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IBER-OPTIC FACEPLATE (Ⅰ)
1
作者 陶纯堪 沈伟生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0年第12期1519-1528,共10页
An elementary fiber in fiber-optic faceplate serves as a channel for transferring the optical information.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elementary fiber hasagreat effect on the transfer of the maximum informa... An elementary fiber in fiber-optic faceplate serves as a channel for transferring the optical information.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elementary fiber hasagreat effect on the transfer of the maximum information content. A physical model of an elementary fiber with the diffused type, a 3-layer structure fiber, is set up.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im-layer mode" is introduced, and the eigenequation of guided-mode transmission and interim-layer mode transmission has also been deduced. The expressions of transmissive efficiency and crosstalk are defined. According to some low-order modes, in different cases of diffusion and structural design parameters, the transmissive efficiency is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diffused interim layer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efficient transmission in fiber and causes crossta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iber fiber-optic faceplate MODE propagation.
原文传递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IBER-OPTIC FACEPLATE(Ⅱ)
2
作者 文华 沈伟生 +1 位作者 陶纯堪 张慎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2年第3期356-362,共7页
Based on tLe study of Ref.[1], a structural model of fiber--optic faceplate is established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mode coupling theory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theory,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aceplate is dis... Based on tLe study of Ref.[1], a structural model of fiber--optic faceplate is established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mode coupling theory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theory,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aceplate is discuss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optical information con-tent is obtained. When the maximum information content is transferred in faceplate, theoptimal structural and diffused parameters are given fin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optic faceplate MODE COUPLING optical INFORMATION CONTENT STRUCTURAL parameters.
原文传递
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多孔径视场重叠复眼的视场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裘溯 倪宇 +3 位作者 金伟其 郭宏 刘志刚 米凤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18-3025,共8页
介绍了多孔径视场重叠的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性能,建立了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多孔径视场部分重叠型复眼的成像视场模型。系统地分析了选用的器件参数如顶面、侧面和角面子复眼间的视场角、视场重叠率、视场重叠距离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 介绍了多孔径视场重叠的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性能,建立了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多孔径视场部分重叠型复眼的成像视场模型。系统地分析了选用的器件参数如顶面、侧面和角面子复眼间的视场角、视场重叠率、视场重叠距离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系统的复眼视场以及视场重叠率的测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验测试显示:本文建立的视场模型与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系统侧面与角面视场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分别为3.58%和12%;顶面与侧面和角面的视场重叠率误差分别为3.33%和5.17%。该复眼成像视场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复眼成像的目标探测和跟踪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多孔径视场重叠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眼 多孔径成像系统 成像视场 视场重叠 微端面光纤面板
下载PDF
光纤面板及光锥传像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晓峰 李莉 +1 位作者 邓华斌 张彦云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7-623,共7页
测量了光纤面板、光锥、耦合光纤面板以及耦合光锥的光谱透过率和调制传递函数。光谱透过率测量结果表明,光纤面板的光谱透过率与光纤面板的厚度以及入射光的波长有关。光纤面板的厚度越厚,透过率越低。对相同厚度的光纤面板而言,漫射... 测量了光纤面板、光锥、耦合光纤面板以及耦合光锥的光谱透过率和调制传递函数。光谱透过率测量结果表明,光纤面板的光谱透过率与光纤面板的厚度以及入射光的波长有关。光纤面板的厚度越厚,透过率越低。对相同厚度的光纤面板而言,漫射光的透过率低于准直光的透过率。原因是漫射光在光纤面板中的传输远距离大于准直光在光纤面板中的传输距离,因此吸收更多。光纤面板除玻璃产生吸收外,玻璃中的稀土元素也会产生杂质吸收。调制传递函数的测量结果表明,光纤面板的调制传递函数不仅与光纤的丝径有关,还与光纤面板的厚度有关,光纤面板的厚度越厚,调制传递函数越低。原因是少部分光线在光纤中传输时会发生串光。光锥与光纤面板相比,光谱透过率和调制传递函数均较低。当光锥与光纤面板耦合后,特别是在漫射光入射条件下,光谱透过率更低。对550 nm的波长而言,透过率仅为11.7%。光锥与光纤面板耦合后,不仅光谱透过率有损失,而且调制传递函数也降低,30l p/mm处的调制传递函数仅为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面板 光锥 光谱透过率 调制传递函数 像增强器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高速电光开关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蕊利 温文龙 +4 位作者 赵宝升 田进寿 王俊峰 侯丽峰 张小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10-221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新型电光开关,设计了高速电光选通电路.经实验测得,高压选通电路可获得电压幅度6 000 V可调,前、后沿小于30 ns,触发晃动小于1 ns,脉冲宽度为100 ns可调的高压矩形脉冲.用小口径电光晶体实现了大的通光口径、...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新型电光开关,设计了高速电光选通电路.经实验测得,高压选通电路可获得电压幅度6 000 V可调,前、后沿小于30 ns,触发晃动小于1 ns,脉冲宽度为100 ns可调的高压矩形脉冲.用小口径电光晶体实现了大的通光口径、快的开关速度的惯性约束核聚变驱动系统光开关.选出了在100 ns标称开关速度内所关心的光信息,满足了惯性约束核聚变驱动系统中大的通光口径和均匀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阵列面板 电光开关 高压选通脉冲 MOS场效应管
下载PDF
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提高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廷涛 龚燕妮 +7 位作者 曾进能 常乐 赵恒 谭何盛 褚祝军 陈超 周善堃 李晓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5-341,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分析了阴极输入窗、多碱光电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等对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阴极近贴距离、减小微通道板通道孔径、减小光纤面板输出窗丝径以及对微通道板镀制防电子弥散膜来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分析了阴极输入窗、多碱光电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等对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阴极近贴距离、减小微通道板通道孔径、减小光纤面板输出窗丝径以及对微通道板镀制防电子弥散膜来提高分辨力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阴极近贴距离的不断减小,分辨力可以得到逐步提高。阴极近贴距离为0.08mm的条件下,缩小光纤面板输出窗的丝径,缩小微通道板的孔径,且在微通道板的输出面镀制防电子弥散膜,可以使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达到72 lp/mm,最高可达到76 lp/mm,比原有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提高了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分辨力 荧光屏 光纤面板 微通道板
下载PDF
大视场紧凑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裘溯 薛家安 +2 位作者 王霞 李磊磊 陈家斌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20年第4期11-18,共8页
针对视觉导航系统对小型化、超分辨成像和近程立体视觉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大视场紧凑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利用视轴发散的微小型透镜组进行大视场成像,并以切削斜端面的光纤面板进行图像传输,将大面阵(5120×512... 针对视觉导航系统对小型化、超分辨成像和近程立体视觉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大视场紧凑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利用视轴发散的微小型透镜组进行大视场成像,并以切削斜端面的光纤面板进行图像传输,将大面阵(5120×5120像素)CMOS相机与光纤面板后端面直接耦合实现图像输出,可实现9个视场部分重叠子孔径图像同步实时输出和采集。在实时化拼接处理中,利用CUDA并行加速方法进行图像拼接,单帧的拼接耗时小于30ms。视场部分重叠复眼成像模式还可配置偏振片或滤光片构成全偏振或多光谱成像,在天空偏振光导航、无人机紧急避障、弹载侦察、近程引信以及水下无人潜航器导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眼 多微端面光纤面板 CMOS耦合 多孔径成像 CUDA并行加速 实时拼接
下载PDF
图象耦合技术及其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佟恒伟 曹兴房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65-373,共9页
提出了标志和评价图象耦合器性能的指标项目;从图象耦合角度,考察了中继透镜、纤维光学面板、自聚焦透镜阵列、直接耦合等手段的各自特点,并以本文提出的指标对它们作了比较;指出了各种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图象耦合 耦合器
下载PDF
彩色图象的高密度存储 被引量:1
9
作者 金伟民 蔡铁权 王辉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介绍利用多通道光纤面板作分色与合成元件,液晶光阀(LCLV)作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了彩色图象单波长全息高密度存储的新技术。此法还可以实时地进行彩色景物的全息高密度存储。
关键词 存储 光纤面板 液晶光阀 彩色图象
下载PDF
彩色图象加密存储
10
作者 钱昌吉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25-31,共7页
用光纤面板对彩色图象取样并压缩成三基色象,写入液晶光阀,用激光读出,然后实现加密全息记录。利用同一装置又可恢复原彩色图象。文章讨论了存储与恢复的原理,结出了实验过程与结论。
关键词 彩色图象 光纤面板 液晶光阀 加密存储
下载PDF
微光像增强器用核心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金平 张洋 王云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微光像增强器是微光夜视技术的核心器件,决定了整机的视距、清晰度、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详细分析了光纤面板、倒像器、纤维光锥、微通道板等微光像增强器核心材料的原理、特性及发展趋势,展望了微光夜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光夜视 像增强器 光纤面板 微通道板 硬光纤元件
下载PDF
基于多微面光纤面板的仿生复眼图像拼接及定位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超 裘溯 +1 位作者 金伟其 戴佳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4-1150,共7页
为研究仿生复眼系统的图像拼接以及目标定位技术,使用三维设计制图软件Solid Works对9个光学透镜组成的仿生复眼系统镜头支架进行设计;使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特征点进行提取,通过采用欧氏距离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对特征点对进... 为研究仿生复眼系统的图像拼接以及目标定位技术,使用三维设计制图软件Solid Works对9个光学透镜组成的仿生复眼系统镜头支架进行设计;使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特征点进行提取,通过采用欧氏距离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对特征点对进行筛选;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图像进行融合;根据子眼镜头之间相互交叠的信息,选用了双目测距原理对空间目标进行三维定位。搭建了一套视场角为74.3°的视觉系统,得到了一副大视场的仿生复眼拼接图像,对空间4个不同位置的目标进行了定位,证明此仿生复眼系统能够获取大视场的拼接图像,能够对空间目标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眼 图像拼接 目标三维定位 多微面光纤面板
下载PDF
单波长记录二维真彩色全息图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辉 唐继跃 郭履容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0-325,共6页
提出一种方法:用新型的光学元件──三通道光纤面板作为分色与合成元件,使得单波长真彩色全息图的制作大为简化,而且能够提高全息图再现像的亮度和色饱和度。
关键词 光纤面板 真彩色全息图 二维 单波长记录
原文传递
利用光纤面板分色作彩色图像的黑白存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辉 郭履容 +1 位作者 唐继跃 汤一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026-1031,共6页
设计一种新的光学纤维面板——彩色图像分色、合成变换器——进行彩色胶片的黑白存储,黑白胶片拍摄彩色相片,黑白电视影像真彩色化以及彩色图像保密存储等。通过实验为这一元件的彩色图像存储功能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光纤维面板 彩色图像 黑白存储
原文传递
大尺寸聚合物光纤面板制造新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猛 孔德鹏 王丽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9-255,共7页
利用堆积-热融合工艺,将商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低损耗光纤以六方堆积的方式排列在自行设计的模具中,制备光学聚合物光纤面板预制棒后,对预制棒进行切割、拼接,研究了一种制备超大尺寸光纤面板的新技术.拼接面板样品的厚度2 mm,像素直径50... 利用堆积-热融合工艺,将商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低损耗光纤以六方堆积的方式排列在自行设计的模具中,制备光学聚合物光纤面板预制棒后,对预制棒进行切割、拼接,研究了一种制备超大尺寸光纤面板的新技术.拼接面板样品的厚度2 mm,像素直径500μm,总像素数59052,对大尺寸人或物的像具有很好的传递能力.利用该技术制备的大尺寸拼接光纤面板,对于液晶拼接屏中拼接缝的清除以及大屏幕的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 聚合物光纤面板 制造新工艺 液晶拼接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