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ool Wear Rate in Drilling Operation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1
作者 Anil Jindal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2年第1期43-54,共12页
Hole making had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ost prominent machining process, requiring specialized techniques to achieve optimum cutting condition. Drilling can be described as a process where a multi-point tool is u... Hole making had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ost prominent machining process, requiring specialized techniques to achieve optimum cutting condition. Drilling can be described as a process where a multi-point tool is used to remove unwanted materials to produce a desired hole. It broadly covers those methods used for producing cylindrical holes in the work piece. However, high production machining and drilling with high cutting velocity, feed and depth of cut is inherently associated with generation of large amount of heat and high cutting temperature. Such high cutting temperature not only reduces dimensional accuracy and tool life but also impairs the surface integrity of the product. In this case, high pressure coolant (HPC) is very effective to reduce temperature. When temperature is increased a large amount of tool wear appears at the drill bit. In this situation, high temperature either affects roundness of the hole or chip shape and color of chip. HPC is appli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drill bit. HPC has reduced temperature as well as improving roundness and also provide lubrication in the tool tip and surface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ressure COOLANT (HPC) DRILLING chip ROUNDNESS taper and TOOL wear.
下载PDF
TC4钛合金短电弧钻孔工艺性能研究
2
作者 付斐 胡国玉 +2 位作者 张晟晟 王家豪 周建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2,共8页
为了提高小孔钻削的加工效率和尺寸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高效的管电极短电弧钻孔方法。然而,由于电弧放电能量过大与进给速度不匹配,使得高效、高尺寸精度的小孔加工困难重重。文章揭示了基于脉冲电源的短电弧钻孔的工作原理,分析了S... 为了提高小孔钻削的加工效率和尺寸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高效的管电极短电弧钻孔方法。然而,由于电弧放电能量过大与进给速度不匹配,使得高效、高尺寸精度的小孔加工困难重重。文章揭示了基于脉冲电源的短电弧钻孔的工作原理,分析了SEAD的电压电流波形和截面形貌。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电极极性、电压、脉冲频率、占空比和电极进给速率对材料去除率(MRR)、电极相对磨损比(REWR)、平均直径和锥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实验,得到了小孔SEAD参数的最优组合,验证了小孔SEAD的加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加工参数下,小孔SEAD的材料去除率最高,为84.51μm/s,电极相对磨损比较低,为29.34%。加工小孔的最小平均直径和锥度分别为698.49μm和0.00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电弧钻孔 电弧放电 材料去除率 电极相对磨损比 平均直径 锥度
下载PDF
基于振动响应的高速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
3
作者 吴锐东 沈龙江 +1 位作者 姚远 孟凡愚 《铁道车辆》 2024年第4期26-32,95,共8页
针对高速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问题,融合车辆振动响应及其幅值滑动平均值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方法。首先,以国内某型高速动车为对象,采用SIM... 针对高速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问题,融合车辆振动响应及其幅值滑动平均值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方法。首先,以国内某型高速动车为对象,采用SIMPACK进行车辆动力学仿真,定义五类不同等效锥度磨耗状态的车轮踏面,考虑悬挂结构参数、轮轨接触状态等随机因素,获取车体与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其次,结合横向加速度及其幅值滑动平均值,使用特征融合技术建立不同磨耗踏面的多维特征融合数据集;最后,采用Bi-GRU网络建立踏面磨耗状态识别模型,训练模型结构参数并验证其识别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识别高速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准确率优于传统最近邻、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并具备一定抗噪能力。对于线路实测数据集,迁移模型准确率超过98%,证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踏面磨耗 等效锥度 特征融合 状态识别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下载PDF
电蚀轴承延寿试验和延寿机理
4
作者 张斌 方俊 +2 位作者 官磊 连芸英 陈芳华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98,共4页
针对滚道电蚀导致轴承寿命严重缩短的问题,通过轴承强化寿命试验验证金属抗磨剂对电蚀轴承的延寿效果,结果表明:电蚀对轴承寿命的影响是致命的,轴承产生电蚀后,在循环工作应力的作用下会很快发生缺陷扩展剥落失效,其寿命小于无缺陷新轴... 针对滚道电蚀导致轴承寿命严重缩短的问题,通过轴承强化寿命试验验证金属抗磨剂对电蚀轴承的延寿效果,结果表明:电蚀对轴承寿命的影响是致命的,轴承产生电蚀后,在循环工作应力的作用下会很快发生缺陷扩展剥落失效,其寿命小于无缺陷新轴承额定寿命的30%,金属抗磨剂对电蚀轴承有表面强化及缺陷边缘钝化作用,可阻止缺陷扩展剥落,从而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电蚀磨损 抗磨剂 寿命试验
下载PDF
内圈异常二次磷化对铁路轴承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乔辉 沈军 +2 位作者 张正 郑勇 李涛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5,共6页
针对某铁路轴箱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异常二次磷化后轴承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发热故障的问题,进行相关试验以进一步研究内圈二次磷化导致轴承失效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一次磷化,内圈二次磷化的磷化膜厚度更大,磷化腐蚀层更... 针对某铁路轴箱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异常二次磷化后轴承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发热故障的问题,进行相关试验以进一步研究内圈二次磷化导致轴承失效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一次磷化,内圈二次磷化的磷化膜厚度更大,磷化腐蚀层更深,膜层附着力较弱,更易磨损脱落;二次磷化轴承经跑合试验后,内圈磷化膜短期内出现大量磨损,导致轴向游隙异常增大,进而使轴承出现比较严重的偏载现象,同时润滑脂润滑性能下降,内部摩擦发热增大,导致轴承发生严重发热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铁路轴箱轴承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磷化处理 温升 涂层附着力 磨损量
下载PDF
摩擦片偏磨引起的汽车制动低鸣噪声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光荣 谢敏松 +2 位作者 黎军 齐钢 浦新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86,共6页
建立后盘式制动器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制动低鸣噪声的有限元复特征值分析。根据系统的负阻尼比预测系统出现制动噪声的趋势。利用该模型,研究摩擦片切向偏磨对制动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切向偏磨是引起制动低鸣噪声的主要原因。当... 建立后盘式制动器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制动低鸣噪声的有限元复特征值分析。根据系统的负阻尼比预测系统出现制动噪声的趋势。利用该模型,研究摩擦片切向偏磨对制动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切向偏磨是引起制动低鸣噪声的主要原因。当偏磨量大于0.5 mm时,系统的负阻尼比突变,说明发生制动低鸣噪声的可能性极大;同时该噪声的出现与制动压力、摩擦滑动方向、摩擦因数有特定的关系。该计算结果与噪声试验结果完全一致,为消除该制动低鸣噪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摩擦 制动低鸣 偏磨 复特征值分析
下载PDF
摩擦片偏磨引起制动低鸣噪声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常庆斌 浦新宇 +1 位作者 张志坚 张光荣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1期68-71,共4页
从影响制动低鸣噪声的影响因素入手,抓取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制动卡钳,重新设计制动卡钳,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改善摩擦片偏磨这个主要因素,从而达到消除制动低鸣噪声的目的。前期利用CAE分析、台架验证及整车验证等方法,对影响因素摩... 从影响制动低鸣噪声的影响因素入手,抓取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制动卡钳,重新设计制动卡钳,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改善摩擦片偏磨这个主要因素,从而达到消除制动低鸣噪声的目的。前期利用CAE分析、台架验证及整车验证等方法,对影响因素摩擦片偏磨进行评估,最终通过整车路试充分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对制动低鸣噪声评价及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制动卡钳 摩擦片 偏磨 低鸣噪声 评估
下载PDF
采煤机摇臂浮动油封频繁漏油及损坏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翟雨生 贠瑞光 刘峰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81-282,共2页
对浮动油封频繁漏油及损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返厂大修摇臂的拆解及测量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行星减速器中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磨损严重,内部游隙严重超差是造成浮动油封频繁漏油及损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采煤机 浮动油封 漏油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磨损
下载PDF
锥形PDC齿耐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滨 邹德永 +2 位作者 林森 何仁清 陆桃妹 《石油机械》 2015年第7期23-26,共4页
犁削型PDC钻头采用异于常规PDC复合片的锥形PDC齿作为切削单元,具备钻进硬地层的能力。利用VTL机床对锥形齿进行了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切削角和不同齿形对锥形PDC齿耐磨性能的影响,优选出耐磨性能好的齿形及切削角,并与常规PDC齿的耐磨... 犁削型PDC钻头采用异于常规PDC复合片的锥形PDC齿作为切削单元,具备钻进硬地层的能力。利用VTL机床对锥形齿进行了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切削角和不同齿形对锥形PDC齿耐磨性能的影响,优选出耐磨性能好的齿形及切削角,并与常规PDC齿的耐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锥顶角一定时,随着正切削角由5°增大到21°,锥形PDC齿的耐磨性能呈现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的趋势,正切削角在12°~17°时锥形PDC齿的耐磨性能最好;当正切削角一定时,在锥顶角由68°增大到75°的过程中,锥形PDC齿的耐磨性能下降。为提高锥形PDC齿的耐磨性能,应设计适合锥形PDC齿的具有较大合成腔室的顶压机,同时对钻头水力参数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PDC齿 耐磨性能 正切削角 锥顶角
下载PDF
BTA刀具导向块的形数与加工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翠萍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62-66,共5页
本文通过对BTA刀具导向块各参数的作用分析,研究了导向块倒锥量的取值原则和导向块前部形状的改进措施;给出了刀具导向块数目不同时倒锥量的最佳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导向块改形后可明显降低其自身磨损和提高加工质量.
关键词 BTA刀具 导向块 形状 数目 加工质量 刀具
下载PDF
锥部磨损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坤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349,共6页
金属磨损微粒作为最主要的磨损微粒,可导致无菌性松动。近年来,随着金属对金属假体应用的减少,逐渐认识到锥部磨损亦是金属磨损微粒的主要来源。锥部磨损主要和头柄材质、头柄锥度等相关。文章对锥部磨损的力学机制、细胞机制进行分析,... 金属磨损微粒作为最主要的磨损微粒,可导致无菌性松动。近年来,随着金属对金属假体应用的减少,逐渐认识到锥部磨损亦是金属磨损微粒的主要来源。锥部磨损主要和头柄材质、头柄锥度等相关。文章对锥部磨损的力学机制、细胞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其手术预防、药物预防,及由此产生的局部组织不良反应诊治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微粒 锥部 局部组织不良反应
下载PDF
砂轮磨损对锥度球头立铣刀前角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文胜 何林 +1 位作者 赵先锋 周兆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8-230,共3页
基于直柄球头立铣刀前后刀面的磨削加工运动关系,推导出锥度球头立铣刀前刀面的磨削加工运动关系,以SolidWorks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Basic 6.0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锥度球头立铣刀前刀面的磨削加工仿真系统和刀具参数分析系统,从... 基于直柄球头立铣刀前后刀面的磨削加工运动关系,推导出锥度球头立铣刀前刀面的磨削加工运动关系,以SolidWorks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Basic 6.0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锥度球头立铣刀前刀面的磨削加工仿真系统和刀具参数分析系统,从而模拟加工出锥度球头立铣刀的前刀面,得出较为理想的刃形曲线。然后分析了砂轮直径磨损对锥度球头立铣刀球刃前角和周刃前角的影响,用以指导锥度球头立铣刀的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度球头立铣刀 前角 砂轮磨损 仿真
下载PDF
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配流副锥度角的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少年 梁涛 +3 位作者 包尚令 王煜 周致元 李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0-29,F0003,共11页
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是将液压马达与发电机一体化的新一代液压能量回收装置,缸体-配流轴组成的配流副是其关键摩擦副之一,配流副配合面锥度角的选择对马达的配流、承载和摩擦磨损特性有重要影响。该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测... 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是将液压马达与发电机一体化的新一代液压能量回收装置,缸体-配流轴组成的配流副是其关键摩擦副之一,配流副配合面锥度角的选择对马达的配流、承载和摩擦磨损特性有重要影响。该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的方法,探讨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配流副锥度角的最优值选择。首先根据配流副结构与尺寸,明确锥度角范围,然后以36°、39°、42°和45°共4个配流副锥度角为对象。分别从流场仿真、弱流固耦合和摩擦磨损试验3个方面,评价各锥度角配流副的柱塞腔油液压力与压力脉动、配流副部件应力与变形、配流副摩擦磨损等性能。结果发现配流副锥度角为42°和45°时,位于配流副上死点的柱塞腔内油液压力和压力波动较小,压力分别为4.66、4.62 MPa、压力波动幅度分别为3.307和3.246 MPa;在柱塞腔与高压油孔接通阶段,柱塞腔油液压力波动幅度分别为0.324、0.322 MPa;两种锥度角下的配流轴最大等效应力皆远小于其屈服强度;锥度角为42°缸体的最大等效应力占屈服强度比例较45°锥度角大0.74个百分点,最大变形量大0.251μm;两种锥度角的配流副没有强度失效的风险,虽然有微量弹性变形,但对配流副的正常工作影响极小。相较于45°锥度角,42°锥度角摩擦副的平均摩擦系数小0.012,且波动小、稳定性好;上、下试件的磨损率分别小1.966×10^(-6)和7.601×10^(-6)mm^(3)/(N·mm)。所以42°锥度角有利于能量回收马达配流副的稳定工作及高效运转。研究结果可为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达 流场 仿真 应力 变形 配流副 锥度角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多线切割机导轮轴套结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强 陈再良 《轴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共4页
针对多线切割设备中导轮定位的角接触关节轴承在径向力下由于微小摆动而磨损,导致定位精度下降影响切割良率的问题,通过研究关节轴承的磨损机理,设计了锥面和凸缘端面双面定位的锥形轴套替代关节轴承。经试验证明,锥形轴套限制了转动自... 针对多线切割设备中导轮定位的角接触关节轴承在径向力下由于微小摆动而磨损,导致定位精度下降影响切割良率的问题,通过研究关节轴承的磨损机理,设计了锥面和凸缘端面双面定位的锥形轴套替代关节轴承。经试验证明,锥形轴套限制了转动自由度,可有效降低轴套的磨损,提高导轮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关节轴承 转动自由度 锥形轴套 磨损
下载PDF
电火花加工中减小电极损耗的方法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红桥 曹明让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89,共5页
制作一种电火花小孔加工用Cu-Ni复合电极,其原理是基于电镀层和基体材料性能的差异,改变电极材料电蚀性能,保证电极端面和侧面的均匀损耗。在D703F型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上,用Cu-Ni电极加工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与常用的普通铜管电... 制作一种电火花小孔加工用Cu-Ni复合电极,其原理是基于电镀层和基体材料性能的差异,改变电极材料电蚀性能,保证电极端面和侧面的均匀损耗。在D703F型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上,用Cu-Ni电极加工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与常用的普通铜管电极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Cu-Ni复合电极的电极损耗明显降低,同时改善了因电极损耗引起的被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损耗 锥度 补偿 电镀 复合电极 电火花小孔加工
下载PDF
车轮磨耗对轮轨匹配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闯 李国栋 +1 位作者 宋春元 李晓峰 《中国铁路》 2017年第12期23-28,共6页
轮轨匹配是影响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车轮型面可以提高轮轨匹配特性,从而减小轮轨间作用力。选取一列状态良好、运行固定交路的高速动车组进行长期跟踪测试,对比分析不同里程下的车轮踏面状态,对照相应里程时的车辆动... 轮轨匹配是影响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车轮型面可以提高轮轨匹配特性,从而减小轮轨间作用力。选取一列状态良好、运行固定交路的高速动车组进行长期跟踪测试,对比分析不同里程下的车轮踏面状态,对照相应里程时的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研究各磨耗阶段轮轨匹配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车轮 轮轨匹配 等效锥度 磨耗 动力学
下载PDF
高强钢FL450X铸坯宽面边部纵向沟槽的成因分析
17
作者 蒋昭阳 李建英 +6 位作者 李超 刘冠华 张通 薛强 武冠华 高江涛 王建兴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2期89-90,125,共3页
唐钢1700热轧线FL450X连铸板坯生产的过程中,板坯宽面边部经常出现纵向沟槽缺陷,主要集中分布在距铸坯宽面边部25~100 mm的位置,宽度为15~30 mm,深度为2~6 mm,对钢坯及成品的表面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该问题,主要对连铸板坯宽面边... 唐钢1700热轧线FL450X连铸板坯生产的过程中,板坯宽面边部经常出现纵向沟槽缺陷,主要集中分布在距铸坯宽面边部25~100 mm的位置,宽度为15~30 mm,深度为2~6 mm,对钢坯及成品的表面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该问题,主要对连铸板坯宽面边部纵向沟槽的基本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增加结晶器锥度系数以及减少结晶器铜板磨损等一系列可靠的控制措施,解决了现场实际生产中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沟槽 板坯 结晶器锥度 铜板磨损
下载PDF
金属嵌件塑料件模具磨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燕华 朱芬芳 王宏霞 《模具技术》 2014年第2期41-43,共3页
分析了带有金属嵌件的塑料件在成型过程中,金属嵌件容易从定位处脱落从而对模具产生磨损的原因。论述了对金属嵌件定位针结构、模具结构设计及嵌件的定位方法等进行改善的措施,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了采用通过斜销定位嵌件方法。通过试... 分析了带有金属嵌件的塑料件在成型过程中,金属嵌件容易从定位处脱落从而对模具产生磨损的原因。论述了对金属嵌件定位针结构、模具结构设计及嵌件的定位方法等进行改善的措施,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了采用通过斜销定位嵌件方法。通过试模,达到了预期的模具磨损完全消除的效果,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嵌件 模具磨损 斜销 结构
下载PDF
制动摩擦片的偏磨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二娜 《上海节能》 2021年第11期1268-1272,共5页
为快速检验摩擦片在工作中的磨损性能,搭建了某车型的制动系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二次开发模拟了汽车制动过程中各零部件的行为状态,得到了摩擦片磨损和偏磨数据,并依据仿真分析结果对现有设计进行偏磨评价和优化。通过更... 为快速检验摩擦片在工作中的磨损性能,搭建了某车型的制动系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二次开发模拟了汽车制动过程中各零部件的行为状态,得到了摩擦片磨损和偏磨数据,并依据仿真分析结果对现有设计进行偏磨评价和优化。通过更改支架结构,在最小设计变更的前提下改善了偏磨,为制动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指导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制动 Archard磨损 偏磨 优化
下载PDF
影响宽厚板连铸机结晶器寿命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20
作者 马海涛 《甘肃冶金》 2010年第4期18-19,21,共3页
分析了影响厚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使结晶器使用寿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 结晶器 锥度 铜板磨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