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心理、幸灾乐祸与共情的困难——以芥川龙之介《母亲》为例
1
作者 王玉华 赵海涛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母亲》是一部题为“母亲”却旨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小说。小说中两位年轻的同名母亲均经历丧子之痛,在遭受抑郁的折磨之后,却都为另一方的相同遭遇呈现出幸灾乐祸的心理。这种共情的困难是对芥川龙之介中国之旅与复...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母亲》是一部题为“母亲”却旨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小说。小说中两位年轻的同名母亲均经历丧子之痛,在遭受抑郁的折磨之后,却都为另一方的相同遭遇呈现出幸灾乐祸的心理。这种共情的困难是对芥川龙之介中国之旅与复杂生活阅历的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母亲》 抑郁心理 幸灾乐祸 共情的困难
下载PDF
赛珍珠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探析——以《大地》《母亲》为例
2
作者 周亚萍 陈小丽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0期197-199,共3页
文章以赛珍珠的作品《大地》和《母亲》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元素。赛珍珠在作品中生动描绘了女性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并展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倾向。此外,她还敏锐地揭示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被... 文章以赛珍珠的作品《大地》和《母亲》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元素。赛珍珠在作品中生动描绘了女性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并展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倾向。此外,她还敏锐地揭示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被边缘化地位。这些生态女性主义元素引发了对生态和性别问题的思考,同时倡导人们维护命运共同体、批判阶级差异、尊重弱势群体,实现男性和女性的平等相处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 《母亲》 生态女性主义 生命意识
下载PDF
论丁玲小说《母亲》中曼贞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3
作者 闫雨嘉 罗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3期12-14,共3页
本文旨在分析丁玲长篇小说《母亲》中曼贞的女性主义意识的阶段性转变,即从对男女不公命运的愤怒到对教育赋能女性的觉悟,再到自我意识与民族意识的交融,以此来揭示国际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新女性形象,启迪21世纪的青年女性传承新女性的勇... 本文旨在分析丁玲长篇小说《母亲》中曼贞的女性主义意识的阶段性转变,即从对男女不公命运的愤怒到对教育赋能女性的觉悟,再到自我意识与民族意识的交融,以此来揭示国际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新女性形象,启迪21世纪的青年女性传承新女性的勇敢探索自我的精神品质,发展积极健康的性别平等意识、建构具有家国情怀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女性形象 《母亲》 女性主义意识 觉醒 发展
下载PDF
鲁迅藏丁玲《母亲》
4
作者 孙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3,共3页
《母亲》是丁玲的未完稿小说。鲁迅所藏为上海良友印刷公司1933年初版的签名本(见封三)。小三十二开本,软布面精装,外加护封。封面上端有“良友文学丛书之七”字样,附有1902年丁母纺纱照片作为配图。版权页上是“一九三三,五,二十付排... 《母亲》是丁玲的未完稿小说。鲁迅所藏为上海良友印刷公司1933年初版的签名本(见封三)。小三十二开本,软布面精装,外加护封。封面上端有“良友文学丛书之七”字样,附有1902年丁母纺纱照片作为配图。版权页上是“一九三三,五,二十付排”、“一九三三,六,二十初版”、印数“1—4000”。初版没有序言,书尾有“良友文学丛书”的编辑赵家璧撰写的四百字《编者言》交代未完稿之事。随该书出版,另有两则售书宣传的大幅广告,印有丁玲照片,分别刊登于1933年6月25日的《时事新报》和6月27日的《申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友文学丛书 《时事新报》 《母亲》 印刷公司 《申报》 赵家璧 丁玲 版权页
下载PDF
苦难家运的深沉描摹,顽强民族的生存史诗——赛珍珠《母亲》与余华《活着》的平行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希祥 李小玲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4,共6页
赛珍珠的《母亲》与余华的《活着》在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等方面虽存有个体差异,但皆具有"苦难家运的深沉描摹,顽强民族的生存史诗"的特点,而它们的成功皆"因中国之情,立小说之体;即小说之体,成畅销之势"。
关键词 赛珍珠 《母亲》 余华 《活着》 平行比较
下载PDF
女性的沉默与抗争──评赛珍珠的《大地》与《母亲》 被引量:12
6
作者 芮渝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3-46,共4页
赛珍珠以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大地》中以现实主义的笔法表现了一种以沉默为话语特征的中国女性形象;在《母亲》中,则更多地以理想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个具有抗争话语特征的女性典型。虽然这两种人物性格话语特征不同,但她们都表现... 赛珍珠以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大地》中以现实主义的笔法表现了一种以沉默为话语特征的中国女性形象;在《母亲》中,则更多地以理想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个具有抗争话语特征的女性典型。虽然这两种人物性格话语特征不同,但她们都表现了赛珍珠对中国妇女生存状态的深刻认识和准确再现。通过她塑造的两类妇女形象,中国妇女坚韧、豁达、聪慧和忍让的品格赢得了西方读者的中国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 《母亲》 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小说 文学评论 中国妇女 中国读者 文学接受
下载PDF
五谈高尔基再认识论——《母亲》新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韦建国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列宁认为《母亲》有缺点,作者也承认小说写的有些仓促。小说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人物个性不鲜明,理想色彩过浓;情节环境诗意化,关键性的细节缺乏生活基础;语言概念化,具有说教性。与其说《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关键词 高尔基 《母亲》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新解读
下载PDF
从《大地》、《母亲》看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中的“现实感”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俐玲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7,共4页
赛珍珠"中国叙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与她敏锐而深切的"现实感"密不可分。这种"现实感"与赛珍珠早期在中国比较独特的生活经历有着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联系,同时亦与她破除一切自我禁忌的以"生存—生活&q... 赛珍珠"中国叙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与她敏锐而深切的"现实感"密不可分。这种"现实感"与赛珍珠早期在中国比较独特的生活经历有着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联系,同时亦与她破除一切自我禁忌的以"生存—生活"为中心的现实哲学浑然一体。而她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发自生命本体的超越种族、国家与文化的悲悯意识,为她突入到现实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提供了超越时代主流意识和思想的个人精神信念。而在理性与抒情之间的适当平衡,不仅成为她的中国叙述的方法支点,亦成为她的中国题材小说在叙述方式上的一种鲜明的个人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现实感 《大地》 《母亲》
下载PDF
儿童视野里的家庭新英雄——丁玲《母亲》的辛亥革命叙事 被引量:4
9
作者 丰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37-42,共6页
丁玲的《母亲》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传统女性在革命的辐射下完成现代转型的故事。这种对现代性转型的言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男性的缺席,即宣告封建权威力量的名存实亡。其次是女性的站立,通过物质层面与土地割离从而走... 丁玲的《母亲》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传统女性在革命的辐射下完成现代转型的故事。这种对现代性转型的言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男性的缺席,即宣告封建权威力量的名存实亡。其次是女性的站立,通过物质层面与土地割离从而走向城市、生理层面通过"放脚"获得健康的身体、精神层面转变为倾向革命的知识女性,从而完成了一场具有象征意义的破壳之役。最后是母亲角色的现代性建构,从老者本位到儿童本位的现代观念的自觉转变。小说用儿童视角让辛亥革命呈现出了冲淡的、陌生化的、画外音式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丁玲 辛亥叙事 儿童视野
下载PDF
鲁迅视野中的亚历克舍夫木刻插图——从《母亲》到《城与年》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炳月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9-60,共12页
鲁迅晚年大力倡导以木刻为主的现代版画,编选或参与编辑了十多部现代版画作品。笔者要强调的是,这些作品半数以上为苏俄版画。倡导版画初期即1929至1930年间出版的五册《艺苑朝华》,第五册即为《新俄画选》。1931年2月翻印的版画集《小... 鲁迅晚年大力倡导以木刻为主的现代版画,编选或参与编辑了十多部现代版画作品。笔者要强调的是,这些作品半数以上为苏俄版画。倡导版画初期即1929至1930年间出版的五册《艺苑朝华》,第五册即为《新俄画选》。1931年2月翻印的版画集《小说士敏土之图》,所收十幅作品为苏联作家革拉特珂夫的长篇小说《士敏土》的插图(作者为德籍版画家梅斐尔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斐尔德 苏联作家 《母亲》 现代版画 木刻插图 亚历克 版画集
下载PDF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读陈应松中篇小说《母亲》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冬梅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1-64,共4页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关键词 陈应松 小说 《母亲》 生命
下载PDF
丁玲《母亲》第三部残稿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增如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6,共6页
通过丁玲遗存的四份《母亲》第三部残稿,探析残稿之间以及残稿与已发表的《母亲》之间的关联。初步判断其写作时间在延安时期。
关键词 丁玲 《母亲》 第三部残稿 沿袭 续写《母亲》的准备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如何能有新视角和感染力——兼评江苏梆子现代戏《母亲》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红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8,105,共5页
江苏梆子剧院原创现代戏《母亲》的创作和演出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与探讨的视角。作品继承了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传统,同时又在视角的选择、剧种的气质、表现的方式等方面体现了戏曲的特质,在大与小、情与理、生与死的... 江苏梆子剧院原创现代戏《母亲》的创作和演出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与探讨的视角。作品继承了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传统,同时又在视角的选择、剧种的气质、表现的方式等方面体现了戏曲的特质,在大与小、情与理、生与死的冲突与架构之间展现了创作的能力,更因为对剧种气质与题材协调性的把握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这些都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提供了有益的积累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 江苏梆子 戏曲现代戏 江苏梆子《母亲》
下载PDF
哀伤的诗意——赛珍珠《母亲》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亚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赛珍珠的小说《母亲》中"母亲"形象,是丰饶大地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化身。一方面,女性与自然的天然亲近感使得她们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另一方面,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疏远以及压迫又迫使他们被背景化,女性这一具有巨大诗意的实体... 赛珍珠的小说《母亲》中"母亲"形象,是丰饶大地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化身。一方面,女性与自然的天然亲近感使得她们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另一方面,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疏远以及压迫又迫使他们被背景化,女性这一具有巨大诗意的实体被忽略和轻视,因而这种诗意成了哀伤的诗意。女性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唯有通过寻求独立的生存方式才能真正享受内心的自然的伊甸园,才能在苦难中视自然为希望和梦想所在地,与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赛珍珠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极好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母亲》 生态女性主义
下载PDF
一幅中国传统妇女的自然主义写真——赛珍珠小说《母亲》刍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春蕾 《镇江高专学报》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母亲》是为赛珍珠赢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之一,由于翻译传播方面的原因,目前在国内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作品采用自然主义笔法,塑造出一个个性鲜明丰满、命运坎坷多难的中国传统的劳动妇女形象,突出描写... 《母亲》是为赛珍珠赢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之一,由于翻译传播方面的原因,目前在国内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作品采用自然主义笔法,塑造出一个个性鲜明丰满、命运坎坷多难的中国传统的劳动妇女形象,突出描写了主宰其命运的两种性格——母性和妻性。《母亲》的特殊审美价值是不应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母亲》 中国传统妇女 自然主义创作原则
下载PDF
高尔基《母亲》中的圣经引语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志耕 《圣经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66-78,共13页
高尔基作为20世纪俄罗斯革命文学的代表作家,其创作亦与俄罗斯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密切相关。考察其早期革命文学代表作《母亲》的叙事形态,可以发现其中对圣经文本的直接引用,集中体现在对弥赛亚观念的引用,由此将传统文化的神圣叙事转化... 高尔基作为20世纪俄罗斯革命文学的代表作家,其创作亦与俄罗斯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密切相关。考察其早期革命文学代表作《母亲》的叙事形态,可以发现其中对圣经文本的直接引用,集中体现在对弥赛亚观念的引用,由此将传统文化的神圣叙事转化为现实社会的革命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 《母亲》 圣经 基督 引语
下载PDF
赛珍珠的《母亲》与萧红的《生死场》中中国农村形象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小英 《宿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44-46,50,共4页
以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关于异国形象构筑的理论为基础,采取细读的方法,着眼于文本的主题结构、词汇和故事情节,拟从充足与贫困、个体的觉醒与群众的麻木、浪漫情怀与怀旧情怀这三对词汇出发,对《母亲》和《生死场》中的中国形象从文本上... 以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关于异国形象构筑的理论为基础,采取细读的方法,着眼于文本的主题结构、词汇和故事情节,拟从充足与贫困、个体的觉醒与群众的麻木、浪漫情怀与怀旧情怀这三对词汇出发,对《母亲》和《生死场》中的中国形象从文本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同一主题、词汇和故事情节在这两部作品中有不同的表达,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明确的个体意识和对土地浓郁的浪漫情怀,而同一中国在萧红笔下却是枯绝的、生命意识淡薄、充满了对土地厚重的怀旧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萧红 《母亲》 《生死场》 中国农村
下载PDF
在宗教与革命之间——试论高尔基小说《母亲》中的“造神”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江虹 《惠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0-45,共6页
俄国 190 5年革命失败后布尔什维克党内出现的“召回派”一度宣传“造神论” ,受到列宁的严肃批判。高尔基此时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 ,一向被认为是受错误思潮影响而陷入“造神”的泥淖。文章从文本形象和细节的析读入手 ,指出所谓“... 俄国 190 5年革命失败后布尔什维克党内出现的“召回派”一度宣传“造神论” ,受到列宁的严肃批判。高尔基此时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 ,一向被认为是受错误思潮影响而陷入“造神”的泥淖。文章从文本形象和细节的析读入手 ,指出所谓“造神”不只是《忏悔》一作中的“问题” ,而且是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经典之作的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思想探索 ;继而从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着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 小说 《母亲》 "造神" 俄罗斯
下载PDF
高尔基的文学良知——从《母亲》到《不合时宜的思想》
19
作者 高玉秋 付天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25,共5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高尔基的《母亲》和《不合时宜的思想》作为体现作家政治思想进步和落后的两极之作。但重读《母亲》,我们会发现,作家在其中表达的是提升人的品德、改造俄罗斯文化、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尊重的理想社会的思想,即人道...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高尔基的《母亲》和《不合时宜的思想》作为体现作家政治思想进步和落后的两极之作。但重读《母亲》,我们会发现,作家在其中表达的是提升人的品德、改造俄罗斯文化、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尊重的理想社会的思想,即人道主义思想,而非对无产阶级与专制统治者进行暴力斗争的再现。而十月革命前后创作的政论《不合时宜的思想》,则是《母亲》基本思想的延伸。两部作品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它们共同体现了高尔基一以贯之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出作家对艺术良知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不合时宜的思想》 政治立场 文学良知 人道主义
下载PDF
人世之厄 人性之恶——陈应松《母亲》读后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维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2-44,共3页
陈应松《母亲》是其"神农架"系列小说之一,描述了母亲及其五个子女的生存挣扎和精神世界,作家面对底层生存的苦难,通过人性恶的描写,探求精神救赎之路。
关键词 陈应松 《母亲》 贫穷 人性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