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ilicon (Si) Application on Phoenix dactylifera L. Growth under Drought Stress Induc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in Vitro
1
作者 Ahmed Madi Waheed Al-Mayahi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6年第13期1711-1728,共18页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licon (Si) 3.6 mM (as calcium silicate) under drought stress induc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t 15% (MW 8000),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treatment on ...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licon (Si) 3.6 mM (as calcium silicate) under drought stress induc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t 15% (MW 8000),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treatment on growth and some bio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ate palm cv. Barhee cultured in vitro. Drought stress (15% PEG) depressed the growth of shoot and decreased protein content and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Addition of 3.6 mM Si could improve the growth of shoot and increase the protein content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s of stressed plants. The inclusion of Si to the PEG containing mediu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atalase (CAT)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in regenerated shoot, compared to other treatments. As well as drought stress 15% PEG induced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of shoots proline, which were decreased by added silicon. Moreover, the results were also supported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PEG stress-induced decrease the response percentage of root induction and root lengths was reversed by added silicon. Addition of Si obvious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wax content in leaves, response percentage of root induction and root lengths of plantlets under drought stres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ilicon improved growth attributes,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 of drought, and increase tolerance of date palm plants for drought stress during the course of date palm tissue cul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Si) drought Stress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Tissue Culturing Antioxidant Activity Waxy layer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变化的缓冲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高红 王晓 薛亚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5,共8页
【目的】探讨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为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森林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干旱年和常水年有、无苔藓样地土壤水分的连续观测,分析不同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土... 【目的】探讨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为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森林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干旱年和常水年有、无苔藓样地土壤水分的连续观测,分析不同干旱条件下苔藓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年际尺度上,常水年有、无苔藓样地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9.5±6.1)%、(29.6±7.1)%,干旱年有、无苔藓样地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2.3±4.7)%、(27.7±4.2)%;常水年苔藓层对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无显著影响(P>0.05),干旱年苔藓层会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P<0.05)。年内尺度上,不同月份苔藓层对土壤水分的作用存在差异,表现为生长季早期苔藓层对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的作用不显著(P>0.05),生长季中后期作用显著(P<0.05)。不同降雨条件下苔藓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显著。晴天或小雨条件下,苔藓层对土壤水分作用不明显(P>0.05),中大雨条件下,苔藓层会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P<0.05)。【结论】苔藓通过增加入渗和抑制土壤蒸发,从而在干旱条件下对土壤水分变化起到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祁连山 苔藓层 土壤水分 干旱
下载PDF
周期性干旱下桂花滞尘能力的变化及其生理响应
3
作者 杨琳曦 王剑武 +1 位作者 张晶 陈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干旱的反复发生会导致植物自身产生胁迫记忆,进而会对植物的滞尘能力产生影响,然而,干旱胁迫记忆如何影响植物的滞尘效率及植物的生理响应和适应尚未明确。通过向开顶式气室(OTCs)内输送机动车尾气,停止供水达到干旱,分别设置尾气胁迫组... 干旱的反复发生会导致植物自身产生胁迫记忆,进而会对植物的滞尘能力产生影响,然而,干旱胁迫记忆如何影响植物的滞尘效率及植物的生理响应和适应尚未明确。通过向开顶式气室(OTCs)内输送机动车尾气,停止供水达到干旱,分别设置尾气胁迫组(P)、干旱胁迫组(D)、双胁迫组(PD)和对照组(CK)4个处理组。每个周期性胁迫设置为期12 d,恢复期也为12 d。结果表明,桂花叶片表面滞尘量在P组下由S1周期的33.77μg·cm^(-2)下降到S3的21.32μg·cm^(-2),PD组下由S1周期的38.08μg·cm^(-2)下降到S3的25.70μg·cm^(-2);蜡质层滞尘量在P组呈显著性下降(P<0.001),在PD组中下降不显著。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随着周期处理而逐渐减小,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叶绿素含量与颗粒物在第2阶段呈显著负相关,第3周期并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反复干旱下提高了植物生理对胁迫的适应性,说明植物的胁迫记忆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应对再次到来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污染 周期性干旱 叶片滞尘能力 蜡质层 胁迫记忆
下载PDF
流沙固定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演变 被引量:86
4
作者 肖洪浪 李新荣 +2 位作者 段争虎 李涛 李守中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11,共7页
包兰铁路横穿腾格里沙漠沙坡头段,全长45km,年降水量186mm;流动沙丘相对高度20m,以每年4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无灌溉条件下、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沙固沙工程体系始建于1956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该体系确保了包兰铁路畅通无阻... 包兰铁路横穿腾格里沙漠沙坡头段,全长45km,年降水量186mm;流动沙丘相对高度20m,以每年4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无灌溉条件下、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沙固沙工程体系始建于1956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该体系确保了包兰铁路畅通无阻。几十年的土壤植被系统演变正影响着整个防护体系。植被在从人工系统向自然系统的演变中经历了覆盖度从增加到减少的自疏过程、从灌木到半灌木到草本的变化;土壤从流动风沙土向钙积旱成土发育,地表生物结皮发育;降水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分配过程已经彻底改变,新的水分平衡格局明显影响现有防沙固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土壤-植被系统 水分平衡 干旱层 牛物结皮 干旱区
下载PDF
流沙固定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7
5
作者 肖洪浪 李新荣 +2 位作者 段争虎 李涛 李守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9-814,共6页
横穿腾格里沙漠的防风固沙体系始建于 1 95 6年 ,确保了包兰铁路近半个世纪的畅通无阻。在几十年的土壤 -植被系统演变中 ,花棒 +柠条 +油蒿 -干旱砂质新成土的人工系统演变为油蒿 +雾冰藜 +小画眉草 -简育正常干旱土的半天然、天然系... 横穿腾格里沙漠的防风固沙体系始建于 1 95 6年 ,确保了包兰铁路近半个世纪的畅通无阻。在几十年的土壤 -植被系统演变中 ,花棒 +柠条 +油蒿 -干旱砂质新成土的人工系统演变为油蒿 +雾冰藜 +小画眉草 -简育正常干旱土的半天然、天然系统 ;生物结皮发育、结皮层形成改变了降水的再分配过程 ;在 2 0~ 5 0 0cm深度的干旱层因灌木的排水作用而形成 ,低等植物也开始与草本和灌木竞争水分 ,深根系的灌木很难得到降水的补给 ,逐渐退出了防护体系 ;土壤 -植被系统趋于更薄的活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沙 固定过程 土壤-植被系统 系统演变 水环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土壤-植被系统演变对生物防沙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肖洪浪 李新荣 +1 位作者 宋耀选 李守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30,共7页
包兰铁路横穿腾格里沙漠的沙坡头段 ,全长近 5 0km ,这里年降水量 186mm ,流动沙丘相对高度 2 0m以上 ,以 4m·a- 1 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无灌溉条件下、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沙固沙工程体系始建于195 6年 ,近半个世纪以... 包兰铁路横穿腾格里沙漠的沙坡头段 ,全长近 5 0km ,这里年降水量 186mm ,流动沙丘相对高度 2 0m以上 ,以 4m·a- 1 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无灌溉条件下、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沙固沙工程体系始建于195 6年 ,近半个世纪以来该体系确保了包兰铁路的畅通无阻 ,累计经济效益逾百亿人民币。虽然当初的建设者充分考虑了耐旱的乡土树种、有效的工程固沙系统 ,但很难想到几十年后的土壤 -植被系统的演变会危及整个防护体系的稳定性。植被在从人工系统向自然系统的演变中经历了覆盖度从增加到减少的自疏过程、从灌木到半灌木到草本的变化 ,其降低风速和防风的功能减弱 ;土壤从流动风沙土发育成钙积旱成土 ,地表生物结皮发育 ,增加了表土的抗风蚀的能力 ;土壤 -植被系统的演变使得降水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分配过程已经彻底改变 ,并由于防护林体系配置不完善 ,在 5 0~ 5 0 0cm的土层深度一个生物成因的干旱层逐渐形成 ,新的水分平衡格局明显威胁到现有的防风固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被 系统演变 生物 防沙工程
下载PDF
红壤干旱过程中剖面水分特征与土层干旱指标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家宙 吕国安 +1 位作者 王石 张丽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6,共6页
农田水分管理以及产量评估都需要对土壤作物受旱状况定量化和指标化。干旱强度和干旱程度结合才能完整地描述土壤作物干旱状况,土壤干旱强度I是土壤剖面失水速率的函数,干旱影响逐渐累积并增强就构成干旱程度D,据此提出了包含I和D二个... 农田水分管理以及产量评估都需要对土壤作物受旱状况定量化和指标化。干旱强度和干旱程度结合才能完整地描述土壤作物干旱状况,土壤干旱强度I是土壤剖面失水速率的函数,干旱影响逐渐累积并增强就构成干旱程度D,据此提出了包含I和D二个指数的土层干旱指标表达模式。通过红壤小区种植玉米并在抽穗期开始设置连续干旱12-36 d等6个不同的处理,研究了红壤干旱过程中剖面水分特征和干旱指标。结果表明:供试红壤干旱过程中剖面40 cm以下含水率下降幅度很小,玉米主要利用了0-40 cm土层的水分,监测30-40 cm土层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可以指示玉米受到干旱胁迫的程度。连续干旱25 d后40 cm以下土层含水率明显降低,玉米产量也显著下降,此时0-60 cm土层和30-40 cm土层的干旱程度D均为0.55,可用此指标作为灌溉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干旱 土层干旱指标 干旱强度 干旱程度 红壤
下载PDF
基于双层滑动的水库旱限水位确定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严子奇 周祖昊 +2 位作者 韦瑞深 严登华 王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4-923,共10页
旱限水位是水库抗旱预警的重要指标,可作为水库开展抗旱调度的重要依据,开展不同类型水库旱限水位确定算法研究,对水库旱限水位的推广及提升干旱主动防御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水库旱限水位的概念内涵,认为水库旱限水位是在干旱缺... 旱限水位是水库抗旱预警的重要指标,可作为水库开展抗旱调度的重要依据,开展不同类型水库旱限水位确定算法研究,对水库旱限水位的推广及提升干旱主动防御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水库旱限水位的概念内涵,认为水库旱限水位是在干旱缺水条件下水库供水系统达到临界平衡的水位阈值。通过引入调度期、保证期等双层控制期,提出了适用于多年调节、年调节、季调节水库的旱限水位双层滑动算法,并且形成了旱限水位控制下的水库抗旱调度策略。通过对张峰水库与和川水库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双层滑动算法对于多年调节水库和季调节水库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通过设定旱限水位,可以在干旱前期预留水量,有效缓解干旱年份的严重缺水情况,各个行业的缺水率和严重缺水时段均有显著减少。本研究为水旱灾害防御部门制定水库旱限水位、指导水库抗旱调度提供了一套通用算法,能够为干旱防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限水位 双层滑动 抗旱调度 干旱防御
下载PDF
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生长和锌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汪洪 周卫 金继运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67,共5页
进行分层水分隔离盆栽试验,模拟田间不同层次土壤中水分含量分布不均条件,研究表层土壤施锌情况下,玉米植株生长和锌吸收以及根系在表层和底层土壤中的分配。结果表明,施锌明显促进了玉米地上部生长。在土壤表层水分充足时,施锌对植株... 进行分层水分隔离盆栽试验,模拟田间不同层次土壤中水分含量分布不均条件,研究表层土壤施锌情况下,玉米植株生长和锌吸收以及根系在表层和底层土壤中的分配。结果表明,施锌明显促进了玉米地上部生长。在土壤表层水分充足时,施锌对植株增长效果较明显,有利于玉米利用土壤水分。缺锌条件下,改善土壤水分并未显著提高玉米生物量。表层土壤干旱时,上下层土壤中根系干物重之比减小,底层土壤中根系分布相对增加,当表层土壤水分增加时,根系在表层土壤中干物重显著增加,分布相对增多。施锌并没有影响根系在不同层次土壤中的分配。表层土壤水分对苗期玉米植株锌吸收总量有显著影响,干旱条件下,玉米植株锌吸收总量下降;底层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对玉米锌浓度影响不大,但植株中锌向地上部运转增加。尽管施锌没有提高生长早期玉米根系生长和对底层土壤水分的利用,但本研究表明缺锌旱地土壤上如通过灌溉等措施增加了耕层土壤水分,应该注意施用锌肥,否则严重影响玉米生物量和玉米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分层 干旱
下载PDF
模拟喀斯特生境条件下干旱胁迫对青冈栎苗木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张中峰 尤业明 +4 位作者 黄玉清 李先琨 张金池 张德楠 何成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6318-6325,共8页
为了研究喀斯特"双层"地质结构对植物的影响,以及在干旱环境下,喀斯特地区植物的生理变化与适应策略,建立"土壤层-岩石(石灰岩)层-岩溶水层"水分供应分层模拟柱,对‘土壤层’设置不同水分梯度,种植青冈栎(Cyclobala... 为了研究喀斯特"双层"地质结构对植物的影响,以及在干旱环境下,喀斯特地区植物的生理变化与适应策略,建立"土壤层-岩石(石灰岩)层-岩溶水层"水分供应分层模拟柱,对‘土壤层’设置不同水分梯度,种植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苗木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测定青冈栎的叶面积、比叶面积、生物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相对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模拟柱‘岩溶水层’加水条件下,植物根系能下扎至‘岩溶水层’,‘土壤层’干旱胁迫对青冈栎的生理变化没有产生影响;在‘岩溶水层’无水条件下,青冈栎生理变化受‘土壤层’干旱胁迫影响显著,‘土壤层’水分含量越低,青冈栎的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越小,青冈栎干鲜比、根冠比、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越高。青冈栎幼苗利用岩溶水层水分是适应喀斯特干旱环境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岩溶带 双层结构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 适应策略 叶面积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宝群 赵景波 李艳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89,共5页
以丰水年洛川人工林地深层土壤水分恢复为依据,采用高精度土壤含水量测量与逐层分析技术,以含水量变化率为主要指标,研究洛川2004年1月-2005年5月不同植被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与水量平衡。结果显示,降水渗深以内表层土壤水分受气候和植... 以丰水年洛川人工林地深层土壤水分恢复为依据,采用高精度土壤含水量测量与逐层分析技术,以含水量变化率为主要指标,研究洛川2004年1月-2005年5月不同植被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与水量平衡。结果显示,降水渗深以内表层土壤水分受气候和植被生长影响,呈明显季节变化;渗深以下深层土壤水分,中产农田和梨树林砍伐后基本维持平衡,苹果林地持续减少并以春季减少最多。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分呈低水平循环状态,易形成土壤干层,而季节干旱是土壤干层形成的直接驱动力;"低降水、高蒸发"的气候特点是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形成的决定因素,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中的干旱特征对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干层 季节变化 干旱特征
下载PDF
华北北部场源前兆观测资料分析(一)──场源前兆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贵宣 张肇诚 +1 位作者 郑大林 桂燮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1-379,共9页
1976年唐山地震前,在距震源很远的地区内都观测到一些前兆趋势变化,如重力、重力位二次徽商W△、水氧、地电阻率、水位和油井出油量等变化。作者认为这些变化不是由震源体直接引起的,而是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在某些活动断层附近... 1976年唐山地震前,在距震源很远的地区内都观测到一些前兆趋势变化,如重力、重力位二次徽商W△、水氧、地电阻率、水位和油井出油量等变化。作者认为这些变化不是由震源体直接引起的,而是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在某些活动断层附近,浅层岩,尤其是含水砂岩层和含油层受挤压出现的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其特征是:(1)异常范围大,可能在距震源很远的地方发生,但就同一种方法的多个观测点来说却又是局部的,即只有其中部分测点才能观测到异常,不少测点观测不到异常。(2)异常发生的时间大致相同。有些异常有同步变化的特征,如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3)临震前多数异常有恢复的趋势。这些特征与引起异常的机理有关。作者还从理论上计算了这种趋势异常量级,重力变化100×10-6cm/s2左右,重力位二次微商变化(1~2)×10-9/s2,地电阻率变化2%~3%,Rn变化7.4~11.1Bq/L,这样的变化量在活动断层附近的一些台站可能观测到。作者还研究了干旱降雨对某些前兆的影响,其影响量级可以被一些方法观测到,因此在确定是否是地震异常时,必须注意利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排除干旱降雨的影响,减少异常的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场源 观测数据 综合分析
下载PDF
Effects of soil-plant system change on ecohydrology during revegetation for mobile dune stabilization, Chinese arid desert 被引量:1
13
作者 HongLang Xiao, Juan Ren, XinRong Li Key Laboratory of Ecohydrology and River Basin Science, Shapotou Desert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Station,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09年第3期230-237,共8页
Soil-plant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and fixing and surface protection in the arid desert of China.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cohydrological responses after a soil-plant system change for mobile dune stabiliza... Soil-plant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and fixing and surface protection in the arid desert of China.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cohydrological responses after a soil-plant system change for mobile dune stabilization by using a series of soil hydrological experiments and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decades of succession of soil-plant system has endangered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tection system. With the accumulated water and nutrient, a bio-logical system develops in a thinner and thinner surface soil. Re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has changed completely in the ecosystem. In 3–15 mm of soil, a high capacity of crust water retention ultimately limits most rainfall from infiltrating below 10–20 cm deep. When that takes place, lower plants begin to compete for water with grasses and shrubs. A drought horizon forms in 20–500 cm depth with shrub transpiration. Artificial shrubs with deep roots obtain hardly rainfall supply and are gradually eliminated from the protection system. All changes in water environment affec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whole protection system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relatively stable water environment by managing the soil-plant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a sustainable protective system in arid dese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layer ECOHYDROLOGY soil-plant system water cycle
下载PDF
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 被引量:54
14
作者 黄道友 王克林 +4 位作者 黄敏 陈洪松 吴金水 张广平 彭廷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16-2523,共8页
以湖南省桃源县 (总土地面积 4 4 5 8.4 km2 )为代表 ,采集该县 196 0~ 2 0 0 1年的气象资料 ,结合有关科研成果 ,深入研究我国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合理调蓄利用水资源的依据 ,提出了抗御该区季节性干旱的指... 以湖南省桃源县 (总土地面积 4 4 5 8.4 km2 )为代表 ,采集该县 196 0~ 2 0 0 1年的气象资料 ,结合有关科研成果 ,深入研究我国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合理调蓄利用水资源的依据 ,提出了抗御该区季节性干旱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对策。研究结果表明 ,7月~翌年 2月份是该区季节性干旱的易发期 ,年发生概率在 85 %以上 ,中等和中等以上干旱的年发生概率在 5 0 %左右 ,7~ 8月份和 11~ 12月份为年内的两个高发期 ,且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均是 2 0世纪 90年代 >80年代 >70年代 >6 0年代 ,但只要高标准、规范化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恢复植被覆盖 ,完善现有水利设施 ,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生物水库”和现有工程水库的蓄水抗旱潜力 ,以集水区或小流域为基本地理单元再适当兴建小型水利工程 ,确保占土地总面积 10 %左右的塘堰等蓄水面积 ,将 70 %~ 80 %的自然降水通过陆面拦截 (含蒸散 )方式截留并蓄存下来 ,使排出集水区或小流域的水量控制在年降水量的 10 %~ 2 0 % ,并积极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水资源管理 “富水土层” 红壤丘陵区
下载PDF
丘陵黄壤区不同土层厚度下3个玉米品种花后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永红 高强 刘晓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6,共5页
用水分试验池和人工干旱棚模拟0.4~1.0 m土层夏季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花后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花后植株伤流强度、叶片RWC、保水力与品种的抗旱性正相关,品种的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19>C202>C14,并且干旱处理的伤流强... 用水分试验池和人工干旱棚模拟0.4~1.0 m土层夏季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花后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花后植株伤流强度、叶片RWC、保水力与品种的抗旱性正相关,品种的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19>C202>C14,并且干旱处理的伤流强度和叶片RWC随土层增厚而增强;夏旱导致玉米灌浆持续期缩短2~4 d,抽雄吐丝间隔期延长0~7 d;土层厚度和品种抗旱性均与籽粒产量和WUE正相关,土层深厚(1 m)夏旱胁迫处理有利于抗旱品种成单19提高籽粒产量和WUE.但以0.7 m土层的平均产量和WUE最高,其可作为坡耕地改造和利用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土层厚度 夏旱胁迫 水分利用
下载PDF
半干旱区非均匀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万隆 陈宇能 陈江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36-544,共9页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39°N,100°E)半干旱地区森林与裸地非均匀下垫面对减轻于旱的作用,本文利用二维β中尺度模式进行了夏季非均匀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季晴朗静风、无系统扰动条件下,温、湿度为...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39°N,100°E)半干旱地区森林与裸地非均匀下垫面对减轻于旱的作用,本文利用二维β中尺度模式进行了夏季非均匀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季晴朗静风、无系统扰动条件下,温、湿度为非均匀的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增强的对流运动有利于林区降水的增加。来自林区的湿平流对周围气候的调节可达30—50km。在林区附近裸地进行灌溉,可形成比较冷、湿的环境,有利于干旱的减轻。干燥裸地边界层内的逆湿现象是由于下垫面非均匀的湿度场与中尺度平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垫面 边界层 气候 试验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和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戴良香 刘孟娟 +6 位作者 成波 张智猛 康涛 丁红 慈敦伟 秦斐斐 于遒功 《花生学报》 2014年第2期12-17,共6页
采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防雨棚土柱栽培试验,以不同抗旱类型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充分灌水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对苗期、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播种后30d、50d、75d、103d和132d)5个生育时期地上部不同器官和根系物质积累的影响... 采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防雨棚土柱栽培试验,以不同抗旱类型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充分灌水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对苗期、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播种后30d、50d、75d、103d和132d)5个生育时期地上部不同器官和根系物质积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生育期的进行,除花育22号在全生育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呈渐升趋势至成熟期最大外,花育23号和花育25号2品种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干旱胁迫使花育23号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峰值出现在结荚期,而花育25号峰值滞后到饱果期。3品种根重和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花育25号>花育22号>花育23号;通过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各品种地上部各器官、根系及植株生长发育情况。干旱胁迫使花育22号和花育23号两品种最大生长速率(Vm)明显降低,花育25号明显升高,但3品种地上部植株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Tm)均明显滞后;地上部叶片和茎Vm降低,Tm延长;干旱胁迫使花生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积累缓慢,植株生长发育迟滞。3品种表现出对干旱胁迫适应性的差异,花育23号品种对水分较为敏感,抗旱性较差,花育25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不同土层深度 生理生化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迪生 魏建苏 +3 位作者 周水华 杨会 杨凡 黎广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1-586,共6页
为了解南海与季风的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2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8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 为了解南海与季风的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2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8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结束偏晚(早)是主要现象。西沙平均水温时间系列的距平值自1978年1~3月开始有上升趋势,年平均水温距平值上升趋势出现在1979年。结论:南海中北部在2月次表层水温持续编暖(冷)时,夏季风爆发偏早(晚)、广东出现洪涝(干旱)灾害是主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次表层水温 夏季风 广东旱涝
下载PDF
旱季红壤剖面中不同层次水分的消长及其对深层水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水建国 陈喜靖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64-368,共5页
通过监测红壤旱地剖面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根系生长与利用深层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作物在不同土层出现凋萎含水量的时间为:耕层0~20cm7天;中层20~40cm17天;下层40~60cm40天;旱地底土经... 通过监测红壤旱地剖面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根系生长与利用深层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作物在不同土层出现凋萎含水量的时间为:耕层0~20cm7天;中层20~40cm17天;下层40~60cm40天;旱地底土经施用复合肥、栏肥、钾肥、硼砂和石灰石粉,棉花单株根长比不施肥处理增长6.4~13.6cm;根系干重增加12.3~21.9%,20cm以下测根数增加28.7~38.1%;在连续干旱20天中增加吸取30~50cm土层中水分达381~706m3/ha,使土壤可抗连续22天的干旱,作物单产平均增加23.5~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旱季 深层水 深施肥 抗旱
下载PDF
淮安区防汛防旱指挥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龙宝 陶飞飞 +2 位作者 吕鑫 余霖 韦明伦 《水利信息化》 2016年第3期66-72,共7页
针对淮安区防汛防旱信息系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合理整合淮安市已建成的信息化资源,通过淮安市水利局私有云实现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给出已建云平台的实施方案。采用Java EE相关技术,构建灵活的系统中间层,最终实现淮安区原始办公形式向... 针对淮安区防汛防旱信息系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合理整合淮安市已建成的信息化资源,通过淮安市水利局私有云实现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给出已建云平台的实施方案。采用Java EE相关技术,构建灵活的系统中间层,最终实现淮安区原始办公形式向高效信息化办公形式的转变和GIS地图预警,提供防汛防旱参考解决方案,大大提高淮安区水利局日常办公效率,加速淮安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防旱 信息化 私有云 中间层 JAVA EE 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