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7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感知-偏好-人格”的传统园林花木人格化研究:以《全唐诗》松树为例
1
作者 尹以俗 刘娟娟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景观偏好是个体、群体或民族对特定景观的态度和偏好。历史悠久、意蕴深远的传统园林花木景观偏好和人格化现象,推动了中华民族健康和谐的社会人格构建,意义重大。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关联是关键科学问题。引入人格神经科学,首先从... 景观偏好是个体、群体或民族对特定景观的态度和偏好。历史悠久、意蕴深远的传统园林花木景观偏好和人格化现象,推动了中华民族健康和谐的社会人格构建,意义重大。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关联是关键科学问题。引入人格神经科学,首先从花木影响人格发展的“感知-偏好-人格”神经心理过程,构建研究框架;其次,以古代大数据《全唐诗》所见松树为例,基于NVivo软件和扎根理论方法,发现:(1)诗人偏爱松树,共有3044首描写松树五感景观的唐诗,占比高达6.22%;(2)其中,以视觉景观为主,听觉和触觉次之,占比分别为82.85%、10.09%和9.23%;(3)松树视觉“青”“霜雪”“孤”“鹤”“风云月”等和听觉“风中松声”共计1432个编码,体现了中华民族集体松景观偏好,与坚韧不屈、贞节不阿、超凡脱俗的“百木长”松格建立关联。“感知-偏好-人格”研究框架,能较为全面有效地揭示传统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全唐诗》 松树 扎根理论 景观偏好 花木人格化
下载PDF
《全唐诗》中的汴河人文风物
2
作者 刘芹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5期41-45,共5页
隋炀帝因政治、经济原因,在历朝奠定河道基础上,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系列工程。据《隋书》及《资治通鉴》相关史料记载,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同年再开邗沟,大业四年(608)开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开江南河。唐朝南北运河河道多数重修整治... 隋炀帝因政治、经济原因,在历朝奠定河道基础上,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系列工程。据《隋书》及《资治通鉴》相关史料记载,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同年再开邗沟,大业四年(608)开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开江南河。唐朝南北运河河道多数重修整治,隋文帝时开挖的广通渠因淤塞亦在重修之列。最终隋唐运河形成五条干道:广通渠、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通济渠是在先秦鸿沟、东汉汴渠等河道基础上兴修而成,是隋唐运河沟通黄、淮水系的运河干道,此渠西段起自洛阳,经阳渠故道,引穀水、洛水入黄河,唐人常以洛水称呼此段;东段起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县东北一带)引黄河水东行,经汴水、蕲水故道向东南流,于临淮(今盱眙境域)汇入淮水。东段汴水河道是重要的交通运道,且在东汉就已成形,唐人以汴水、汴渠或汴河代称通济渠。汴渠以黄河为水源,黄河多沙,汴渠常需疏浚以利通航。汴河的历史,史书文献记录详备。汴河之人文风物,当以文人学士诗文书写最为生动。唐诗有关汴河的吟唱,颇值赏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南北大运河 通济渠 广通渠 汴河 《隋书》 汴水 汴渠
下载PDF
《全唐诗》中的军人形象
3
作者 苏爱风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40期83-85,共3页
《全唐诗》描写了大量唐代及之前朝代的军人形象,涉及群体与个体、战士与将军等,各具特点,丰富立体,从中我们可以对唐代军人的社会地位、唐代崇尚军功的社会风气以及唐人的战争观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 《全唐诗》 军人形象 书写呈现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角下《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雪雁 霍晓楠 +1 位作者 刘寅鹏 邓君 《现代情报》 CSSCI 2022年第2期14-21,共8页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通过数字工具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网络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为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数据的采集、清洗,通过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检索贬谪诗人...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通过数字工具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网络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为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数据的采集、清洗,通过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检索贬谪诗人的社会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贬谪诗人的社会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结果/结论]从《全唐诗》贬谪诗人的总体社会关系、核心人物及其网络特征、社会群体模块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以帮助人文学者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进行深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全唐诗》 贬谪诗人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关系
下载PDF
《全唐诗》反映的牡丹品种与栽植场所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向辉 李小涵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3-206,223,共5页
本文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以《全唐诗》中多达221首描写牡丹诗为据,结合相关研究发现:唐代牡丹花色品种主要是白色、紫色、红色;栽培场所在北方主要是以长安地区为主,其次是洛阳以及甘肃回中地区;南方主要是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本文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以《全唐诗》中多达221首描写牡丹诗为据,结合相关研究发现:唐代牡丹花色品种主要是白色、紫色、红色;栽培场所在北方主要是以长安地区为主,其次是洛阳以及甘肃回中地区;南方主要是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等地。结合上述发现初步推断出牡丹在唐玄宗时期以后开始兴盛;唐人喜欢颜色较深的红紫牡丹;种植场所主要以寺院为主;分布区域则是由北向南,逐步推广。最后对上述推断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牡丹 花色品种 栽植场所
下载PDF
季振宜《全唐诗》流传经过新证 被引量:12
6
作者 段晓春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康熙“御定”《全唐诗》的一个重要工作底本即是钱谦益、季振宜所递辑之《全唐诗》 ,但季振宜《全唐诗》是怎样进入内府的 ?其传本有几 ?然因文献难征 ,仍未得确解。本文利用新发现的史料考证了季氏《全唐诗》流入内府的几个重要环节 ,... 康熙“御定”《全唐诗》的一个重要工作底本即是钱谦益、季振宜所递辑之《全唐诗》 ,但季振宜《全唐诗》是怎样进入内府的 ?其传本有几 ?然因文献难征 ,仍未得确解。本文利用新发现的史料考证了季氏《全唐诗》流入内府的几个重要环节 ,并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季振宜 何倬 陆元辅 顾维岳 徐乾学 康熙 内府 流传经过
下载PDF
韩国文献中的《全唐诗》逸诗考 被引量:6
7
作者 牛林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7-122,共6页
《十抄诗》是韩国高丽时期所编辑的一部唐诗选集,收录了中晚唐30位诗"的300首诗。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这300首唐诗中竞有180多首未被收录于后来的《全唐诗》。这些后代追诗大多数尚未见于我国文献,因此这些选诗的发现对于我国... 《十抄诗》是韩国高丽时期所编辑的一部唐诗选集,收录了中晚唐30位诗"的300首诗。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这300首唐诗中竞有180多首未被收录于后来的《全唐诗》。这些后代追诗大多数尚未见于我国文献,因此这些选诗的发现对于我国的唐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这些唐代追诗还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一些唐人诗文集的流传和散选情况以及宋朝和高丽的文化交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十抄诗》 逸诗
下载PDF
从《全唐诗》看唐代渔业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永霞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9-227,共9页
关键词 渔业生产 《全唐诗》 唐代 《农业考古》 中国历史 史料价值 不完全 商品化
下载PDF
《全唐诗》底本所体现的杜诗学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 2004年第3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杜诗学 《全唐诗》 底本 唐宋诗 朱彝尊 异文 体现 清初 编纂 校勘
下载PDF
《全唐诗》里的球类游戏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加令 《北方论丛》 CSSCI 1994年第2期50-51,共2页
《全唐诗》里的球类游戏赵加令《全唐诗》作为唐代诗歌总集记下了一代诗人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记下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百态千姿。如唐代的球类游戏活动,就可以在这部诗歌总集中看到极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本文试图对《全... 《全唐诗》里的球类游戏赵加令《全唐诗》作为唐代诗歌总集记下了一代诗人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记下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百态千姿。如唐代的球类游戏活动,就可以在这部诗歌总集中看到极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本文试图对《全唐诗》里的球戏描写作初步探讨,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球类 寒食节 马球比赛 步打球 体育教研 哈尔滨师范大学 实心皮球 《战国策》 游戏
下载PDF
《全唐诗》佛寺小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谟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6-180,共5页
唐诗佛寺辑考,表面看微不足道,却不容忽视,它涉及对诗人行踪的把握与对唐诗内容的理解,与更全面梳理佛教与唐诗、佛寺文化与唐代文学等问题紧密关联,因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文章以《全唐诗》所载佛寺为考索对象,稽考出河南府... 唐诗佛寺辑考,表面看微不足道,却不容忽视,它涉及对诗人行踪的把握与对唐诗内容的理解,与更全面梳理佛教与唐诗、佛寺文化与唐代文学等问题紧密关联,因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文章以《全唐诗》所载佛寺为考索对象,稽考出河南府天中寺、玉泉寺及润州爱敬寺等《唐五代佛寺辑考》(简称《辑考》)失载佛寺与徐州台头寺、饶州思禅寺、江州遗爱寺等《辑考》待考佛寺,另对苏州常熟破山寺、越州剡县石城寺、河南登封闲居寺等《辑考》已载而甚略之佛寺作了相应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佛寺 《唐五代佛寺辑考》
下载PDF
《全唐诗》中女诗人诗歌视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咏梅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全唐诗》中收录了一百多名女诗人的诗歌,她们的诗歌内容十分丰富。有表现贤妻良母风范的、离别相思之苦的,也有酬唱赠答的,还有些涉及边事、国运民瘼等。从她们的诗歌题材分析来看,创作视野渐趋拓展。闺情咏叹虽仍占优势,但这种题材... 《全唐诗》中收录了一百多名女诗人的诗歌,她们的诗歌内容十分丰富。有表现贤妻良母风范的、离别相思之苦的,也有酬唱赠答的,还有些涉及边事、国运民瘼等。从她们的诗歌题材分析来看,创作视野渐趋拓展。闺情咏叹虽仍占优势,但这种题材单一的局面有所突破。一些女诗人敢于踏破樊篱,创作视野由身边向身外扩展,由尺幅闺闱转向广阔社会,由囿于离愁别怨的沉吟低唱转向现实生活多层面的慨叹高歌。虽然数量还不是太多,但对女性文学而言,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转变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女诗人 诗歌视野
下载PDF
《全唐诗》刘长卿重出诗歌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柏俊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5-47,共3页
本文证以大量史料,对《全唐诗》所载刘长卿若干诗作的重出现象作了认真辨析和考证。
关键词 《全唐诗》 刘长卿 诗歌 重出 考辨
下载PDF
《全唐诗》中的“洞庭”及其他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献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17-121,共5页
《全唐诗》中"洞庭"一词,根据唐诗中有关"洞庭"诗歌、相关历史、地理资料证实分析,"洞庭"名称含义异常丰富,并非都是指岳州洞庭,太湖也可称为洞庭。即使指岳州洞庭时,也有三种含义,即狭义洞庭、通称意义... 《全唐诗》中"洞庭"一词,根据唐诗中有关"洞庭"诗歌、相关历史、地理资料证实分析,"洞庭"名称含义异常丰富,并非都是指岳州洞庭,太湖也可称为洞庭。即使指岳州洞庭时,也有三种含义,即狭义洞庭、通称意义上的洞庭、广义洞庭。同时,唐诗中岳州洞庭也可以用不同的名称指代,但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其中,"巴丘湖"与之是交错关系;"云梦"与之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九江"与之有时相关、有时完全不同;"太湖"与洞庭在名称上常可互换,但有时指代内容却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洞庭诗歌 洞庭湖 九江 云梦泽 太湖
下载PDF
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章宏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5-96,共12页
本文以清宫档案、诗文资料,以及现存清代刻书实物为基础,系统梳理曹寅承刻钦颁《全唐诗》的活动,澄清了长期以来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提出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的经费不是来自两淮"盐羡";康熙帝把刊刻《全唐诗》的任务交给曹... 本文以清宫档案、诗文资料,以及现存清代刻书实物为基础,系统梳理曹寅承刻钦颁《全唐诗》的活动,澄清了长期以来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提出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的经费不是来自两淮"盐羡";康熙帝把刊刻《全唐诗》的任务交给曹寅,与以前实行的博学鸿儒政策异曲同工,同时也是主子提携奴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寅 扬州诗局 《全唐诗》
下载PDF
唐代的邗沟运河风物地情--以《全唐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芹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77,85,共5页
《全唐诗》中有关邗沟运河的诗篇,展示了唐朝邗沟的风物地情。其中有邗沟风光名胜、驿路水利、市井烟火,在邗沟而生的复杂情愁。这些丰富了人们对唐朝邗沟的认识。
关键词 《全唐诗》 邗沟 大运河 唐朝 唐诗
下载PDF
中国文化中鹤意象的形成及其特点——从《昭明文选》、《全唐诗》等出发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浩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64-70,共7页
鹤最早出现在《诗》《易》等经书中;其后便是史书、诸子等所记载的关于鹤的传说故事。至中国第一部文章总集——《昭明文选》,已有较多关于鹤的文字出现,尤其是鲍照的《舞鹤赋》,更是佳什。到了唐诗,对鹤的描写更加具体细致,鹤意象趋向... 鹤最早出现在《诗》《易》等经书中;其后便是史书、诸子等所记载的关于鹤的传说故事。至中国第一部文章总集——《昭明文选》,已有较多关于鹤的文字出现,尤其是鲍照的《舞鹤赋》,更是佳什。到了唐诗,对鹤的描写更加具体细致,鹤意象趋向丰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昭明文选》 《全唐诗》
下载PDF
《全唐诗》索引研究及其咏农诗检索例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雅戈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11,123,共14页
关键词 《全唐诗》 索引 检索 史料价值 辅助工具 便利性 诗歌
下载PDF
《全唐诗》所见玉门关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习刚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全唐诗》中涉及玉门关名称诗约有136篇,其中唐人玉门关诗至少有109篇,作者达74人。从唐人玉门关诗来看,"玉门关"称名有"玉门关""玉门""玉关""玉塞""关"等,"玉关&qu... 《全唐诗》中涉及玉门关名称诗约有136篇,其中唐人玉门关诗至少有109篇,作者达74人。从唐人玉门关诗来看,"玉门关"称名有"玉门关""玉门""玉关""玉塞""关"等,"玉关"一名最为流行,其次是"玉塞",二者有逐步取代"玉门关""玉门"之称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也是唐代"玉关情"意境形成与盛行的印证。《全唐诗》玉门关有一定的地域性,军防性弱,最主要的特征则是它的泛指性或者说象征性、符号性。这种泛指性包括唐诗玉门关的地理位置的笼统性、唐诗玉门关的边关边塞的泛称性、唐诗玉门关的边区与内地分界的标志性、唐诗玉门关的情感寄托(玉关情)的广泛性等四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玉门关 泛指性
下载PDF
《全唐诗》“沧洲”意象发微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晓栋 《中国韵文学刊》 2013年第4期16-21,共6页
"沧洲"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扬雄的《檄灵赋》,本义指东海。在汉魏六朝文中,亦多指东海(沧海)。因其常以"沧洲支伯"出现,与"箕山许由"相应,故唐代以后,诗人以"沧洲"意象入诗,多表示隐逸之所或隐... "沧洲"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扬雄的《檄灵赋》,本义指东海。在汉魏六朝文中,亦多指东海(沧海)。因其常以"沧洲支伯"出现,与"箕山许由"相应,故唐代以后,诗人以"沧洲"意象入诗,多表示隐逸之所或隐逸之情。《全唐诗》中存在"沧洲"与"沧州"混用现象,"沧州"系北魏熙平二年(517)始设之州名,与"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混用,容易致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沧洲 东海 沧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