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5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纤传感的铁路牵引网故障自动识别方法
1
作者 刘明晓 王旭光 《西安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5-9,22,共6页
由于现有的铁路牵引网故障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故障识别准确率较低,因此,提出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铁路牵引网故障自动识别方法。构建三种牵引网故障自动识别规则,通过自动识别规则,使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对故障特征... 由于现有的铁路牵引网故障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故障识别准确率较低,因此,提出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铁路牵引网故障自动识别方法。构建三种牵引网故障自动识别规则,通过自动识别规则,使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对故障特征进行提取;使用变量分析对故障损伤数据进行处理,筛选符合传输的故障损伤数据进行传输,计算故障损伤数据,运用网络拓扑结构对故障特征信息进行传输;通过融合层次的诊断,进行数据的融合,得到诊断结果,实现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铁路牵引网故障自动识别。搭建仿真模拟模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在10种不同的故障类型条件下,本文设计方法在对牵引网故障损伤自动识别中,准确率最高可达到93.35%,故障识别效果较好,可满足对铁路牵引网故障自动准确识别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铁路牵引 牵引网 故障自动识别 信息传输 网络拓扑结构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高速铁路供电系统沙盘研究
2
作者 张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75-0078,共4页
利用STM32微控制器,对高速铁路供电系统进行沙盘模拟以期发现系统潜在的运行效率优化点,通过构建实时模拟环境,对供电系统的反应速度稳定性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表明利用STM32微控制器的强大处理能力,可以显著提... 利用STM32微控制器,对高速铁路供电系统进行沙盘模拟以期发现系统潜在的运行效率优化点,通过构建实时模拟环境,对供电系统的反应速度稳定性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表明利用STM32微控制器的强大处理能力,可以显著提升供电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效率,此外该模拟平台还展示了通过技术迭代如何在不增加额外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提升整个供电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高速铁路 供电系统 沙盘模拟
下载PDF
刚性接触网磨耗动态检测系统视觉标定方法研究
3
作者 占栋 高仕斌 于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9,共11页
接触线磨耗是综合反映接触网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接触线空间布置范围大,磨耗检测精度要求高,人工检测效率低的难题,提出综合运用激光三角和沙姆成像原理,研究构建基于线结构光测量技术的车载接触线磨耗主动视觉检测方法。提出采用... 接触线磨耗是综合反映接触网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接触线空间布置范围大,磨耗检测精度要求高,人工检测效率低的难题,提出综合运用激光三角和沙姆成像原理,研究构建基于线结构光测量技术的车载接触线磨耗主动视觉检测方法。提出采用高斯-牛顿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方法,对像平面与光平面单应性矩阵、镜头畸变参数进行交叉迭代求解,建立面向接触线磨耗动态检测的大视场、高精度视觉模型及其参数标定方法,解决接触线磨耗检测系统视觉建模及参数标定难题。立足现场实际需求,研制接触线磨耗车载检测装置,分步开展室内静态标定实验和现场动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标定重投影误差控制在0.083 mm以内,与传统模型相比提高53.1%。接触线磨损宽度、磨损深度及磨损面积动态检测数据与人工静态测量数据相比,RMS误差分别控制在0.119 mm, 0.115 mm, 0.788 mm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接触网 接触线 摩擦磨损 相机标定 动态检测
下载PDF
基于钢轨电位时空关联的钢轨对地绝缘缺陷诊断方法
4
作者 潘卫国 李田 +2 位作者 吴鹤翔 黄晓鹏 刘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3,128,共6页
[目的]以钢轨电位为监测对象的各监测点数据间在时空上存在关联,钢轨对钢筋结构电阻变化后的直接表现形式为钢轨电位的变化。应基于钢轨电位时空关联的特点,对钢轨对地绝缘状态监测及缺陷诊断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阐述了以钢轨电... [目的]以钢轨电位为监测对象的各监测点数据间在时空上存在关联,钢轨对钢筋结构电阻变化后的直接表现形式为钢轨电位的变化。应基于钢轨电位时空关联的特点,对钢轨对地绝缘状态监测及缺陷诊断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阐述了以钢轨电位为监测对象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对绝缘缺陷下的钢轨电位数据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据的特征矩阵。基于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异常检测原理,阐述了钢轨对地绝缘异常区段的检测步骤,以及绝缘缺陷定位的检测步骤,提出了基于钢轨电位时空关联的钢轨绝缘缺陷诊断方法。以青岛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案例进行建模仿真,用以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结果及结论]该方法能对钢轨绝缘状态进行有效监测,可准确定位绝缘缺陷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 杂散电流 钢轨电位 钢轨绝缘监测 绝缘缺陷诊断
下载PDF
基于YOLOX-αSMV的带钢材料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5
作者 曹义亲 刘文才 徐露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9-117,共9页
【目的】针对YOLOX算法在钢材表面缺陷检测中特征提取不充分、多目标缺陷检测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改进损失函数的多维度特征融合带钢材料表面缺陷检测算法。【方法】首先,在Backbone部分应用SPP_SF保留多尺度特征信息,提高分类精度。其... 【目的】针对YOLOX算法在钢材表面缺陷检测中特征提取不充分、多目标缺陷检测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改进损失函数的多维度特征融合带钢材料表面缺陷检测算法。【方法】首先,在Backbone部分应用SPP_SF保留多尺度特征信息,提高分类精度。其次,在Neck部分加入多维度特征融合模块MDFFM,将通道、空间、位置信息融入特征向量中,加强算法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引入Varifocal Loss和α-CIoU加权正负样本,提高预测框的回归精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YOLOX-αSMV在NEU-DET数据集中的mAP@0.5:0.95达到了47.54%,较YOLOX算法提高了3.43%。【结论】算法在保持检测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模糊缺陷和小目标缺陷的识别、定位能力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X 缺陷检测 α-CIoU 坐标注意力 Varifocal Loss SoftPool
下载PDF
基于移动激光点云的非接触式接触网参数检测方法
6
作者 宋宗莹 尹太军 +3 位作者 张海山 闫大龙 王文斌 曾杉 《电气化铁道》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针对目前接触网参数检测存在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激光点云的非接触式接触网参数检测方法:基于预处理后的接触网点云实现接触线和接触网支柱要素的分类;基于连通性分析,实现接触网支柱单体化分割,并通过建立kd-tree数... 针对目前接触网参数检测存在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激光点云的非接触式接触网参数检测方法:基于预处理后的接触网点云实现接触线和接触网支柱要素的分类;基于连通性分析,实现接触网支柱单体化分割,并通过建立kd-tree数据结构提取定位点;最后根据定位点与轨面关系计算接触网导高、拉出值。结果显示,基于本文方法得到的接触网参数检测精度符合《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暂行技术条件》要求,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激光点云 接触线 接触网支柱 定位点 导高 拉出值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与特征降维的直流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夏加富 叶奕君 +4 位作者 郭嘉俊 谭佳明 杨爱军 王小华 荣命哲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1,共11页
直流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算法是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文中进行了直流断路器机械故障模拟实验,采集不同故障下的线圈电流及振动信号,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后,将电流特征、振动短时能量特征、小波包频带能量特征排列组合... 直流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算法是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文中进行了直流断路器机械故障模拟实验,采集不同故障下的线圈电流及振动信号,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后,将电流特征、振动短时能量特征、小波包频带能量特征排列组合,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故障诊断模型。文中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及Relief⁃F算法对不同特征组合降维,进一步分析特征组合降维后的诊断效果,并通过K⁃Fold交叉验证算法评估单一特征和特征组合训练输出的诊断模型选取分类性能最优的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机械故障诊断 支持向量机 特征降维 交叉验证
下载PDF
基于低压直流断路器的机械故障机理分析与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叶奕君 郭嘉俊 +7 位作者 张子健 吕文杰 艾泽光 崔鹏 谭佳明 杨爱军 王小华 荣命哲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7,共12页
直流断路器是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保护设备,是直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确保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文中针对直流牵引断路器机械结构特点,进行了断路器机械故障模拟实验,选取分合闸线圈电流及振动信号作为监测物理量,研究... 直流断路器是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保护设备,是直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确保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文中针对直流牵引断路器机械结构特点,进行了断路器机械故障模拟实验,选取分合闸线圈电流及振动信号作为监测物理量,研究其机械故障机理与特征提取方法。研制信号采集硬件装置,搭建直流断路器机械故障模拟实验平台,模拟6种常见的机械故障。采集不同故障下的线圈电流及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后进行故障机理分析,为低压直流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机械故障 电流信号 振动信号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CycleGAN和Pix2Pix的轨面缺陷图像智能生成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嘉欣 孙传猛 +3 位作者 葛耀栋 李欣宇 靳书云 李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共9页
为解决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动态高精度轨道巡检技术的小样本学习难题,提出基于CycleGAN和Pix2Pix生成的对抗网络模型,实现小样本数据集语义特征学习和钢轨轨面缺陷数据的智能生成。其中,Pix2Pix模型生成特定类别的轨面图像;而CycleGAN模型... 为解决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动态高精度轨道巡检技术的小样本学习难题,提出基于CycleGAN和Pix2Pix生成的对抗网络模型,实现小样本数据集语义特征学习和钢轨轨面缺陷数据的智能生成。其中,Pix2Pix模型生成特定类别的轨面图像;而CycleGAN模型将无缺陷轨面图像转换成有缺陷轨面图像,且缺陷样式不受定式约束。因此,在维持轨面缺陷类别不变而形态各异的基础上,实现了轨面缺陷数据集的大规模增强,解决了小样本数据集存在的数据分布不平衡、数据缺乏多样性以及数据标注难度高等难题。利用VGG19、YOLOv5和UNet进行性能测试,试验表明:生成的轨面缺陷图像增强数据集在图像分类任务中的准确率为81.177%,较原数据集增加了23.138%;在目标检测任务中,准确率为91.90%,增加了26.60%,召回率为87.20%,增加了16.00%,均值平均精度为93.50%,增加了18.30%;在语义分割任务中Dice得分为71.015,较原数据集提高6%。研究结果对解决轨道巡检技术小样本学习难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巡检 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集增强 小样本学习
下载PDF
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铁隧道接触网导高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建军 黄小斌 +2 位作者 吴勇 郑佳佳 鲍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05,209,共7页
[目的]地铁隧道内接触网导高是保证列车正常受电的重要参数,需定期进行检测。针对其他导高检测方式存在的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需提出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铁隧道接触网导高检测新方法。[方法]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了... [目的]地铁隧道内接触网导高是保证列车正常受电的重要参数,需定期进行检测。针对其他导高检测方式存在的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需提出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铁隧道接触网导高检测新方法。[方法]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了导高检测的新方法,分析了误差来源;提出通过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仪上增设刚性倾斜组件来改变扫描仪激光线入射角度,进而减少隧道断面点云模型的毛刺数量,并采用等角兰勃特投影来获取隧道真实点云模型。与导高仪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导高检测精度是否满足相关要求。[结果及结论]基于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的隧道断面点云模型存在毛刺,是因激光脚点垂直入射接触网发生散射和漫反射导致的。增加倾斜组件,可有效减少隧道断面点云模型的毛刺数量。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仪与导高仪的导高检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导高检测精度基本在±3 mm以内,能够满足相关规范对导高检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接触网 导高检测精度
下载PDF
基于电流行波高频能量比值的全并联AT牵引网单端故障定位方法
11
作者 刘国胜 李泽文 +2 位作者 夏翊翔 吴国瑞 冯译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8,共10页
针对现有全并联AT牵引网单端故障定位方法存在故障区段识别灵敏度低、行波第二波头易受故障点折反射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行波高频能量比值的全并联AT牵引网单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分析了自耦变压器绕组对地电容对高频分量的... 针对现有全并联AT牵引网单端故障定位方法存在故障区段识别灵敏度低、行波第二波头易受故障点折反射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行波高频能量比值的全并联AT牵引网单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分析了自耦变压器绕组对地电容对高频分量的衰减特性,论证了相邻线路故障电流行波高频能量幅值的差异性,构建了能量比值差异度判据,利用差异度实现了故障区段定位。然后,分析了行波在全并联AT牵引网故障区段内的传播特性,揭示了反向量电流对端母线行波具有明显的故障突变奇异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反向量电流行波的故障定位方法,通过准确标定行波初始波头、第二波头的到达时间,实现了故障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噪声环境下能准确辨识弱故障特征,提高了全并联AT牵引网故障定位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并联AT牵引网 自耦变压器 S变换 暂态能量比值 行波故障定位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走行轨回流系统钢轨电位抑制技术综述
12
作者 唐兆军 王颖 +3 位作者 朱松涛 俞南均 郭志奇 何行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260,共8页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钢轨电位超标和杂散电流问题已然成为运营线路的顽疾和通病,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走行轨回流系统钢轨电位抑制技术进行总结归纳。[方法]基于我国已运营线路的钢轨电位及杂散电流现状及突出...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钢轨电位超标和杂散电流问题已然成为运营线路的顽疾和通病,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走行轨回流系统钢轨电位抑制技术进行总结归纳。[方法]基于我国已运营线路的钢轨电位及杂散电流现状及突出问题,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回流机理出发,梳理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影响钢轨电位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钢轨电位抑制技术,并对并联电阻、并联电容及纳入闭锁电流逻辑保护定值等抑制操作过电压产生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联动屏蔽门新型钢轨电位限制装置、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智能化杂散电流抑制型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和柔性拓扑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技术方案。[结果及结论]通过电力电子全功率变换器拓扑单元对走行轨接地电压和电流进行动态柔性控制是极具潜力的治理措施,在未来可用于对走行轨回流系统中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的综合控制。在线路设计阶段,针对不同制式需求,可通过提高牵引电压、优化牵引间距、降低轨道纵向电阻、避免场段库内走行轨直接接地等措施来降低钢轨电位。此外,正线与场段、线路与线路之间电气系统的完全隔离也是抑制钢轨点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走行轨回流系统 钢轨电位
下载PDF
新型限界自动检测技术在铁路接触线运维中的应用
13
作者 唐家运 张磊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21期89-91,共3页
电气化铁路上方悬挂两根铜线,一根是承力索,另外一根就是承担“供电”重任的接触线,在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线就好比是“身体的血管”一样重要。接触线高度6米多,电力机车本身不带能源,受电弓和接触线直接接触,给电力机车供电,但是长期... 电气化铁路上方悬挂两根铜线,一根是承力索,另外一根就是承担“供电”重任的接触线,在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线就好比是“身体的血管”一样重要。接触线高度6米多,电力机车本身不带能源,受电弓和接触线直接接触,给电力机车供电,但是长期接触会有磨损,目前检测基本上采用人工,拿着游标卡尺,通过轨道升降小车,升到6米位置,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国铁集团发布的2022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较高,投产高速铁路2 082公里,仍然处于很高位置。全国高铁营运里程4.2万公里;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61.1公里/万平方公里。接触线是和受电弓直接接触的,接触线侵限事故严重威胁到供电安全和铁路运输秩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线 运输秩序 自动检测技术 路网密度 统计公报 受电弓 电气化铁路 供电安全
下载PDF
浅谈高空作业安全及导线压接监测一体化应用
14
作者 刘斐 康宁 +2 位作者 朱德泉 王刚 彭文斌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17期242-244,共3页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国网电力系统安全带和高空导线压接作业的使用场景的阐述,提出了一种集高空作业安全带监测和导线液压机及压接尺寸监测的智能化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检测安全带...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国网电力系统安全带和高空导线压接作业的使用场景的阐述,提出了一种集高空作业安全带监测和导线液压机及压接尺寸监测的智能化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检测安全带挂钩内是否有物体,进而判断安全带是否挂好,检测导线液压机和压接尺寸是否合格,同时考虑高空作业下远距离无线传输、电磁干扰等数据传输问题。还有安全带未挂好、压力值和压接尺寸不达标后的报警提醒功能。此外,从实用性角度考虑所有功能实现的能耗问题,为国网电力系统安全作业提供有效管理手段。该研究为电力行业高空作业安全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作业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导线压接作业 安全带 报警提醒 智能化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策略探究
15
作者 李大全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文章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常见的检修模式以及状态检修模式实施现状,在梳理状态检修模式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并研究了状态检修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应用策略与应用案例,强调针对不同运行水平和不同运... 文章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常见的检修模式以及状态检修模式实施现状,在梳理状态检修模式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并研究了状态检修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应用策略与应用案例,强调针对不同运行水平和不同运行年限的设备,提出不同的检修策略,并积极利用在线监测、带电测试等技术和手段加强对检修的管理,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状态维修的比例,最终形成一套定期维修、状态维修和故障维修为一体的优化维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设备 检修策略
下载PDF
国内外铁路巡检无人机应用现状分析(上)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暄阳 张喆 +2 位作者 王浩宇 杨飞 井国庆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1期48-51,55,共5页
详细阐述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荷兰等铁路巡检无人机的应用现状,总结无人机在铁路巡检上的优势。指出铁路巡检无人机存在航权受到限制、缺少飞行操作员、结果智能化处理水平低、受恶劣天气制约等问题,并从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 详细阐述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荷兰等铁路巡检无人机的应用现状,总结无人机在铁路巡检上的优势。指出铁路巡检无人机存在航权受到限制、缺少飞行操作员、结果智能化处理水平低、受恶劣天气制约等问题,并从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在铁路行业内的认可度、应用范围、巡检数据融合、接触网异物处理、运行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无人机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铁路巡检 图像识别 传感器
下载PDF
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的应用及建议
17
作者 邓良任 刘崇山 覃绪荣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针对传统接触网接地操作方式存在的漏挂、误挂、漏拆等安全隐患问题,地铁运营公司利用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来改进传统接触网接地操作方式。该系统基于集中管理、分层布置设计原则,借助网络通信实现中央监控主站、站级监控子站对现场设... 针对传统接触网接地操作方式存在的漏挂、误挂、漏拆等安全隐患问题,地铁运营公司利用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来改进传统接触网接地操作方式。该系统基于集中管理、分层布置设计原则,借助网络通信实现中央监控主站、站级监控子站对现场设备操作与监控,接地操作时间从60 min缩短到5 min以内,有效提升接触网接地操作安全性、可靠性及操作效率,但是当前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在组网方式、系统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对南宁地铁3号线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组成、功能及应用效果统计分析基础下,提出了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接入PSCADA系统集成的方案和可视化接地装置智能运维管理的建议。通过系统集成方式,降低系统和设备数量,减少系统操作时间。通过自动化检测、在线3D成像、智能感应设备及声谱诊断等技术采集可视化接地装置运行数据,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系统状态,得出维护检修指导意见,提升可视化接地装置智能运维管理水平,对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可视化接地系统的实施和技术升级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可视化接地 装置 应用 组网 PSCADA 智能运维
下载PDF
CR300BF型动车组兰青线异常降弓故障分析及处理
18
作者 谢良胜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40-142,145,共4页
针对复兴号CR300BF型动车组运行至兰青线部分区段频繁出现异常降弓现象,根据CR300BF型动车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高压受流类故障触发原因和机理,开展动车组实车测试及车载数据分析,得出造成受电弓降弓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及防控... 针对复兴号CR300BF型动车组运行至兰青线部分区段频繁出现异常降弓现象,根据CR300BF型动车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高压受流类故障触发原因和机理,开展动车组实车测试及车载数据分析,得出造成受电弓降弓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及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兰青线 异常降弓 受电弓 自动降弓 故障处理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铁路接触网维修技术研究
19
作者 薛世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58-0061,共4页
基于人工智能的铁路接触网维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可以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度,降低维修成本,并增加铁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自主学习、模式识别和决策能力等特点,适用于铁路接触网维修。目前已有一些应用案例,... 基于人工智能的铁路接触网维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可以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度,降低维修成本,并增加铁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自主学习、模式识别和决策能力等特点,适用于铁路接触网维修。目前已有一些应用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设计阶段的自动化辅助、故障检测和诊断以及维修决策的辅助。人工智能还可用于铁路接触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用于优化维护措施,提高接触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然而,该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算法选择和模型构建等。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基于人工智能的铁路接触网维修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接触网 人工智能 维修技术 检测 准确度
下载PDF
铁道供电牵引变压器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识别方法研究
20
作者 蒋忠浩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为了提高铁道供电牵引变压器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的识别率,优化故障识别效果,开展了牵引变压器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识别方法的全方位深入研究。首先,采集代表铁道供电牵引变压器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特征的模拟信号,基于EEMD原理,对采集到... 为了提高铁道供电牵引变压器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的识别率,优化故障识别效果,开展了牵引变压器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识别方法的全方位深入研究。首先,采集代表铁道供电牵引变压器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特征的模拟信号,基于EEMD原理,对采集到的故障信号进行去噪处理,获取故障信号IMF分量。其次,提取故障信号的频带局部能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故障性质识别算法,识别牵引变压器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性质。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故障识别方法后,6个线路区段的断线接地故障识别率均达到了98%以上,识别效果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牵引变压器 接触网 断线 接地故障 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