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剺面习俗的渊源和流传 被引量:5
1
作者 潘玲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剺面习俗在东汉至隋唐时期流行于以突厥为主体的西域诸民族中,并于唐代前期随着突厥与中原政权的频繁交往和大量降唐的突厥人内迁而被汉族等更多的民族所了解。剺面习俗在匈奴人中并未流行,突厥中的剺面习俗是由迁入西域的民族传入的。... 剺面习俗在东汉至隋唐时期流行于以突厥为主体的西域诸民族中,并于唐代前期随着突厥与中原政权的频繁交往和大量降唐的突厥人内迁而被汉族等更多的民族所了解。剺面习俗在匈奴人中并未流行,突厥中的剺面习俗是由迁入西域的民族传入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分布在阿尔泰山及附近地区的鹿石面部有斜线纹,它们很可能表示的是剺面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剺面 突厥 匈奴 鹿石
下载PDF
传统民间图案的美学意蕴与设计指向--以鹿石图案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冠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4-209,230,共7页
鹿石图案是亚欧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游牧、迁徙、生产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传统民间图案,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文明演进历史、民族文明特质、民族文化风貌等,是游牧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鹿石图案重视点线组合和秩序感,相对写实与风格化夸张的... 鹿石图案是亚欧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游牧、迁徙、生产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传统民间图案,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文明演进历史、民族文明特质、民族文化风貌等,是游牧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鹿石图案重视点线组合和秩序感,相对写实与风格化夸张的形式并存,生动而深刻地塑造出鹿的动态形象,凸显出游牧民族鹿石图案厚重的艺术底蕴,表现了崇拜和征服并存、自然镜像和人格想象相融合、形象美和语言美相融合等美学意蕴"鹿石图案能给设计实践活动提供实用效能、和谐统一、多元装饰、传承创新等设计指向。因此应该重视鹿石图案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间图案 蒙古鹿石 艺术特征 美学意蕴 设计指向
下载PDF
中国的鹿文化(一) 被引量:6
3
作者 马逸清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年第4期70-71,共2页
介绍了我国鹿资源分布现状 ,鹿的古文字记载 ,鹿字的形成和已发现的古代鹿岩画。
关键词 鹿文化 鹿字甲骨文 鹿岩画 中国 汉字 形成 演变 古文字 鹿类资源
下载PDF
玉石之路新疆南北道——第七、第八次玉帛之路考察笔记 被引量:1
4
作者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13,共13页
文章是中国文学人类学2015年夏组织的第七次和第八次玉帛之路考察的实录笔记。分别对新疆的北道和南道做出实地追踪调查和玉石标本采样,希望能够从本土视角和本土材料出发,找出"丝路"的原型,为打造一个中国文化特有的国家品... 文章是中国文学人类学2015年夏组织的第七次和第八次玉帛之路考察的实录笔记。分别对新疆的北道和南道做出实地追踪调查和玉石标本采样,希望能够从本土视角和本土材料出发,找出"丝路"的原型,为打造一个中国文化特有的国家品牌做前期的学术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化 玉石之路 鹿石 新疆 青海 昆仑
下载PDF
蒙古——外贝加尔类型鹿石图案的刻画过程试析
5
作者 任萌 黄飞翔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1,共8页
鹿石是欧亚草原重要的古代遗存,其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类型多样,因而对其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在学界普遍认可的俄罗斯学者B.B.沃尔科夫的划分基础上,以图像分析的方法对其中的蒙古--外贝加尔类型鹿石的刻画过程展开复原研究。
关键词 鹿石 图像分析 刻画过程复原
下载PDF
新疆古代草原石刻艺术的发展
6
作者 郭维阳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3-27,共5页
通过对古代浮雕技巧的演变及对岩画、鹿石,石人雕刻的分析,阐述草原石刻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 岩画(岩刻) 鹿石雕刻 石人雕像
下载PDF
从洋海墓地的萨满巫师墓解析新疆的萨满教遗存 被引量:4
7
作者 吕恩国 张永兵 《吐鲁番学研究》 2009年第2期1-18,共18页
地处吐鲁番盆地火焰山山脚下的洋海墓地,考古发掘发现了2座被认为可能是萨满巫师的墓葬。通过与新疆已发现的石人、鹿石、岩画、墓葬资料的比较研究,试图确立后者同样为萨满教遗存。并进一步论述了新疆史前时期萨满教的起源、流行和... 地处吐鲁番盆地火焰山山脚下的洋海墓地,考古发掘发现了2座被认为可能是萨满巫师的墓葬。通过与新疆已发现的石人、鹿石、岩画、墓葬资料的比较研究,试图确立后者同样为萨满教遗存。并进一步论述了新疆史前时期萨满教的起源、流行和传播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海墓地 石人 鹿石 岩画 萨满教
下载PDF
新疆地区鹿石文化管窥
8
作者 马晓敏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48-151,共4页
新疆鹿石是西域文化的一个重要板块,是我国新疆地区文化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它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宗教崇拜,是人们信仰的产物。新疆鹿石展示了我国新疆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信仰和观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凝结,表现了远古时... 新疆鹿石是西域文化的一个重要板块,是我国新疆地区文化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它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宗教崇拜,是人们信仰的产物。新疆鹿石展示了我国新疆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信仰和观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凝结,表现了远古时代先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文化倾向,是我们研究新疆文化多元化的一个有力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鹿石 游牧民族 文化遗存
下载PDF
王守仁之白鹿洞书院石刻发微
9
作者 鹤成 久章 陈翀(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6-20,共5页
王守仁的《大学古本序》石刻,是以其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白鹿洞书院讲学会后之定稿刻石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古本大学》是王守仁构建其哲学思想的营盘,而且他是在改写《大学古本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他的"致良知"学说的。
关键词 王守仁 白鹿洞书院 《大学古本序》石刻 “致良知”学说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结合可弯鞘技术在鹿角形肾结石FURS术中的研究
10
作者 薛宝忠 张伟红 +5 位作者 曾庆春 刘小宁 李超 刘浩 何吉文 王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22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究三维可视化结合可弯鞘技术在鹿角形肾结石(SC)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S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微创通道经皮肾... 目的 探究三维可视化结合可弯鞘技术在鹿角形肾结石(SC)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S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微创通道经皮肾镜联合FURS术治疗,研究组予以三维可视化结合可弯鞘技术辅助FURS术治疗;术后均获得12周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结石清除率(术后3d、术后4周、术后12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平均穿刺通道深度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d、4周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结合可弯鞘技术辅助FURS术应用于SC患者中,可缩短手术时间,缩短穿刺通道深度,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风险,进而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形肾结石 可弯鞘技术 三维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结石清除率
原文传递
鹿角传奇:鹿石图像的种属辨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运兵 陶洋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201,共10页
鹿石是古代草原文化的标志性遗产,也是研究亚欧草原早期游牧民族历史的关键材料。而鹿石上动物图像的种属鉴定对理解鹿石的仪式功能和象征意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有关鹿图像所代表的自然种属,目前国内外似还缺乏专业鉴定,特别风格化... 鹿石是古代草原文化的标志性遗产,也是研究亚欧草原早期游牧民族历史的关键材料。而鹿石上动物图像的种属鉴定对理解鹿石的仪式功能和象征意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有关鹿图像所代表的自然种属,目前国内外似还缺乏专业鉴定,特别风格化一类的鹿图像。鹿角对鹿类种属鉴定有很强的指示意义,据此可知写实性的鹿形象绝大部分是成年的雄性驼鹿,个别是雄性马鹿。风格化的鹿图像则比较复杂,目前只能确认其角所代表的种属。根据每一通鹿石上不同鹿图像的空间位置、相互之间的结构布局,可以找出不同鹿图像其角部形态细部差异的空间原因,进而推导出这类鹿图像的一个基本原型,其它造型均是在此基础上因空间的需要而作相应的删简,这样所有风格化的鹿图像就比较明确——其鹿角很明显应是马鹿角的写照。结合鹿石图像其动物群所代表的生态分布,我们认为鹿石上的鹿图像主要是驼鹿、马鹿的映像,这可能与早期游牧民族的狩猎生计活动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石 鹿图像 鹿角 马鹿
原文传递
新疆草原民族地区动物雕塑艺术风格分析
12
作者 郭维阳 杨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5,共4页
草原动物雕塑艺术风格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宗教文化对其艺术风格的作用尤为显著。新疆草原地区宗教信仰随着民族的迁徙、战争、融合不断发生变化,由原始萨满巫术向真正意义上宗教转变,这也直接导致草... 草原动物雕塑艺术风格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宗教文化对其艺术风格的作用尤为显著。新疆草原地区宗教信仰随着民族的迁徙、战争、融合不断发生变化,由原始萨满巫术向真正意义上宗教转变,这也直接导致草原动物雕塑艺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呈现出具有各自时代气息的风格特征。作为民族传统雕塑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雕塑艺术,探寻其风格演变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动物雕塑 萨满教 岩刻 鹿石 金属动物纹雕刻
原文传递
肾窦内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口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15例治疗体会
13
作者 蒋伟 张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5期80-80,共1页
目的:巨大鹿角形肾结石在开放手术在不阻断血流的情况下完成取石,最大限度保护患肾功能。方法:15例均顺利手术完成取石,手术并发症少,除一例出现尿瘘时间较长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在基层医院治疗肾鹿角形结石较好方法。
关键词 肾鹿角形结石 开放手术
原文传递
乌兹别克斯坦萨米什塞岩画调查简报
14
作者 任萌(文/图/摄影) 黄金铭(文/图) +2 位作者 马健(文/摄影) 王建新(文/摄影) Berdimimurodov A 《西部考古》 2023年第2期52-76,共25页
2014年5月,由中国西北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乌联合考古队考察了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州的萨米什塞岩画点。发现了数量丰富,特色鲜明的岩画。本报告从该遗址四千余块岩画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岩画... 2014年5月,由中国西北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乌联合考古队考察了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州的萨米什塞岩画点。发现了数量丰富,特色鲜明的岩画。本报告从该遗址四千余块岩画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岩画画面进行分层、分幅和分类统计,认为该遗址岩画题材以动物、人物等形象为主,多描绘动物群落、捕食、人类放牧、狩猎等场景,从内容和风格来看,总体属于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米什塞岩画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 动物纹 鹿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