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n (仁), the Benevolent Though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
作者 Anwen Zheng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19年第3期137-140,共4页
This article offer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Ren(仁),which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Confucian ethics but also the top moral principle observ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holding that feasib... This article offer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Ren(仁),which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Confucian ethics but also the top moral principle observ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holding that feasible solutions to cultural conflicts could be worked out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EVOLENCE CONFUCIANISM KINDNESS r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同仁堂药目》刍考
2
作者 葛政 段瑶 万芳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6期585-596,共12页
《同仁堂药目》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由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三子乐凤鸣编撰。该书著录同仁堂制售中成药的种类、数量,全书采用“一成药一条目”的编写方式,先列方名,再列主治功效,部分附有服用或使用方法,无药物组成及剂量,类似于今日... 《同仁堂药目》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由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三子乐凤鸣编撰。该书著录同仁堂制售中成药的种类、数量,全书采用“一成药一条目”的编写方式,先列方名,再列主治功效,部分附有服用或使用方法,无药物组成及剂量,类似于今日之药品说明书,公开刊行。该书所载成药数量随着同仁堂的发展而不断修改增订,是一部反映中成药发展史的缩略手册。书中所载成药剂型丰富、品类繁多、来源广泛、选料精良,久经临床遴选改进与验证,对现今中成药的选方研发、疾病谱系的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堂药目》 药目 中药堂 中成药
下载PDF
孔子仁论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8,共4页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历代学者在解读仁时,往往立足于人与人关系的视域进行阐释。然而,从"仁"字的本源看,孔子论仁不仅就身心关系阐发,也从人我关系论述。就前者而言,指向的是主观的实践,即成己之道;就后者而言,指向的是...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历代学者在解读仁时,往往立足于人与人关系的视域进行阐释。然而,从"仁"字的本源看,孔子论仁不仅就身心关系阐发,也从人我关系论述。就前者而言,指向的是主观的实践,即成己之道;就后者而言,指向的是客观的实践,即成人之道。前者侧重仁的自觉性与普遍性,而后者侧重人的具体性以及衍生的德性实践。上述阐发维度构成了孔子仁论的整体性特点,有助于重新审视孔子仁论及其相关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身心关系 人我关系
下载PDF
生活在别处——弘仁山水画美学思想略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峰 《艺术探索》 2008年第4期64-65,67,共3页
弘仁作为逸民派的代表和新安派的领军人物,他的生存方式、艺术追求、绘画风格天然体现了当时的士大夫身份,本文把弘仁放在明清之际社会的背景中,放在绘画艺术的环境里,通过考察他的遗民身份、和尚角色、笔墨情趣,试图找寻其绘画背后的... 弘仁作为逸民派的代表和新安派的领军人物,他的生存方式、艺术追求、绘画风格天然体现了当时的士大夫身份,本文把弘仁放在明清之际社会的背景中,放在绘画艺术的环境里,通过考察他的遗民身份、和尚角色、笔墨情趣,试图找寻其绘画背后的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美学意蕴
下载PDF
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意蕴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志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11,17,共8页
《孟子·告子上》有两段文字是孟子与告子关于仁义内在外在的争辩,本文着力于分析这两段文字,表明这一争辩是孟告人性之争的进一步延伸,突出孟子与告子在人性问题上的根本差异,同时考察这两个人各自提出义内义外观点的深层原因,并... 《孟子·告子上》有两段文字是孟子与告子关于仁义内在外在的争辩,本文着力于分析这两段文字,表明这一争辩是孟告人性之争的进一步延伸,突出孟子与告子在人性问题上的根本差异,同时考察这两个人各自提出义内义外观点的深层原因,并进而阐述道德内在主义的含义,由此挖掘孟告有关仁义内外之辩的伦理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告子 义内义外 道德内在主义
下载PDF
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
6
作者 曹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76,共3页
宋跋本王仁《刊谬补缺切韵》是现今最为完整且最接近《切韵》原貌的修订本,简称《王三》。《王三》音注对考察陆法言《切韵》原书相当重要。文章参考不同版本及相同或相近时期的不同韵书,试图对音注中的疑难作出解释,并对漏注情况进行... 宋跋本王仁《刊谬补缺切韵》是现今最为完整且最接近《切韵》原貌的修订本,简称《王三》。《王三》音注对考察陆法言《切韵》原书相当重要。文章参考不同版本及相同或相近时期的不同韵书,试图对音注中的疑难作出解释,并对漏注情况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跋本王昀《刊谬补缺切韵》 音注 校误
下载PDF
“仁境”与美——试论存在论视域的先秦儒家审美观 被引量:1
7
作者 崔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文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野分析了先秦儒家学说的存在论本质,认为:先秦儒家的审美观念是基于"仁境"的生存论体验,对"仁境"的体悟决定了其对"本真美"的言说方式。而先秦儒家的这一审美"言说"经... 本文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野分析了先秦儒家学说的存在论本质,认为:先秦儒家的审美观念是基于"仁境"的生存论体验,对"仁境"的体悟决定了其对"本真美"的言说方式。而先秦儒家的这一审美"言说"经历了从孔孟到荀子的历史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体验 言说
下载PDF
从《始信峰图》管窥弘仁山水画之图式规则 被引量:1
8
作者 舒富妹 胡劲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3-98,共6页
《始信峰图》是弘仁绘画艺术成就较高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映射了其独特的山水画图式规则.以图式作为研究切入点,挖掘弘仁绘画作品《始信峰图》中所体现出的点、线、面的图式特征,以微见著,深入分析其图式价值,并对其图式规则进行归纳总... 《始信峰图》是弘仁绘画艺术成就较高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映射了其独特的山水画图式规则.以图式作为研究切入点,挖掘弘仁绘画作品《始信峰图》中所体现出的点、线、面的图式特征,以微见著,深入分析其图式价值,并对其图式规则进行归纳总结.弘仁山水画的图式不仅对新安画派的传承影响深远,而且对提高现代山水画家艺术创作中的自我图式意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信峰图》 山水画 图式
下载PDF
Examples for Clinical Use of Ma Zi Ren Wan
9
作者 张书文 段树民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6-217,共2页
  Ma Zi Ren Wan (麻子仁丸), originally recorded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伤寒论), is composed of Ma Zi Ren (麻子仁Fructus Cannabis), Bai Shao (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 Zhi Shi (枳实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   Ma Zi Ren Wan (麻子仁丸), originally recorded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伤寒论), is composed of Ma Zi Ren (麻子仁Fructus Cannabis), Bai Shao (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 Zhi Shi (枳实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Da Huang (大黄Radix etRhizoma Rhei), Hou Po (厚朴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 and Xing Ren (杏仁Semen Armeniacae Amarum). Good therapeutic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y using Ma ZiRen Wan in treatment of febrile disease at the restoring stage, chronic consumptive diseases, hemorrhoid, disorders in women after delivery,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enile constipation,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diabet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Some illustrative cases are introduced below.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子 火麻 Examples for Clinical Use of Ma Zi ren Wan 厚朴 木兰属
下载PDF
校园绿色空间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途径——以空间恢复性为中介的研究
10
作者 任静 牛佳琦 +2 位作者 秦红巧 韩贵锋 闫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6,共7页
在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的多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压力问题亟待缓解。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校园绿色空间能较好地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然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存在其他变量在两者之间产生中... 在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的多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压力问题亟待缓解。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校园绿色空间能较好地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然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存在其他变量在两者之间产生中介效应。选择重庆大学校园内6个典型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7种环境特征与学生心理压力缓解之间的关系,以空间恢复性为中介构建路径分析模型解释环境特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天空开阔度和树种丰富度均对压力缓解有促进作用,水体占比有抑制作用,绿视率和色彩丰富度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2)天空开阔度、水体占比、绿视率、树种丰富度和色彩丰富度均为间接减压路径,最佳减压路径为树种丰富度→延展性→压力缓解;3)色彩丰富度对男生的减压效果比女生大,绿视率和水体占比对女生的减压效果比男生好;色彩丰富度和绿视率对理工科学生的减压效果优于文科学生。研究结果可为校园绿色空间规划设计与空间营造提供理论参考,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 心理压力 空间恢复性 路径分析 大学校园
下载PDF
基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适地适树理论新解 被引量:33
11
作者 潘剑彬 李树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适地适树"是林业和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领域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对传统园林规划设计思想和原适地适树理论的重新解读后认为: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不仅应对城市植物景观营造场地中诸生态因子特征、植物材... "适地适树"是林业和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领域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对传统园林规划设计思想和原适地适树理论的重新解读后认为: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不仅应对城市植物景观营造场地中诸生态因子特征、植物材料的适应性以及植物景观实现途径3个方面对原有理论体系进行丰富和发展,还应在其体系中重点体现人们对城市植物景观的功能型、资源节约型需求,以及植物景观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需求。另外,还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对新的适地适树理论的量化评价体系构建提出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天地人三才之道 适地适树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基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构建——基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风景园林设计论研究(二)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树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56,共6页
从"天地人三才之道"出发,对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天才"指的是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植物景观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地才"指的是地形、土壤、水系、动... 从"天地人三才之道"出发,对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天才"指的是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植物景观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地才"指的是地形、土壤、水系、动植物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作用、影响之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植物景观;"人才"指的是各种人文(为)因素,在这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之下,形成了多种人文(为)植物景观。由这些研究结论衍生、发展而来的有乡土植物理论、植物群落理论、潜生植被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生态位原理以及适地适树原则等。我们称前者为"植物景观营造基础理论体系",称后者为"植物景观营造发展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天地人三才之道 植物景观营造 设计结合天、地、人 理论体系
下载PDF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朋友观之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元国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1期47-52,共6页
本文首先考察了朋友概念的历史变化,然后比较了友爱和仁两个基本概念,这些是全文的铺垫。本文主要从“信”和“乐”两个方面比较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朋友观。“信”为友道之基,这是《论语》强调“信”的原因所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类... 本文首先考察了朋友概念的历史变化,然后比较了友爱和仁两个基本概念,这些是全文的铺垫。本文主要从“信”和“乐”两个方面比较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朋友观。“信”为友道之基,这是《论语》强调“信”的原因所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类型的朋友“信”的情况不同,有的无“信”可言,有的靠法律来保证,有的靠道德来保证,有的则是朋友本身应有之义。朋友为人类生活带来快乐,孔子认为这种快乐是“仁道之乐”;亚里士多德认为是“理性之乐”。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两位大师的伦理、政治以及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亚里士多德 朋友观
下载PDF
“天地人三才之道”在风景园林建设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探解——基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风景园林设计论研究(一)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树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37,共5页
"天地人三才之道(简称‘三才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首先对"三才之道"进行了溯源和新解,在此基础上,先后探讨了在景观类型划分、人居环境形成过程、传统园林形成过程中"三才之道"的... "天地人三才之道(简称‘三才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首先对"三才之道"进行了溯源和新解,在此基础上,先后探讨了在景观类型划分、人居环境形成过程、传统园林形成过程中"三才之道"的应用,并从"三才之道"的视点出发总结了风景园林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基于天、地、人的风景园林设计论(或者设计结合天、地、人)"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天地人三才之道 设计结合天、地、人 人居环境 探解
下载PDF
儒家法律传统与中华法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树臣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3期43-48,共6页
儒家法律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农耕生产方式、宗法家庭组织、君主专制政体三合一基本特征的历史产物。先秦儒家法律传统以"礼治"、"德治"、"人治"等思想为其基本内容。西汉以后又不断充实完善,成为支配古... 儒家法律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农耕生产方式、宗法家庭组织、君主专制政体三合一基本特征的历史产物。先秦儒家法律传统以"礼治"、"德治"、"人治"等思想为其基本内容。西汉以后又不断充实完善,成为支配古代法律实践的正统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法律传统 中华法系 礼治人治
下载PDF
《孟子》与出土文献两则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名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4,共5页
《孟子·离娄下》"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之第二个"行",当训为"言""说"。此句意为"要依仁义行事,不能只说说而已"。孟子反对的不是"勉强施行仁义",而是只说不做的"... 《孟子·离娄下》"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之第二个"行",当训为"言""说"。此句意为"要依仁义行事,不能只说说而已"。孟子反对的不是"勉强施行仁义",而是只说不做的"假仁假义"。清华简《厚父》第五简"古天降下民……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与《梁惠王下》引《书》相似,此之"乱(治)下民"即彼之"宠之","宠"读为"用",训为"治"。故赵岐以"宠之"断句,"四方"归下读正确;孙奭、朱熹"宠之四方"断句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非行 清华简《厚父》 乱下民 宠之
下载PDF
“十字打开”:孟子道德哲学的义理规模
17
作者 詹世友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9-30,共12页
孟子慨然以传扬和发挥孔子仁学为职志,以"十字打开"的方式,向上奠定道德价值的形上基础,贞定了出自本心的仁义原则,抉发儒家"性善论"千古一脉,向下追求日常生活之善,贯通物质追求和理义追求之同欲;横向上则把"... 孟子慨然以传扬和发挥孔子仁学为职志,以"十字打开"的方式,向上奠定道德价值的形上基础,贞定了出自本心的仁义原则,抉发儒家"性善论"千古一脉,向下追求日常生活之善,贯通物质追求和理义追求之同欲;横向上则把"四端"推扩至五伦及万物,并展开了道德修养的工夫次第,描述了道德境界的完整进阶,从而使仁学的深层内蕴及义理规模得以敞亮,极有益于道德,极有功于儒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打开 孟子 义原则 性善论 道德修养
下载PDF
论张载、吕大临对“性与天道”问题的探讨
18
作者 文碧方 《嘉应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3-39,共7页
"性与天道"问题是北宋理学兴起过程中理学家们普遍关注的主题,本文由考察北宋时"性与天道"问题提出的背景入手,分析张载、吕大临师生俩在"性与天道"问题上的探讨,同时也试图对他们是如何来说明和确立儒... "性与天道"问题是北宋理学兴起过程中理学家们普遍关注的主题,本文由考察北宋时"性与天道"问题提出的背景入手,分析张载、吕大临师生俩在"性与天道"问题上的探讨,同时也试图对他们是如何来说明和确立儒家的道德伦常的天道性命之根据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道德伦常
下载PDF
由周人的“巧利”之弊说到《老子》的“绝巧弃利”
19
作者 宁镇疆 卜易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86-93,共8页
《老子》欲绝之“巧”乃巧伪、巧诈之“巧”,而“利”实指货财之“利”,非“利口”“巧言利辞”之“利”。《礼记·表记》载周人“尊礼尚施”,“礼”造成“巧”,“施”则养成趋“利”之势,由此导致周人的“利而巧”之弊,此乃《老子... 《老子》欲绝之“巧”乃巧伪、巧诈之“巧”,而“利”实指货财之“利”,非“利口”“巧言利辞”之“利”。《礼记·表记》载周人“尊礼尚施”,“礼”造成“巧”,“施”则养成趋“利”之势,由此导致周人的“利而巧”之弊,此乃《老子》要“绝巧弃利”的真正原因。周之所以兴,文献多谓“文王受命”,这不过是周人的政治宣传;《诗》则云“陈锡载周”,即强调能“施”“布利”的重要性,此又揭示出周政重“利”的另一面。由“义”“利”关系及“绝巧弃利”看,今本《老子》第十九章的“绝仁弃义”也明显是不合逻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礼记》 弃义
下载PDF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温海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131,共8页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孝"经验上升到全体人类的"仁"境,最直接的基础是宗教感情,由此可以论证"孝"之非反思先行性的宗教性维度。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孝",不仅仅是其中心思想"仁"的根基,而且可以与孔子对于天地自然的本体论理解相通,也可以与基于祖先崇拜的宗教情感相通,如此,"孝"就由个体源初的感情,上升到人类全体以致世界全体,成为人非反思地面对世界全体的不可移易的先行性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反思 先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