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adway layout for recycling residual coal pillar in room-and-pillar mining of thick coal seam 被引量:2
1
作者 Jin Gan Wang Lianguo +2 位作者 Zhang Jihua Hu Minjun Duan 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5期729-734,共6页
In the context of a room-and-pillar mining gob in Shanxi province in China,this paper nume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rules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s at various locations of residua... In the context of a room-and-pillar mining gob in Shanxi province in China,this paper nume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rules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s at various locations of residual coal pillars in room-and-pillar mining gobs using software FLAC3 D.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entrated stress beneath coal pillars distributes in a shape of ellipse.A reasonable roadway layout is then proposed.In this design,it is indicated that roadways should be designed to avoid the supporting zones of pillars with increasing compression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roof falling and crushing in the upper gob.According to the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ining roadway locations as well as the supporting principles of timely support,rock reinforcing,piecewise management and suiting local conditions,a new asymmetric shield supporting plan is proposed.The field surveying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upporting pla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oadway rock deformation,thus guarantee the safe and smooth construction of road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m-and-pillar mine Residual coal pillar Repeated mining roadway layout Asymmetric support
下载PDF
Combined support mechanism of rock bolts and anchor cables for adjacent roadways in the external staggered split-level panel layout 被引量:2
2
作者 Adrian Batugin Zhiqiang Wang +1 位作者 Zehua Su Shermatova Sayyora Sidikov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659-673,共15页
Us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external staggered split-level panel layout,a combined support technology for adjacent roadways was developed and analyzed for a rock bolt and anchor cable mechanism.The influence of... Us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external staggered split-level panel layout,a combined support technology for adjacent roadways was developed and analyzed for a rock bolt and anchor cable mechanism.The influence of the side rock bolt and anchor cable paramet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nchorage body and the support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lateral coal body were revealed using the FLAC3D software.The optimal support parameters of the side rock bolts and anchor cables were subsequently determined,and the support effect of gob-side entry in a mining scenario was verif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port of the side rock bolts and anchor cables improv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ess state of the anchorage body,producing a good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coal body of the air-intake entry roof and side wall.This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side wall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uspension effect for roof rock bolts and anchor cables,which in turn makes the surrounding rock maintenance of the gob-side entry to a thick coal seam more favo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support Split-level panel layout External staggered gob-side entry Adjacent roadways
下载PDF
Study on ascending mining roadway layout of close distance coal seams in deep mine
3
作者 石永奎 莫技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7年第4期493-496,共4页
To solve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mining process of No.2 seam, the ascending stress-releasing mining method was adopted. Studying on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actual mining roadway in upper coal seams is the preconditi... To solve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mining process of No.2 seam, the ascending stress-releasing mining method was adopted. Studying on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actual mining roadway in upper coal seams is the precondition of successful ascending mining. By using "device of leak measuring by blocking up double ends", it detected the height of overburden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originated from sub-coal seams mining. Thus it proved that the actual mining roadway of No.2 upper ascending seam was located in the smooth sagging zon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tress-releasing effect of sub-coal seams mining to upper coal seams by using RFPA software, it analyzed the stability of up-face coal seams and the reasonable location of starting cut in up-face coal seams. It also analyzed the reasonable gateway location in upper coal seams, which ensured the crossheading in upper coal seams out of the effect of sub-coal work face mining by using theory of underground pressure. Meanwhile, the reasonable pillars dimensions in upper coal seams by building the structure mechanics model of stope were researched. It can make the roadway driven along next goaf to be located in low stress zone, and be beneficial to keeping roads stable owing to less stress of surrounding rock. Finally, it test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ayout method of roads in upper coal seams by engineering field measurement in 3221 working 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mine close distance coal seams ascending mining RFPA roadway layout mode sublevel dimensions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联采巷道交错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朋强 孙钺奇 徐立强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为解决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时采出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探究巷道交错布置方式及下煤层巷道支护技术在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中的应用,以山西晋保煤矿12#、13#煤层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FLAC3D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巷道采... 为解决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时采出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探究巷道交错布置方式及下煤层巷道支护技术在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中的应用,以山西晋保煤矿12#、13#煤层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FLAC3D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巷道采用交错布置时下煤层巷道的围岩变形与矿压变化,得到巷道交错式布置时上下煤层巷道的水平错距应大于7.98 m。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矿方原始支护方案与新支护方案下煤层巷道顶板的垂直位移变化规律,确定对下煤层巷道进行锚网索联合支护的分区支护方案。结合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下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处于可控范围内,交错式巷道布置方式以及巷道分区支护方案较为合理,能够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可以为类似地质条件下近距离煤层的开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交错式巷道布置 数值模拟 围岩控制 沿空掘巷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布置研究
5
作者 张杰 孙建平 +5 位作者 何义峰 张一铭 庞海波 武浩昊 张建辰 彭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2,共12页
为探究上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的应力影响及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以唐山沟煤矿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并综合多种影响因素构建了上煤层遗留煤柱与铰接岩块的协同承载结构模型和底板应力传递计算模型,对上煤层遗留... 为探究上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的应力影响及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以唐山沟煤矿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并综合多种影响因素构建了上煤层遗留煤柱与铰接岩块的协同承载结构模型和底板应力传递计算模型,对上煤层遗留煤柱下底板应力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上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的应力影响以垂直应力为主,影响程度随底板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遗留煤柱下底板应力增高区呈椭球形,对底板应力增高区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得到了不同因素对应力增高区范围影响的量化关系,其中煤柱峰值应力对底板应力增高区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根据底板应力分布特征并结合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唐山沟煤矿8煤遗留煤柱与11^(-1)煤回采巷道合理错距值应为20~25 m。该研究揭示了上煤层遗留煤柱下底板应力传递机理,明确了底板应力增高区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得到了巷道-煤柱合理错距值的确定方法,可为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遗留煤柱 底板应力 巷道布置
下载PDF
近距离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优化研究
6
作者 蔡渝梁 翟成 +3 位作者 余旭 孙勇 唐伟 武建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共8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后遗留煤柱下位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的技术难题,以开滦集团唐山矿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对上位煤层采动后的底板破坏深度、残留煤柱底板应力分布及下位煤层巷道顶板非均布载...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后遗留煤柱下位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的技术难题,以开滦集团唐山矿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对上位煤层采动后的底板破坏深度、残留煤柱底板应力分布及下位煤层巷道顶板非均布载荷下易被破坏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位煤层开采引起的支承应力导致的最大破坏深度为31.5 m,对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产生影响;煤柱底板的垂直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布性,下位煤层回采巷道更易达到抗拉极限而产生变形破坏。同时对比了下位煤层四种巷道布置方式下的主应力分布特征,优选出内错式和平移式布置方式。进一步,通过巷道的应力改变量Δσ和位移改变量ΔD评估回采巷道顶板受应力及变形的不均衡程度,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工业性试验数据印证,得出9~#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最佳内错距离为37.5 m,为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提供了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开采 特厚煤层 内错式布置 巷道布置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工作面巷道合理位置研究
7
作者 张伟 张国俊 +4 位作者 石永光 甄伟杰 王玉亮 李宜杭 李杨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7,共8页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空间大,采动强度高,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受上煤层采动影响存在应力集中、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因此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巷道合理位置的选取对后期支护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以西露天煤矿2煤层和1煤层1分层为研究对...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空间大,采动强度高,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受上煤层采动影响存在应力集中、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因此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巷道合理位置的选取对后期支护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以西露天煤矿2煤层和1煤层1分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上煤层开采时的底板应力降低区域和下煤层开采时的极限平衡区域,确定了下煤层巷道的合理位置应在距离实体煤柱内错22.79 m以上的区域。基于上述理论计算结果,分析了上煤层开采后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及不同内错距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①距离采空区底板越近,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越明显;②随着内错距不断增大,围岩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呈现急剧降低-缓慢增大-稳定的趋势,在内错距20~25 m内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相对较小;③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巷道处于内错20,25 m时巷道围岩破坏相对较小;④巷道变形量随着内错距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内错距增加至25 m时,巷道围岩移进量基本保持不变;⑤确定巷道合理内错距为20~25 m。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巷道采用内错距24 m布置时,巷道围岩松动破坏深度及变形量均在可控范围内,进一步证明了该内错距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放工作面 巷道布置 围岩破坏 内错距 底板应力
下载PDF
郭庄煤矿条带工作面充填开采工艺设计
8
作者 白卓阳 陆银龙 +2 位作者 杨峻同 崔晟赫 朱龙 《能源科技》 2024年第3期24-26,31,共4页
为缓解采掘衔接紧张、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郭庄煤矿计划利用膏体充填采煤法对“三下”压煤进行开采。在郭庄煤矿CT1101工作面现有地质条件和采区巷道布置的前提下,设计了条带工作面充填开采工艺流程,包括开采顺序设计、开采阶段设计和充... 为缓解采掘衔接紧张、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郭庄煤矿计划利用膏体充填采煤法对“三下”压煤进行开采。在郭庄煤矿CT1101工作面现有地质条件和采区巷道布置的前提下,设计了条带工作面充填开采工艺流程,包括开采顺序设计、开采阶段设计和充填阶段设计,为充填工艺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工作面 充填采煤法 巷道布置
下载PDF
覆岩应力-漏风综合影响下浅埋煤层群下煤层开采巷道布置研究
9
作者 高奎英 张翔 +2 位作者 王乙桥 罗国栋 李兆熙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71,共10页
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群上部遗留煤柱影响下的下部工作面巷道合理布置位置确定问题,以活鸡兔井为例,采用离散元方法(DEM)模拟研究了遗留煤柱底板应力分布与上、下煤层开采采空区裂隙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2号煤层开采过后,22号煤层水平距... 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群上部遗留煤柱影响下的下部工作面巷道合理布置位置确定问题,以活鸡兔井为例,采用离散元方法(DEM)模拟研究了遗留煤柱底板应力分布与上、下煤层开采采空区裂隙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2号煤层开采过后,22号煤层水平距上覆煤柱20 m内为垂向应力与主应力差增高区,22号煤层水平应力在区段煤柱内侧较低;下煤层巷道布置采用外错式与重叠式时,巷道两侧围岩主应力差较大,且外错式与重叠式布置方式下22号煤层工作面开采时夹层与上部老空区覆岩二次运移剧烈,采空区两侧斜向裂缝带发育与贯通较好;采用内错式,巷道两侧围岩主应力差随与煤柱距离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在距煤柱25~35 m处主应力差达到最低,且该布置方式下上部采空区覆岩沉降均衡,裂缝带闭合性较好,极大阻止了地表与层间贯通漏风通道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浅埋煤层 离散元方法 巷道布置 漏风通道 裂隙发育
下载PDF
斜沟矿21盘区特厚煤层开采工艺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军伟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2期68-72,共5页
针对传统厚煤层开采技术无法适应斜沟矿21盘区特厚煤层高效开采的问题,对斜沟矿21盘区特厚煤层的综放开采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开采工艺方式与工作面参数确定、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计算、巷道布置、巷道掘进方法确定、主要硐室设计... 针对传统厚煤层开采技术无法适应斜沟矿21盘区特厚煤层高效开采的问题,对斜沟矿21盘区特厚煤层的综放开采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开采工艺方式与工作面参数确定、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计算、巷道布置、巷道掘进方法确定、主要硐室设计、盘区通风设计完成了斜沟矿21盘区特厚煤层开采工艺设计。21盘区开采工艺经优化设计后,放顶煤高度设计为1.78 m,割煤高度应确定为3.8 m,采放比确定为1∶0.47,实际生产能力提高为942.62万t,服务年限为3 a,综合回采率达到93.3%,年产量与日产量满足设计要求,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开采工艺 巷道布置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协同机理对下位煤层巷道围岩应力研究
11
作者 刘国艳 刘龙 +6 位作者 石磊 贾传宝 李雅禄 张天依 巩佳易 孙耀辉 秦桐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57-62,共6页
针对山西西易煤矿近距离4-1煤层、4^(-2)煤层,上位4-1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应力集中问题,讨论下位4^(-2)煤层巷道布置特征。通过塑性理论计算得出遗留煤柱对底板影响深度为25 m,大于上、下煤层夹层厚度,并计算得出遗留煤柱对底板横向影响... 针对山西西易煤矿近距离4-1煤层、4^(-2)煤层,上位4-1煤层遗留煤柱对底板应力集中问题,讨论下位4^(-2)煤层巷道布置特征。通过塑性理论计算得出遗留煤柱对底板影响深度为25 m,大于上、下煤层夹层厚度,并计算得出遗留煤柱对底板横向影响范围为33.9~39.9 m。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下位4^(-2)煤层三种巷道位置布置方案,得出巷道布置在采空区最有利。综合分析遗留煤柱应力影响范围和数值模拟方案,得出下位4^(-2)煤层巷道外错40 m最为合理,且利于相邻工作面巷道布置。同时,提出采用“工字钢棚+锚杆+金属网”联合支护形式,在掘进和回采期间巷道稳定性较好,能保证正常矿井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遗留煤柱 应力集中 采空区 巷道布置
下载PDF
上社煤矿双巷掘进巷道布置及支护设计研究
12
作者 韩晓斌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以上社煤矿9217双巷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UDEC数值模型分析了双巷掘进阶段及首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同煤柱尺寸下裂隙扩展演化及围岩变形特征。确定了合理的煤柱宽度为12 m,并设计了9217回风顺槽锚索支护参数。将方案成功应用于上社... 以上社煤矿9217双巷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UDEC数值模型分析了双巷掘进阶段及首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同煤柱尺寸下裂隙扩展演化及围岩变形特征。确定了合理的煤柱宽度为12 m,并设计了9217回风顺槽锚索支护参数。将方案成功应用于上社煤矿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围岩控制效果,显著提高了开采效率,同时缓解了开采接替紧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巷掘进 巷道布置 支护设计 UDEC 区段煤柱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研究
13
作者 王燕飞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14-215,218,共3页
为提升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回采的安全与效率,研究人员结合某地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根据围岩稳定性分析结果,对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进行了多角度的优化,确定了回采巷道布置方式的主要参数,而后对支护工作进行了补充说明,最后对整体... 为提升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回采的安全与效率,研究人员结合某地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根据围岩稳定性分析结果,对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进行了多角度的优化,确定了回采巷道布置方式的主要参数,而后对支护工作进行了补充说明,最后对整体效果进行初步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本次回采巷道布置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预计其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回采巷道 巷道布置
下载PDF
大巷合理布置受地应力影响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14
作者 吴延成 王艳飞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68-72,共5页
基于地应力实测结果,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BP神经网络对李村矿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得到矿区最大、最小以及中间主应力空间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围岩稳定性随最大主应力与巷道轴向夹角α增大演变规律:浅部围岩最大主应力逐渐增大... 基于地应力实测结果,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BP神经网络对李村矿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得到矿区最大、最小以及中间主应力空间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围岩稳定性随最大主应力与巷道轴向夹角α增大演变规律:浅部围岩最大主应力逐渐增大,呈“对称→不对称→对称”变化,且等值线密集由顶底板转向两帮;顶板最大拉应力与α呈正相关,其深度与α呈负相关;顶板浅部拉应力随α增大而增大,顶板更易发生拉伸破坏。应减小大巷轴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据此李村矿设计大巷布置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约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反演 巷道合理布置 BP神经网络 最大主应力方向
下载PDF
深部矿井采煤及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研究
15
作者 张瑞军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7期118-120,共3页
以屯城煤矿为例,介绍了1种深部矿井采煤及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井下新增的跳汰分选系统,并将其布置到井下转运硐室,同时在1303N-1与1304N两个作业面进行布置。通过应用得知,现场作业面围岩强度较高,表明留巷围岩符合规定... 以屯城煤矿为例,介绍了1种深部矿井采煤及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井下新增的跳汰分选系统,并将其布置到井下转运硐室,同时在1303N-1与1304N两个作业面进行布置。通过应用得知,现场作业面围岩强度较高,表明留巷围岩符合规定要求,可以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确认了深部矿井采煤及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采煤及充填空间 优化布局 留巷围岩
下载PDF
贺西矿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布置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6
作者 张文凯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97-199,共3页
为提升极近距离煤层巷道的稳定性,改善巷道的支护效果,解决极近距离单一煤层开采采场及巷道锚网支护围岩稳定性问题,本文针对贺西矿3316工作面运输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探究煤层开挖巷道应力重分布以及塑性区发育状... 为提升极近距离煤层巷道的稳定性,改善巷道的支护效果,解决极近距离单一煤层开采采场及巷道锚网支护围岩稳定性问题,本文针对贺西矿3316工作面运输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探究煤层开挖巷道应力重分布以及塑性区发育状况,并优化巷道支护参数,对地质条件相类似的工作面巷道布置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回采巷道 数值模拟 布置方式
下载PDF
顺序开采工作面小煤柱巷道布置方法研究
17
作者 毕慧杰 莫云龙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153,共9页
为减小顺序开采条件下小煤柱巷道布置面临的相邻工作面回采扰动及采空区覆岩运动影响,以巴彦高勒煤矿为例,提出1种“窄煤柱反掘+宽煤柱正掘”的小煤柱巷道布置方式,并分3个阶段分析了巷道布置的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地表岩移观测分析... 为减小顺序开采条件下小煤柱巷道布置面临的相邻工作面回采扰动及采空区覆岩运动影响,以巴彦高勒煤矿为例,提出1种“窄煤柱反掘+宽煤柱正掘”的小煤柱巷道布置方式,并分3个阶段分析了巷道布置的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地表岩移观测分析,得出了采空区覆岩运动特征及稳沉距离。结果表明:盘区内工作面开采顺序的不同导致采空区覆岩运动特征存在差异性;采空区稳沉距离约为900~1000 m;23104工作面回风巷布置过程中严格遵循反掘巷道滞后采空区的稳沉距离和正掘巷道长度的设置要求,完成了巷道的合理布置,保证了工作面平稳接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开采 小煤柱巷道布置 窄煤柱反掘 宽煤柱正掘 覆岩运动 稳沉距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内错布置与支护技术分析
18
作者 马世杰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巷道的稳定性是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重要保障;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常因布置方式及支护技术不合理而导致巷道稳定性下降。本文以洪崖煤矿3-1042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计算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布置... 巷道的稳定性是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重要保障;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常因布置方式及支护技术不合理而导致巷道稳定性下降。本文以洪崖煤矿3-1042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计算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进行探讨;分析表明,近距离采空区下3-1042巷道上方应力分布不均,内错5m布置方式有利于巷道稳定,并确定巷道支护方案;支护方案实施后,巷道监测数据表明,掘进和回采期间,该巷道的断面收敛率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采空区 巷道布置 巷道支护 应力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采空区下巷道布置与锚固增效控制技术
19
作者 王崇平 周世宇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259-266,共8页
以黄玉川矿的地质条件为基础,针对煤层群下行式开采时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稳定性差的问题,利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手段,计算得出了上层煤开采后采空区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计算公式。为避开应力增高区域和采空区底板破坏范围,合理布置下层煤... 以黄玉川矿的地质条件为基础,针对煤层群下行式开采时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稳定性差的问题,利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手段,计算得出了上层煤开采后采空区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计算公式。为避开应力增高区域和采空区底板破坏范围,合理布置下层煤巷道掘进位置,提出4种巷道内错距离布置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空区下方区域垂直应力分布特点及4种巷道内错距离布置下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变化特征。针对巷道支护困难问题,提出了优化支护方案及锚固增效控制技术,研究表明,上煤层遗留煤柱造成应力增高区域严重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采空区下巷道内错布置距离为4倍巷道宽度时处于应力降低区。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及锚固增效控制技术后,巷道围岩应力状态良好,垂直应力逐渐降低,围岩塑性区减小,巷道表面位移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下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巷道内错布置 锚固增效控制技术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危险性及防冲要求
20
作者 李鹏飞 蔡谊军 冯鑫 《陕西煤炭》 2024年第2期91-94,103,共5页
由于前期矿井局部区域工作面布置不合理,滥开滥采,在矿井末期孤岛工作面形成应力集中区域已是必然。需要做到尽可能避免应力集中区,合理且有效地进行工作面布置,解决在工作面后期开采期间面临的诸多问题及灾害防治,如冲击地压防治、防... 由于前期矿井局部区域工作面布置不合理,滥开滥采,在矿井末期孤岛工作面形成应力集中区域已是必然。需要做到尽可能避免应力集中区,合理且有效地进行工作面布置,解决在工作面后期开采期间面临的诸多问题及灾害防治,如冲击地压防治、防灭火等。通过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防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区段煤柱、底煤厚度、临近采空区等因素均对工作面开采期间冲击地压的产生有较大影响,对煤岩结构与动力灾害关系均做出危险性分析评价,对孤岛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地压区域防范措施做出明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巷道布置 冲击地压 治理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