
作者 段文贵 岑波 +1 位作者 赵树凯 王宗德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2,共4页
从歧化松香中分离提纯去氢枞酸,然后以去氢枞酸为原料,经去氢枞酸缩水甘油酯及叔胺中间体,合成了N-(3-去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羧甲基甜菜碱和N-(3-去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2-羟基)磺丙基甜菜碱这两种新型甜... 从歧化松香中分离提纯去氢枞酸,然后以去氢枞酸为原料,经去氢枞酸缩水甘油酯及叔胺中间体,合成了N-(3-去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羧甲基甜菜碱和N-(3-去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2-羟基)磺丙基甜菜碱这两种新型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紫外、红外及质谱分析,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枞酸 甜菜碱 合成
下载PDF
酰胺键为间隔基的吡啶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丽艳 闫铁 +3 位作者 秦洪磊 孙克文 曹玉平 辛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26-4029,共4页
以乙二胺、1-溴代烷、氯乙酰氯和吡啶为原料,经卤代、酰胺化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系列酰胺键为间隔基的吡啶双子表面活性剂。目标产物合成条件:超声波(40k Hz,100W)辅助反应,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h。用FTIR、1H NMR、13C NMR对目标... 以乙二胺、1-溴代烷、氯乙酰氯和吡啶为原料,经卤代、酰胺化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系列酰胺键为间隔基的吡啶双子表面活性剂。目标产物合成条件:超声波(40k Hz,100W)辅助反应,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h。用FTIR、1H NMR、13C NM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目标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性、泡沫稳定性和杀菌性能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4×10-2~2.3×10-5mol/L,具有较好的乳化性和稳泡性。在浓度为100mg/L时,烷基链碳原子数为8的表面活性剂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键 吡啶双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N-去氢枞基新型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岑波 段文贵 +1 位作者 赵树凯 赖刚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0-153,共4页
从歧化松香胺中分离提纯去氢枞胺,然后以去氢枞胺为原料,经N,N-二甲基去氢枞胺中间体,合成了N-去氢枞基-N,N-二甲基羧甲基甜菜碱及其氯化物这两种新型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紫外、红外及质谱分析,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 从歧化松香胺中分离提纯去氢枞胺,然后以去氢枞胺为原料,经N,N-二甲基去氢枞胺中间体,合成了N-去氢枞基-N,N-二甲基羧甲基甜菜碱及其氯化物这两种新型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紫外、红外及质谱分析,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氯化物产品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 合成 松香胺 N-去氢枞基-N N-二甲基羧甲基甜菜碱 结构表征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松香-蔗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岑波 段文贵 +1 位作者 任云 罗常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69,共5页
以特级松香为原料,经松香缩水甘油酯、松香缩水甘油二乙醇胺和松香缩水甘油二乙醇胺丙烯酸甲酯等中间体,与蔗糖酯交换合成了松香缩水甘油二乙醇胺丙烯酸蔗糖酯,并对中间体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用红外光谱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 以特级松香为原料,经松香缩水甘油酯、松香缩水甘油二乙醇胺和松香缩水甘油二乙醇胺丙烯酸甲酯等中间体,与蔗糖酯交换合成了松香缩水甘油二乙醇胺丙烯酸蔗糖酯,并对中间体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用红外光谱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测定了目标产物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等表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蔗糖 双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下载PDF
腰果酚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伟 吴美云 +2 位作者 朱浩 李伟 解伶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1-486,共6页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以腰果酚、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了腰果酚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表面活性剂与聚丙烯酰胺复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聚合...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以腰果酚、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了腰果酚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表面活性剂与聚丙烯酰胺复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加量对油水界面张力及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腰果酚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0.5数3.0 g/L)时的油水界面张力为10-4数10-3m N/m。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平衡界面张力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面活性剂加量对二元体系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较小,当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0.3数0.8 g/L、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5 g/L时的平衡界面张力为10-6数10-5m N/m。二元体系乳化性能良好,随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二元体系分水时间呈增长趋势(200数1000 s)。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乳状液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酚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酰胺 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