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场”的亡者:论《地之子》与“五四”乡土小说的双声对话结构
1
作者 郭文轩 陈振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五四”乡土小说发生在城乡文明互为参照的交叉坐标系中,呈现出“启蒙”主题下的文明观照姿态。台静农在《地之子》中通过建立含魅与附魅的存在逻辑,形成了“在场”的亡者与生者于精神层面的“对话”式关联体系。以《地之子》为代表的... “五四”乡土小说发生在城乡文明互为参照的交叉坐标系中,呈现出“启蒙”主题下的文明观照姿态。台静农在《地之子》中通过建立含魅与附魅的存在逻辑,形成了“在场”的亡者与生者于精神层面的“对话”式关联体系。以《地之子》为代表的“五四”乡土小说在揭露封建秩序与礼俗思想作为双声对话载体的基础上,反映出其对女性与儿童等底层群体的规训实质,并借助人道主义思想和文化批判意识影响下的底层觉醒态势,回应着这一时期“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要求。由此而言,“五四”乡土小说是在文明视角与原乡情感二者的角力作用下,共同构筑了这一时期乡土小说中“反叛”与“眷恋”共存的二重性特质,并藉此形成建构与消解启蒙话语立场的双声对话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地之子》 “五四”乡土小说 亡者形象 双声对话
下载PDF
台静农小说集《地之子》述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明钊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3-48,共6页
台静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是“乡土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集《地之子》曾受到鲁迅很高的评价。本文着重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分析了小说集中的14篇小说;同时较为细致地比较了台氏的乡土小说与鲁迅乡土小说的异同,从而认... 台静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是“乡土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集《地之子》曾受到鲁迅很高的评价。本文着重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分析了小说集中的14篇小说;同时较为细致地比较了台氏的乡土小说与鲁迅乡土小说的异同,从而认为所谓“台静农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杨义语)的论断是不妥的;《地之子》有着自己思想和艺术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小说集 《地之子》 乡土文学 散文化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升腾在乡村大地的精魂——台静农小说集《地之子》综论 被引量:1
3
作者 翟永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3-78,共6页
台静农是20世纪20年代重要的乡土作家,《地之子》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无论在叙述方式、细节描写上,还是在人物语言及风俗描写上,《地之子》中的作品均独具特色,从而建构起一个色彩斑斓的"羊镇世界",并折射出作者以及... 台静农是20世纪20年代重要的乡土作家,《地之子》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无论在叙述方式、细节描写上,还是在人物语言及风俗描写上,《地之子》中的作品均独具特色,从而建构起一个色彩斑斓的"羊镇世界",并折射出作者以及那个时代乡土作家们相似的心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地之子》
下载PDF
革命年代的“精神证词”——台静农小说集《地之子》与《建塔者》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登林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85-89,共5页
台静农小说创作受鲁迅先生影响很大,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创作个性。他的小说集《地之子》与《建塔者》各有特色。前者主要通过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乡土文学的启蒙主题,后者侧重运用主观抒情的笔调讴歌了革命先驱者的献身精神。从《地之子... 台静农小说创作受鲁迅先生影响很大,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创作个性。他的小说集《地之子》与《建塔者》各有特色。前者主要通过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乡土文学的启蒙主题,后者侧重运用主观抒情的笔调讴歌了革命先驱者的献身精神。从《地之子》到《建塔者》,是作者自身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是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青年台静农的"精神证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地之子》 《建塔者》 启蒙 革命 现实主义 浪漫抒情
下载PDF
坚实沉着的“地之子”——浅析台静农《地之子》中的民俗风情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婷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8期109-112,共4页
乡土小说是从民间取材的一类文学作品,因此,其间处处透漏着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台静农的短篇小说集《地之子》是乡土小说的杰出代表。他忠实地从乡间取材,在小说中表现出对农民的深沉关怀,并形成了自己浓郁悲愤的风格,堪称坚实沉着的... 乡土小说是从民间取材的一类文学作品,因此,其间处处透漏着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台静农的短篇小说集《地之子》是乡土小说的杰出代表。他忠实地从乡间取材,在小说中表现出对农民的深沉关怀,并形成了自己浓郁悲愤的风格,堪称坚实沉着的大地之子。它在研读《地之子》的基础上,通过展示典型的民俗风情,解读民俗风情的成因,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探讨了他们不屈的人性,赞扬了其崇高的反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地之子》 民俗 人性探索
下载PDF
“人间的酸辛和凄楚”——《地之子》和《建塔者》的并置阅读
6
作者 黄艳芬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对于皖籍现代未名社作家台静农早期的两本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往往强调二者在题材与风格上的差异性。但事实上《地之子》与《建塔者》共同表现了人间的不幸和凄惨,在人物形象塑造和空间意象的表现上具有相同... 对于皖籍现代未名社作家台静农早期的两本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往往强调二者在题材与风格上的差异性。但事实上《地之子》与《建塔者》共同表现了人间的不幸和凄惨,在人物形象塑造和空间意象的表现上具有相同的凝重悲哀的美学风貌。因此,台静农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创作在诸多差异中也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使得其小说创作呈现出驳杂丰富的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地之子》 《建塔者》 乡土 革命
下载PDF
大地弃婴——台静农《地之子》作品解读
7
作者 贾钊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07-209,共3页
弃婴是台静农《地之子》集子中普遍存在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在生活上或在精神上被时代和传统文化所抛弃。对沉默麻木国民的呼唤和启蒙要从弃婴着手,不但揭示他们的悲惨境遇,更要关注他们精神的压抑与失落。单纯的物质拯救只是启蒙的皮... 弃婴是台静农《地之子》集子中普遍存在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在生活上或在精神上被时代和传统文化所抛弃。对沉默麻木国民的呼唤和启蒙要从弃婴着手,不但揭示他们的悲惨境遇,更要关注他们精神的压抑与失落。单纯的物质拯救只是启蒙的皮毛而已,治标而不治本,对弃婴的拯救更要关注精神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地之子》 弃婴
下载PDF
情感与理性的弥合——解读台静农《地之子》中蕴藏的“悲心”
8
作者 彭婷婷 《柳州师专学报》 2013年第4期40-42,共3页
20世纪20年代,台静农以其乡土小说创作蜚声文坛。与同时代其他小说家对待乡土态度的不同之处是,台静农在细致描摹乡村百姓的生存状态及精神特征的过程中,没有简单止步于揭露与批判,更多是挖掘卑微生命身上的闪光之处,揭示了他们对痛苦... 20世纪20年代,台静农以其乡土小说创作蜚声文坛。与同时代其他小说家对待乡土态度的不同之处是,台静农在细致描摹乡村百姓的生存状态及精神特征的过程中,没有简单止步于揭露与批判,更多是挖掘卑微生命身上的闪光之处,揭示了他们对痛苦的自觉意识,进而肯定了其对于自身命运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之子》 “悲心” 情感 理性
下载PDF
张中海:在逃离中坚守的“地之子”
9
作者 吴思敬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6-180,共5页
提起“地之子”,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汉园诗人”李广田的那首有名的《地之子》:我是生自土中,/来自田间的,/这大地,我的母亲,/我对她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我无心于住在天国里,/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 提起“地之子”,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汉园诗人”李广田的那首有名的《地之子》:我是生自土中,/来自田间的,/这大地,我的母亲,/我对她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我无心于住在天国里,/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李广田的这首《地之子》,以无限深情抒写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与依恋,被广为传诵,甚至成了一个母题,为后来的诗人不断地吟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之子》 逃离 李广田 吴思敬 诗人 天国 母亲 土地
下载PDF
走出梦幻的地之子——李广田诗论
10
作者 朱丽丽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4-69,共6页
李广田是新文学史上与何其芳、卞之琳并称的“汉园诗人”,然而长期以来,他的诗人形象却被“散文家”的面目掩抑得有些模糊不清了.揭开历史的帷幕,可以清楚地看到,李广田的诗歌创作不仅表现了新诗从初创阶段逐步走向现代化、走向成熟的历... 李广田是新文学史上与何其芳、卞之琳并称的“汉园诗人”,然而长期以来,他的诗人形象却被“散文家”的面目掩抑得有些模糊不清了.揭开历史的帷幕,可以清楚地看到,李广田的诗歌创作不仅表现了新诗从初创阶段逐步走向现代化、走向成熟的历程,而且还反映了五四落潮后一部分知识分子重新定位、寻觅文化根基的思想轨迹,并从中折射出独特人文背景下的某种文化心理趋向.因而研究他的诗歌就具有了独特的诗学意义与文化价值.本文欲就此作些描述与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广田 中国知识分 《地之子》 文化根基 传统文化 人生选择 精神家园 理想与现实 诗歌创作 西方文化
下载PDF
“蚯蚓们”的无言命运——浅析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中的女性形象
11
作者 刘红利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2期50-51,共2页
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讲述羊镇上如蚯蚓般的女性的生活遭遇,展示她们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本文主要分析在生活和思想的重压下女性的生存命运,进而探究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历史文化和自身的根源。
关键词 台静农 《地之子》 女性 悲剧根源
原文传递
《台静农全集》出版说明
12
作者 黄乔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28,共2页
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笔名青曲、孔嘉等,晚号龙坡叟,安徽霍邱人。青年时期就读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与鲁迅等发起成立文学团体未名社,编辑出版《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未名新集》等丛书,出版... 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笔名青曲、孔嘉等,晚号龙坡叟,安徽霍邱人。青年时期就读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与鲁迅等发起成立文学团体未名社,编辑出版《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未名新集》等丛书,出版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说明 台静农 全集 《未名新集》 《未名丛刊》 《建塔者》 《地之子》 北京大学
下载PDF
台静农乡土小说论 被引量:17
13
作者 董炳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0-185,共16页
完全应当把台静农看作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鲁迅1935年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荣幸地被选入四篇作品的作家除鲁迅本人外只有二人,而台静农,就是这二人中的一位。鲁迅在该集序言中给台静农以很高评价,... 完全应当把台静农看作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鲁迅1935年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荣幸地被选入四篇作品的作家除鲁迅本人外只有二人,而台静农,就是这二人中的一位。鲁迅在该集序言中给台静农以很高评价,说:“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生死,泥土的气息,移在纸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 在对台静农的乡土小说进行评说之前有两点需要说明: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台静农 《地之子》 叙事观点 小说修辞学 叙述方式 鲁迅 叙述者 全知观点 乡镇社会
下载PDF
“自省”與“呈現”——論臺靜農先生1920年代的鄉土小説創作
14
作者 賴柏霖 《人文中国学报》 2014年第1期291-318,共28页
1920年代,臺先生以鄉士小說斐聲文壇。他的14篇鄉士題材小說,呈現了兩種相異的筆調:一是'自省型',大多採用第一人稱的叙事觀點,並以'我'的感懷來收束全篇,表現一種知識分子對於世界的醒覺和關懷;二是'呈現型',... 1920年代,臺先生以鄉士小說斐聲文壇。他的14篇鄉士題材小說,呈現了兩種相異的筆調:一是'自省型',大多採用第一人稱的叙事觀點,並以'我'的感懷來收束全篇,表現一種知識分子對於世界的醒覺和關懷;二是'呈現型',選擇一種非'我'述體的叙事手法,强調故事人物特質或狀態的'描寫',展現以悲心閱世,包容一切的書寫姿態。本文指出,臺先生於鄉士題材採用'自省型'寫法的作品數量雖少,卻更能代表他此時主要的文學表現,内涵鲁迅所言的'鄉愁'特徵,這意味著,臺先生終究無法在一片'感時憂國'的呼聲中自外其身。通過這樣的對照,顯示臺先生《地之子》中'呈現型'小說的意義,就在於能够捨棄過多'寫實主義'所肩負的啓蒙使命,採取不同的叙事策略,轉而呈現一個具體的人如何'活'的生命實相,從而找到擺落'鄉愁'感傷的叙述方式,展現鄉士寫實小說的不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臺靜農 魯迅 鄉土小説 鄉愁 寫實主義 《地之子》
下载PDF
台静农先生二三事
15
作者 舒乙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5年第6期19-21,共3页
台静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五四”文学家,鲁迅先生弟子。鲁迅先生曾对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写下过这样的评论:“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台先生有学问,交游广泛,思想激进,曾被反动当局阴差阳错地逮捕过三... 台静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五四”文学家,鲁迅先生弟子。鲁迅先生曾对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写下过这样的评论:“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台先生有学问,交游广泛,思想激进,曾被反动当局阴差阳错地逮捕过三次。抗只战争后,到了台湾,在大学教书,后来阴差阳错地又遇上了蒋介石兵败大陆移避台湾。他不敢有任何言论,老老实实做学问,以教书和写字为生,结果不仅是桃李满天下的大学者、大教育家,又阴差阳错地成了台湾数一数二的大书法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地之子》 短篇小说集 “五四” 文学家 台湾省 蒋介石 教育家
下载PDF
“在对象世界中体验自我的生命”——赵园的学术品味和个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郁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2-267,共6页
八十年代,那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热闹的时期,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有质量的学者和著作,重要的是,对“五四”的重新认识,恰好与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同步的。因此,那十年间的现代文学研究,真正艺术本体论的成功论著尽管微乎其微,但那种精神... 八十年代,那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热闹的时期,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有质量的学者和著作,重要的是,对“五四”的重新认识,恰好与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同步的。因此,那十年间的现代文学研究,真正艺术本体论的成功论著尽管微乎其微,但那种精神启蒙式的情感喷吐,其意义早已超出了文学本身。人们正是通过中国现代文学,开始重新发现了个性主义传统与中国知识者的命运。在整个文学研究领域中,现代文学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世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地之子》 城与人 知识分 学术研究 个性主义 沈从文 现代知识者 三四十年代小说
原文传递
朝向“历史”与“文学”的学术探求——赵园研究员访谈录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凯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2-101,共10页
赵园,1945年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河南尉氏。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主要著作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 赵园,1945年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河南尉氏。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主要著作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想象与叙述》等,另有散文随笔集《独语》《红之羽》《世事苍茫》《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等。本刊特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程凯研究员采访赵园研究员,撰为访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赵园 《地之子》 城与人 甘肃兰州 明清之际 士人群体 易堂
原文传递
台静农传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韦文康 韦顺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0,共7页
关键词 台静农 未名社 鲁迅先生 韦丛芜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韦素园 《歌谣》周刊 中文系 国民党 《地之子》
原文传递
素幅寄深情 被引量:1
19
作者 台益燕 《瞭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7-47,共1页
素幅寄深情台益燕20年代末,以《地之子》、《建塔者》蜚声文坛的台静农先生,不仅是位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到纸上”(鲁迅语)的未名社中唯一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家,而且还是被评论家列为台湾书艺之首,与于右任齐名... 素幅寄深情台益燕20年代末,以《地之子》、《建塔者》蜚声文坛的台静农先生,不仅是位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到纸上”(鲁迅语)的未名社中唯一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家,而且还是被评论家列为台湾书艺之首,与于右任齐名的书法家。虽然大陆时期的台静农其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鲁迅研究 书法家 未名社 张大千 书艺 《地之子》 白内障 “第一人” 书法语言
原文传递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柳冬妩 《粤海风》 2018年第2期83-89,共7页
1925年,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李霁野与鲁迅、曹靖华等组成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团体“未名社”,这四人同为安徽霍邱县叶集人,史称“未名四杰”。韦素园翻译了果戈理小说《外套》等大量俄国文学作品,还创作了不少散文、诗歌作品。... 1925年,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李霁野与鲁迅、曹靖华等组成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团体“未名社”,这四人同为安徽霍邱县叶集人,史称“未名四杰”。韦素园翻译了果戈理小说《外套》等大量俄国文学作品,还创作了不少散文、诗歌作品。韦素园逝世后,鲁迅手书“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碑文,并撰写了《忆韦素园君》。台静农著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他编辑出版的《关于鲁迅及其著作》为最早的鲁迅研究资料专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鲁迅及其著作》 小学教师 四杰 短篇小说集 《建塔者》 《地之子》 文学团体 文学作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