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7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Fe^2+对水稻离体根边缘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章艺 刘鹏 +3 位作者 宋金敏 徐根娣 蔡妙珍 王婷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25-2930,共6页
以水稻"汕优10号"为试验材料,悬空气培法获得根边缘细胞,研究水稻边缘细胞的数量、活性和脱离根冠后对高Fe2+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水稻根长为1mm时,就形成了205个边缘细胞,随着根的伸长数目不断增加,根长25mm时,边缘细胞数... 以水稻"汕优10号"为试验材料,悬空气培法获得根边缘细胞,研究水稻边缘细胞的数量、活性和脱离根冠后对高Fe2+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水稻根长为1mm时,就形成了205个边缘细胞,随着根的伸长数目不断增加,根长25mm时,边缘细胞数目最大;根长20mm时边缘细胞活性最大;根长2mm时,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 esterase,PME)活性最高,水稻边缘细胞的形成与根冠PME活性相关。高Fe2+对离体边缘细胞有毒害效应,用浓度为200μmo.lL-1的Fe2+溶液处理48h后,细胞活性比对照下降了72.70%,但用400μmol.L-1Fe2+溶液处理时,细胞活性有所回升,这可能是边缘细胞耐铁毒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根冠PME活性随着Fe2+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表明根冠PME活性与植物铁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Fe^2+ 水稻 离体根边缘细胞 果胶甲基酯酶(PME)
下载PDF
Fe^2+对嗜铁钩端螺旋菌L.ferriphilum生长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健 康健 +3 位作者 吴学玲 徐竞竞 李邦梅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9-162,共4页
以分离于江西某铜矿的嗜铁钩端螺旋菌(L.ferriphilum YSK)菌株为研究对象,报道不同Fe2+浓度对L.ferriphilum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YSK菌株生长最适宜的Fe2+浓度约为0.1 mol/L。当初始Fe2+浓度为0.4 mol/L时,进入对数生长期前很明显... 以分离于江西某铜矿的嗜铁钩端螺旋菌(L.ferriphilum YSK)菌株为研究对象,报道不同Fe2+浓度对L.ferriphilum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YSK菌株生长最适宜的Fe2+浓度约为0.1 mol/L。当初始Fe2+浓度为0.4 mol/L时,进入对数生长期前很明显需要一个较长的延迟期,表明该Fe2+浓度对细胞的生长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当初始Fe2+浓度为0.6 mol/L时,YSK菌株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尽管高浓度的Fe2+抑制细胞的生长,但受到抑制而不生长繁殖的YSK细胞仍然具有氧化Fe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erriphilum YSK菌株 Fe^+2 生长活性
下载PDF
三江平原白浆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e^2+分布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兆伟 迟光宇 +3 位作者 赵天宏 陈欣 史奕 王俊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8-721,共4页
土壤铁元素由高价态转化为低价态(二价铁),是土壤中铁元素移动的主要途径。为了探讨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e2+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在三江平原典型白浆土区采取水田、旱田、草地、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样点,对其Fe2+含量... 土壤铁元素由高价态转化为低价态(二价铁),是土壤中铁元素移动的主要途径。为了探讨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e2+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在三江平原典型白浆土区采取水田、旱田、草地、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样点,对其Fe2+含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10cm)Fe2+含量高低顺序为水田>草地>旱田>林地,主要影响因子为水分状况和pH值(r=0.851,r=0.909,p<0.01),其中水田Fe2+含量(305.5mg·kg-1)明显高于林地和旱田(30~40mg·kg-1),是其含量的8~10倍;草地除表层(0~20cm)Fe2+含量低于水田外,以下各层含量均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草地、旱田、林地Fe2+含量垂直分布规律相似:表层(0~10cm)及白浆层(30~40cm)含量略高,40cm以下Fe2+含量持续缓慢递减,相关分析表明旱田、草地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pH值(r=-0.871,r=0.795,p<0.05),林地影响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水田垂直变化趋势与其它3种类型相比有所不同,表层最高达305.5mg·kg-1,至40cm深处急剧递减至35.2mg·kg-1,以下无明显变化,主要影响因子为水分状况和TOC(r=0.962,r=0.991,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土地利用方式 影响因素 白浆土 Fe^2+分布
下载PDF
绿辉石Fe^2+的调整及对榴辉岩温压计算和分类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石永红 宋传中 赵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7-380,共14页
榴辉岩中绿辉石的Fe2+校正是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榴辉岩p-t条件的精确评价。本文通过对南大别太湖地区和桐城地区榴辉岩中绿辉石的四种Fe2+的校正比较,依据计算的峰期变质p-t条件和岩相学研究的限定,探讨了绿辉石Fe2+的校... 榴辉岩中绿辉石的Fe2+校正是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榴辉岩p-t条件的精确评价。本文通过对南大别太湖地区和桐城地区榴辉岩中绿辉石的四种Fe2+的校正比较,依据计算的峰期变质p-t条件和岩相学研究的限定,探讨了绿辉石Fe2+的校正对温度压力计算的影响,认为电价平衡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校正绿辉石Fe2+的方法,并建议为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配合使用端元组分调Fe2+法和Fe2+/Fe3+=1∶1方法。同时,根据电价平衡方法计算p-t条件,判定桐城地区榴辉岩为低温高压榴辉岩,推测其原岩为洋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辉石 Fe^2+的调整 峰期变质p—t条件 榴辉岩
下载PDF
Fe^2+-H2O2体系降解壳聚糖 被引量:1
5
作者 范金石 赵剑雄 陈国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08-411,共4页
Fe2+-H2O2体系能够有效地降解壳聚糖,反应介质的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Fe2+浓度及H2O2浓度等实验因素对壳聚糖的降解效果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以反应介质的pH值和H2O2浓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为最大。在pH值为3~5时Fe2+-H2O2体系... Fe2+-H2O2体系能够有效地降解壳聚糖,反应介质的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Fe2+浓度及H2O2浓度等实验因素对壳聚糖的降解效果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以反应介质的pH值和H2O2浓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为最大。在pH值为3~5时Fe2+-H2O2体系降解壳聚糖的活性最高。适当增大H2O2的用量可以增大壳聚糖的降解程度,但当其用量增大至一定程度后,壳聚糖降解产物分子量的下降趋势明显变缓。合理的Fe2+-H2O2体系降解壳聚糖的实验条件为:介质pH值3~5;温度,室温;时间60~90min;壳聚糖:H2O2:Fe2+=240:12~24:1~2(摩尔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H2O2体系 羟基自由基 壳聚糖 降解
下载PDF
不同浓度葡萄糖环境下Fe^2+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分泌的促进作用
6
作者 赵莹 王海昌 张荣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及高葡萄糖环境下,Fe2+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UVSMC)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分泌的作用。方法:以相同浓度接种普通培养液及高浓度葡萄糖培养液培养的3~5代HUVSMC为正常组及高糖组,分别以不同浓度Fe2+处理。培养24... 目的:探讨正常及高葡萄糖环境下,Fe2+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UVSMC)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分泌的作用。方法:以相同浓度接种普通培养液及高浓度葡萄糖培养液培养的3~5代HUVSMC为正常组及高糖组,分别以不同浓度Fe2+处理。培养24h后,四甲基氮唑盐(MM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MP-2含量。结果:不同浓度葡萄糖环境下,0.0125~0.1000g/L浓度Fe2+均能促进HUVSMC增殖,且高糖组作用较正常组强;正常组Fe2+浓度在0.1g/L时能促进HUVSMC分泌MMP-2,高糖组所有浓度Fe2+均表现促分泌作用。结论:适当浓度的Fe2+能影响HUVSMC的生物学特性,促进HUVSMC的增殖与MMP-2的分泌,且高糖环境下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离子 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 葡萄糖 支架内再狭窄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富马酸亚铁中Fe^2+和Fe^3+测定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建群 谢梅冬 +2 位作者 罗玉芳 王韶辉 李妍 《饲料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富马酸亚铁 FE^3+ FE^2+ 测定方法 氧化还原过程 饲料生产 十二指肠 亚铁离子
下载PDF
探究二价铁(Fe^2+)的保护
8
作者 刘甫硕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9年第4期97-98,共2页
Fe^2+有还原性,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怎样才能保护Fe^2+,从而使其长时间保存呢?笔者从配制FeSO4溶液时的注意事项和如何制备Fe(OH)2两方面探讨保护Fe^2+的措施。
关键词 FE(OH)2 制备方法 氢氧化铁 高中 化学实验 实验改进 实验设计
下载PDF
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期间黄钾铁矾的形成
9
作者 张丽霞(译) 《湿法冶金》 CAS 2006年第3期168-168,共1页
在许多细菌培养基中,黄钾铁矾沉淀的形成是很重要的现象之一。在涉及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许多应用中,如煤的脱硫和生物浸出,保证黄钾铁矾形成最小化对于提高效率是至关重要的。J.Daoud和D.Karamanev研究了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游离... 在许多细菌培养基中,黄钾铁矾沉淀的形成是很重要的现象之一。在涉及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许多应用中,如煤的脱硫和生物浸出,保证黄钾铁矾形成最小化对于提高效率是至关重要的。J.Daoud和D.Karamanev研究了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游离悬浮细胞氧化Fe^2+期间黄钾铁矾的形成过程。影响黄钾铁矾形成的主要参数是pH。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1.6-1.7范围内,操作温度为35℃条件下,氧化率达0.181-0.194g/(L·h),而黄钾铁矾的沉淀率低至0.0125-0.0209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黄钾铁矾 FE^2+ 酸性 生物浸出 悬浮细胞 操作温度 沉淀率
下载PDF
在pH2.5~7.0范围内,嗜酸亚铁硫杆菌对Fe^2+的生物氧化作用
10
作者 陈隆玉 《铀矿冶》 CAS 2004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嗜酸亚铁硫杆菌 生物氧化 FE^2+ 活性
下载PDF
Fe^2+—No2^—体系中微量No2^—的测定
11
作者 裴建红 张丙广 《痕量分析》 CSCD 1990年第3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亚硝酸根离子 No2^- FE^2+ 极谱法
全文增补中
鉴别Fe^2+、Fe^3+方法多
12
作者 华雪莹 《青苹果》 2016年第7期99-102,共4页
Fe^2+、Fe^3+的鉴别与转化是铁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现将它们的鉴别方法归纳如下,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关键词 FE^2+ FE^3+ 鉴别 化合物 学习 高考 同学 归纳
下载PDF
白葡萄酒中Fe^2+/Fe^3+浓度比及其氧化还原态的平衡
13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年第3期77-77,共1页
铁离子在葡萄酒抗氧化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酚是酒中主要的抗氧化剂,这些物质的氧化反应受还原态Fe^2+和氧化态Fe^3+之间相互转化的调节,而葡萄酒中Fe^2+/Fe^3+的浓度比又受氧氧化Fe^2+和多酚还原Fe^3+相对比率的影响.多酚还原... 铁离子在葡萄酒抗氧化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酚是酒中主要的抗氧化剂,这些物质的氧化反应受还原态Fe^2+和氧化态Fe^3+之间相互转化的调节,而葡萄酒中Fe^2+/Fe^3+的浓度比又受氧氧化Fe^2+和多酚还原Fe^3+相对比率的影响.多酚还原Fe^3+会受亚硫酸盐的催化,氧氧化Fe^2+则受酒中铜离子的催化,但是前者的反应速度要比后者略慢,而且在此过程中,Fe^3+还会抑制自身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白葡萄酒 还原态 浓度比 FE^3+ FE^2+ 平衡 抗氧化性
下载PDF
Fe^2+、Fe^3+鉴别十二法
14
作者 李子春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04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FE^2+ FE^3+ 鉴别方法 高中 化学
下载PDF
Ni—Fe共沉积过程中Fe^2+离子的整平效应
15
作者 许家园 马坚 《上海电镀》 1990年第3期2-5,共4页
关键词 电镀 镀液 Fe^2+离子 整平效应
下载PDF
Fe^(2+)/Mn^(2+)活化亚硫酸盐降解盐酸土霉素的机理研究
16
作者 贾艳萍 阴东旭 +2 位作者 徐静仪 张海丰 张兰河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658,共12页
盐酸土霉素常被用于治疗畜禽疾病,但是它不能被畜禽完全代谢,残留的盐酸土霉素进入水体危害水环境的健康。铁锰作为常见的过渡金属,通常以二价态活化亚硫酸盐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但是单独的二价铁与二价锰氧化还... 盐酸土霉素常被用于治疗畜禽疾病,但是它不能被畜禽完全代谢,残留的盐酸土霉素进入水体危害水环境的健康。铁锰作为常见的过渡金属,通常以二价态活化亚硫酸盐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但是单独的二价铁与二价锰氧化还原电势低,活化亚硫酸盐效果较差。本研究采用Fe^(2+)/Mn^(2+)共活化Na_(2)SO_(3)降解水中的盐酸土霉素,考察药剂用量、pH、溶解氧、氯离子、碳酸根及腐殖酸对Fe^(2+)/Mn^(2+)/Na_(2)SO_(3)体系降解盐酸土霉素的影响;通过焦磷酸盐实验、自由基淬灭实验和EPR实验分析Fe^(2+)/Mn^(2+)/Na_(2)SO_(3)体系中的活性物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识别盐酸土霉素的官能团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变化,推断盐酸土霉素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当Fe^(2+)/Mn^(2+)/Na_(2)SO_(3)浓度比为1∶4∶20(浓度分别为0.1、0.4和2 mmol/L)时,在反应45 min、pH为9.0条件下,盐酸土霉素的去除率和矿化率最高,分别达到94%和49%。随着溶解氧从9 mg/L下降至1.89 mg/L,盐酸土霉素去除率从94%下降至17%;氯离子、腐殖酸和碳酸根均对盐酸土霉素的降解产生抑制作用。Mn(Ⅲ)和SO_(4)·^(-)是降解盐酸土霉素的主要活性氧化剂,盐酸土霉素的降解经过电子转移、开环与酰基化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Mn^(2+)/Na_(2)SO_(3)体系 盐酸土霉素 活化 自由基 氧化
下载PDF
电协同Fe^(2+)活化过硫酸盐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
17
作者 李亚峰 崔可清 王艺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2,共9页
偶氮染料废水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危害。文章研究电协同Fe^(2+)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高效处理偶氮染料废水,以金橙G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不同反应条件例如pH、Fe^(2+)投加量、过二硫酸盐(PDS)投加量、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 偶氮染料废水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危害。文章研究电协同Fe^(2+)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高效处理偶氮染料废水,以金橙G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不同反应条件例如pH、Fe^(2+)投加量、过二硫酸盐(PDS)投加量、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反应条件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下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3、极板间距为9 cm、电流密度为15 mA/cm^(2)、PDS投加量为6.66 mmol/L、Fe^(2+)投加量为2 mmol/L、Na_(2)SO_(4)投加量为89.39 mmol/L的条件下,金橙G废水色度平均去除率为93.03%,COD平均去除率为85.80%。分析电协同Fe^(2+)活化过硫酸盐体系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及降解机理,证实了电和Fe^(2+)的协同作用。该研究可为电协同Fe^(2+)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在偶氮染料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金橙G废水 Fe^(2+)离子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Fe^(2+)、Cu^(2+)诱导工艺对柞木表板颜色变化规律的影响
18
作者 侯豪杰 齐华春 +3 位作者 王宏兴 黄茹 李春风 刘明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木材中的木质素、抽提物等物质具有能与金属盐溶液产生颜色反应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以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作为诱导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色差最大时的工艺参数,探究金属Fe^(2+)、Cu^(2+)的诱导剂质量分数、诱导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 木材中的木质素、抽提物等物质具有能与金属盐溶液产生颜色反应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以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作为诱导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色差最大时的工艺参数,探究金属Fe^(2+)、Cu^(2+)的诱导剂质量分数、诱导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对实木复合地板柞木表板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Fe^(2+)、Cu^(2+)的诱导剂质量分数对柞木表板色彩色调的影响极为显著(F值分别为20.4453、8.8442);柞木表板的明度色品指数(L^(*))、红绿轴色品指数(a^(*))、黄蓝轴色品指数(b^(*))均随着Fe^(2+)、Cu^(2+)的诱导剂质量分数、诱导时间、干燥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总色差(ΔE^(*))逐渐增大,最大为31.53、9.90,表板色调逐渐偏暗、偏绿、偏蓝;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Fe^(2+)、Cu^(2+)诱导时的柞木表板总色差都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木表板 Fe^(2+) Cu^(2+) 诱导变色
下载PDF
外源Fe^(2+)浓度和矿物粒径对生物浸铀的影响
19
作者 辛燕 王世俊 +3 位作者 刘勇 张益硕 李龙祥 周仲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为改善以往生物浸铀效率不高的缺陷,通过添加外源Fe^(2+)及改变矿物粒径来提高生物对铀的浸出率。研究结果表明:外源Fe^(2+)浓度分别为0、0.5、1.0和2.0 g/L时,铀浸出率分别为87.34%、88.27%、91.23%、89.13%,当浸出体系中Fe^(2+)浓度为... 为改善以往生物浸铀效率不高的缺陷,通过添加外源Fe^(2+)及改变矿物粒径来提高生物对铀的浸出率。研究结果表明:外源Fe^(2+)浓度分别为0、0.5、1.0和2.0 g/L时,铀浸出率分别为87.34%、88.27%、91.23%、89.13%,当浸出体系中Fe^(2+)浓度为1.0 g/L时,铀矿石会产生部分溶解且表面粗糙孔隙明显,有利于铀的浸出,溶浸液中存在适量的Fe^(2+)对生物浸铀的能力具有提升效果。另外,外源Fe^(2+)对铀矿生物浸出符合固体产物层控制模型,浸出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当粒径<-2 mm和-5 mm时铀浸出率分别为91.23%和83.70%,矿物粒径适当减小可增大颗粒比表面积,同样利于铀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出 外源Fe^(2+) 粒径
下载PDF
Fe、Ir掺杂MoS_(2)表面对N_(2)气敏吸附与解离反应性能提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
作者 肖香珍 胡林峰 张建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采用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N_(2)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研究表明:N_(2)分子在TM-MoS_(2)(TM=Fe、Ir)表面吸附能依次为0.62和0.47 eV,而完整MoS_(2)表面的吸附能只有0.08 eV,说...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采用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N_(2)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研究表明:N_(2)分子在TM-MoS_(2)(TM=Fe、Ir)表面吸附能依次为0.62和0.47 eV,而完整MoS_(2)表面的吸附能只有0.08 eV,说明掺杂之后对N_(2)表现出略好的吸附性能.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N_(2)吸附后,掺杂Fe、Ir原子与两个N原子之间电荷有所增加,N-N键之间的区域电荷密度减少,N-N键的强度减弱.态密度计算结果发现,N_(2)在吸附过程中,主要是N原子的2p_(y)、2p_(z)轨道与Ir的5d_(xy)和5d_(z^(2))以及Fe的3d_(xy)和3d_(z^(2))发生杂化作用.通过分析解离活化能,N_(2)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解离需要活化能均较高,且远大于在相应掺杂表面的吸附能,说明N_(2)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解离应该表现为分子吸附或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Ir 掺杂 单层MoS_(2) N_(2) 吸附与解离 活化能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