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在民族文化中的嵌入与流动:“三交”驱动和认同强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孙九霞 罗意林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回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可窥见以非遗为重要载体的民族文化在跨地域流动中不断生成、演化、传播和应用的过程。首先,从演化历程看,非遗在跨越民族边界时同步实现了内涵强化与外延拓展,文化在族群内部也存在大量跨层次的... 回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可窥见以非遗为重要载体的民族文化在跨地域流动中不断生成、演化、传播和应用的过程。首先,从演化历程看,非遗在跨越民族边界时同步实现了内涵强化与外延拓展,文化在族群内部也存在大量跨层次的官民互动和上下联动。其次,在当代流动性背景下,生成并演化着的非遗印证了各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下相互包容的鲜活事实,面对现代化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自身能够持续吸收他文化要素并保持自身独特性,在交融碰撞中形塑了对我族、他族、地域乃至国家的多元认同。最后,文化认同的漩涡结构可作为非遗在民族文化中嵌入与流动的新认知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的非遗 非遗文化嵌入 旅游驱动“三交”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中华民族记忆留存视域下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多元化征集
2
作者 华林 宋晓婷 卢思雨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4,共7页
我国西藏自治区遗存有丰富的反映各民族“三交”历史的档案,这些档案大多散存于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或个人手中。依托西藏自治区各级档案馆,开展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多元化征集工作,有利于归集散存档案,构建西藏“三交”专题... 我国西藏自治区遗存有丰富的反映各民族“三交”历史的档案,这些档案大多散存于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或个人手中。依托西藏自治区各级档案馆,开展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多元化征集工作,有利于归集散存档案,构建西藏“三交”专题档案资源体系。通过阐述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内涵与外延、资源特征、征集思想与价值意义,分析了档案多元化征集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西藏“三交”历史档案多元化征集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汇集散存档案,构建西藏“三交”历史记忆,为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档案资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西藏“三交”历史档案 多元化征集 历史记忆
下载PDF
云南各民族“三交”历史档案开发:价值、问题与创新
3
作者 华林 刘菊 宋晓婷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0,共3页
云南省遗存有丰富的各民族“三交”历史档案,对其进行开发有助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在阐释云南“三交”历史档案内涵外延的基础上,阐述档案史料在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记忆、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 云南省遗存有丰富的各民族“三交”历史档案,对其进行开发有助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在阐释云南“三交”历史档案内涵外延的基础上,阐述档案史料在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记忆、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并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开发理念滞后、档案资源散存、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从构建开发工作机制、推进资源体系建设、创新档案开发与多维推送档案信息等方面,提出云南“三交”历史档案开发工作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三交”历史档案 档案开发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河西走廊多民族“三交”背景下裕固族舞蹈路径研究
4
作者 潘扬弘一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5期220-224,共5页
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经过长期比较和研究,学界普遍认为其发展历程、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等方面,包含着与藏族、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深刻交往交流交融的非凡历程,是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生... 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经过长期比较和研究,学界普遍认为其发展历程、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等方面,包含着与藏族、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深刻交往交流交融的非凡历程,是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生动写照。特别是裕固族舞蹈,生动反映了裕固族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产生活状态,融合了西北多个少数民族的舞蹈语汇又独具风格,是民族“三交”史和“四个共同”的鲜活例证,是裕固族民族差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性相统一的活态呈现。裕固族舞蹈通过融合与创新,孕育出了一种别具一格、充满魅力的舞蹈艺术形式,展现了裕固族的文化底蕴、传统服饰与风俗习惯,成为外界洞悉裕固族多彩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本文基于“三交”视域下对裕固族舞蹈的现状进行梳理,从民族文化由内而外对裕固族舞蹈进行探索,试图从教育体系建构、舞台创造转化等角度出发,论证裕固族舞蹈可以通过科学、规范、有序的教学体系合理地进行保护和传承,从而为裕固族舞蹈的发展和教材建设寻找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三交” 裕固族舞蹈 教学体系构建 创新与转化
下载PDF
志愿服务赋能城市多民族社区“三交”建设的机制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市B社区的实践为例
5
作者 符昌忠 夏宇轩 《南方论刊》 2024年第8期47-50,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赋能多民族社区“三交”建设工作。通过剖析深圳市B社区的实践经验,发现志愿服务通过赋能社区治理、社区关怀、社区服务、社区引导四方面,促进了B社区各民族居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未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赋能多民族社区“三交”建设工作。通过剖析深圳市B社区的实践经验,发现志愿服务通过赋能社区治理、社区关怀、社区服务、社区引导四方面,促进了B社区各民族居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从三方面发力:需要发挥基层政府强有力的组织作用;着力增强志愿组织服务体系;加大社会参与、构建志愿服务的支持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三交” 机制研究
下载PDF
甘肃甘南各民族“三交”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索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6
作者 徐艳丽 辛向前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本研究通过概述甘肃甘南各民族“三交”史,揭示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探讨了各民族“三交”史对铸牢教育的意义,包括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校本化建设的实现。在方法论方面,本研究采用历史梳理、专题研究和... 本研究通过概述甘肃甘南各民族“三交”史,揭示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探讨了各民族“三交”史对铸牢教育的意义,包括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校本化建设的实现。在方法论方面,本研究采用历史梳理、专题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民族“三交”史进行整合和深入分析。进一步,通过实践路径分析,强调以党的民族理论为指导、教育教学内容为参照、突出地方资源特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校本化课程建设为目标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甘南 “三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关于广西“三交”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在广西民族大学讲座上的讲话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杰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8,共9页
广西交往交流交融史(以下简称“三交”史)的本质就是广西民族关系史,但广西“三交”史的站位要高于广西民族关系史。我今天讲三个问题:广西“三交”史研究的三个“大”,即要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视野,要把握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 广西交往交流交融史(以下简称“三交”史)的本质就是广西民族关系史,但广西“三交”史的站位要高于广西民族关系史。我今天讲三个问题:广西“三交”史研究的三个“大”,即要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视野,要把握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要有岭南地理的大概念。做好广西“三交”史研究要注重三个“清”,即认清广西的历史特点,讲清广西的融合脉络,弄清广西的世界意义。此外,要注意广西三交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三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关系 广西“三交”史研究方法
下载PDF
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三交”及影响——以明代贵州思南府地区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田敏 蒋满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2,共9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对民族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最为持久、深刻。撤司建府后,在官方推动和民间交往的背景下,明代思南府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主要...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对民族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最为持久、深刻。撤司建府后,在官方推动和民间交往的背景下,明代思南府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儒学的广泛传播、风俗习惯的变迁、宗教信仰的相互影响、汉语文使用范围的扩大、族际通婚范围的扩大五个方面。通过交往交流交融,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依存于中华文化之下,建立起共有的文化认同,对思南府地区文化水平的提高、民族融合的促进、国家认同的增强、社会稳定的维护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思南府 汉族与少数民族 文化“三交” 民族关系
下载PDF
清代旅蒙晋商与归化城民族“三交”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柏 张雅慧 成艳萍 《晋阳学刊》 2023年第4期124-129,共6页
旅蒙晋商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商坐贾,展开多种经营,几乎掌控了当地的商业。在此过程中,归化城由早期蒙古族人占绝大多数,变为汉人居多、多民族同生共处的格局。晋商在归化城的经贸开发与扩展虽然伴随着一些民族摩擦与冲突,但总体上充... 旅蒙晋商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商坐贾,展开多种经营,几乎掌控了当地的商业。在此过程中,归化城由早期蒙古族人占绝大多数,变为汉人居多、多民族同生共处的格局。晋商在归化城的经贸开发与扩展虽然伴随着一些民族摩擦与冲突,但总体上充当着民族“三交”的枢纽、桥梁与助推器,这着重体现在不同民族、特别是汉蒙之间在经济发展、生活习俗、语言文字、信仰观念等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影响上。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梳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一支体量大、能力强的商业劲旅在带动民族地区市场化发展的同时,往往也会成为推动民族“三交”最为经济、持续和有效的力量;而商人群体得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市场开放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商人群体经贸活动带动下不同民族混居共生的模式,有助于各民族在物质、精神层面不断重塑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蒙晋商 归化城 民族“三交”
下载PDF
居家式康养旅游与民族“三交”:巴马“候鸟人”民族互嵌社区研究
10
作者 郝国强 杨彪 《旅游论坛》 2023年第4期62-71,共10页
旅游推动各民族广泛交流、跨区域流动,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坡月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候鸟人”被巴马长寿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所吸引,到此进行居家式康养旅游,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村中城”... 旅游推动各民族广泛交流、跨区域流动,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坡月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候鸟人”被巴马长寿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所吸引,到此进行居家式康养旅游,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村中城”现象。“候鸟人”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通过“在一起”实现了空间互嵌与融入、经济互利与互惠、文化共享与共建和情感认同与归属,在生态与生命之中找到了交融的共同性,使坡月村逐渐发展形成交融共生的民族互嵌社区,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一个生动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式康养旅游 民族“三交” 民族互嵌社区 “候鸟人”
下载PDF
文献:各民族“三交”的叙事文本
11
作者 洪勇明 《满族研究》 2022年第2期16-20,共5页
文章以叙事理论为基础,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交)的视野下,探讨民族文献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利用的原则和方法,旨在丰富和发展“三交”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文章也是文学、文献、民族、语言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意在创新中... 文章以叙事理论为基础,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交)的视野下,探讨民族文献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利用的原则和方法,旨在丰富和发展“三交”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文章也是文学、文献、民族、语言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意在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体系,构筑中国民族研究话语权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三交” 叙事文本
下载PDF
为国求贤:科举文物所见科举制度对民族“三交”的历史推动
12
作者 高睿泽(文/图) 陈祥军(文/图) 《中国民族美术》 2024年第2期40-51,共12页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取士人数最多和影响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贡献了制度力量和文教支撑。从科举制度史中诞生的科举文物承载...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取士人数最多和影响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贡献了制度力量和文教支撑。从科举制度史中诞生的科举文物承载着文物基本价值、科举文化内涵和科举制度史实,其中一部分实证了科举制度在思想统一、情感认同、社会教化和阶层流动等方面对民族“三交”的历史推动作用。通过对相关科举文物的系统解读,能够探明科举制度与民族“三交”内在联系,从而掲示科举文物在民族研究中的外延价值与学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科举文物 科举文化 民族“三交”
原文传递
“三交”理念提出以来的争论及反思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须爱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7,共7页
"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做出的发展。然而,"三交"理念自2010年提出以来,学界就如何解读其内涵、如何在实践中施行的问题上分别产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出现了一些不当,乃至... "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做出的发展。然而,"三交"理念自2010年提出以来,学界就如何解读其内涵、如何在实践中施行的问题上分别产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出现了一些不当,乃至错误的思想观点,在社会上造成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其中一些至今仍在蔓延。回顾这两次争论的基本情况,反思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三交"理念的科学意涵,也有助于为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理念 政策力度及限度 争论 反思
原文传递
关于当前世界遗产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调研和思考——以获得三项世界遗产荣誉的丽江为个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福泉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8-59,共12页
本文基于作者最近所做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对获得三项世界遗产荣誉的丽江市当前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事例进行了基于诸多个案的实证论述。文章结合丽江拥有的典型的不同民族聚居杂居、多元文化共存的历史,着重对当前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 本文基于作者最近所做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对获得三项世界遗产荣誉的丽江市当前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事例进行了基于诸多个案的实证论述。文章结合丽江拥有的典型的不同民族聚居杂居、多元文化共存的历史,着重对当前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以及永胜县的民族“三交”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得出了如下结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促进当代新形势下各民族“三交”的重要因素;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推动了当代各民族更坚定的国家认同和铸牢共同体的意识;改革开放促进了各民族更多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文章还分析了当前丽江市各民族“三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特点。文章认为,应多从各民族的文化(包括古籍、文学艺术)的相互交流交融中深入研究民族关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多有一些具体的个案研究,来实证地探讨如何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地 丽江 多民族 “三交”
下载PDF
民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协同路径研究——以新疆伊宁市六星街和喀赞其民宿为例
15
作者 李燕琴 段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0,共10页
民宿是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旅游促“三交”)的重要载体,民宿主客互动过程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研究以价值协同论与符号互动论为理论基础,选择伊宁市六星街和喀赞其历史街区周边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文本分析与... 民宿是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旅游促“三交”)的重要载体,民宿主客互动过程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研究以价值协同论与符号互动论为理论基础,选择伊宁市六星街和喀赞其历史街区周边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文本分析与扎根理论方法,探究民宿主客互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协同路径。研究表明:(1)民宿主与游客之间除传统的信息、物质、情感等互动形式外,学习互动是推进旅游促“三交”的重要基础;(2)民宿主客互动受到非言语、言语、技术、情境、政策制度、公平感知及过往经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民宿主客互动促进了主客价值协同,强化了文化和国家认同,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心理基础。研究有助于厘清民宿场域旅游促“三交”的机理,也可为民族地区民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促“三交” 民宿 价值协同 主客互动 新疆
下载PDF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汉字系民族文字
16
作者 王海滨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它在商代开始向外传播,秦以后成为通行中国的官方文字。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汉字虽历经朝代更迭和自身形体演变,但是依旧稳定,并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如党项、契丹、女真... 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它在商代开始向外传播,秦以后成为通行中国的官方文字。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汉字虽历经朝代更迭和自身形体演变,但是依旧稳定,并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如党项、契丹、女真以及南方少数民族中的壮族、白族、苗族等。这些民族在文字创制时都或多或少地参照了汉字的字形、字音以及汉字造字的“六书”造字法,其字形明显带有汉字的形体特征。这些文字的产生是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典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系民族文字 民族“三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滇西各族“三交”实践与诸葛亮崇拜的生成逻辑史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和梦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4,共8页
至迟自唐代伊始,逐渐完成了对诸葛亮因“有功于国”而成国家象征符号,因“有德于民”而成德配天地形象的神化历程,并长期发挥着滇西各族的国家认同、道德教化功能。通过对该区域诸葛亮崇拜从并无“南征”至滇西史实之“无”,到历史记忆... 至迟自唐代伊始,逐渐完成了对诸葛亮因“有功于国”而成国家象征符号,因“有德于民”而成德配天地形象的神化历程,并长期发挥着滇西各族的国家认同、道德教化功能。通过对该区域诸葛亮崇拜从并无“南征”至滇西史实之“无”,到历史记忆重构、信仰文化复创之“有”的跨学科考证,揭示滇西各族“三交”实践与诸葛亮崇拜的内在逻辑。可为推进国家认同与“三交”理论发展提供资料,也裨益于当下边地乡村文化振兴与边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崇拜 “三交” 国家认同 道德教化
原文传递
新时代民族博物馆发挥好“三交”平台作用的路径研究——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为例
18
作者 徐文敏 《区域治理》 2023年第5期295-298,共4页
“三交”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载体,根本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收藏、展示、宣传贵州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促进文化理解,加强沟通交流,取得可观成绩... “三交”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载体,根本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收藏、展示、宣传贵州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促进文化理解,加强沟通交流,取得可观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与知名博物馆的差距。作为后发者,要突破发展瓶颈,在新征程上展现民族博物馆的使命担当,就要立足贵州目前的战略定位,抢抓发展机遇,着重在文物征集研究、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等方面闯新路,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好“三交”平台作用,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文物 文化遗产 陈列展示 宣传教育
下载PDF
三交理论视野下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及创新途径研究
19
作者 羊中太 贺燕 《数据》 2022年第10期57-59,共3页
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基,“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关系的系统阐释,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搜集了整理了西宁市城东区的基层治理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 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基,“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关系的系统阐释,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搜集了整理了西宁市城东区的基层治理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的困境有三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成本较高、居民自治动力不足以及有效沟通机制缺乏。本文结合西宁市城东区的创新实践,提出多民族利益共同体的建立和维护、尊重和运用少数民族的习惯方式、以多维促进地区发展为治理目标的对策,以期为改善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理念 民族地区 基层政府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经验研究——以X盟H镇为例
20
作者 张小宁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通过对内蒙古牧区一个典型牧业乡镇社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历史上的H镇民族交往交融优良传统再到新时代现代化进程的蓬勃展开,全方位展示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当地居民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密切互动与配合,... 通过对内蒙古牧区一个典型牧业乡镇社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历史上的H镇民族交往交融优良传统再到新时代现代化进程的蓬勃展开,全方位展示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当地居民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密切互动与配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稳步立体推进,真实展现生动的地方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牧区实践 融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