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初边疆治理的权威政治:“以茶羁縻”与“茶叶反腐”——以欧阳伦贩私茶事件为讨论中心
1
作者 赵国栋 陆相瑾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以茶羁縻和茶叶反腐在明洪武年间都受到高度重视,明廷也采取了多维度措施以保证二者的有效实施,对明代中后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欧阳伦贩私茶事件”进一步揭示出洪武年间以茶羁縻与茶叶反腐关系中的一种吊诡现象,促使这一现象出... 以茶羁縻和茶叶反腐在明洪武年间都受到高度重视,明廷也采取了多维度措施以保证二者的有效实施,对明代中后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欧阳伦贩私茶事件”进一步揭示出洪武年间以茶羁縻与茶叶反腐关系中的一种吊诡现象,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权威统治的深层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的边疆治理中,如果缺乏系统的、法制化的有效运行机制,皇帝的个人魅力与忧患意识并无法真正有效解决腐败和治理的风险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茶羁縻 朱元璋 权威类型 边疆治理
下载PDF
制造刘伯温:刘基形象构建与传播刍议
2
作者 吕杨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97,共20页
明代开国文臣刘基在民众心目中是神机妙算、无所不知,才能不逊于张良、诸葛亮的高大形象。事实上,刘基只是朱元璋创业和开国时期众多幕僚之一,在世时宦海沉浮并不得志。刘基去世后,由于他是唯一未遭政治清算的开国伯爵,且具备天文知识,... 明代开国文臣刘基在民众心目中是神机妙算、无所不知,才能不逊于张良、诸葛亮的高大形象。事实上,刘基只是朱元璋创业和开国时期众多幕僚之一,在世时宦海沉浮并不得志。刘基去世后,由于他是唯一未遭政治清算的开国伯爵,且具备天文知识,故成为史家拔高、吹捧朱元璋的最佳陪衬人选。基于此原因,明代史家对刘基的传记书写刻意模仿《史记·留侯世家》的书写模式,受三国文化影响,又融入了大量三国文化元素。此类历史书写模式,虽然使刘基迅速登上神坛,并为民众所接受,但却导致刘基的历史叙述严重失真。特别是在明清野史、民间传说穿凿附会、层累叠加下,经浙籍官员推波助澜,被官方有意制造的刘伯温形象通过小说、话本、戏剧等文学形式进行传播,使刘基历史地位陡升,但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的历史事迹却早已失去本来面貌。时至今日,民间只知制造出的刘伯温,而不知历史上真实的刘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基 朱元璋 《史记》 《三国演义》 浙籍官员
下载PDF
英雄与暴君:民国时期的朱元璋形象书写
3
作者 段锦珂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2-79,86,共9页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明清史书中始终存在两种形象:一是千古圣君,二是残忍的暴君。步入近代以后,二者被注入新的活力。因其驱逐胡元、光复河山被民族主义者塑造成民族英雄,因其残暴统治、专制独裁而被求共和申民权者视为...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明清史书中始终存在两种形象:一是千古圣君,二是残忍的暴君。步入近代以后,二者被注入新的活力。因其驱逐胡元、光复河山被民族主义者塑造成民族英雄,因其残暴统治、专制独裁而被求共和申民权者视为专制暴君。这两种形象都与时局息息相关,其民族英雄形象在日军全面侵华前后达到最高点;而抗战胜利后因蒋介石的专制独裁,其暴君形象被更多发掘。民国时期朱元璋英雄和暴君的形象分别是尼采所说纪念式历史和批判式历史的体现,它既是历史与现实间永恒对话的反映,也折射出现代性追求与历史传统之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形象 民族英雄 民国学术
下载PDF
“元季之虎”危素之死考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昌云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9-217,共9页
危素是元末政坛显要、文史大家,明初却沦为贰臣代表,后世文人多津津乐道其“谪守和州余阙庙”的凄惨结局,演绎出诸多故事版本,以至几成定论。事实上,危素晚年虽贬居和州,但并无“守余阙庙”之辱。最早记载此说的《馀冬录》已明言此系传... 危素是元末政坛显要、文史大家,明初却沦为贰臣代表,后世文人多津津乐道其“谪守和州余阙庙”的凄惨结局,演绎出诸多故事版本,以至几成定论。事实上,危素晚年虽贬居和州,但并无“守余阙庙”之辱。最早记载此说的《馀冬录》已明言此系传闻,明初正史文集多无记载,后世方志也有质疑。此说产生的历史语境与洪武初期国家形势和帝王心态不合。危素晚年遭遇除却自身失节有愧之外,更多是明初集体处置贰臣策略调整的必然结果。后世文人在国家形势动荡或民主思潮涌动之际,积极书写、评点危素谪死事件,多为宣扬忠君救国思想,也有出于丑化朱元璋历史形象之用心。今人应正确区分洪武初期不断调整的文化政策,避免以讹传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素 和州 余阙庙 朱元璋
下载PDF
清初朱素臣《聚宝盆》对沈万三、朱元璋的再书写
5
作者 陈昱杰 刘天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13,共7页
苏州派剧作家朱素臣在清初撰作《聚宝盆》传奇。《聚宝盆》没有选择大部分笔记小说中记载的沈万三商人形象,而是选择了渔夫形象,反映了明末清初苏松地区的遗民形象。沈万三以渔夫入世遭厄,正是对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仕与隐困境的再书写,... 苏州派剧作家朱素臣在清初撰作《聚宝盆》传奇。《聚宝盆》没有选择大部分笔记小说中记载的沈万三商人形象,而是选择了渔夫形象,反映了明末清初苏松地区的遗民形象。沈万三以渔夫入世遭厄,正是对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仕与隐困境的再书写,也是作者本人在其中的心路历程的曲折展现。同时,《聚宝盆》将朱元璋塑造为英主形象,全剧极力为朱元璋开脱,认为朱元璋对沈万三的盘剥是由于张尤儿的谗言。这种为君主开脱而归罪小人的叙事逻辑,与明末清初士大夫对明亡的归因不谋而合,其根源在于天人感应说的内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宝盆》 沈万三 朱元璋 朱素臣
下载PDF
从太史监到钦天监:明初天文机构探析
6
作者 章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6-62,共7页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一直被视为沟通“天”“人”的桥梁。作为仰观“天意”的国家机构,其创建、沿革与政局变动密不可分。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在名义上仍属龙凤政权管辖时便创设了朱明政权的第一个天文机构——太史监,初创未久的...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一直被视为沟通“天”“人”的桥梁。作为仰观“天意”的国家机构,其创建、沿革与政局变动密不可分。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在名义上仍属龙凤政权管辖时便创设了朱明政权的第一个天文机构——太史监,初创未久的太史监在职能上已具备日后钦天监的雏形。至洪武三年(1370年)更名为钦天监之前,太史监先后被更名为太史院、司天监。在短短的十数年时间内,明初天文机构的名称进行了多次变更。明初天文机构名称的频繁变更不仅是出于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的客观需求,更是朱元璋天学态度的体现及为应对当前政治环境变化而进行主动调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史监 钦天监 天文机构 朱明政权 朱元璋
下载PDF
明初朱元璋关于建都的思考与抉择
7
作者 刘梦强 《蚌埠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大明王朝建国之始,国都选址问题深深困扰着朱元璋。迁延十余年之久,朱元璋方折中以南京为国都。朱元璋对国都的思考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明朝草创之际,以应天为中心,图谋天下;天下大定之时,意欲建都北京(开封),经营北方;更有营造帝乡凤阳... 大明王朝建国之始,国都选址问题深深困扰着朱元璋。迁延十余年之久,朱元璋方折中以南京为国都。朱元璋对国都的思考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明朝草创之际,以应天为中心,图谋天下;天下大定之时,意欲建都北京(开封),经营北方;更有营造帝乡凤阳为国都之举。洪武初年逐渐演变成“两京一都”的奇特格局。其形成有时代大背景下深厚的历史原因,也有朱元璋个人独特的思考因素。朱元璋选择南京为大明国都对明朝之后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都城抉择 中都 开封 南京
下载PDF
朱元璋平定云南的战争策略研究
8
作者 陈瑶 刘刚艳 《昭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6-101,共6页
明朝初年云南地区,一方面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仍然主导着云南局势,并且一直与北元政权有着密切的接触,随时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而梁王先后斩杀朱元璋使臣之举,无疑激化了双方矛盾,成为朱元璋平定云南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随着明王朝的统治... 明朝初年云南地区,一方面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仍然主导着云南局势,并且一直与北元政权有着密切的接触,随时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而梁王先后斩杀朱元璋使臣之举,无疑激化了双方矛盾,成为朱元璋平定云南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随着明王朝的统治区域逐渐扩大,招抚云南、统一全国已是大势所趋。明王朝出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及边疆稳定的考虑,制定了以招抚为主的策略,辅之以周密的作战计划,后因招抚不成转而以武力攻取,其相关策略问题可置于整个明王朝的国家视野之下进行考察,从而对明代云南地方史以及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补充。统一云南的战争,不仅有利于促进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改善明王朝的战略环境,从而维护整个王朝的边疆稳定,还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云南 朱元璋 边疆治理 战争策略
下载PDF
明朱元璋《御制龙兴寺碑》考释
9
作者 李明阳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御制龙兴寺碑》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写。在碑中,他追叙了元明嬗代之际,於皇寺兴废状况与个人身世浮沉,毫不避讳自己早年的悲惨经历、游方生涯;叙述即位后敕造大龙兴寺的经过及选派住持情况;并由建寺引申到自己的民生观、宗教观。碑刻... 《御制龙兴寺碑》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写。在碑中,他追叙了元明嬗代之际,於皇寺兴废状况与个人身世浮沉,毫不避讳自己早年的悲惨经历、游方生涯;叙述即位后敕造大龙兴寺的经过及选派住持情况;并由建寺引申到自己的民生观、宗教观。碑刻既是元末明初重大史事的反映,也是明初佛教改革的见证,更是明太祖朱元璋统治理念、民本观念与宗教思想的具体表达,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碑刻 明代
下载PDF
论朱元璋的文章观
10
作者 韦菊玲 《滁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11,共6页
朱元璋的文章观呈现出先质后文到文质并重的自然发展过程。布衣天子的身份决定其第一要务为文章功效性的保证,因而从文体改革开始,朱元璋形式上崇尚古文,不许繁文,内容上力求讲真务实,推广口语直解。因其人格自强,后天努力,始作四六,讲... 朱元璋的文章观呈现出先质后文到文质并重的自然发展过程。布衣天子的身份决定其第一要务为文章功效性的保证,因而从文体改革开始,朱元璋形式上崇尚古文,不许繁文,内容上力求讲真务实,推广口语直解。因其人格自强,后天努力,始作四六,讲究用韵,朱元璋的文章观逐渐走向完善,能够兼容四六骈文的形式审美性,同时不失浅易直白的口语特色,形成个人独特的文章观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文章观 文体发展
下载PDF
从《宣德十年月五星凌犯》看回回历法在明朝的使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云里 李亮 李辉芳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64,共9页
《宣德十年月五星凌犯》是15世纪40年代从中国明朝传入朝鲜李朝的一份重要的天文学文件,详细列出了明宣德十年全年月亮和五大行星之间以及它们对恒星的凌犯现象。经验算,这些结果都是用明初编订的《回回历法》中所给出的算法计算的,目... 《宣德十年月五星凌犯》是15世纪40年代从中国明朝传入朝鲜李朝的一份重要的天文学文件,详细列出了明宣德十年全年月亮和五大行星之间以及它们对恒星的凌犯现象。经验算,这些结果都是用明初编订的《回回历法》中所给出的算法计算的,目的显然是为中国的凌犯星占服务的,与朱元璋下令翻译回回天文星占著作的初衷一致。新发现的其他史料也表明,明朝政府除了把回回历法用于日月食的预报外,每年还用它计算回回民用历书、天文年历以及月亮和五星的凌犯;而且,对月亮和五星凌犯的计算结果及其星占也确实被朱元璋用于自己的政治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德十年月五星凌犯》 回回历法 明朝 天文学 星占 朱元璋
下载PDF
朱元璋的蒙古观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澍 陈武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尽管在朱元璋的蒙古观中仍然宣扬蒙汉有别的民族主义思想和传统的天命观,但同时强调"华夷一家"、汉蒙共处。总体而言,朱元璋的蒙古观是宋辽金元特别是元朝大一统之后中原农耕民族民族观的反映,也是十四世纪中国民族观发展的... 尽管在朱元璋的蒙古观中仍然宣扬蒙汉有别的民族主义思想和传统的天命观,但同时强调"华夷一家"、汉蒙共处。总体而言,朱元璋的蒙古观是宋辽金元特别是元朝大一统之后中原农耕民族民族观的反映,也是十四世纪中国民族观发展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朱元璋 蒙古观 大一统
下载PDF
吴晗先生和他的朱元璋传记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澍 刘宝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吴晗先生是我国卓越的明史专家,《朱元璋传》是其代表作之一。有关朱元璋传记的四个版本是吴晗先生个人学术思想发展轨迹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现实与学术研究现状的反映。他的多版朱元璋传记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他对朱元璋的认识历程,... 吴晗先生是我国卓越的明史专家,《朱元璋传》是其代表作之一。有关朱元璋传记的四个版本是吴晗先生个人学术思想发展轨迹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现实与学术研究现状的反映。他的多版朱元璋传记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他对朱元璋的认识历程,展示了他勇于探索、敢于自我批评和追求真知的学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晗 《朱元璋传》 明太祖
下载PDF
明初江南地主的衰落与北方地主的兴起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克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8,共10页
由于元代对江南地主采取笼络政策 ,江南地主得以保存和延续。元末张士诚政权继续执行元朝对江南地主的“宽疏”政策 ,得到江南地主的支持。反之 ,江南地主对朱明政权极为冷淡。因此 ,明王朝建立后 ,朱元璋对江南地主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 由于元代对江南地主采取笼络政策 ,江南地主得以保存和延续。元末张士诚政权继续执行元朝对江南地主的“宽疏”政策 ,得到江南地主的支持。反之 ,江南地主对朱明政权极为冷淡。因此 ,明王朝建立后 ,朱元璋对江南地主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建文帝的一系列改革 ,得到了江南地主的拥护和支持。但建文帝失败后 ,江南地主又遭到大肆打击 ,永乐迁都北京后 ,大力扶持北方地主的发展。明中叶以后 ,江南地主与北方地主的矛盾 ,始终反映在明廷内部的一些政策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地主 北方地主 朱元璋 建文改革 靖难之役 永乐帝 明朝初年
下载PDF
不同处境下宋濂的活动及创作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永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5期135-143,共9页
科场的失败、社会的动荡以及吏治的腐败,使宋濂对元朝的统治失去了信心,命运让他与朱元璋结合在一起,在辅佐朱元璋从草泽英雄到开国皇帝的道路上,宋濂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入明后,宋濂得到了来自朱元璋的许多殊遇,并写了不少歌功颂德的文... 科场的失败、社会的动荡以及吏治的腐败,使宋濂对元朝的统治失去了信心,命运让他与朱元璋结合在一起,在辅佐朱元璋从草泽英雄到开国皇帝的道路上,宋濂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入明后,宋濂得到了来自朱元璋的许多殊遇,并写了不少歌功颂德的文章,人们往往因此而对宋濂生憎恶之心。但如果我们对宋濂入明后极端严酷的生存环境给予足够的了解,就会感觉到宋濂极不平常的心态。不同处境的变化,使宋濂的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入明前,他的文章泼辣大胆,自由奔放,富有批判情神;入明后的文章批判锋芒则大为减弱,但仍然有不少值得称赞的文章。尤其是身处庙堂的宋濂依然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作传,一个封建士大夫能做到这一点,委实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濂 处境 文学创作 婺州 朱元璋 元代 明代
下载PDF
明初贵州水西君长国与中央的关系——奢香故事之考证与解读 被引量:8
16
作者 温春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85,共5页
奢香是彝族历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历来备受关注。现在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各界所熟知的奢香形象,是明中叶以来逐渐建构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乏史实错误的《炎徼纪闻.奢香》一文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奢香故事的考证与解读,展... 奢香是彝族历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历来备受关注。现在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各界所熟知的奢香形象,是明中叶以来逐渐建构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乏史实错误的《炎徼纪闻.奢香》一文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奢香故事的考证与解读,展现出明初水西地区进一步整合进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西 奢香 朱元璋
下载PDF
论高启与魏观:再论元末明初江南士人之境遇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克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5,共8页
《明太祖实录》载录魏观七条史料,但对于魏观被杀却不着一词,为重新考察洪武七年魏观与高启被杀案,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高启的个性自由洒脱,而朱元璋对江南士人采取高压与不信任政策,是导致高启辞官的根本原因。或许高启写讥讽诗给朱... 《明太祖实录》载录魏观七条史料,但对于魏观被杀却不着一词,为重新考察洪武七年魏观与高启被杀案,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高启的个性自由洒脱,而朱元璋对江南士人采取高压与不信任政策,是导致高启辞官的根本原因。或许高启写讥讽诗给朱元璋内心埋下阴影,但魏观在张士诚旧址兴建府治,高启写《上梁文》,触怒朱元璋,因而导致血案。不久朱元璋感觉量刑过重,因而将魏观赐祭,并使之归葬本土。最终《实录》不书,为之隐讳,朱元璋反复无常的个性与魏观所在的苏州是江南重镇,是解开本案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 魏观 朱元璋 苏州府 江南士人 明初政治
下载PDF
洪武朝内府官制之变与明初的宦权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丹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7,共7页
明代宦官问题肇始于开国皇帝朱元璋,但一直以来对洪武朝任使宦官的性质与规模、明初宦官组织的形成特点等都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使得对明代宦官的认识缺乏一个"源性"的基础。事实上,在朱元璋统治时期,伴随着以宰相为首的传统外... 明代宦官问题肇始于开国皇帝朱元璋,但一直以来对洪武朝任使宦官的性质与规模、明初宦官组织的形成特点等都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使得对明代宦官的认识缺乏一个"源性"的基础。事实上,在朱元璋统治时期,伴随着以宰相为首的传统外朝体制的解体以及一系列惨烈的政治事件的连续爆发,宦官组织在不断调整中得到巩固和发展。朱元璋刻意培育宦官并用以牵制外廷,体现了他一贯的分权思想;宦权的扩张反映了君权的空前膨胀。正是那位被普遍认为是禁止宦官干政的明太祖,赋予了宦官合法的权利和地位,从而使宦官在实质上已作为明王朝政治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洪武朝 宦官 内府官制 宦权
下载PDF
朱元璋的“中原”观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34,共14页
为显示其统治中国的合理性以及为择地建都寻找理据,并为恢复汉人的礼乐文物制度正名,朱元璋在立国前后对"中原"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从而对《洪武正韵》的命运乃至整个明朝的汉语官话产生了重大影响。《洪武正韵》与《明太祖... 为显示其统治中国的合理性以及为择地建都寻找理据,并为恢复汉人的礼乐文物制度正名,朱元璋在立国前后对"中原"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从而对《洪武正韵》的命运乃至整个明朝的汉语官话产生了重大影响。《洪武正韵》与《明太祖集》诗歌分韵的一致性表明,《洪武正韵》中的所谓"中原雅音"实际上是朱元璋的家乡口音,其本人从"建业(南京)非中土"到"江左(南京)乃道里之均"的观念转变,使以南京音为代表的江淮方言成为官话基础,以致丽末鲜初的朝鲜使臣与通事们的汉语集体失效,只有移民自江左地区的偰长寿一人的汉语为朱元璋所称道,偰长寿因此成为朝鲜初期司译院汉学发展的顶梁柱;也正因如此,《洪武正韵》成为摆设,明朝文人赋诗仍然依从基于江左之音的"沈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中原 《洪武正韵》 官话正音 汉语
下载PDF
明太祖的皇权专制与“皇权下县”——以地方官员《到任须知》为中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毅 马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5,共5页
元末战乱致使人才凋零,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初年数次科举取士,但所取人才多是后生少年,能将所学付诸实践者甚寡,并且元朝旧习官员多以吏为师,威福下移,严重降低国家基层控制力。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地方主官权力,加固皇权对国家的整体... 元末战乱致使人才凋零,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初年数次科举取士,但所取人才多是后生少年,能将所学付诸实践者甚寡,并且元朝旧习官员多以吏为师,威福下移,严重降低国家基层控制力。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地方主官权力,加固皇权对国家的整体控制力,朱元璋为基层地方官员制定了三十一项《到任须知》,包括祀神、狱讼、耆宿、教化、驭吏、钱粮以及社会控制等七个方面,帮助地方官员治理基层社会,加深国家对基层的控制力度,确保皇帝的意志能够在帝国每个角落畅通无阻。这不仅是朱元璋治国理念的微观表达,更蕴含了一代布衣帝王强化中央集权、使皇权可以直达乡里的政治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 皇权 《到任须知》 社会控制 皇权下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