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玩劳动”中的劳动逻辑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
作者 张存刚 邵光鑫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数字经济的轨道逐渐成熟,一种将网民上网消遣戏称为“玩劳动”的命名方式日趋流行。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玩劳动”符合马克思关于商品与劳动的说法。网民的工作时间便是上网时间,以追求剩余价值生产的视角分析,平台资本家获取... 数字经济的轨道逐渐成熟,一种将网民上网消遣戏称为“玩劳动”的命名方式日趋流行。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玩劳动”符合马克思关于商品与劳动的说法。网民的工作时间便是上网时间,以追求剩余价值生产的视角分析,平台资本家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方式便是延长网民的上网时间。同时,“玩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报酬可用劳动者需求的满足来代偿,人的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种需求得到满足后,即时得到货币的代偿报酬。平台资本用占有、强迫和异化三步实施剥削,迫使劳动者自愿出卖自己,然后将劳动异化,这就构成“玩劳动”的剥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劳动” 劳动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 平台资本
下载PDF
“玩劳动”:数字时代劳动新异化及其扬弃--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分析
2
作者 纪志耿 黄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4-53,共10页
在数字时代,万物皆互联,万物皆可玩,劳动与休闲的界限日益模糊,“玩劳动”深度嵌入社会生产生活过程,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普遍形态,也成为数字资本剥削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劳动实践,“玩劳动”是“玩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 在数字时代,万物皆互联,万物皆可玩,劳动与休闲的界限日益模糊,“玩劳动”深度嵌入社会生产生活过程,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普遍形态,也成为数字资本剥削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劳动实践,“玩劳动”是“玩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在数字平台娱乐过程中附加生成或主动创造数据产品的劳动新形态。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的四重规定性透视“玩劳动”,其实质是资本逻辑主导下劳动者以自愿形式展开的产消合一的无偿劳动,呈现出从有形产品到数据产品、从他者剥削到自我剥削、从机器操控到精神奴役、从资本宰制到数据垄断的新变化。基于此,要实现对“玩劳动”的积极扬弃,必须变革生产关系,实现技术反哺,加强价值引导,以破除数字资本对人的无形枷锁,加强人对数字技术的善用善治,推动人向自我的全面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玩劳动” 劳动异化 休闲 资本逻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原文传递
论网游“玩工”与游戏平台间的控制与博弈
3
作者 王一名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3期243-246,共4页
平台资本主义中,休闲劳动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加深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资本与传媒资本的深度融合,“玩劳动”被纳入资本的剥削体系,由此网络游戏中出现了大批作为休闲玩家的“玩工”,网游“玩工”群体面临着劳动控制... 平台资本主义中,休闲劳动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加深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资本与传媒资本的深度融合,“玩劳动”被纳入资本的剥削体系,由此网络游戏中出现了大批作为休闲玩家的“玩工”,网游“玩工”群体面临着劳动控制的危机。文章从劳动控制的视角出发,考察一般网络游戏玩家的“玩劳动”行为,并由此探讨游戏平台及平台资本对网游“玩工”的劳动控制机制以及“玩工”应对劳动控制采取的博弈策略。研究发现,网游“玩工”之所以同意游戏平台的控制,是网络游戏平台技术支持与网游“玩工”自主选择的合谋,既包括主动的自主式同意,也包括被动的妥协式同意。游戏平台通过制造自由、提供成就、情感认同等一系列意识形态控制,制造出玩家对“玩劳动”的主动认同。同时,其通过技术支持下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占有劳动成果、劳动过程监控的强制控制方式,让玩家成为自主自觉劳动的“玩工”。“玩工”并不是任由资本摆布的傀儡,面对自身主体性的消解,他们会通过弱者的游击式抵抗、游戏倦怠的途径抵抗资本控制,同时通过建立劳动合作关系的方式增强自身在“玩劳动”中的控制权,其抗争者的特质不断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劳动” “玩工” 数字劳动 劳动控制 劳动抗争
下载PDF
泛娱乐化思潮解构青少年价值观的逻辑理路与应对策略
4
作者 宋吉玲 刘肖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在商业逻辑、媒介逻辑、个体心理逻辑以及各类思潮的耦合作用下,娱乐逐渐超越自身界限渗透到社会诸领域,形成泛娱乐化思潮。该思潮呈现出价值取向庸俗化、媒介导向娱乐化、内容供给虚幻化、话语表达浅层化等特征,正逐步解构青少年价值... 在商业逻辑、媒介逻辑、个体心理逻辑以及各类思潮的耦合作用下,娱乐逐渐超越自身界限渗透到社会诸领域,形成泛娱乐化思潮。该思潮呈现出价值取向庸俗化、媒介导向娱乐化、内容供给虚幻化、话语表达浅层化等特征,正逐步解构青少年价值观。为此,应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传播以及新型媒体交往方式与环境的构建,防止青少年被“愚乐”奴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娱乐化思潮 青少年 “玩劳动现象 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