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4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2+、Co^2+和Mn^2+对人工湿地基质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金莲 贺锋 +1 位作者 梁威 吴振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研究了金属离子Zn2+,Co2+和Mn2+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生物膜脱氢酶活性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物膜混合液中添加Zn2+能在短时间内(6h)迅速提高生物膜的酶活性,增加多糖含量,浓度为2mg/L的Zn2+可以在较长时间(72h)内保持生... 研究了金属离子Zn2+,Co2+和Mn2+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生物膜脱氢酶活性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物膜混合液中添加Zn2+能在短时间内(6h)迅速提高生物膜的酶活性,增加多糖含量,浓度为2mg/L的Zn2+可以在较长时间(72h)内保持生物膜的酶活性并且促进多糖的积累.Co2+和Mn2+对生物膜脱氢酶活性及多糖含量的影响较为相似.当Co2+浓度<1mg/L、Mn2+浓度<2mg/L条件下,6h时,对脱氢酶活性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随着Co2+和Mn2+离子浓度的增加,对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所研究的浓度和时间范围内,Co2+和Mn2+对多糖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CO^2+ MN^2+ 生物膜 脱氢酶活性 多糖含量 人工湿地
下载PDF
高活性Co^2+-替代海因酶中Co^2+的定量及酶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学尧 陈云霞 +2 位作者 史鹏 梁爱华 袁静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9-474,共6页
利用产D-海因酶(HDT)的重组pE-hdt/E.coli菌株,在LB培养基中添加40μmol/L的Co2+,37℃培养10h,表达产物经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剂和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获得电泳纯Co2+-D-海因酶(Co2+-HDT).该酶对底物DL-海因的比活性较HDT高约6... 利用产D-海因酶(HDT)的重组pE-hdt/E.coli菌株,在LB培养基中添加40μmol/L的Co2+,37℃培养10h,表达产物经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剂和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获得电泳纯Co2+-D-海因酶(Co2+-HDT).该酶对底物DL-海因的比活性较HDT高约6倍,达21.8U/mg.可见光光谱分析表明,在498nm和568nm处呈现Co2+-海因酶络合物的特征性吸收峰.用ICP-AES测定纯酶金属离子含量,HDT每摩尔亚基含0.93摩尔Zn2+和0.04摩尔Co2+,而Co2+-HDT中每摩尔亚基中含0.17摩尔Zn2+和0.89摩尔Co2+.这一结果表明,HDT中的Zn2+已被Co2+所替代.此外,在动力学常数,pH和温度稳定性,金属螯合剂EDTA的影响等方面,HDT和Co2+-HDT也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海因酶 Co^2+-海因酶 金属离子含量 酶活性鉴定
下载PDF
Zn^2+、Co^2+和DMBI对脱氮假单胞杆菌发酵生产VB12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昆太 刘东洪 +3 位作者 庄英萍 王永红 张嗣良 赵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5-349,共5页
考察了Zn2+、Co2+和DMBI(5,6-二甲基苯并咪唑)对脱氮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生物合成VB1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Co2+和DMBI能显著提高VB12的生物合成量,而添加Zn2+能提高发酵液中ALA(δ-氨基乙酰... 考察了Zn2+、Co2+和DMBI(5,6-二甲基苯并咪唑)对脱氮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生物合成VB1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Co2+和DMBI能显著提高VB12的生物合成量,而添加Zn2+能提高发酵液中ALA(δ-氨基乙酰丙酸)和PBG(胆色素原)的合成量,从而促进VB12的合成。在此基础上,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的二次回归旋转中心组合实验对Zn2+、Co2+和DMBI 3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了ZnSO4.7H2O、CoCl2.6H2O、DMBI在发酵培养基中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41.11、222.68和77.33 mg/L,经过优化后发酵液中(发酵96 h)VB12的浓度由69.36 mg/L提高到了78.2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脱氮假单胞杆菌 CO^2+ ZN^2+ 5 6-二甲基苯并咪唑
下载PD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g Factors and Hyperfine Structure Constants for Co^2+ in Cd^2+(I) and Cd^2+(Ⅱ) Sites of CsCdCl3 Crystal
4
作者 WUShao-Yi DONGHui-Ning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09-512,共4页
The g factors g||,g⊥ and hyperfine structure constants A||,A⊥ for two trigonal Co^2+ centers (i.e.,Co^2+ in Cd^2+ (I) and Cd^2+ (Ⅱ) sites) in CsCdCl3:Co^2+ crystals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high-order perturbation f... The g factors g||,g⊥ and hyperfine structure constants A||,A⊥ for two trigonal Co^2+ centers (i.e.,Co^2+ in Cd^2+ (I) and Cd^2+ (Ⅱ) sites) in CsCdCl3:Co^2+ crystals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high-order perturbation formulas based on the cluster approach.In the calculation,the contributions from covalency effect and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effect are considered and the parameters related to both effects are obtained from the optical spectrum and the structure data of the studied system.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CO^2+离子 超精细结构常数 g因子计算
下载PDF
Co^(2+)掺杂W型铁氧体的制备和吸波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晶 徐利华 +3 位作者 徐家成 王舜 张晨韵 黄春娥 《非金属矿》 2024年第6期38-41,共4页
为解决单一铁氧体吸波材料吸波频带窄的问题,采用固相法制备了Co^(2+)掺杂的W型钡铁氧体Ba(Zn_(1-x)Co_(x))_(2)Fe_(16)O_(27)(x=0、0.2、0.4、0.6、0.8、1.0)铁氧体,研究了Co^(2+)掺杂对W型钡铁氧体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电磁性能和吸... 为解决单一铁氧体吸波材料吸波频带窄的问题,采用固相法制备了Co^(2+)掺杂的W型钡铁氧体Ba(Zn_(1-x)Co_(x))_(2)Fe_(16)O_(27)(x=0、0.2、0.4、0.6、0.8、1.0)铁氧体,研究了Co^(2+)掺杂对W型钡铁氧体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电磁性能和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掺杂量的增加,铁氧体晶体结构保持不变,掺杂Co^(2+)的W型钡铁氧体具有六角片状结构。随着金属离子的加入,粒径有不同程度减小。当Co^(2+)掺杂的摩尔分数x为0.4时,铁氧体的磁损耗最高。含量为70%的Ba(Zn_(0.6)Co_(0.4))2Fe_(16)O_(27)铁氧体吸收涂层的最大反射损耗为-22 dB,峰值位置在12.5 GHz,反射损耗RL<-10 dB的带宽约为8 GHz(8~16 GHz),实现了宽频带强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W型铁氧体 钴掺杂 宽带吸收
下载PDF
真空紫外协同Co^(2+)催化过硫酸氢钾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徐庆 唐玉朝 +4 位作者 伍昌年 黄显怀 王坤 朱先胜 陈彩虹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2-834,共13页
有机染料具有毒性强、色度高、不易降解等特性,为了高效去除有机染料,实验以真空紫外(VUV)为光源,研究了VUV协同Co^(2+)催化过硫酸氢钾(PMS)降解典型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的反应机制和转化途径.结果表明:①在RhB初始浓度为80 mg/L,Co^(... 有机染料具有毒性强、色度高、不易降解等特性,为了高效去除有机染料,实验以真空紫外(VUV)为光源,研究了VUV协同Co^(2+)催化过硫酸氢钾(PMS)降解典型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的反应机制和转化途径.结果表明:①在RhB初始浓度为80 mg/L,Co^(2+)和PMS投加量分别为15μmol/L、0.5 mmol/L的条件下,VUV/Co^(2+)/PMS体系反应10 min,RhB去除率可达99.1%.VUV/Co^(2+)/PMS体系对RhB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②溶液初始pH对反应速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pH减小,反应速率也同时减小.投加量为30 mmol/L的HCO_(3)^(−)、Cl^(−)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相较于对照组,RhB去除率由99.1%分别降至66.0%、84.2%,而NO_(3)^(−)和SO_(4)^(2−)抑制作用不显著;印染助剂柠檬酸钠也会显著抑制RhB降解.③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结果表明,VUV/Co^(2+)/PMS体系中存在的氧化物种包括硫酸根自由基(SO_(4)^(−)·)、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④根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质谱结果,初步推断RhB分子降解主要通过活性氧(ROS)攻击造成共轭结构破坏和N-位脱乙基等作用.另外,对总有机碳(TOC)进行测试,30 min时RhB矿化度可达到43.8%.研究显示,VUV/Co^(2+)/PMS体系能够有效去除R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 Co^(2+) 过硫酸氢钾 罗丹明B 活性氧
下载PDF
Fe、Ir掺杂MoS_(2)表面对N_(2)气敏吸附与解离反应性能提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7
作者 肖香珍 胡林峰 张建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采用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N_(2)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研究表明:N_(2)分子在TM-MoS_(2)(TM=Fe、Ir)表面吸附能依次为0.62和0.47 eV,而完整MoS_(2)表面的吸附能只有0.08 eV,说...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采用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N_(2)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研究表明:N_(2)分子在TM-MoS_(2)(TM=Fe、Ir)表面吸附能依次为0.62和0.47 eV,而完整MoS_(2)表面的吸附能只有0.08 eV,说明掺杂之后对N_(2)表现出略好的吸附性能.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N_(2)吸附后,掺杂Fe、Ir原子与两个N原子之间电荷有所增加,N-N键之间的区域电荷密度减少,N-N键的强度减弱.态密度计算结果发现,N_(2)在吸附过程中,主要是N原子的2p_(y)、2p_(z)轨道与Ir的5d_(xy)和5d_(z^(2))以及Fe的3d_(xy)和3d_(z^(2))发生杂化作用.通过分析解离活化能,N_(2)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解离需要活化能均较高,且远大于在相应掺杂表面的吸附能,说明N_(2)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解离应该表现为分子吸附或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Ir 掺杂 单层MoS_(2) N_(2) 吸附与解离 活化能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配合-超滤工艺分离电池废水中Mn^(2+)和Co^(2+)的试验
8
作者 俞洁 李茂林 +3 位作者 张翰文 赵蓓蓓 姚伟 崔瑞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128-135,179,共9页
采用聚丙烯酸钠(PAAS)和聚醚砜(PES)中空纤维超滤(UF)膜,研究配合-超滤工艺对Mn^(2+)和Co^(2+)的截留效果、分离效果以及配合竞争效应。单金属离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P)/m(M)(聚合物/金属离子质量比)、pH增加,Mn^(2+)和Co^(2+)的截留... 采用聚丙烯酸钠(PAAS)和聚醚砜(PES)中空纤维超滤(UF)膜,研究配合-超滤工艺对Mn^(2+)和Co^(2+)的截留效果、分离效果以及配合竞争效应。单金属离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P)/m(M)(聚合物/金属离子质量比)、pH增加,Mn^(2+)和Co^(2+)的截留率增大。随温度增大,Mn^(2+)和Co^(2+)的截留率先增加后减小,Mn^(2+)、Co^(2+)的截留率分别在20、25℃时达到最大。pH值=5、m(P)/m(M)=4、温度为20℃为最佳操作条件,分离率最大(64.70%),配合竞争效应最强。NaCl减弱了金属离子的竞争配合能力,不利于Mn^(2+)和Co^(2+)的分离。混合金属离子试验的最佳操作条件下分离率为57.41%。红外数据显示,Mn^(2+)和Co^(2+)均与PAAS配合,由于离子水化热以及电负性的不同,Mn^(2+)和Co^(2+)与PAAS配合亲和力不同,在相同的溶液环境下,Mn^(2+)优先与PAAS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超滤(UF) 聚丙烯酸钠(PAAS) 配合竞争 Mn^(2+) Co^(2+)
下载PDF
微量Co^(2+)-Si^(4+)取代对多晶石榴石铁氧体材料旋矩磁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文鑫 翁兆平 徐茂忠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5期12-15,共4页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多晶石榴石铁氧体,研究了微量Co^(2+)-Si^(4+)联合取代对GdCaSnV-YIG、GdCaZrV-YIG、GdCaInV-YIG和GdAl-YIG材料旋矩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2+)-Si^(4+)联合取代GdAl-YIG可使其矫顽力显著增高,而Co^(2+)-Si^...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多晶石榴石铁氧体,研究了微量Co^(2+)-Si^(4+)联合取代对GdCaSnV-YIG、GdCaZrV-YIG、GdCaInV-YIG和GdAl-YIG材料旋矩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2+)-Si^(4+)联合取代GdAl-YIG可使其矫顽力显著增高,而Co^(2+)-Si^(4+)取代GdCaSnV-YIG、GdCaZrV-YIG和GdCaInV-YIG,可调节其矫顽力和剩磁比。当Co^(2+)-Si^(4+)取代量为0.015时得到GdCaSnV-YIG的矫顽力为0.17 Oe,取代量为0.025时得到GdCaZrV-YIG的矫顽力为0.23 Oe,取代量大于等于0.035时三者的剩磁比均能达到0.79或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铁氧体 Co^(2+)-Si^(4+)取代 旋矩磁材料 剩磁比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Co^(2+)对锌电积的影响
10
作者 袁宁 崔焱 +3 位作者 邓娜 吴婼 孙玉 孙屹慧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2期68-71,75,共5页
Co^(2+)是湿法炼锌中重点关注的有害杂质之一。以含Co^(2+)的硫酸锌溶液作为模拟研究对象,整体研究含Co^(2+)的硫酸锌溶液中分别存在松醇油和Mg^(2+)时,Co^(2+)对锌电解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当电积液中不存在松醇油和Mg^(2+)时,Co^(2+... Co^(2+)是湿法炼锌中重点关注的有害杂质之一。以含Co^(2+)的硫酸锌溶液作为模拟研究对象,整体研究含Co^(2+)的硫酸锌溶液中分别存在松醇油和Mg^(2+)时,Co^(2+)对锌电解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当电积液中不存在松醇油和Mg^(2+)时,Co^(2+)的存在造成了锌板的穿孔,出现了轻微“烧板”现象,需要将电积液中Co^(2+)浓度控制在0.6 mg/L以下。当电积液中加入0.21 g/L的松醇油时,Co^(2+)的含量对锌电积的不利影响比电积液中不存在松醇油时的影响更大,需要将电积液中Co^(2+)浓度控制在0.4 mg/L以下。当Mg^(2+)浓度分别为5 g/L和10 g/L时,需要将电积液中Co^(2+)浓度控制在0.4 mg/L和0.2 mg/L以下。当Mg^(2+)浓度为15 g/L时,电积液中的Co^(2+)应尽量除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积 Co^(2+)杂质 松醇油 镁离子 电流效率 电能消耗
下载PDF
疏水性离子液体为溶剂对Co^(2+)和Cd^(2+)废水的萃取性能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长平 辛宝平 +2 位作者 徐文国 朱庆荣 卢士香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4-678,共5页
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O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Co2+和Cd2+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未加入螯合剂时,离子液体对Co2+和Cd2+的萃取率都很... 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O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Co2+和Cd2+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未加入螯合剂时,离子液体对Co2+和Cd2+的萃取率都很低.螯合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离子液体对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Co2+和Cd2+的萃取率分别由原来的2.06%和1.82%提高到96.37%和93.68%.不同螯合剂对离子液体萃取Co2+和Cd2+有一定的影响.离子液体碳链长度的增加有利于Co2+和Cd2+的萃取.与传统有机溶剂相似,离子液体萃取重金属离子过程中具有很强的pH摆动效应,当pH<2时,Co2+和Cd2+的萃取率几乎为0,而当pH>6时,Co2+和Cd2+的萃取率均大于90%.运用萃取过程中的pH摆动效应对Cd2+进行反萃取,实现了离子液体的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CO^2+ CD^2+ 废水
下载PDF
交联淀粉微球对Co^(2+)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磊 李仲谨 +1 位作者 赖小娟 赵新法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11,共4页
研究了交联淀粉微球(CSM)对Co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吸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Co2+吸附等温线同时符合Langmu ir等... 研究了交联淀粉微球(CSM)对Co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吸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Co2+吸附等温线同时符合Langmu ir等温方程和Freund lich等温方程,不同温度下,CSM吸附Co2+的吸附焓变ΔH、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过程,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CSM通过物理吸附、配位吸附方式吸附Co2+,并导致CSM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吸附 CO^2+
下载PDF
Cu^(2+)、Zn^(2+)、Co^(2+)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伟成 李明云 +2 位作者 蒋霞敏 张祖兴 应仲富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286,共4页
以单细胞雨生红球藻为试验材料,以MAV为培养基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Cu2+、Zn2+、Co2+3种微量元素离子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Cu2+、Zn2+、Co2+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7、3.4×10-7、9.0... 以单细胞雨生红球藻为试验材料,以MAV为培养基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Cu2+、Zn2+、Co2+3种微量元素离子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Cu2+、Zn2+、Co2+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7、3.4×10-7、9.0×10-7mol/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Cu2+的最适质量浓度是2.0×10-8mol/L;Zn2+的最适质量浓度是3.4×10-7mol/L;Co2+的最适质量浓度是6.0×10-7mol/L.。在这3种重金属离子的正交试验中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u2+和Co2+存在着较显著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正交试验 CU^2+ ZN^2+ CO^2+
下载PDF
Mg^(2+)、Co^(2+)、Mn^(2+)和Ca^(2+)对葡萄糖异构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陶丽梅 过莹立 +3 位作者 李宁 王淳 滕脉坤 王玉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002-1005,共4页
The glucose isomerase(GI) was a metal activating enzyme It was most activated by Co 2+ and Mg 2+ ,and Mg 2+ was the best activator,whether the glucose or the xylose was the substrate When the glucose was substrate,the... The glucose isomerase(GI) was a metal activating enzyme It was most activated by Co 2+ and Mg 2+ ,and Mg 2+ was the best activator,whether the glucose or the xylose was the substrate When the glucose was substrate,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 of Mg 2+ GI,Co 2+ GI and Mn 2+ -GI was 115 μmol/L,40 μmol/L, and 15 μmol/L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activity of Mg 2+ GI,Co 2- GI and Mn 2+ GI was 100%,85%,and 20% respectively. When the xylose was substrate,the order of dissociation constant and maximum activity of the metal enzymes was the same Ca 2+ was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versus Mg 2+ ( K i 7 4 μmol/L)or Co 2+ ( K i 99 μmol/L). Compared with Mg 2+ GI,the K m of Co 2+ GI was more,and the V M of Co 2+ GI less The process of activity recovery from apo GI to metal GI showed that it was slow and of tw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异构酶 酶活性 MG^2+ CO^2+ MN^2+ CA^2+
下载PDF
淀粉微球对Co^(2+)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磊 李仲谨 赖小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39-342,共4页
研究了淀粉微球(CSM)对Co2+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其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性,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Co2+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不同温度下,CSM吸附Co2+的吸附焓变ΔH、吸附自由能... 研究了淀粉微球(CSM)对Co2+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其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性,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Co2+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不同温度下,CSM吸附Co2+的吸附焓变ΔH、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过程,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Co2+,吸附同时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液膜扩散为吸附过程的主控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吸附 CO^2+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o^(2+)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章昌华 胡剑青 涂伟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4,共5页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G3.5和G4.0的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研究了树状大分子的代数、树状大分子与Co2+的摩尔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树状大分子与Co2+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G4.0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时,配合物水溶液...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G3.5和G4.0的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研究了树状大分子的代数、树状大分子与Co2+的摩尔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树状大分子与Co2+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G4.0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时,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在356 nm处;当存在G3.5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时,混合物水溶液在可见光区域几乎没有吸收;当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Co2+的摩尔比由1∶10变为1∶30时,配合物水溶液在356 nm处的吸光度增加;随反应时间延长,配合物水溶液的吸光度增加;溶液pH值和反应温度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o2+的相互作用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树状大分子 CO^2+ 相互作用
下载PDF
Co^(2+)掺杂ZnO纳米线的制备与光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志峰 张娟 +2 位作者 孙元平 李剑平 徐宝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5-306,310,共3页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辅助下,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o2+掺杂ZnO纳米线。纳米线的直径为100~160nm,长度约为10μm。纳米线沿(001)方向生长。Co2+掺杂ZnO纳米线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曲线,显示掺杂的ZnO纳米线在200~300n...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辅助下,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o2+掺杂ZnO纳米线。纳米线的直径为100~160nm,长度约为10μm。纳米线沿(001)方向生长。Co2+掺杂ZnO纳米线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曲线,显示掺杂的ZnO纳米线在200~300nm波段之间都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在波长360~370nm处显示很好的激子吸收,与体相的激子吸收峰(373nm)相比产生了蓝移。纳米线分别在385、409、433、462和495nm波段表现出发光特性,简略的讨论了其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Co^2+掺杂 纳米线 光致发光
下载PDF
Zn^(2+)和Co^(2+)对汽车件无镍常温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晨 郝瑞 +1 位作者 廖杰 刘娅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20,共3页
由于Ni2+污染环境,汽车磷化向无Ni或低Ni方向发展,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Zn2+,Co2+浓度对常温低锌汽车磷化膜性能的影响,对磷化液中添加不同量Co2+所形成的磷化膜做了对比试验。证实Co2+能细化磷化膜的晶粒形态,同时使磷化膜晶粒由片... 由于Ni2+污染环境,汽车磷化向无Ni或低Ni方向发展,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Zn2+,Co2+浓度对常温低锌汽车磷化膜性能的影响,对磷化液中添加不同量Co2+所形成的磷化膜做了对比试验。证实Co2+能细化磷化膜的晶粒形态,同时使磷化膜晶粒由片状向柱状转变;耐碱蚀试验表明,当Co2+从0.084g/L增加到0.420g/L时,在碱液中15min后的失重量从1.07g/m2下降到了0.60g/m2,这表明磷化液中Co2+的加入能提高磷化膜耐碱性,有利于提高随后的电泳涂膜的附着力(均达到1级)和耐冲击性能。试验证明,在汽车常温磷化中采用Co2+取代Ni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锌系磷化 ZN^2+ CO^2+ 无Ni 阴极电泳 汽车件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CO^(2-)_3替换磷灰石固溶体晶体化学的FTIR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志良 王大伟 +2 位作者 刘羽 张昱 胥焕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49-953,共5页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CO2 -3替换的磷灰石固溶体 ,利用FTIR结合XRD对其进行了晶体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均相沉淀法制备的碳羟磷灰石 (CHAP)属B型替换且替换方式是 [CO3·OH]四面体替换 [PO4 ]四面体 ;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HAP属A型...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CO2 -3替换的磷灰石固溶体 ,利用FTIR结合XRD对其进行了晶体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均相沉淀法制备的碳羟磷灰石 (CHAP)属B型替换且替换方式是 [CO3·OH]四面体替换 [PO4 ]四面体 ;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HAP属A型替换且替换方式是 [CO3]三角形配位体替换通道位置的OH- ;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碳氟磷灰石 (CFAP)属B型替换 ,其替换方式是 [CO3·F]四面体替换 [PO4 ]四面体 ;sol gel法制备的CHAP属AB混合型替换 ,其Ψ3分裂为Ψ3 1 ,Ψ3F,Ψ3 4 。高斯函数法拟合表明Ψ3F 峰是A型替换的Ψ3 2 与B型替换的Ψ3 3的叠合。当WCO2 -3<3 34%时 ,随CO2 -3含量增加 ,A型替换量增大 ,且当WCO2 -3=3 34%时达最大值 ,当 3 34% <WCO2 -3<7 5 2 %时 ,随CO2 -3含量增加 ,B型替换量增大 ,且当WCO2 -3=7 5 2 %时亦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离子替换 固溶体 晶体化学 FTIR 碳酸根 人工骨材料 红外光谱
下载PDF
Co^(2+)离子在MgF_2和ZnF_2晶体中的各向异性g因子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会宁 邬劭轶 郑文琛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利用基于基团模型的 3d7离子在斜方对称中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MgF2 和ZnF2 晶体中Co2 + 杂质中心的各向异性g因子 gx,gy 和gz.在计算中 ,考虑了共价效应 ,组态相互作用和斜方晶体场的贡献 ;而且与此相关的参量可由所研究的晶体的光谱... 利用基于基团模型的 3d7离子在斜方对称中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MgF2 和ZnF2 晶体中Co2 + 杂质中心的各向异性g因子 gx,gy 和gz.在计算中 ,考虑了共价效应 ,组态相互作用和斜方晶体场的贡献 ;而且与此相关的参量可由所研究的晶体的光谱和结构数据得到 .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G因子 电子顺磁共振 EPR 晶体场 配位场 CO^2+离子 MGF2 ZnF2 钴(Ⅱ) 共价效应 氟化镁晶体 氟化锌晶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