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孙焱芫 熊利泽 +2 位作者 易军 雷霆 王慧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镇静镇痛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后间断给予咪唑安定(1 mg/3 min...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镇静镇痛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后间断给予咪唑安定(1 mg/3 min)至患者达到Ramsay 3级镇静,对照组穿刺前不接受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前后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镇静程度、麻醉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臂丛神经穿刺的VAS显著高于观察组(3.6±0.5 vs.0.4±0.2,P<0.05),穿刺时、穿刺后5 min时HR较穿刺前显著增快(P<0.05),SBP也有明显上升趋势.观察组可使患者维持Ramsay 3~5级的镇静(58.2±8.6)min,穿刺前后的BP、HR平稳,术中加用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少,术后随访患者对穿刺和手术不良刺激的遗忘率高,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外周神经阻滞可产生有效的镇静镇痛作用,提高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神经阻滞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丹 闵苏 +1 位作者 何开华 汪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77-2481,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CFNB)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对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CFNB)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对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Ⅲ级、行TK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CFNB和PCIA两组,镇痛3 d。记录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泵按压次数、肌注曲马多量,患膝关节运动角度,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每日行走次数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CFNB组患者术后静息、主动功能锻炼(active functional exercise,AFE)及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ontinuous passive movement,CPM)状态下VAS评分低于PCIA组(P〈0.05);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量少于PCIA组(P〈0.05);术后24、48、72 h患膝关节运动角度及每日行走次数大于PCIA组(P〈0.05),开始下床活动时间短于PCIA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PCIA组(9.88±1.09 vs 8.60±1.17,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CFNB术后镇痛效果优于PCIA,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股神经阻滞 全膝置换 术后镇痛 功能恢复 超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乔飞 汪珺 +1 位作者 展希 杨文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T组,n=35)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35).T组患者于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开胸侧切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T组,n=35)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35).T组患者于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开胸侧切口所在胸椎旁间隙注射0.5%罗哌卡因0.25 m L/kg.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12 h、24 h、48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吸空气状态下氧饱和度(SpO_2)值及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镇痛泵按压总次数、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结果与T组比较,G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时的HR、MBP增高,安静及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T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减少,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下床时间缩短(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定位准确,效果确切,用于开胸手术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是目前开胸手术术后镇痛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术后镇痛
下载PDF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皮内臭氧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4
作者 梁栋 申文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0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四组,A组(n=15):单纯药物治疗;B组(n=15):药物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C组(n=15):药物联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0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四组,A组(n=15):单纯药物治疗;B组(n=15):药物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C组(n=15):药物联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治疗;D组(n=15):同时给予药物治疗、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及局部皮内臭氧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不同时期疼痛程度变化,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C、D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且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辅以常规药物,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臭氧
下载PDF
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高危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沈艳喜 黄乐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9-751,共3页
目的评价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的优缺点。方法择期75岁以上高危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气管插管全麻),B组(下肢神经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C组(喉罩全麻),D组(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 目的评价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的优缺点。方法择期75岁以上高危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气管插管全麻),B组(下肢神经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C组(喉罩全麻),D组(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记录麻醉前(T1)、气管插管/置入喉罩时(T2)、骨膜剥离时(T3)、术毕(T4)、拔管/取出喉罩时(T5)的MAP、HR;记录清醒和拔出导管或喉罩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T2、T5时A、B组MAP、HR明显高于T1时(P<0.05);T3时A、C组MAP、HR明显高于T1(P<0.05)。术毕至拔气管导管或取出喉罩时间:A组(35.4士10.9)min,B组(21.3士6.8)min,C组(27.8士7.7)min,均明显长于D组的(11.2士4.3)min(P<0.01)。结论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高危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减少,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神经阻滞 喉罩 老年
下载PDF
下肢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冯鲲鹏 王晓琳 张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022-1024,108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组(n=40),外周神经阻滞(nerve block,NB)...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组(n=40),外周神经阻滞(nerve block,NB)组(n=40)。分别记录两组入室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或神经阻滞成功后(T1)、切皮(T2)、剥离截骨(T3)、止血带60 min(T4)、松止血带5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维持时间。并记录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N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10.3±4.6)min,维持时间(610±145)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13.1±4.8)min维持时间为(322±90)min。SBP和DBP在T3期GA组低于NB组(P<0.05),在T5期,GA组高于NB组(P<0.05)。GA组在T4、T5期,SBP、DBP均高于T0(P<0.05)。NB组的HR在T2期低于T0(P<0.05)。NB组有2例在截骨时有体动反应,复合静脉用药可完成手术。N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GA组。两组均无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术后接受抗凝治疗以及不适合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膝关节置换术 腰丛 坐骨神经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区段手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玺 施凌燕 +2 位作者 吴珍 王春峰 陈宝林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区段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乳房肿块区段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年龄编号,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4组:单纯肋间神经阻滞组(INB组);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区段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乳房肿块区段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年龄编号,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4组:单纯肋间神经阻滞组(INB组);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组(D1、D2、D3组),D1、D2、D3组均予0.7μg·kg-1右美托咪啶负荷量后分别给予0.25μg·kg^-1·h^-10.5μg·kg^-1·h^-11μg·kg^-1·h^-1右美托咪啶维持量。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在肋间神经阻滞开始前(T0),麻醉后30min(T1)、切皮时(T2)、手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T3)、手术后1 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AMSAY)、镇痛评分(VAS)等指标,并对总体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D2、D3组在T1~T3时点上的MAP和HR明显低于INB组和D1组,但D3组心动过缓、低血压有明显发生(P〈0.05)。D2、D3组的术中(T2、T3)及术后(T4)时点的VAS评分低于INB组和D1组;RAMSAY评分D1、D2、D3组优于INB组,但D3组存在过度镇静现象(P〈0.05)。结论:0.5μg·kg^-1·h^-1持量的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区段手术镇静、镇痛更满意,呼吸、循环平稳,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肋间神经阻滞 乳腺区段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蒋俊丹 陈晓影 《海峡药学》 2016年第6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体表定位下的同样术式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64例,年龄7~13岁,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常规行喉罩通气...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体表定位下的同样术式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64例,年龄7~13岁,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常规行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儿经传统体表定位后行相同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心率(HR)、血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 O_2)的变化以及手术持续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全麻药、局麻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毕患儿清醒时间、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以及术后首次应用镇痛药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局麻药总用量更低,为9.3±3.5m L,而对照组为13.6±5.2m L(t=58.7,P〈0.05)。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及异丙酚用量分别为7.5±3.8μg和140.7±14.4mg,而对照组分别为15.3±4.2μg和180.6±15.7mg;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为7.2±1.5min,对照组为16.4±2.0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为225.0±36.0min,对照组为127.0±33.0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局部神经阻滞,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阻滞 小儿 髂腹股沟神经 髂腹下神经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复合肋间神经不同时点阻滞对胸腔镜手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峻岭 潘治滨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082-108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点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84例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Ⅰ组:切皮前十分钟行肋间神经阻滞;Ⅱ组:关胸前行肋间神经阻滞;Ⅲ组:空白对照组。行PCIA镇痛。记录拔管后即刻(T0)、术后第12... 目的:探讨不同时点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84例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Ⅰ组:切皮前十分钟行肋间神经阻滞;Ⅱ组:关胸前行肋间神经阻滞;Ⅲ组:空白对照组。行PCIA镇痛。记录拔管后即刻(T0)、术后第12小时(T1)、术后第24小时(T2)的VAS评分以及PCIA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Ⅰ组、Ⅱ组与Ⅲ组比较,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Ⅰ组VAS评分较Ⅱ组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PCIA使用用量明显少于Ⅲ组(P<0.05)。结论:切皮前较给予手术后0.75%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能够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中颈浅丛阻滞的改良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宏伟 吴一鸣 +3 位作者 叶敏 敖翔 唐卫青 陆晓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中颈浅丛阻滞改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块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即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阻滞颈浅丛)。对照... 目的探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中颈浅丛阻滞改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块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即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阻滞颈浅丛)。对照组:采用C4横突一针阻滞法。局部麻醉药均为0.25%罗哌卡因。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评价阻滞效果,监测抬头肌力,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等。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切皮时(T2)、分离瘤体时(T3)、手术结束时(T4)5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2、T3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1、T2、T3时间点的HR均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2、T3时间点的HR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2、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的阻滞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神经阻滞后,两组患者头颈活动均自如,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浅丛神经阻滞 麻醉 方法 改良
下载PDF
芬太尼局部用药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最低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昕 祝胜美 胡双飞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4期2003-2006,共4页
目的研究芬太尼局部用药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最低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R组注射30m... 目的研究芬太尼局部用药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最低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R组注射30ml的罗哌卡因,RF组注射罗哌卡因与0.05mg芬太尼混合液,罗哌卡因以0.30%为起始浓度,采用序贯法,相邻浓度比值为1.2。注药后30min内通过视觉模拟法评分(VAS)评定麻醉是否有效,同时记录围麻醉期相关并发症。采用Dixon-Massey法计算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R组与RF组罗哌卡因EC50(95%CI)分别为0.251%(0.231%~0.274%)和0.219%(0.198%~0.245%)。与R组比较,RF组罗哌卡因EC50降低,降低幅度为13%。结论B超引导下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显著强化罗哌卡因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罗哌卡因 神经传导阻滞 最低有效浓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洪 蔡仿 +2 位作者 赵建平 汪涛 孙茂盛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6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PHN患者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PHN患者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随访6个月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0%(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DLQI、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PHN临床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且远期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针刀 疼痛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与异感定位两种方法对腋路臂丛阻滞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荣昌 王誉霖 +1 位作者 杨梅 詹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7期23-24,共2页
目的比较异感定位或神经刺激定位对腋路臂丛阻滞的起效时间、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方法以神经刺激定位法(PNS)或诱发异感法(PAR)定位臂丛神经主支,注入1.0%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合剂20ml,观察和记录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可行... 目的比较异感定位或神经刺激定位对腋路臂丛阻滞的起效时间、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方法以神经刺激定位法(PNS)或诱发异感法(PAR)定位臂丛神经主支,注入1.0%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合剂20ml,观察和记录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可行手术时间及总的麻醉时间。结果 PNS组各项时间均明显短于PAR组,PNS组的完全阻滞发生率较PAR组高(P<0.05)。结论 PNS较PAR成功率更高,阻滞出现更快,麻醉效果好,技术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金平 刘桦 +1 位作者 王益顺 黄焕森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麻醉诱导前静...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输注时间10min,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采用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于给药前(T1)、手术开始后1 h(T2)、8 h(T3)、24 h(T4)、48 h(T5)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法观察患者认知功能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对照组在T3、T4、T5的血清S100β蛋白较T1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在T3、T4、T5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T1(P<0.05),实验组在T3、T4、T5的MMSE评分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OCD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麻醉前给药能减少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喉罩 神经阻滞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对术后股神经旁置管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美容 李志鹏 +3 位作者 蒋群锰 龚文魁 陈太新 柳垂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股神经旁置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TKA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行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复合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股神经旁置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TKA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行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复合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根据坐骨神经阻滞用药不同随机分为2组:DEX+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6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药物用量、PCA按压的次数、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力等。结果:D组患者术后8、12、24、36、48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低于R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12 h高于R组(P<0.05),股四头肌肌力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痛药用量及PCA按压的次数减少,术后1 d、2 d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大于R组(P<0.05)。结论:在TKA术后股神经置管镇痛中,右美托咪定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比单独使用罗哌卡因阻滞镇痛效果较好,持续时间长,且不增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神经阻滞
下载PDF
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惠 高庆娟 宫尚珍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9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为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为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单次椎旁神经阻滞镇痛+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为单纯全身麻醉,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使用芬太尼的剂量、术后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2h、6h、12h、24h、48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芬太尼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出汗、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2h内安静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内咳嗽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可显著降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短期内的VAS疼痛评分,减少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摄入量,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规范化培训麻醉医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教学经验体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劭恒 胡艳婷 关雷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38-40,共3页
超声可视化技术在麻醉学科的应用引导了麻醉领域新一轮的改革;这项变革为实施精准化麻醉、提高麻醉质量、减少麻醉并发症提供了现实基础与依据.目前超声教学方案与实践培训还不够完善,为提高麻醉超声教学质量,介绍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 超声可视化技术在麻醉学科的应用引导了麻醉领域新一轮的改革;这项变革为实施精准化麻醉、提高麻醉质量、减少麻醉并发症提供了现实基础与依据.目前超声教学方案与实践培训还不够完善,为提高麻醉超声教学质量,介绍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基础教育、模拟教育、实践培训为体系的教学方案,使麻醉医师在培训结束后可以掌握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满足临床麻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超声 区域神经阻滞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模拟教学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英源 罗芬 陈昌亮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5期768-769,共2页
目的:比较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0.375%盐酸罗哌卡因;0.25%布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应用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应用0.25%布比卡因,C组应用0.375%盐酸罗哌... 目的:比较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0.375%盐酸罗哌卡因;0.25%布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应用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应用0.25%布比卡因,C组应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行颈丛神经阻滞,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质量和镇痛持续时间,以及麻醉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结果: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和术中镇痛质量及麻醉后的心血管副反应方面A、C组间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术后镇痛维持时间A、C组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A、C两组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增高比例没有明显差异(P>0.05),B组明显高于A、C两组(P<0.05)。结论: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应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具有相似的麻醉效果;镇痛时间长于布比卡因,麻醉后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心脏毒性低,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 盐酸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颈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三点法阻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牟云 王继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4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三点法阻滞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用三点法阻滞结合NJF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痛点注射。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3%和10... 目的研究三点法阻滞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用三点法阻滞结合NJF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痛点注射。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3%和100.00%,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点法阻滞下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具有无痛、安全、治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法 神经传导阻滞 NJF 肩周炎
下载PDF
足踝部手术中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足踝部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足踝部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则在常规神经刺激仪下坐骨神经阻滞麻...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足踝部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足踝部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则在常规神经刺激仪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2组均予以围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15 min、30 min血压情况,对比2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平均起效及维持时间。结果麻醉后5 min、15 min、30 min观察组血压波动不明显,对照组血压呈递减式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足踝部手术的患者通过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提高麻醉效率,降低麻醉患者的不良影响,同时配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坐骨神经阻滞 足踝 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