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东征渡河点及与《沁园春·雪》有关的地名考
1
作者 陶明信 马玉贞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28-34,共7页
红军东征是继长征后的重大事件,而毛泽东在东征初期所填《沁园春·雪》(以下简称《雪》)则使其东征渡河平添了一层浓厚的文学色彩。随着《雪》日益广泛的传播,有关《雪》的创作与毛泽东当年侦查与渡河的地点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 红军东征是继长征后的重大事件,而毛泽东在东征初期所填《沁园春·雪》(以下简称《雪》)则使其东征渡河平添了一层浓厚的文学色彩。随着《雪》日益广泛的传播,有关《雪》的创作与毛泽东当年侦查与渡河的地点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有关文献对毛泽东东征的具体渡河点及日期乃至《雪》的创作地点等相关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本调研结果显示,毛泽东是在1936年2月21日早上在辛关渡渡河东征的而非河口—贺家凹渡口;《雪》的写作时间为1936年2月,毛泽东在此期间的行程和主要经停地为延长→双庙河→袁家沟(期间曾去高家坬塬)→辛关渡→留村→张家塔。因此,《雪》的诞生地应在以上区域之内。在此行程的初期,毛泽东应该看到了1935年年底降于河口—辛关渡一带的深厚积雪。此外,由于多种原因,历史文献中的一些地名与今用名有所差异,例如“高村”应是现在的“高杰村”,“贺家凹”现写为“贺家洼”,“社里”应为现在的“舍峪里”,“张家塔”也称为“张家塌”(旧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东征渡河 地点与时间 辛关渡 《沁园春·雪》
下载PDF
“三美论”观照下《沁园春·雪》许渊冲英译本分析
2
作者 马斯逸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9期29-32,共4页
《沁园春·雪》是由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及其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颇能展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本文分别从意美、音美、形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三美论”在《沁园春·... 《沁园春·雪》是由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及其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颇能展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本文分别从意美、音美、形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三美论”在《沁园春·雪》许渊冲英译本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对古典诗词英译做一些探讨。本研究成果对提升翻译水平、促进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论 《沁园春·雪》 许渊冲
下载PDF
以《沁园春·雪》为例谈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3
作者 葛奕贤 《中学语文》 2024年第3期26-27,共2页
以《沁园春·雪》为例探讨情境创设在初中诗词教学中的意义与应用方法。以雪景情境、历史英雄情境、情感共鸣情境、形象比喻情境、朗诵和表演情境为切入点,阐述在初中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意义、情感。
关键词 《沁园春·雪》 诗词教学 情境创设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隐喻的认知英译研究
4
作者 郭滨 李洁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6期92-94,共3页
《沁园春·雪》通过借景抒情展现了毛泽东的远大抱负、豪迈胸襟和对无产阶级及革命家的歌颂与期许。全诗设喻用典,表达淋漓,内涵丰富。其中隐喻表达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对隐喻正确理解和适切英译表达直接影响到诗歌的对外传播。本... 《沁园春·雪》通过借景抒情展现了毛泽东的远大抱负、豪迈胸襟和对无产阶级及革命家的歌颂与期许。全诗设喻用典,表达淋漓,内涵丰富。其中隐喻表达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对隐喻正确理解和适切英译表达直接影响到诗歌的对外传播。本文对比了许渊冲、Paul Engle等六个英译本,基于认知翻译观,探究了诗歌中隐喻的认知翻译策略:坚持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或基于范畴理论,或遵循突显原则或图形背景理论等,找出原文中的隐喻三要素,即本体、喻体和相似性,首先满足忠实原文本义和作者目的前提下,将隐喻三要素作显性或隐性、去留或更换处理,选取目的语读者易于理解的适切表达范畴,最后按照诗歌的艺术特性如韵律要求做出修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园春·雪》 隐喻 认知翻译
下载PDF
诗词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获奖作品《沁园春·雪》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孟亚玲 魏继宗 兰鸿涛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8年第5期456-458,共3页
通过《沁园春·雪》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实践,探索了诗词类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的规律。指出多种软件组合处理素材、交互设计、合理构架知识体系和内容结构以及明晰的导航和精美的界面,是课件成功设计的关键。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沁园春·雪》 设计 界面
下载PDF
围绕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一场斗争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新力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毛泽东 《沁园春·雪》 柳亚子 诗人 反封建主义
下载PDF
《沁园春·雪》英译文的关联翻译理论阐释 被引量:2
7
作者 严晓江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34-36,56,共4页
赵恒元先生翻译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英译文在文化缺省的处理、美学情感的传递和深远意境的再现三个方面体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某些特点。译者使用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文化缺省问题,较好地把握了原文作者的意图... 赵恒元先生翻译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英译文在文化缺省的处理、美学情感的传递和深远意境的再现三个方面体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某些特点。译者使用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文化缺省问题,较好地把握了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美学情感的传递方面,译者基本反映了原文的风格和比喻的诗歌效果;在叠字、联绵词、数量词、颜色词和领字等翻译方面,译者比较准确地理解了原文的浪漫描写和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园春·雪》 关联翻译理论 诗词评析
下载PDF
超越时空的伟大形象——毛泽东《沁园春·雪》“风流人物”新解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朴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毛泽东 《沁园春·雪》 “风流人物” 语文教学 初中 解读
下载PDF
略论《沁园春·雪》的崇高美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道麟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1-4,共4页
崇高美是壮美、阳刚之美,是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特殊的审美对象,是物质形式、精神品质或二者兼有的特别伟大、异常出众的动人心魄的美。毛泽东诗词,属于我国古代豪放派诗词的系统,继承了从屈原、李白,到苏轼、辛弃疾,再到龚自珍、黄遵宪... 崇高美是壮美、阳刚之美,是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特殊的审美对象,是物质形式、精神品质或二者兼有的特别伟大、异常出众的动人心魄的美。毛泽东诗词,属于我国古代豪放派诗词的系统,继承了从屈原、李白,到苏轼、辛弃疾,再到龚自珍、黄遵宪的崇高美的美学传统,并将其给予了升级的辉煌发展,因而显得更加劲健有力,更加厚重深远,更加震慑人心。其雄浑之美,独步千古,文情并茂,无出其右。作为毛泽东诗词的精品--《沁园春·雪》,它是我国诗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夺目的璀璨明珠,是我们泱泱诗国中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词作中那巨大形象的创构、磅礴气势的涌现、宏阔意境的开拓等美学特征,往往能让欣赏者既从中“充实人生”又从中“改变人生”还从中“享受人生”,进而感觉到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的旷达胸襟,感触到一名卓越的政治家的远大抱负,感悟到一股来自词作中的鼓舞和力量,也仿佛使自己变得更崇高了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园春·雪》 崇高美 美学特征 巨大形象 磅礴气势 宏阔意境
下载PDF
毛泽东《沁园春·雪》五辨正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仲举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3-68,92,共7页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原驰蜡象",应作"原驰腊象";"惟余莽莽",应作"惟馀莽莽"。这首词留存的毛泽东手迹,既不是八幅,也不是十幅,更不是十一幅,而是九幅。这首词的词题不是《咏雪》,而是《...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原驰蜡象",应作"原驰腊象";"惟余莽莽",应作"惟馀莽莽"。这首词留存的毛泽东手迹,既不是八幅,也不是十幅,更不是十一幅,而是九幅。这首词的词题不是《咏雪》,而是《雪》。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不是"一九四五年",而是"一九三六年二月";词的修改定稿,也不可能是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飞往重庆的飞机上,而应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沁园春·雪》 辨正
下载PDF
完颜亮《念奴娇·天丁震怒》与毛泽东《沁园春·雪》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62-65,共4页
完颜亮的《念奴娇》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都是对北国雪景的壮阔描绘。二人都是政治家兼诗人,都具有融南北文化于一炉的文化性格,且注重对文学传统的继承,所以其词作也都具有豪放之风、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二人的词作对当时... 完颜亮的《念奴娇》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都是对北国雪景的壮阔描绘。二人都是政治家兼诗人,都具有融南北文化于一炉的文化性格,且注重对文学传统的继承,所以其词作也都具有豪放之风、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二人的词作对当时的词坛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词史上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颜亮 毛泽东 《念奴娇》 《沁园春·雪》
下载PDF
混声作品《沁园春·雪》的曲式结构与和声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晓阳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42-144,共3页
作品在演绎过程中需要演唱者通过对作品内容与构造的理解,才能将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欣赏者,从而体现音乐的魅力与精华。作品的曲式结构指的就是该作品的内部音乐构造,《沁园春·雪》的曲式结构与和声应用符合声乐基本理论... 作品在演绎过程中需要演唱者通过对作品内容与构造的理解,才能将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欣赏者,从而体现音乐的魅力与精华。作品的曲式结构指的就是该作品的内部音乐构造,《沁园春·雪》的曲式结构与和声应用符合声乐基本理论,在和声与演唱技法方面体现了韵律美和唯美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园春·雪》 曲式结构 和声
下载PDF
《沁园春·雪》两个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焕新 路慧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23期214-216,共3页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理论为基础,以《沁园春?雪》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原词及其译文的及物性特征,分析译文对原文的忠实性,以体现及物性理论在诗词翻译方面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沁园春·雪》 翻译 对比 及物性
下载PDF
关于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艺术缺憾的一些看法
14
作者 姚晓雷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无疑体现出了一代伟人俯瞰历史、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但在艺术上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其之所以得到众人无条件地颂扬,一是这首词在当时特殊的环境里所具有的政治功能,二是领袖崇高的历史地位使然。
关键词 毛泽东 《沁园春·雪》 艺术问题
下载PDF
《沁园春·雪》三题
15
作者 丁毅 丁七玲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75-80,共6页
长期以来 ,不少人对毛泽东的代表作《沁园春·雪》存在着误读 ,故从三方面重新解读 :一是诗中的“莽莽”并非“茫茫” ,实表现气势磅礴雄浑 ;二是该词并不是一首咏物词 ,而是以咏物言志的方法将山水、咏史两个传统统一起来的作品 ;... 长期以来 ,不少人对毛泽东的代表作《沁园春·雪》存在着误读 ,故从三方面重新解读 :一是诗中的“莽莽”并非“茫茫” ,实表现气势磅礴雄浑 ;二是该词并不是一首咏物词 ,而是以咏物言志的方法将山水、咏史两个传统统一起来的作品 ;三是诗中“文采”“风骚”不应解作“文治” ,还是属于文章学术 ,这里应指思想理论建树 ,所以“风流人物”包含着毛泽东追求的更高的理想人格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沁园春·雪》 莽莽 咏志 风流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视角评析《沁园春·雪》的英译
16
作者 夏惠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2-87,共6页
一代伟人毛泽东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于一身,其诗词风格独树一帜。毛词中著名的《沁园春·雪》的英译有众多版本,孰优孰劣众口不一。接受美学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既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译作的创作者,因此译者要... 一代伟人毛泽东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于一身,其诗词风格独树一帜。毛词中著名的《沁园春·雪》的英译有众多版本,孰优孰劣众口不一。接受美学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既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译作的创作者,因此译者要力求接近原作者的视域以达到对原作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要充分预测并考虑期待读者的接受需要和接受水平,使期待读者与译者的视域达到融合,从而使译作能更好地为读者所接受。在翻译《沁园春·雪》的过程中,译者有自身独特的空白设置与具体化方式。要想让译文能带给读者如原文带给读者的相似反应,译文就应保留原文的空白,留待读者去发挥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沁园春·雪》 毛泽东诗词
下载PDF
毛泽东《沁园春·雪》豪壮之美成因探寻
17
作者 李枫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年第9期89-91,共3页
《沁园春·雪》具有豪壮之美 ,它形成于毛泽东对客观事物的独特认识和独创的艺术手法 ,其中包括摄取雄伟的形象、确立高远的主旨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等。这种豪壮之美从根本上说源于中国地域的广大和中国革命的艰苦卓绝。
关键词 《沁园春·雪》 豪壮美 形成 成因 探寻
下载PDF
穿越冰雪世界的思想春光——《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与价值取向
18
作者 党庆兰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9-73,共5页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词章有叙有议,写景、怀古、抒情,融然一体。上阕写景从大处落笔、气魄雄伟,下阕论史气贯长虹、目空千古。全词不仅构思奇巧、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且意境阔大、气势雄浑、收纵联密,充分彰显了...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词章有叙有议,写景、怀古、抒情,融然一体。上阕写景从大处落笔、气魄雄伟,下阕论史气贯长虹、目空千古。全词不仅构思奇巧、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且意境阔大、气势雄浑、收纵联密,充分彰显了国家至上、世道必进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价值取向,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园春·雪》 艺术成就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19
作者 朱美兰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0年第9期97-98,共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词的基本内容,把握词的内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及伟大的抱负。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朗读能力 传达情感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下载PDF
《沁园春·雪》五个英译本的修辞翻译的像似性研究
20
作者 张焕新 陆慧萍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25期226-228,共3页
本文以《沁园春·雪》的五个译本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言学的像似性理论为基础,主要从距离像似性、数量像似性、顺序像似性来探讨《沁园春·雪》中修辞的翻译风格。通过该研究验证像似性对诗词翻译者理解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 本文以《沁园春·雪》的五个译本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言学的像似性理论为基础,主要从距离像似性、数量像似性、顺序像似性来探讨《沁园春·雪》中修辞的翻译风格。通过该研究验证像似性对诗词翻译者理解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园春·雪》 距离像似性 数量像似性 顺序像似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