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NAA和磷肥互作对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1
作者 文泽东 高玉红 +3 位作者 阮文浩 崔政军 王一帆 剡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8-1658,共11页
为探明磷素养分和外源萘乙酸(NAA)对旱地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采用田间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磷素水平(P0-不施磷、P1-67.5 kg/hm^(2)、P2-135 kg/hm^(2))下于现蕾期和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NAA(N0-不喷激素、N1-20 mg/... 为探明磷素养分和外源萘乙酸(NAA)对旱地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采用田间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磷素水平(P0-不施磷、P1-67.5 kg/hm^(2)、P2-135 kg/hm^(2))下于现蕾期和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NAA(N0-不喷激素、N1-20 mg/L、N2-40 mg/L)对胡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1水平下,胡麻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在喷施高浓度NAA时达最大。盛花期、青果期和成熟期胡麻茎粗,在P1N2处理下达最大,较P0N0处理高出5.58%、8.65%和8.27%;P1水平下,青果期和成熟期胡麻干物质积累量均随NA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1和N2分别较N0高出18.19%和20.70%、9.92%和11.45%;花后20 d,胡麻籽粒灌浆速率在P1水平下随NA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达到峰值,N1和N2分别较N0显著高出27.45%和31.76%,籽粒灌浆最大速率V_(max)表现为P1N2较其他处理显著高出1.06%~12.16%;N2浓度下,分茎数、每果粒数、产量在P1水平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30.76%~70.00%、2.52%~3.30%、5.28%~6.87%,且P1N2处理下产量最高。综上表明,施磷67.5 kg/hm^(2)配合喷施40 mg/L萘乙酸可提高胡麻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灌浆速率以及有效提前胡麻籽粒灌浆最大速率出现时间,从而提高胡麻籽粒产量,可作为旱作农业区适宜的胡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外源naa 磷肥 灌浆速率 干物质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粉煤灰基NaA/NaX双晶型沸石分子筛构建及其协同吸附氨氮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蔡元韬 王坤 +5 位作者 郭欣辰 卢莹怡 张慧琦 韩熠垚 谢云龙 叶向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联合改性三步合成法”——超声辅助碱熔微波晶化法联合废旧玻璃/13X晶种/NaH_(2)PO_(4)浸渍三阶段改性合成沸石分子筛(GFS);作为对比,采用传统碱熔水热法合成沸石分子筛(FS);采用“三步合成法”——超声辅助碱熔...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联合改性三步合成法”——超声辅助碱熔微波晶化法联合废旧玻璃/13X晶种/NaH_(2)PO_(4)浸渍三阶段改性合成沸石分子筛(GFS);作为对比,采用传统碱熔水热法合成沸石分子筛(FS);采用“三步合成法”——超声辅助碱熔微波晶化法合成沸石分子筛(WFS)。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能量色散光谱(EDS)、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FS和GFS较FS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介孔、微孔,且沸石分子筛晶型从NaA单晶型转为NaA/NaX双晶型。氨氮吸附实验结果表明,GFS(56.01 mg·g^(-1))较WFS(49.17 mg·g^(-1))和FS(39.75 mg·g^(-1))吸附性能更优,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氨氮吸附过程为以离子交换为主的吸附,且为自发放热过程,低温促进氨氮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改性三步合成法 粉煤灰 naa/NaX双晶型 吸附氨氮
下载PDF
NAA预处理对三角梅水培和基质培扦插生根的影响
3
作者 杜学林 张丽华 +2 位作者 陆毅妍 袁志民 温志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43-47,共5页
为探究更加高效、环保的三角梅繁殖方法,以樱花三角梅(Bougainvillea peruviana ‘Imperial Delight’)半木质化枝条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生长调节剂NAA预处理对三角梅水培和基质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 NAA预处理能促进三... 为探究更加高效、环保的三角梅繁殖方法,以樱花三角梅(Bougainvillea peruviana ‘Imperial Delight’)半木质化枝条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生长调节剂NAA预处理对三角梅水培和基质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 NAA预处理能促进三角梅水培和基质培扦插生根;但在相同NAA浓度下,基质培各组生根率均高于水培组,且生根数及根长情况也优于水培组;根粗细及颜色与扦插方式无关。说明200 mg/L的NAA适合‘樱花’三角梅扦插繁殖;同时,水培扦插方式还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naa 水培 基质培
下载PDF
NAA对多花黄精根发育影响的解剖学研究
4
作者 郭英纯 陈凯 +5 位作者 邹辉 石艳 韩之刚 李聪 斯金平 陈东红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本研究以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的根为研究对象,在形态学和细胞学水平探讨多花黄精根的发育及施加外源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AA浓度对多花黄精种子萌发无影响,种子萌发率均为20%~30%;不同NAA浓度对多花黄精根的... 本研究以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的根为研究对象,在形态学和细胞学水平探讨多花黄精根的发育及施加外源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AA浓度对多花黄精种子萌发无影响,种子萌发率均为20%~30%;不同NAA浓度对多花黄精根的生长影响显著,随着NAA浓度的升高(0.50、1.00、2.00 mg·L^(-1)),与对照(不添加NAA)相比,多花黄精种子来源的根数量分别增多约11、13、16条,根长缩短约10、15、19 cm,多花黄精根茎来源的根数量增多更为明显,约15、31、36条,根长缩短约4、6、7 cm,而且通过促进细胞体积增大和数目增多使根直径增粗约300、500、800μm。另外,多花黄精根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细胞壁增厚不明显,不同于典型的单子叶植物根结构。本研究为了解生长素对多花黄精根的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方面的调控作用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生长素 种子 根状茎
下载PDF
采用NaA型分子筛膜反应器合成奥拉西坦的研究
5
作者 李阳 郑秋红 +2 位作者 盛春光 吴巍 臧毅华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为了解决奥拉西坦合成工艺复杂、产品收率低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NaA型分子筛膜反应器通过蒸汽渗透技术与环合反应耦合制备奥拉西坦,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A分子筛膜渗透侧真空度为0.02~0.05MPa、反应温度为85... 为了解决奥拉西坦合成工艺复杂、产品收率低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NaA型分子筛膜反应器通过蒸汽渗透技术与环合反应耦合制备奥拉西坦,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A分子筛膜渗透侧真空度为0.02~0.05MPa、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4h的条件下,奥拉西坦的产品收率达到80.5%;在NaA分子筛膜污染后经过再生,渗透通量恢复率达到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naa型分子筛膜 蒸汽渗透
下载PDF
渗透汽化NaA分子筛膜研究进展及其工业化应用
6
作者 南继林 张晨阳 +2 位作者 尚勇峰 向文涛 王作荣 《浙江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5-20,共6页
在新型化工分离技术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新能源等领域。NaA分子筛作为无机多维度笼状材料,由于其高效的选择吸附性、优异且均一的三维晶面结构,成为渗透汽化分子筛膜得以规模化制... 在新型化工分离技术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新能源等领域。NaA分子筛作为无机多维度笼状材料,由于其高效的选择吸附性、优异且均一的三维晶面结构,成为渗透汽化分子筛膜得以规模化制备和生产的重要前驱体物种。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手段使无机载体材料表面的NaA分子筛晶体化,形成高性能的分子筛膜材料,成为制备渗透汽化分子筛膜的重要途径以及规模化工业应用的重要前提。本文概述了渗透汽化分子筛膜的合成反应机理,阐述高性能渗透汽化NaA分子筛膜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渗透汽化分子筛膜的研究进展和工业化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蒸汽渗透 支撑体 naa分子筛膜 溶剂脱水
下载PDF
增刚成核剂NAA-3在抗冲共聚PP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7
作者 黄秀娴 莫志华 +2 位作者 黄训能 卢喜 谭诗豪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2期54-56,共3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羧酸盐类增刚成核剂NAA-3,此成核剂化学性质稳定,在抗冲共聚PP中具有显著的成核效果。抗冲共聚PP具有高热变形温度、良好的耐划痕性以及低温抗冲击性和良好的刚韧平衡性,制品成型周期短,成型加工性能优异的特点,但树脂的... 研究开发了一种羧酸盐类增刚成核剂NAA-3,此成核剂化学性质稳定,在抗冲共聚PP中具有显著的成核效果。抗冲共聚PP具有高热变形温度、良好的耐划痕性以及低温抗冲击性和良好的刚韧平衡性,制品成型周期短,成型加工性能优异的特点,但树脂的冲击强度还受结晶度、晶粒尺寸、橡胶相大小、形态、分布及基体结合的紧密度等的影响[1]。经增刚成核剂NAA-3改性后的抗冲共聚PP的晶型尺寸细小,晶核多,分布均匀,结晶速率快等特点。增刚成核剂NAA-3不仅在抗冲共聚PP改性中极易分散,而且可显著缩短其成型周期,大大地提高PP结晶温度,增强PP制品刚性,提高制品表面光泽度,提高制品尺寸稳定性,减少制品收缩,防止制品应力开裂,提升抗冲共聚PP机械和热学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制品等领域,尤其在减小制品的翘曲变形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深受广大用户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共聚PP 增刚成核剂naa-3 应用性能 翘曲
下载PDF
不同浓度6-BA和NAA对连香树组织培养的影响
8
作者 周丽华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S01期13-14,66,共3页
设置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研究其对连香树外植体启动培养和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连香树外植体进行启动培养时,采用6-BA 1.0 mg/L+NAA 0.5 mg/L、6-BA 2.0 mg/L+NAA 0.2 mg/L和6-BA 1.0 mg/L+NAA 0.2 mg/L 3个浓度组合,均可... 设置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研究其对连香树外植体启动培养和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连香树外植体进行启动培养时,采用6-BA 1.0 mg/L+NAA 0.5 mg/L、6-BA 2.0 mg/L+NAA 0.2 mg/L和6-BA 1.0 mg/L+NAA 0.2 mg/L 3个浓度组合,均可以得到较高的启动率。MS+6-BA 1.0 mg/L+NAA 0.2 mg/L为连香树外植体启动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用其对连香树带腋芽茎段进行继代培养的效果不理想,植株生长缓慢,长势较弱,且有褐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A naa 组织培养 连香树
下载PDF
NAA和IBA浸沾浓度及时间对地菍插枝发根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邱才飞 邱小英 +3 位作者 陈金 邵彩虹 钱银飞 关贤交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47-50,共4页
地菍是集药用、观赏和果用为一体的新型多用途植物,人工栽培主要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为促进地菍插枝的生根,研究了NAA和IBA两种物质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搭配对地菍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在10~50mg/L时,浸泡时间在60~120s... 地菍是集药用、观赏和果用为一体的新型多用途植物,人工栽培主要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为促进地菍插枝的生根,研究了NAA和IBA两种物质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搭配对地菍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在10~50mg/L时,浸泡时间在60~120s均可显著缩短发根初始时间、提高发根量和增加发根粗度和总根长,而IBA在100~200 mg/L,随着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加,发根量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 IBA 地菍 浸沾浓度和时间 插枝 发根
下载PDF
外源激素嘧啶醇与NAA对芦笋胚状体再生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泳萍 盛文涛 +3 位作者 周劲松 尹玉玲 罗绍春 陈光宇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4,共6页
以芦笋花粉粒培养获得的胚状体为试材,在其形成的不定芽中,以MS+蔗糖30 g·L^(-1)+琼脂粉8 g·L^(-1)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嘧啶醇(0、0.05、0.10、0.50、1.00、2.00 mg·L^(-1))和NAA(0、0.05、0.10、0.20、0.50、... 以芦笋花粉粒培养获得的胚状体为试材,在其形成的不定芽中,以MS+蔗糖30 g·L^(-1)+琼脂粉8 g·L^(-1)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嘧啶醇(0、0.05、0.10、0.50、1.00、2.00 mg·L^(-1))和NAA(0、0.05、0.10、0.20、0.50、1.00 mg·L^(-1)),研究了嘧啶醇和NAA浓度对不同基因型再生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优化和提高芦笋植株体外扩繁效率。结果表明:培养基添加0.50 mg·L^(-1)嘧啶醇处理的再生植株净生长高度、茎数分别增加1.05 cm和1.0根,根系变长,侧根增多;MS培养基添加0.50 mg·L^(-1)嘧啶醇和0.20 mg·L^(-1) NAA后再生植株净生长高度、茎数分别增加1.60 cm和2.0根,根系生长旺盛;并且0.50 mg·L^(-1)嘧啶醇和0.20 mg·L^(-1) NAA对芦笋胚状体再生植株的促进作用无基因型的显著差异。综上,在MS培养基中添加0.50 mg·L^(-1)嘧啶醇和0.20 mg·L^(-1) NAA,可以提高芦笋胚状体再生植株繁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嘧啶醇 naa 胚状体再生植株 繁殖效率
下载PDF
NAA+IBA对圆齿野鸦椿插穗生根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博伦 喻苏琴 +1 位作者 姜雪茹 涂淑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62,共10页
【目的】探究生长调节剂NAA+IBA对圆齿野鸦椿插穗生根及其氧化酶(POD、PPO、IAAO)活性和内源激素(IAA、ABA、GA3、ZR)含量的影响,初步揭示圆齿野鸦椿扦插生根的生化机理,为促进圆齿野鸦椿扦插生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3月圆齿野... 【目的】探究生长调节剂NAA+IBA对圆齿野鸦椿插穗生根及其氧化酶(POD、PPO、IAAO)活性和内源激素(IAA、ABA、GA3、ZR)含量的影响,初步揭示圆齿野鸦椿扦插生根的生化机理,为促进圆齿野鸦椿扦插生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3月圆齿野鸦椿腋芽开始萌动时剪取1年生的成熟枝条制备插穗,并分成两组进行处理。处理I:插穗基部在150 mg/LNAA+150 mg/LIBA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 h;处理II:插穗基部置清水中浸泡2 h作为对照(CK)。处理结束后立即进行取样,扦插后每隔15 d取样1次,观察记载其生根过程的形态变化,并测定不同取样时期插穗基部长2 cm的皮层内氧化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结果】圆齿野鸦椿插穗以愈伤组织生根型为主。处理I与处理II相比,愈伤组织形成时间可提早15 d左右,不定根的形成时间可提早30 d左右。扦插第0天,处理I和处理II相比,插穗POD和PPO活性显著升高,而IAAO活性显著降低;IAA、GA3和ABA含量显著升高,ZR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在整个生根过程中,两个处理插穗POD和PPO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先升后降”,且处理I在扦插后第30天达到峰值,而处理II的峰值出现在扦插后第45天;在整个生根过程中,IAA含量处理I均显著高于处理II。【结论】圆齿野鸦椿属扦插生根较困难树种。插穗经150 mg/L NAA+150 mg/L IBA混合溶液浸泡处理2 h可加快其生根进程。提高插穗皮层内POD和PPO活性,降低IAAO活性,以及提高IAA含量及其与ABA、GA3、ZR的比值,有利于促进圆齿野鸦椿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IBA 插穗生根 酶活性 内源激素 圆齿野鸦椿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中NaA膜的渗透汽化与中药截留研究
12
作者 李梦迪 范茏 +3 位作者 王青 刘峤 丁爱琴 童惠娟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2期60-66,73,共8页
采用长度为30cm的管式NaA分子筛膜,对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水-乙醇体系进行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操作温度、水-乙醇浓度以及银杏叶提取物的浓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A分子筛膜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在70℃下,对于90wt%的水/乙醇溶液... 采用长度为30cm的管式NaA分子筛膜,对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水-乙醇体系进行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操作温度、水-乙醇浓度以及银杏叶提取物的浓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A分子筛膜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在70℃下,对于90wt%的水/乙醇溶液,通量高达2.0kg·m^(-2)·h^(-1),且水/乙醇的分离因子高于50000。在提取工艺中,NaA分子筛膜的引入,不仅可以通过醇水分离浓缩银杏叶主要成分,而且对银杏叶主要成分异鼠李素、山奈酚以及槲皮素的化学结构无影响。长期渗透汽化(150h)运行结果表明NaA分子筛膜具有良好的分离稳定性和工作寿命。研究结果对NaA分子筛膜应用于银杏叶提取工艺中有机溶剂的回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银杏叶提取 naa分子筛膜 渗透汽化 水-乙醇分离
下载PDF
NaA分子筛的合成和改性及其在聚氨酯体系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森 王进 +1 位作者 王莹莹 蔡铭放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85,共8页
以硅溶胶为硅源、偏铝酸钠为铝源,用单模聚焦微波辐射法合成小粒径NaA分子筛。采用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NaA分子筛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质量分数)、改性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NaA分子筛... 以硅溶胶为硅源、偏铝酸钠为铝源,用单模聚焦微波辐射法合成小粒径NaA分子筛。采用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NaA分子筛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质量分数)、改性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NaA分子筛油浆黏度的影响,探讨了NaA分子筛改性前后的晶相结构、粒径分布、形貌特征和静态水吸附量,并以改性前后的NaA分子筛为原料加入到聚氨酯体系中,研究其在聚氨酯体系中的适用期。实验结果表明:在偶联剂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0 min条件下制备的改性NaA分子筛,其在蓖麻油中的黏度达到最小值为(9362±100)mPa·s,改性前后NaA分子筛的结构和形貌没有发生改变。通过硅烷偶联剂KH-560对NaA分子筛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有效提高NaA分子筛的分散性能,降低NaA分子筛油浆黏度,延长其在聚氨酯体系中的适用期,并且对其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分子筛改性 偶联剂 静态水吸附量 力学性能 聚氨酯
下载PDF
服务定制网络体系架构的设计与思考
14
作者 黄韬 张晨 +2 位作者 肖玉明 余水 刘韵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共17页
系统性阐述了服务定制网络(SCN)新型网络架构,可为互联网应用提供一种全新的网络底层能力与使用方式。在TCP/IP网络架构中,网络为应用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质量,而SCN架构转换了应用与网络两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允许应用“按需定制”... 系统性阐述了服务定制网络(SCN)新型网络架构,可为互联网应用提供一种全新的网络底层能力与使用方式。在TCP/IP网络架构中,网络为应用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质量,而SCN架构转换了应用与网络两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允许应用“按需定制”网络的服务质量。以应用视角出发,挖掘了“可声明”“细粒度”“端到端”三大能力内涵,由此推演了SCN的总体设计思路,并给出了一种具象的SCN体系架构和一种可行的SCN系统实现。SCN未来可应用于远程工控、增强现实等人机物全场景,为网络即服务(NaaS)的实现提供一种新颖、实用、理想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网络体系架构 服务定制网络 网络即服务 确定性网络
下载PDF
NAA和6-BA在甘薯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强 马代夫 +3 位作者 李洪民 马飞 谢逸萍 李秀英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6,共3页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不同浓度的萘乙酸 (NAA)和 6 -苄氨基嘌呤 (6 -BA) ,对徐薯 18等 10个甘薯材料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 ,研究NAA和 6 -BA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分化成苗、快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2mg L的 6 -BA对不同基因型...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不同浓度的萘乙酸 (NAA)和 6 -苄氨基嘌呤 (6 -BA) ,对徐薯 18等 10个甘薯材料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 ,研究NAA和 6 -BA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分化成苗、快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2mg L的 6 -BA对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茎尖分生组织诱导是适宜的 ;NAA为 0 .1mg L、且NAA 6 -BA为 10时 ,茎尖分生组织在 4~ 9d分化生根 ,8~ 15d成苗 ,整个诱导成苗过程只需 37~ 39d ,成苗率高达 5 0 .0 %~ 80 .0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NAA和 6 -BA对试管苗快繁有促进作用 ,NAA适宜浓度为 0 .4mg L左右 ,6 -BA的适宜浓度为0 .6mg L左右 ;NAA对试管苗快繁的效果比 6 -BA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naa) 6—苄氨基嘌呤(6—BA) 甘薯 诱导 分化 快繁
下载PDF
打顶后施用NAA对烤烟钾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强 李章海 +3 位作者 冯勇刚 周慧玲 黄义德 黄新杰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54,64,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插药签方法研究了萘乙酸(NAA)对烤烟钾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打顶后A(0.22%NAA)及B(0.22%NAA+增效剂)药签处理的烟株整株钾素积累量分别比对照(CK)每株平均增多1.06g和1.42g,上部烟叶钾含量分别提高0.39和...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插药签方法研究了萘乙酸(NAA)对烤烟钾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打顶后A(0.22%NAA)及B(0.22%NAA+增效剂)药签处理的烟株整株钾素积累量分别比对照(CK)每株平均增多1.06g和1.42g,上部烟叶钾含量分别提高0.39和0.06个百分点,中部烟叶钾含量分别提高0.32和1.17个百分点;A、B药签处理的烟株烟叶中钾素积累量每株比CK平均增多0.49g和0.98g,钾素在烟叶中分配比例分别比CK提高0.25和4.57个百分点。施用NAA不仅提高了烟株的钾素积累量,而且改变了钾素在烟株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提高了钾素在烟叶中的分配比例,同时提高了烟叶钾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naa) 烤烟 钾素 积累 分配
下载PDF
粉煤灰合成NaA型沸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63
17
作者 王春峰 李健生 +2 位作者 王连军 孙秀云 韩卫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1,共6页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aA型沸石,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NaA型沸石对水溶液中Cu(ΙΙ)、Cr(Ⅵ)和Zn(ΙΙ)离子的吸附特性,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aA型沸石,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NaA型沸石对水溶液中Cu(ΙΙ)、Cr(Ⅵ)和Zn(ΙΙ)离子的吸附特性,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和pH值条件下,NaA型沸石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静态饱和吸附量(Qm)分别为82.30,65.96,47.78mg/g;3种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存在方式和大小是影响它们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动边界模型推算表明:NaA型沸石对Cu(ΙΙ)和Zn(ΙΙ)离子的吸附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为液膜扩散,对Cr(Ⅵ)离子的吸附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naa型沸石 重金属离子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培养基中NAA和6-BA浓度对红叶石楠外植体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进生 韦庆华 姜旭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9期61-63,共3页
在红叶石楠组织培养基中设置不同的萘乙酸(NAA)和6-苄基腺膘呤(6-BA)的浓度组合,研究其对不定芽和不定根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在红叶石楠组织培养的芽诱导、芽增殖、根诱导阶段,分别采用NAA0.2mg/L+6-BA1.0mg/L、NAA0.4mg/L+6-BA1.5mg/... 在红叶石楠组织培养基中设置不同的萘乙酸(NAA)和6-苄基腺膘呤(6-BA)的浓度组合,研究其对不定芽和不定根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在红叶石楠组织培养的芽诱导、芽增殖、根诱导阶段,分别采用NAA0.2mg/L+6-BA1.0mg/L、NAA0.4mg/L+6-BA1.5mg/L、NAA0.4mg/L浓度,可获得最佳的不定芽、根诱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 6-BA 组织培养 红叶石楠 萘乙酸(naa) 组织培养基 BA浓度 外植体 诱导效果 不定芽
下载PDF
α-NAA和UV-B辐射对栝楼幼苗光合色素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刘芸 钟章成 +3 位作者 Marinus J.A. Werger 操国兴 尹克林 龙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3,共6页
温室条件下研究 UV- B辐射 ( 0 .0 2 9J/( m2·s) )和外施 α-萘乙酸 ( α- NAA) ( 2 mg/L)对栝楼叶片光合色素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外施α- NAA,能提高栝楼幼苗叶片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提高保护酶 SOD、CAT、... 温室条件下研究 UV- B辐射 ( 0 .0 2 9J/( m2·s) )和外施 α-萘乙酸 ( α- NAA) ( 2 mg/L)对栝楼叶片光合色素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外施α- NAA,能提高栝楼幼苗叶片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提高保护酶 SOD、CAT、POD、ASP的活性 ,细胞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相对稳定。UV- B辐射单独处理 ,则极显著地降低叶绿素 a的含量 ,叶绿素 b含量也呈明显地下降趋势 ,类胡萝卜素含量稍有下降 ,极显著降低栝楼幼苗叶片 SOD、POD、CAT、ASP活性 ,引起细胞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 ,MDA含量显著增加。α- NAA与 UV- B辐射共同处理栝楼幼苗 ,与 UV- B辐射处理相比 ,叶绿体色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而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则有不同程度降低 ,SOD、POD、ASP活性上升 ,CAT活性显著上升。以上结果暗示 ,UV- B辐射对生长的影响可能是 :( 1 )破坏光合色素而导致光合能力下降 ;( 2 )降低保护酶 SOD、POD、CAT、ASP活性 ,导致膜脂过氧化 ,膜结构遭到破坏 ,膜透性增加。而外施α- NAA,能部分减轻由增强的 UV- B辐射对栝楼幼苗造成的这种伤害 ,其原因可能是 α- NAA提高了保护酶活性 ,维持了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 ,即是维持了膜结构的稳定性。可见 ,α- NAA能增加栝楼对 UV- B辐射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aa UV-B辐射 栝楼幼苗 光合色素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脑内NAA、Lac的变化规律及与疗效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扬 佘君慧 +7 位作者 万卫平 王敏 谢荭 王雯 汪东 王罗军 刘晖宇 林达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8-650,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脑内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与临床疗效的内在关联。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在7d内的脑梗死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35)、常规治疗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脑内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与临床疗效的内在关联。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在7d内的脑梗死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35)、常规治疗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应用磁共振频谱(MRS)无创检测脑内NAA、Lac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治疗15d为数据采集时间节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梗死区NAA明显下降、Lac显著增高符合既往文献报道的基本规律。在病程演变过程中,梗死区NAA回升缓慢,提示与病变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可逆病理改变有关;治疗组局部Lac清除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梗死区乳酸清除速率加快可能是高压氧疗效较好的机制之一;应用MRS技术检测患者NAA、Lacr变化对评估病情、研判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梗死 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 乳酸(Lac)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