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喧哗与骚动》中声音书写的叙事功能
1
作者 黄晓燕 张哲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0,共7页
在《喧哗与骚动》中,声音成为福克纳糅合南方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审美旨趣的艺术手段,或具象化演绎不同情节或场景,或抽象化建构主题及文化意蕴,以多元形式作用于人物设定、故事架构与主题表达,具有独特的叙事表意功能。话语声音的内在... 在《喧哗与骚动》中,声音成为福克纳糅合南方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审美旨趣的艺术手段,或具象化演绎不同情节或场景,或抽象化建构主题及文化意蕴,以多元形式作用于人物设定、故事架构与主题表达,具有独特的叙事表意功能。话语声音的内在音色与外界声音的心理导向为塑造人物的个性特质、意识情绪与认知特征提供行之有效的感知路径。特定声音信号与意象在情节演变过程中发挥预示功能,重构故事时序、影响叙事节奏,协同宏观叙事声音创设时空美学。福克纳采用“个人型声音”言说时代变迁中特殊群体的精神生态与生存境遇,以人文关怀的情感立场书写生存与发展母题,彰显其明晰的南方身份印记及对历史、宗教与社会文化问题的批判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声音书写 叙事功能
下载PDF
残缺的谱系与失败的构建——女性谱系视域下的《喧哗与骚动》
2
作者 陈晨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9期19-21,共3页
自问世以来,《喧哗与骚动》已因其丰富性而向读者展示了无数个侧面。露丝·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伦理学则将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女性谱系的构建化作人们解读《喧哗与骚动》新的钥匙。康普生家族的三代女性天生面对着一个断裂的女... 自问世以来,《喧哗与骚动》已因其丰富性而向读者展示了无数个侧面。露丝·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伦理学则将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女性谱系的构建化作人们解读《喧哗与骚动》新的钥匙。康普生家族的三代女性天生面对着一个断裂的女性谱系,主体性天然受到了男性话语的压制。康普生太太成为精神上的男性,凯蒂沦为男性欲念投射的“他者”,小昆丁则激进地离开,走向了成为“他者之他者”、重建女性谱系的道路。康普生家族三代女性的经历向读者揭示了女性谱系断裂缺失下女性的遭遇,使人们再度意识到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同男性话语权的关系。从这一点入手再次审视《喧哗与骚动》,对人们理解这一时代女性独有的“性别困境”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伊里加蕾 女性主体性 女性谱系
下载PDF
《干旱的九月》和《喧哗与骚动》中南方白人的心理探析——以荣格人格理论为视角
3
作者 吴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07-111,共5页
在《喧哗与骚动》和《干旱的九月》中,福克纳回顾了美国南方不断变化的历史和南方人的心理反应,呈现了南方白人在社会转型时期内心的迷茫和无助。文章借荣格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尼玛原型,分析了以麦克莱顿和昆丁为代表... 在《喧哗与骚动》和《干旱的九月》中,福克纳回顾了美国南方不断变化的历史和南方人的心理反应,呈现了南方白人在社会转型时期内心的迷茫和无助。文章借荣格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尼玛原型,分析了以麦克莱顿和昆丁为代表的南方白人男性战后的心理变化和发展。通过对战后没落贵族后裔和战前自诩为“南方神话”的骑士精神的洞察,呈现了美国内战对南方人巨大的精神影响和心理冲击,揭露了旧南方文化中的腐朽传统对南方人的思想禁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的九月》 《喧哗与骚动》 人格面具 阴影 阿尼玛
下载PDF
多角度叙事中的存在迷宫——论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4
作者 蔡勇庆 《文化与传播》 2023年第1期15-21,共7页
多角度叙事是福克纳创作的重要特色,《喧哗与骚动》主要使用了三个叙述视角来讲述凯蒂的故事。班吉、昆丁、杰生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在他们的叙述中,凯蒂分别展示出爱、堕落及自私的形象。从深层次来看,班吉的叙事是一种本真叙... 多角度叙事是福克纳创作的重要特色,《喧哗与骚动》主要使用了三个叙述视角来讲述凯蒂的故事。班吉、昆丁、杰生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在他们的叙述中,凯蒂分别展示出爱、堕落及自私的形象。从深层次来看,班吉的叙事是一种本真叙事,以儿童天真的视角讲述了纯洁在成人世界中的失落;昆丁的叙事是一种历史记忆叙事,试图以历史理性去禁锢自然人性;杰生的叙事体现的是物质理性叙事,从利益的角度将人物化。在多角度叙事中,人的存在成为迷宫,读者需要从中探寻人存在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多角度叙事
下载PDF
痴人说梦:认知理论下《喧哗与骚动》班吉的“呆傻”形象构建
5
作者 王柯 《品位·经典》 2023年第3期4-6,共3页
作为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受到许多评论家的关注,其中《喧哗与骚动》中的“呆傻人”班吉的意识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基于认知理论从班吉的失语症、时空感知和感官失衡等角度,探究班吉认知障... 作为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受到许多评论家的关注,其中《喧哗与骚动》中的“呆傻人”班吉的意识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基于认知理论从班吉的失语症、时空感知和感官失衡等角度,探究班吉认知障碍的特点,从而加深对班吉愚者形象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认知理论 失语症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性反抗解读
6
作者 林颖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8-70,共3页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最为著名的意识流小说,情节复杂、象征繁多,主题意蕴丰富。从多个视角展现了美国南方家族的兴衰沉浮。凯蒂是小说中个性最为鲜明的角色,拥有着复杂而多元的身份、个性及心理状态。作者通过对凯蒂“拒绝...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最为著名的意识流小说,情节复杂、象征繁多,主题意蕴丰富。从多个视角展现了美国南方家族的兴衰沉浮。凯蒂是小说中个性最为鲜明的角色,拥有着复杂而多元的身份、个性及心理状态。作者通过对凯蒂“拒绝顺从”及“反抗无果”到“不得不被束缚”的人生状态的对照,结合其他角色对凯蒂的影响,表现出凯蒂反抗无果后的悲剧性命运。为更深入地探究凯蒂的“悲剧性反抗”,通过结合《喧哗与骚动》的故事简介,进而探究凯蒂的三种人生状态,明确其悲剧性反抗的逻辑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凯蒂 悲剧性反抗
下载PDF
福克纳和莫言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以《喧哗与骚动》和《红高粱》为例
7
作者 管树林 赵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期73-76,共4页
女性形象一直是历代文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前景的关注。而中国文学作家莫言在作品中真实记录了中国农村广大农民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也揭示了男权制度下女性的凄惨命运。... 女性形象一直是历代文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前景的关注。而中国文学作家莫言在作品中真实记录了中国农村广大农民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也揭示了男权制度下女性的凄惨命运。福克纳和莫言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刻画。本文对《喧哗与骚动》和《红高粱》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位作家对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红高粱》 女性形象
下载PDF
生存与悲剧——《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生存困境思考
8
作者 于海霞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3年第6期39-41,共3页
生存困境导致了“命运悲剧”,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描绘了试图逃离生存困境的“本能意识”。工业化摧毁了南方蓄奴制,社会结构的转变成为小说人物异化的悲剧根源。福克纳将社会发展与角色命运进行高度综合,通过探究意识流主义与存... 生存困境导致了“命运悲剧”,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描绘了试图逃离生存困境的“本能意识”。工业化摧毁了南方蓄奴制,社会结构的转变成为小说人物异化的悲剧根源。福克纳将社会发展与角色命运进行高度综合,通过探究意识流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交织,分析康普生家族在社会、观念及道德异化中的悲剧,也使读者对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人传统价值观念解体以及他们的生活困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小说创作 《喧哗与骚动》 康普生家族 生存悲剧 生存困境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中班吉的嗅觉叙事
9
作者 高帅 《文存阅刊》 2023年第3期31-33,共3页
《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呈现了班吉丰富的感知世界。在这个感知世界中,嗅觉、视觉等知觉活动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而在所有的知觉活动中,通常被认为是次一级感官活动的嗅觉,在叙事过程中又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班吉的嗅觉活动既展现... 《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呈现了班吉丰富的感知世界。在这个感知世界中,嗅觉、视觉等知觉活动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而在所有的知觉活动中,通常被认为是次一级感官活动的嗅觉,在叙事过程中又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班吉的嗅觉活动既展现了他挣扎的内心世界,又使他对凯蒂产生了类似婴儿对母亲的爱。他对凯蒂嗅觉上的执迷也是需要考察的内容。对班吉嗅觉叙事的挖掘,使得他对于爱的索求被读者所知,他完整的人性也得以被大家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班吉 嗅觉叙事
下载PDF
从《喧哗与骚动》看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形象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溢 姚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0-555,共6页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标志着其进入艺术创作的辉煌时期。全书虽然没有从南方淑女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但是女性角色却是统领全书的灵魂人物。其中,作为母亲的康普生夫人固守着南方淑女的神话,因为家族荣誉的...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标志着其进入艺术创作的辉煌时期。全书虽然没有从南方淑女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但是女性角色却是统领全书的灵魂人物。其中,作为母亲的康普生夫人固守着南方淑女的神话,因为家族荣誉的丧失,终日郁郁寡欢,甚至逃避了做母亲应尽的责任,本质上已经与南方淑女的传统背道而驰。作为年轻一代的南方淑女,凯蒂虽然出身在传统的贵族家族,然而她从童真走向堕落,随波逐流,成为反传统的牺牲品。两位南方淑女的命运是南方淑女文化嬗变的缩影,也显示出南方淑女文化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南方淑女 南方淑女文化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中时间的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钱中丽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时间哲学在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品中的叙述时间、心理时间在塑造人物、展示主题、表现内容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时间的处理 ,福克纳表达了对当人类丧失勇气、荣誉、希望、自豪...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时间哲学在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品中的叙述时间、心理时间在塑造人物、展示主题、表现内容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时间的处理 ,福克纳表达了对当人类丧失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时的悲哀之情和一种对现代社会的忧患意识 ,同时表达了他对人类这些美好情感回归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叙述时间 威廉·福克纳 心理时间 悲哀 小说 怜悯 时间哲学 同情 勇气
下载PDF
作为关联物的他者——对《喧哗与骚动》的一种现象学解读 被引量:10
12
作者 易晓明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1,173,共5页
本文运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意向性”建构理论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人物之间的意念关系。小说中 ,凯蒂是不在场的 ,只是作为昆丁、班吉与杰生意识中的关联物 ,出现在他们的意念之中 ,成为这三位主体形象的他者 ,同时也是他们意识的镜... 本文运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意向性”建构理论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人物之间的意念关系。小说中 ,凯蒂是不在场的 ,只是作为昆丁、班吉与杰生意识中的关联物 ,出现在他们的意念之中 ,成为这三位主体形象的他者 ,同时也是他们意识的镜像。叙述主体们建构了他们各自“同一”中的不同的凯蒂。凯蒂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 ,她的真实的生命 ,她的内心的需求是被忽略的。真实的凯蒂通过人物的意念是永远无法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意向性 同一性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的文体特征探微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洊波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3-86,共4页
2 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在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坚不可摧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独特的文体。《喧哗与骚动》(1 92 9)是作者最喜爱的小说 ,标志着他小说文体的成熟。本文就《喧哗与骚动》中特有的“多角度叙... 2 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在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坚不可摧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独特的文体。《喧哗与骚动》(1 92 9)是作者最喜爱的小说 ,标志着他小说文体的成熟。本文就《喧哗与骚动》中特有的“多角度叙述”和“冗长句”等独特的文体特征进行探讨 ,以期更好地解读和欣赏这一经典名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康·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文体特征 多角度叙述 冗长句
下载PDF
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之时间主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文坤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136,共6页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把时间置于作品的中心位置,其中的人物更是成为时间的载体或体验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小说中的人物被时间化了,而时间则同时在人物的意识中主体化了。这就是《喧嚣与骚动》中人物的命运。本文拟从梅洛-庞蒂的...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把时间置于作品的中心位置,其中的人物更是成为时间的载体或体验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小说中的人物被时间化了,而时间则同时在人物的意识中主体化了。这就是《喧嚣与骚动》中人物的命运。本文拟从梅洛-庞蒂的时间-主体间性哲学的视角来讨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间观以及小说中人物的时间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主体间性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梅洛-庞蒂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的讲述形式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9,共7页
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对讲述形式作了大胆试验。在这部杰作当中,形式显然是为功能服务的。采取多角度叙事、意识流或者内心独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和人物的忧郁、矛盾或骚动的内心世界。该小说需要加以表现的内心世界构成了作品... 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对讲述形式作了大胆试验。在这部杰作当中,形式显然是为功能服务的。采取多角度叙事、意识流或者内心独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和人物的忧郁、矛盾或骚动的内心世界。该小说需要加以表现的内心世界构成了作品主要的内容,但心理世界也是应该与更大的历史、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讲述形式 叙事功能 内部世界 社会历史现实
下载PDF
南方的失落——论《喧哗与骚动》 被引量:5
16
作者 薛瑞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7-91,共5页
“没有一个作家,包括亨利·詹姆斯在内,把更多强有力的人物清醒而不可磨灭地铸入我们美国文学的记忆中。”这是美国作家理·福特对作家福克纳的评价。威廉·福克纳,南方作家的杰出代表,他对南方的深厚的乡土依恋之情,使他... “没有一个作家,包括亨利·詹姆斯在内,把更多强有力的人物清醒而不可磨灭地铸入我们美国文学的记忆中。”这是美国作家理·福特对作家福克纳的评价。威廉·福克纳,南方作家的杰出代表,他对南方的深厚的乡土依恋之情,使他力图通过那邮票般大小的地方,表现人们的生活,家族的兴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 康普生家族 迪尔西 昆丁 美国文学 凯蒂 康普生先生 亨利·詹姆斯 南方人
下载PDF
关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时间观的再认识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84,共6页
  福克纳通过《喧哗与骚动》的创作展示了其独特的时间意识与时间哲学。其小说从章节题名到人物意识无不是福克纳独特时间观的具象性表现。福克纳的时间观是二相时间观———过去与现在,而非常识的三位时间观,即过去-现在-未来;在时...   福克纳通过《喧哗与骚动》的创作展示了其独特的时间意识与时间哲学。其小说从章节题名到人物意识无不是福克纳独特时间观的具象性表现。福克纳的时间观是二相时间观———过去与现在,而非常识的三位时间观,即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与空间之关系上,则体现为空间上的暂时悬搁与此时的跌落;在人物行动上则是无限期的延异与沉潜于既往;在事相呈象上则是以实为虚、化实为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时间 空间 时间呈现意象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现代基督的救赎之路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平 洪增流 《山东外语教学》 2008年第5期108-112,共5页
福克纳的许多作品中的人物都影射基督,人物影射基督是福克纳现代神话大厦的支柱。然而对于他的许多作品里为什么都存在人物暗示基督的问题,国内没有学者从纯宗教意义的方向去探讨。《喧哗与骚动》(以下简称为《喧》)纯宗教主题的确... 福克纳的许多作品中的人物都影射基督,人物影射基督是福克纳现代神话大厦的支柱。然而对于他的许多作品里为什么都存在人物暗示基督的问题,国内没有学者从纯宗教意义的方向去探讨。《喧哗与骚动》(以下简称为《喧》)纯宗教主题的确立,其中一个独特手段就是将白痴和抽象化相联系,进而从白痴人物行为和话语以及叙述者的叙述中提取出这些神话中所蕴涵的深层意义和终极意义,使读者领略到福克纳现代神话的现实宗教意义和创作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白痴”抽象化 救赎形象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的悲剧情结透视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福克纳通过康普生一家的独白来传达南方荣誉、道德失落的信息,以深沉哀婉的笔调,从人的本能、欲望、直觉、想象等人类内在心理机制出发,揭示了康普生一家空洞、僵死和迂腐的精神危机,创造出一个沉闷的南方——一个了无生机的荒原,使《... 福克纳通过康普生一家的独白来传达南方荣誉、道德失落的信息,以深沉哀婉的笔调,从人的本能、欲望、直觉、想象等人类内在心理机制出发,揭示了康普生一家空洞、僵死和迂腐的精神危机,创造出一个沉闷的南方——一个了无生机的荒原,使《喧哗与骚动》成为南方古老社会走向没落的一曲不尽的挽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南方的失落 人物的扭曲 悲剧的意象
下载PDF
福克纳作品中的视阈空间——以《喧哗与骚动》中班吉的叙述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春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6-228,共3页
加布里尔.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认为,视阈是最复杂、最抽象的概念,涉及读者的阅读解码和心理感知,是读者阅读时对文本的理解以及个人记忆回溯的综合体验,是主观与客观空间的结合。以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的叙述为例,可以看出作家... 加布里尔.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认为,视阈是最复杂、最抽象的概念,涉及读者的阅读解码和心理感知,是读者阅读时对文本的理解以及个人记忆回溯的综合体验,是主观与客观空间的结合。以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的叙述为例,可以看出作家取消了表示时间的引导词,而以空间的场景相对应,由此来构造叙事的时间与空间的四维立体图像,从而彰显了空间叙事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叙事学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班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