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D simulation of effect of anode configuration on gas–liquid flow and alumina transport process in an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被引量:3
1
作者 詹水清 李茂 +2 位作者 周孑民 杨建红 周益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482-2492,共11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alumina transport process in an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ode configurations on the bath flow, gas volume fraction a...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alumina transport process in an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ode configurations on the bath flow, gas volume fraction and alumina content distributions. An Euler–Euler two-fluid model was employed coupled with a species transport equation for alumina content. Three different anode configurations such as anode without a slot, anode with a longitudinal slot and anode with a transversal slot were studied in the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slots can reduce the bath velocity and promote the releasing of the anode gas, but can not contribute to the uniformity of the alumina content. Comparisons of the effects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lots indicate that the longitudinal slot is better in terms of gas–liquid flow but is disadvantageous for alumina mixing and transport process due to a decrease of anode gas under the anode bottom surface. It is demonstrated from the simulations that the mixing an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lumina are controlled to great extent by the anode gas forces while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s(EMFs) play the second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anode configuration gas–liquid flow alumina transport process simulation alumina content distribution
下载PDF
FACTORS AFFECTING SILICA CONTENT OF ALUMINIUM HYDROXIDE PRODUCT IN CARBONIZATION PROCESS
2
作者 LIU Miaoxiu CHENG Zhaonian CHEN Nianyi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tallurgy,Academia Sinica,Shanghai,ChinaKE Jiajun Institute of Chemical Metallurgy,Academia Sinica,Beijing,China CHEN Nianyi,Professor,Shanghai Institute of Metallurgy,Academia Sinica,Shanghai 200050,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8期153-156,共4页
The regularity of 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in alumina production has been summarized by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regression.A mathematical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ilica conte... The regularity of 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in alumina production has been summarized by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regression.A mathematical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ilica content of aluminium hydroxide product.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aluminate ions in solution will produce aluminium hydroxide with low content of SiO_2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l_2O_3/SiO_2 ratio kept unchanged.This was confirmed by certain scal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IZATION silica content alumina pattern recognition
下载PDF
FACTORS AFFECTING SILICA CONTENT OF ALUMINIUM HYDROXIDE PRODUCT IN CARBONIZATION PROCESS
3
作者 LIU Miaoxiu CHENG Zhaonian CHEN Nianyi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tallurgy,Academia Sinica,Shanghai,ChinaKE Jiajun Institute of Chemical Metallurgy,Academia Sinica,Beijing,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8期153-156,共4页
The regularity of 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in alumina production has been summarized by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regression.A mathematical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ilica conte... The regularity of 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in alumina production has been summarized by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regression.A mathematical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ilica content of aluminium hydroxide product.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aluminate ions in solution will produce aluminium hydroxide with low content of SiO_2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l_2O_3/SiO_2 ratio kept unchanged.This was confirmed by certain scal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IZATION silica content alumina pattern recognition
下载PDF
焚烧飞灰火山灰活性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
4
作者 陈佳庆 陈萍 +3 位作者 谢育朦 王寅 王子昂 詹良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5-301,共7页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正受到关注,火山灰活性是其应用的重要性能,但目前缺乏可靠的火山灰活化评价方法。鉴于粉煤灰与焚烧飞灰均是焚烧产物,借鉴现有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评价方法,从物质组成(成分结构分析法)、胶凝性能(强度指数...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正受到关注,火山灰活性是其应用的重要性能,但目前缺乏可靠的火山灰活化评价方法。鉴于粉煤灰与焚烧飞灰均是焚烧产物,借鉴现有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评价方法,从物质组成(成分结构分析法)、胶凝性能(强度指数法)和化学反应(结合水含量法)三个角度对两种焚烧飞灰(炉排炉、流化床)进行火山灰活性测试和分析,同时与三个等级粉煤灰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成分结构分析法和强度指数法均可用于评价焚烧飞灰的火山灰活性,而结合水含量法不适用;非晶相硅铝含量可以作为火山灰活性的表征指标,与强度指数具有一定相关性;强度指数法测试结果受非晶相硅铝与钙相对含量的影响,对于焚烧飞灰,14 d胶砂强度指数即可反映其火山灰活性,而对于粉煤灰,需要考虑采用90 d甚至更长龄期的强度指数来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飞灰 火山灰活性 非晶相硅铝含量 成分结构分析法 强度指数法 结合水含量法
下载PDF
Al含量对含铝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均匀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珠 龙家琛 +2 位作者 高阳 郭相龙 张乐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10,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奥氏体不锈钢作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核反应堆候选包壳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Al含量的含铝奥氏体不锈钢及不含Al基材在650℃/20 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的均匀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材料的腐蚀增重随Al含量增加... 为进一步提升奥氏体不锈钢作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核反应堆候选包壳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Al含量的含铝奥氏体不锈钢及不含Al基材在650℃/20 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的均匀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材料的腐蚀增重随Al含量增加而降低,不同Al含量材料的腐蚀增重均近似服从抛物线生长规律。Al含量低于1.5wt%时,材料表面生成双层富Fe氧化膜,保护性差,渗碳层厚度可达约12μm;Al含量高于2.5wt%时,材料表面生成保护性氧化膜,外层富Cr、内层富Al,氧化膜及基体中仍存在渗碳行为,渗碳层厚度减小至约6μm。造成差异的原因是较高Al含量能有效促进保护性富Al氧化膜的形成,抑制Fe的向外扩散和C的向内扩散,进而提升材料的耐氧化和渗碳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铝奥氏体不锈钢 超临界二氧化碳 均匀腐蚀 AL含量
下载PDF
王水溶样酸溶法分解试样对磷矿石和磷精矿中氧化铝含量测定的影响
6
作者 陈鑫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S01期55-57,共3页
利用《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相酸喳琳重量法和容量法》(GB/T 1871.1-1995)检测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时,酸溶法(王水溶样法)后,按《磷矿石和磷精矿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GB/T 1871.3-1995... 利用《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相酸喳琳重量法和容量法》(GB/T 1871.1-1995)检测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时,酸溶法(王水溶样法)后,按《磷矿石和磷精矿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GB/T 1871.3-1995)进行,但用磷酸铁(铝)分离-E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铝含量时,遇到测定数据偏低、重现性差,以及磷矿购销合同执行中频繁出现氧化铝含量复检、仲裁纠纷争议等问题。对王水溶样酸溶法分解试样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酸溶法(王水溶样法)的适用范围,并建议增加氢氟酸-硫酸-高氯酸的酸溶法,以及采用新型仪器进行快速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石和磷精矿 酸溶法 磷酸铁(铝)分离-EDTA容量法 氧化铝含量
下载PDF
铝电解炭渣中碳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7
作者 林芳 《轻金属》 2024年第3期39-41,共3页
参照铝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测定方法,通过试验建立了用氯化铝溶解氟化盐,灼烧称重的方法进行测定铝电解炭渣中碳含量的检测方法。经过与高频红外碳分析法测定结果比对验证,此方法准确、可靠、经济,能有效指导铝电解生产。
关键词 铝电解质(炭渣) 碳含量 氯化铝 重量法
下载PDF
X-射线衍射测定催化剂及其载体中γ-氧化铝相含量
8
作者 杜亚雄 郑鑫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和SH/T 0625(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硅铝催化剂中γ-氧化铝含量测定法X射线衍射法)对6种典型催化剂及其载体中γ-氧化铝相的相对含量(又称相对结晶度)进行测定试验,发现SH/T 0625中步进扫描实验条件有问题,为此在SH/T 0625标... 采用X-射线衍射和SH/T 0625(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硅铝催化剂中γ-氧化铝含量测定法X射线衍射法)对6种典型催化剂及其载体中γ-氧化铝相的相对含量(又称相对结晶度)进行测定试验,发现SH/T 0625中步进扫描实验条件有问题,为此在SH/T 0625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试验方法,主要是选择步进扫描试验条件。改进方法仍采用外标法测定γ-氧化铝相的相对含量,测定范围35.9%~114.0%,标准偏差(SD)0.7%~1.9%,相对标准偏差(RSD)1.2%~1.8%;测定参比样γ-氧化铝相的相对含量(标称值114.0%)绝对偏差-2.3%~+1.6%(n=10),能够满足相关催化剂及其载体中γ-氧化铝相的相对含量测定的所有工艺技术要求,改进的方法可在石化生产行业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含量 相对结晶度 γ-氧化铝相 载体 催化剂 相定性 相定量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中国铝电解槽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振海 孙淑萍 邱竹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全面叙述了我国铝电解槽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指出目前常用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及可能的改进,并较详细地介绍了自适应控制和分布式系统的原理及其在铝电解上的应用,指出中国铝电解控制技术将发展成为以氧化铝浓度自适应控制为基础... 全面叙述了我国铝电解槽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指出目前常用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及可能的改进,并较详细地介绍了自适应控制和分布式系统的原理及其在铝电解上的应用,指出中国铝电解控制技术将发展成为以氧化铝浓度自适应控制为基础的智能模糊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计算机控制 电解槽 展望
下载PDF
Al_2O_3含量及热处理温度对Al_2O_3-SiO_2系浇注料抗铝液侵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三华 王战民 +4 位作者 胡书禾 李少飞 石会营 曹喜营 喻枫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坩埚法和浸泡法研究了不同Al2O3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80%~85%、65%~70%、40%~45%、25%~30%)及不同温度(分别为110、800、1100和1 400℃)热处理后的Al2O3-SiO2系浇注料的抗铝液侵蚀性,借助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被850℃铝液侵蚀后... 采用坩埚法和浸泡法研究了不同Al2O3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80%~85%、65%~70%、40%~45%、25%~30%)及不同温度(分别为110、800、1100和1 400℃)热处理后的Al2O3-SiO2系浇注料的抗铝液侵蚀性,借助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被850℃铝液侵蚀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Al2O3-SiO2系浇注料的抗铝液侵蚀性增强;(2)在1 100℃热处理后,浇注料的抗铝液侵蚀性最差;(3)铝液渗入浇注料内部后,铝液中的Al和Mg与浇注料中的石英和莫来石相发生反应,将SiO2还原成Si,Al和Mg则氧化成Al2O3和MgO,MgO进而与Al2O3反应生成尖晶石,破坏试样的结构;(4)对于Al2O3含量较高的Al2O3-SiO2浇注料,尖晶石富集层较致密,可阻止铝液继续向浇注料内部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熔炼炉 Al2O3-SiO2系浇注料 抗铝液侵蚀性 Al2O3含量 热处理温度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铝电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海涛 王兆文 +1 位作者 高炳亮 邱竹贤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4-36,共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电解铝厂中已普遍应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这一先进技术也给铝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铝电解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 ,本文结合当今电解铝厂中实际应用的自动控制技术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电解铝厂中已普遍应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这一先进技术也给铝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铝电解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 ,本文结合当今电解铝厂中实际应用的自动控制技术 ,对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 物料平衡 槽电阻 氧化铝浓度 自动控制
下载PDF
铝电解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钱坤 谢寿生 +1 位作者 姜旭峰 高梅燕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3年第1期11-13,19,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并应用在铝电解控制系统中。该方法将模糊控制函数的优化和模糊控制系统增益自适应调整集中于一体 ,可大大改善系统的品质和适应能力。仿真结论及应用表明 ,这种新型的模糊控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并应用在铝电解控制系统中。该方法将模糊控制函数的优化和模糊控制系统增益自适应调整集中于一体 ,可大大改善系统的品质和适应能力。仿真结论及应用表明 ,这种新型的模糊控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铝电解 自调整 控制规则
下载PDF
氧化锰对高氧化铝含量高炉渣性能影响的实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立芬 张丙怀 +2 位作者 阳海彬 刁岳川 廖东海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46,共3页
南京钢铁集团公司高炉炉渣中氧化铝含量高达19%,因此炉渣流动性变差,高炉被迫采用高温操作,铁水硅含量偏高,影响了高炉的强化.针对这个问题,实验测定了由分析纯化学试剂配制的南钢高炉模拟渣样在加入氧化锰后的粘度,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南京钢铁集团公司高炉炉渣中氧化铝含量高达19%,因此炉渣流动性变差,高炉被迫采用高温操作,铁水硅含量偏高,影响了高炉的强化.针对这个问题,实验测定了由分析纯化学试剂配制的南钢高炉模拟渣样在加入氧化锰后的粘度,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氧化锰对高氧化铝含量高炉渣性能的影响,得出南钢高炉降低铁水硅含量的措施.结果表明:在高A l2O3含量炉渣中,添加MnO对其降低粘度的作用效果非常大,同时炉渣粘度的降低将允许适当降低高炉操作温度,有利于降低铁水硅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炉渣 氧化锰 氧化铝 粘度 硅含量
下载PDF
铝电解槽智能模糊控制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伟 袁艳 张泰山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铝电解是一个复杂的工业控制过程。通过对其生产过程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控制规则自修正的专家模糊控制器。通过在线自寻优 ,使系统很快地趋向于最优工作点 ,有效地解决了铝电解过程中浓度的非线性控制问题。
关键词 铝电解 氧化铝浓度 模糊控制
下载PDF
硅溶胶固含量对Al_2O_3-Si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乔婉 聂建华 +4 位作者 邱文冬 王立辉 尹玉成 梁永和 尹国恒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5~3、3—1和≤1mm的特级矾土熟料及≤1mm的SiC为骨料,以白刚玉粉(≤0.074mm)、SiC粉(≤0.088mm)、活性α-Al2O3微粉和SiO2微粉为基质,在Al2O3-SiC浇注料常规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硅溶胶固含量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5~3、3—1和≤1mm的特级矾土熟料及≤1mm的SiC为骨料,以白刚玉粉(≤0.074mm)、SiC粉(≤0.088mm)、活性α-Al2O3微粉和SiO2微粉为基质,在Al2O3-SiC浇注料常规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硅溶胶固含量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溶胶固含量的增加,浇注料的流动性逐渐增大,初凝时间逐渐缩短,显气孔率略有减小,110和815℃热处理后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略有增大,1100和1400℃热处理后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略有减小,抗渣性能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 固含量 Al2O3-SiC浇注料
下载PDF
高铝质强化日用瓷的研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毅 刘连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通过引入工业氧化铝及复合熔剂 ,在接近普通硬质瓷的烧成温度下 ,生产出抗折强度为 1 40MPa、釉面硬度达 73 73MPa和高热稳定性的刚玉质强化瓷。
关键词 高铝质 强化瓷 热稳定性 日用陶瓷
下载PDF
高水充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周华强 侯朝炯 王承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5-36,共12页
高水巷旁充填是我国沿空留巷护巷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总结了课题组近年研制的两类充填材料的特性及其井下试验效果。高水净浆充填材料以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为基材,经外掺混合料适当组合成主料、配料两部分,主、配料等量配合应用,加水可... 高水巷旁充填是我国沿空留巷护巷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总结了课题组近年研制的两类充填材料的特性及其井下试验效果。高水净浆充填材料以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为基材,经外掺混合料适当组合成主料、配料两部分,主、配料等量配合应用,加水可泵时间大于24 h,混合后初凝时间小于20 min,在水灰比2.5∶1时,抗压强度2 h为1.5~2.0 MPa,24 h为3.1~4.1 MPa,7 d为3.4~5.2 MPa。除个别指标外,其它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高水灰渣充填材料在净浆材料中合理引入了灰渣,提高了材料抗风化性能,减少了胶结料用量,降低了成本。在庞庄矿井下巷旁充填试验中率先采用活动钢模板构筑高水灰渣充填体,节省了充填袋费用。留巷期间巷道顶板下沉平均为7.4%,100m漏风率为1.05%,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法 充填材料 硫铝酸盐水泥
下载PDF
孔结构与酸性质对多孔硅铝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金玉 罗一斌 舒兴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2,共7页
采用成胶、陈化、后处理等过程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道结构和不同酸性质的多孔硅铝材料,用XRD,BET,FT-IR,NH_3-TPD等方法对这些多孔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并采用重油微反评价装置对这些材料制成的催化剂进行裂化性能考察。结果表明,通过... 采用成胶、陈化、后处理等过程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道结构和不同酸性质的多孔硅铝材料,用XRD,BET,FT-IR,NH_3-TPD等方法对这些多孔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并采用重油微反评价装置对这些材料制成的催化剂进行裂化性能考察。结果表明,通过合成条件的微调可以获得平均孔径为7~14nm、总酸量为0.617~1.046mmol/g、同时含有B酸中心和L酸中心的多孔硅铝材料。孔径大小、酸性质及水热稳定性直接影响材料的转化能力及产品分布,其中孔径大小和酸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当平均孔径(水热老化后)为11~14nm时,二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裂化活性的提升;当平均孔径进一步增大时,孔径大小对裂化性能的影响程度超过酸性质的影响;在酸性质中,总酸量主要影响材料的裂化活性,而酸中心分布则更多地影响产物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材料 孔结构 酸量 酸中心分布 催化裂化
下载PDF
胶溶法制备镧-钡共稳定氧化铝的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丽娟 董文萍 +4 位作者 郭家秀 袁书华 张磊 龚茂初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38-1742,共5页
以硝酸为胶溶剂,两种拟薄水铝石为前驱体,用胶溶法制备了镧-钡共稳定的氧化铝.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面分析仪(BET)、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NO_2程序升温脱附(NO_2-TPD)技术对所制备的镧改性和镧钡共改性氧化铝的结构特性和表... 以硝酸为胶溶剂,两种拟薄水铝石为前驱体,用胶溶法制备了镧-钡共稳定的氧化铝.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面分析仪(BET)、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NO_2程序升温脱附(NO_2-TPD)技术对所制备的镧改性和镧钡共改性氧化铝的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改性氧化铝在1273 K焙烧后均以γ- Al_2O_3湘存在.当BaO添加量达到14%(w)时,有少量BaCO_3生成.BET结果表明,在1273 K下焙烧5h后,5%(w)La_2O_3稳定的氧化铝(Ba-0)和5%La_2O_3与8%BaO共同稳定的氧化铝(Ba-8)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各种氧化铝的吸附等温线表明它们的孔形状均为狭缝型孔和瓶型孔,孔径分布曲线表明,仅有样品Ba-8的孔径分布较宽,孔径为6- 10 nm,其它三种样品的孔径均集中在10 nm;NH_3-TPD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钡添加量的逐渐增多,氧化铝表面的酸量、酸强度逐步减少.NO_2-TPD结果表明,添加BaO后载体对NO_2的吸附量增多,随着BaO含量的增多,体相Ba(NO_3)_2增多.由于样品Ba-8同时具有很好的织构性质、适中的表面酸量和酸强度分布及NO_2吸附脱附能力,使得以它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丙烷的起燃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分别为526 K和59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表面性质 三效催化剂 低贵金属含量
下载PDF
Pt-Pd/SiO_(2)-Al_(2)O_(3)催化剂芳烃加氢饱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孔远 杨光 +2 位作者 何金康 纵秋云 马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38,共8页
以SiO_(2)质量分数40%的无定形硅铝和氢氧化铝干胶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SiO_(2)含量的SiO_(2)-Al_(2)O_(3)载体,以氯铂酸和氯化钯为Pt和Pd的前躯物配制浸渍液,并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Pt-Pd/SiO_(2)-Al_(2)O_(3)催化剂。采用N_(2)吸附-脱附... 以SiO_(2)质量分数40%的无定形硅铝和氢氧化铝干胶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SiO_(2)含量的SiO_(2)-Al_(2)O_(3)载体,以氯铂酸和氯化钯为Pt和Pd的前躯物配制浸渍液,并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Pt-Pd/SiO_(2)-Al_(2)O_(3)催化剂。采用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脱附、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表征,在10 mL固定床加氢装置上,以2%(w)四氢萘+10%(w)十氢萘+88%(w)异辛烷混合物为原料对催化剂进行芳烃加氢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SiO_(2)质量分数为20%~40%范围内,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晶相组成不变,中强酸酸量增加,L酸酸量减少,B酸酸量增多;Pt-Pd在SiO_(2)-Al_(2)O_(3)载体上的分散由蛋壳型转变为均匀型,分散度增加;其催化四氢萘加氢的活性提高。随着浸渍液中盐酸浓度增加,催化剂上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先增大后减小,盐酸浓度为0.1 mol L时Pt-Pd/SiO_(2)-Al_(2)O_(3)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最好,催化剂的四氢萘加氢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d催化剂 无定形硅铝 芳烃加氢 SiO_(2)含量 浸渍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