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法表现看副词“已经”“曾经”的差异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荣祥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0,95,共10页
虚词的意义必须通过语法分析获得。确认虚词的意义,一定要得到语法表现方面的印证;反过来,不同虚词的语法表现差异,一定与其意义的不同有关。副词"已经""曾经"表示的时间意义不同,这可以通过二者的语法表现差异得... 虚词的意义必须通过语法分析获得。确认虚词的意义,一定要得到语法表现方面的印证;反过来,不同虚词的语法表现差异,一定与其意义的不同有关。副词"已经""曾经"表示的时间意义不同,这可以通过二者的语法表现差异得到印证。"已经"可以与"了1""了2"共现,"曾经"只能与"了1"共现;"已经"只能与"过1"共现,"曾经"只能与"过2"共现。"已经"可以与"着"的三种用法共现,"曾经"只能与"着"的一种用法共现;另外,"已经""曾经"与否定形式、"在VP"和形容词谓语的共现情况也很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曾经” 共现 语法表现
下载PDF
“已经”的语用功能及句法表现 被引量:6
2
作者 邹海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年第5期45-49,共5页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的语用功能是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确认,这种语用上的确认功能在句法上表现为:当不需要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确认时,不能用"已经",否则会造成句子的不合格;当需要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确认时,"已...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的语用功能是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确认,这种语用上的确认功能在句法上表现为:当不需要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确认时,不能用"已经",否则会造成句子的不合格;当需要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确认时,"已经"不能去掉,否则也会造成句子的不合格。从历时的角度看,"已经"确认功能的产生是跟句尾"了"在时体功能表达上相互竞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语用 句法 确认
下载PDF
谈“已经”的反预期语用功能 被引量:8
3
作者 许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已经"出现的上下文中通常存在或隐含某种预期信息,而实际情况或判断与预期信息相反或者不符,通过凸显事实的已然发生来否定未发生的预期,从而实现反预期用意。因此,本文认为"已经"以凸显已然发生的事实来表达说话... "已经"出现的上下文中通常存在或隐含某种预期信息,而实际情况或判断与预期信息相反或者不符,通过凸显事实的已然发生来否定未发生的预期,从而实现反预期用意。因此,本文认为"已经"以凸显已然发生的事实来表达说话人反预期的交际意图,具有实现反预期的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反预期 语用功能
下载PDF
试析“已经”的语法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夏群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2-35,共4页
"已经"表示事件或状态相对某一时间参照点的先时时间关系,即一种相对的时间位置,同时"已经"还强调先前的事件或状态对当前的影响,即当前相关性。
关键词 已经 时间参照关系 当前相关性
下载PDF
关于“已经”的成词过程和“经”的词尾化问题
5
作者 蔡思杨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1-34,共4页
在"已经"一词的发展过程中,把"经"看做"词尾化"并不合适,因为从副词词尾化的原则入手,"经"并不符合条件,它不完全等同于"-自"、"-为"、"-在"、"-地"... 在"已经"一词的发展过程中,把"经"看做"词尾化"并不合适,因为从副词词尾化的原则入手,"经"并不符合条件,它不完全等同于"-自"、"-为"、"-在"、"-地"、"-来"、"-然"等一系列词尾化的现象。只能说,"经"具有词尾化倾向,由于"经"的虚化,引起了"已经"的重新分析,即"已经"的结构层次改变了,而这也是"已经"成词的基础和必由之路。义素分析法可以证明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义素分析 虚化 重新分析 词尾化
下载PDF
外国留学生使用时间副词“已经”偏误分析——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示例
6
作者 牟青 《昭通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9-82,共4页
副词是汉语词类的一大类别,在汉语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副词的使用情况复杂多变,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出错率极高。"已经"是外国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时间副词,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查询,"已经"共出现2774次,出... 副词是汉语词类的一大类别,在汉语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副词的使用情况复杂多变,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出错率极高。"已经"是外国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时间副词,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查询,"已经"共出现2774次,出错次数高达2031次。就"已经"的偏误情况看,偏误类型主要有错用、误加和缺省。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过于泛化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K 时间副词 “已经”
下载PDF
汉语二语习得易混用词辨析——以“了_2”和“已经”为例
7
作者 彭臻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第4期501-509,共9页
"了_2"和"已经"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表已然、实现的语法成分,本文主要探讨二者在语义、句法、语用三方面的差异。语义方面,两者都表实现,但与参照时点的关系不同,动作的影响和效应是否具有延续性和有效性也存在差异。... "了_2"和"已经"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表已然、实现的语法成分,本文主要探讨二者在语义、句法、语用三方面的差异。语义方面,两者都表实现,但与参照时点的关系不同,动作的影响和效应是否具有延续性和有效性也存在差异。句法方面,二者与动词情状类型、一些副词共现都存在着不同的选择限制。语用方面,是否具有"否定"的语用功能,在宣告句、祈使句中的使用等,都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语义 句法 语用
下载PDF
从“此在”到“已经在此”——斯蒂格勒对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的批判性改造
8
作者 张清喆 《德国哲学》 2023年第2期161-174,305,共15页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历史”的研究是从作为此在的人和具有技术性的存在两方面展开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用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两种样式来形容此在的在世性,认为处在非本真状态中的此在正是通过用具(技术)操劳着,从而逃避或...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历史”的研究是从作为此在的人和具有技术性的存在两方面展开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用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两种样式来形容此在的在世性,认为处在非本真状态中的此在正是通过用具(技术)操劳着,从而逃避或遗忘了自身的存在;本真状态中的此在就是“向死而生”。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归纳了此在的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和实际性四个特征。在《技术与时间》里,斯蒂格勒认为技术作为人类本质的代具1是“已经在此”的,人应当被看作存在的主体,我们应当从人与技术的关系出发重新看待此在的在世性,即从“此在”到“已经在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此在” “已经在此” 斯蒂格勒 海德格尔
下载PDF
“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永龙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9,共9页
本文以"已经+时点"、"施事+已经+终结动词"为标志,用以判定"已经"的成词时代,认为"已经"成词初见于宋,至明代已相当常见。本文进而讨论了该词的成词过程和发展,认为它是在"已经+V"... 本文以"已经+时点"、"施事+已经+终结动词"为标志,用以判定"已经"的成词时代,认为"已经"成词初见于宋,至明代已相当常见。本文进而讨论了该词的成词过程和发展,认为它是在"已经+V"格式中凝固成词,然后扩展到"已经+N",在成词过程中,语义方面是"经"的逐渐虚化,句法方面经历了"已+经+V"的重新分析。"已经"成词和发展的整个过程构成了一个链:功能扩展→重新分析→功能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初见时代 成词过程 语义 句法 语法研究
原文传递
“已经”成词于唐前说不可靠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前师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7-408,共2页
杨永龙在《“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中国语文》2002年第1期)一文中,从句法和语义角度,以“已经+时点”、“N施+已经+V点”为形式标志,认为时间副词“已经”成词初见于宋,至明代已常见,并进而对“已经”的词汇化过... 杨永龙在《“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中国语文》2002年第1期)一文中,从句法和语义角度,以“已经+时点”、“N施+已经+V点”为形式标志,认为时间副词“已经”成词初见于宋,至明代已常见,并进而对“已经”的词汇化过程进行了深入讨论。不久,张艳《也谈“已经”的初见时代》(《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一文,对杨文关于“已经”的初见时代问题进行讨论。张文采用杨文的鉴别标准,找出更早例句,认为“‘已经’成词至迟见于梁朝”,到唐代“已是一个典型的时间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唐代 2004年第4期 《中国语文》 时间副词 语义角度 形式标志 时代问题
原文传递
也谈“已经”的初见时代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1-354,共4页
杨永龙先生在《“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中国语文》2002年第1期)一文中,以“已经+时点”、“施事|已经|终结动词”为标志判定“已经”的成词时代,认为“已经”成词初见于宋,至明代已相当常见,并认为“已经”一词在语义... 杨永龙先生在《“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中国语文》2002年第1期)一文中,以“已经+时点”、“施事|已经|终结动词”为标志判定“已经”的成词时代,认为“已经”成词初见于宋,至明代已相当常见,并认为“已经”一词在语义方面是‘!经”的逐渐虚化,在句法方面经历了“已+经+V”的重新分析,最终在“已经+V”格式中凝固成词,然后扩展到“已经+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梁朝 时间副词 词义
原文传递
“曾经”“已经”用法差异补论
12
作者 齐瑞霞 《汉字文化》 2021年第21期107-110,共4页
对“曾经”“已经”用法差异的研究,此前多局限于语法领域的辨析。基于语法差异性与词义因素有密切关系,以及时间副词的特殊性,对二者用法差异的研究,还应更多地引入词汇学视角,同时借鉴“时”“体”理论等作进一步深入分析,可认识到因... 对“曾经”“已经”用法差异的研究,此前多局限于语法领域的辨析。基于语法差异性与词义因素有密切关系,以及时间副词的特殊性,对二者用法差异的研究,还应更多地引入词汇学视角,同时借鉴“时”“体”理论等作进一步深入分析,可认识到因为自身词汇化过程中语义残留影响,以及对“状态”和“时间”表达侧重点的不同,直接造成了“曾经”“已经”用法的差异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经” “已经” 语义残留 “时” “体” 范畴
原文传递
构式“已经很AP了”说略
13
作者 李小军 《励耘语言学刊》 2013年第2期226-233,共8页
“很”不能出现于比较句,而构式“已经很AP了”却可以出现于比较句,这源于该构式蕴涵着一个参照点(说话人的心理预设),而实际情况却超出了这个预设.“已经很AP了”蕴涵着程度的变化,同时对“很AP”带有动态的强调意味.否定性的“AP”... “很”不能出现于比较句,而构式“已经很AP了”却可以出现于比较句,这源于该构式蕴涵着一个参照点(说话人的心理预设),而实际情况却超出了这个预设.“已经很AP了”蕴涵着程度的变化,同时对“很AP”带有动态的强调意味.否定性的“AP”较少出现于该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已经很AP了” “已经” 参照点 强调
下载PDF
是“想”还是“已经”?
14
作者 夏云陶 《语文月刊》 2008年第9期58-59,共2页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为写《史记》而甘受屈辱的心志。
关键词 “已经” “想” 《报任安书》 《史记》 司马迁
原文传递
从情状角度论副词“曾经/已经”的语法意义及相关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庆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0,共12页
从情状角度来研究"曾经/已经"的语法意义及相关区别特征具有可行性,研究发现,事件情状的"间隔性""可反复性"和"阶段性"等特征影响"曾经/已经"的使用。"持续性"是句子情状... 从情状角度来研究"曾经/已经"的语法意义及相关区别特征具有可行性,研究发现,事件情状的"间隔性""可反复性"和"阶段性"等特征影响"曾经/已经"的使用。"持续性"是句子情状层面问题,不是副词"曾经/已经"的基本语法意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经 已经 情状类型
下载PDF
副词“已经”的提醒功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琳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4,共9页
"已经"修饰带"了"的谓词性成分,表明某时间点后事件的完成。"已经"是一个带有主观性的副词,使用"已经"是语用的需要,"已经"的语用功能是对事件完成的提醒,让听话人在完成的事件与现... "已经"修饰带"了"的谓词性成分,表明某时间点后事件的完成。"已经"是一个带有主观性的副词,使用"已经"是语用的需要,"已经"的语用功能是对事件完成的提醒,让听话人在完成的事件与现实之间建立起关联。无论是在叙述性语篇还是非叙述性语篇中,"已经"的语用功能都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完成 提醒
原文传递
“已经”和“了_(1)”的异同及其跟越南语?的对比
17
作者 何黎金英(越) 周小兵 《国际汉语》 2014年第1期33-41,120,共10页
本文从越南学生习得偏误出发,考察汉语'已经'和'了1'的区别,对比这两个词跟越南语表已然的时间副词■?的异同。发现:'已经'和'了1'尽管都表已然,但在某些条件下不能互换;■?虽然跟'已经'一样... 本文从越南学生习得偏误出发,考察汉语'已经'和'了1'的区别,对比这两个词跟越南语表已然的时间副词■?的异同。发现:'已经'和'了1'尽管都表已然,但在某些条件下不能互换;■?虽然跟'已经'一样是副词,但其语法功能不像许多语法书和词典说的那样完全对应于'已经',而是大致对应'已经'和'了1'。这两点使越南人学习'已经'、'了1'的难度相当高。通过越汉翻译测试,进一步证实了'已经'、'了1'的习得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_(1)” “已经” ■? 偏误
原文传递
半部好戏——谈电影《白鹿原》对原著的改编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宗俊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一定意义上说,电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而由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其缺憾往往更是如此。对于一部原长5个小时再到210分钟“初剪版”直至156分钟的最终“公映版”影片而言,电影《白鹿原》在还未公映前就已是个“残本”。也许... 一定意义上说,电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而由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其缺憾往往更是如此。对于一部原长5个小时再到210分钟“初剪版”直至156分钟的最终“公映版”影片而言,电影《白鹿原》在还未公映前就已是个“残本”。也许就是这个删减本,就决定了影片“已经”失败,虽然责任不全在导演王全安。对于这样一部“畸形儿”,谁都可以说三道四,甚至是骂娘。这也许就是《白鹿原》——从小说到电影——的宿命。在这些“遗憾”声中,我们若能从电影改编中看到对原著的某些创造,那么该片虽“败”犹荣。但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只能说,影片只是半部好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电影改编 作品改编 原著 经典文学 “已经” 影片 王全安
下载PDF
“疑问代词+都+……”与“都+疑问代词+……”的语义、语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孝梅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7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疑问代词 语用分析 范围副词 语义 语气副词 “都” 时间副词 “已经” 用法 汉语
下载PDF
关于副词「もう」的用法
20
作者 张红涛 《日语知识》 2010年第10期13-14,共2页
副词「もぇ」是日语初级学习阶段就可接触到的一个常用词汇,其用法看似简单,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もぇ」这一副词用法的掌握并不理想。一些学习者对其用法的理解不全面,往往将其与汉语的“已经;再、另”等意思简单地对等起来... 副词「もぇ」是日语初级学习阶段就可接触到的一个常用词汇,其用法看似简单,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もぇ」这一副词用法的掌握并不理想。一些学习者对其用法的理解不全面,往往将其与汉语的“已经;再、另”等意思简单地对等起来,还有一些学生误认为当表示“已经”时,「もぇ」一定要与动词的「た」形共同使用,结果引起很多语用错误以及误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法 副词 常用词汇 学习阶段 “已经” 语用错误 学习者 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