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4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文化符号在武汉地铁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敏 彭昌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20-I0021,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地铁以其高效、低碳、大容量等优势,成为了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伴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作为连接地铁系统和乘客的移动通讯设备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媒介,传统的智能应用程序(Applic...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地铁以其高效、低碳、大容量等优势,成为了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伴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作为连接地铁系统和乘客的移动通讯设备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媒介,传统的智能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也因此受到极大的挑战。武汉地铁深度挖掘当地城市文化,探索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地铁APP界面设计中,以满足乘客的情感化需求,更好地推广城市文化,让乘客在使用实际功能的同时,更深地了解城市文化,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讯设备 科技与经济 信息媒介 智能应用 武汉地铁 情感化 深度挖掘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票价票额综合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文梁 蒋志刚 +1 位作者 柴乃杰 徐光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63,共13页
为提升高速铁路的运营组织水平和盈利能力,本文提出高铁列车开行方案与票价票额综合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分时客流需求与票价间弹性需求函数,并分析包括出发时段偏差、乘车耗时及票价的旅客广义出行成本,进而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描述分... 为提升高速铁路的运营组织水平和盈利能力,本文提出高铁列车开行方案与票价票额综合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分时客流需求与票价间弹性需求函数,并分析包括出发时段偏差、乘车耗时及票价的旅客广义出行成本,进而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描述分时弹性客流的列车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以客票总收入与运营总成本之差最大为目标构建三者综合优化模型。其次,利用OD总收益关于列车票价的偏导构造票价方案搜索策略,使票价邻域解和列车开行方案邻域解相适应,并运用Cplex求解对应的最优票额分配方案,设计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模型。最后,基于郑西高速铁路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不同弹性系数下进行综合优化,旅客出行成功率和列车平均客座率均在90%以上,优化解的列车开行方案、票价方案及票额分配方案均高度匹配;在5组不同规模算例中,三者综合优化的运营净收益相比于固定票价下的开行方案与票额联合优化和固定开行方案下的票价与票额联合优化,分别提高了4.11%~15.25%和3.17%~13.42%,且人均单位里程出行成本亦分别降低了1.69%~4.96%和0.97%~4.35%,表明综合优化更好地提升了高速铁路的运营收益和旅客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综合优化 模拟退火算法 列车开行方案 差异化定价 票额分配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多列车客票预分与通售策略协同优化
3
作者 周文梁 韩鑫 +2 位作者 秦进 黄钰钧 邹子昱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在客票预分方案中设置通售票能使分配票额有效适应售票过程中动态变化的购票需求,但也容易出现通售票过早肢解,从而导致后续长途OD对旅客购票失败、通售票无法充分利用。为避免此情况出现以进一步提高通售票的利用率,考虑通售票销售策... 在客票预分方案中设置通售票能使分配票额有效适应售票过程中动态变化的购票需求,但也容易出现通售票过早肢解,从而导致后续长途OD对旅客购票失败、通售票无法充分利用。为避免此情况出现以进一步提高通售票的利用率,考虑通售票销售策略与铁路客票预分方案的协同优化问题,实现由OD固定票、通售票构成的客票预分方案与通售票发售策略(以下简称“通售策略”)的协同优化。首先,基于旅客随机购票需求描述、旅客购票列车选择分析,构建铁路客票预分方案与通售策略协同优化模型,以客票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考虑列车席位能力、列车服务、客票量上下限以及通售发售策略等约束;其次,在生成多套购票需求样本的基础上,结合旅客出行购票过程的仿真,设计模型求解的粒子群算法。算例结果表明对比不考虑通售策略的客票预分方案,本文优化方法能使列车平均客座率提高4.96%、列车客票总收益提高2.74%,充分验证了引入通售策略能有效实现客票的灵活与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客票预分 通售策略 购票仿真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纸质二维码车票在上海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高峻 王瑶 赵宇军 《管理学家》 2024年第4期19-21,共3页
为了探讨纸质二维码车票在上海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车票使用的现状及缺点,包括实体单程票成本、人力成本和使用局限性,研究了纸质二维码车票的系统化应用,包括业务规范及应用管理机制、系统架构、二维码数据结构、... 为了探讨纸质二维码车票在上海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车票使用的现状及缺点,包括实体单程票成本、人力成本和使用局限性,研究了纸质二维码车票的系统化应用,包括业务规范及应用管理机制、系统架构、二维码数据结构、纸质二维码车票应用安全以及自动售票机(TVM,Ticket Vending Machine)、自动检票机(AGM,Automatic Gate Machine)、半自动售票机(BOM,Booking Office Machine)与清分系统(ACC,AFC Clearing Computer)之间的交互流程。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纸质二维码车票的虚拟换乘功能,包括出站及市域线换乘,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纸质二维码车票 上海轨道交通 虚拟换乘
下载PDF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高铁静音车厢差异化定价研究
5
作者 徐亦伟 白坚 +1 位作者 张浩 闫振英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551-559,共9页
研究高铁静音车厢的差异化定价机理,有利于调节客票产品的需求均衡分布且改善收益。本文构建了以运营企业收益最大化和旅客出行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基于灵敏度分析设计算法求解模型,优化考虑静音车厢的不同客票产品的差异... 研究高铁静音车厢的差异化定价机理,有利于调节客票产品的需求均衡分布且改善收益。本文构建了以运营企业收益最大化和旅客出行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基于灵敏度分析设计算法求解模型,优化考虑静音车厢的不同客票产品的差异化定价。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实施统一票价,考虑静音车厢的差异化定价收益可提升1.5%,相比仅实施列车差异化定价,增设静音车厢收益可提升5.0%。研究成果可为高铁静音车厢定价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静音车厢 双层规划 旅客选择行为 收益管理
下载PDF
苏州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多源市民卡兼容接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保明 梁君 +1 位作者 张宁 陈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5-279,共5页
[目的]为了解决市域轨道交通运营时售检票系统对其他市民卡票种兼容接入的问题,需对苏州大市范围内的市民卡兼容接入进行统一规划,以形成一套完备的兼容接入方案。[方法]为此,根据苏州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市民卡接入现状,梳理苏州市... [目的]为了解决市域轨道交通运营时售检票系统对其他市民卡票种兼容接入的问题,需对苏州大市范围内的市民卡兼容接入进行统一规划,以形成一套完备的兼容接入方案。[方法]为此,根据苏州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市民卡接入现状,梳理苏州市民卡的接入业务,分析市民卡兼容接入需求及接入工作内容;从优惠政策、技术标准、票卡结构等方面分析市民卡接入的实施难点及合理的解决思路,并根据交易结算方式提出间接接入、直接接入、混合接入3种兼容接入方案;从经济性、安全性、便捷性等层面对各方案进行了比选,并从标准制定、参数化配置两方面对兼容接入的具体实施提出建议。[结果及结论]研究和方案比较结果表明:售检票系统市民卡兼容接入涉及诸多难点,需多方协调解决;混合接入方案兼顾了改造工作量及各接入方的权益,灵活性强、适用性更好;制定市民卡兼容接入标准能够有效降低接入难度及接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城市轨道交通 售检票系统 市民卡 兼容接入
下载PDF
铁路智能车站室内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7
作者 陈瑞凤 史天运 +3 位作者 李超 刘小燕 张亚伟 吴首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168,208,共10页
铁路智能车站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旅客便捷出行、车站温馨服务、客运高效管理,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提升客运管理工作效率。为满足智能车站旅客便捷出行、客运高效组织的精准定位需求,首先归纳了几何测量法、位置指纹... 铁路智能车站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旅客便捷出行、车站温馨服务、客运高效管理,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提升客运管理工作效率。为满足智能车站旅客便捷出行、客运高效组织的精准定位需求,首先归纳了几何测量法、位置指纹识别法和临近关系定位法3种室内无线定位原理及方法。然后综合对比和分析了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不同类型无线定位技术的特征和性能,包括5G通信、低功耗蓝牙、UWB、Wi-Fi、RFID等多类型无线定位技术。最后面向智能车站客运管理场景提出了基于5G融合新型反向散射技术的定位方案,采用更小体积、更广连接、更低功耗、更长使用周期的反向散射移动标签,实现亚米级高精度定位;面向旅客服务场景提出了基于低功耗蓝牙融合Wi-Fi/移动通信技术的定位方案,满足旅客只使用一部手机便可实现站内无盲区精准定位的需求,实现便捷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智能车站 无线定位 便捷出行 客运管理
下载PDF
面向高铁旅客服务系统的DSDP零信任架构设计
8
作者 吴兴华 姚洪磊 +1 位作者 刘勇 王朋函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10期40-47,共8页
为解决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简称:旅服系统)业务终端设备数量多且统一安全接入管理权限复杂、零信任访问控制手段不足,以及传统软件定义边界(SDP,Software Defined Perimeter)零信任架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单点故障等问题,设计一种DSDP(D... 为解决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简称:旅服系统)业务终端设备数量多且统一安全接入管理权限复杂、零信任访问控制手段不足,以及传统软件定义边界(SDP,Software Defined Perimeter)零信任架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单点故障等问题,设计一种DSDP(Dual-identity SDP)零信任架构,用以改造旅服系统主数据中心(简称:主数据中心)和铁路局集团公司服务器集群架构,保障其代管的车站业务终端设备接入的安全性;提出基于同态加密技术的双重认证流程算法,用以实现DSDP零信任架构下,主数据中心和铁路局集团公司SDP控制模块双向互认功能。实验结果表明:DSDP零信任架构可有效对抗劫持风险;在多用户的情况下,可保障旅服系统响应时间在合理范围内;具有可用性,可为旅服系统终端设备的统一接入与不同权限要求的零信任身份认证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客服务系统 系统架构 零信任 SDP架构 同态加密
下载PDF
管控平台综合监控告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李君 徐春婕 +2 位作者 张文宗 王振 李逸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9期44-49,共6页
针对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简称:管控平台)在传统运营维护(简称:运维)方式下的告警机制不完善、故障定位不明确等问题,设计并研发了管控平台综合监控告警系统(简称:监控告警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关键技术和实际... 针对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简称:管控平台)在传统运营维护(简称:运维)方式下的告警机制不完善、故障定位不明确等问题,设计并研发了管控平台综合监控告警系统(简称:监控告警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情况。应用情况表明,监控告警系统改进了传统运维的基本流程,可及时挖掘潜在异常、预测故障演变态势,提升了管控平台业务数据分析、处理、挖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升了管控平台的数智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告警 日志运维 管控平台 故障预测 集成展示
下载PDF
沪苏城市轨道交通票务互联互通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海亭 付保明 +1 位作者 金立艳 张宁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为推动上海和苏州两市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对其建设的业务需求、现存难点及实施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梳理上海市与苏州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分析票务系统互联互通的业务需求。然后从密钥体系、票卡结构以... 为推动上海和苏州两市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对其建设的业务需求、现存难点及实施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梳理上海市与苏州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分析票务系统互联互通的业务需求。然后从密钥体系、票卡结构以及软件接口3方面详细探讨票务系统互联互通的难点和挑战。最后,综合考虑这些需求和难点后,从二维码车票互通、换乘客流组织以及票务处理3个方面提出沪苏城市轨道交通票务互联互通的解决思路及相关方案,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畅通的出行体验。可有效推动沪苏城市间票务系统“互联互通”格局的建立,同时为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互联互通设计与实施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票务系统 互联互通 沪苏都市圈
下载PDF
铁路客运站股道运用窗时排序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英贵 雷定猷 +1 位作者 汤波 王新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股道运用计划是实现CTC条件下客运站分散自律控制的关键。以时刻表、股道和站台为研究对象,结合进路编排、维修和列车早晚点时间窗,在分析股道运用平行机排序和多目标排序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排序理论,以总费用最小和股道均衡使用为... 股道运用计划是实现CTC条件下客运站分散自律控制的关键。以时刻表、股道和站台为研究对象,结合进路编排、维修和列车早晚点时间窗,在分析股道运用平行机排序和多目标排序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排序理论,以总费用最小和股道均衡使用为目标函数,建立股道运用第一类多目标窗时排序模型。采用基本和合成分派规则、解改进优化策略,设计自律优化算法和3步算法制订和调整股道运用计划。实例表明:软时间窗下的规则解、近似解平均比硬时间窗下的解优化17.8%、14.1%,硬时间窗解收敛速度较快,采用θ规则在两类时间窗下均能得到较优解;制订计划时,宜综合采用各种分派规则尤其是规则6和θ规则,调整时宜直接采用规则10、12。提出的模型及算法能快速、合理地制订股道运用计划,有效解决带有时间窗的股道运用问题,并充分运用车站的各项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站 股道运用 时间窗 现代排序 分派规则
下载PDF
大型铁路客运站到发线与咽喉区综合运用优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鹏 宋文波 +1 位作者 陈霞 姚向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在考虑咽喉区进路交叉和到发线技术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将到发线和咽喉区作为整体进行综合优化,以到发线运用和咽喉区进路运用均衡为优化目标,基于0-1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到发线运用模型,并编制模拟退火求解算法.以兰州站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 在考虑咽喉区进路交叉和到发线技术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将到发线和咽喉区作为整体进行综合优化,以到发线运用和咽喉区进路运用均衡为优化目标,基于0-1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到发线运用模型,并编制模拟退火求解算法.以兰州站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到发线和咽喉的运用都达到了均衡并且使占用同一到发线相邻两列列车时间间隔增大,若发生晚点等突发事件便于车站作业调整.所构建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车站技术设备利用均衡性以及车站作业的抗干扰性,为车站作业计划编制提供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到发线运用 0-1整数规划 模拟退火算法 咽喉区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召援系统建设研究
13
作者 徐正 张炳森 刘泽远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96-101,共6页
轨道交通智慧乘客服务需要智能召援系统的建设,针对召援方式的现状问题,首先从乘客角度分析智慧召援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需求,并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出基于“线上+线下”的召援方式,建立智能召援、人工召援和现场召援的三级... 轨道交通智慧乘客服务需要智能召援系统的建设,针对召援方式的现状问题,首先从乘客角度分析智慧召援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需求,并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出基于“线上+线下”的召援方式,建立智能召援、人工召援和现场召援的三级体系;提出采用五层架构建设智能召援平台,分为设备接入层、数据输入层、业务逻辑层、算法处理层和终端响应层,设计该体系下的响应逻辑和业务流程,智能分发算法保证召援的就近触发、及时响应;最后从工程角度提出召援终端设备的设置和所需的系统间联动,该研究为后续智能召援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召援系统 智慧乘客服务 轨道交通
下载PDF
客运站股道运用优化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雷定猷 王栋 刘明翔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87,共4页
为了提高客运站运输生产效率和行车技术作业自动化水平,分析了客运站旅客列车到、发技术作业的特点,建立了客运站股道运用优化模型。模型目标为有利于客运站行车技术作业,有效利用车站设备和方便旅客乘降,并且优先排列等级较高的列车。... 为了提高客运站运输生产效率和行车技术作业自动化水平,分析了客运站旅客列车到、发技术作业的特点,建立了客运站股道运用优化模型。模型目标为有利于客运站行车技术作业,有效利用车站设备和方便旅客乘降,并且优先排列等级较高的列车。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采取分支定界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模型和算法应用到一大型三线通过式客运站,股道运用计划有明显改变,1/3以上列车到发线进行了变更,整体安排合理,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客运站 行车技术作业 模型与算法
下载PDF
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研究 被引量:56
15
作者 谢楚农 黎新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0-133,共4页
详细分析客运站旅客列车到、发技术作业。把客运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目标分解为方便旅客旅行、有利于保证行车作业安全与行车技术作业和有效地使用车站各种既有行车技术设备等三个子目标,并分别建立其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与分枝... 详细分析客运站旅客列车到、发技术作业。把客运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目标分解为方便旅客旅行、有利于保证行车作业安全与行车技术作业和有效地使用车站各种既有行车技术设备等三个子目标,并分别建立其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与分枝定界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依据某大型双线通过式客运站的实际数据,应用优化模型进行到发线运用实例分析计算,计算所得方案的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站 到发线运用 行车技术作业 优化模型
下载PDF
考虑旅客旅行时间的高速铁路票额分配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文波 赵鹏 +1 位作者 李博 王盼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2-1068,共7页
针对列车间相互替代性、差异性及旅客选择行为对票额分配的影响,利用旅客疲劳恢复时间对列车舒适度进行定量化研究,在考虑列车运行时间、舒适度、停站方式差异性的基础上,以铁路部门和旅客的系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考虑旅客旅行时间... 针对列车间相互替代性、差异性及旅客选择行为对票额分配的影响,利用旅客疲劳恢复时间对列车舒适度进行定量化研究,在考虑列车运行时间、舒适度、停站方式差异性的基础上,以铁路部门和旅客的系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考虑旅客旅行时间的高速铁路多列车票额分配随机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模拟退火求解算法.以京沪高铁列车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并与只考虑铁路收益下的票额分配方案对比,结果表明:考虑旅客旅行时间的票额分配方案能在保证铁路收益提升约2.3%的前提下,使得旅客旅行时间和旅行成本均降低约3.6%,铁路部门和旅客的系统效益提高约7.1%,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长途旅客的出行需求.所构建模型能够为高速铁路多列车的票额分配提供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票额分配 旅客旅行时间 模拟退火算法 多列车
下载PDF
考虑动态购票需求的高速铁路票额分配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文波 赵鹏 李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27,共8页
针对预售期内不同OD旅客购票行为及其购票过程的差异性,在利用复合非齐次泊松过程对不同OD旅客购票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的基础上,以铁路部门和旅客的系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考虑不同OD旅客动态购票需求特点的高速铁路多列车票额分... 针对预售期内不同OD旅客购票行为及其购票过程的差异性,在利用复合非齐次泊松过程对不同OD旅客购票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的基础上,以铁路部门和旅客的系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考虑不同OD旅客动态购票需求特点的高速铁路多列车票额分配随机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通过需求仿真将模型转化成确定性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Lingo 12.0进行求解。以京沪高铁列车为例进行购票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与先到先得的购票策略及不考虑动态购票需求的方案相比,本文构建的模型能使铁路部门和旅客的系统效益分别提高约5.2%和13%;并且本方案能在充分利用列车席位能力的前提下,更好地适应旅客不同售票阶段的购票需求特点。所构建模型能够为高速铁路多列车票额分配提供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票额分配 动态购票需求 复合非齐次泊松过程 多列车
下载PDF
基于旅客时间价值的高速铁路差别定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博 赵鹏 宋文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03,共6页
针对同一OD间列车票价相同导致上座率不均衡的问题,在综合考虑不同列车间发车时段、旅行时间及舒适度差异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旅客选择效用最大化的时间价值模型及其列车差别定价模型.利用RP(Revealed Preference)与SP(Stated Prefere... 针对同一OD间列车票价相同导致上座率不均衡的问题,在综合考虑不同列车间发车时段、旅行时间及舒适度差异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旅客选择效用最大化的时间价值模型及其列车差别定价模型.利用RP(Revealed Preference)与SP(Stated Preference)组合调查方法获取旅客列车选择数据,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旅客时间价值模型进行标定.以北京到西安的高铁列车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模型可以对同一OD间各列车进行差别定价;通过对各列车客流分担率分析可以得出,实施差别价格可以均衡各列车上座率,提高列车能力利用率.为高速铁路列车差别定价及其精细化能力管理提供了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差别定价 旅客时间价值 多列车
下载PDF
基于TCPN的铁路客运站作业组合仿真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鲁工圆 闫海峰 徐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4-701,共8页
为解决现有铁路车站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建模过程复杂、适用范围有限、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据站场布置图,用进路冲突图描述车站列车进路及进路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站场布置图的赋时有色Petri网(timed colored Petri net,TCPN)... 为解决现有铁路车站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建模过程复杂、适用范围有限、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据站场布置图,用进路冲突图描述车站列车进路及进路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站场布置图的赋时有色Petri网(timed colored Petri net,TCPN)仿真模型.车站作业过程仿真结果表明:TCPN仿真模型性能与结构稳定,适用于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任意铁路客运站站型图的作业过程仿真及优化;冲突图模型与现实车站系统相似程度高,对车站布置图的描述精度与施工图精度相同,最高可达毫米级;与传统铁路车站仿真软件手工建模过程相比,冲突图模型建模效率高,建模过程耗时小于1 s;仿真过程咽喉进路最高负荷为70%,到发线最高负荷为35%,列车到达正点率100%,出发正点率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站 作业过程仿真 赋时有色Petri网 冲突图 冲突度
下载PDF
基于监控视频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研究
20
作者 石琦 方勇 +2 位作者 胡华 刘志钢 魏万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4,159,共6页
[目的]为科学设置闸机,改善其实际通行能力,以及减少行人异常停滞行为带来的拥挤风险,需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视频轨迹追踪技术,采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监控视频中的行人运动参... [目的]为科学设置闸机,改善其实际通行能力,以及减少行人异常停滞行为带来的拥挤风险,需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视频轨迹追踪技术,采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监控视频中的行人运动参数;确定行人停滞行为表征指标,从闸机类型、行人流及个体停滞行为三类要素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行人停滞行为谱,并采用四分位差法确定行人停滞行为谱表征指标上下限阈值;对行人停滞行为起点至闸翼/闸杆中心的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以及行人停滞范围和停滞时间等4个表征指标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全面解析了不同闸机类型和不同行人流率下的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结果及结论]行人易在闸机设施正前方停滞,行人停滞行为起点至闸翼/闸杆中心的纵向距离远大于其横向距离;当行人流率为>5~10人次/min时,行人停滞范围波动性最大;随着行人流量的增加,行人可用空间、停滞范围及停滞时间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闸机设施 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 监控视频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