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婚姻观探析
1
作者 李超 万雪梅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9期54-57,共4页
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并未真正聚焦于对男权压制的抗争,她对马拉德夫人所追求的自由并不完全持赞赏态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可知,肖邦通过反讽、转换观察视角、转换叙事方式等手法,展现了马拉德夫人在婚姻中对个人绝... 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并未真正聚焦于对男权压制的抗争,她对马拉德夫人所追求的自由并不完全持赞赏态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可知,肖邦通过反讽、转换观察视角、转换叙事方式等手法,展现了马拉德夫人在婚姻中对个人绝对自由的追求及代价,对婚姻和自由进行了深度思考和审视。作品折射出的婚姻观、自由观对于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自由 婚姻观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中个人空间对女性顿悟的作用
2
作者 左馨如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2期4-6,共3页
凯特·肖邦创作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讲述了患有心脏病的马拉德夫人在听闻丈夫去世消息后一小时内发生的故事,重点突出了马拉德夫人从公共空间接收丈夫死亡信息到独自一人呆在卧室里时思考自己人生的心理变化。与凯特·... 凯特·肖邦创作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讲述了患有心脏病的马拉德夫人在听闻丈夫去世消息后一小时内发生的故事,重点突出了马拉德夫人从公共空间接收丈夫死亡信息到独自一人呆在卧室里时思考自己人生的心理变化。与凯特·肖邦同一时期的女性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在其长篇散文《一间自己的屋子》里强调个人空间对女性小说家走出男性传统藩篱、重构女性自我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公众面前极度悲伤的马拉德夫人,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却拥有了女性意识的顿悟和产生顿悟的机会,并论证《一小时的故事》中个人空间对女性彻底觉醒作用的不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环境心理学 顿悟 女性主义
下载PDF
女性意识的顿悟——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探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刘卓 王楠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458-460,共3页
通过对19世纪末期美国南方的社会背景、女性地位、婚姻观念等方面的阐释,探讨了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露易丝女性意识突然觉醒的历史背景,揭示了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漠视和自由精神的束缚,剖析了妇女... 通过对19世纪末期美国南方的社会背景、女性地位、婚姻观念等方面的阐释,探讨了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露易丝女性意识突然觉醒的历史背景,揭示了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漠视和自由精神的束缚,剖析了妇女对于自由的追求只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残酷现实。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和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自由和死亡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下载PDF
喜极而亡中的悲凉——评析《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象征与讽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杰 高庆 张红梅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38,共1页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1~1904年)39岁时才开始写作,很快就崭露头角.获得成功,在其后短短的十年里.她驰骋文坛,发表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两部长篇小说,成为一位很有建树的女作家。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美国女作家 讽刺 象征 悲凉 短篇小说集 长篇小说
下载PDF
一曲女性自由的悲歌——兼析《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述手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胡爱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7-99,共3页
文章从叙事学理论和女权主义批评结合的角度入手 ,通过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力作《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述手法的分析 ,来表明小说叙述视点的不断转换 ,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叙事技巧 ,还整合出不同的内容 ,而这不同的侧面... 文章从叙事学理论和女权主义批评结合的角度入手 ,通过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力作《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述手法的分析 ,来表明小说叙述视点的不断转换 ,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叙事技巧 ,还整合出不同的内容 ,而这不同的侧面展开组合在一起 ,向人们展示了一曲女性寻求自由的悲歌。这不仅是马拉德夫人个人的悲剧 ,更是再现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班 多视角叙述 女权主义批评 马拉德夫人 自由的悲歌
下载PDF
凯特·肖邦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通过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深度阅读,发现蕴含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从叙事层面探讨了作品中女性视角的使用及场景的快速移植变幻,从文体层面探讨了对照、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揭示了女主人公玛拉德夫人对自由的追求及其... 通过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深度阅读,发现蕴含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从叙事层面探讨了作品中女性视角的使用及场景的快速移植变幻,从文体层面探讨了对照、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揭示了女主人公玛拉德夫人对自由的追求及其女性意识的觉醒。《一小时的故事》为现代女性主义思想及写作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玛拉德夫人 叙事文体
下载PDF
及物性和评价系统下文体特征与叙事策略互补性研究——以《一小时的故事》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鸣瑾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141-143,共3页
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之一。综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叙事学和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该文学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和评价系统在词汇语法层面的体现形式,不仅可以探究该文本的文体特征,并且可以总结... 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之一。综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叙事学和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该文学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和评价系统在词汇语法层面的体现形式,不仅可以探究该文本的文体特征,并且可以总结该特征与其交际主旨、叙事策略特别是叙述视角应用的内在联系,以此为文学文本在叙述视角、人物塑造等方面找到语言层面的客观及主观评价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肖班 《一小时的故事》 及物性 文体 叙事
下载PDF
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小时的故事》的主题及其在当代中国读者中的接受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杰伟 唐伟胜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0-46,共7页
关于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的主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该小说主要涉及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在男性中心主义背景下女性追求自由的困境。但近来又有学者提出,该小说并不涉及性... 关于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的主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该小说主要涉及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在男性中心主义背景下女性追求自由的困境。但近来又有学者提出,该小说并不涉及性别政治,而仅涉及婚姻枷锁与单身自由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一小时的故事》的阅读调查,本文旨在揭示,多数当代中国读者(尤其是有较高文化层次的读者)认为该小说的主题是多层次的,但主要涉及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对这种女性意识,男女读者又表现出相当复杂的伦理态度。我们认为,《一小时的故事》多层主题的起因在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读者对小说人物的复杂伦理态度则是文本外框架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主题 中国实际的读者
下载PDF
《一小时的故事》与文学阐释的几个方面——兼答《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 被引量:20
9
作者 申丹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8,共8页
笔者的《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一文挑战了以往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研究。这一挑战受到了新近发表的《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的质疑,而后者的质疑引发了笔者对作品主题和文学阐释的进一步思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阐释框... 笔者的《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一文挑战了以往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研究。这一挑战受到了新近发表的《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的质疑,而后者的质疑引发了笔者对作品主题和文学阐释的进一步思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阐释框架如何作用于作品解读;(2)作品主题与相关文本主题的关系;(3)作品主题与作者和语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作品主题 阐释框架 互文关系 作品与作者
下载PDF
灵魂漂泊的历程——评《一小时的故事》中的生存取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宜丽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56-58,共3页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时期的作品,许多评论家已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该小说做过一些评论,文章从小说文本分析入手,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剖析女主人公漂泊的心路历程和人格结构,解读19世纪美国女性的灵魂,以期对该...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时期的作品,许多评论家已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该小说做过一些评论,文章从小说文本分析入手,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剖析女主人公漂泊的心路历程和人格结构,解读19世纪美国女性的灵魂,以期对该小说的社会意义及小说所蕴涵的自由与死亡的主题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心理分析
下载PDF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218-230,共13页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最有名且最具争议性的短篇之一。本文在叙事学著名学者兰瑟和申丹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相互对立的观点进行反思。兰瑟认为该故事是女性主义的典型之作,而申丹主要从其反讽艺术中推导出该故事的保守...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最有名且最具争议性的短篇之一。本文在叙事学著名学者兰瑟和申丹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相互对立的观点进行反思。兰瑟认为该故事是女性主义的典型之作,而申丹主要从其反讽艺术中推导出该故事的保守倾向。本文认为该故事是肖邦对女性主义、艺术成就、经济独立、伦理道德多种需求交织平衡的产物。多种需求之间的碰撞成就了她叙事策略上的审美张力,使女性主义的幽灵戴着传统伦理面具游荡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女性主义 苏珊·兰瑟 申丹
下载PDF
路易斯·马拉德的心路历程——解读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宜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6-67,共2页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她卓越的文学成就。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马拉德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结构,剖析19世纪男权统治下的美国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摧残,进一步探讨该小说的象征意义及...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她卓越的文学成就。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马拉德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结构,剖析19世纪男权统治下的美国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摧残,进一步探讨该小说的象征意义及小说所蕴涵的自由与死亡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心理分析
下载PDF
从空间隐喻认知视角看《一小时的故事》的主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志学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5-96,共2页
传统语言学把隐喻视为一种修辞现象和丰富语言的手段;而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它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在《一小时的故事》主题阐释过程中,空间隐喻模式对于读者的认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意... 传统语言学把隐喻视为一种修辞现象和丰富语言的手段;而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它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在《一小时的故事》主题阐释过程中,空间隐喻模式对于读者的认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意象图式隐喻,空间隐喻提供了一种轮廓性的结构,帮助读者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意象。可以说,《一小时的故事》的空间结构设计极为巧妙,它与主人公的心理状态相互渗透,读者可以从情节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空间隐喻模式中体会揣摩作者的意图,分析理解作者设置空间形式的隐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隐喻 认知 《一小时的故事》 主题阐释
下载PDF
对《一小时的故事》的女性主义阅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海霞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3期24-25,52,共3页
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历来是文学评论家评论的热点。本文从小说最有争议的文本事实出发,将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有效互动,详尽地讨论文本表面建构的婚姻约束实际上是性别政治的表面特征。马夫人作为有女性意识的维多利亚女性... 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历来是文学评论家评论的热点。本文从小说最有争议的文本事实出发,将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有效互动,详尽地讨论文本表面建构的婚姻约束实际上是性别政治的表面特征。马夫人作为有女性意识的维多利亚女性,她与马先生的夫妻冲突实际上是她与压迫她的社会冲突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婚姻约束 性别政治 维多利亚女性
下载PDF
试以二元对立解读《一小时的故事》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洁瑕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4-96,共3页
文章运用结构主义文论,从二元对立的角度解读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通过对文本中出现的5组二元对立项的分析,解读人物内心矛盾复杂的状态,探讨了作品的深层涵义。
关键词 结构主义 二元对立 《一小时的故事》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凯特·肖邦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翼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8期12-13,共2页
在文学作品中,无数优秀的作者塑造了许许多多经典的女性人物形象,读者通过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了解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以及政治经济,这些极具个性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也影响着一代代的读者。本文通过对凯特·肖邦小说... 在文学作品中,无数优秀的作者塑造了许许多多经典的女性人物形象,读者通过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了解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以及政治经济,这些极具个性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也影响着一代代的读者。本文通过对凯特·肖邦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解读,以女性主义视角详细探讨与分析女性群体女性主义思想的觉醒,促进人们给予女性应有的尊重与自由。同时通过对《一小时的故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去传播推广女性主义,让人们了解到男权制度下的婚姻对女性价值的漠视和自由精神的束缚,让人们了解到女性在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为现代女性主义提供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解读
下载PDF
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意象透视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跃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0-13,共4页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必然存在一个文本的空间作为叙事场景。人的思维投射在其所存的空间之内,使得空间成为一个形象化的意象。空间的意义固然具有普同性的认知基础,但也可能因人群、文化、社会而有所不同;而在文学生产中的空间意象经...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必然存在一个文本的空间作为叙事场景。人的思维投射在其所存的空间之内,使得空间成为一个形象化的意象。空间的意义固然具有普同性的认知基础,但也可能因人群、文化、社会而有所不同;而在文学生产中的空间意象经过作者以文字化过程,符码的陈列编排后,使得同一对象被赋予不同的认知与感受;而再通过读者解读符码后,更跳脱对象本身单纯表述,自然承载了生动丰富的意涵。本文讨论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意象,通过这些空间意象解析小说人物心理状态,透视小说布局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意象 《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邦
下载PDF
论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反讽艺术
18
作者 张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205-207,共3页
《一小时的故事》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之作。小说篇幅短小,却戏剧性地展现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自由意识的觉醒以及短暂亢奋之后生命消亡的过程。微观文本叙事框架下无不流露出作者反讽的写作技巧,使得该小说在刻画人... 《一小时的故事》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之作。小说篇幅短小,却戏剧性地展现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自由意识的觉醒以及短暂亢奋之后生命消亡的过程。微观文本叙事框架下无不流露出作者反讽的写作技巧,使得该小说在刻画人物、凸显主题等方面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反讽
下载PDF
自由的悲歌——《一小时的故事》的二元对立解读
19
作者 唐金萍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8期35-36,共2页
凯特·肖邦是20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所著一千字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浓缩了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和各种二元对立力量的角逐。文章通过分析文中的喜悦与悲伤,强大与弱小,熟悉与陌生,生与死,善与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来表... 凯特·肖邦是20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所著一千字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浓缩了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和各种二元对立力量的角逐。文章通过分析文中的喜悦与悲伤,强大与弱小,熟悉与陌生,生与死,善与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来表现作者对男性和婚姻的复杂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二元对立
下载PDF
从意象图式理论分析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小时的故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帆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3期112-113,共2页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对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进行研究,意象图式理论能对语言文字给以直观的解释,通过对这一理论新的运用,而对凯特.肖邦的文学作品进行一种新的研究视角的尝试。
关键词 意象图式 认知语言学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