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C再生SBS沥青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松涛 杨硕 +2 位作者 范涛 丁沙 彭幸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新型温拌再生剂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tyreneic methyl copolymer,SMC)对老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和再生机理。【方法】首先,在室内制备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然后,采用SMC... 【目的】探究新型温拌再生剂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tyreneic methyl copolymer,SMC)对老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和再生机理。【方法】首先,在室内制备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然后,采用SMC再生剂对不同老化程度的SBS改性沥青进行再生。接着,对再生后的SBS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以评价其流变性能。最后,开展红外光谱试验以揭示其作用机理,进行电镜扫描试验以验证SMC再生剂的再生效果。【结果】SMC再生剂会降低老化SBS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降低老化SBS改性沥青的恢复率,同时会使老化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得到极大提升。SMC再生剂未与SBS改性沥青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仅为物理共混。同时,SMC再生剂能够弥补沥青因老化产生的裂缝。【结论】SMC再生剂对老化SBS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能够为沥青的再生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再生剂smc SBS改性沥青 不同老化程度 流变性能 微观特性
下载PDF
智能汽车轨迹跟踪MPC-RBF-SMC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张良 蒋瑞洋 +2 位作者 卢剑伟 程浩 雷夏阳 《汽车工程师》 2024年第5期11-19,共9页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模型失配以及外部环境干扰导致车辆轨迹跟踪环节精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车辆运动学模型预测控制(MPC)、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和滑模控制(SMC)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通过建立车辆运动学MPC模型计算当...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模型失配以及外部环境干扰导致车辆轨迹跟踪环节精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车辆运动学模型预测控制(MPC)、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和滑模控制(SMC)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通过建立车辆运动学MPC模型计算当前状态车辆期望横摆角速度,并将其与实际横摆角速度的偏差输入RBF-SMC控制器,利用RBF快速逼近非线性模型的特点,结合滑模控制输出前轮转角,实现车辆的横向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该方法轨迹跟踪精度显著提高,并在不同行驶工况下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运动学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径向基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改进的SMC-GTO电机速度跟踪控制
3
作者 岳凡 艾尔肯·亥木都拉 郑威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75,共7页
针对传统控制算法在农业机器人驱动电机速度控制方面存在的响应时间长、跟踪效果差以及参数整定难度大,导致驱动电机转速难以在短时间内收敛至预期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的SMC-GTO电机速度跟踪控制算法。首先,为了缩短驱动电... 针对传统控制算法在农业机器人驱动电机速度控制方面存在的响应时间长、跟踪效果差以及参数整定难度大,导致驱动电机转速难以在短时间内收敛至预期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的SMC-GTO电机速度跟踪控制算法。首先,为了缩短驱动电机速度响应时间,提高速度跟踪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趋近率的改进滑模控制器(I-SMC);其次,为了快速整定滑模控制器参数,引入了多策略改进的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MIGTO)。仿真结果表明:I-SMC能够将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动态误差累计与过冲控制在0 rad/s内,并且可以在0.4 s内响应至预定速度。MIGTO算法在开发和探索阶段均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尤其在整定基于新型趋近率的改进滑模控制器参数工作中表现突出。该研究通过引入I-SMC和MIGTO算法,成功改进了驱动电机速度控制方式,有效缩短了响应时间,提升了速度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GTO 多策略改进 速度跟踪 农业机器人 驱动电机 参数整定
下载PDF
基于SMCS模型的高强螺栓及节点火灾全过程断裂性能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桥 姜健 +2 位作者 蔡文玉 陈伟 叶继红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70,159,共16页
高强螺栓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节点连接,火灾高温会影响其基本材性和断裂行为,从而影响螺栓节点抗火性能甚至整体结构抗倒塌性能。基于10.9级高强螺栓火灾全过程(升温段、降温段、火灾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结合有限元模拟,对不同温度历程和... 高强螺栓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节点连接,火灾高温会影响其基本材性和断裂行为,从而影响螺栓节点抗火性能甚至整体结构抗倒塌性能。基于10.9级高强螺栓火灾全过程(升温段、降温段、火灾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结合有限元模拟,对不同温度历程和应力三轴度对应的螺栓SMCS断裂模型进行校准,并与螺栓材性试验和T-stub节点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对T-stub节点火灾全过程断裂行为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损伤准则和温度历程对节点失效模式和变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校准的SMCS模型能够有效、准确地预测螺栓和节点在火灾全过程和高应力三轴度(0.3~1.2)下的受拉断裂行为,适用预测误差在12%以内;拉伸温度和峰值温度是影响高强螺栓抗断能力的主要因素,螺栓抗断能力随温度升高而提高;不同温度历程下T-stub节点可能发生翼缘板屈服断裂、翼缘板和螺栓同时屈服断裂、螺栓屈服断裂三种失效模式,且节点的变形能力(延性系数)与失效模式有关,确定钢板母材和螺栓的断裂模型是准确预测节点失效模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全过程 高强螺栓 smcS模型 断裂性能 T-stub节点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无功功率SMC控制
5
作者 劳湘怡 吴刚琴 +1 位作者 安斌斌 马家庆 《电工技术》 2024年第6期14-16,22,共4页
为了在DFIG系统启动时获得更好的功率调节性能,在DFIG机侧引入滑模控制器(SMC)。在无功功率调节电压环节加入基于指数趋近律的动态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仿真结果显示在加入SMC控制器后,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启动调节时间约缩短了1 s,系统... 为了在DFIG系统启动时获得更好的功率调节性能,在DFIG机侧引入滑模控制器(SMC)。在无功功率调节电压环节加入基于指数趋近律的动态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仿真结果显示在加入SMC控制器后,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启动调节时间约缩短了1 s,系统稳定性也有所提升,表明该方法有效、合理,适用于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调节 DFIG smc 有功 稳定性
下载PDF
SMC常温改性沥青低温及微观性能评价
6
作者 冯蕾 邵传羽 +1 位作者 王岚 吴辉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622,共7页
为了研究甲基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styreneic methyl copolymers,SMC)常温改性沥青宏观和微观下的低温流变性能,通过低温弯曲梁流变仪(bending beam rheometer,BB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为了研究甲基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styreneic methyl copolymers,SMC)常温改性沥青宏观和微观下的低温流变性能,通过低温弯曲梁流变仪(bending beam rheometer,BB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对SMC常温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进行测试,探究SMC常温改性剂对沥青的改性机理;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进行对比,探究3种沥青低温流变性能的差异并给出寒冷地区最适宜的沥青类型。结果表明:SMC常温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基于Burgers模型计算得到的低温综合柔量(J c)能很好地描述沥青的低温性能,推荐使用。此外,SMC改性剂对基质沥青主要以物理改性为主;通过AFM测定的形貌发现,SMC常温改性沥青未出现明显的“蜂形结构”,SMC改性剂的加入使沥青的均方根粗糙度减小,沥青相态差异性变小,DMT模量降低。SMC常温改性沥青推荐用于寒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mc常温改性沥青 低温性能 微观性能
下载PDF
基于LSTM和SMC的农用履带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东阳 查文文 +3 位作者 陶亮 朱诚 辜丽川 焦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7-759,共13页
轨迹跟踪是移动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高度非线性的动态特性是控制器设计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准滑动模态的滑模控制(SMC)方法。给出履带车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并基于... 轨迹跟踪是移动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高度非线性的动态特性是控制器设计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准滑动模态的滑模控制(SMC)方法。给出履带车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并基于动力学模型建立滑模控制系统。设计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LSTM网络来对未知干扰项进行控制补偿,降低外部干扰的影响,通过结合LSTM网络和准滑动模态的优势,减弱震颤现象。并给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在不同轨迹上进行长短期记忆网络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并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 滑模控制 运动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 轨迹跟踪
下载PDF
光伏多功能并网逆变器迭代SMC+LADRC电流内环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石磊 周宏涛 +3 位作者 赵元莘 魏祯德 陈曦 武旭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4,共8页
针对LCL型三电平光伏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存在谐波谐振、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电流跟踪精度低以及新型配电系统下负荷负载的多变复杂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迭代滑模控制与三阶线性自抗扰控制相结合的电流内环综合控制器。首先,建立d-q坐标系下... 针对LCL型三电平光伏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存在谐波谐振、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电流跟踪精度低以及新型配电系统下负荷负载的多变复杂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迭代滑模控制与三阶线性自抗扰控制相结合的电流内环综合控制器。首先,建立d-q坐标系下LCL型三电平逆变器数学模型;其次,设计迭代滑模控制与线性自抗扰控制电流内环控制器,并分析了综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响应速度、跟踪精度和谐波谐振抑制能力;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文中所提综合控制策略可较好地抑制谐振和电流谐波畸变现象,且电流输出波形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并网逆变器 电流内环 线性自抗扰控制 迭代滑模控制 电能质量
下载PDF
动车组电连接器绝缘板用SMC片状模塑料力学及电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宫象亮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3年第3期56-60,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玻纤含量、填料含量、压制压力、压制温度、保压时间对绝缘板用对SMC片状模塑料力学及电气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和一般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并确定了一组最佳的工艺,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绝缘板弯曲强度可达192 MPa... 本文主要研究了玻纤含量、填料含量、压制压力、压制温度、保压时间对绝缘板用对SMC片状模塑料力学及电气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和一般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并确定了一组最佳的工艺,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绝缘板弯曲强度可达192 MPa,电气强度14.8 kVm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板 smc 力学及电气性能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染色体结构维持(SMC)蛋白的分子特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10
作者 钱加珺 张文德 +7 位作者 张佳欣 赵萧 赵浩东 高旭泽 朱乐冉 陈大福 付中民 郭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562,共7页
【目的】解析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染色体结构维持(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SMC)蛋白的分子特性,鉴定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的SMC的保守基序和结构域,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旨在丰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SMC的... 【目的】解析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染色体结构维持(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SMC)蛋白的分子特性,鉴定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的SMC的保守基序和结构域,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旨在丰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SMC的基本信息,为功能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Expasy网站的相关软件预测和分析SMC的理化性质、信号肽、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利用MEME软件鉴定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SMC的保守基序,采用TBtools软件鉴定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SMC的结构域,通过Mega 11.0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的SMC系统进化树。【结果】东方蜜蜂微孢子虫SMC包含1102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5787)H_(9418)N_(1526)O_(1771)S_(41),相对分子质量约130020,脂溶系数为93.49,等电点为8.28,平均亲水系数为−0.740,亲水氨基酸多于疏水氨基酸,不含典型信号肽;包含50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26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及28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包含787个α−螺旋、106条β−折叠、49个β−转角及160个无规则卷曲;可同时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海伦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hellem、麦格水蚤汉氏孢虫Hamiltosporidium magnivora、颗粒病微孢子虫Nosema granulosis、康氏泰罗汉孢虫Thelohania contejeani、菲尼斯毕罗酵母Piromyces finnis、指间毛廯菌Trichophyton interdigitale、紫色毛廯菌Trichophyton violaceum、发廯菌Trichophyton tonsuran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melleus的SMC中预测到相同的9个保守基序;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上述其他9个物种的SMC中均含有1个SMC_N结构域和1个SMC_hinge结构域。进一步分析发现,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与菲尼斯毕罗酵母的SMC序列相似性最高(61.96%),与康氏泰罗汉孢虫的SMC序列相似性最低(34.73%);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与颗粒病微孢子虫的SMC聚为一支,置信度达到99%,进化距离最近。【结论】本研究明确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SMC的分子特性,丰富了SMC的基本信息,并揭示SMC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微孢子虫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为功能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染色体结构维持(smc)蛋白 生物信息学 分子特性 系统进化
下载PDF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Novel Axial-rad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 Claw Pole Machine with SMC Cores and Ferrite Magnets
11
作者 Chengcheng Liu Fan Yang +1 位作者 Wenfeng Zhang Youhua Wang 《CES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CSCD 2023年第4期358-365,共8页
Soft magnetic composite(SMC)material is an ideal soft magnetic material employed for developing 3D magnetic flux electromagnetic equipment,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3D magnetic isotropy characteristic,low eddy current ... Soft magnetic composite(SMC)material is an ideal soft magnetic material employed for developing 3D magnetic flux electromagnetic equipment,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3D magnetic isotropy characteristic,low eddy current loss,and simple manufacturing process.The permanent magnet claw pole machine(PMCPM)with SMC cores is a good case that the SMC to be adopted for developing 3D flux electrical machines.In this paper,a novel axial-rad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 claw pole machine(ARPMCPM)with SMC cores and ferrite magnets is proposed.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MCPM,the proposed ARPMCPM is designed with only one spoke PM rotor and its whole structure is quite compact.For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the 3D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is used.Meanwhile,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a previously developed axial flux claw pole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AFCPM)is employed as the benchmark machine and all these machines are optimized by using the combined multilevel robust Taguchi method.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roposed ARPMCPM is with higher torque/weight density and oper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 magnetic composite(smc) Permanent magnetic claw pole machine(PMCPM) Axial-radial flux
下载PDF
自制增稠剂的制备以及对SMC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冯国玉 韩易臻 +3 位作者 徐志敏 张晓辰 黄静华 王泓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1-113,共3页
对氧化镁进行热处理,自主研制出增稠剂LX86,然后加入到树脂糊中,利用模压工艺,制备片状模塑料(SMC),通过增稠剂种类和用量对SMC性能影响的对比实验,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增稠剂LX86为7份时,制备的SMC制品拉伸强度达到了68.2 MPa... 对氧化镁进行热处理,自主研制出增稠剂LX86,然后加入到树脂糊中,利用模压工艺,制备片状模塑料(SMC),通过增稠剂种类和用量对SMC性能影响的对比实验,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增稠剂LX86为7份时,制备的SMC制品拉伸强度达到了68.2 MPa,拉伸弹性模量11.7 GPa,弯曲强度达到了151 MPa,弯曲弹性模量12.0 GPa,这4项性能为最大值。增稠剂LX86为8份时,固化收缩率为0.08%,增稠剂LX86为6份时,密度为1.86 g/cm^(3) ,这2项为最小值。增稠剂种类和用量对SMC制品的冲击韧性影响很大,对氧指数影响较小。较市售增稠剂,增稠剂LX86制备的SMC制品性能好,价格低廉,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模塑料 增稠剂 模压
下载PDF
SMC制品力学性能以及固化收缩率的探讨
13
作者 冯国玉 韩易臻 +3 位作者 徐志敏 张晓辰 赵金龙 杨帆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4-97,共4页
本文通过玻纤含量﹑玻纤长度﹑不同的固化体系以及不同种类的低收缩添加剂对片状模塑料(SMC)制品的力学性能以及固化收缩率的影响实验,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玻纤含量增加,片状模塑料(SMC)制品的力学性能呈现... 本文通过玻纤含量﹑玻纤长度﹑不同的固化体系以及不同种类的低收缩添加剂对片状模塑料(SMC)制品的力学性能以及固化收缩率的影响实验,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玻纤含量增加,片状模塑料(SMC)制品的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固化收缩率随之减小,当玻纤含量为30%时,片状模塑料(SMC)的力学性能较优;同时随着玻纤长度增大,片状模塑料(SMC)制品的力学性能增大,固化收缩率减小;单一固化体系的SMC制品的力学性能比复合固化体系的要偏低,当高温固化剂与低温固化剂配比份数为2.4/0.6时,SMC制品的力学性能比较好,收缩率小;低收缩添加剂为H852-03时,SMC制品的力学性能好,固化收缩率低,低收缩添加剂为HS-9893时,SMC制品的力学性能最小,固化收缩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模塑料 力学性能 固化收缩率 玻纤
下载PDF
基于SMC复合材料矿用NO_(2)传感器外壳设计
14
作者 龙秉政 杨大山 《煤矿机械》 2023年第8期22-24,共3页
针对传统的不锈钢材质传感器外壳可塑性差且加工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研究SMC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按照等效刚度原则计算传感器外壳的壁厚,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了静力学仿真分析验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最大应变准则,采... 针对传统的不锈钢材质传感器外壳可塑性差且加工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研究SMC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按照等效刚度原则计算传感器外壳的壁厚,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了静力学仿真分析验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最大应变准则,采用SMC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设计的矿用NO_(2)传感器外壳能承受0.5 MPa的静压力,满足使用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传感器 smc复合材料 静力学仿真分析 最大应变准则
下载PDF
SMC常温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红日 《山西交通科技》 2023年第1期4-8,共5页
SMC常温再生混合料可实现沥青面层的低温施工,具有存储时间长、施工便捷、节能减排等诸多优势,同时可实现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基于最佳嵌挤密实状态进行了SMC常温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研究,确定了最佳沥青用量,... SMC常温再生混合料可实现沥青面层的低温施工,具有存储时间长、施工便捷、节能减排等诸多优势,同时可实现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基于最佳嵌挤密实状态进行了SMC常温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研究,确定了最佳沥青用量,并探究了不同SMC改性剂掺量、关键筛孔通过率及养生时间对常温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规律,为SMC常温再生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常温再生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性能影响
下载PDF
码垛机器人的幂次指数趋近律变结构控制
16
作者 贾东明 王晓丽 张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5,82,共6页
为提高码垛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并保证系统在存在建模误差及扰动时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幂次指数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算法。建立了二连杆机械臂数学模型,分析了三种趋近律的缺点,比较并提出了幂次指数趋近律。提出了使用求解微分方程的... 为提高码垛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并保证系统在存在建模误差及扰动时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幂次指数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算法。建立了二连杆机械臂数学模型,分析了三种趋近律的缺点,比较并提出了幂次指数趋近律。提出了使用求解微分方程的办法分三个阶段来研究算法的鲁棒性。分析了有界综合扰动极限值与控制器参数之间的关系。使用新算法得出了机器人在不含扰动时的仿真结果,解出了变结构控制三个阶段的微分方程,得出了机械臂在存有建模误差及扰动时的仿真结果。幂次指数趋近律变结构控制算法提高了码垛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在系统存在各种误差及扰动条件下具有极强鲁棒性并依然可以保证很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变结构 趋近律 码垛机器人 鲁棒性
下载PDF
四轮独立电驱动越野车驱动力优化控制
17
作者 黄斌 周佳强 周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153,共10页
为了充分利用四轮独立电驱动越野车各轮转矩独立可控的优势,提高越野车的牵引力和越野能力,提出了一种驱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根据越野车前后轴载荷预分配驱动电动机转矩,利用基于车轮滑转率-路面附着系数的极值寻求算法实现路面最优滑... 为了充分利用四轮独立电驱动越野车各轮转矩独立可控的优势,提高越野车的牵引力和越野能力,提出了一种驱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根据越野车前后轴载荷预分配驱动电动机转矩,利用基于车轮滑转率-路面附着系数的极值寻求算法实现路面最优滑转率估计.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 PID)控制-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和基于状态的驱动力再分配方法实现各轮驱动转矩的协调分配,抑制越野车在恶劣路面条件下的车轮打滑.通过CarSim/MATLAB联合仿真以及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 HIL)测试,进行了爬陡坡、单一附着路面、对开路面及连续起伏路面工况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根据实际工况分配驱动轮的转矩,降低驱动轮滑转率,实现整车驱动力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车 四轮独立驱动 最优滑转率估计 驱动防滑控制 转矩分配 PID-smc
下载PDF
基于双环自适应滑模的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鑫 秦东晨 +1 位作者 谢远龙 王书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为了提升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精度,针对传统双环控制内外环协调性差、抗扰性弱的问题,文章提出双环自适应滑模的控制方法。为消除传统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方法中的趋近阶段,设计新型时变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状... 为了提升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精度,针对传统双环控制内外环协调性差、抗扰性弱的问题,文章提出双环自适应滑模的控制方法。为消除传统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方法中的趋近阶段,设计新型时变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状态始终位于滑模面,并通过控制器参数调节实现内环姿态误差和外环位置误差的快速收敛;构建基于势垒函数的增益调控方法,保证在扰动上界未知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状态抖振,提高轨迹跟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所提方法进行的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双环控制方法,该文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轨迹跟踪 双环自适应滑模控制(smc) 势垒函数
下载PDF
BDS-3 B2b-PPP URA评估精化与播发方法
19
作者 宋子远 陈俊平 +1 位作者 张益泽 唐文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用户距离精度指数(URAI)作为导航系统定位服务完好性标识,在提供卫星可用性信息的同时,也反映了卫星的轨道钟差精度。本文提出将B2b电文中随轨道改正数播发的URAI信息恢复为用户距离精度(URA),并用于B2bPPP的随机模型构建。对其进行定... 用户距离精度指数(URAI)作为导航系统定位服务完好性标识,在提供卫星可用性信息的同时,也反映了卫星的轨道钟差精度。本文提出将B2b电文中随轨道改正数播发的URAI信息恢复为用户距离精度(URA),并用于B2bPPP的随机模型构建。对其进行定位性能评估,发现B2b自身播发的URA精度较差。针对该问题,利用分布在中国及周边区域的多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监测站对B2b的URA参数进行重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精化后的URA能显著提升B2b-PPP的服务性能。相比于仅考虑观测噪声和高度角的随机模型,使用精化后的URA作为随机模型,动态和静态定位模式下的收敛时间提升分别达到18.9%、14.5%;收敛后定位精度提升分别达到11.2%、8.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短报文,提出一种精化后URA的播发方法,结合现有短报文通信效率进一步分析了精化URA的用户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 B2b精密单点定位(B2b-PPP) 用户距离精度(URA) 定位随机模型 BDS短报文(smc)
下载PDF
音圈电机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登辉 盛晓超 +1 位作者 石英男 沈丹峰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为了改善音圈电机驱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全局滑态因子,改善系统的瞬态响应;同时将自适应控制和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利用自适... 为了改善音圈电机驱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全局滑态因子,改善系统的瞬态响应;同时将自适应控制和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利用自适应控制可以根据系统的实时状态和外部干扰自动调整参数的特点,来减小扰动、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将控制律中的符号函数改为一种边界层的饱和函数来削弱振动;通过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所提出的控制器的稳定性;最后,将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和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与PID控制和滑模控制相比,所提出的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有效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圈电机 全局滑态因子 自适应控制 饱和函数 滑模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