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d-state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nozzle in Natural Gas Reburning Burner
1
作者 Baoming Chen Zhongxiao Zhang Degui Bi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324-329,共6页
Based on the prototypes of a 130 t/h boiler, constant proportional cold-state test bench is establishe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nozzle in natural gas reburning burne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overing effect fo... Based on the prototypes of a 130 t/h boiler, constant proportional cold-state test bench is establishe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nozzle in natural gas reburning burne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overing effect for the upflow in the furnace are research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is process are also made with standard ?turbulenc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ir flow fullness in furnace is better in the case of the reburning zone with 8 nozzles compared to 4 nozzles and also coverage effect of the reburning flow for the updraft gas in the furnace is better. In the condition each nozzle airflow velocity is constant, the effect of reburning flow on coverage of up-secondary air is best when the incident angle for four corners is 14.17?, while Center of the furnace wall is 84.57. And while the best incident angle is invariable, the effect of reburning flow on coverage of up-secondary air is best when the speed of reburning gas in the corners of furnace is 51 m/s, the same to the center of the furnace wa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BURNING BURNER MULTI-NOZZLE cold-state flow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COVERING Effect
下载PDF
寒冷地区电液制动器的油液黏度-时间模型及制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泽河 邢磊 +3 位作者 孙亚楠 王磊 魏福生 魏建强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9,共9页
针对寒冷地区电液制动器制动力和制动力矩不足等导致水闸制动系统发生溜车问题,基于液压油Vogel黏温模型以及当地温度变化数据,构建了油液黏度随时间变化的黏度-时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电液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油液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然... 针对寒冷地区电液制动器制动力和制动力矩不足等导致水闸制动系统发生溜车问题,基于液压油Vogel黏温模型以及当地温度变化数据,构建了油液黏度随时间变化的黏度-时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电液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油液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对电液制动器制动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电液制动器液压油压力主要分布在活塞底腔,且随着黏度增大而逐渐增大,当油液黏度为662.4 Pa·s时,压力达到1.455×10^(-3)MPa,电液制动器液压油在叶轮中心轴部位会出现涡流循环,其循环强度随着油液黏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给定工况下,该电液制动器的最小制动力为1098 N,最小制动力矩为274 N·m。而这一制动力矩已低于该电液制动器工作力矩范围,此时可以通过更换该月份黏度更小的液压油或增设预加热系统等措施来提高其制动力和制动力矩,从而实现正常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制动器 寒冷地区 黏度-时间模型 流场特性 制动特性
下载PDF
新型双筒体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和流场
3
作者 朱振兴 袁世威 +2 位作者 田志鸿 岳云鹏 孙国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6-1603,共8页
为降低普通逆流式旋风分离器的阻力,设计了一种双筒体旋风分离器(简称双筒体分离器),即在筒体内部增加一个同心内筒、进口移至筒体下端、升气管插入内筒一段长度。通过冷模对比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双筒体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和流场。结... 为降低普通逆流式旋风分离器的阻力,设计了一种双筒体旋风分离器(简称双筒体分离器),即在筒体内部增加一个同心内筒、进口移至筒体下端、升气管插入内筒一段长度。通过冷模对比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双筒体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和流场。结果表明:双筒体分离器的效率在低入口气速区低于PV型高效旋风分离器(简称PV型分离器),但当入口气速高于28 m/s时则高于PV型分离器;双筒体分离器的效率总是高于环流式除尘器;压降与环流式除尘器相近但比PV型分离器低约50%。双筒体分离器耦合了常规逆流和直流旋风分离器中的2种旋涡流动,克服了逆流式分离器气体流路长和顶灰环的缺陷,同时还增加了部分细颗粒循环再分离的机会,效率高于直流式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具有较低阻力和较高分离效率的新型旋风分离器,对于入口颗粒稍粗的分离应用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筒体旋风分离器 升气管插深 冷模实验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压降 流场
下载PDF
TASCflow软件包技术特点分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斐 刘东明 孙平 《东北电力技术》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引进加拿大先进的三维流动数值分析软件包TASCflow ,深入研究软件包物理模型 ,分析总结功能模块的技术特点。开展应用研究工作 ,以元宝山电厂 2号炉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 ,数值模拟炉内冷态流场 。
关键词 TASCflow软件包 数值模拟 锅炉 燃烧过程
下载PDF
3旋流燃烧室头部冷态流场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 邸东 +2 位作者 刘云鹏 陈登炳 颜应文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了探究单管燃烧室壁面开设光学观察窗与3维倾斜冷却孔对燃烧室冷态头部流场结构的影响规律,利用CFD软件对某型发动机单头部燃烧室结构及简化结构的流场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并利用粒子测速仪(PIV)对开设光学观察窗的单管燃烧室头部冷态... 为了探究单管燃烧室壁面开设光学观察窗与3维倾斜冷却孔对燃烧室冷态头部流场结构的影响规律,利用CFD软件对某型发动机单头部燃烧室结构及简化结构的流场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并利用粒子测速仪(PIV)对开设光学观察窗的单管燃烧室头部冷态流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单管燃烧室冷态流场数值计算结果与PIV测量结果基本相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燃烧室进口空气流量的增加不影响燃烧室回流区的大小;单管燃烧室壁面冷却孔的布置位置对冷态流场中心回流区几乎无影响;在单管燃烧室水平方向壁面上开设光学观察窗,对水平方向的回流区影响较大,而垂直平面上的回流区几乎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旋流燃烧室 冷态流场 光学观测窗 粒子测速仪 冷却孔 回流区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基于PIV的中心分级燃烧室冷态流场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顾大鹏 沈忱 +1 位作者 杨帅 杨桐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为了掌握中心分级燃烧室流场特性,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中心分级燃烧室的冷态流场进行试验,对具有不同流通面积的主模旋流器和副模旋流器出口流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压降相同条件下,副模旋流器单独工作时流过的空气流量约占... 为了掌握中心分级燃烧室流场特性,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中心分级燃烧室的冷态流场进行试验,对具有不同流通面积的主模旋流器和副模旋流器出口流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压降相同条件下,副模旋流器单独工作时流过的空气流量约占主、副膜旋流器同时工作时的1/3;副模单独工作时,流场中无明显回流区,这表明副模旋流器主要作用是在燃烧室头部提供高速气流与燃油喷嘴喷出油雾颗粒充分混合形成油气混合物;在压降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主模旋流器流通面积的增加,空气流量增大,燃烧室头部流场分布受流通面积影响显著;在流通面积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供气压降的提高,空气流量增大,流场中旋转回流区位置向燃烧室头部方向移动,面积减小,中心回流区位置基本不变,回流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分级燃烧室 旋流器 流场特性 冷态流场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冷风道数值模拟及设计准则
7
作者 张国霞 徐婧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4期299-300,303,共3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多个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冷风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设计下的冷风道气流分布情况,比较得出一次冷风道布置的最优方案,为一次冷风道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准则。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一次冷风道 流场 气流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冷发射灭火弹外弹道特性仿真
8
作者 张金忠 罗鑫 +1 位作者 李向荣 侯聪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152,共6页
针对机载冷发射灭火弹初速低、质量小、容易受到风速等其他外部因素影响的特性,利用ANSYS FLUENT流动模拟软件,对弹丸在飞行过程中的流场特性和在不同初速度和风速影响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仿真。研究基于4组弹丸初速度和2组风速模拟,揭示... 针对机载冷发射灭火弹初速低、质量小、容易受到风速等其他外部因素影响的特性,利用ANSYS FLUENT流动模拟软件,对弹丸在飞行过程中的流场特性和在不同初速度和风速影响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仿真。研究基于4组弹丸初速度和2组风速模拟,揭示了低速弹丸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特性和弹头弹尾的受力情况。仿真表明:当弹头速度一定时,工况中风速越高,弹头速度衰减得越快,弹尾受到的加速作用越明显;当弹丸速度达到40 m/s时,弹丸出现失稳现象。研究结果对设计库区机载防控冷发射系统,提高灭火弹的精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火弹 流场特性 受力分析 冷发射系统 库区防控
下载PDF
海洋温差能发电冷水管涡激振动性能
9
作者 侯振华 郑中强 常宗瑜 《中国海洋平台》 2023年第3期1-6,29,共7页
以海洋温差能发电(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OTEC)平台的冷水管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构方程和尾流振子方程建立冷水管流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和Newmark-β法对冷水管涡激振动(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进行时域分析,并在... 以海洋温差能发电(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OTEC)平台的冷水管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构方程和尾流振子方程建立冷水管流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和Newmark-β法对冷水管涡激振动(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进行时域分析,并在MATLAB软件中开发相应的求解程序。针对冷水管所面临的复杂工况,分别研究外部流场、内部流场、长径比和压载质量等因素对VIV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流流速和长径比的增大,冷水管横流向VIV模态和振动幅值也发生相应改变,振动强度呈现波动上升;在不发生动态失稳的情况下,内流流速的增加可有效减小冷水管横流向振动幅值,压载质量可大幅减小冷水管自由端的振动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温差能发电 冷水管 涡激振动 外部流场 内部流场 长径比 压载质量
下载PDF
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烟道烟速偏差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10
作者 周月桂 章明川 +1 位作者 徐通模 惠世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对 6 0 0MW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实验的基础上 ,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炉内流场及水平烟道内速度偏差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炉内气流流动特性和水平烟道烟气速度偏差的形成机理 ,提出了减小水平烟道烟气偏差的措施。模拟结果与... 在对 6 0 0MW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实验的基础上 ,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炉内流场及水平烟道内速度偏差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炉内气流流动特性和水平烟道烟气速度偏差的形成机理 ,提出了减小水平烟道烟气偏差的措施。模拟结果与冷态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燃烧锅炉 冷态流场 烟速偏 数值模拟 烟道 电站
下载PDF
LPP低污染燃烧室冷态流场与油雾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邓远灏 朱嘉伟 +3 位作者 颜应文 马存祥 徐华胜 张靖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9,共8页
为了研究某贫油预混预蒸发(Lean premixed prevaporized,LPP)低污染燃烧室冷态流场和油雾特性,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首先试验研究不同进口空气流量对燃烧室冷态流场的影响,其次分别在单开值班级喷嘴... 为了研究某贫油预混预蒸发(Lean premixed prevaporized,LPP)低污染燃烧室冷态流场和油雾特性,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首先试验研究不同进口空气流量对燃烧室冷态流场的影响,其次分别在单开值班级喷嘴、主级喷嘴以及同开主级和值班级喷嘴时,分析了燃油流量分配和值班级喷嘴位置对燃烧室油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LPP燃烧室头部流场存在中心回流区、角落回流区和唇口回流区,中心回流区宽度随着距燃烧室头部距离的增加先逐渐增加,而后逐渐减少,且进口空气流量对燃烧室回流区形状影响不大;单开值班级喷嘴时,供油量增加,燃烧室油雾特性变差;单开主级喷嘴时,主级供油量增加,燃烧室油雾特性得到改善;主级和值班级喷嘴同时打开时,随着主级供油量增加,值班级供油量减少,燃油雾化特性得到改善;值班级喷嘴位于喉道处时燃油雾化效果优于值班级喷嘴在旋流器出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油预混预蒸发 低污染燃烧室 冷态流场 油雾场 粒子图像测速仪
下载PDF
基于STAR-CCM+的拖拉机发动机舱三维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君 付莹 +1 位作者 曲大为 王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893-9897,共5页
拖拉机作业环境恶劣承受负荷大产热量高等问题,所以对拖拉机的外形,机舱内零部件布置,以及系统内单体性能都有着特殊而又严格要求,从而优化和解决拖拉机工作时所出现的上述问题,与此同时改善整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等其他重要... 拖拉机作业环境恶劣承受负荷大产热量高等问题,所以对拖拉机的外形,机舱内零部件布置,以及系统内单体性能都有着特殊而又严格要求,从而优化和解决拖拉机工作时所出现的上述问题,与此同时改善整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等其他重要参数指标。利用STAR-CCM+软件建立某款拖拉机整车三维数值模型,通过计算获得舱内压力、速度、温度分布云图,进而分析得出拖拉机在工作时动力机舱内冷热流场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舱内零部件布局合理,舱内气流平顺,无明显热流囤积,冷却系统各单体流场分布合理,为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也为拖拉机发动机舱前期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发动机舱 仿真 冷热流场
下载PDF
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进气方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吉昂 李晓东 +1 位作者 钟兢军 管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06-1214,共9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两种驻涡腔进气方式时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的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两种驻涡腔进气方式时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驻涡腔内的旋涡结构、平均流动参数以及燃烧室总体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进气方... 采用FLUENT软件对两种驻涡腔进气方式时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的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两种驻涡腔进气方式时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驻涡腔内的旋涡结构、平均流动参数以及燃烧室总体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进气方式时,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驻涡腔内均能形成相对稳定的涡系结构,进气方式由后钝体中心逆流进气变为前钝体中心顺流进气时,驻涡腔内涡系结构由单对涡转变为双对涡;与后钝体中心逆流进气相比,前钝体中心顺流进气时,燃烧室总压损失系数、驻涡腔平均静压和总压分别增加约1.345%,8.207%和6.479%,驻涡腔平均速度降低约48.423%;驻涡腔进气方式的变化对燃烧室出口气流参数沿流道高度方向的变化趋势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驻涡腔 进气方式 冷态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电站锅炉SCR脱硝系统导流板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40
14
作者 毛剑宏 宋浩 +4 位作者 吴卫红 钟毅 高翔 骆仲泱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4-1129,共6页
为了优化某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的流场,研究不同导流装置的设计对该系统内流场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对SCR脱硝反应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应用可实现(Realizable)k-ε双方程模型计算气体的湍流运动,采用物质输运方程... 为了优化某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的流场,研究不同导流装置的设计对该系统内流场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对SCR脱硝反应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应用可实现(Realizable)k-ε双方程模型计算气体的湍流运动,采用物质输运方程预测烟气组分的混合,研究反应器原设计方案下的速度场和浓度场信息,并通过优化导流装置对SCR脱硝系统结构进行优化.研究表明:优化后可以保证系统内烟气速度标准偏差小于10%,浓度流场小于5%;有利于减少SCR系统的压降,优化后压降小于800Pa;同时将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导流板 流场 冷态模拟
下载PDF
基于CFD的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及优化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谢暴 陶其铭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了研究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设计出与整车开发流程相匹配的发动机舱热管理工作的模拟分析流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中的STAR-CCM+,分析了某车型发动机舱的冷流场,提出其前端进气格栅的优化方案。该优化方案使流经散... 为了研究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设计出与整车开发流程相匹配的发动机舱热管理工作的模拟分析流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中的STAR-CCM+,分析了某车型发动机舱的冷流场,提出其前端进气格栅的优化方案。该优化方案使流经散热器与冷凝器的风量分别提升7.0%和9.6%。获得了优化的发动机舱的温度分布云图及热平衡温度。针对风险部件进行舱内热害仿真分析,得到目标监测点温度满足许用温度要求。水温试验模拟仿真分析中的整车热平衡,仿真精度≥85%,舱内热害仿真精度≥95%。结果表明:应用该流程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舱 热害 热管理 CFD软件 冷流场 热平衡
下载PDF
驻涡燃烧室后驻体喷射角度影响冷态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世青 钟兢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65-1072,共8页
为深入了解配置于后驻体某确定位置的喷射孔对驻涡燃烧室整体性能特别是对驻涡腔内及附近区域流动的影响,对喷射孔以不同角度向流场喷射气体时,对燃烧室内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驻涡腔内均形成双旋涡流动结构,驻涡腔上、下侧间相... 为深入了解配置于后驻体某确定位置的喷射孔对驻涡燃烧室整体性能特别是对驻涡腔内及附近区域流动的影响,对喷射孔以不同角度向流场喷射气体时,对燃烧室内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驻涡腔内均形成双旋涡流动结构,驻涡腔上、下侧间相互独立,形成有利于值班火焰的流动条件,且当后驻体喷孔以向内约为70°角向流场喷射时,驻涡腔内形成有旋涡的流场平均流速低,旋涡稳定性强,驻涡燃烧室整体流动阻力较低,从而给出设置后驻体最佳喷射角度范围为向内70°到向外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涡燃烧室 喷射角度 数值研究 冷态流场 后驻体 旋涡稳定性 流动速度
下载PDF
后驻体喷孔位置对驻涡腔流动冷态数值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钟兢军 刘世青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使采用驻涡燃烧的旋转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组元获得燃烧的稳定性,研究后驻体喷孔位置对驻涡腔流动冷态数值的影响.应用Fluent软件模拟驻涡燃烧室中三维冷态流场的流动特性;湍流模型采用RNG k-ε模型,近壁面处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设置喷... 为使采用驻涡燃烧的旋转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组元获得燃烧的稳定性,研究后驻体喷孔位置对驻涡腔流动冷态数值的影响.应用Fluent软件模拟驻涡燃烧室中三维冷态流场的流动特性;湍流模型采用RNG k-ε模型,近壁面处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设置喷射物质为理想气体;控制方程离散采用基于控制体中心的有限体积方法,选用隐式二阶迎风格式;驻涡燃烧室三维几何模型采用结构化适体网格,网格节点单元数约为600 000;求解方程组采用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进行耦合的方法,控制残差<10-4.结果表明:后驻体喷孔位置对驻涡腔的总压损失、喷射质量流率影响较小;随着喷射位置向后驻体外侧偏移,驻涡腔内的流场平均流速有所降低,形成有利于稳定火焰的流动条件.计算预测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相同,表明可为实际设计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涡燃烧室 喷孔位置 冷态流场 FLUENT
下载PDF
压力比对高压SF_6断路器喷口中冷态气流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旭 李兴文 +1 位作者 贾申利 苏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127,共6页
为了辅助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的设计和优化,以拉法尔喷口结构为基础,对3种长度喷口结构下的冷态SF6气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通过对比压力与马赫数的变化特点,研究了上、下游压力以及喷口长短对气流场分布的影响.确定了3种长度喷口... 为了辅助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的设计和优化,以拉法尔喷口结构为基础,对3种长度喷口结构下的冷态SF6气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通过对比压力与马赫数的变化特点,研究了上、下游压力以及喷口长短对气流场分布的影响.确定了3种长度喷口对应的临界压力比值,并着重分析了压力比与激波产生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物性参数所引起的计算误差.结果表明:不同长度的喷口结构,临界压力比不同,当上下游压力比低于临界值时,喷口中产生激波,反之则无激波产生;激波的位置随着压力比以及喷口的长度而变化;当喷口下游气体始终处于超音速流动时,出口压力与设定值无关,仅随着入口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此外,有效地导入气体属性能够降低数值仿真中的误差,提高仿真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喷口 压力比 冷态气流场
下载PDF
27点差分格式在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模拟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段学农 郑楚光 +2 位作者 柳朝辉 龚柏云 李文军 《动力工程》 CSCD 2000年第4期754-759,共6页
针对数学模拟计算中伪扩散难题 ,提出了 2 7点差分格式 ,在 3 0 0 MW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模拟计算中应用 ,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严格的对比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图 5表
关键词 锅炉 空气动力场 差分格式 炉内 模拟计算
下载PDF
旋流燃烧锅炉炉内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匡江红 何法江 +2 位作者 曹汉鼎 陈帅 张志英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3-197,共5页
某电站2×600 MW机组锅炉采用了轴向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布置,对冲燃烧。为了更好地了解旋流燃烧锅炉的性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锅炉炉膛内的流场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旋流燃烧器,在锅炉炉膛出口沿宽度的流场分布相对较... 某电站2×600 MW机组锅炉采用了轴向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布置,对冲燃烧。为了更好地了解旋流燃烧锅炉的性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锅炉炉膛内的流场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旋流燃烧器,在锅炉炉膛出口沿宽度的流场分布相对较均匀,仅在两侧速度稍大。另外停投不同层的燃烧器时,对炉内空气动力场及炉膛出口流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旋流燃烧器 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