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7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VES模型的污染物排放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杨阳 刘敏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道路机动车排放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量化评价最困难的污染源之一。目前,国内主要利用MOVES模型进行道路机动车排放预测,但在参数本地化时进行地理区域选择方面缺少深入分析,基于太原实际的道路交通流信息,共选取8个相近地... 道路机动车排放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量化评价最困难的污染源之一。目前,国内主要利用MOVES模型进行道路机动车排放预测,但在参数本地化时进行地理区域选择方面缺少深入分析,基于太原实际的道路交通流信息,共选取8个相近地理区域,模拟得出机动车CO,CH_(4),NO_(x),PM_(2.5)污染物排放量,并运用SPSS进行污染物排放量与所选地理区域纬度和海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纬度确定的情况下,海拔和污染物排放量不存在显著相关;在海拔确定的情况下,纬度和污染物CH 4,NO_(x),PM_(2.5)排放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CO排放量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排放 MOVES模型 SPSS软件 污染物排放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空气净化技术在超长水下公路隧道通风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崔佳 苏昂 +4 位作者 陈稳 朱宇 陈翔宇 陈玉远 陈慧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空气净化技术是解决公路隧道机动车废气污染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相关应用案例和研究成果较少,无法指导超长水下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本文结合国内某超长水下公路隧道案例,提出了3种可行的净化通风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不同交... 空气净化技术是解决公路隧道机动车废气污染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相关应用案例和研究成果较少,无法指导超长水下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本文结合国内某超长水下公路隧道案例,提出了3种可行的净化通风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不同交通工况下隧道内典型污染物沿隧道长度的浓度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净化通风方案的污染物控制效果。通过经济性、环保性、可实施性等多方面比选,确定了适合应用在超长水下公路隧道的空气净化通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空气净化 方案比选 机动车污染 隧道通风
下载PDF
轻型车制动颗粒排放研究现状
3
作者 王昌钰 李家琛 +1 位作者 谭丹 葛蕴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0-841,873,共13页
随着汽车排气颗粒物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化,制动、轮胎磨损等产生的非排气颗粒物已经超过排气颗粒物成为汽车颗粒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制动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已有研究表明轻型车实际驾驶条件下制动产生的颗粒物PN排放能够达到10~(1... 随着汽车排气颗粒物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化,制动、轮胎磨损等产生的非排气颗粒物已经超过排气颗粒物成为汽车颗粒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制动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已有研究表明轻型车实际驾驶条件下制动产生的颗粒物PN排放能够达到10~(12)#/km级别,PM排放最高可达21 mg/km,均超过国六尾气排放限值,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极细颗粒物水平(<100 nm),且颗粒物中含有PAHs等致癌物质。未来应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制动颗粒物测量和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颗粒物排放 非尾气排放 交通源排放
下载PDF
基于交通仿真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拥堵排放特性
4
作者 武青青 余雪 +3 位作者 高超 齐蕊 刘华龙 王健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6-30,68,共6页
为分析高速公路上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流拥堵状态的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特性,采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仿真高速公路交通流拥堵状态和流畅状态的车辆运行数据,基于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的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测算模型计算2... 为分析高速公路上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流拥堵状态的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特性,采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仿真高速公路交通流拥堵状态和流畅状态的车辆运行数据,基于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的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测算模型计算2种状态下不同车型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综合移动源排放模型(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 MOVES)验证基于VSP排放测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拥堵状态下不同车型车辆加速工况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大于减速与怠速工况;交通流拥堵状态下车辆CO、NO_(x)、HC与CO_(2)的排放量约为流畅状态下的1.86、1.86、2.15、2.01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拥堵状态下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流畅状态;2种模型对4类尾气污染物排放测算结果较接近,相对平均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 拥堵 尾气排放 微观仿真 VSP
下载PDF
MOVES模型在城市交通碳减排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阳 张义 +2 位作者 王小平 贾志绚 贾文奇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准确评估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优化的碳减排效果,在实际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利用MOVES模型模拟信号优化后道路车辆污染物排放的变化,对交通管控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信号优化不仅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主干道交通流的速... 为准确评估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优化的碳减排效果,在实际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利用MOVES模型模拟信号优化后道路车辆污染物排放的变化,对交通管控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信号优化不仅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主干道交通流的速度,还能够不同程度降低不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尤其是CO_(2)的排放量;虽然信号优化后不同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在降低,但对于道路行驶的基数较小的车型,其污染物排放趋势有可能增加;不同污染物对信号优化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减排效果不同,但相同车型的不同污染物的减排趋势相似。通过详细分析模型参数的本地化过程和排放结果,所研究的污染物排放测算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为其他城市交通管控的减排效益研究提供参考,为城市的低碳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评估 信号优化 MOVES模型 参数本地化 尾气排放
下载PDF
碳达峰背景下沿海城市群道路交通节能减排潜力
6
作者 张兰怡 徐艺诺 +5 位作者 王硕 谢郑一 翁大维 王振昊 胡喜生 郑娉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5,共11页
基于我国“双碳”目标战略,为探究沿海城市群道路交通节能减排潜力,本文以福建省沿海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模型,设置3个一级情景与4个二级子情景。通过调整机动车保有量及燃油经济性等因素模拟分析研究区域道路交... 基于我国“双碳”目标战略,为探究沿海城市群道路交通节能减排潜力,本文以福建省沿海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模型,设置3个一级情景与4个二级子情景。通过调整机动车保有量及燃油经济性等因素模拟分析研究区域道路交通的减排潜力与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情景中,改进政策情景(MPS)表现出最优的节能减排效果,其节能减排潜力最大。与基准情景相比,到2035年,MPS情景有望实现节能59.3%。该情景下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的趋势均呈现显著下降,减排效果显著。从具体车型的节能减排潜力来看,在MPS情景下,小型载客汽车(汽油)、重型载货汽车(柴油)和轻型载货汽车(汽油)具有最大的节能潜力;8种车型的碳排放可在2025年达峰;且污染物排放能有效控制,其中重型载货汽车(柴油)的污染物减排潜力最大。研究证实推进综合政策落实,加快传统燃料汽车的淘汰以及优化道路车辆结构等措施,将对实现绿色低碳目标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模型模拟,福建省沿海城市群道路交通系统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减污降碳 LEAP模型 道路交通 能源消耗 沿海城市群
下载PDF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碳减排效益评估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彩凤 祁昊 +2 位作者 吴忠宜 李成 智涵祯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与碳排放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智能网联系统在提升城市路网通行能力与交通出行效率、减少车辆出行能耗与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定量评估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实际碳减排效益,文中通过分析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 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与碳排放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智能网联系统在提升城市路网通行能力与交通出行效率、减少车辆出行能耗与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定量评估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实际碳减排效益,文中通过分析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基本特征与碳减排基本原理,分别对信号交叉口与道路路段两个城市路网重要组成场景建立碳排放测算模型;根据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实际交通运行状况数据,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实施前后碳减排效益进行定量测算与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 碳减排效益 碳排放测算模型
下载PDF
天津市道路汽车行驶工况的研究 被引量:61
8
作者 杨延相 蔡晓林 +2 位作者 杜青 刘昌文 刘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0-204,共5页
本文研究了天津市的道路行驶工况。将一套车载实测系统安装在一辆华利牌微型面包车上研究天津市不同道路的行驶状况。用速度、加速度等行驶特征参数为准则数,对天津市各种道路行驶状况作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了一个基于实际汽车速度... 本文研究了天津市的道路行驶工况。将一套车载实测系统安装在一辆华利牌微型面包车上研究天津市不同道路的行驶状况。用速度、加速度等行驶特征参数为准则数,对天津市各种道路行驶状况作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了一个基于实际汽车速度、加速度等准则数的行驶工况,并做了这个行驶工况和欧洲的ECE15、美国的FTP75和日本的10-15工况的对比。结果表明,天津市有它自己的道路行驶特征:市区平均速度低,怠速时间长,加减速频繁,平均加减速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行驶工况 道路交通 汽车行驶 车载实测系统
下载PDF
机动车二次扬尘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承中 刘立忠 +2 位作者 李涛 黄学敏 王桂华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0,共3页
机动车行驶过程二次扬尘已成为中国北方城市扬尘污染的重要来源 ,有关机动车二次扬尘量化计算亟待研究开发。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重点分析了机动车车型、车速和路面粉尘负荷对二次扬尘的影响 ,为机动车二次扬尘排放因子计算和污染控制决... 机动车行驶过程二次扬尘已成为中国北方城市扬尘污染的重要来源 ,有关机动车二次扬尘量化计算亟待研究开发。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重点分析了机动车车型、车速和路面粉尘负荷对二次扬尘的影响 ,为机动车二次扬尘排放因子计算和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二次扬尘 发生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土体性质对地铁振动传播与衰减的影响
10
作者 黄浩 陈启阳 +2 位作者 孔凡兵 庞玲 赵坪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217,共8页
地铁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车致振动在不同路基土中的传播衰减规律也因土体性质的不同而变化。为研究土体性质对车致振动在土体水平和建筑物竖直方向上传播和衰减规律的影响,分别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和轨道-隧道-土体-建筑物三... 地铁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车致振动在不同路基土中的传播衰减规律也因土体性质的不同而变化。为研究土体性质对车致振动在土体水平和建筑物竖直方向上传播和衰减规律的影响,分别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和轨道-隧道-土体-建筑物三维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然后分别取路基土为坚硬土、中硬土、中软土和软弱土,分析比较地铁运行所引起的线路周围土体和建筑物的振动情况。结果表明:相比较于硬土,软土路基的土体振动强度更大;路基土越软,振动在由土体传到建筑物过程中的衰减幅度越大;随着与线路中心距离的增加,4种土体振动响应在整体上均呈现出随之减弱的趋势,但在局部区域会出现振动放大效应,此现象需格外关注;随楼层升高,在4种路基土条件下建筑物对16Hz以下的振动响应基本不变,对16Hz以上的振动响应呈减弱趋势。研究成果可为不同路基土条件下地铁线路的减振降噪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振动传播 数值计算 环境振动 土体性质 车致振动
下载PDF
机动车污染排放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68
11
作者 霍红 贺克斌 王歧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6-530,共5页
过去几十年,为了掌握机动车污染排放的规律和特征,向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物化原理和影响机动车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多种尺度的机动车排放模型,以模拟城市区域或者街道... 过去几十年,为了掌握机动车污染排放的规律和特征,向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物化原理和影响机动车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多种尺度的机动车排放模型,以模拟城市区域或者街道的污染物排放。为了分析机动车的瞬态排放特征,目前的机动车排放模型研究正逐渐从宏观向微观发展,排放测试方法注重获取逐秒的排放数据,排放模型模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逐步趋向微观。此外,机动车模型研究正趋向与交通模型进行耦合,从而揭示机动车在实际道路交通流中的排放特征。从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机动车排放测试、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及机动车排放清单等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机动车排放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对比并评价各种机动车排放模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我国的机动车排放模型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排放模型 排放因子 排放清单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2
作者 卢升荣 蒋惠园 刘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9,共8页
交通运输业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根据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以Theil指数为衡量指标,从人均、单位增加值、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3个方面测算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区域差异;结合扩展的Kaya恒等式,通过LMDI分解分析交... 交通运输业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根据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以Theil指数为衡量指标,从人均、单位增加值、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3个方面测算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区域差异;结合扩展的Kaya恒等式,通过LMDI分解分析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呈现较明显的不均衡分布,人均碳排放、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差异大于单位增加值碳排放差异;能源结构、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GDP换算周转量抑制CO_2排放(贡献率分别为1.72%、56.6%、41.68%),单位换算周转量增加值、人均GDP、人口促进CO_2排放(贡献率分别为7.99%、88.99%、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区域差异 THEIL指数 影响因素 LMDI分解 CO2排放
下载PDF
北京市汽车污染分担率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韩志雄 邢玉兰 +2 位作者 全宝玲 李国香 马桦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0-42,共3页
本文首先明确了汽车道路污染分担率和汽车区域污染分担率两个不同的概念,介绍了汽车区域污染分担率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三环内汽车区域污染分担率冬季CO为14.3%,NO_x为32.2%,THC为46.0%,秋季CO为58.4%,NO_x为68.7%,THC... 本文首先明确了汽车道路污染分担率和汽车区域污染分担率两个不同的概念,介绍了汽车区域污染分担率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三环内汽车区域污染分担率冬季CO为14.3%,NO_x为32.2%,THC为46.0%,秋季CO为58.4%,NO_x为68.7%,THC为86.6%。北京市汽车道路污染分担率(路中)冬季CO为65.7%,NO_x为71.6%,THC为37.6%;秋季CO为58.8%,NO_x为75.5%,THC为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公害 道路污染 区域污染
下载PDF
行道树对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寒娥 李秉滔 蓝盛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5-439,共5页
以南方常见的8种城市行道树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各自在远离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生长的树种作为对照,对行道树及其对照样品叶片和树皮的重金属铅和镉、电导率、pH值、叶片伤斑率及叶片表皮结构气孔数等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树种对交通环境的响... 以南方常见的8种城市行道树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各自在远离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生长的树种作为对照,对行道树及其对照样品叶片和树皮的重金属铅和镉、电导率、pH值、叶片伤斑率及叶片表皮结构气孔数等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树种对交通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树种比较,行道树叶片和树皮能累积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中的重金属铅和镉,其电导率和叶片的伤斑率增加,pH值下降.叶片气孔数的变化随树种不同有所差别,如阴香〔Cinnamomumbur-manii(Nees)〕等的叶片气孔数比对照少,而细叶榕(FicusmicrocarpaL.)等比对照多.根据行道树的生长状况及净化重金属的能力,8种供试植物中,白兰(MicheliaalbaDC.)和垂叶榕(FicusbenjaminaL.)最适合选作行道树,而阴香因其在交通环境中生长不良,净化效益差,不宜选作交通密集区的行道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重金属 电导率 PH值 气孔数
下载PDF
长沙市主要路口交通性污染现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律 唐明德 +1 位作者 易义珍 李世洁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1-392,共2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主要路口交通性污染现状。方法现场监测长沙市6个主要路口噪声、NO2、臭氧 (O3)和总悬浮颗粒物 (TSP)浓度及车流量 ,每天3次 ,连续5d。结果6个主要路口车流量为1203~3715辆/h ,噪声为69~88dB(A) ,NO2 为0.092~0.238mg/... 目的了解长沙市主要路口交通性污染现状。方法现场监测长沙市6个主要路口噪声、NO2、臭氧 (O3)和总悬浮颗粒物 (TSP)浓度及车流量 ,每天3次 ,连续5d。结果6个主要路口车流量为1203~3715辆/h ,噪声为69~88dB(A) ,NO2 为0.092~0.238mg/m3,O3 为0.238~0.303mg/m3,TSP为0.71~1.47mg/m3;O3 超标率达93%~100% ,平均98%。结论长沙市主要路口噪声和O3 污染最严重 ,交通污染与车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市 主要路口 交通性污染 空气污染 臭氧 噪声 交通
下载PDF
应用动态声全息方法识别轿车的行驶噪声源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禹贡 杨殿阁 +2 位作者 郑四发 李克强 连小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5-598,共4页
应用动态声全息方法对运动轿车在不同车速下的辐射噪声场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试验轿车在不同车速、不同频率下的车外表面声场分布 ,准确识别出了相应工况下的主要噪声源。
关键词 动态声全息方法 轿车 噪声源 识别 辐射 噪声场
下载PDF
汽车尾气超低排放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爱敏 贺小昆 +2 位作者 赵云昆 黄荣光 宁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综述了低温起燃技术、紧密耦合技术。
关键词 超低排放 汽车尾气 控制技术 加热技术 捕集 组合系统
下载PDF
公路沥青路面径流的水质特性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余爱华 石迪 赵尘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9-152,共4页
公路路面结构是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公路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的特性,对沪宁高速南京段沥青路面径流排水进行连续取样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径流污物SS、COD、BOD5及重金属Cr、Ni... 公路路面结构是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公路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的特性,对沪宁高速南京段沥青路面径流排水进行连续取样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径流污物SS、COD、BOD5及重金属Cr、Ni、Pb、Cd都具有很强的污染性,且生物可降解性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径流污染 水质特性
下载PDF
城市高架路沿侧细颗粒物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雅 王占永 +1 位作者 路庆昌 彭仲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0-657,共8页
以上海市高架路为对象,通过移动设备开展数据采集,建立广义加性模型,对高架路细颗粒物(PM_(2.5))浓度的垂直分布及其与微观尺度下的交通、气象、位置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原始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作为输入变量,提... 以上海市高架路为对象,通过移动设备开展数据采集,建立广义加性模型,对高架路细颗粒物(PM_(2.5))浓度的垂直分布及其与微观尺度下的交通、气象、位置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原始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作为输入变量,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的高架路交通污染物浓度垂直变化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PCA-BPNN).结果表明:高度、相对湿度和交通流量对PM_(2.5)浓度垂直变化有着显著影响;PCA-BPNN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污染物扩散的非线性问题,消除变量间多重共线性,有效弥补污染物垂直扩散模型在道路微观尺度上预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架路 垂直分布 广义加性模型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基于比功率的北京快速公交车辆排放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旭梅 王莹 +1 位作者 羡晨阳 宋国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5,共6页
为研究北京快速公交系统运行车辆的尾气排放特征,从速度、加速度和行驶模式比例3方面对其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同时确定比功率参数(VSP)的计算公式,根据时间、空间条件的不同,基于VSP区间分析了BRT车辆排放特征,并研究4种排放物在不同VSP... 为研究北京快速公交系统运行车辆的尾气排放特征,从速度、加速度和行驶模式比例3方面对其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同时确定比功率参数(VSP)的计算公式,根据时间、空间条件的不同,基于VSP区间分析了BRT车辆排放特征,并研究4种排放物在不同VSP区间的排放贡献率.结果表明:随VSP值增加,排放物的排放率逐步增加,且高VSP值频率分布小,但其尾气排放贡献率大,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在高峰时段应给予BRT车辆优先通行权,并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比例及位置,优化BRT车辆运行工况,以降低高VSP情况出现的频率,以达到减少尾气排放污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BRT车辆 排放特征 比功率(VS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