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感知校准的自适应人群计数与定位方法
1
作者 陈永 张娇娇 张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8,共11页
密集场景下准确人群计数和定位,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密集人群计数与定位易受人群分布不均、背景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计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域感知校准的自适应人群计数与定位方法。通过构建金字塔结... 密集场景下准确人群计数和定位,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密集人群计数与定位易受人群分布不均、背景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计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域感知校准的自适应人群计数与定位方法。通过构建金字塔结构提取人群图像的多尺度特征,增强特征关联性,并设计可变形几何自适应模块学习不同分布的人群几何特征,以增强对人群分布不均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感知和区域校准模块,提取全局上下文特征和区域特征,克服了背景干扰造成的定位与计数不准问题。接着通过双分支卷积预测通路,输出生成点的预测位置和置信度分数,以提高网络的定位与计数精度。最后提出改进二分图最大匹配Hopcroft-Karp算法对真值点与预测点进行匹配校准,从而完成人群定位与计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分别在公开的ShanghaiTech Part A和Part B数据集、NWPU-Crowd数据集、UCF-QNRF数据集上评价指标均优于对比算法,且定位精度较P2Pnet分别提高了3.5%、6.1%、11.3%和8.1%,能够有效提高人群定位与计数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计数 人群定位 区域感知校准 几何特征自适应 双分支卷积预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违禁品检测和人脸表情识别的铁路客运站安检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凯贝 吕晓军 +1 位作者 李超 魏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客流量日益增长,铁路客运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逐年升高,仅靠安检值机人员辨识风险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评估车站安全风险,降低车站安全评估对人力的依赖,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旅客及物品安检风险评...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客流量日益增长,铁路客运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逐年升高,仅靠安检值机人员辨识风险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评估车站安全风险,降低车站安全评估对人力的依赖,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旅客及物品安检风险评估机制。首先采用训练好的YOLOv5s模型对安检X光照片中的违禁品进行检测;其次使用训练好的ResNet50模型对车站安检机出口的人脸表情进行识别;最后建立了违禁品检测和人脸表情识别相结合的旅客及其所携物品风险评估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和识别出违禁品以及人脸表情,所提出的风险评估机制降低了安检过程对人力的依赖,可以帮助车站工作人员预防安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风险评估 目标检测 违禁品 铁路运输 表情识别
下载PDF
考虑群组特性的低能见度下铁路枢纽候车区人群疏散研究
3
作者 王盼 宋晓敏 +3 位作者 庄异凡 刘志钢 艾栋 王凡 《物流科技》 2024年第7期81-85,99,共6页
为探究低能见度下铁路枢纽候车区环境中,群组特性对人群疏散的影响,通过开展低能见度下个体和群组混合人群疏散实验,计算分析疏散时间、疏散速度、群组构型等数据,探讨不同人员密度场景下群组行为的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疏散模型进... 为探究低能见度下铁路枢纽候车区环境中,群组特性对人群疏散的影响,通过开展低能见度下个体和群组混合人群疏散实验,计算分析疏散时间、疏散速度、群组构型等数据,探讨不同人员密度场景下群组行为的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疏散模型进一步分析群组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座位区走廊及出口前通道存在人群短时聚集的风险;中、低密度场景下,2人群组疏散速度显著大于3人群组,男性群组疏散速度显著大于女性群组;在疏散过程中,女性群组表现为慢速、有序,男性群组相对快速、无序。此外,仿真模拟结果显示,高密场景下,40%的群组比例取得的疏散时间最短。从实验分析及仿真结果出发,对考虑群组特性的低能见度下铁路枢纽候车区人群疏散提出建议,为管理者和决策者制定疏散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枢纽候车区 低能见度 人群疏散 群组
下载PDF
客运场所群体情感氛围智能计算与应急决策分析
4
作者 邵帅 陈奕杉 +2 位作者 广田薰 郭湛 戴亚平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11期90-97,共8页
为实现对铁路客运场所安全监控中潜在风险的识别,针对群体情感分析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客运场所群体情感氛围智能计算的应急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客运场所旅客群体情感氛围的计算与分析模型,该模型由群体情感氛围量化模型和群体情... 为实现对铁路客运场所安全监控中潜在风险的识别,针对群体情感分析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客运场所群体情感氛围智能计算的应急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客运场所旅客群体情感氛围的计算与分析模型,该模型由群体情感氛围量化模型和群体情感氛围分析模型两部分组成;基于上述模型,实现了对突发事件的风险等级估计,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响应。通过在IEMOCAP数据集和自制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多人场景中的群体情感变化,可为铁路客运场所的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计算 群体情感氛围 熵值法 应急决策 智能运营
下载PDF
基于人头颜色空间和轮廓信息的行人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春霞 董宝田 王爱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7,84,共9页
为提高智能视频监控中行人统计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头颜色空间和轮廓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人脸肤色、发色在YCb Cr和RGB颜色空间的聚类情况,建立人头颜色模型,分割人头候选区域,并针对行人运动的特征,采用多帧差法... 为提高智能视频监控中行人统计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头颜色空间和轮廓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人脸肤色、发色在YCb Cr和RGB颜色空间的聚类情况,建立人头颜色模型,分割人头候选区域,并针对行人运动的特征,采用多帧差法提取运动信息,剔除背景噪声,修正候选区域的精度;然后根据改进的Canny算子提取候选区域的轮廓,融合形态学对边缘进行修正,提取候选区域轮廓信息;最后根据人头轮廓的几何特征,剔除'伪候选'区域,并进行连通域信息标记,检测人头图像,从而对行人进行检测和统计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出人头,在动态场景下的行人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颜色空间 CANNY 伪候选区域 连通域 行人检测
下载PDF
铁路隧道斜井式紧急出口的入口段结构参数确定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琦 王明年 于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42,共7页
针对特长单洞双线铁路隧道内发生列车火灾的情况,采用buildingEXODUS人员疏散模型模拟人员疏散过程,分析不同斜井式紧急出口入口段结构设计参数下的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和人员聚集时间,以此确定经济、合理的入口段结构参数;采用火灾动... 针对特长单洞双线铁路隧道内发生列车火灾的情况,采用buildingEXODUS人员疏散模型模拟人员疏散过程,分析不同斜井式紧急出口入口段结构设计参数下的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和人员聚集时间,以此确定经济、合理的入口段结构参数;采用火灾动力学模型模拟火源燃烧过程,得到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并与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比较,以确定该入口段结构参数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为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疏散,入口段防护门宽度应不小于3m;入口段地面面积应不小于280m2;在入口段地面宽度确定后,入口段地面最大坡度应按照一定的关系式取值;在入口段最优结构参数条件下,在距离紧急出口150m范围内,仍有13.6%的人员处于危险环境中,因此,还需要在紧急出口处设置风机等防灾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列车火灾 人员疏散 斜井式紧急出口 入口段 结构参数
下载PDF
熟悉环境条件下的公共场所人员疏散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牟瑞芳 杨锐 王列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1-186,共6页
建立能够准确描述熟悉公共场所环境人员真实疏散行为的仿真模型,用于指导编制开发具有较高仿真度的程序软件。该模型是在参考Helbing社会力模型建模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和量化影响熟悉环境人员疏散行为的主要因素,同时引入可翻越度概念区... 建立能够准确描述熟悉公共场所环境人员真实疏散行为的仿真模型,用于指导编制开发具有较高仿真度的程序软件。该模型是在参考Helbing社会力模型建模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和量化影响熟悉环境人员疏散行为的主要因素,同时引入可翻越度概念区分不同属性障碍物对人员疏散行为的不同影响,并结合分子模拟原理建立,最后运用C#编程语言实现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虚拟场景的模拟,其仿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为完整地体现熟悉环境人员的疏散轨迹及移动速度变化,适用于高铁客运站等公共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人员疏散 仿真模型 熟悉环境
下载PDF
融合背景差分的二次重构和内外标记分水岭的行人检测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爱丽 董宝田 王泽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2,112,共8页
应用视频处理技术对行人交通进行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已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精准地提取交通场景语义信息,提出融合背景差分的二次重构和内外标记分水岭的行人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级形态学开闭重构和背景差分运算,... 应用视频处理技术对行人交通进行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已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精准地提取交通场景语义信息,提出融合背景差分的二次重构和内外标记分水岭的行人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级形态学开闭重构和背景差分运算,凸显出前景区域,锐化背景区域;然后根据灰度图像局部极大值和邻域综合信息提取内部标记,进行'准欧式'距离变换提取外部标记;最后对梯度图像进行修正和分水岭变换,提取出图像中运动的行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地去除运动噪声的影响,检测到相对完整的目标,很好地抑制了过分割问题,在动态场景的行人检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二次重构 背景差分 内外标记 分水岭 行人检测
下载PDF
模糊理论在铁路客运安全指标权重优化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江 陈滋顶 +1 位作者 贾元华 孙东冶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3,52,共8页
客运安全评价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安全评价中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将模糊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给出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变化区间,并在各区间内生成不同权重值.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仿真实验来生成针对不同指标权重... 客运安全评价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安全评价中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将模糊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给出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变化区间,并在各区间内生成不同权重值.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仿真实验来生成针对不同指标权重值所产生的评价结果,并通过定量化方法得出该评价结果的方差.以方差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进行后向反馈,实现指标权重的优化,并将优化后的权重用于我国各铁路企业客运安全评价结果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充分尊重专家对指标权重评定的基础上,对权重进行微调,使得评价结果对指标得分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 权重优化 模糊理论 安全评价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拟人仿真试验的列车事故乘员损伤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乐乐 佟鑫 卫亮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针对列车碰撞事故中卧铺车厢乘员损伤分析和预测问题,依据25T型硬卧、软卧车厢内部结构布置特点建立以坐姿、卧姿假人模型为基础的典型碰撞场景有限元模型。以标准载荷为边界条件进行仿真计算,获得假人姿态响应、头部和胸部加速度、腿... 针对列车碰撞事故中卧铺车厢乘员损伤分析和预测问题,依据25T型硬卧、软卧车厢内部结构布置特点建立以坐姿、卧姿假人模型为基础的典型碰撞场景有限元模型。以标准载荷为边界条件进行仿真计算,获得假人姿态响应、头部和胸部加速度、腿部受力碰撞历程仿真数据,参考汽车碰撞损伤标准评估乘员头、胸、腿部损伤。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硬卧车厢中坐姿乘员的头部在碰撞事故中与中铺床棱发生两次碰撞并造成致命伤害,下铺卧姿乘员头部直接和餐桌发生碰撞并造成严重损伤;软卧车厢中上铺乘员有从上铺跌落并产生致命伤害的可能性。可通过改进卧铺车厢中与乘员接触结构的形状和材料或增加防护装置等方式降低乘员损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人 仿真试验 卧铺 二次碰撞 损伤预测
下载PDF
基于光流特征描述子的站点限流设施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泽胜 董宝田 罗文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1-346,共6页
针对现有限流设施与策略智能化程度不高,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流特征描述子的站点限流设施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枢纽内场景特点,设置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从而降低后续操作的计算量,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然后,... 针对现有限流设施与策略智能化程度不高,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流特征描述子的站点限流设施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枢纽内场景特点,设置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从而降低后续操作的计算量,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然后,在建立光流特征描述子的基础上,对图片序列进行特征分析;最后,基于人群聚集特征,对经典单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调整,并实现超负荷状态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对站台人群状态进行准确检测,有效增强限流设施的自动化水平,为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组织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状态检测 特征描述子 地铁限流 单分类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突发事件的城市地铁客流应急疏散模型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熊国强 雷嘉烨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6,共8页
面向地铁突发事件,以组合建模的视角研究地铁客流应急疏散问题。首先对突发客流及其疏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构建了地铁客流应急疏散的组合模型,包括行人最优路径选择模型、行人移动模型、障碍物绕行模型、变道和超... 面向地铁突发事件,以组合建模的视角研究地铁客流应急疏散问题。首先对突发客流及其疏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构建了地铁客流应急疏散的组合模型,包括行人最优路径选择模型、行人移动模型、障碍物绕行模型、变道和超越模型等。然后以西安市青龙寺地铁站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AnyLogic软件平台仿真分析了地铁客流应急疏散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紧急疏散过程中,行人密度比较大的状态下,出口及路径等关键信息如果不能完全掌握,将导致站台层与站厅层间的通道出现拥挤现象。当及时发布疏散的实时信息,工作人员现场控制出站人流行走的通道和秩序时,拥堵人群可以得到有效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突发事件 客流疏散 AnyLogic仿真
下载PDF
地铁车站疏散设施布局对乘客疏散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琳 张国奥 徐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54,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和复杂性增加的同时,灾害发生时的疏散难度也在加大,增加车站疏散设备使用效率、减少疏散时间对车站安全运营和车站能力扩增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地铁1号线彭城广场站为例,通过仿真软件Anylogic构建车站疏散模型,研...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和复杂性增加的同时,灾害发生时的疏散难度也在加大,增加车站疏散设备使用效率、减少疏散时间对车站安全运营和车站能力扩增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地铁1号线彭城广场站为例,通过仿真软件Anylogic构建车站疏散模型,研究楼扶梯空间位置和出口开放情况对车站总疏散时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工作人员在楼扶梯和出口处的干预对疏散时间减少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疏散设备 疏散时间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
14
作者 王泽胜 董宝田 王爱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0,共7页
由于受到光照等因素造成的散斑噪声和灰度不均衡现象的影响,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行人的准确检测较为困难.为了提高交通场景信息提取的精准度和自动化水平,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首先以像素间"... 由于受到光照等因素造成的散斑噪声和灰度不均衡现象的影响,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行人的准确检测较为困难.为了提高交通场景信息提取的精准度和自动化水平,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首先以像素间"准欧式"距离为参考,确定神经网络接受区中心神经元与邻域神经元间的点火贡献关系;然后根据图像灰度特征以及邻域综合信息对脉冲产生区的关键控制参数——初始阈值进行设定;最后对获得的初始结果进行多策略形态学修正,从而提取出图像中的行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有效提高检测方法自适应程度的同时,显著去除噪声的影响,较好地抑制过分割的问题,检测到相对完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行人检测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计算机视觉 自适应性
下载PDF
铁路客运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与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雯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第23期218-218,共1页
铁路旅客运输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众化交通运输工具,其首要任务是确保旅客安全。客运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识别和研判安全风险点,阻断风险源的发生,提高客运安全管理水平。本文以呼和浩特铁路局为例,从安... 铁路旅客运输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众化交通运输工具,其首要任务是确保旅客安全。客运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识别和研判安全风险点,阻断风险源的发生,提高客运安全管理水平。本文以呼和浩特铁路局为例,从安全风险研判、安全风险控制及安全监管考核三个方面分析了铁路企业客运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加强铁路客运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客运 安全风险 管理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法的铁道车辆客室结构优化 被引量:20
16
作者 谢素超 周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90-1998,共9页
为解决铁道车辆客室空间尺寸和内部部件接触刚度优化配置问题,实现客室结构多目标多参数优化设计,以座椅-桌子结构和座椅-座椅结构2种模型为例,基于Kriging算法构造了目标参数(乘员头部性能指标CHI15,CHI36和胸部性能指标CT3ms)关于... 为解决铁道车辆客室空间尺寸和内部部件接触刚度优化配置问题,实现客室结构多目标多参数优化设计,以座椅-桌子结构和座椅-座椅结构2种模型为例,基于Kriging算法构造了目标参数(乘员头部性能指标CHI15,CHI36和胸部性能指标CT3ms)关于设计变量(小桌高度h、小桌与座椅距离l1、座椅间距l2、桌子接触刚度k1和座椅接触刚度k2)的代理模型,分别得到目标参数随设计参数变化的响应曲面,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建立的目标参数代理模型进行整体寻优,得到2种结构模型的最优参数配置。分析结果表明:各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寻优结果与数值计算的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误差范围为-5.94%-2.23%,说明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是可靠的。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铁道车辆客室结构的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客室结构 优化 Kriging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融合光流速度场与背景差分的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爱丽 董宝田 +1 位作者 王泽胜 尹彪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137,共7页
为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识别铁路客运站的客流,根据车站监控环境的多变性特点,提出将光流速度场算法与背景差分算法相结合的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将光流引入背景建模中,并与背景差分结果进行并运算,再通过"死角"灰度优化处理,实... 为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识别铁路客运站的客流,根据车站监控环境的多变性特点,提出将光流速度场算法与背景差分算法相结合的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将光流引入背景建模中,并与背景差分结果进行并运算,再通过"死角"灰度优化处理,实现背景的实时更新。以实录的北京南站视频对给出的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均值背景法和高斯背景法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背景的提取、实时更新及运动目标阴影扰动等问题,拟合的背景干净、虚影弱,描述的背景符合实际背景场景,用于动态场景的客流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更新 光流速度场 背景差分 视频监控 客流识别
下载PDF
基于蝴蝶结模型的高速铁路车站安全风险管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学庆 王睿 +1 位作者 李月 舒继承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7-82,共6页
高速铁路车站的开放式设计、统一候车、商业化及电子设备繁多等给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进行风险分析具有实际意义。在概述蝴蝶结模型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对现有高速铁路车站旅客进出站顺序和空间架构进行分析,提出恐怖袭击、拥... 高速铁路车站的开放式设计、统一候车、商业化及电子设备繁多等给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进行风险分析具有实际意义。在概述蝴蝶结模型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对现有高速铁路车站旅客进出站顺序和空间架构进行分析,提出恐怖袭击、拥挤踩踏、火灾爆炸及疾病卫生4个风险事件。通过安全屏障中控制措施分析构建高速铁路车站安全风险蝴蝶结模型;阐释模型的应用领域和实际运用方法,以及在高速铁路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结模型 高速铁路车站 安全风险分析 控制措施
下载PDF
高速铁路客运安全调研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晓明 郑凯 +3 位作者 罗丹 孙膑 李姝辰 汝宜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17-124,共8页
为创新我国高速铁路客运安全监管模式,运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安全服务链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从现行铁路安全法规与标准、监管部门工作重点及铁路客运服务企业现状等多维度加以分析,设计高速铁路车站与列车客运安全调研指标,并分线路进... 为创新我国高速铁路客运安全监管模式,运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安全服务链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从现行铁路安全法规与标准、监管部门工作重点及铁路客运服务企业现状等多维度加以分析,设计高速铁路车站与列车客运安全调研指标,并分线路进行现场调研;在全覆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收集汇总相关资料,找出我国高速铁路客运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高速铁路客运安全整体水平良好,达标率超过90%,但是部分高速铁路车站存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堵塞、封闭,甚至被商业开发占用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安全调研 高速铁路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安全服务管理
下载PDF
轨道交通枢纽人员紧急疏散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伟 许强 张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24,共6页
近几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紧急情况下的轨道交通枢纽人员安全疏散问题日益重视。相比其他环境下的人员疏散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紧急疏散具有系统复杂、环境特定、危险因素多、规范不足等典型差异化特征。为此,围绕影响轨道交通枢... 近几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紧急情况下的轨道交通枢纽人员安全疏散问题日益重视。相比其他环境下的人员疏散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紧急疏散具有系统复杂、环境特定、危险因素多、规范不足等典型差异化特征。为此,围绕影响轨道交通枢纽人员紧急疏散效果的疏散空间环境设计、疏散人员客流环境分析、疏散行为模式研究等3个关键领域,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紧急疏散技术相关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面向现有应用不足之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 人员紧急疏散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