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s of Carrier Confinement at β-FeSi_2-Si Heterojunction by Electroluminescence
1
作者 李成 末益崇 长谷川文夫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3,共4页
A Si p-π-n diode with β-FeSi 2 particles embedded in the unintentionally doped Si (p--type) was designed for determining the band offset at β-FeSi 2-Si heterojunction.When the diode is under forward bias,the elec... A Si p-π-n diode with β-FeSi 2 particles embedded in the unintentionally doped Si (p--type) was designed for determining the band offset at β-FeSi 2-Si heterojunction.When the diode is under forward bias,the electrons injected via the Si n-p- junction diffuse to and are confined in the β-FeSi 2 particles due to the band offset.The storage charge at the β-FeSi 2-Si heterojunction inversely hamper the further diffusion of electrons,giving rise to the localization of electrons in the p--Si near the Si junction,which prevents them from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channels.This results in electroluminescence (EL) intensity from both Si and β-FeSi 2 quenching slowly up to room temperature.The temperature dependent ratio of EL intensity of β-FeSi 2 to Si indicates the loss of electron confinement following thermal excitation model.The conduction band offset between Si and β-FeSi 2 is determined to be about 0 2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si heterojunction ELECTROLUMINESCENCE band offset carrier confinement
下载PDF
退火温度和β-FeSi2薄膜厚度对n-β-FeSi2/p-Si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郁操 侯国付 +3 位作者 刘芳 孙建 赵颖 耿新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2-665,676,共5页
本文采用室温直流磁控溅射Fe-Si组合靶的方法,并通过后续退火温度的优化得到了单一相高质量的β-FeSi2薄膜。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未掺杂的β-FeSi2薄膜在室温下是n型导电的,其电学特性存在一个退火温度的最优点:800℃。而且... 本文采用室温直流磁控溅射Fe-Si组合靶的方法,并通过后续退火温度的优化得到了单一相高质量的β-FeSi2薄膜。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未掺杂的β-FeSi2薄膜在室温下是n型导电的,其电学特性存在一个退火温度的最优点:800℃。而且在这个最佳温度点上,在Si(111)衬底上外延得到的薄膜载流子迁移率比在Si(100)上高出了一倍多。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Si(111)单晶片作为外延生长β-FeSi2薄膜的衬底,并通过退火温度和薄膜厚度的优化制备出了国内第一个n-β-FeSi2/p-Si异质结太阳电池,其Jsc=7.90 mA/cm2,Voc=0.21V,FF=0.23,η=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薄膜 直流磁控溅射 退火温度 异质结太阳电池
下载PDF
以Si-CaO/Al_(2)O_(3)-Si为连接层的C/C复合材料扩散连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其剪切强度
3
作者 贾建刚 高康博 王晓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838,共10页
CaO/Al_(2)O_(3)用于SiC之间的扩散连接,具有接头强度高、连接可靠等优点,但CaO/Al_(2)O_(3)与C/C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差,不宜直接用于C/C复合材料的扩散连接。为解决C/C复合材料难以焊接以及连接接头强度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Si-CaO/Al_(2)... CaO/Al_(2)O_(3)用于SiC之间的扩散连接,具有接头强度高、连接可靠等优点,但CaO/Al_(2)O_(3)与C/C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差,不宜直接用于C/C复合材料的扩散连接。为解决C/C复合材料难以焊接以及连接接头强度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Si-CaO/Al_(2)O_(3)-Si复合夹层作为连接层,对C/C复合材料进行扩散连接,通过Si与C/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C以及SiC与CaO/Al_(2)O_(3)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高强度接头。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的剪切强度先升高后下降。1500℃保温90 min的接头,剪切强度达到38.17 MPa,连接接头内部形成“富Si的过渡层-中间层-富Si的过渡层”对称结构,接头中生成的物相主要包含SiC以及由Al_(2)SiO_(5)、SiO_(2)、CaAl_(4)O_(7)等构成的复合玻璃相,剪切断裂主要发生在C/C基体上,说明接头强度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超过了基体强度,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连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O/Al_(2)O_(3)-si夹层 C/C复合材料 扩散连接 微观组织 剪切强度
下载PDF
Si和6H-SiC衬底上β-FeSi_2薄膜的制备
4
作者 宁耀斌 蒲红斌 +2 位作者 陈春兰 李虹 李留臣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9-632 638,共5页
以6H-SiC(0001)Si面和Si(100)为衬底,采用磁控溅射Fe-Si合金靶和Si靶两靶共溅射的方法,并经过后续的快速退火成功制备了β-FeSi2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和电子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衬底对薄膜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 以6H-SiC(0001)Si面和Si(100)为衬底,采用磁控溅射Fe-Si合金靶和Si靶两靶共溅射的方法,并经过后续的快速退火成功制备了β-FeSi2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和电子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衬底对薄膜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i衬底不同,6H-SiC为衬底所生长的FeSix薄膜与衬底之间很难产生相互扩散,导致薄膜中的Si原子主要来源于靶材。同时分析不同退火温度对6H-SiC衬底和Si衬底上的FeSix薄膜的影响,并相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衬底Si(100)和6H-SiC(0001)Si面所生长的薄膜经900℃退火时皆完全转化为多晶β-FeSi2相,其择优取向皆为(220)/(202),且随温度从500℃到900℃的不断上升,(220)/(202)衍射峰的强度增强,半高宽变小,得到900℃下的半高宽为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薄膜 6H-siC衬底 SI衬底 磁控溅射
下载PDF
β-FeSi_2(n)/c-Si(p)HIT型太阳能电池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聂慧军 刘淑平 +1 位作者 吕雁文 杨大洋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3-27,共5页
运用afors-het软件对β-FeSi2(n)/a-Si(i)/c-Si(p)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进行模拟,依次讨论了本征层、发射层、界面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本征层电池性能提高,但随着本征层厚度的增加载流子收集率下降、串联电阻增大,造成电池光... 运用afors-het软件对β-FeSi2(n)/a-Si(i)/c-Si(p)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进行模拟,依次讨论了本征层、发射层、界面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本征层电池性能提高,但随着本征层厚度的增加载流子收集率下降、串联电阻增大,造成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下降;发射层厚度的增加使得载流子的收集率下降造成光电转化效率下降,同时发射层掺杂浓度增大虽然使得内建电场强度增大,但载流子的复合也会加大,最终使得电池性能保持稳定;界面态使得电池性能下降,为使电池获得较好性能,界面态密度应尽可能小于1011 cm–2·e V–1。通过优化,最终使得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环保型材料 HIT型太阳能电池 本征层 界面态密度 afors-het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near-infrared photodiode detectors based on β-FeSi_2/4H-SiC heterojunctions 被引量:1
6
作者 蒲红斌 贺欣 +2 位作者 全汝岱 曹琳 陈治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47-452,共6页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ear-infrared p-type β-FeSi2/n-type 4H-SiC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with semiconducting silicide(β-FeSi2) as the active region for the first time.The opto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o...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ear-infrared p-type β-FeSi2/n-type 4H-SiC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with semiconducting silicide(β-FeSi2) as the active region for the first time.The opto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otodetector are simulated using a commercial simulator at room tempera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todetector has a good rectifying character and a good response to near-infrared light.Interface states should be minimized to obtain a lower reverse leakage current.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the β-FeSi2/4H-SiC detector,which consists of a p-type β-FeSi2 absorption layer with a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1×1015cm-3 and a thickness of 2.5 μm,has a peak of 755 mA/W at 1.42 μm.The illumination of the SiC side obtains a higher responsivity than that of the β-FeSi2 side.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β-FeSi2/4H-SiC heterojunction can be used as a near-infrared photodetector compatible with near-infrared optically-activated SiC-based power switching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4H-siC near-infrared photodetector spectral response
下载PDF
能带匹配对β-FeSi_2(n)/c-Si(p)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刘振芳 刘淑平 聂慧军 《红外》 CAS 2017年第3期31-36,共6页
运用AFORS-HET软件对TCO/β-FeSi_2(n)/a-Si(i)/c-Si(p)/μ_c-Si(p^+)型太阳能电池各层结构之间的能带匹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透明导电氧化膜与n型层间的能带匹配对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有较大影响,可以通... 运用AFORS-HET软件对TCO/β-FeSi_2(n)/a-Si(i)/c-Si(p)/μ_c-Si(p^+)型太阳能电池各层结构之间的能带匹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透明导电氧化膜与n型层间的能带匹配对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有较大影响,可以通过能带匹配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导带补偿会阻碍少数载流子的输运,界面态会加快少数载流子在界面的复合,降低导带失配,从而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衬底与背场的界面电场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AFORS-HET 功函数 能带失配 界面态 转化效率
下载PDF
β-FeSi_2/Si异质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旭 张晋敏 +3 位作者 熊锡成 张立敏 赵清壮 谢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69-1471,共3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和真空退火方法制备β-FeSi2/Si异质结,首先在n型Si(100)衬底上沉积Fe膜,经真空退火形成β-FeSi2/Si异质结,Fe膜厚度约238nm,退火后形成的β-FeSi2薄膜厚度约为720nm。利用XRD、SEM和红外光谱仪分别研究了β-FeSi2薄膜...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和真空退火方法制备β-FeSi2/Si异质结,首先在n型Si(100)衬底上沉积Fe膜,经真空退火形成β-FeSi2/Si异质结,Fe膜厚度约238nm,退火后形成的β-FeSi2薄膜厚度约为720nm。利用XRD、SEM和红外光谱仪分别研究了β-FeSi2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霍尔效应结果表明,制备的β-FeSi2薄膜为n型导电,载流子浓度为9.51×1015cm-3,电子迁移率为380cm2/(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β-fesi2/Si异质结 输运性质
下载PDF
铁硅化合物β-FeSi_2带间光学跃迁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闫万珺 谢泉 +3 位作者 张晋敏 肖清泉 梁艳 曾武贤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81-1387,共7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系统地计算了β-FeSi2基态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能带结构计算表明β-FeSi2属于一种准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0.74eV;其能态密度主要由Fe的3d层电子和Si的3p层电子的能态密度决定;利用...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系统地计算了β-FeSi2基态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能带结构计算表明β-FeSi2属于一种准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0.74eV;其能态密度主要由Fe的3d层电子和Si的3p层电子的能态密度决定;利用计算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了带间跃迁占主导地位的β-FeSi2材料的介电函数、反射谱、折射率以及消光系数等光学性质计算结果,复介电函数的计算结果表明β-FeSi2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吸收系数最大峰值为2.67×105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电子结构 光学特性
下载PDF
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单一相高质量β-FeSi_2薄膜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国付 郁操 +1 位作者 赵颖 耿新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1-865,共5页
报道了在单晶Si(100)衬底上,采用室温直流磁控溅射Fe-Si组合靶的方法,并经过后续气氛退火来制备β-FeSi_2薄膜的结果。主要研究了退火时间、退火温度等实验条件对样品结构特性、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的影响,制备出了单一相高质量的β-FeS... 报道了在单晶Si(100)衬底上,采用室温直流磁控溅射Fe-Si组合靶的方法,并经过后续气氛退火来制备β-FeSi_2薄膜的结果。主要研究了退火时间、退火温度等实验条件对样品结构特性、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的影响,制备出了单一相高质量的β-FeSi_2薄膜。霍尔测试表明未掺杂薄膜是P型导电的,载流子浓度5.747×10^(16)cm^(-3),空穴迁移率168cm^2/Vs。由反射-透射法得到薄膜的禁带宽度为0.879eV,吸收系数在光子能量为1.0eV时达到了1.42×10~5cm^(-1)。基于以上优异的光电性能,β-FeSi_2薄膜可望用作太阳电池的有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薄膜 直流磁控溅射 Fe—Si组合靶 太阳电池
下载PDF
稀土元素La掺杂β-FeSi_2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忠政 张春红 +4 位作者 闫万珺 周士芸 桂放 郭本华 张在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8-342,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稀土元素La掺杂β-FeSi2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几何结构的计算表明:La掺杂后使β-FeSi2的晶格常数a、b、c都变大了,使得晶胞体积也相应增大;La掺杂β-FeSi2的...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稀土元素La掺杂β-FeSi2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几何结构的计算表明:La掺杂后使β-FeSi2的晶格常数a、b、c都变大了,使得晶胞体积也相应增大;La掺杂β-FeSi2的置换位置为FeⅡ位.电子结构的计算表明:能带结构为直接带隙,禁带宽度变窄仅为0.013eV;费米面进入价带,能带数目增多,态密度峰值减小,费米面附近载流子浓度显著增大.这些结果为β-FeSi2光电材料掺杂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第一性原理 掺杂 几何结构 电子结构
下载PDF
Ga在SiO_2-Si复合结构中的热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裴素华 孙海波 +2 位作者 修显武 张晓华 江玉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用 H2 和 Ga_2O_3的高温反应形成元素 Ga 的恒定表面源,通过 SiO_2-Si 复合结构实现了 Ga 在 Si 中的高均匀性掺杂;利用二次离子质谱分析(SIMS)、扩展电阻(SRP)、四探针测试等方法,对 P 型杂质 Ga 在 SiO_2薄膜、SiO_2-Si 两固相接触的... 用 H2 和 Ga_2O_3的高温反应形成元素 Ga 的恒定表面源,通过 SiO_2-Si 复合结构实现了 Ga 在 Si 中的高均匀性掺杂;利用二次离子质谱分析(SIMS)、扩展电阻(SRP)、四探针测试等方法,对 P 型杂质 Ga 在 SiO_2薄膜、SiO_2-Si 两固相接触的内界面、近 Si 表面的热分布进行分析;揭示出开管方式扩散 Ga 的实质是由 SiO_2薄膜对 Ga 原子的快速输运及其在 SiO_2-Si 内界面分凝效应两者统一的必然结果;并对该过程 Ga 杂质浓度分布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 SiO2-si结构 浓度分布
下载PDF
快速凝固β-FeSi_2半导体的热电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铁军 赵新兵 +2 位作者 胡淑红 邬震泰 周邦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0-281,共2页
研究了由快速凝固粉烧结制备的p型 Fe0.925Mn0.075Si2-0.17%(质量分数)Cu样品的热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快速凝固粉由α相和ε相组成。烧结样品800℃退火 21h后,完全转变为β半... 研究了由快速凝固粉烧结制备的p型 Fe0.925Mn0.075Si2-0.17%(质量分数)Cu样品的热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快速凝固粉由α相和ε相组成。烧结样品800℃退火 21h后,完全转变为β半导体相。烧结时间对β-Fe-Si2合金的热电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烧结时间地长.Seebeck系数和电阻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热电材料 热电性能
下载PDF
C掺杂β-FeSi_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春红 闫万珺 +3 位作者 周士芸 张忠政 桂放 郭本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3-688,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C掺杂β-FeSi2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计算表明:C掺杂后使得β-FeSi2的晶格常数a和b减少,c变化不大,晶格体积减小;C掺杂后的β-...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C掺杂β-FeSi2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计算表明:C掺杂后使得β-FeSi2的晶格常数a和b减少,c变化不大,晶格体积减小;C掺杂后的β-FeSi2能带结构仍为准直接带隙,禁带宽度变窄,直接带隙与间接带隙的能量差值不变,C的掺杂消弱了Fe的3d态电子,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主要由Fe的3d态电子贡献.光学性质的计算表明:与未掺杂时相比,介电函数的实部ε1减少,虚部ε2的峰值减少并向高能方向有一微小的偏移,吸收系数有所降低.计算结果为β-FeSi2光电材料的应用和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第一性原理 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特性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β-FeSi_2热电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芸 周兆 沈容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8-231,共4页
采用MA(MechanicalAlloying)法进行β -FeSi2 热电材料的合成研究。以Fe粉 (Fe >98% ) ,Si粉 (Si>99 9% )为原料 ,将Fe、Si元素粉末按原子分数Fe3 3 Si67混合 ,并将混合料放入高能星型球磨机进行长时间球磨。经不同的工艺进行机... 采用MA(MechanicalAlloying)法进行β -FeSi2 热电材料的合成研究。以Fe粉 (Fe >98% ) ,Si粉 (Si>99 9% )为原料 ,将Fe、Si元素粉末按原子分数Fe3 3 Si67混合 ,并将混合料放入高能星型球磨机进行长时间球磨。经不同的工艺进行机械合金化并取样 ,借助XRD、DSC等手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机械合金化大约 2 0h以上开始形成ε FeSi相 ,至机械合金化大约 4 0h有 β FeSi2 形成 ,随时间的延长 β FeS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热电材料 机械合金化 制备 粉末冶金 球磨
下载PDF
β-FeSi_2──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热电材料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凡 吴炳尧 赵华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简述了β-FeSi2热电材料的研究工作,分析了β-FeSi2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认为机械合金化是制造β-FeSi2热电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 β-fesi2 热电材料 机械合金化 热电性能
下载PDF
热电材料β-FeSi_2机械合金化和热处理相变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鑫 黄海波 李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8-901,共4页
用机械合金化法研制出了β-FeSi2热电材料.研究了球料比、球磨时间等机械合金化参数以及热处理工艺对Fe-Si合金相变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Fe-Si合金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球料比为80∶1、... 用机械合金化法研制出了β-FeSi2热电材料.研究了球料比、球磨时间等机械合金化参数以及热处理工艺对Fe-Si合金相变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Fe-Si合金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球料比为80∶1、球磨速度为450r/min的条件下,球磨5h后的粉体的组成相为α-Fe2Si5,β-FeSi2和ε-FeSi;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Fe-Si合金粉体的颗粒度变细,成分更加均匀,β-FeSi2的含量逐渐增多;增加球料比也能使Fe-Si合金粉体中的β-FeSi增多;经800℃热处理保温0.5h后可以获得单相β-Fe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热电材料 机械合金化
下载PDF
H_6P_2W_(18)O_(62)/TiO_2-S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志远 刘晓霞 +1 位作者 徐玉林 杨水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1-577,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H6P2W18O62/Ti O2-Si O2光催化剂,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剂H6P2W18O62/Ti O2-Si O2对含甲基橙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H6P2W1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H6P2W18O62/Ti O2-Si O2光催化剂,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剂H6P2W18O62/Ti O2-Si O2对含甲基橙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H6P2W18O62/Ti O2-Si O2光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在催化剂用量为1.39 g/L,甲基橙溶液质量浓度为5 mg/L,初始p H=3.5,反应时间2.5 h的条件下,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9.2%,且产生了协同效应。H6P2W18O62/Ti O2-Si O2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亚甲基蓝和甲基红均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降解率达84.0%~100.0%。光催化剂还表现出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第5次降解率仍为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P2W18O62/Ti O2-si O2 光催化 降解 甲基橙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下载PDF
Si空位缺陷对β-FeSi_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永荣 闫万珺 +3 位作者 张春红 周士芸 骆远征 张在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3-578,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对含Si空位的β-FeSi_2缺陷体系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Si空位引起了晶格结构发生畸变,能带变窄,在价带与导带之间形成一个独立能带,费米面整体向上发生微小偏...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对含Si空位的β-FeSi_2缺陷体系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Si空位引起了晶格结构发生畸变,能带变窄,在价带与导带之间形成一个独立能带,费米面整体向上发生微小偏移,形成了P型半导体.对光学性质的研究发现,由于Si空位的介入使其邻近原子电子结构发生变化,静态介电常数ε_1(0)增大;ε_2的第一峰的位置向低能端移动,吸收系数发生微小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第一性原理 空位 电子结构 光学特性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ZrB_2-SiC基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及氧化机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馨爽 陈招科 +3 位作者 熊翔 张天助 孙威 王雅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0-1678,共11页
为提高C/C复合材料在高温富氧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采用两步刷涂+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含Si_3N_4、MoSi_2、TaC等添加剂的ZrB_2-SiC基多层复合陶瓷涂层。利用XRD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分析... 为提高C/C复合材料在高温富氧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采用两步刷涂+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含Si_3N_4、MoSi_2、TaC等添加剂的ZrB_2-SiC基多层复合陶瓷涂层。利用XRD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分析讨论涂层在900和1500℃的等温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利用两步刷涂+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ZrB_2-SiC基复合陶瓷涂层整体厚度约为200μm。Si3N4、MoSi_2可很好地促进ZrB_2-SiC基氧阻挡层的高温烧结,使涂层致密化,并提高涂层在900℃的抗氧化性能;与之相比,TaC则不能很好地发挥致密化作用,对涂层在900℃时抗氧化性能的提高有限。在900℃时,ZrB_2-SiC基陶瓷涂层的氧化过程主要受氧在涂层孔隙等缺陷中的扩散所控制,添加剂主要通过改变涂层的致密化程度来影响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在1500℃氧化过程中,涂层抗氧化性能恶化,但致密的化学气相沉积SiC封填层的引入可显著改善涂层在1500℃时的抗氧化性能,涂层表面生成了完整的含有ZrO_2和ZrSiO_4等高熔点颗粒的SiO_2玻璃态氧化膜,为基体提供有效的氧化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ZR B2-si C基涂层 添加剂 抗氧化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