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ldren's Fantasy With Mythical Echoes: Redefining Womanhood and Greekness
1
作者 Evangelia Moul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8期785-792,共8页
Ancient Greece having survived uninterruptedly through centuries, consists an incontestably cultural capital of overriding importance for the global community and especially for Greece itself. Mythical elements usuall... Ancient Greece having survived uninterruptedly through centuries, consists an incontestably cultural capital of overriding importance for the global community and especially for Greece itself. Mythical elements usually become frameworks or structures, in which Greek literary tradition encodes Greek national virtues and promotes nationalistic goals. On the other hand, myth's adaptations to different chrono-topes generate diversified cultural reception, adjusted to the era and the audience's expectations. The mythical figures are constantly invested in different conceptual schemata,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altered way of thinking. Myth is also usually embedded in or underlies fantasy genre, which becomes a vehicle for utterances on women's rights. In this paper, we are going to examine closely three "fantasy" novels for children with mythical intertextual elements: The Fortunate lsles (1989), Torch (1987), and Sirena (1998), whose plot takes place in Greece and we will try to explore: (1) how is Greekness being perceived and presented; and (2) how is female identity being introjected or depicted, in order to find out if the subversive potential of the fantasy genre reworks and rationalizes femininity and Greekness, which have for so long been exploited by the patriarchal or nationalistic status qu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TH FANTASY Greekness womanhood PATRIARCHY SUBVERSION
下载PDF
“Do You Want This Life of Yours?”-Quest for Identity in Chenmo Zhi Dao
2
作者 WU Xiaoli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24年第4期182-187,共6页
The novel Islands of Silence by Wei-chen Su,a female writer from Taiwan,explores the identity and roles of women by portraying two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name,Chenmian,who struggles with her unbearable reality from ... The novel Islands of Silence by Wei-chen Su,a female writer from Taiwan,explores the identity and roles of women by portraying two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name,Chenmian,who struggles with her unbearable reality from her family,desperately trying to build a“solid”identity for herself.The character is so eager to have ways out that she imagines another totally different self,with a happy marriage in a lovely family.In the novel,the single Chenmian travels around the world while the alter ego lives a stable life in Taiwan.Through the intertwined story lines of both Chenmians,Su challenged our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female identity;attempted to destabiliz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womanhood.This concept starts with Chenmian’s quest for an essential womanhood,but ends with her realization of its indefinit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chen Su Islands of Silence womanhood female sexuality MATERNITY
下载PDF
从嘉莉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及其内在矛盾性 被引量:41
3
作者 林斌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70,172,共9页
在美国文学史上 ,德莱塞塑造的嘉莉妹妹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关于作者对嘉莉的“堕落”所采取的“暧昧”立场 ,评论界从最初口诛笔伐到后来毁誉参半的态度转变代表了女性主义发展的成果。本文从上个世纪之交美国“新女性”的崛起... 在美国文学史上 ,德莱塞塑造的嘉莉妹妹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关于作者对嘉莉的“堕落”所采取的“暧昧”立场 ,评论界从最初口诛笔伐到后来毁誉参半的态度转变代表了女性主义发展的成果。本文从上个世纪之交美国“新女性”的崛起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出发 ,尝试解读嘉莉妹妹形象的女性主义内涵 ,并通过考察作者与当时主流文化中的“女性特质”意识形态之间的微妙关系来揭示其在这部小说中最终放弃道德评判的社会文化根源 ,从而对德莱塞女性观的内在矛盾性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女性” 女性特质 《嘉莉妹妹》 女性观
下载PDF
音情之悲与词体之尊——李清照《词论》新探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玉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0,共7页
李清照《词论》梳理词史,从本质上说,并非要做一种文学史层面的学术考察,而是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尊体观念蓄势。音律问题只是李清照勘察唐五代北宋词史的学术基础,而在音乐和歌词中抒发悲哀情感和张扬凄美意识,才是李清照心目中... 李清照《词论》梳理词史,从本质上说,并非要做一种文学史层面的学术考察,而是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尊体观念蓄势。音律问题只是李清照勘察唐五代北宋词史的学术基础,而在音乐和歌词中抒发悲哀情感和张扬凄美意识,才是李清照心目中的填词高境,而李清照自己的词也是以带有文人气质的悲音悲情和深意远韵为主导的,以此可见李清照理论与创作的一致性。李清照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尊体观念,决定了她的批评只能是以否定为基本方式。李清照不取传统文学批评“摘句”的批评模式,而注重在清理词史的过程中来论定词人得失,更具理论的涵盖力。她的著述视野既有创作者的理论自审,也有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和研究者的条贯分析,其中更融入了女性的冷静细密和恢复词体本原之尊的使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词史 别是一家 尊体 悲音悲情 女性意识
下载PDF
黄庭坚艳情词的佛禅观照 被引量:5
5
作者 彭国忠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3,共5页
黄庭坚出于佛禅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有意创制艳情词。这首先与他的佛学经历、佛学修为,禅宗特别是黄龙派的刚猛禅风有关;其次,与佛禅的女性态度,以及黄庭坚本人所受到的佛禅无差别对待"中道观"的思想有关;再次,与他的词学观有... 黄庭坚出于佛禅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有意创制艳情词。这首先与他的佛学经历、佛学修为,禅宗特别是黄龙派的刚猛禅风有关;其次,与佛禅的女性态度,以及黄庭坚本人所受到的佛禅无差别对待"中道观"的思想有关;再次,与他的词学观有关,他所秉持的词学观,也深受佛禅思想影响。南宋陈善、朱熹等人,对黄庭坚创作艳情词的良苦用心和慈悲用意,做了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情词 救世情怀 佛学经历与修为 女性态度 佛禅思想 词学观
下载PDF
黑人女性的凝聚之力——对《宠儿》中塞丝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2
6
作者 屈婉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8,共5页
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叙述了在白人权威肆意践踏性别尊严、蔑视种族身份的文化语境中,黑人女性所进行的百折不挠的文化身份和生存价值的追求,并由此揭示了作家特有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要争取真正意义上的生存,黑人女性就必须... 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叙述了在白人权威肆意践踏性别尊严、蔑视种族身份的文化语境中,黑人女性所进行的百折不挠的文化身份和生存价值的追求,并由此揭示了作家特有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要争取真正意义上的生存,黑人女性就必须首先结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 自我 文化身份 姐妹情谊 母女关系
下载PDF
女性主义形象的颠覆——从“纯女性”到“新女性”——解读《黄色墙壁纸》中角色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9-81,共3页
20世纪之前,女人所扮演的角色是由男人分配和限定的,所有的女性行为都被局限在既定的、由男性确定的参数上。《黄色墙壁纸》是美国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大胆地挑战了“崇尚纯女性”的理论,有力地尝试了寻回... 20世纪之前,女人所扮演的角色是由男人分配和限定的,所有的女性行为都被局限在既定的、由男性确定的参数上。《黄色墙壁纸》是美国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大胆地挑战了“崇尚纯女性”的理论,有力地尝试了寻回失去的女性话语权。本文旨在就小说中的文本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对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解读。女性的不安定是对男性施加的巨大压力的反抗。她们或者选择死亡,或者选择疯狂来解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她们要颠覆强加在她们身上的思想,正确确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从而以“新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平等的智性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女性 新女性 女性角色 话语权
下载PDF
浅析《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形象塑造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白振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薛宝钗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淑女形象 ,在她身上我们确实能够看到许多美的东西 ,天资聪慧 ,容艳貌美 ,知书达礼 ,雍容华贵 ;但她毕竟深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 ,她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伦理观造成了她一生不可避免的... 薛宝钗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淑女形象 ,在她身上我们确实能够看到许多美的东西 ,天资聪慧 ,容艳貌美 ,知书达礼 ,雍容华贵 ;但她毕竟深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 ,她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伦理观造成了她一生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本文通过对薛宝钗美丑两个方面的对照分析 ,诠释薛宝钗这个艺术形象的批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钗之美 市侩女性 宝钗之悲
下载PDF
清代闺秀诗学中“江山之助”观念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清秀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7-176,共10页
"江山之助"是闺秀诗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清代闺秀游湖赏花的闺中之游、登山涉水的行旅壮游与游记画卷中的闺中卧游,都很好地诠释了刘勰"得江山之助"的诗学理论。从《诗经》里的汉广游女到有"山水癖"的... "江山之助"是闺秀诗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清代闺秀游湖赏花的闺中之游、登山涉水的行旅壮游与游记画卷中的闺中卧游,都很好地诠释了刘勰"得江山之助"的诗学理论。从《诗经》里的汉广游女到有"山水癖"的清代闺秀,因"得江山之助"而使女性文学具有了远较以往丰富与深刻的内涵;闺秀在践行"江山之助"的同时又将女性特质融入其中,使之成为闺秀诗学中的重要概念,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山之助 闺秀诗学 行旅 卧游
下载PDF
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之路——写在奥斯丁逝世两百周年之际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燕晖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83-190,共8页
女性主义批评在简·奥斯丁经典地位的确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确立了奥斯丁的女性主义作家身份。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奥斯丁研究涉及诸多重要话题,包括"女性写作传统"、"女性观"、"婚恋主题"等... 女性主义批评在简·奥斯丁经典地位的确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确立了奥斯丁的女性主义作家身份。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奥斯丁研究涉及诸多重要话题,包括"女性写作传统"、"女性观"、"婚恋主题"等。这些话题勾勒出了奥斯丁的"女性主义"之路,不仅与18世纪的英国女性有关,也与当代女性身份建构有关,更事关当代两性社会的发展与走向,关注与探讨这些议题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奥斯丁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传统 女性观 婚恋主题
下载PDF
试论福克纳《干旱的九月》中明妮·库珀小姐的疯癫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文宁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5-49,共5页
福克纳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女主人公明妮.库珀小姐年轻的时候是小镇社交场所一朵欢蹦乱跳的火焰,出尽风头,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却被摒弃,之后更因为她的行为与淑女标准的冲突导致她在小镇上被孤立,因而心理上受到严重压抑。同时,她... 福克纳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女主人公明妮.库珀小姐年轻的时候是小镇社交场所一朵欢蹦乱跳的火焰,出尽风头,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却被摒弃,之后更因为她的行为与淑女标准的冲突导致她在小镇上被孤立,因而心理上受到严重压抑。同时,她生活在一个种族主义占绝对优势的文化语境里,这个语境必然导致心理与精神的干旱、病态。白人种族主义意识不但是对黑人的压迫,也是对白人人性的摧残。正是在这一特殊环境下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了明妮小姐的精神崩溃,使她成为南方淑女神话的牺牲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南方淑女神话 种族主义 疯癫
下载PDF
“真正的女性”的觉醒与背叛──评《堕落之后》中的家庭主妇―母亲角色
12
作者 姚小娟 于金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8-60,83,共4页
20世纪早期,"真正的女性"将女性禁棝于顺从听话的女儿,贤淑的妻子和牺牲的母亲。在《堕落之后》中,阿瑟.米勒描述了家庭主妇—母亲露丝为了做顺从女儿所受到的痛苦,同时也刻画了露丝为了挣脱贤妻良母的束缚而背叛丈夫和儿子... 20世纪早期,"真正的女性"将女性禁棝于顺从听话的女儿,贤淑的妻子和牺牲的母亲。在《堕落之后》中,阿瑟.米勒描述了家庭主妇—母亲露丝为了做顺从女儿所受到的痛苦,同时也刻画了露丝为了挣脱贤妻良母的束缚而背叛丈夫和儿子的觉醒过程。通过家庭主妇—母亲追求自我,实现自己的抱负并满足自己需求的抗争,米勒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创造真实可信的、正面的、反抗的家庭主妇—母亲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正的女性 《堕落之后》 家庭主妇 母亲 觉醒 背叛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性别意义
13
作者 李自芬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3-126,130,共5页
20世纪80年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突破了50~70年代的单一刻板模式,变得多姿多彩。这种变化主要有三种趋势:一种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反叛,以对抗男性中心文化;一种是向传统女性形象的回归;一种是试图寻求一种独立、平等、和谐的新型两... 20世纪80年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突破了50~70年代的单一刻板模式,变得多姿多彩。这种变化主要有三种趋势:一种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反叛,以对抗男性中心文化;一种是向传统女性形象的回归;一种是试图寻求一种独立、平等、和谐的新型两性关系。这种女性形象的分化反映了传统的女性价值观受到质疑和解构,女性逐渐成为社会性别关系的一个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性别关系 黑衣女人 女人味 理想女性
下载PDF
The Construction of"New Woman" in Chen Hengzhe's Autobiography
14
作者 Tieniu Che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12期739-756,共18页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autobiography of Chen Hengzhe (1890-1976) (see Appendix), a relatively less studied woman writer, historian, and critic in modem China. Through the study in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pursui...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autobiography of Chen Hengzhe (1890-1976) (see Appendix), a relatively less studied woman writer, historian, and critic in modem China. Through the study in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pursuit of modem education, simple appearance, great leaders, and the ambassadors of culture, the author'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Chen's construction of"new woman" has been influenced by complex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rces such a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iconoclastic spiri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Meanwhile, Chen's gender consciousness is also an important element. Moreover, Chen's pioneering standing and her own experiences of studying abroad makes her take the lead in conceiving women's leadership and their roles in global culture communications. In the late Qing and the early Republic, traditional values and norms of womanhood were severely challenged. Chen's construction of"new woman" is her conscious effort to define a new womanhood and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ongoing exploration of Chinese women for modem womanhoo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Chen's "new woman", this paper seeks to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modem Chinese women's exploration of modem womanh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woman culture and politics modem China womanhood AUTOBIOGRAPHY Chen Hengzhe
下载PDF
Being a Woman in the 1950s and the 1960s:Women and Everyday Life in Ginger and Rosa
15
作者 Ezgi Sertalp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20年第2期102-116,共15页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everyday life and reflect on the meanings of being a woman in the 1950s and the 1960s over Sally Potter’s film Ginger and Rosa(2012a).The 1950s a...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everyday life and reflect on the meanings of being a woman in the 1950s and the 1960s over Sally Potter’s film Ginger and Rosa(2012a).The 1950s and the 1960s are marked with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terms of the social statuses and everyday lives of women in many countries all around the world.Women began to question their gendered roles and performances,resist“doing gender”and speak out“the problem that has no name”in these years,which would then evolve into the second-wave feminist movement—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period in women’s history.Therefore,an analysis of this specific period is considered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everyday life.Thus,the present study first add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everyday life in general terms,discuss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and how we are taught to do gender through socialization.Then,it examines women’s practices,performances,relationships,conflicts,and resistances in their everyday lives throughout the 1950s and the 1960s over the film Ginger and Rosa.Considering the historical,social,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at the time,this study tries to explore significant issues within feminist studie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and female friendship/sisterhood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the film,and comprehend what it meant to be a young girl,a woman,a wife,and a mother in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spheres in these years based upon the director’s own experiences and mem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DER everyday life womanhood SOCIALIZATION women’s movement
下载PDF
无声的惶恐——对《编织婴儿篮的惶恐》的女性主义思想评析
16
作者 周碧文 张芬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8-51,共4页
《编织婴儿篮的惶恐》是美国女作家帕特丽夏·海斯密斯生前发表的唯一一篇蕴涵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戴安娜这位成功新女性的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生动地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女性在初步取得了与男性相同的社会权... 《编织婴儿篮的惶恐》是美国女作家帕特丽夏·海斯密斯生前发表的唯一一篇蕴涵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戴安娜这位成功新女性的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生动地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女性在初步取得了与男性相同的社会权利之后内心所产生的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作家在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下,对妇女解放的何去何从表现出深刻的关注与思考,反映出作家对女性性别角色内涵的深层思索。女性解放不能以女性天性的丧失为代价,女性在寻求实现自我的同时,绝不能舍弃女性生命本体的自然特质,不能舍弃自然的妻性和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运动 《编织婴儿篮的惶恐》 女性自然特质
下载PDF
凯蒂·康普生: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17
作者 余锦云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71-77,共7页
许多评论家谴责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女主角凯蒂·康普生是一个堕落的女人,认为她使康普生家走向了衰落,另有一些人赞扬她是一个敢于反叛传统家庭与社会的英雄。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欠公正。其实,凯蒂从... 许多评论家谴责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女主角凯蒂·康普生是一个堕落的女人,认为她使康普生家走向了衰落,另有一些人赞扬她是一个敢于反叛传统家庭与社会的英雄。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欠公正。其实,凯蒂从一个纯真美丽、勇敢自信并具反叛精种的女孩沦为妓女,并最终沦为纳粹军官的情妇有其特殊的社会原因。应该说,她是美国南方妇道传统与双重标准的牺牲品,凯蒂的堕落和毁灭是来自男权制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势力共同作用造成的必然结果。福克纳借凯蒂的悲剧批判旧制度,谴责各种非人道的道德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的摧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现代文学 福克纳 小说 人物形象 《喧哗与骚动》 凯蒂·康普生 男权社会 南方妇道传统 悲剧
下载PDF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中玛蒂的母亲形象分析
18
作者 张梦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8-61,共4页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是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格罗丽亚·内勒的处女作。当前关于内勒该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层面,即以整体的视角剖析黑人女性受到的压迫和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而很少将注意力集中于小说中的某一个具体角...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是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格罗丽亚·内勒的处女作。当前关于内勒该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层面,即以整体的视角剖析黑人女性受到的压迫和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而很少将注意力集中于小说中的某一个具体角色。主人公玛蒂的母亲形象在该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文章运用女性主义、妇女主义的相关理论和母性观点分析玛蒂的自然母亲形象和社区母亲形象,并指出其社区母亲形象的来源、积极影响和缺失,进而判断出《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中的玛蒂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 玛蒂 母亲形象 格罗丽亚·内勒
下载PDF
女性,母亲,爱的宽容——谈阿莫多瓦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被引量:3
19
作者 一了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2-73,共2页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是阿莫多瓦的女性电影之一。它以一种理解和关怀的姿态,细腻温情地刻画了女性敏感的精神世界,成功地展示了女性的爱及爱的宽容。
关键词 阿莫多瓦 女性 宽容
下载PDF
谈秋瑾女性话语的嬗变
20
作者 武文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以东渡日本参加革命为界限 ,秋瑾的女性话语可分为两个时期 :东渡前 ,秋瑾是“名门闺秀” ,她的女性话语特征表现为“风花雪月、闲愁离恨” ;东渡后 ,秋瑾参加了革命 ,她成为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浙江分会的领导人 ,她的女性话语... 以东渡日本参加革命为界限 ,秋瑾的女性话语可分为两个时期 :东渡前 ,秋瑾是“名门闺秀” ,她的女性话语特征表现为“风花雪月、闲愁离恨” ;东渡后 ,秋瑾参加了革命 ,她成为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浙江分会的领导人 ,她的女性话语则表现为五个特征 :对清廷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揭露 ;表达她救国的雄心壮志 ;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 ;宣传男女平权 ;表现她国事第一的崇高品质。在新生代女作家正从事“身体写作”的今天 ,我们重提秋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话语 男女平权 国事第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