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语堂“歌戈鱼虞模”古读研究的贡献及局限
1
作者 薛宝怡 魏鸿钧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86,94,共6页
林语堂根据印欧语系的音读演变以及中国古音的阴阳对转情况,提出“歌戈读长ɑ,麻读短ɑ”的观点。他还根据历史语言学原则、古韵部之间的音转关系、梵汉对音的证据,提出“周秦汉魏时,鱼虞模读开o(或合o)”的见解。虽然在论述的过程中还... 林语堂根据印欧语系的音读演变以及中国古音的阴阳对转情况,提出“歌戈读长ɑ,麻读短ɑ”的观点。他还根据历史语言学原则、古韵部之间的音转关系、梵汉对音的证据,提出“周秦汉魏时,鱼虞模读开o(或合o)”的见解。虽然在论述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但他于研究材料、方法、结论皆有个人创见,为后来学者更深入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上古音 歌戈韵 虞模韵
下载PDF
三种■属(Seriola)鱼类表型特征比较分析
2
作者 王开杰 徐永江 +3 位作者 崔爱君 姜燕 王滨 柳学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为全面了解■属鱼类表型性状的种间差异,描述了我国养殖的黄条■(Seriola lalandi)、高体■(Seriola dumerili)和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群体的表型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 为全面了解■属鱼类表型性状的种间差异,描述了我国养殖的黄条■(Seriola lalandi)、高体■(Seriola dumerili)和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群体的表型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3种■鱼共计190尾样品的形态种质特征和可量可数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除叉长/体长(FL/SL)、体长/尾柄长SL/PL)、头长/眼间距(HL/ID)和下颌长/上颌长(LJL/UJL)外,其余9个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径分析显示,黄条■的体长(SL)、体高(BH)、尾柄长(PL)和尾柄高(PD)是主要影响其体质量的4个表型性状;高体■的体长(SL)、体高(BH)、眼间距(ID)、下颌长(LJL)和眼后头长(POL)是主要影响其体质量的5个表型性状;五条■的体高(BH)、下颌长(LJL)和全长(TL)是主要影响其体质量的3个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中第一项主成分贡献率为34.974%,其他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依次为23.897%、11.587%、9.489%,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9.947%。判别分析显示,3种■鱼的判别准确率P_(1)、P_(2)均为100%,综合判别率为100%。聚类分析显示,黄条■和五条■聚为一个分支,之后再与高体■聚为一大支。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属鱼类种类鉴别、种质标准和开展遗传育种研究提供表型参数的判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 表型特征 通径分析 多变量形态度量学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安大简《葛覃》“是刈是■”新释——兼说包山简的“■鱼”
3
作者 唐佳 肖毅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38,134,共5页
结合安大简《葛覃》“薄■我私”中“■”字的释读,并参考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历史沿革,简本“是刈是■”的“■”字应读为“濩”,从《韩诗》训“瀹”,取“沤渍”义。受此启发,包山遣策简256“■”字亦读为“濩”,训“腌渍”义。“■鱼... 结合安大简《葛覃》“薄■我私”中“■”字的释读,并参考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历史沿革,简本“是刈是■”的“■”字应读为“濩”,从《韩诗》训“瀹”,取“沤渍”义。受此启发,包山遣策简256“■”字亦读为“濩”,训“腌渍”义。“■鱼”即腌鱼,系马王堆一号墓遣策简50的“索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是刈是■ ■鱼
原文传递
山东金乡鱼山刻石文字补论
4
作者 伊强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1980年发现的山东金乡鱼山刻石,现残存文字14行。第1行原释为“我”的字,释为“臧”字似更合适。第3行一般释为“疾设”的二字,可能是“疾誋”,即古书中的“嫉忌”。第7行的“犯磨”,“磨”当为“磿”的讹混字,“犯磨”可读作“犯罹”。... 1980年发现的山东金乡鱼山刻石,现残存文字14行。第1行原释为“我”的字,释为“臧”字似更合适。第3行一般释为“疾设”的二字,可能是“疾誋”,即古书中的“嫉忌”。第7行的“犯磨”,“磨”当为“磿”的讹混字,“犯磨”可读作“犯罹”。第11行原释“毛蚤”的字,当释为“手蚤”,即“手爪”之义。从文字内容看,此刻石文字与山东出土的几件文字较长的汉代墓葬题记有一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刻石 犯磿 手蚤 文字考释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实验研究Ⅱ.豚鼠过敏反应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燕梅 蒲旭峰 +3 位作者 雷蕾 张德波 张良 彭衡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及聚山梨酯80注射液的过敏原性。方法:以Ⅰ型超敏反应为模型,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在末次致敏后的第11天用致敏量的2倍量进行激发,观察过敏反应情况。结果: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聚山梨酯80注射...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及聚山梨酯80注射液的过敏原性。方法:以Ⅰ型超敏反应为模型,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在末次致敏后的第11天用致敏量的2倍量进行激发,观察过敏反应情况。结果: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聚山梨酯80注射液对豚鼠过敏实验均出现阳性结果,其中聚山梨酯80含量达5mg/ml时为明显阳性,聚山梨酯80含量在3mg/ml以下时为弱阳性,不含聚山梨酯80的香丹注射液豚鼠过敏实验结果为阴性;不同来源的聚山梨酯80均可引起豚鼠过敏反应,制备工艺中加热灭菌处理对聚山梨酯80的过敏反应没有影响。结论: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均可引起豚鼠过敏反应,其原因可能为其中所含聚山梨酯80所致,过敏反应强弱与聚山梨酯80浓度有关,与加热灭菌与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腥草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聚山梨酯80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豚鼠
下载PDF
鱼虱Caligus seriolae形态结构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灶和 徐润林 潘金培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年第1期149-152,共4页
通过时寄生于石斑鱼鳃部的鱼虱的扫描电镜观察,作者对鱼虱的感觉器官、摄食器官和部分游泳足的结构进行描述.并对口器结构与摄食方式的关系、微细结构在分类中的作用、以及体表及部分附肢的附生毛的形态特点进行讨论.
关键词 ■鱼虱Caligusseriolae 微细结构 石斑Epinephelussp
下载PDF
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临床总结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翔 王明芳 +2 位作者 肖放 廖世煌 李晓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 观察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 1 0 4例(1 6 5只眼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患者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对照组 6 0例 (99只眼 )患者用 4%吗啉双胍眼液滴眼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1 0d。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 85... 目的 观察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 1 0 4例(1 6 5只眼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患者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对照组 6 0例 (99只眼 )患者用 4%吗啉双胍眼液滴眼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1 0d。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 85 5 % ,对照组 49 5 % ,χ2 =39 6 6 1 3,P <0 0 1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 95 8% ,对照组 76 8% ,χ2 =2 2 1 5 2 9,P <0 0 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腥草滴眼液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海滨 彭清华 +1 位作者 吴权龙 谭海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观察鱼腥草滴眼液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家兔随机分为鱼腥草治疗组、无环鸟苷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 ,对 3组角膜病变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鱼腥草治疗组角膜病变范围较溶剂组明显缩小 (P &... 目的 观察鱼腥草滴眼液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家兔随机分为鱼腥草治疗组、无环鸟苷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 ,对 3组角膜病变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鱼腥草治疗组角膜病变范围较溶剂组明显缩小 (P <0 0 5 )。结论 鱼腥草滴眼液对家兔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腥草滴眼液 治疗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下载PDF
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外感风热证咽喉肿痛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洪春 于雪峰 +8 位作者 李颖 魏莹 严星 孙丽翠 张炜 常新勇 郭志宏 周敏 刘泽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62-66,共5页
目的 观察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急喉痹(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引起的咽喉肿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64例急性咽炎的患者,随机按2:1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复方鱼腥草合剂,30 mL/次,3次/d,连续服药7 d。对照组口服复方鱼腥草合... 目的 观察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急喉痹(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引起的咽喉肿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64例急性咽炎的患者,随机按2:1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复方鱼腥草合剂,30 mL/次,3次/d,连续服药7 d。对照组口服复方鱼腥草合剂模拟剂,且用法用量与试验组完全相同。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咽痛消失率,临床缓解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3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咽痛消失率分别为40.48%(68/168)和16.87%(14/83)(P<0.05)。两组率差为23.61%(95%CI:12.92%,34.29%),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咽痛中位消失时间试验组为95.81 h,小于对照组的110.25 h(P<0.05)。两组咽痛VAS评分AUC的分析,试验组为(9.87±7.41),对照组为(12.87±7.36),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 d、5 d,试验组痊愈率分别为23.81%(40/168)、61.31%(103/168)。治疗3 d、5 d,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23%(6/83)、 42.17%(35/83)。试验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鱼腥草合剂可以有效提高外感风热证引起的咽喉肿痛的痊愈率,缓解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并且没有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腥草合剂 急性咽炎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对肾病大鼠尿蛋白及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瑜 杨岑 杨国汉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8期766-767,共2页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对肾病大鼠尿蛋白及TGF-β1的影响。方法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鱼腥草大剂量组、鱼腥草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结束时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并作光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鱼腥草大、小剂量...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对肾病大鼠尿蛋白及TGF-β1的影响。方法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鱼腥草大剂量组、鱼腥草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结束时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并作光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鱼腥草大、小剂量组24h尿蛋白定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鱼腥草大剂量组肾小球及周围组织着色明显较浅,免疫反应明显减轻。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能降低造模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对造模大鼠有减轻其病理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免疫组化 腥草注射液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抗内毒素心肌损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海华 张定国 +2 位作者 殷慧群 左保华 周志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鱼腥草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Langendorff装置上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 ,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测定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含量及琥珀酸脱氢酶 (SDH)、肌酸激酶 (CK )活性。结果 ... 目的 :研究鱼腥草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Langendorff装置上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 ,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测定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含量及琥珀酸脱氢酶 (SDH)、肌酸激酶 (CK )活性。结果 :与内毒素组相比 ,鱼腥草组和双黄连组在相应时点 (LVSP LVEDP)×HR、LVDP、+dp/dtmax及 dp/dtmax的恢复百分率明显改善 ,对内毒素诱导的心肌SDH活性的降低、CK水平及NO含量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均有明显的抗内毒素心肌损伤作用 ,通过降低心肌中NO的量 ,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能量代谢水平等途径 ,提高心肌对内毒素性损伤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腥草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液 内毒素 心肌损伤 中药制剂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支微入鱼”的演变模式及其在晋方言中的表现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为民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0-650,共11页
文章从音韵结构上分析指出"支微入鱼"产生的基础是/jwij/,因异化而丢失腭化介音/j/是多数官话方言uei韵母的源头,而因异化而丢失腭化韵尾/j/是导致"支微入鱼"产生的音变。止摄合口三等和蟹摄合口三、四等字甚至包... 文章从音韵结构上分析指出"支微入鱼"产生的基础是/jwij/,因异化而丢失腭化介音/j/是多数官话方言uei韵母的源头,而因异化而丢失腭化韵尾/j/是导致"支微入鱼"产生的音变。止摄合口三等和蟹摄合口三、四等字甚至包括某些方言中的蟹摄合口一等字在不同的阶段都曾具备/jwij/这样的基础,故都产生这一变化。这一变化是与知庄章组字丢失腭化介音交织在一起的,故产生了不同的类型,文章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变化在晋方言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微入 音韵结构 异化 晋方言
下载PDF
居延汉简“鲍鱼”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子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4,共6页
战国秦汉历史中,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水产品"鲍鱼"进入社会饮食消费生活。秦始皇人生悲剧最后一幕的演出,有"鲍鱼"以为道具。居延汉简令人惊异地出现有"鲍鱼"文字的简例。河西汉简发现的"鲍鱼"... 战国秦汉历史中,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水产品"鲍鱼"进入社会饮食消费生活。秦始皇人生悲剧最后一幕的演出,有"鲍鱼"以为道具。居延汉简令人惊异地出现有"鲍鱼"文字的简例。河西汉简发现的"鲍鱼"简文,应当是名物研究值得思考的学术主题。考察"鲍鱼"名义,应是指经过腌制处理的渔产收获。河西的"鲍鱼",亦不能完全排除以海产品加工,来自海滨的可能。思考这种可能性时关注西北区域文化与遥远的海洋的联系,也可以增进我们对于当时海洋探索与海洋开发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延汉简 海产品
下载PDF
吴语音韵史中白读音的保守与创新——以虞韵[*iu]、鱼韵[*i]的两项变化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32,共12页
汉语方言的白读音多呈保守态势,但其后续创新也不可忽视。以吴语为例,1)从音类关系上看,南朝层次的虞韵白读[*iu](虞尤相混层)在北部吴语(常熟)、南部吴语、闽语表现一致,而苏州型吴语则在此基础上经历了创新变化。虞韵白读音在北部吴... 汉语方言的白读音多呈保守态势,但其后续创新也不可忽视。以吴语为例,1)从音类关系上看,南朝层次的虞韵白读[*iu](虞尤相混层)在北部吴语(常熟)、南部吴语、闽语表现一致,而苏州型吴语则在此基础上经历了创新变化。虞韵白读音在北部吴语中的音类分合差异,是由音韵结构的变迁造成的。2)南宋层次的鱼韵白读[*i](鱼虞有别层)在部分北部吴语的表现不止一种,源自其不同类型的后起创新,不同的演变形式还可能分化成不同的语素。目前的方言历史层次理论和词汇扩散理论似乎需要考虑这一语言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吴语 虞韵 白读音 保守 创新
下载PDF
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的鱼部与侯部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荣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5,共5页
以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反映语音的资料为对象,考察鱼部与侯部之间的关系。认为古侯部一等字与鱼部合流是上古楚方音的特点。提出这种独特的现象在《诗经》语音里无法得到解释,只能推定其另有来源。战国时期随着楚国地位的不断上升,楚语... 以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反映语音的资料为对象,考察鱼部与侯部之间的关系。认为古侯部一等字与鱼部合流是上古楚方音的特点。提出这种独特的现象在《诗经》语音里无法得到解释,只能推定其另有来源。战国时期随着楚国地位的不断上升,楚语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展,到了秦汉时期,其它方言区也零星出现古侯部一等字与鱼部合流的现象,但楚方言区韵语中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楚方言区 侯部
下载PDF
晋代音注中的鱼部 被引量:3
16
作者 简启贤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用《字林》、郭璞、徐邈的音注材料考察晋代鱼部的情况,用押韵材料作对比,发现古侯部中的虞韵字已经和古鱼部中的虞韵字合并,鱼、虞、模三韵分划清楚,模韵并不更接近虞韵,中原方言只是个别鱼韵字读同虞韵(或相反),齐鲁方言和中原方言的... 用《字林》、郭璞、徐邈的音注材料考察晋代鱼部的情况,用押韵材料作对比,发现古侯部中的虞韵字已经和古鱼部中的虞韵字合并,鱼、虞、模三韵分划清楚,模韵并不更接近虞韵,中原方言只是个别鱼韵字读同虞韵(或相反),齐鲁方言和中原方言的鱼韵和虞韵韵腹相同而韵头不同,江东方言的鱼韵和虞韵韵腹相异而且韵头也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注 中原方言 齐鲁方言 江东方言 汉语 语音 侯部 屋部 虞韵字 模韵 韵膜
下载PDF
汉藏同源词例证——以鱼部字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向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7,共10页
本文试图用规范化的程式作汉藏同源词的比较研究。以汉语上古音鱼部字为例,列出与此同源的藏文词,以相当数量的声韵母比较作为支持,以申明其为同源词的理由。每个词并以汉语方言和藏缅语中该词的语音形式作为佐证。
关键词 汉藏同源词 汉语方言 藏缅语
下载PDF
《异鱼图赞》与其《笺》《补》的社会文化史蕴含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安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8-79,共12页
杨慎谪居云南后所作《异鱼图赞》,明末胡世安为之作《笺》,并撰有《补》。三书虽各有特定的写作背景,然皆意在从释鱼这一角度承继"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博物传统,展现了明代学人格物求实的一面。从人文视角来看,三书及其所征... 杨慎谪居云南后所作《异鱼图赞》,明末胡世安为之作《笺》,并撰有《补》。三书虽各有特定的写作背景,然皆意在从释鱼这一角度承继"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博物传统,展现了明代学人格物求实的一面。从人文视角来看,三书及其所征引文献关于"异鱼"的描述有如下值得关注之处:以神话和传说说明"异鱼"的起源和特异之处,并借以反映人们的某种普遍性心态;广载"异鱼"的特殊功用,留意涉鱼民风民俗;对"异鱼"的描述和评价渗透了人伦道德色彩,寄寓着观盛衰之意;对"异鱼"的认知存在南北、陆海差异,地域色彩显著。合而观之,三书堪称从释鱼这一角度表征中国古代士人亲自然、厚民生、重风俗的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胡世安 《异图赞》 《异图赞笺》 《异图赞补》
下载PDF
湘南土话鱼、虞韵的语音层次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祥友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湘南土话鱼、虞韵字大多已混同,只有少数特字才能分开来。湘南土话的鱼、虞韵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a类读音,它们来源古老;鱼、虞有别的层次,它反映中古时的语音现象;鱼、虞相混的层次,属中古以后的语音现象。
关键词 湘南土话 虞韵 中古 层次
下载PDF
Teffichthys wui sp. nov., a new perleidid fish from the Early Triassic of Jiangsu and Anhui, China
20
作者 XU Guang-Hui YUAN Zhi-Wei +3 位作者 REN Yi LIAO Jun-Ling ZHAO Li-Jun SONG Hai-Jun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85,共21页
Perleididae is a group of stem neopterygian fishes known only from the Triassic.Here,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new perleidid,Teffichthys wui sp.nov.,based on six well-preserved specimens from the late Smithian(Olen... Perleididae is a group of stem neopterygian fishes known only from the Triassic.Here,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new perleidid,Teffichthys wui sp.nov.,based on six well-preserved specimens from the late Smithian(Olenekian,Early Triassic)marine deposits of Jurong,Jiangsu and Chaohu,Anhui,China.This new discovery documents the third and youngest species of Teffichthys,which is slightly younger than the Dienerian(Induan)T.elegans from Guizhou and the early Smithian T.madagascariensis from Madagascar.The new species shows diagnostic features of Teffichthys(presence of a spiracular,38-41 lateral line scales,and no more than three epaxial rays in the caudal fin)but differs from T.madagascariensis and T.elegans in some autapomorphies(e.g.,a horizontal opercle/subopercle contact and smooth scales with a nearly straight posterior margin).The diagnostic features for the genus Teffichthys and the family Perleididae are emended based on detailed comparisons of the new taxon with other perleidids.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erleidids with other stem neopterygians are discussed using a cladistic approach,and th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main stem neopterygian cl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ngsu ANHUI Early Triassic Perleidiformes OSTEOLOGY PHYLOGEN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