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光模组膜材折边的关键工艺
1
作者 李国红 刘慧 曹力宁 《电子工艺技术》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LCD)的快速发展,背光模组的组装精度是提升显示效果和产品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针对背光模组组装中膜材折边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三次折边技术,以解决膜材折边过程中的角度控制和回弹量管理问题。...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LCD)的快速发展,背光模组的组装精度是提升显示效果和产品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针对背光模组组装中膜材折边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三次折边技术,以解决膜材折边过程中的角度控制和回弹量管理问题。通过对材料折边回弹量与折边压力、折压时间、过折角度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力学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开发了一种膜材仿形折边机构,实现了折边过程的精确控制。该技术通过预折、初压和复压三个阶段,有效控制了折边角度偏差,可保持在±1.5°,显著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组装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物料损耗和返修率,还确保了背光模组的光学性能,为液晶显示器的高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背光模组 膜材折边 折弯角度
下载PDF
LCD背光模组视觉对位算法研究
2
作者 赵磊 栗万羽 《电子质量》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机器视觉被广泛地应用于液晶显示屏(LCD)背光模组组装设备上,特别是膜材对位贴合的工艺流程中,在此过程中机器视觉使用的对位算法对LCD背光模组实际贴合精度影响重大。针对背光模组的组装流程和被广泛使用的圆角矩形膜材,设计了一个两... 机器视觉被广泛地应用于液晶显示屏(LCD)背光模组组装设备上,特别是膜材对位贴合的工艺流程中,在此过程中机器视觉使用的对位算法对LCD背光模组实际贴合精度影响重大。针对背光模组的组装流程和被广泛使用的圆角矩形膜材,设计了一个两个矩形对位贴合的简化数学模型。首先,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基于单边重合和中心重合的两种视觉对位贴合算法;然后,详细地阐述了两种算法对贴合所需偏移量的计算;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两种贴合算法均有效可行,为应用于LCD背光模组组装设备机器视觉对位提供了可适用于不同生产情况的新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屏 背光模组 机器视觉 对位贴合 视觉算法
下载PDF
集成导光板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平 黄燕燕 +5 位作者 张旭琳 黄洁锋 李贝贝 叶恩 段守富 苏志杰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8-431,共4页
报道研制1.8英寸新型集成导光板,其上下表面分别直接熔合非球面半柱状微结构阵列和微棱镜结构阵列,实现目前典型背光模组中双层正交棱镜膜、扩散膜和导光板4层复杂膜系的功能.通过对比测试,得到该集成导光板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照度... 报道研制1.8英寸新型集成导光板,其上下表面分别直接熔合非球面半柱状微结构阵列和微棱镜结构阵列,实现目前典型背光模组中双层正交棱镜膜、扩散膜和导光板4层复杂膜系的功能.通过对比测试,得到该集成导光板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照度、亮度、照度均匀性和亮度均匀性分别是典型背光模组的1.43、1.43、0.97、0.89和0.70倍,验证了集成导光板设计思想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导光板 背光模组 非球面半柱状 微棱镜 照度 亮度
下载PDF
液晶电视用低功耗LED背光模组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乔中莲 杨东升 刘飞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59,共5页
根据光源入光位置的不同,设计了两款81cm(32in)低功耗LED背光模组,从结构、光学、热学等关键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设计,采用88颗5630LED灯制作了背光模组,验证结果表明,背光模组的功耗只有34.85W,中心亮度可达到6 930cd/cm2以上,均齐度在79... 根据光源入光位置的不同,设计了两款81cm(32in)低功耗LED背光模组,从结构、光学、热学等关键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设计,采用88颗5630LED灯制作了背光模组,验证结果表明,背光模组的功耗只有34.85W,中心亮度可达到6 930cd/cm2以上,均齐度在7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低功耗 LED
下载PDF
用于手机背光模组的轮廓渐变V-槽形自由曲面结构的新颖设计 被引量:13
5
作者 蒋金波 杜雪 +1 位作者 李荣彬 张志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4,共7页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基本上为单面网点(球型微透镜阵列)的结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手机用导光板的设计,其采用一面为网点结构,另一面为轮廓渐变的V槽形结构的自由曲面,以使导光板的配光更加合理。模拟结果显示,导光板...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基本上为单面网点(球型微透镜阵列)的结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手机用导光板的设计,其采用一面为网点结构,另一面为轮廓渐变的V槽形结构的自由曲面,以使导光板的配光更加合理。模拟结果显示,导光板照度比单面网点的导光板要高出1倍左右。采用这样的结构,背光模组中至少可以少用一层3M公司的增亮膜(棱镜膜),使背光模组的成本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导光板 增亮膜 网点 V-槽 自由曲面
下载PDF
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史艳琼 卢荣胜 张腾达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773,共6页
详细介绍了自动光学检测技术在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在线检测中的应用,分析并比较了背光源模组缺陷自动光学在线检测中的成像技术、检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与设计方法,阐述了检测结果为不良品的返修方法。给出了背光源模组表... 详细介绍了自动光学检测技术在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在线检测中的应用,分析并比较了背光源模组缺陷自动光学在线检测中的成像技术、检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与设计方法,阐述了检测结果为不良品的返修方法。给出了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常见缺陷的种类和缺陷分类判断准则,把种类繁多的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分为画面缺陷、外观缺陷与异常缺陷;根据背光源模组缺陷形成的原因、种类,设计了背光源模组缺陷点灯检测和非点灯检测两种自动光学检测方案,所设计的自动光学检测方案对背光源模组组装产业开发缺陷检测系统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光学检测 背光源模组 表面缺陷
下载PDF
基于无缝平凹透镜阵列的LCD背光模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莉 孙可 +1 位作者 刘浩 陈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4-759,共6页
针对大尺寸LCD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均匀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缝平凹透镜阵列,用以代替常用的扩散膜。模拟了106.68mm(42in)LED背光源的光学分布,得到了合适的透镜半径、结构以及LED阵列间距,分析了平凹透镜阵列半径和平凹透镜阵列与光源的相... 针对大尺寸LCD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均匀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缝平凹透镜阵列,用以代替常用的扩散膜。模拟了106.68mm(42in)LED背光源的光学分布,得到了合适的透镜半径、结构以及LED阵列间距,分析了平凹透镜阵列半径和平凹透镜阵列与光源的相对位置对匀光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径为1mm、厚度为2mm的无缝平凹透镜阵列较好地起到了匀光的效果,接收面的照度均匀性为8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发光二极管阵列 均匀性
下载PDF
用于超薄MiniLED背光模组的光学膜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奇斌 肖慧丽 +2 位作者 杨玲 朱标 吕国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48-2555,共8页
为了降低背光模组厚度,设计了用于MiniLED背光模组的表面具有微结构的光学膜。首先分析了基于扩散粒子和折射式透镜的两种扩散原理,发现在混光距离(OpticalDistance,OD)很小的情况下,两种方式都无法直接将光源进行充分扩散以满足均匀性... 为了降低背光模组厚度,设计了用于MiniLED背光模组的表面具有微结构的光学膜。首先分析了基于扩散粒子和折射式透镜的两种扩散原理,发现在混光距离(OpticalDistance,OD)很小的情况下,两种方式都无法直接将光源进行充分扩散以满足均匀性要求。然后基于全反射原理将扩展光源离散为点光源,分析单个点光源返回灯板的能量,并对所有离散点光源的返回能量累计,得出扩展光源经微结构全反射后的能量达到最大时的微结构形貌。仿真结果表明:将双层微结构光学膜放置在MiniLED芯片上表面,仿真的亮度均匀性为79.9%,在OD=0.9 mm位置再添加一层扩散膜,可以将亮度均匀性提升到89.2%。采用无掩模直写光刻技术制备了光学膜样片。实验结果表明:将双层微结构光学膜放置在MiniLED芯片上表面的亮度均匀性为79.6%,在OD=0.9 mm位置添加一层扩散膜后亮度均匀性提升为88.7%。本文设计的微结构光学膜实现了背光模组超薄化,使用时无需精确对位,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背光模组 MiniLED 微结构 全反射
下载PDF
降低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漏光不良 被引量:6
9
作者 解会杰 穆树祥 范志新 《现代显示》 2010年第11期23-26,共4页
文章介绍了小尺寸TFT液晶显示模组漏光生产的重要不良类型,分析了发生漏光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TFT 液晶显示模组 漏光 背光
下载PDF
中大尺寸显示背光模组的应用及其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中莲 杨东升 刘飞 《现代显示》 2010年第6期34-37,共4页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模组的关键零部件,文章从中大尺寸背光源组的结构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分析了中大尺寸背光模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背光模组 液晶模组 中大尺寸
下载PDF
双面侧背光机载液晶显示模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斌 王军义 +2 位作者 马剑锋 顾适夷 王彩玮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第11期149-150,148,共3页
机载液晶显示模块要求重量轻,厚度薄。背光方式逐渐由底背光方式向侧背光方式转变。本文主要介绍了双面侧背光机载液晶显示模块中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技术,如液晶屏原屏加固、背光模组设计、背光电路控制、低温加热控制、热设计以及电磁兼... 机载液晶显示模块要求重量轻,厚度薄。背光方式逐渐由底背光方式向侧背光方式转变。本文主要介绍了双面侧背光机载液晶显示模块中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技术,如液晶屏原屏加固、背光模组设计、背光电路控制、低温加热控制、热设计以及电磁兼容设计。并运用这些技术生产出了产品,达到了机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 液晶显示模块 双面侧背光 相关技术
下载PDF
LightTools在LED背光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鹏 叶浩 《现代显示》 2010年第2期9-12,共4页
在背光的设计中,一个主要的目标和挑战是保证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提升光的利用效率。在背光模组中是通过导光板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设计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网点分布以获得均匀的亮度分布。利用光学软件模拟可以自动优化这一过... 在背光的设计中,一个主要的目标和挑战是保证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提升光的利用效率。在背光模组中是通过导光板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设计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网点分布以获得均匀的亮度分布。利用光学软件模拟可以自动优化这一过程从而简化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导光板 LightTools 自动优化
下载PDF
拓展图形式液晶显示模块负温工作范围的方法
13
作者 郑喜凤 王瑞光 +1 位作者 郑素花 朴燕 《测控技术》 CSCD 1999年第6期69-70,共2页
针对图形式液晶显示(LCD)模块低温无法正常工作的弱点,研制出了一种简便、有效地使液晶在低温下正常工作的电路装置。该装置不改变LCD模块的结构,在不影响电致发光(EL)背光源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点阵图形式LCD模块能工作于-35℃左... 针对图形式液晶显示(LCD)模块低温无法正常工作的弱点,研制出了一种简便、有效地使液晶在低温下正常工作的电路装置。该装置不改变LCD模块的结构,在不影响电致发光(EL)背光源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点阵图形式LCD模块能工作于-35℃左右的低温环境中,扩大了LCD显示器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模块 EL背光源 拓展图形式 负温范围
下载PDF
液晶电视LED背光模组及区域调光控制技术浅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琦 《山西电子技术》 2012年第4期78-79,共2页
随着LCD产业成本的不断降低,液晶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设备已在逐步取代传统的CRT屏而成为市场的主流。作为液晶显示设备的主体器件,背光模组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液晶显示设备发展的重要指标而被各大厂商所重视,从技术发展趋势上来说,... 随着LCD产业成本的不断降低,液晶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设备已在逐步取代传统的CRT屏而成为市场的主流。作为液晶显示设备的主体器件,背光模组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液晶显示设备发展的重要指标而被各大厂商所重视,从技术发展趋势上来说,如何降低背光的功耗最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区域调光 控制技术
下载PDF
采用动态背光改善LCDs运动模糊的频域研究
15
作者 赵成 李晓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0-346,共7页
基于运动图像视觉感知模型和实测LCDs时间响应特性,运用调制传递函数(MTF)理论,从频域的角度讨论了采用动态背光的方法改善LCDs运动模糊的有效性。模拟分析了背光闪烁情况下背光闪烁参数与LCDs显示运动图像时的MTF(f)特性的关系及其对L... 基于运动图像视觉感知模型和实测LCDs时间响应特性,运用调制传递函数(MTF)理论,从频域的角度讨论了采用动态背光的方法改善LCDs运动模糊的有效性。模拟分析了背光闪烁情况下背光闪烁参数与LCDs显示运动图像时的MTF(f)特性的关系及其对LCDs运动图像质量的影响。特别针对LCD所显示图像的运动特征,定义了反映MTF与速度之间关系的MTF(v)作为评价指标之一,以便更清楚地描述LCDs运动模糊与图像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CDs显示运动图像时的MTF(f)具有呈辛格函数分布的低通特性,反映运动图像细节的MTF(f)高频分量随图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在背光闪烁模式中,适当选取背光闪烁的闪烁参数,如一帧内的闪烁周期数、一个闪烁周期内发光占空比、一个闪烁周期内发光时段等,可增大MTF(f)曲线的带宽、高频分量或曲线下面积,从而减小运动图像模糊程度,增加运动图像清晰度。为反映运动模糊程度与图像运动速度的关系而定义的MTF(v)曲线亦具有相同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传递函数 LCDS 运动模糊 背光闪烁
下载PDF
基于分层色调映射的LED背光调制算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欧海燕 郭太良 +2 位作者 姚剑敏 林志贤 徐胜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6-249,共4页
为了在降低液晶显示器背光功耗的同时能够保持图像质量,提出了基于分层色调映射的LED背光调制算法。利用低通滤波对图像进行分层,通过亮度对数映射函数把低频部分映射到低动态范围,再与增益后的高频部分相结合为输出图像。将输出图像最... 为了在降低液晶显示器背光功耗的同时能够保持图像质量,提出了基于分层色调映射的LED背光调制算法。利用低通滤波对图像进行分层,通过亮度对数映射函数把低频部分映射到低动态范围,再与增益后的高频部分相结合为输出图像。将输出图像最大灰阶能够增加的数值作为LED背光因子降低值,采用动态背光缩放技术,降低背光强度值,并提高液晶透光率,对其亮度进行补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在失真率为4.8%时,可节省功耗15.0%;在失真率为15.6%时,可节省功耗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通滤波 色调映射 LED背光调制
下载PDF
大尺寸超薄背光模组研究及产品可行性分析
17
作者 乔中莲 杨东升 刘飞 《现代显示》 2010年第12期36-39,共4页
超薄液晶电视越来越普及,文章从大尺寸背光模组结构上推理出侧光式结构实现超薄的优势,然后从侧光式结构和材料上分析了实现超薄的各种可能性。
关键词 大尺寸 超薄 背光模组 侧光式
下载PDF
用于MiniLED背光模组的亮度增强薄膜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勇 冯奇斌 +2 位作者 郭敏 王梓 吕国强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7-893,共7页
传统的两层棱镜膜对于MiniLED背光的增亮效果不明显,因此设计了一种微结构薄膜来代替两层棱镜膜。首先,根据MiniLED背光的配光曲线及尺寸,对微结构进行分段设计。将与MiniLED芯片等宽区域设定为顶角90°的棱柱结构,对2个MiniLED芯... 传统的两层棱镜膜对于MiniLED背光的增亮效果不明显,因此设计了一种微结构薄膜来代替两层棱镜膜。首先,根据MiniLED背光的配光曲线及尺寸,对微结构进行分段设计。将与MiniLED芯片等宽区域设定为顶角90°的棱柱结构,对2个MiniLED芯片之间的区域,将MiniLED芯片作为扩展光源,芯片2个端点发出的光束到达微结构底面会形成一个夹角,将夹角的角平分线处光线准直到轴向方向,结合Snell定律进行计算,得到棱柱微结构倾角。然后,通过LightTools仿真软件对单个微结构及微结构阵列分别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加微结构薄膜后的轴向视角亮度相比于加两层棱镜膜提升了31.3%。最后,通过无掩模光刻设备对设计的微结构薄膜进行加工制备,并对样片进行测试。实测结果表明:加微结构薄膜后的轴向视角亮度相较于加两层棱镜膜提升了25.7%。实现了针对MiniLED背光模组的亮度增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LED背光模组 增亮 扩展光源 微结构 无掩模光刻
下载PDF
实现导光板网点合理性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敏武 郭康贤 +2 位作者 刘佐濂 张志海 彭超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针对镭射型导光板网点设计需求,提出了采用区域分割法及斥力缓和法来实现网点的合理分布.设计了一种网点密度分布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控制导光板网点按照LED的光学特点分布.镭射型导光板网点的设计难以控制半径和深度按图案规律变化,只... 针对镭射型导光板网点设计需求,提出了采用区域分割法及斥力缓和法来实现网点的合理分布.设计了一种网点密度分布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控制导光板网点按照LED的光学特点分布.镭射型导光板网点的设计难以控制半径和深度按图案规律变化,只能是通过调节其网点密度来实现网点分布合理化,通过区域分割法生成网点并且使用斥力缓和法对网点进行微调,最后得到了高均匀性的无规则网点分布,将调整前的网点分布和调整后的网点分布进行对比得出斥力缓和法是一种调整网点间距的有效方法.针对区域分割方法生成网点容易出现区域边界过渡带的问题,使用重新中分法,使得区域边界的过渡带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对于控制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VBA开发 区域分割法 斥力缓和法
下载PDF
单顶角结构LED背光模组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臧金浩 侯瑶 吴朝新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54-956,966,共4页
由于LED(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色域宽、功耗低和环保(传统的光源CCFL含有汞气)等特性,在背光模组中采用LED代替CCFL(冷阴极荧光灯)是一种趋势。采用单光源顶角入射结构设计一个5.08 cm(2 inch)液晶背光模组。针对LED作为点光源带来... 由于LED(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色域宽、功耗低和环保(传统的光源CCFL含有汞气)等特性,在背光模组中采用LED代替CCFL(冷阴极荧光灯)是一种趋势。采用单光源顶角入射结构设计一个5.08 cm(2 inch)液晶背光模组。针对LED作为点光源带来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旋转LED的入射角度和区域分割设计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LED液晶背光模组中存在亮斑和暗区等不良的现象。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得到光源出射均匀度为80.06%的导光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导光板 区域分割法 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