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付东 王珏 +3 位作者 李鹏 黄波 谢洋 阚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4-648,657,共6页
以3-甲基吡啶和正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3种长链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nmpy][Br](n为疏水尾链所含碳原子个数,n=12、14、16)。采用FTIR和NMR(1H、13C)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导率法和Du Noüy环法测定了... 以3-甲基吡啶和正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3种长链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nmpy][Br](n为疏水尾链所含碳原子个数,n=12、14、16)。采用FTIR和NMR(1H、13C)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导率法和Du Noüy环法测定了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考察了疏水基链长、温度对CMC的影响,并计算了胶束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参数;测定了所合成表面活性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98.15K时,电导率法测得[Cnmpy][Br](n=12、14、16)的CMC分别为9.98、2.50和0.564 mmol/L;Du Noüy环法较电导率法测得的CMC小1.15~1.37倍。疏水基尾链碳原子数对CMC的影响符合Stauff-Klevens公式。CMC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nmpy][Br]表面活性剂的标准胶束吉布斯自由能和标准胶束化焓均为负值,表明胶束的形成是自发放热过程。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14mpy][Br]对3个菌种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0、28.0和26.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烷基-3-甲基吡啶溴盐 电导率法 胶束化行为 热力学 抑菌活性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干佐 隋卫平 +1 位作者 徐桂英 姜秋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粘度法研究了十四烷基甜菜碱(C_(14)BE)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在pH=2时,两者由于静电吸引作用而形成复合物,pH=7时... 本文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粘度法研究了十四烷基甜菜碱(C_(14)BE)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在pH=2时,两者由于静电吸引作用而形成复合物,pH=7时无复合物生成,但对彼此的性质仍有影响。外加盐促进了两者间氢键的形成,使pH=7的情况下也产生了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高聚物 相互作用 两性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