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大之辩”与“有无之辩”——《庄子·逍遥游》新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林榕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6,74,共8页
在《庄子·逍遥游》中,"小大之辩"揭示了"逍遥游"的主体,因此也可说是"逍遥游"主体之辨。"小大之辩"还涉及与"逍遥游"相关的时空大小之辨。至人、神人、圣人都可说是逍遥游的主... 在《庄子·逍遥游》中,"小大之辩"揭示了"逍遥游"的主体,因此也可说是"逍遥游"主体之辨。"小大之辩"还涉及与"逍遥游"相关的时空大小之辨。至人、神人、圣人都可说是逍遥游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至人高于神人、神人高于圣人。庄子的"大言"是与"大知"相联系的,人们可借助其"大言"走向"逍遥"与"无为",因此其"大言"并非无用。惠子认为庄子的"大言"大而无用,与他仅有"小知"而无"大知"有关。在《逍遥游》中,为充分理解"逍遥游"以及"小大之辩",需结合"有无之辩"。"小大之辩"从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局限性大小之辨,而"有无之辩"可说是在特定方面局限性有无之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小大之辩 有无之辩
下载PDF
中国作为工夫论的政治哲学概念——从《庄子·逍遥游》出发的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柯小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5,共7页
《庄子·逍遥游》的文本结构蕴含着《庄子》何为而作的政治哲学思想。最后述及的庄惠辩论构成了《逍遥游》写作的直接动机,即如何在"有用性"的驱迫下维护无用而大用的天下整全。《天下》篇对惠施之学的评述方式,更加指明... 《庄子·逍遥游》的文本结构蕴含着《庄子》何为而作的政治哲学思想。最后述及的庄惠辩论构成了《逍遥游》写作的直接动机,即如何在"有用性"的驱迫下维护无用而大用的天下整全。《天下》篇对惠施之学的评述方式,更加指明了这一点。《逍遥游》中间谈及尧的部分,背后的问题意识是华夏政治文明的危机。这一危机根源于"有用性"的驱迫。开篇的鲲鹏寓言蕴含了对这一危机的解决可能性,即中国作为工夫论的政治哲学概念。对鲲鹏寓言的三重讲述都没有述及天池的到达,而南北之间的广袤气化可能蕴含着庄子关于"中国"和"天下"的深层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鲲鹏寓言 气化 中国 工夫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中“犹有所待”之“待”“依赖”义商榷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24-28,共5页
对于《庄子·逍遥游》中列子"犹有所待"的对象,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是"风"。这是由郭象首先提出的观点,后被历代注家所广泛接受。近代以来,学术界又在"待风"说的基础上,将"待"解释为"... 对于《庄子·逍遥游》中列子"犹有所待"的对象,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是"风"。这是由郭象首先提出的观点,后被历代注家所广泛接受。近代以来,学术界又在"待风"说的基础上,将"待"解释为"依赖"。这种理解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事实上,"恶乎待"并非指"无所依赖",而是对"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一种表示。"待"字的本义为"等待","有所待"就是"有所等待",指有未实现的愿望,有未达到的目标。将"待"解释为"依赖",直接导致了对《庄子》主旨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有待 依赖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朝菌”解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德靠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5-17,共3页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一句中对"朝菌"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大致形成四种观点:为菌类植物,为木槿,是一种虫,是一种朝生暮死的生物。《庄子》旧本很可能是作"朝秀",写作"朝菌"则是...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一句中对"朝菌"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大致形成四种观点:为菌类植物,为木槿,是一种虫,是一种朝生暮死的生物。《庄子》旧本很可能是作"朝秀",写作"朝菌"则是后来之事。"朝秀"即"朝蜏",是一种动物;"朝秀"即"朝荣",亦即"朝华"、"朝生",也就是"朝菌",则为一种植物。结合古文献草木虫鱼鸟兽同名的现象,这些看法均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就《庄子》文本来看,将"朝菌"理解为一种虫可能更切合文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朝菌 木槿 蜉蝣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意象艺术中的理蕴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铁荣 《福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庄子》散文的意象是庄子思想极其重要的载体。本文以《庄子·逍遥游》为案例 ,通过对《逍遥游》意象艺术的深入剖析 ,试图寻绎蕴含其中的深远的哲理内涵 ,这种方法对于完整地理解《庄子》是不无裨益的。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意象艺术 庄子 哲理 自然意象 神话意象 寓言 散文
下载PDF
论《庄子·逍遥游》中的理性精神
6
作者 王丽梅 《绥化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庄子用寓言来讲故事 ,在寓言中又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道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寓言与比喻的交错使用 ,大寓言套小寓言 ,寓言中有比喻 ,使得文章充满了无法直接理解而只能体悟的意象性特征。庄子用重言的方式增加对寓言故事真实性的强调 ,... 庄子用寓言来讲故事 ,在寓言中又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道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寓言与比喻的交错使用 ,大寓言套小寓言 ,寓言中有比喻 ,使得文章充满了无法直接理解而只能体悟的意象性特征。庄子用重言的方式增加对寓言故事真实性的强调 ,在神话时代不言自明的东西在理性时代却需要强调了。这种自觉性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理性思维特征 ,即是神话色彩的逐渐消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理性精神 神话思维 寓言 故事 意象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去以六月息者也”补辨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志坚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10期27-29,共3页
本文通过文意和语法两方面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去以六月息者也"一句中"息"字在不同意义下结构划分的恰当性和语意阐释的可能性,得出郭注对"息"字的讲解不合语法,句意上也很难疏通。"息"字在此作"风"义讲无论从文意还是从句法来... 本文通过文意和语法两方面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去以六月息者也"一句中"息"字在不同意义下结构划分的恰当性和语意阐释的可能性,得出郭注对"息"字的讲解不合语法,句意上也很难疏通。"息"字在此作"风"义讲无论从文意还是从句法来说,均是恰当合理的。而"息"的"风"义应是原有"气息"义在具体语境中的临时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六月息 大风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摶”、“搏”之辨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荣振 《池州师专学报》 2005年第4期64-66,共3页
《庄子·逍遥游》中的“摶”字有的版本认为应写作“摶”,但也有的版本认为应写作“搏”?疚拇影?本、字的形音义、刻版及书法中常见的构形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产生“摶”和“搏”分歧的原因是“摶”和“搏”形体相近,在书籍流传过... 《庄子·逍遥游》中的“摶”字有的版本认为应写作“摶”,但也有的版本认为应写作“搏”?疚拇影?本、字的形音义、刻版及书法中常见的构形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产生“摶”和“搏”分歧的原因是“摶”和“搏”形体相近,在书籍流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讹误;同时又从文献的注疏和引用等方面进行论证,从而认为在《庄子·逍遥游》中应写作“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摶” “搏”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摶扶摇羊角”新解
9
作者 李振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庄子·逍遥游》中"摶"、"扶摇"、"羊角"应辨析为:"摶"有聚积、卷起的意义;"扶摇"应指巨大的暴风、疾风,而不是旋风;"羊角"主要用来描摹大鹏的飞行状貌。据此可以对&... 《庄子·逍遥游》中"摶"、"扶摇"、"羊角"应辨析为:"摶"有聚积、卷起的意义;"扶摇"应指巨大的暴风、疾风,而不是旋风;"羊角"主要用来描摹大鹏的飞行状貌。据此可以对"摶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作出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扶摇 羊角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中大鹏形象及其主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生龙 《中国文学研究》 1989年第1期68-72,共5页
《逍遥游》的大鹏形象,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它涉及对庄子思想的理解问题。自向秀、郭象、支道林以来,大鹏的形象都被认为与学鸠、蜩、斥鴳之类的东西等齐,只不过有大逍遥与小逍遥之分而已。这种说法影响极大,至今很多人还从其说。今人... 《逍遥游》的大鹏形象,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它涉及对庄子思想的理解问题。自向秀、郭象、支道林以来,大鹏的形象都被认为与学鸠、蜩、斥鴳之类的东西等齐,只不过有大逍遥与小逍遥之分而已。这种说法影响极大,至今很多人还从其说。今人也有不信此说的,如王仲镛之《庄子〈逍遥游〉新探》、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即认为大鹏是明道者、得道者的比喻或象征。这些新说我认为极对,只是论证尚嫌不足,还不足以推翻旧说。所以我在这里作进一步的廓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鹏 《庄子·逍遥游》 圣人 列子 神人 凤凰 至人 北海 逍遥游》 南海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反映了乌托邦思想
11
作者 陆钦 《求索》 1983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于《庄子·逍遥游》的主旨,自古及今约有六种看法: (一)任性逍遥说。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刘武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都主这种看法。 (二)至人无己说。交道林:“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转引自... 关于《庄子·逍遥游》的主旨,自古及今约有六种看法: (一)任性逍遥说。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刘武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都主这种看法。 (二)至人无己说。交道林:“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转引自郭庆藩:《庄子集释》)宣颖:“逍遥游主意,只在圣人无己。”(《庄子南华经解》) (三)无待说。王夫之:“无待者,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小大一致,休于天均,则无不逍遥矣。”(《庄子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乌托邦 至人无己 逍遥游》 圣人 绝对自由 刘武 王先谦 神人 王夫之
下载PDF
一幅人类向自由王国飞跃的美妙画卷——《庄子·逍遥游》主题新论
12
作者 张国光 《殷都学刊》 1989年第1期26-38,42,共14页
一、是澄清对庄子的曲解和误解的时候了! 《庄子·逍遥游》是先秦散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我国篇章繁富的哲理散文中最优美的作品。 拙见以为:在我国发育得并不充分的浪漫主义诗文遗产中(我国文人创作,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 一、是澄清对庄子的曲解和误解的时候了! 《庄子·逍遥游》是先秦散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我国篇章繁富的哲理散文中最优美的作品。 拙见以为:在我国发育得并不充分的浪漫主义诗文遗产中(我国文人创作,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这篇《逍遥游》完全可以与《离骚》媲美,但是它比《离骚》,更难理解十倍。因为《离骚》作为我国第一首最成功的政治抒情诗和爱国主义文学杰作,是屈原志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绝对自由 神人 大鹏 自由王国 至人 画卷 许由 《庄子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新解——兼评关锋的“三段式”
13
作者 邱少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48-55,60,共9页
《庄子·内篇》七篇,多数学者认为是庄周本人所作,是研究庄子哲学的主要依据。就整体而言,这七篇文章构成了庄子哲学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其要点包括“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哲学,绝圣弃智、为无而治的政治主张和任天顺性、缘督全身的... 《庄子·内篇》七篇,多数学者认为是庄周本人所作,是研究庄子哲学的主要依据。就整体而言,这七篇文章构成了庄子哲学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其要点包括“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哲学,绝圣弃智、为无而治的政治主张和任天顺性、缘督全身的人生观,等等,就其中各篇分别考察,所论证的中心又各有侧重。由于庄子“以天下为浑浊,不可以庄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三段式” 庄子哲学 “万物齐一” 相对主义 绝圣弃智 政治主张 就整体而言 完整的体系 兼评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语意的模糊性及其产生的朦胧美
14
作者 沈伟东 《柳州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22-28,共7页
《庄子·逍遥游》存在语意不确定性的几种情况.即文化意义的扩散性、联绵性和语意的相对性.本文探索庄子语意模糊性产生的文化背景,并从审美接受的角度阐明其内在的艺术规律及对中国文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语意 模糊性 朦胧美 文化背景
下载PDF
意出尘外 雄奇壮美——《庄子·逍遥游》(节选)欣赏
15
作者 申凤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4年第5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庄子 散文 中心思想 构思 语文教学 中学 阅读欣赏
下载PDF
浅探文言文中“数”之音义——兼正《庄子·逍遥游》(节选)中“数数”之音
16
作者 裴承飞 《语文知识》 2003年第11期33-35,共3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修订本,人教社2001年10月第2版)《逍遥游》(节选)一文中有这样一条注释: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从《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常用工具书上,查不出“数”有音,可以查出它有音,义为“屡... 高中语文第四册(修订本,人教社2001年10月第2版)《逍遥游》(节选)一文中有这样一条注释: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从《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常用工具书上,查不出“数”有音,可以查出它有音,义为“屡次”“多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高中 语文教学 语音 语义 《庄子·逍遥游》 “数数”
下载PDF
奋翮九万里 精神畅遨游——《庄子·逍遥游》简析
17
作者 李聿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5年第5期4-5,共2页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高中 语文 阅读指导 主题 立意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考释一则
18
作者 费诗然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8-72,共5页
《庄子·逍遥游》中的“去以六月息者也”注解莫衷一是。学界对数词“六”持基数词、序数词两种观点,即“六月”这一词语存在“六个月”或“六月份”两种解释;“息”也有两解:一为“止息”义,二为“风”义。依据语言的系统性、历史... 《庄子·逍遥游》中的“去以六月息者也”注解莫衷一是。学界对数词“六”持基数词、序数词两种观点,即“六月”这一词语存在“六个月”或“六月份”两种解释;“息”也有两解:一为“止息”义,二为“风”义。依据语言的系统性、历史性、社会性三大原则,搜索同时代同结构书证,从语境分布及句法结构出发,认为“去以六月息者也”应释读为“(大鹏)飞往(南海)后用六个月时间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 “六月” “息” 语境分布 句法结构
下载PDF
《逍遥游》“致福”解
19
作者 李锐 乔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199,共1页
《庄子·逍遥游》中三复讲大鹏之事,最后一则以斥鴳笑之为结。斥鴳自以为“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其后讲“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也就是这些能人视界若斥鴳,故宋荣子笑之,他是“举世而... 《庄子·逍遥游》中三复讲大鹏之事,最后一则以斥鴳笑之为结。斥鴳自以为“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其后讲“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也就是这些能人视界若斥鴳,故宋荣子笑之,他是“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所以他不在乎世人的毁誉,“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但是“犹有未树也”。下文讲列子御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 数数 宋荣子 斥鴳 列子
下载PDF
“待”字的训释与《逍遥游》的主旨——兼考《庄子》一书“待”字的用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海波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111-113,49,共4页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通“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文中“待”字究竟作何解释妥当?众多注家释为...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通“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文中“待”字究竟作何解释妥当?众多注家释为“凭借”、“依靠”之义。关于这一解释,不仅牵涉句中词义问题,而且牵涉全篇主旨问题。 “待”宇有“凭借”、“依靠”之义吗?查考《庄子》一书,“待”字用作此义的有几处: (1)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 训释 《齐物论》 成玄英 列子 听之以心 顺应自然 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