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名丛刊》的俄苏文学与文论译介
1
作者 卢志宏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未名丛刊》的文学译介以俄国文学为主,苏联文学及艺术为辅,颇具开创性。《未名丛刊》的翻译选择,主要源于俄国文学的世界文学声誉、周氏兄弟对于俄苏文学和文论的推崇以及中俄文学的亲缘性。具体而言,译介选择集中在蕴藏了“深究惑疑... 《未名丛刊》的文学译介以俄国文学为主,苏联文学及艺术为辅,颇具开创性。《未名丛刊》的翻译选择,主要源于俄国文学的世界文学声誉、周氏兄弟对于俄苏文学和文论的推崇以及中俄文学的亲缘性。具体而言,译介选择集中在蕴藏了“深究惑疑的精神”以及“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的俄国文学和具有革命进步意义的苏联文学和文艺理论。《未名丛刊》的译介颇具启示意义:文明互鉴首先取决于译入语文化需求,其次能够为文化相似性所促进,文明互鉴是学术网络基础上的选择性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名丛刊》俄苏文学 文明互鉴 学术网络 选择性移植
原文传递
鲁迅与几套翻译丛书
2
作者 顾钧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8,共9页
关键词 翻译工作 丛书 鲁迅 《未名丛刊》 现代文艺 艺术论 行者
下载PDF
《台静农全集》出版说明
3
作者 黄乔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28,共2页
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笔名青曲、孔嘉等,晚号龙坡叟,安徽霍邱人。青年时期就读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与鲁迅等发起成立文学团体未名社,编辑出版《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未名新集》等丛书,出版... 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笔名青曲、孔嘉等,晚号龙坡叟,安徽霍邱人。青年时期就读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与鲁迅等发起成立文学团体未名社,编辑出版《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未名新集》等丛书,出版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说明 台静农 全集 《未名新集》 《未名丛刊》 《建塔者》 《地之子》 北京大学
下载PDF
鲁迅与广告
4
《广告主》 2010年第4期27-27,共1页
“所谓《未名丛刊》者,并非无名丛书之意,乃是还未想定名目,然而这就作为名字,不再去苦想它了。这也并非学者们精选的宝书,凡国民都非看不可。只要有稿子,有印费,便即付印,想使萧索的读者、作者、译者,大家稍微感到一点热闹。... “所谓《未名丛刊》者,并非无名丛书之意,乃是还未想定名目,然而这就作为名字,不再去苦想它了。这也并非学者们精选的宝书,凡国民都非看不可。只要有稿子,有印费,便即付印,想使萧索的读者、作者、译者,大家稍微感到一点热闹。内容自然是很庞杂的,因为希图在这庞杂中略见一致,所以又括而为相近的形式,而名之日《未名丛刊》。大志向是丝毫也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名丛刊》 广告 鲁迅
下载PDF
鲁迅与丰子恺“撞车”
5
作者 婷婷 《各界》 2019年第15期69-69,共1页
《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著作,1924年2月在日本出版。该书问世不久,鲁迅即买到日文版原著,9月22日着手翻译,10月10日译完,第一、第二部分于10月1日至31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1925年3月,作为《未名丛刊》之一出版... 《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著作,1924年2月在日本出版。该书问世不久,鲁迅即买到日文版原著,9月22日着手翻译,10月10日译完,第一、第二部分于10月1日至31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1925年3月,作为《未名丛刊》之一出版。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候,丰子恺翻译的《苦闷的象征》先是由《上海时报》连载,1925年3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两位译者几乎同时翻译同一本日本文艺论著,并同时出版,这在当时的中国文化界颇为鲜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鲁迅 《苦闷的象征》 撞车 日本学者 《晨报副刊》 《未名丛刊》 理论著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