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 Based Hybrid Precoding for Millimeter-Wave Massive MIMO 被引量:18
1
作者 Tian Xie Linglong Dai +2 位作者 Xinyu Gao Muhammad Zeeshan Shakir Jianjun L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5期229-238,共10页
Hybrid precoding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required radio frequency(RF)chains in millimeter-Wave(mmWave) massive MIMO systems. However, existing hybrid precoding based on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requires the ... Hybrid precoding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required radio frequency(RF)chains in millimeter-Wave(mmWave) massive MIMO systems. However, existing hybrid precoding based on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requires the complicated bit allocation to match the different signal-to-noise-ratios(SNRs) of different sub-channels.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GMD)-based hybrid precoding to avoid the complicated bit allocation. Specifically,we seek a pair of analog and digital precoders sufficiently close to the unconstrained fully digital GMD precoder. To achieve this, we fix the analog precoder to design the digital precoder, and vice versa. The analog precoder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 algorithm, while GMD is used to obtain the digital precod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GMD-based hybrid precoding achieve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SVD-based hybrid precoding with only a slight increase in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imeter-wave Massive MIMO hybrid precoding 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 bit allocation
下载PDF
基于格规约辅助的MIMO系统GMD-TH预编码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芮国胜 张海波 +2 位作者 李廷军 林洪文 朱四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15-1718,共4页
现有的GMD-TH(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Tomlison Harashima)预编码方案在发射端未对获得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信道增益矩阵优化,因而其误码率和分集增益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在原有MIMO系统GMD-TH预编... 现有的GMD-TH(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Tomlison Harashima)预编码方案在发射端未对获得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信道增益矩阵优化,因而其误码率和分集增益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在原有MIMO系统GMD-TH预编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格规约辅助的GMD-TH预编码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格规约的算法对信道矩阵进行优化,经过优化的信道矩阵其列向量之间具有更好的正交性并且向量的长度更短,并且采用优化的信道矩阵提高了GMD-TH预编码MIMO系统的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线性预编码方案,该预编码方案有效地提高了MIMO分集增益,相同误码率下,信噪比降低3 dB以上,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几何均值分解 TH预编码 格规约 分集增益
下载PDF
基于GMD算法空间分集与复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贺中堂 艾菊梅 +1 位作者 扈罗全 张力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6-140,共5页
针对收发两端已知信道状态信息的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系统,研究基于GMD(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算法的VBLAST(vertical bell lab layered space-time)系统空间分集与复用性能。该算法将MIMO信道分解为多个具有... 针对收发两端已知信道状态信息的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系统,研究基于GMD(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算法的VBLAST(vertical bell lab layered space-time)系统空间分集与复用性能。该算法将MIMO信道分解为多个具有相同信噪比的并行子信道,其编解码复杂度低,易于实现。在高信噪比下,对该算法的分集与复用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空间分集与复用性能与最优曲线相比是次优的,但优于其他VBLAS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gmd算法 中断概率 奇异值分解 分集与复用
下载PDF
基于块对角化的格基规约GMD矢量预编码 被引量:2
4
作者 耿烜 孙作雷 +1 位作者 刘锋 刘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2-1017,共6页
研究了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链路进行块对角化后,使用格基规约算法的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实现方法。根据块对角化思想将多用户多天线信道分解为等价并行子信道,基于等价子信道给出了单个用户的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传输方... 研究了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链路进行块对角化后,使用格基规约算法的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实现方法。根据块对角化思想将多用户多天线信道分解为等价并行子信道,基于等价子信道给出了单个用户的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传输方案,通过使用格基规约算法分别结合连续干扰消除和垂直分层空时编码两种方法,求解矢量预编码中的扰动矢量。仿真表明,提出的方法误码率性能优于块对角化矢量预编码算法2 dB以上,而且能在不降低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块对角化 几何均值分解 格基规约 矢量预编码
下载PDF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GMD的低复杂度混合预编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中捷 张敏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92,共8页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系统中,基于几何均值分解(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 GMD)的混合预编码方案计算复杂度高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GMD的低复杂度混合预编码方案。根据交替最小化原...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系统中,基于几何均值分解(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 GMD)的混合预编码方案计算复杂度高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GMD的低复杂度混合预编码方案。根据交替最小化原则,通过基于阶递归最小二乘的广义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设计具有非凸约束的模拟预编码器;当模拟预编码器确定后,基于最小二乘准则设计数字预编码器。通过在每次迭代中选择多个向量减少最大迭代次数以及利用阶递归最小二乘避免模拟预编码器设计中的矩阵求逆来降低方案复杂度。通过对复杂度及频谱效率和误码率性能的仿真结果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在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并提高预编码效率的情况下,性能接近现有基于GMD的混合预编码方案,并且误码率优于传统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的混合预编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MIMO 混合预编码 几何均值分解 误码率
下载PDF
GMD V-BLAST系统天线选择
6
作者 张晓格 徐澄圻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8年第4期7-11,共5页
基于最大容量和最小差错率准则,研究了在GMD V-BLAST系统中的天线选择问题。选用以信道矩阵非零奇异值的几何均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可以避免容量与差错率性能之间的矛盾。在所有可用天线中进行选择的全搜索算法虽有最佳性能,但复杂度太... 基于最大容量和最小差错率准则,研究了在GMD V-BLAST系统中的天线选择问题。选用以信道矩阵非零奇异值的几何均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可以避免容量与差错率性能之间的矛盾。在所有可用天线中进行选择的全搜索算法虽有最佳性能,但复杂度太高。基于贪婪算法,对发射天线采用快速的逐增选择策略,对接收天线采用快速的逐减选择策略,可以显著降低计算的复杂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快速天线选择算法可以较低的复杂度获得接近全搜索法的容量和分集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选择 多输入多输出 几何均值分解 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
下载PDF
基于SVMD与参数优化MCKD的轴承故障诊断
7
作者 钟先友 何流 赵潇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9-1188,共10页
针对轴承故障信号存在噪声干扰,难以提取故障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连续变分模态分解(SVMD)与改进的最大相关峭度反卷积(MCKD)相结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为了表征轴承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将峭度与高斯核相结合,提出了比峭度... 针对轴承故障信号存在噪声干扰,难以提取故障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连续变分模态分解(SVMD)与改进的最大相关峭度反卷积(MCKD)相结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为了表征轴承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将峭度与高斯核相结合,提出了比峭度指标更为突出的加权峭度指标;其次,利用SVMD方法对轴承信号进行了分解,获得了若干模态分量,并使用加权峭度指标从多个模态分量中筛选出了故障特征最丰富的模态分量;然后,以包络熵为标准,通过几何平均优化器(GMO)优化MCKD的滤波器长度和周期两个参数,获得了最佳的参数组合;最后,采用GMO-MCKD方法对轴承信号进行了降噪,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了包络分析,提取了轴承特征频率;同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和粒子群优化的变分模态提取(VME),对轴承信号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VMD-GMO-MCKD方法在辛辛那提数据集中诊断出轴承特征频率为234.4 Hz及其二倍频;在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中诊断出轴承特征频率为108.96 Hz,二倍频为218.09 Hz。该方法可以增强滚动轴承的周期性冲击成分,在有干扰的背景下有效地提取出滚动轴承内圈和外圈的故障特征,且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效果优于PSO-VMD和PSO-VME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干扰 连续变分模态分解 最大相关峭度反卷积 几何平均优化器 故障特征提取效果 轴承特征频率
下载PDF
STBC-VBLAST混合系统中基于GMD算法的预编码方案
8
作者 张建忠 李宏伟 +1 位作者 邓冬虎 耿耿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0年第6期67-70,共4页
为了获得最大信道容量,采用几何均值分解(GMD)将MIMO信道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增益的并行子信道,从而使调制解调和编解码过程得到简化,在容量和差错率之间取得折中。将该方法与VBLAST接收机结合起来,在高信噪比下可以获得接近M... 为了获得最大信道容量,采用几何均值分解(GMD)将MIMO信道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增益的并行子信道,从而使调制解调和编解码过程得到简化,在容量和差错率之间取得折中。将该方法与VBLAST接收机结合起来,在高信噪比下可以获得接近ML接收机的性能。为此,提出将GMD算法应用于STBC-VBLAST混合系统中VBLAST部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使混合系统的性能得以极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 垂直分层空时码 几何均值分解 预编码
下载PDF
基于GMD-DPC/THP的两组Alamouti非线性预编码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尚应博 赵悠悠 +1 位作者 穆晓敏 张建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08-2111,共4页
针对Alamouti空时块编码复用增益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两组Alamouti编码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了改善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和简化接收端复杂度,提出了将几何均值分解(GMD)算法和非线性预编码技术相结合的两组Alamouti传输方案。该方案的设... 针对Alamouti空时块编码复用增益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两组Alamouti编码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了改善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和简化接收端复杂度,提出了将几何均值分解(GMD)算法和非线性预编码技术相结合的两组Alamouti传输方案。该方案的设计方法为:首先等效出两组Alamouti空时块编码系统的信道矩阵;进而,通过GMD算法对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收发端联合设计;最后,在发射端应用脏纸(dirty paper coding,DPC)和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THP)非线性预编码技术,消除发送信号间的干扰,从而使系统获得更好的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发现,提出的系统可以显著地改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块编码 非线性预编码 几何均值分解 脏纸编码 等效信道
下载PDF
基于SVD,GMD与UCD的MIMO预编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良培 王衍文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7期68-70,共3页
研究了MIMO系统中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几何均值分解(GMD)与均匀信道分解(UCD)的预编码算法原理,并对三种算法做了详细的对比研究。通过在反馈噪声误差不同的情况下计算SVD,GMD与UCD的误码率,可以观察预编码矩阵的反馈误差对SVD,GMD与... 研究了MIMO系统中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几何均值分解(GMD)与均匀信道分解(UCD)的预编码算法原理,并对三种算法做了详细的对比研究。通过在反馈噪声误差不同的情况下计算SVD,GMD与UCD的误码率,可以观察预编码矩阵的反馈误差对SVD,GMD与UCD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几何均值分解 均匀信道分解 预编码 反馈噪声误差
下载PDF
MIMO系统中基于GMD方法的矢量预编码设计
11
作者 刘锋 蒋铃鸽 何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4-307,共4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平均分解(GMD)的矢量预编码(VP)设计.该设计是基于THP(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技术的GMD收发机的推广形式.基于GMD方法的联合收发处理构建了等对角的上三角信道,消除了子信...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平均分解(GMD)的矢量预编码(VP)设计.该设计是基于THP(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技术的GMD收发机的推广形式.基于GMD方法的联合收发处理构建了等对角的上三角信道,消除了子信道增益间的不平衡.给出了基于迫零(ZF)准则的预编码方案,利用扩展信道得到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比现有VP和GMD THP收发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预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几何平均分解
下载PDF
基于GMD的频谱有效的混合预编码算法
12
作者 李婷婷 赵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68-472,共5页
为了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部分连接结构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GMD的频谱有效的混合预编码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信道矩阵进行几何平均分解,然后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从候选矩阵中找到一组最优的组合作为模拟预编码... 为了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部分连接结构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GMD的频谱有效的混合预编码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信道矩阵进行几何平均分解,然后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从候选矩阵中找到一组最优的组合作为模拟预编码矩阵,接着利用破零算法求出数字预编码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频谱效率比现有混合预编码算法的频谱效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 混合预编码 几何平均分解
下载PDF
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可见光MIMO预编码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叶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131,共5页
在可见光通信(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系统中,受发送信号非负约束和信道相关性较强影响,预编码后的等效子信道增益差异较大,现有的预编码需要迭代搜索等复杂的功率和比特分配算法来适配不同子信道。针对此问题,利用非线性判... 在可见光通信(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系统中,受发送信号非负约束和信道相关性较强影响,预编码后的等效子信道增益差异较大,现有的预编码需要迭代搜索等复杂的功率和比特分配算法来适配不同子信道。针对此问题,利用非线性判决反馈均衡检测器,提出基于几何平均分解的线性预编码,将信道分解成多个增益相同的子信道来提高误码率性能,避免了传统预编码中复杂的功率和比特分配问题,又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进行功率分配,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最后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两种方案均明显优于传统预编码,误码率性能获得了约8 dB~12 dB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预编码 误码率 判决反馈均衡 几何平均分解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几种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39
14
作者 祁迎春 王益权 +2 位作者 刘军 于雄胜 周彩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0-347,共8页
为分析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种植年限土壤团聚体质量,获得较灵敏的团聚体状况指标与研究方法,揭示人为活动对土壤质量的作用与影响,以关中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菜园土壤和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经干筛法测定团聚体的组成状况后分别用平... 为分析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种植年限土壤团聚体质量,获得较灵敏的团聚体状况指标与研究方法,揭示人为活动对土壤质量的作用与影响,以关中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菜园土壤和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经干筛法测定团聚体的组成状况后分别用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均重直径(GMD)、分形维数D以及矩法参数为指标,分析菜园土壤和果园土壤在系列时间的振动筛分过程中团聚体组成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用MWD和GMD作为团聚状况指标,只有在适宜的振动筛分时间范围内才能基本反映各种性状土壤的团聚水平差异;用分形维数作为指标,表征各类土壤的团聚水平的可信性值得商榷;用矩法的理论和其中的偏倚系数Cs能够较为灵敏地表征各类土壤的团聚水平。同时,研究发现菜园土壤和果园土壤的团聚化水平均有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有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研究得出了矩法的偏倚系数能够更清楚地区分各土壤之间的团聚水平,为评价土壤团聚水平提供更为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团聚体 分形维数 几何均重直径(gmd) 平均质量直径(MWD) 偏倚系数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从从 陈竹君 +2 位作者 赵世翔 周建斌 张晓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休闲,常规,覆草,垄沟覆盖)和施氮量(N0,N120,N240)条件下西北旱地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产量等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干筛法0.25~10mm团聚体含量垄沟覆盖显著低...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休闲,常规,覆草,垄沟覆盖)和施氮量(N0,N120,N240)条件下西北旱地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产量等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干筛法0.25~10mm团聚体含量垄沟覆盖显著低于常规和覆草栽培模式,而〉10mm的大团聚体显著高于常规和覆草模式,垄沟覆盖栽培促进0.5~5 mm团聚体向更大级别进一步团聚;干筛法0.25~10mm团聚体总量N240处理显著高于N0。湿筛法〉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覆草和垄沟覆盖栽培显著高于常规,不同施氮量间无显著差异。干筛法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垄沟覆盖显著大于覆草和常规模式;水稳性团聚体MWD覆草模式显著大于常规,覆草模式GMD显著大于垄沟覆盖模式;不同施氮量下水稳性团聚体MWD差异不显著,N0处理的GMD显著大于N120、N240。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不同施氮量间团聚体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历年2m土层土壤贮水量平均值与水稳性团聚体GMD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栽培模式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水分来影响土壤团聚体状况;历年平均产量与水稳性团聚体GMD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直径应较小,利于提高土壤保水和水分有效性,进而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施氮量 土壤团聚体组成 平均重量直径(MWD) 几何平均直径(gmd)
下载PDF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娟 韩霁昌 +3 位作者 成生权 张扬 王欢元 程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0-148,共9页
研究砒砂岩与沙以不同比例混合复配土对冬小麦田0~30cm土层土壤稳定性与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在陕西富平设置砒砂岩与沙比例分别为1:1(C1)、1:2(C2)、1:5(C3)和全沙(C4)4种复配土处理。测定分析0~30cm土壤团聚体分布、... 研究砒砂岩与沙以不同比例混合复配土对冬小麦田0~30cm土层土壤稳定性与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在陕西富平设置砒砂岩与沙比例分别为1:1(C1)、1:2(C2)、1:5(C3)和全沙(C4)4种复配土处理。测定分析0~30cm土壤团聚体分布、团聚体稳定率(WSAR)、平均质量直径(MM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以及有机碳(SOC)质量分数。结果表明,C1、C2和C3处理的土壤稳定性参数均优于C4处理,即砒砂岩与沙混合可有效提高土壤稳定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各处理0~30cm土层土壤〉0.25mm团聚体数量增加,团聚体MMD和GMD值增大,D呈减小趋势,且SOC质量分数增加。经3a种植,C2处理的WSAR较其他处理差异显著。通过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进行数学拟合,C1、C2、C3和c4处理3a土壤平均分形维数值为2.89~2.96,且C1、C2和C3的混合比例与土壤分形维数存在良好的对数关系,复相关系数R2=0.9701。C1和C2处理有利于提高0~30cm土层大团聚体质量分数,即增加土层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c2处理对提高O~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较其他处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土壤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分形维数 有机碳
下载PDF
山地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娟 韩霁昌 +1 位作者 陈超 李劲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81,共8页
以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目的,为提高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稳定性及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在陕西澄县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后,设置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为期1年的种植试验,分别为玉米(C处理)、小... 以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目的,为提高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稳定性及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在陕西澄县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后,设置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为期1年的种植试验,分别为玉米(C处理)、小麦(W处理)、蔬菜(V处理)、药材(M处理)及对照(未种:CK处理)。测定分析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平均质量直径(WMD)、几何平均直径(GMD)、团聚体破坏率(PAD)、不稳定团粒数(ELT)和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1)各处理在0—40cm各土层土壤团聚体数量及大小均显著优于CK处理,各处理干筛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DR0.25)和湿筛下该含量(WR0.25)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相反的趋势;(2)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各处理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值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值大小顺序均呈现W处理>C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C处理有助于增加表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W处理则有助于增加下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3)湿筛法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在0—40cm土层内均表现出近似"Z"字形趋势,各处理显著低于CK;(4)各处理的分形维数(D)在0—40cm土层平均值大小顺序为C处理<W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土壤分形维数(D)与干筛法和湿筛法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为R2=0.74和R2=0.67。空心村整治还田后种植玉米和小麦有利于提高0—40cm土层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层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村 土壤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图像区域复制篡改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洁 郭继昌 武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05-2108,共4页
针对现有大多数图像区域复制篡改检测算法提取图像块的特征向量维数较高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检测算法.将可疑图像分成大小相等的可重叠的子块;并对每个图像块进行几何均值分解并用其表征该子块的特征,形成1维的特征向... 针对现有大多数图像区域复制篡改检测算法提取图像块的特征向量维数较高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检测算法.将可疑图像分成大小相等的可重叠的子块;并对每个图像块进行几何均值分解并用其表征该子块的特征,形成1维的特征向量;最后对所有的特征向量进行字典排序,并结合图像块的相等位移矢量的发生频率信息,检测并定位出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有效检测并定位多区域复制篡改区域,而且对高斯模糊、对比度调整、曝光度调整的后处理操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有效地降低了特征向量的维数,提高了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复制 几何均值分解 图像篡改检测 图像盲取证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3
19
作者 李娟 韩霁昌 +2 位作者 陈超 叶胜兰 李劲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8-253,259,共7页
为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复垦土地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陕西延安南泥湾沟壑区退化耕地整治复垦后,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林地(F处理),水稻(R处理),玉米(M处理)、蔬菜(V处理)及荒地(CK处理)。测定分析干筛法和... 为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复垦土地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陕西延安南泥湾沟壑区退化耕地整治复垦后,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林地(F处理),水稻(R处理),玉米(M处理)、蔬菜(V处理)及荒地(CK处理)。测定分析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土壤>0.25mm团聚体分布、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团聚体破坏率(PAD)和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1)各处理在0—40cm各土层土壤团聚体数量及大小均显著优于CK处理,各处理干筛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DR0.25)和湿筛下该团聚体含量(WR0.25)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相反的趋势;(2)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各处理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平均值大小顺序均呈现F处理>R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F处理和R处理对增加土壤团聚体较其它处理效果显著;(3)湿筛法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在0—40cm土层内均表现出近似"Z"字形趋势,各处理显著低于CK;(4)各处理的分形维数(D)在0—40cm土层平均值大小顺序为F处理<R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土壤分形维数(D)与干筛法和湿筛法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为R2=0.73和R2=0.80。林地和水稻田利用方式可有效提高土壤团聚体数量和质量,增加土壤稳定性和改善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预编码的多载波分层空时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傅洪亮 陶勇 张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09-1511,共3页
针对多载波分层空时方案传统检测存在误层传输效应及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预编码的多载波分层空时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反馈信道状态信息采用几何均值分解获得各子信道具有相同等效噪声增益的预编码矩阵,再在发射端多... 针对多载波分层空时方案传统检测存在误层传输效应及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预编码的多载波分层空时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反馈信道状态信息采用几何均值分解获得各子信道具有相同等效噪声增益的预编码矩阵,再在发射端多载波CDMA子载波信道间进行非线性模代数THP预编码,可以有效地消除传统分层空时检测的误层传输效应,在接收端分别采用迫零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降低了下行接收机的复杂度。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分析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传统方法有效改善了系统的误码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接收机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 垂直分层空时码 非线性预编码 几何均值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