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城市高温热浪灾害空间识别与风险评估——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海静 马金辉 杨雨飞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3,共9页
【目的】以重庆市为代表的山地城市高温热浪问题突出,对高温热浪风险进行准确识别与科学评估是增强城市韧性和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方法】采集社会经济、地理信息和人口数据,识别高温热浪风险要素,构建以“危险性—山地城市暴露度... 【目的】以重庆市为代表的山地城市高温热浪问题突出,对高温热浪风险进行准确识别与科学评估是增强城市韧性和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方法】采集社会经济、地理信息和人口数据,识别高温热浪风险要素,构建以“危险性—山地城市暴露度—脆弱性”为框架的山地城市高温热浪风险评估体系,并选择重庆市2018年7—9月典型高温热浪事件展开评估。【结果】极高和高风险区县都分布在中心城区以内,其高温热浪平均风险水平超出中等级风险区的2倍,由危险性和暴露度共同主导,越靠近中心,综合风险越高;危险性与暴露度都呈“近高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则为“近低远高”;危险性较小的区县往往收入、医疗、教育水平有限,脆弱性明显高于中心城区;根据高温热浪风险主导因子的不同,以“局地优化、区域互补”为思路,提出山地城市热灾害风险应对策略与规划建议。【结论】完善了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体系,推动构建健康、安全、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为落实山地城市气候韧性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气候变化 高温热浪 热灾害空间分布 风险评估 规划应对策略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俊奇 王泓洁 李惠民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对现有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基本明确了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公式,为开展多尺度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奠定了方法基础;现有研...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对现有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基本明确了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公式,为开展多尺度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奠定了方法基础;现有研究核算了部分雨水设施部分阶段的碳排放因子,但存在核算范围不一致、方法不统一、排放因子不透明等问题,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较差,核算结果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雨水设施碳排放因子完整性较差,与形成统一规范的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规范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截留式排水体制下雨水系统核算边界划分、直接碳排放精准测度和水能利用的碳抵消效应,逐步构建适用于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的综合因子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雨水系统 碳排放核算 碳抵消效应 碳排放因子法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韧性评价与仿真研究
3
作者 柯小玲 王晨曦 +2 位作者 郭海湘 王雷 陈宁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0,共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严重威胁和重要挑战,文章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韧性理论从自然、经济、社会、物理和组织五个维度构建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城市韧性仿真模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严重威胁和重要挑战,文章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韧性理论从自然、经济、社会、物理和组织五个维度构建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城市韧性仿真模型,评估武汉市2009—2020年的城市韧性水平,最后模拟仿真不同发展情景下2021—2030年城市韧性变化趋势,并提出针对性的韧性提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城市韧性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从业人员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单位从业人员数以及卫生机构数;第二,2009—2020年武汉市城市韧性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各子系统韧性呈现波浪式增长特征,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其组织、经济、社会和物理韧性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波动;第三,不同发展情景下,2021—2030年武汉市城市韧性发展趋势差异显著,其中韧性发展型最优,现状延续型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城市韧性 仿真 系统动力学 应急管理
下载PDF
面向一统的都城规划——再论隋大兴的空间形制建构及其历史意义
4
作者 栾滨 孙晖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10,共12页
隋大兴是在一统全国过程中规划建设的新都城。其营建不仅在于都城空间本身,也包括以都城为核心面向整个疆域的一系列空间建构。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隋大兴的建设背景,认为隋初围绕大兴城在疆域范围、近畿区... 隋大兴是在一统全国过程中规划建设的新都城。其营建不仅在于都城空间本身,也包括以都城为核心面向整个疆域的一系列空间建构。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隋大兴的建设背景,认为隋初围绕大兴城在疆域范围、近畿区域、都城形态三个层面的一系列空间建构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与全国一统进程实际需要相结合的空间政治实践,呼应了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需求,丰富和发展了“大一统”理念在都城规划中的表达,提高了都城在国家秩序建构和国家认同形成方面的作用,推动了隋唐“大一统”时代的形成和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大兴 大一统 都城形制 疆域建构 国家秩序
下载PDF
官控层级作用下海盐聚落体系演变研究——以明清两淮盐区为例
5
作者 张晓莉 赵逵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梳理明清海盐产区官控层级由“分司-盐场-团”向“分司-盐场-灶”发展过程中各层级职能的变化,建立与官控层级对应的“分司-场治-团”和“分司-场治-市镇-生产”的聚落发展体系。从时间纵向的角度,立足官控层级重心迁移,结合经济、自然... 梳理明清海盐产区官控层级由“分司-盐场-团”向“分司-盐场-灶”发展过程中各层级职能的变化,建立与官控层级对应的“分司-场治-团”和“分司-场治-市镇-生产”的聚落发展体系。从时间纵向的角度,立足官控层级重心迁移,结合经济、自然、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解析海盐聚落体系整体格局的纵横发展,总结聚落体系层级格局分布的演变规律。立足官控层级职能变迁,结合明清海盐聚落体系空间构成要素的量化分析,对海盐聚落体系层级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进行总结。研究现代东部沿海聚落体系的由来和发展过程,并为后续古代海盐手工业聚落体系的全面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控层级 海盐聚落体系演变 格局分布 空间形态 空间构成要素
下载PDF
平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类识别研究——基于江汉平原21个市县的熵权法评价研究
6
作者 林颖 张娴 +1 位作者 卢有朋 祝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8,142,共8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析与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批量识别城市建设用地,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上述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分类,揭示市级城市、省直管城市、县级城市等不同行政级别管辖差异下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异情况,为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熵权法 中心城区
下载PDF
县域商业网点与路网形态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
7
作者 丁鹏飞 李卫江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2,121,共7页
路网形态影响到居民出行并塑造着城市的商业形态。为了识别县域商业网点与路网形态的协同发展及空间差异性,以太仓商业网点和路网形态为研究对象,选取路网的几何指标和拓扑指标,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扩展空... 路网形态影响到居民出行并塑造着城市的商业形态。为了识别县域商业网点与路网形态的协同发展及空间差异性,以太仓商业网点和路网形态为研究对象,选取路网的几何指标和拓扑指标,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扩展空间句法模型(s DNA)等,研究城市道路形态与商业网点的对应关系,并对太仓各行政区的商业布局交通耦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一,太仓商业网点的集聚核心与路网综合指数核心基本一致,太仓主城区大集聚,各乡镇多核小集聚分布。不同类型商业网点的集聚程度具有差异性。第二,太仓商业分布方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而路网分布更偏南北向,休闲娱乐类网点和餐饮类更偏东西向分布。第三,太仓商业的分布和街道路网形态显著相关,与商业布局关联最强的是道路接近度,相关性最弱是路网的穿行度,与道路形态各参数相关程度最大的商业业态是餐饮业。第四,太仓大部分区域商业网点分布与交通综合指数总体基本匹配,但城区部分区域的商业发展滞后于道路综合指数,乡镇则呈现相反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形态 商业网点 sDNA 耦合性
下载PDF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与运用
8
作者 任皎 钟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21-I0023,共3页
城市街道建设对现代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建设城市街道景观,能够为市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提升街道整体形象;营造良好经商氛围,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地域文化是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将其运用于城... 城市街道建设对现代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建设城市街道景观,能够为市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提升街道整体形象;营造良好经商氛围,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地域文化是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将其运用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能够引起市民情感共鸣,增添城市街道特色,建设地域特色街道景观文化。因此,本文研究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景观 居住环境 地域文化 街道特色 城市经济发展 地域特色 城市街道建设 情感共鸣
下载PDF
“方割”与“融合”: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研究
9
作者 李东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8,共8页
北魏在扩建都城平城时,为应对大规模移民的聚居问题,采用“方割”为名的规划建设方式,后在北魏洛阳城推行。“方割”的初衷是保证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隔离,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却表现出“融合”趋势。目前规划史研究并未关注。根据历... 北魏在扩建都城平城时,为应对大规模移民的聚居问题,采用“方割”为名的规划建设方式,后在北魏洛阳城推行。“方割”的初衷是保证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隔离,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却表现出“融合”趋势。目前规划史研究并未关注。根据历史文献,将北魏洛阳城的居民划分为胡汉士庶四个等级阶层,以《洛阳伽蓝记》为数据来源。研究发现,各城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阶层混居;里坊间的阶层差异虽然高于城区间的差异,但里坊内也有民族、士庶、南北朝等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居现象。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在统一的“方割”底图上,总体上呈现出城区尺度的居住混合与里坊尺度的居住隔离相交织的结构特征。长期推行的汉化政策是主要原因;汉化政策又通过影响阶层认知和城市规划建设方式,进一步影响了社会融合。其中“方割”而成的里坊,以统一的形制对社会空间分异起到了消弭作用。研究能够丰富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史,并为认识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洛阳城 方割 社会分层 社会融合 里坊 居住空间分异
下载PDF
我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研究的内容综述与工作前瞻
10
作者 戴彦 李懿 +2 位作者 钟佳丽 平楠 陈梓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历史文化村落既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又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工作对象。文章借助CiteSpace分析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关键信息的检索、提取、分析和研判。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研究大体可划分为依附研究、专属研究... 历史文化村落既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又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工作对象。文章借助CiteSpace分析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关键信息的检索、提取、分析和研判。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研究大体可划分为依附研究、专属研究和拓展研究3个阶段,主要围绕“本体机理的认知解读”“文化遗产的保护转型”“社会体系的组织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创新规划”4大主题展开讨论,体现从“实体历史空间”到“复合多元要素”的对象演变、从“孤立对象保护”到“区域统筹发展”的目标拓展、从“单科定性”到“交叉定量”的方法进化等研究特征。最后,面对乡村振兴的机遇与乡村收缩的挑战,从研究视角、保护理论、实践方法等方面提出工作展望,以期为新时代我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落 CiteSpace分析工具 研究特征 工作展望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街道空间品质测度研究——以芜湖市中心城区为例
11
作者 宣蔚 汪婷婷 郑杰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在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与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城市结构发生剧变,由街道构成的传统城镇空间形态被打破。而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品质的研究对城市在打造魅力街道、传统特色保留以及时代新元素的融入方面具有... 在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与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城市结构发生剧变,由街道构成的传统城镇空间形态被打破。而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品质的研究对城市在打造魅力街道、传统特色保留以及时代新元素的融入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发现:芜湖市中心城区街道综合空间品质整体上,呈现出中心放射状的整体结构,城市空间品质测度结构及城市建设强度的重心数值也呈现出南高北低、内高外低的指状分布特征;芜湖市中心城区5种类型的街道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为分散的特征,不同类型的街道聚类伴随区位的迁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交通导向型街道趋向于城市干道及快速路,但由于城市的各类服务型业态难以覆盖而导致街道服务性不足,生活导向型街道多数位于城市核心建设区,需要加强街道绿化和空间开敞度方面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空间品质 多源数据 空间分布特征 语义分割模型
下载PDF
哈尔滨城建初期中东铁路附属地城市街道网络形态的演进与基因解析(1898-1926)
12
作者 唐岳兴 徐一书 赵志庆 《当代建筑》 2024年第7期126-129,共4页
本文基于哈尔滨城建史界定城建初期的时间范围,利用历史舆图与sDNA技术分析城建初期中东铁路附属地城市街道网络形态的演进逻辑,并运用“特征识别-共性归纳-基因解析”的方法解析街道网络形态基因。研究表明.城建初期(1898-1926)附属地... 本文基于哈尔滨城建史界定城建初期的时间范围,利用历史舆图与sDNA技术分析城建初期中东铁路附属地城市街道网络形态的演进逻辑,并运用“特征识别-共性归纳-基因解析”的方法解析街道网络形态基因。研究表明.城建初期(1898-1926)附属地先后形成了老哈尔滨、新市街、埠头区等区域的街道网络,本文将其归类为五种形态特征单元,以及它们组合形成的“枝干形”与“放射形”两类街道网络形态基因,体现出西方规划思想与本土地域特征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网络形态 中东铁路附属地 城建初期 形态基因
下载PDF
SD分析法在滨水空间活力评价与提升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彧 林承想 《四川水泥》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采用SD分析法,选取六安市中心城区6个滨水空间,设置可达性、植物多样性、景观美感度、亲水性、河流水质、历史文化延续性和娱乐活动多样性等评价因子,测定出六安市的滨水空间建设应该重点关注景观环境、亲水性和历史文化延续性三个特性... 采用SD分析法,选取六安市中心城区6个滨水空间,设置可达性、植物多样性、景观美感度、亲水性、河流水质、历史文化延续性和娱乐活动多样性等评价因子,测定出六安市的滨水空间建设应该重点关注景观环境、亲水性和历史文化延续性三个特性,并基于这三个特性实施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策略:加强植物景观的设计、水体岸线的打造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空间活力 SD分析法 评价因子
下载PDF
先秦丘居形态及其对古代营城理念的影响
14
作者 赵晓峰 张国禹 赵天择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本文梳理了“丘”的概念及其五重涵义,用图形化的方式考释了“敦丘”“陶丘”“融丘”和“昆仑丘”四种丘居形态。并由此出发,解析了古代多重城制的成因,择居丘南的缘起,以及地法昆仑的三种方法,以探究丘居形态对古代营城理念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丘居形态 营城理念 多重城制 择居丘南 地法昆仑
下载PDF
定制公交服务品质提升策略——以济南市为例
15
作者 曹鸿雁 李春蕾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背景下,多元化公交系统是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方向,定制公交作为需求响应的创新公交模式,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当前,定制公交现状服务水平与乘客出行需求还有明显差距,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是现阶段的重要... 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背景下,多元化公交系统是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方向,定制公交作为需求响应的创新公交模式,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当前,定制公交现状服务水平与乘客出行需求还有明显差距,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是现阶段的重要挑战。文中基于对济南市三种类型定制公交运行特征及差异化需求的调查分析,试图探索乘客出行规律与定制公交运行模式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注重乘客对出行成本和舒适度的感受,从精准评估乘客的出行需求、构建无缝衔接体系、挖掘服务模式的潜力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定制公交服务品质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定制公交 多元化 服务品质 济南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16
作者 李东和 赵艺文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日常游憩已成为居民生活的新常态。作为开展游憩活动的载体,城市游憩空间的塑造对于释放城市空间的多重价值、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POI数据,运用回转半径法、空间分布曲线、核密度估计等方法...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日常游憩已成为居民生活的新常态。作为开展游憩活动的载体,城市游憩空间的塑造对于释放城市空间的多重价值、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POI数据,运用回转半径法、空间分布曲线、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合肥市游憩空间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市游憩空间分布的圈层特征明显,呈双环集聚型结构,距城市中心20 km以内的主城区和60~70 km范围的环城区是承载游憩活动的核心地带。(2)各类游憩空间集聚特征差异显著,自然生态、人文观光、商业娱乐空间多呈近城集聚态势,而运动休闲空间则密集分布在城乡交界地带,对山水农林资源的依附性较强。(3)城市总体游憩空间向西北——东南方向偏离,空间分布重心向巢湖方向偏移,与城市发展方向相契合。(4)资源禀赋、市场供需、政策规划是影响合肥游憩空间形成的重要因素,本质上,合肥游憩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在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下,市场需求驱动游憩设施供给增加、游憩业态丰富多元、游憩场地自发集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游憩空间 集聚特征 市场需求 合肥市
下载PDF
江、河、海交融影响下的扬州古城格局演进研究
17
作者 宋桂杰 程青菡 +1 位作者 叶舒 成佳贤 《新建筑》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扬州位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长江岸线、运河水系的变迁及海上贸易的影响,对扬州古城格局演进产生了重大作用。运河水系和长江岸线的变迁,推动扬州古城从闾里制度格局下的“单城”,发展为坊市制度及其后的“多城”。随着古代扬州的水环境... 扬州位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长江岸线、运河水系的变迁及海上贸易的影响,对扬州古城格局演进产生了重大作用。运河水系和长江岸线的变迁,推动扬州古城从闾里制度格局下的“单城”,发展为坊市制度及其后的“多城”。随着古代扬州的水环境变迁及工商业贸易的繁荣,扬州古城形态历经从秦至隋时期的“口”字形、唐至元时期的“吕”字形至明清时期的“明”字形的格局变化,以及自唐元时期的“南北纵向”至明清时期的“东西横向”生长方向变化;城市功能也从封闭型防御功能为主逐步演进为开放型商贸功能为主,并呈现“江、河、海共生型”扬州古城空间格局演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空间格局 空间变迁 扬州古城
下载PDF
从绍兴书圣故里南入口的时代变迁看古城更新保护
18
作者 刘江黎 《华中建筑》 2024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绍兴书圣故里街区是国内完整保存的具有二千余年城市肌理的历史街区。随着城市化进程,沿萧山街河南侧的书圣故里南入口地块近三十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低矮的民居演变到绍兴有名的杂货一条街,再到20世纪90年代绍兴第一高楼王朝大酒店... 绍兴书圣故里街区是国内完整保存的具有二千余年城市肌理的历史街区。随着城市化进程,沿萧山街河南侧的书圣故里南入口地块近三十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低矮的民居演变到绍兴有名的杂货一条街,再到20世纪90年代绍兴第一高楼王朝大酒店和新华书店在这里树立,城市风貌的变化在这里尤为激烈。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影响古城风貌的高层建筑被拆除,书圣故里的南入口又被重新打开。南入口的建筑与风貌被重新赋予了符合历史和时代的新含义,通过绍兴书圣故里南入口的历史溯源和建筑风貌再塑,从古城空间、高度、视线、历史溯源等多重角度的研究成为了古城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和更新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绍兴书圣故里南入口整体打造思路的分析,为古城历史街区的研究和更新保护做出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更新保护 时代变迁 “塑形”与降层 风貌再塑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创新空间策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的实践
19
作者 王飞 王德庆 崔岩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7期8-11,共4页
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科创空间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其规划建设也日益受到关注。文中通过分析明月湖云上山麓科创基地策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成效,探讨在工作方法、设计优化、... 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科创空间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其规划建设也日益受到关注。文中通过分析明月湖云上山麓科创基地策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成效,探讨在工作方法、设计优化、文化建设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等方面的创新特点、优势和价值。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剖析,验证这一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区 科创空间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选址特点浅析
20
作者 李天骄 陈娅琳 《福建建材》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是金代末年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东夏国南京城的旧址,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东夏国考古遗址。以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查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掘现状及实地调研情况,从自然环境... 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是金代末年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东夏国南京城的旧址,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东夏国考古遗址。以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查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掘现状及实地调研情况,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城市功能3个角度对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的选址影响因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丰富我国东北地区及金代的城市选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村山城 东夏国 城市选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