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全育人”格局背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模式探究——以湖南师范大学“爱尔兰华侨基金”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林静 张佳琪 熊密密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1期7-12,15,共7页
以湖南师范大学“爱尔兰华侨基金”为例,对推动“三全育人”格局背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模式进行探究。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究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的内涵、模式,对湖南师范大学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以湖南师范大学“爱尔兰华侨基金”为例,对推动“三全育人”格局背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模式进行探究。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究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的内涵、模式,对湖南师范大学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资助工作进行实践探索,立足“扶困、扶志、扶智”原则,构建资助育人新局面,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三全育人”格局背景下,推动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模式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应势之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高校 发展性资助育人模式
下载PDF
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疗效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菲 周蓉珏 +1 位作者 周江会 黄庆艳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 探讨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智力及语言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面发育迟缓儿童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言语功能训练,实验组进行言语功... 目的 探讨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智力及语言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面发育迟缓儿童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言语功能训练,实验组进行言语功能训练加多感官刺激,对比两组儿童治疗前后口部运动功能、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两组儿童治疗后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DQ为55.92±3.20分,实验组DQ为71.42±4.07分,组间对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能够促进患儿语言功能康复,提高儿童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功能训练 多感官刺激 全面发育迟缓儿童 智力康复 语言康复
下载PDF
DYNC1H1基因杂合性变异致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综合康复治疗病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晶 陈燕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2期174-178,共5页
DYNC1H1基因突变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可有发育迟缓、颈短、面部异常、智力落后、癫痫、巨脑回、脑白质软化等临床症状.该文报道1例DYNC1H1基因杂合性变异致全面发育迟缓患儿,探讨该基因新发杂合性变异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康复训练... DYNC1H1基因突变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可有发育迟缓、颈短、面部异常、智力落后、癫痫、巨脑回、脑白质软化等临床症状.该文报道1例DYNC1H1基因杂合性变异致全面发育迟缓患儿,探讨该基因新发杂合性变异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本病的临床疗效.患儿女,以全面发育迟缓、癫痫、先天性白内障、弱视、髋关节发育不良为主要表现.头颅MRI提示可疑脑室旁白质软化症,脑沟脑池稍宽.溶酶体酶分析示"球形脑白质营养不良".全外显子检测发现DYNC1H1基因新发杂合突变c.4868G>A(p.Arg1623Gln),故诊断"脑发育不全、DYNC1H1基因杂合性变异".初次评估时患儿1岁余,PeaBody粗大及精细运动功能评估示百分位<1;S-S评估示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方面处于1阶段,操作性课题方面对应年龄范围<1岁;多感官评估示视、听、触、前庭、本体觉反应均弱,行长期康复干预治疗.末次评估时患儿2岁余,PeaBody粗大及精细运动功能评估示百分位<1;S-S评估示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方面处于2-1阶段,操作性课题方面对应年龄范围<1岁;多感官评估示视、听、触、前庭、本体觉反应均增强,证明长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于阻止或延缓DYNC1H1基因突变疾病患儿症状的进展及运动能力的倒退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C1H1基因杂合性变异 全面发育迟缓 全外显子测序 综合康复治疗
下载PDF
12月龄足月儿运动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秀锦 蒋晓兰 +3 位作者 陈红夷 吴明水 吕敏 陈俊霖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2-907,913,共7页
目的分析12月龄足月儿运动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简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儿童保健随访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婴儿的性别、孕周以及出生体重。对家长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 目的分析12月龄足月儿运动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简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儿童保健随访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婴儿的性别、孕周以及出生体重。对家长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并使用PDMS-2运动发育量表对其运动发育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共获得2184例有效数据,婴儿运动发育偏离检出率为17.3%。非首次分娩(OR=0.690)、按要求服用叶酸(OR=0.564)、母乳喂养(OR=0.245)是运动发育偏离的保护因素(P<0.05);女童(OR=2.353)、母亲分娩年龄≥35岁(OR=1.582)、分娩医院等级三乙及以下(OR=1.452)、生活环境为乡村(OR=2.524)、养育人员为非父母(OR=2.696)、发育知识了解途径为网络自媒体(OR=1.494)、养育人员文化程度在专科以下(OR=2.198)、养育人员年龄>35岁(OR=3.181)、家庭人均年收入≤10万元(OR=1.779)是运动发育偏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婴儿的运动发育水平受生活环境、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和开展早期干预措施,降低婴儿出现运动发育偏离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大运动 精细运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 足月儿
原文传递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12个月内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韦彩虹 周海山 +1 位作者 蓝丽萍 童培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6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足月低出生体重儿12个月内的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9月出生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追踪随访12个月,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80例足月低出生体重儿3个月... 目的探讨分析足月低出生体重儿12个月内的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9月出生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追踪随访12个月,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80例足月低出生体重儿3个月的平均体重、身长、头围分别为(5.57±0.83)kg、(58.86±3.49)cm、(38.70±2.59)cm;6个月的平均体重、身长、头围分别为(7.18±1.04)kg、(65.61±5.38)cm、(42.12±2.09)cm;12个月的平均体重、身长、头围分别为(8.66±1.75)kg、(73.44±4.86)cm、(44.58±1.79)cm;其中发育正常59例,发育落后21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时体重、出生时身长、父母身高、喂养方式、营养素情况、母亲文化程度、有无疾病是影响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12个月为追赶生长关键期,随月龄增长,足月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的差异可逐渐缩小,但是多数追赶生长不太理想,在喂养过程中需注意合理喂养,加强随访追踪干预,加强家庭知识宣教,尽量减少诸多因素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 发育状况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THA后完全负重行走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周亮 徐洪军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完全负重行走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THA治疗的DDH患者108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完全负重行走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THA治疗的DDH患者108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完全负重行走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手术部位、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的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肢较对侧短缩距离、骨质疏松、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无菌性松动和股骨截骨术愈合情况的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肢较对侧短缩>3.0 cm、严重骨质疏松、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关节感染、股骨截骨不愈合与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股骨截骨术的不愈合、患肢较对侧功能性短缩>3.0 cm、无菌性松动、严重骨质疏松和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是影响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DDH患者行DHA后患肢较对侧功能性短缩>3.0 cm、严重骨质疏松、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无菌性松动和股骨截骨术的不愈合是影响DDH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以上因素,积极干预,以缩短患者完全负重行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完全负重行走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