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都》中的自然美与传统文化美 |
田念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2
|
川端康成《古都》中的“物哀”美意识 |
刘建华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4
|
|
3
|
漫游者说:论朱天心《古都》的历史书写 |
肖宝凤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08 |
3
|
|
4
|
简析《古都》中的自然美 |
任少云
|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1
|
|
5
|
面向纯朴人生的沉重思考──《边城》《古都》艺术比较谈 |
卢焱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1 |
0 |
|
6
|
穿梭于多重空间的探寻与迷失——论朱天心《古都》的空间记忆书写 |
龙扬志
肖婉琦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川端康成《古都》中仁义精神的研究 |
孙凤龙
曾婷
李小伏
欧阳雁童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9 |
0 |
|
8
|
悲与美的契合——《边城》与《古都》的文化意蕴比较 |
白晓荣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9
|
简析《古都》中的自然美 |
田静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4 |
0 |
|
10
|
浅析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留恋与迷惘 |
张琨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1
|
论川端文学中“粹”的审美情趣——以《雪国》、《千只鹤》、《古都》为例 |
董雪娟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2
|
由日本文学的“物哀”传统看《古都》的风物表现 |
宋卫琴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3
|
空间象征性的断裂——在文学地理学视野下重审《古都》 |
徐臻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4 |
1
|
|
14
|
从《古都》看川端康成的京都情结 |
马波
|
《黑龙江史志》
|
2013 |
3
|
|
15
|
“老灵魂”与“异乡人”——论朱天心《古都》中时空的双重变奏 |
沈虹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6 |
1
|
|
16
|
《古都》的故乡意识探析 |
刘伯香
|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
2009 |
1
|
|
17
|
浅谈川端康成《古都》中的虚无思想和审美情趣 |
沈洪泉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1
|
|
18
|
从《雪国》到《古都》——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日本化”及其进程 |
王彦彦
|
《三明学院学报》
|
1996 |
2
|
|
19
|
《古都》:川端康成的精神故乡 |
黎跃进
|
《台州师专学报》
|
1995 |
2
|
|
20
|
看川端康成《古都》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
唐澜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