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对青年人格塑造的启示
1
作者 李超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2585-2590,共6页
儒家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人格是促进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儒家修身思想中蕴含的“内圣外王”的修身目标,对于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塑... 儒家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人格是促进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儒家修身思想中蕴含的“内圣外王”的修身目标,对于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信念、求实态度、家国情怀的阐述梳理,在把握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时代蕴涵和对儒家修身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道德修养、知识技能和责任担当三个层面,阐述儒家修身思想对于当代青年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运用,为儒家修身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塑造提供有益参考。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as the core part of Confucianism, is rich in content and has profound influence. It still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day. Cultivating ideal personality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s the due obligation to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youth. The “Inside the Saint and Outside the King” self-cultivation goal embedded in Confucian though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shaping of young people’s ideal personalities in the new era. The article expounds and clarifies the Confucian ideal of “Inside the Saint and Outside the King”, its practical attitude, and patriotic sentimen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ntemporary youth’s ideal personal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 of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thought.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value of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thought in shaping the ideal personality of contemporary yout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oral cultiv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responsibility and commitment. This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thought, and the shaping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of contemporary youth in the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理想人格 青年
下载PDF
对儒家“内圣外王”的追问 被引量:4
2
作者 柴文华 张收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6期5-11,共7页
"内圣外王"首见于《庄子》,乃是经过从孔子开始的历代儒者所构建而成的儒家所传之道。道家圣人与儒家圣人在内圣方面由于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以及运思理路不一致,其内圣之道各有其特色也难分轩轾;而在外王方面,儒家圣人更为积极... "内圣外王"首见于《庄子》,乃是经过从孔子开始的历代儒者所构建而成的儒家所传之道。道家圣人与儒家圣人在内圣方面由于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以及运思理路不一致,其内圣之道各有其特色也难分轩轾;而在外王方面,儒家圣人更为积极主动地关注现实政治和社会民生,其外王之道更加丰富和壮大。儒家的"内圣"与"外王"以"身"为坐标,用力方向有别,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但二者实际上是一体的,统一在圣人这一理想人格上。立足当代视域可以看出,儒家的"内圣外王"包含历史合理性和现实生命力,构成我们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宝贵思想资源,同时亦有历史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儒家 道家 圣人
下载PDF
“内圣外王”之探求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玲红 袁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58-160,共3页
人们喜欢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的理想人格,概括儒家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具有人格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理想的含义,所体现的是既内在而又超越之旨。应予以批判与继承,至今它对"安身立... 人们喜欢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的理想人格,概括儒家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具有人格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理想的含义,所体现的是既内在而又超越之旨。应予以批判与继承,至今它对"安身立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人生哲学 理想人格
下载PDF
从“内圣外王”到“外儒内道”──论中国古代士人理想人格之转型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宇民 《天府新论》 1995年第6期39-44,共6页
从“内圣外王”到“外儒内道”──论中国古代士人理想人格之转型杜宇民中国古代哲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塑造和追求理想人格。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了修身养心的必要性,由充实人的精神生命以与天地同格;其二,也是为了实现拯救人... 从“内圣外王”到“外儒内道”──论中国古代士人理想人格之转型杜宇民中国古代哲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塑造和追求理想人格。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了修身养心的必要性,由充实人的精神生命以与天地同格;其二,也是为了实现拯救人类兼济天下的淑世精神。先秦以降,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外儒内道 “内圣外王” 人格理想 士人理想 中国古代 理想与现实 精神结构 庄子思想 政治现实
下载PDF
儒家的“内圣外王”论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洪纪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9-74,共6页
近一个时期以来,对于文化重建呼声最响的新儒家学说,坚持认为由于近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不断侵蚀和磨合,传统文化早已不能维持它的原来面目,主张儒家文化变迁应朝着最合理的方向发展,即实现儒家传统观念与价值的转化,并a自以为找到了能够... 近一个时期以来,对于文化重建呼声最响的新儒家学说,坚持认为由于近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不断侵蚀和磨合,传统文化早已不能维持它的原来面目,主张儒家文化变迁应朝着最合理的方向发展,即实现儒家传统观念与价值的转化,并a自以为找到了能够实现这种转化的依据,即把儒家文化的传统主题“内圣外王”论,给予全新的诠释。他们认为内圣外王涵蕴着儒家精神的真谛,试图通过对儒家人文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的重新取向,把“仁”和“道”的思想精粹从儒家文化中剥离出来,赋予个人价值选择和道德自主的新含义,以期待“老内圣”开出“新外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新儒家学说 皇权主义 儒家文化 论评 君权 儒学 专制主义 儒家知识分子 教化
下载PDF
“内圣外王”之新解——以熊十力“内圣外王”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聂民玉 段红智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16,共7页
"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从文献来看,真正发挥"内圣外王"之旨的主要还是儒家。"内圣外王"也是当代新儒家的新道统论,这种新道统论虽然有所承于传统儒家道统论,但亦有其现代的新意涵,民主与... "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从文献来看,真正发挥"内圣外王"之旨的主要还是儒家。"内圣外王"也是当代新儒家的新道统论,这种新道统论虽然有所承于传统儒家道统论,但亦有其现代的新意涵,民主与科学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不论传统儒家道统论还是当代新儒家的新道统论,大都主张"内圣"开启"外王",坚持"内圣"与"外王"的一致。熊十力虽对"内圣外王"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但仍然局限于此。"内圣开出外王"的命题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人人都有成圣的可能性,但在现实上其实现的可能性的概率几乎是零。其实,内圣与外王不一不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会得到改造。也就是说,不是"内圣"开出"外王",而是在"外王"的过程中,改造自身,以外王的事业功效充实心性道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圆满的内圣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儒家 新儒家 新道统论 熊十力
下载PDF
从“内圣外王”看《天下》篇是否为庄子所作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100,共6页
《天下》乃《庄子》全书之最后一篇。对于《天下》是否为庄子所作,历来争论不休,而从《天下》篇所描绘的"内圣外王"之理想人格与庄子内七篇中的理想人格相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天下》乃庄子所自作。
关键词 《庄子》《天下》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论“五四”时期李大钊对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扬弃 被引量:1
8
作者 谭献民 郭国祥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65-69,共5页
:李大钊早年推崇儒家“内圣外王”思想 ,希望以儒家的理想人格和良好的国民道德修养改造社会 ,达到国家强大的目的。新文化运动后 ,李大钊扬弃了“圣王”思想的奴性消极面 ,把其积极面和西方民主思想融合 ,构成了他的新“外王”思想。... :李大钊早年推崇儒家“内圣外王”思想 ,希望以儒家的理想人格和良好的国民道德修养改造社会 ,达到国家强大的目的。新文化运动后 ,李大钊扬弃了“圣王”思想的奴性消极面 ,把其积极面和西方民主思想融合 ,构成了他的新“外王”思想。十月革命后 ,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强调经济改造与人的改造的同等重要 ,把传统“圣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理想人格 封建奴性 西方民主 无产阶级党性
下载PDF
冯友兰“内圣外王”的现代价值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晓蓉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1期230-231,共2页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儒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一个引起长期争论的哲学命题。对冯友兰先生"内圣外王"发展流变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后,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合理的、有永久价值的部分,使之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儒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一个引起长期争论的哲学命题。对冯友兰先生"内圣外王"发展流变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后,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合理的、有永久价值的部分,使之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内圣外王” 现代价值
下载PDF
太极拳从“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岗 《少林与太极》 2011年第24期19-23,共5页
1引言 采撷传统“太极”要义的“太极拳”文化.自明清发轫以来.就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多样性的文化表现深得社会大众的喜爱和热捧。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由中国人创造的太极拳.由于其特有的文化本原和文化根基.正在成为中国文化... 1引言 采撷传统“太极”要义的“太极拳”文化.自明清发轫以来.就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多样性的文化表现深得社会大众的喜爱和热捧。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由中国人创造的太极拳.由于其特有的文化本原和文化根基.正在成为中国文化的知名品牌.影响着世界,影响着国家,影响着社会和个人。今天,无论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黑种人;无论是亚洲人还是欧洲人、美洲人抑或是非洲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无论是知识精英还是商贾富豪,无不争先恐后地成为太极拳文化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追随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文化 “内圣外王” 推己及人 文化表现 社会大众 文化积淀 “太极” 知名品牌
下载PDF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对理想人格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虹霞 《呼兰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圣人 “内圣外王” 知道 儒家 理想人格 《论语》 思想 张岱 明朝
下载PDF
儒家“内圣外王”的情感维度
12
作者 王雅 谭功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77-81,共5页
儒家的“内圣外王”是理想人格与理想政治的合一,与人的情感有密切关联。孔子及其后世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将始自自然血缘的“亲亲之爱”推至“爱众”以致“泛爱万物”的道德情感,而由爱亲——爱人——爱物的“推”“扩”就... 儒家的“内圣外王”是理想人格与理想政治的合一,与人的情感有密切关联。孔子及其后世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将始自自然血缘的“亲亲之爱”推至“爱众”以致“泛爱万物”的道德情感,而由爱亲——爱人——爱物的“推”“扩”就是“内圣”而致“外王”的实现。其在士庶人阶层的体现是“达则兼善天下”的君子人格;其在统治阶层的体现是统治者需要将道德情感推至于天下百姓,从而实现“推恩足以保四海”“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情感 “内圣外王” 孔子 孟子
下载PDF
唤醒和活化“内圣外王”的当代价值
13
作者 王雪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2-15,共4页
“内圣外王”的人格精神蕴含了“反求诸己”的人生态度、诚信的人生准则和“忠心”的人生态度。面对道德滑坡的社会现实,需要重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儒、道两家的传统文化为根... “内圣外王”的人格精神蕴含了“反求诸己”的人生态度、诚信的人生准则和“忠心”的人生态度。面对道德滑坡的社会现实,需要重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儒、道两家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唤醒“内圣外王”人格精神的独特性,活化其精神的当代价值,能够更好地提升个人修养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唤醒 活化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试探《庄子·天下》之“内圣外王”思想
14
作者 应爱萍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4-38,共5页
《庄子.天下》篇最早提出了"内圣外王"之道,即远古理想社会所存在的"道",原"一"。其不仅直接阐述了此道,且在评论中也透露出何为"内圣外王"之道,因为他是以"内圣外王"之道作为最高... 《庄子.天下》篇最早提出了"内圣外王"之道,即远古理想社会所存在的"道",原"一"。其不仅直接阐述了此道,且在评论中也透露出何为"内圣外王"之道,因为他是以"内圣外王"之道作为最高评价标准。由此,即可解释结尾处为何出现"惠施"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天下》 “内圣外王”之道 儒家 庄周 惠施
下载PDF
弘扬“内圣外王”之道 从朴槿惠感受中华民族经典的力量说起
15
作者 卢继传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第26期20-23,共4页
理解“内圣外王”的内涵,要了解如何做人,人的最高成就是什么?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或传统文化的中心问题。今天,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都可以从“内圣外王”得到深刻启示。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内圣外王” 朴槿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力量 感受 中国传统哲学 中心问题
下载PDF
简说“内圣外王”理想的遗病
16
作者 蹇河沿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内圣外王"是传统儒家非常重要的修身、为世的理想策略,修身是对自己而言的,内向的;为世是对社会而言的,外向的;儒家企图以"内圣外王"的理想把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把内与外两个方面统筹起来,以健全我们的人生.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儒家 修身 理想 现实实践 人生 品格 中国知识分子 简说 传统
下载PDF
“内圣外王”与王莽之成败
17
作者 党会先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王莽之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王莽符合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标准,所以他被西汉儒生推上了政权的巅峰,也因为"内圣外王"思想自身的缺失,他在实践其理想时不... 王莽之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王莽符合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标准,所以他被西汉儒生推上了政权的巅峰,也因为"内圣外王"思想自身的缺失,他在实践其理想时不可避免地遭到惨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莽 “内圣外王” 西汉儒生
下载PDF
论司各特《艾凡赫》中的“内圣外王”之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婷婷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众所周知,《艾凡赫》中的理查与历史中的理查有许多不同之处,绿林寨主罗宾汉也是根据民间传说虚构出来的;前者的性格优越之处、后者的人格和政治品行正是司各特的政治哲学主张。该论文以中国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内圣外王"为... 众所周知,《艾凡赫》中的理查与历史中的理查有许多不同之处,绿林寨主罗宾汉也是根据民间传说虚构出来的;前者的性格优越之处、后者的人格和政治品行正是司各特的政治哲学主张。该论文以中国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内圣外王"为切入点,结合文本分析,从三个方面论证文本中的理查和罗宾汉正是"内圣外王"化身的实体,说明伟大思想的普世价值,并管窥人文科学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各特 《艾凡赫》 “内圣外王”
下载PDF
从“内圣外王”到“批判精神”──略论第三代新儒家的新动向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翔海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99-105,151,共8页
从“内圣外王”到“批判精神”──略论第三代新儒家的新动向李翔海作为中国现代思潮的三大主流之一,现代新儒家从诞生至今已是人历三代、时逾70多年。力图通过儒学的现代重建,重新恢复儒学在现代中国的的主导地位,这是现代新儒家... 从“内圣外王”到“批判精神”──略论第三代新儒家的新动向李翔海作为中国现代思潮的三大主流之一,现代新儒家从诞生至今已是人历三代、时逾70多年。力图通过儒学的现代重建,重新恢复儒学在现代中国的的主导地位,这是现代新儒家几代人为之呕心呖血、努力奋斗的共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家 批判精神 儒学复兴 “内圣外王” 现代新儒学 牟宗三 刘述先 中国文化 儒家传统 现代新儒家
下载PDF
“内圣外王”——在文本与历史之间
20
作者 王志 陈文洁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6-31,共6页
在先秦儒家语境中,"内圣外王"的表达性现实是"圣""王"契合,内外一体;客观性现实则是"德""位"脱钩,"圣""王"分离。心理结构上,"内圣外王"以修身为本,... 在先秦儒家语境中,"内圣外王"的表达性现实是"圣""王"契合,内外一体;客观性现实则是"德""位"脱钩,"圣""王"分离。心理结构上,"内圣外王"以修身为本,关注点是具体普遍性的个人,要形塑"明明德"的人,必须求助于人本心和宇宙本心的"仁"。而"内圣外王"在实践上遭遇困境正与封建制的终结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孔子 封建 孟子 荀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