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陶德双 罗明灿 +3 位作者 岳彩荣 杨文杰 杨子诚 卢颖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探析“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高质量发展,运用ArcGIS软件和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对区域自然保护地重叠关系、重叠面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自然保护地... 为了探析“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高质量发展,运用ArcGIS软件和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对区域自然保护地重叠关系、重叠面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367.00×10^(4)hm^(2),其中不重叠面积为182.52×10^(4)hm^(2),占49.73%。9类23处自然保护地均存在重叠关系,重叠类型以相交为主。在8个县级行政区中,自然保护地净面积排名前3的是香格里拉市、德钦县和贡山县。(2)因子探测研究发现,人均GDP、森林面积、生物物种数量、公路里程、旅游收入和湿地面积是影响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任意2个影响因子交互后对“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异性的解释力明显增强。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地重叠关系中2层重叠分布广泛,3层及以上重叠有4个集中分布区,重叠类型复杂,管理困难,整合优化工作难度大;区域自然保护地呈带状分布特征,4个高密度区的分布格局与该区域主要山脉分布格局相符;自然资源条件是影响自然保护地分布的基础性因素,自然保护地面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性、与自然资源条件呈正相关性;区域自然保护地和经济、社会作为3个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空间分布格局 地理探测器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2
作者 陶德双 罗明灿 +3 位作者 岳彩荣 徐吉洪 卢颖钰 邓喜庆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1,48,共7页
为统筹“三江并流”区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区域8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区域整体和县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12—2... 为统筹“三江并流”区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区域8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区域整体和县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12—2021年,区域整体和8县(市)的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协调发展水平地域差距明显。整个区域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从轻度失调状态进入勉强协调状态,协同发展从低水平阶段进入了磨合阶段。香格里拉市进入较高水平阶段,玉龙县和兰坪县进入磨合阶段,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维西县和德钦县等5县(市)仍处于颉颃阶段。自然保护地体系综合评价指数显著高于经济、社会体系综合评价指数,但水平都很低。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深入探索区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 协同发展 综合评价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中国“三江并流”纵谷地蚤类丰富度与区系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格局 被引量:25
3
作者 龚正达 张丽云 +4 位作者 段兴德 冯锡光 葛军旗 栗冬梅 刘起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9,114-117,共9页
为探讨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沿纬度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作者就云南西部横断山区21o-28oN的8个纬度梯度带目前所知分布的9科45属153种(亚种)蚤类的水平分布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 为探讨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沿纬度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作者就云南西部横断山区21o-28oN的8个纬度梯度带目前所知分布的9科45属153种(亚种)蚤类的水平分布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这一区域蚤类科、属、种丰富度,特有种丰富度和特有度,以及东洋界和古北界区系成分物种丰富度沿纬度梯度的变化,都呈现了随纬度增加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最大峰值出现在25o-27oN之间,研究认为,形成物种密度高峰的主要因素是两大区系分界线和交错区的边缘效应;(2)东洋和古北两大区系成分构成比的水平分布格局截然不同,前者随纬度的增加递减,后者则随纬度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两区系成分过渡或交错区的跨度在23o-29oN之间,并在25o-27oN形成交汇和分异的中心;(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横断山8个纬度梯度带的蚤类总体上归为3个主要地域区系类型,反映出纬度、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蚤类区系及物种分布的影响,以及蚤类区系和物种组成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格局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统一性;(4)蚤类的属、种β多样性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基本呈现双峰格局,峰值反映出蚤类的组成及分布在不同纬度梯度、气候带之间的过渡与转变,说明β多样性的水平分布格局与纬度梯度的气候、环境变化程度的关系密切,以及过渡区的边缘效应对两区系物种丰富度高峰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规律和格局基本相同,显示了具有同源性的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对蚤类空间分布格局所产生的类似影响,证实了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的水平分布格局理应出现近似于它们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与格局的推论;(6)横断山25o-27oN的区域形成了两大区系物种交汇和分异的中心,由于边缘效应和复杂的地理景观,这里蚤类科、属、种、特有种都具有较高多样性,据此作者推断,这里可能是我国横断山区多物种保存、分布和分化的核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类 γ多样性 Β多样性 纬度梯度 水平分布格局 “三江并流”纵谷地
下载PDF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居民区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栋 龚正达 +6 位作者 李四全 连宏宇 边长玲 臧颖惠 琚俊科 张丽云 孙少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04-215,共12页
本文调查和探讨我国西南山地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以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北纬26°00’~28°30’;东经99°00’~101°00’和海拔1500~3500m之间)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 本文调查和探讨我国西南山地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以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北纬26°00’~28°30’;东经99°00’~101°00’和海拔1500~3500m之间)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应用灯诱法对16个乡镇居民区蚊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取样、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捕获蚊类2亚科6属37种共63036只,其中,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ynchus不仅数量多且分布较广,为优势蚊种;希氏库蚊Cx.theileri、致倦库蚊Cx.pipiensquinguefasciatus和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分布广泛或数量相对较多,为常见蚊种,他们为当地的主要蚊种。调查发现,金沙江流域蚊类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沿纬度和海拔的分布基本呈中部高两头低的单峰分布格局。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密度、主要蚊种多度之间关系分析显示:1)三带喙库蚊多度与蚊类密度(r=0.919)和生态优势度(r=0.768)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物种多样性(r=-0.887)和均匀度(r=-0.898)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蚊类密度与物种多样性(r=-0.747)和均匀度指数(r=-0.756)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生态优势度(r=0.764)呈显著正相关;3)希氏库蚊多度与物种多样性(r=0.644)、均匀度(r=0.72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生态优势度(r=-0.615)、密度(r=-0.566)和三带喙库蚊多度(r=-0.640)呈负相关;4)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多度仅与三带喙库蚊(r=-0.497、-0.177)呈负相关外,它们与密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希氏库蚊多度之间关系均不明显;5)蚊类密度、主要蚊种多度与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均不明显。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蚊类物种多样性沿纬度和海拔的分布基本为单峰分布格局,其分布格局与蚊类密度和主要蚊种多度相关。其中,优势种三带喙库蚊多度主导了金沙江流域蚊类的密度、生态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和分布格局;其次,常见种希氏库蚊多度对当地蚊类密度、生态优势度和物种多样性的格局和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类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度 空间分布格局 金沙江流域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
下载PDF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怒江流域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菊仙 龚正达 +2 位作者 李四全 张丽云 李璋鸿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13-222,共10页
山地居民区村镇及其周边农耕区是一类长期在人为开发利用和干扰下,常见但又与周围山区自然状况不同的人文生态系统或地理景观。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特征,作者于2006年7~8月间应用灯诱法对滇西北"... 山地居民区村镇及其周边农耕区是一类长期在人为开发利用和干扰下,常见但又与周围山区自然状况不同的人文生态系统或地理景观。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特征,作者于2006年7~8月间应用灯诱法对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中的怒江中上游流域北纬25°00′~28°30′和海拔800~2000m之间共20个山地居民区的蚊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取样,共捕获蚊类2亚科5属32种87126只,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总蚊密度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基本呈现为两头高中间略低的分布格局,但总体上以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带为高;2)优势种(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密度与总蚊密度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均呈现正相关分布格局,说明优势种不同程度地主导了当地蚊类密度的分布趋势;3)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E)和物种丰富度S随着纬度的增加呈逐步升高然后又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是:H′和E总体呈现为逐步上升的趋势,但物种丰富度S呈现为中间高,两头相对较低的分布格局;4)α-多样性(H′、E)与总蚊密度在沿纬度梯度和海拔梯度的变化中均呈现为多样性随着密度降低而升高,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负相关分布格局;5)β-多样性(Cody指数)沿纬度梯度呈偏峰分布格局,其高峰位置在27°N与28°N之间,它反映出当地蚊类物种组成在此区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Cody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单峰分布格局,其高峰出现在1200~1800m之间,反映出蚊类物种组成在海拔高度约1500m的区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上述纬度和海拔梯度的Cody指数高峰的具体地理位置分别地处当地气候沿纬度(水平)梯度和海拔(垂直)梯度分布中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它们反映了蚊类的β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物种组成与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类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怒江流域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供水服务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世伟 武瑞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8-15,共8页
水源供给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本研究采用In VEST模型,对"三江并流"区的多年平均生态系统供水服务量进行空间分布模拟,揭示该服务在不同地形要素和县域上的分布特征,明晰不同生态系统供水功能。结果表明,本区生态系统多年平均... 水源供给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本研究采用In VEST模型,对"三江并流"区的多年平均生态系统供水服务量进行空间分布模拟,揭示该服务在不同地形要素和县域上的分布特征,明晰不同生态系统供水功能。结果表明,本区生态系统多年平均供水总量达412.3×108m3/a,平均单位面积供水量为620.4 mm/hm2;供水服务量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高值地区集中在海拔2 000-4 000 m、地形陡峭的阴坡地区;单位面积供水量较高的县为泸水县〉兰坪县〉云龙县〉福贡县,较低的为鹤庆县和丽江市古城区。各类生态系统的供水功能:冰雪和冰川〉灌丛〉竹林〉草地〉草甸〉温性针叶林,较小的为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硬叶常绿阔叶林。气候和特殊的地形是控制本地区生态系统供水服务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会影响局部地区的生态系统供水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供水服务 InVEST模型 空间分布特征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保护 被引量:8
7
作者 缪家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71-75,共5页
"三江并流"民族区域是多元文化融合、多民族和睦相处、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人间净土,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基因库"。本文论述了"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亟待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三江并流” 民族文化 文化保护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旅游模式研究——以“三江并流”、香格里拉自然景观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毅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1-35,共5页
科学发展观涵义深刻、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了许多的辩证关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是思维方式的一次大变革。本文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以"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 科学发展观涵义深刻、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了许多的辩证关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是思维方式的一次大变革。本文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以"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模式为例,从生态思维的角度对生态文明、生态理性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旅游模式 “三江并流” 香格里拉 自然景观 生态思维 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开发
下载PDF
构筑“三江并流”地区的生物安全屏障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尚渡 王艳萍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B05期272-274,共3页
分析了“三江并流”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脆弱的生态体系,警示人们必须警惕外来生物对“三江并流”地区的入侵。揭示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建议构筑“三江并流”地区生物安全屏障。
关键词 “三江并流” 屏障 生态体系 构筑 生物安全 外来入侵物种 生物多样性 外来生物 危害 脆弱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游憩文化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郭洋 杨飞龄 +1 位作者 王军军 武瑞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351-4361,共11页
游憩是一项重要的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选择景观多样性、自然度、河流湖泊元素、景点等级、可达性和服务设施等6项指标,从游憩潜力和游憩机会两方面进行评估,得到该地区现有和潜在的游憩文化生态系... 游憩是一项重要的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选择景观多样性、自然度、河流湖泊元素、景点等级、可达性和服务设施等6项指标,从游憩潜力和游憩机会两方面进行评估,得到该地区现有和潜在的游憩文化生态系统服务量,并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游憩潜力与机会共同影响游憩服务量,"三江并流"区游憩潜力与机会在空间分布上并不匹配,游憩潜力较高的地区占17.09%,主要分布于怒江州、大理州、德钦县、丽江古城区及玉龙县的部分区域;10.06%的地区游憩机会极低,主要包括贡山县、德钦县以及香格里拉北部地区;具有高等级潜在游憩服务量的地区,集中分布于大理州、丽江古城区、玉龙县和香格里拉的部分地区,占研究总面积的17.64%。具有较高游憩潜力的景点,大多数现有服务量也比较高。服务量为4级以上的景点数量占44.68%,集中分布在大理州、玉龙县、香格里拉、德钦等地,与高等级潜在游憩服务量的地理分布十分相似,说明现有游憩服务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自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休憩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 游憩潜力与机会 旅游景点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洋 武瑞东 +1 位作者 杨飞龄 王军军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2-1003,共12页
明确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合理有效地开发、配置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数据,依据其属性特征划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与生物景观3类自然景点和古迹建筑与休闲求知2类... 明确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合理有效地开发、配置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数据,依据其属性特征划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与生物景观3类自然景点和古迹建筑与休闲求知2类人文景点,系统研究了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三江并流"区旅游景点呈东密西疏聚集分布的特点,聚集强度较高的市县为玉龙县>丽江古城区>大理市>香格里拉市,较弱的为泸水、福贡县;人文类景点聚集强度大于自然类景点,休闲求知类聚集强度最高,生物景观类最小;各类型景点在大理市、丽江古城及玉龙县均为高密度分布且分布格局对空间尺度具有依赖性.旅游景点的分布受人文和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多集中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规模大、交通条件好,有特定植被类型覆盖的较低海拔地区.旅游景点聚集区多数分布在农业和城镇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同时也属于生态高敏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点 空间格局 环境因子 聚集性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封志雪 杨飞龄 +3 位作者 周键 张晨 王一婷 武瑞东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1-840,共10页
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至关重要.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获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数据,首先判识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区,然后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系统评估现有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至关重要.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获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数据,首先判识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区,然后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系统评估现有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作用.结果表明:①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对象的保护覆盖较为充分,3种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覆盖率均大于17%.②调节服务受保护状况不佳,其中,固碳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关键区覆盖率小于研究区平均保护区覆盖率12.65%.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关键区的保护区覆盖率大于17%.③总体上,现有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持研究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保护空缺.研究能够为区域尺度保护地系统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保护区 保护优先区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现状、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学敏 宋敏 《全球化》 2013年第3期92-101,128,共10页
针对"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贫困幅面大、社会事业落后,及生物资源富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区域发展对策:该区域的发展亟待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探索生态富民互动模式;组... 针对"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贫困幅面大、社会事业落后,及生物资源富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区域发展对策:该区域的发展亟待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探索生态富民互动模式;组建"国土守护员"队伍,实现"强边、兴边、稳边"目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打造世界知名生态旅游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经济发展 生态移民 国土守护员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下载PDF
关于加强“三江并流”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14
作者 柴媛媛 赵敏顺 赵银龙 《经济研究导刊》 2013年第30期121-122,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同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主要结合"三江并流"地区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同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主要结合"三江并流"地区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必要的相对的政策,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 “三江并流”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科学研究文化生态系统 服务的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晨 杨飞龄 +4 位作者 王军军 周键 王一婷 封志雪 武瑞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各类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为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与知识体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将科学研究作为文化服务进行定量评估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文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已发表的自然科学类文...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各类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为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与知识体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将科学研究作为文化服务进行定量评估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文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已发表的自然科学类文献数量为指标定量评估科学研究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分布格局;首先采用中国知网(CNKI)检索得到相关文献共586篇,然后构建文献属性信息与空间分布数据库,进而评估科学研究文化服务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江并流”区科学研究文化服务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地质学类研究是区内最为热门的研究类型。尽管科学研究文化服务在中海拔地区分布范围较广,但最高等级的服务则集中分布在香格里拉县和丽江市等高海拔地区,总体服务等级分布呈“东高西低”的特征,且科学研究文化服务等级较高的地区可达性也普遍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 科学研究文化服务 时空分布 科学文献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及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亚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近年来"三江并流"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新的生计来源。当地旅游业的主要特点是群众自身作为发展主体,从事各种旅游服务,从中受益。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将乡村旅游业作为... 近年来"三江并流"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新的生计来源。当地旅游业的主要特点是群众自身作为发展主体,从事各种旅游服务,从中受益。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将乡村旅游业作为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应当大力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当坚持当地民众在发展乡村旅游业中的主体地位,并处理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利益共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乡村旅游 民族生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关于宗教文化对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作用的研究——以云南省“三江并流”地区为例
17
作者 雷亮 《沧桑》 2004年第3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环境资源保护法 宗教文化 “三江并流” 信仰宗教 法律制度 环境思想 信教群众 戒律 保护环境资源 云南省
下载PDF
漫话“三江并流”区之天主教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孺童 《中国天主教》 2012年第2期55-57,共3页
“三江并流”区,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这三条大江,并行而不交汇地穿过云岭、怒山、高黎贡山这三座横断山脉,其所流经之区域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早在十九世纪中... “三江并流”区,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这三条大江,并行而不交汇地穿过云岭、怒山、高黎贡山这三座横断山脉,其所流经之区域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上,闯进了一批外国传教士,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天主教传入西藏。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PopeGregoryXVI)授命设立西藏教区,并将中国藏族地区划归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天主教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漫话 外国传教士 青藏高原 高黎贡山
下载PDF
踏上“三江并流”腹心地带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国瑾 《云南林业》 2003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三江并流”地区 迪庆州 林业建设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工作 小中甸国有林场中心苗圃
下载PDF
“三江并流”:世界最壮美的地方
20
作者 郑劲松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云南 风景名胜 资源开发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