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构单体建筑与环境审美意境关系的东方智慧
1
作者 季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1,共9页
近年来,在单体建筑与环境审美意境的关系问题上,“唯形式论”、新“形式一元论”的极端主义美学思潮几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并对建筑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种潮流也在我国蔓延,使奇奇怪怪的超大型建筑不断建成。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影... 近年来,在单体建筑与环境审美意境的关系问题上,“唯形式论”、新“形式一元论”的极端主义美学思潮几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并对建筑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种潮流也在我国蔓延,使奇奇怪怪的超大型建筑不断建成。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影响最广泛的是建筑现象学,它实现了对传统建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批评与超越。不过现象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走入困境。而中国哲学美学与文化中的“意境”“天人和谐”“生生哲学”等重要观念则蕴含更多的东方智慧。以此为契机,呼吁从观念上、本体上去构建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重估东方文化所具有的价值,为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更多的东方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环境 审美 东方智慧
下载PDF
被误解的“形式追随功能”
2
作者 青锋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161-162,共2页
这是渗透在所有有机物与无机物之中的法则,是渗透在实体的与形而上学的、人类的与超越人类的事物,以及所有头脑、心灵、灵魂真实呈现物之中的法则,那就是生命在它的自我表达中被辨认出来,也就是形式永远追随功能。这就是法则。——路易... 这是渗透在所有有机物与无机物之中的法则,是渗透在实体的与形而上学的、人类的与超越人类的事物,以及所有头脑、心灵、灵魂真实呈现物之中的法则,那就是生命在它的自我表达中被辨认出来,也就是形式永远追随功能。这就是法则。——路易斯·沙利文《高层办公建筑的艺术考虑》?“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为著名的短语之一,与“少即是多”“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等语句一同成为现代建筑最常见的代名词。这句短语出自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 H.Sullivan)在189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高层办公建筑的艺术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运动 自我表达 形式追随功能 少即是多 一篇文章 渗透
下载PDF
从黑格尔的自然美看建筑美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3
作者 汤士东 万敏 陈静茹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55-58,共4页
自然美和建筑美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通识的建筑形式美学法则与黑格尔自然美学思想高度重合现象的启示,笔者意欲通过对黑格尔自然美学思想的解读,印证其“建筑艺术形式是通过知解力的方式对有机界的形式加以改造而形成的... 自然美和建筑美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通识的建筑形式美学法则与黑格尔自然美学思想高度重合现象的启示,笔者意欲通过对黑格尔自然美学思想的解读,印证其“建筑艺术形式是通过知解力的方式对有机界的形式加以改造而形成的”观点,进而揭示具有“共相”特征的建筑形式法则中最稳固的生物学基底及先验的心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齐一律 平衡与对称 比例与尺度 符合规律 和谐
下载PDF
诗歌之意,建筑之境——中国古诗与建筑关系探析
4
作者 孙晓恒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1期44-46,共3页
目的:中国艺术发轫于文学,建筑亦是艺术的一种,从诗歌的角度解读传统建筑与空间,或可发现诗歌之意贯穿于传统的空间设计,而古典建筑中流淌的诗意,也源于诗歌。因此,文章借由诗歌这一视角来探讨中国古建筑设计意匠,借此为现代建筑设计提... 目的:中国艺术发轫于文学,建筑亦是艺术的一种,从诗歌的角度解读传统建筑与空间,或可发现诗歌之意贯穿于传统的空间设计,而古典建筑中流淌的诗意,也源于诗歌。因此,文章借由诗歌这一视角来探讨中国古建筑设计意匠,借此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一个切入视角。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诗歌的音韵、字词与意境,探究中国古建筑中一脉相承的空间中隐含的意识与意境的摹写,在与西方古典建筑对比中探讨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的表达。结果:“屏”“帘”表达了含蓄,适当的“隔”与不同形状的院落赋予空间幽深不尽的效果与跌宕起伏的层次;木构建筑材料本身的轻盈与高大,体现出中国人不追求建筑永恒的心态与立于天地之间的洒脱;柔软之外,古建线条的力感也是值得关注的一大特点,谢赫六品中最高品便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柔情与铮铮风骨并存,也是诗歌中“哀而不伤”的表达。结论:诗歌的温柔敦厚与实体空间意境的交融造就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无论心境如何变化,最后总是融于无形之中。中国诗歌之美,美在含蓄,美在轻盈,美在浑然天成的力感。而相对应的,是“屏”“帘”的欲遮还予,重重院落的欲拒还迎,是“如翚斯飞”般屋顶的亲地舒展,是园林屋檐曲折长直的行走,是与自然应合的高低错落与气脉奔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古建筑 含蓄 轻盈 力感
下载PDF
岛屿上的曲径通幽:现代主义建筑在台湾地区的进程
5
作者 陈宏 刘阳 王绍森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6,共9页
通过对现代主义运动起源与传播的分析,旨在揭示台湾地区一个世纪以来曲折的历史境遇如何影响其建筑发展进程。结合拉尔夫·林顿的文化传播三阶段理论,按照时间脉络厘清了台湾地区建筑发展与历史文化之间关系,提出台湾地区现代主义... 通过对现代主义运动起源与传播的分析,旨在揭示台湾地区一个世纪以来曲折的历史境遇如何影响其建筑发展进程。结合拉尔夫·林顿的文化传播三阶段理论,按照时间脉络厘清了台湾地区建筑发展与历史文化之间关系,提出台湾地区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1)日据时期“接触与显现”;(2)光复之后“选择与冲突”;(3)解严之后“融合与变异”;(4)社区崛起后的“地区性反思”。最终,通过对各个阶段历史因素与建筑发展之间关系的剖析,展现台湾地区建筑作为重要现代主义支流具身面貌的历史由来,以期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研究提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台湾地区建筑 地域建筑 原乡 社区
下载PDF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茶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元子琦 黄素涌 +2 位作者 张倩玉 喻俊南 马文文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5期142-144,共3页
随着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茶室空间的营造中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挖掘和再生利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述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茶室设计,而后着重从传统建筑的纹样、色彩、材料与工艺创新、人文特点、传统空间、应用手法6个方面... 随着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茶室空间的营造中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挖掘和再生利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述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茶室设计,而后着重从传统建筑的纹样、色彩、材料与工艺创新、人文特点、传统空间、应用手法6个方面分析其在现代茶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现代设计师应合理借助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充分拓展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外延并将其汇入现代茶室空间设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茶室空间 时代特点 室内设计
下载PDF
基于东方美学下乡土建筑的当代化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屈潞玲 孟凡锦 黄耘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36-40,共5页
新东方美学观念的发展不仅拓展了中国传统思想历程的改变,同时引发了对当代建筑空间营造的思考。在空间实践中,通过对东方传统建筑美学的探索,并在中国传统的儒道释哲学的影响下,道法自然、形意融合、礼制秩序观念将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 新东方美学观念的发展不仅拓展了中国传统思想历程的改变,同时引发了对当代建筑空间营造的思考。在空间实践中,通过对东方传统建筑美学的探索,并在中国传统的儒道释哲学的影响下,道法自然、形意融合、礼制秩序观念将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哲学理论框架,这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乡村、传统与当代的充满矛盾却又使人向往的观念性变化。从本土文化传承、空间活化、乡土材料运用到空间环境的统一等方面剖析东方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和乡土建筑融合的当代化转译,以期对后续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哲学 形意 乡土建筑 当代化
下载PDF
崇高的品格,非凡的智慧,学习的榜样——纪念龙庆忠教授诞辰109周年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80周年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庆洲 《南方建筑》 2012年第5期34-35,共2页
本文为纪念龙庆忠教授诞辰109周年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80周年院庆的文章,文中赞扬龙老的崇高的品格,非凡的智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 品格 智慧 榜样
下载PDF
明辨笃行 教学相长——写在建筑学科80周年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红红 《南方建筑》 2012年第5期13-14,共2页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建筑学科建立8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开放改革以来建筑学院从弱小走向辉煌的发展过程。从确定学院亚热带特色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教学模式和宽松的教师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建筑学院的办...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建筑学科建立8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开放改革以来建筑学院从弱小走向辉煌的发展过程。从确定学院亚热带特色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教学模式和宽松的教师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建筑学院的办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特色 教学相长 队伍建设
下载PDF
活态流变:废墟与建筑遗产评估及再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之宇 詹旭军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从汉口开埠到老城新生,原以废墟形式存在的建筑遗产逐渐复现在大众视野下。基于对废墟的审美经验与文化价值论,对其进行内在价值与可用性评估,选取武汉翟雅阁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利用性评估权重问卷,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再引入模糊... 从汉口开埠到老城新生,原以废墟形式存在的建筑遗产逐渐复现在大众视野下。基于对废墟的审美经验与文化价值论,对其进行内在价值与可用性评估,选取武汉翟雅阁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利用性评估权重问卷,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再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F-AHP)与Critic赋权法对翟雅阁进行判断矩阵组合赋权,最后以云理论为基础构建建筑遗产评估模型,从中探求最小化遗产价值流失的方法策略与流程,活化利用、以古为新,冀借他山之石为启发相关建筑遗产保护的同类研究提供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评估 废墟 模糊层次分析法 云模型 组合赋权
下载PDF
KANO-AHP混合模型下智能模块化展具设计研究
11
作者 王雯 范蒙 《设计》 2024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通过对用户需求分析,提出符合当前智能化需求的模块化展具设计,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首先,运用KANO模型对智能模块化展具用户需求属性进行划分;其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析与排序;最后完成智能模块化展具的设计实践验证。根据... 通过对用户需求分析,提出符合当前智能化需求的模块化展具设计,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首先,运用KANO模型对智能模块化展具用户需求属性进行划分;其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析与排序;最后完成智能模块化展具的设计实践验证。根据权重排序得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模块化展具的设计方案。将KANO模型与AHP层次分析法集成应用,精准获取用户需求,以此为指导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智能模块化展具;从智能化视角切入,为相关模块化展具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AHP层次分析法 智能化 模块化 展具设计
下载PDF
室内设计中色彩和光线对心理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徐璐 《设计》 2024年第19期146-149,共4页
在室内设计中,让用户在空间的舒适性和功能性感受方面有所提升,以及给设计师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出更符合人心理需求的室内空间。通过独立的实验,研究色彩和光线两个因素在室内设计中对人心理情绪的影响,将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根据... 在室内设计中,让用户在空间的舒适性和功能性感受方面有所提升,以及给设计师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出更符合人心理需求的室内空间。通过独立的实验,研究色彩和光线两个因素在室内设计中对人心理情绪的影响,将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得出,设计师应该选择中性色调,同时加入更多的阳光,用来创造一个高效、安全的环境。该方法可为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提供参考,设计出符合用户情感,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室内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色彩 光线 设计心理学 情绪感受
下载PDF
豫西南传统书院园林文化研究——以花洲书院为例
13
作者 熊浩钧 胡浩之 汪民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158-163,共6页
花洲书院作为我国豫西南地区在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教育机构,体现了该地区高度重视园林景观空间营造在书院建设、学术交流、思想启迪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其景观空间形态特征与园林营建手法进行分析,探析儒家山水文化、礼乐文化、比... 花洲书院作为我国豫西南地区在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教育机构,体现了该地区高度重视园林景观空间营造在书院建设、学术交流、思想启迪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其景观空间形态特征与园林营建手法进行分析,探析儒家山水文化、礼乐文化、比德思想与中和思想对书院园林空间格局与园林营建的影响,总结归纳花洲书院文化景观要素和内涵,以期为书院园林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洲书院 书院景观 传统文化 空间 建筑
下载PDF
建筑工程沉浸式场景营造在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应用探析
14
作者 刘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73-0176,共4页
随着当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在审美价值取向上也开始向着多样化方向迈进,并从传统的物质需求向着精神文化的方向转变,进而对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空间规划与布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博物馆创设的场景... 随着当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在审美价值取向上也开始向着多样化方向迈进,并从传统的物质需求向着精神文化的方向转变,进而对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空间规划与布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博物馆创设的场景能满足观众的审美以及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本文将尝试基于沉浸式场景营造的相关特点,对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展空间应用展开设计中,旨在为大众创造一个空间环境非常自然、舒适、优雅的人文氛围,为多元化的博物馆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场景营造 历史文化博物馆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景观建筑元素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15
作者 梁刚 仙丽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17-I0018,共2页
建筑与美术同属空间、视觉艺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从实用层面来讲,建筑可为美术创作提供素材、灵感,美术可为建筑设计提供绘图支持;从艺术层面来讲,建筑设计中蕴含的空间艺术、装饰艺术、造型艺术、结构艺术等可转化为抽象元素... 建筑与美术同属空间、视觉艺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从实用层面来讲,建筑可为美术创作提供素材、灵感,美术可为建筑设计提供绘图支持;从艺术层面来讲,建筑设计中蕴含的空间艺术、装饰艺术、造型艺术、结构艺术等可转化为抽象元素或具体元素融入美术创作中,丰富美术的艺术表达,同样美术中蕴含的色彩艺术、光线艺术、构图技巧等可凝练成具体技巧融入建筑设计,增强建筑的艺术感。因此,景观建筑转化为具有元素应用到美术教育中也情有可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美术创作 景观建筑 美术教育 抽象元素 提供素材 艺术层面 视觉艺术
下载PDF
回应功能与环境影响生成装置形式——某配套幼儿园的外部形式设计
16
作者 陆严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1期11-13,共3页
提出了装置形式的概念,介绍了某住宅配套幼儿园的外部形式设计。单体设计回应内部功能需求和外部要素影响,将建筑外部形式区分为功能体块和附着构件两部分;布置功能体块构成实体,添加附着构件构成虚体。通过分色加强空间深度感,强化体... 提出了装置形式的概念,介绍了某住宅配套幼儿园的外部形式设计。单体设计回应内部功能需求和外部要素影响,将建筑外部形式区分为功能体块和附着构件两部分;布置功能体块构成实体,添加附着构件构成虚体。通过分色加强空间深度感,强化体块的分解关系。指出了装置形式体现机器美学,具有透明性和时间-空间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形式设计 外部要素 功能体块 附着构件 装置形式
下载PDF
中国传统建筑八大派系——苏派
17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由于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差异,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应运而生,大体可以分为八大派系,分别是京派、苏派、晋派、皖派、闽派、川派、海派、粤派。每一派系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由于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差异,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应运而生,大体可以分为八大派系,分别是京派、苏派、晋派、皖派、闽派、川派、海派、粤派。每一派系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传统建筑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更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派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 京派 文化遗产
下载PDF
绿色建材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艺术表现策略探究
18
作者 雷赟 《居业》 202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现代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而建筑门类又是众多感性艺术表达的主体。建筑表皮,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是指人们通过触觉和视觉能够直接体验到的建筑表层,它包括了建筑的内外两层。与建筑外墙的概念有一定的区别,具有隔热、通风... 现代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而建筑门类又是众多感性艺术表达的主体。建筑表皮,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是指人们通过触觉和视觉能够直接体验到的建筑表层,它包括了建筑的内外两层。与建筑外墙的概念有一定的区别,具有隔热、通风、采光、遮阴和消声等功能。本文主要探讨绿色建材在建筑外墙表皮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材 建筑表皮设计 艺术表现
下载PDF
从迪拜世博会看建筑表皮的发展趋势
19
作者 龙舜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期49-51,共3页
基于建筑表皮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元素,承担越来越多的功能以及表达个性、审美的手段这一发展背景,论文阐述建筑表皮的演变历程,以迪拜世博会建筑为例,分析总结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建筑表皮整体化、图示化、生态化以及数字化的4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 迪拜世博会 建筑表皮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美学视域下的中国建筑艺术色彩审美探究
20
作者 唐海燕 《色彩》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中国建筑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色彩作为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和文化内涵,赋予建筑以生动的灵魂。因此,本文从美学视域出发,深入探究中国建筑艺术的色彩审美。... 中国建筑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色彩作为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和文化内涵,赋予建筑以生动的灵魂。因此,本文从美学视域出发,深入探究中国建筑艺术的色彩审美。旨在通过梳理中国建筑色彩的历史演变,揭示色彩在中国建筑中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蕴。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视域 中国建筑艺术 色彩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